2018届高三化学综合卷1及答案(最新整理)

2018届高三化学综合卷1及答案(最新整理)
2018届高三化学综合卷1及答案(最新整理)

2018 届高三化学综合卷1

7.以下生产或生活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含NaHCO3的干粉灭火剂灭火

B.用活性炭口罩防护空气中的粉尘等有害物质

C.向95%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来制取无水乙醇

D.含活性炭、细铁、食盐及蛭石等的暖手宝,在被使用时会发热

8.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

图中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可用C 8H10O5表示,咸水主要

含NaC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 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B.当a 电极上产生22.4 L CO2(标准状况下)时,电

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 A

C.b 交换膜允许Na+由中间室移向硝酸根废水处理室

D.b 电极附近溶液的pH 增大

9.已知:W 是组成信息高速公路骨架的元素之一,且X、

Y、Z、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Z>X=W>Y

B.原子半径:Y>X>W>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W<Y

D.最高价含氧酸的钠盐溶液能与SO2反应的元素:X、Y、Z、W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时,AgCl 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Mg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B.浓度为0.2mol/L 的KHCO3溶液:c(H2CO3)>c(CO32-)

C.a mol/LHCN 溶液与b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 一定大于b

D.常温下,在0.1mol/L 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1.下列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2.设N 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请你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1mo1D2O 分子所含中子数为10N A

B.30g 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6 N A

C.常温下,1LpH =1 的H2SO4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2 N A

D.100 mL0.1mol·L-1 的CuCl2溶液中,含有Cu2+的数目为0.01 N A

13.常温下,向饱和氯水中逐滴滴入0.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pH 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所示溶液中只存在HClO 的电离平衡

B.①到②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I-能在②点所示溶液中存在

D.②点所示溶液中:c(Na+)=c(Cl-) + c(ClO-)

27.(14 分)“84 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有效成分是NaClO。某小组在实验室制备NaClO 溶液,并进行性质探究和成分测定。

(1)该小组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分别取B、C、D 瓶的溶液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B 瓶 C 瓶 D 瓶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褪

变蓝立即褪色

取样,测定溶液的pH 3 12 7

① 装置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C 瓶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③ 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 瓶溶液中石蕊立即褪色的原因

。(2)测定C 瓶溶液中NaClO 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 取C 瓶溶液20 mL 于锥形瓶,加足量盐酸酸化,迅速加入过量淀粉KI 溶液,盖紧瓶

盖并在暗处充分反应。

②用0.2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到达滴定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 Na2S2O3溶液。(有关反应原理为:I2+2S2O32-=2I-+S4O62-)

a.盖紧瓶盖并在暗处充分反应的原因是。

b.步骤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步骤②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d.C 瓶溶液中NaClO 的含量为g/L。

28.(16 分)热化学和各类平衡等都是化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已知:

①2O2(g)+N2(g)=N2O4 (l) ;△H1;

②N2(g)+2H2(g)=N2H4(g) ;△H2;

③O2(g)+2H2(g)=2H2O(g) ;△H3;

④2N2H4(g) +N2O4(1)==3N2(g)+4H2O(g) ;△H4 。

上述反成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用含△H1、△H2、△H3的代数式表示)。

(2)将不同量的H2O(g)和CO(g)分别通入体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H2O(g)+CO(g) H(g)+CO(g),得到如下表三组数据:

实验组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

/mol

达到平衡时

所需时间

/min

H2O CO H2CO

1 800

2 4 4/

3 8/3 6

2 900 1 2 0.4 1.6 3

3 900 a b c d t

①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实验2 的平衡常数K= 。

②若实验3 达到平衡时与实验2 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分别相等,且t<3,则a、b

应满足的关系是(用含a、b 的代数式表示)。

③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实验1 再增加4molH2O(g),使反应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新、旧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之比是5 : 3

B.新平衡时H2O 的转化率增大

C.新平衡时CO 的浓度是0.8 mol·L-l

D.新、旧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密度之比为5 : 3

(3)室温下,0.1 mol·L-l 的KOH 溶液滴定10.00Ml0.10 mol·L-l

H2C2O4 (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混合溶液

的体积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点②所示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

B.点③所示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点④所示溶液中:

c(K+)+c(H2C2O4)+c(HC2O4-)+c(C2O42-)=mol/L。

2018 届高三化学综合卷1 答案

7、B 8、B 9、D 10、C 11、B 12、A 13 、D

27、(14 分)(1)① 6HCl+KClO3=3Cl2+KCl+3H2O②NaClO、NaCl、NaOH

③溶液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HCO3-消耗H+,使平衡右移,HClO 的浓

度增大(2)a.防止HClO 分解b.ClO-+2I-+2H+=I2+Cl-+H2O c.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 秒内不再变化d.7.45

