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前言

敦煌,著名的丝路明珠。“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东汉应劭解释为“敦,大也;煌,盛也”。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郡,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通资源丰富的中亚诸国,北靠广袤辽阔的蒙古高原,东接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枢纽城市和商贸重镇,是我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史称“华戎所交一大都会”,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敦煌,人类文化宝库。历史上的敦煌不仅拥有人类最灿烂的文化,而且是人类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敦煌同时拥有世界级文化遗产——莫高窟和世界级自然景观——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是世界上两项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文化遗存之一,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莫高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735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敦煌学是全球最负盛名的国际显学。敦煌已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被誉为“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今日的敦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3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复甘肃省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整体推进文化大省建设,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敦煌因其文化资源优势和国际文化影响力成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突破口和示范点。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

略部署。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促进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打造现代文化产业集群,构建国家文化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成为敦煌的历史使命。

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与世界级的文化资源、品牌优势及辉煌的历史地位相比,现代敦煌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总量小,同时还肩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起步较晚,产业形态、发展效益与资源禀赋还不相称;经济总量小,人口少,财政支撑较弱,城市水毁后建设期限较短,基础设施滞后,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全民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和制约着敦煌的发展。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资源禀赋,牢牢把握保护第一、有限容量、内容为王、田园城市四大建设原则,不能简单模仿一些发达地区、走大规模城市建设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必须走出一条以有限环境容量为先决条件,以快速增长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内涵型巧增长”发展之路,探索资源品牌化、品牌市场化、市场资本化、资本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形成有限的城市、无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产业,有限的产品、无限的市场。

全力推进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打造“一会四区”战略支撑平台,