28、(16 分)(1).2△H3—2△H2—△H1(2).①吸热0.17(或)②b=2a,且a>1 ③BD

(3).A.c(K+)+c(H+)=c(HC2O4―)+2c(C2O42-)+c(OH―)

B.c(K+)>c(HC2O4―)>c(H+)>c(C2O42-)>c(OH―) C.0.10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届高三化学模拟卷 7.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化学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材料。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发展非燃油型新能源汽车,有利于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D.KMnO4、C2H5OH、H2O2等常见化学物质都可作医用杀菌、消毒剂。 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32gN2H4中含有共价键数5N A B.37g37Cl2中含有中子数10N A C.11.2L臭氧中含有1.5N A个氧原子 D.1.0L 0.1mo·L-1NH4Cl溶液中含0.1N A个NH4+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X的内层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5,Z和W位于同周期。Z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Z与W组成的化合物是饮食业常用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医用药剂,工业上电解该化合物的熔融物可制得Z单质。Y和Z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金属元素。 B.四种元素的常见氢化物中熔点最高的是Z的氢化物。 C.四种元素形成的常见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元素X形成的离子。 D. X、Y两种元素构成的常见化合物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10.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粗盐水(含Na+、Cl-和少量Mg2+、Br-)的装置如图所示(a、b均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式为: H2-2e-+2OH-=2H2O B.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C.电解过程中电子流动路径是: 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 D.当电池中消耗2.24 L(标准状况下)H2时,b极周围会产生0.1 mol气体 1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8H17O2N2 B.不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反应 C.该物质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 D.该物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12.下列实验、实验现象和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13.常温下,向10.0mL 0.10 mol·L-1某二元酸H2R溶液中滴 加入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溶液的pH随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H2R是强酸还是弱酸 B.曲线上m点时溶液中c(Na+)>c(HR-) >c(R2-)>c(H+) C.HR-的电离能力大于水解能力 D.溶液中c(Na+)+c(H+)=c(HR-)+c(R2-)+c(OH-) 26、(15分)工业废水、废渣不经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 的危害。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处理及应用。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Cr(Ⅲ)最终转化为CrOH(H2O)5SO4。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高三化学试卷(附答案)

高三化学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7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Na 23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钠的密度比钾的密度小 B、钠和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过氧化物 C、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 D、钠和钾的合金[ω(K)= 50%—80% ]在室温下呈液态 2、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它所提供的清洁、廉价或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5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控制:①氮氧化物的排放②酸雨的形成③臭氧空洞扩大④温室效应⑤白色污染 A、①②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⑤ 3、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下列物质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面粉B、食醋C、海带D、菜油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的CO: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SO2中的少量的C2H4:通过足量的溴水,收集气体 C、除去AlCl3溶液中的少量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D、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加足量MgO,过滤 5、由ⅢA族元素A和ⅥA族元素B组成的阴离子有如 右图所示结构,从其结构分析,该阴离子所带的电 荷数x为 A、1 B、2 C、3 D、4 6、希尔实验是将分离出的叶绿素加到草酸铁溶液中,经光照后发生反应: 4Fe3++2H2O === 4Fe2++4H++O2↑,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B、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C、叶绿体被氧化 D、该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 7、将1×10 -3 mol·L-1的盐酸a L跟下列3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均成中性。 ①1×10 -3mol·L-1的氨水b L;②c (OH - ) = 1×10 -3 mol·L-1的氨水c L;③c (OH - ) = 1×10 -3 mol·L-1的Ba(OH)2 d L。其中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b>a>d>c D、c>a=d>b 8、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10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具有完美对称性的C100原子团,其中每个碳原子仍可形成4个化学键。最内层是由20个碳原子构成的正十二面体(即每个碳与其它三个碳相连)。外层的60个碳原子形成12个分立的正五边形(即每个碳原子与其它2个碳相连)。处于中间层次的碳原子连接内外层碳原子。当它与氢或氟形成分子时,其分子式为 A、C100H20和C100F20 B、C100H60和C100F60

2018年高三化学 试卷

化学 2018年高三试卷 化学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简答题总分得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 光合作用 B. 自然降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D. 碳酸盐的沉积 2.用化学用语表示 NH3+ 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 B. HCl 的电子式: C. NH3的结构式: D. 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 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 1 mol·L?1KI 溶液:Na+、K+、ClO? 、OH?

B. 0. 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 、NO3?、SO42? C. 0. 1 mo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 0. 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 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 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 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 K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 C. 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 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 酸化NaIO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 C.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 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2↑+ H2↑ 8.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 r(Z) > r(Y) B. 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word完整版)高三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检测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金属钠B.海带提碘只涉及物理变化 C.海水提溴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海水提镁不涉及复分解反应 2.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3.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剂 B.盐类都可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4.将足量 2 CO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A. 22 4 Na OH SO +--- 、S、、 B. 6533 Na C COO HCO +--- 、H O、CH、 C. 32 44 H Al SO +++- 、NH、、 D. 2 33 K Cl NO +--- 、SiO、、 5.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加热HgO制取Hg ②将钠加入氯化铜溶液中制取铜③电解熔融氯化铝制取铝④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金属钠⑤不能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镁 A.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 B.Ⅱ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C.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量筒内液面上升,量筒壁上有无色液滴出现 7.以下进行性质比较的实验,不合理的是() A.比较Cu、Fe2+的还原性: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B.比较氯、溴单质的氧化性:溴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比较镁、铝金属性:氯化镁、氯化铝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D.比较碳、硫非金属性:测定同条件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8.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H Cl B.N aOH C.K2SO4D.M gSO4 9.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10.从下列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11.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Cu片置于浓H2SO 4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u在冷的浓硫酸中被钝化 B.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碘的淀粉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D.SO2和Cl2分别与双氧水反应均产生O2 11.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A.NaOH B.KMnO4C.KSCN D.苯酚 12.A、B、C、D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则A、D可能是( ) ①C、O2②Na、O2③NaOH、CO2④S、O2⑤Fe、Cl2 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⑤ 13.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高三化学试卷和答案

高三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E85”是含乙醇85%的乙醇汽油。科学家最近的研究表明,大量使用“E85”可能导致大气中O3含量上升,将会对人体造成更直接的伤害。寻找化石燃料新的替代能源又成为化学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E85”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等质量的“E85”和汽油充分燃烧后放出的能量相等 D.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 2.正确掌握化学用语和化学基本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A.过氧乙酸(CH3COOOH)与羟基乙酸(HOCH2COOH)所含官能团相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B.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 C.P4、CH4、NH4+粒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型;CO2、C2H2均为直线型分子 D.Ca2+的结构示意图为,NH4Cl的电子式为 3.微观粒子是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023mol-1,下列对粒子数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H2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1023 B.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数为3N A C.100 mL mol/L的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为×××1023 D.25 ℃时,纯水中含有的H+数为1×10-7××1023 ( 4.右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3H2 2NH3△H=-92 kJ·mol-1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018年高考全国化学卷1,2,3及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9.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10.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 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 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11.支持海港码头基础的防腐技术,常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学科&网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化学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Ⅲ)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9.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10.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 11.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与Li+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Li2O2-x(x=0或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年高考 化学2卷真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化学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8.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1 L 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PO 数目为0.1N A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向Cu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Zn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4=Cu+ZnSO4 B.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C.Na2O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成白色2Na2O2=2Na2O+O2↑ D.向Mg(OH) 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3=2Fe(OH)3+3MgCl2 12.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和b分别为T1、T2温度下CdS在水中的溶解度 B.图中各点对应的K ap的关系为:K ap(m)= K ap(n)< K ap(p)< K ap(q) C.向m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固体,溶液组成由m沿mpn线向p方向移动 D.温度降低时,q点的饱和溶液的组成由q沿qp线向p方向移动 13.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8种B.10种C.12种D.14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高三化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三化学模拟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Na23 Al 27 Mg24 Fe56 Cu64 第I卷(共67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9小题,每题有1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共27分)1.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利用教材中的数据所做的判断,其中不正确 ...的是 A.用溶解度数据,可判断煮沸Mg(HCO3)2溶液所得产物是Mg(OH)2还是MgCO3 B.用沸点数据,可推测能否将一些液体混合物用分馏的方法分离开来的可能性 C.用反应热数据的大小,可判断不同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快慢 D.用原子半径数据,可推断某些原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2.目前,脱氧保鲜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粮食及药材防虫、防霉等领域。含铁脱氧剂是利用铁易氧化的性质,完全吸收包装袋中的氧,从而对包装袋内的物品起到防氧化的作用。当含铁脱氧剂变成红棕色时,脱氧剂失效。含铁脱氧剂的配方见右表。下列反应式中与铁脱氧原理无关的是 3.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原子晶体中原子间平均距离越小,熔、沸点越高 B.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 C.SnH4、GeH4、SiH4、CH4四种物质的熔点依次降低 D.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 4.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CaOCl2中不同价态的氯在酸性条件下可以生成C12。下列关于混盐CaOCl 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OCl 2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 Cl2时转移2mol电子 B. CaOCl 2 的水溶液呈碱性 C. CaOCl 2 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D. CaOCl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1.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Fe 56 Cu 64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 A. 利用风力发电,减少CO2的排放 B. 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高残留农药 C. 对秸秆进行加工,使其转化为汽车燃料 D. 按照国家规定,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放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HCl的电子式: B.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C.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7N D. 2-丁醇的结构简式: 3.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 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 C. Ca(ClO)2溶液显碱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D. 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 4.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周期序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Y)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L 涪液 按组成元素 P 2O 5 (V )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知识精讲 1 ?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滉合物 L (伺种威两种亠胶体 以上物质} 2 ?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金属氧化物:如 K 2O 、CaO 、Fe 2O 3 , ---------- 非金属氧化物:女口 SO 2、CO 2、SO 3、 <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 氧化物t 成盐氧化物J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按性质R [两性氧化物:如AI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 CO 、NO ? 特殊氧化物:如 Fe 3O 4、Na 2O 2、H 2O 2 3 ?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X ) (2) 强碱- -定是 离子化合物,盐也- -定是 离子 化合物 (X ) (3)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 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V ) (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 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 -定 是碱 (X ) (6) 在酸中有几个 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X ) (7)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 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V ) 「金屈单质 亍-非金属单庫 1 -稀有气体 的竹:用 化合物 *-{网种或两种 口上元亲) 「离:Ht 舍物 ?共价化合物 「強电解质 「电解质最嵐 颐—L 非电解质 「讯化剂 -还原剂 pm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X )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X )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X )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8) 水煤气:CO、H2 (9) 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10) 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 为主 (11) 裂解气:以C2H4 为主 (12) 水玻璃:Na2SiO 3的水溶液 (13) 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 : 1) ⑺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04和Ca(0H)2 (1) 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2) 碱石灰:Na0H 、Ca0 (3) 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4) 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I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 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X”。 (1) 2.24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X ) (2) 常温下,11.2 L 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X ) (3)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X) (4) 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X)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 标准状况下,2.24 L HF 含有的HF 分子数为0.1N A(X)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垐? 噲?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

人教版高三化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理综 化学试卷 (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Na:23 Fe:56 Zn:65 7.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4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做法有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是 A .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 B .用O 3替代Cl 2作饮用水消毒剂 C .用工业污水直接灌溉农田 D .含H 2SO 4的废水用BaCl 2处理后排放 8.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CO 2的2倍(相同条件),该有机物中氧原子以“ ”结构存在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甲可知,升高温度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增大 B .由图乙可知,a 点K w 的数值比b 点K w 的数值大 C .由图丙可知,反应A(g)+B(g) 2C(g)是吸热反应 D .由图丁可知,反应C(金刚石,s)= C(石墨,s)的焓变△H =△H 1—△H 2 10.设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6.4g O 2和O 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4 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 4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C .25℃时,pH =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数为0.1 N A D .高温下,16.8 g Fe 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 A 个电子 11.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H 3COONa 甲 7 pH 乙 b a HF(25℃) HCl(25℃) 稀释倍数 导电性 0 t C 体 积 分 数 T 2 T 1 丙 能量反应过程 △H 1 △H 2 CO 2(g)C(金刚石,s) +O 2(g) C(石墨,s)+O 2(g)丁

2018年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 按组成元素? ?? ??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 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如CO 2 、SO 3 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 、Na 2O 2 、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2)常温下,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 (3)标准状况下,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020.1西城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三化学2020.1 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可回收物经综合处理,可再利用,节约资源。下列可回收物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旧自行车钢圈B.旧报纸C.旧塑料盆D.旧衣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滴入浓硝酸微热后生成黄色沉淀B.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钠溶液变性 C.油酸甘油酯可通过氢化反应变为硬脂酸甘油酯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3.下列反应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在钢铁设备上连接金属Zn保护钢铁 B.向工业废水中加 入Na2S去除其中的Cu2+、Hg2+ C.向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转化为CaSO4减少SO2排放 D.补铁剂(含琥珀酸亚铁)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铁的吸收 4.我国研发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薄铷 (Rb)原子钟,每3000万年误差仅1秒。Rb是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下列关于37Rb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的金属性:K>Rb B.中子数为50的Rb的核素:3750Rb C.与同周期元素53I的原子半径比:Rb>I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KOH>RbOH 5.下列各离子组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 的是 A.无色溶液中:Cu2+、K+、SCN-、Cl- B.含有NO3-的溶液中:I-、SO32-、SO42-、H+ C.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 D.pH=11的NaOH溶液中:CO32-、K+、NO3-、SO4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2的体积是22.4L B.1.7gNH3中含有的质子数约为 6.02×1023 C.8gS在足量O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约为 3.01×1023

(解析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 1. 硫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 “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D 【解析】分析: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 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 环境和资源再利用,A正确;

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B正确; C、得到含Li、P、Fe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 是Fe3+,C正确;学科@网 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D错误。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 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 详解: 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A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B正确; 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酶的性质特点。 3.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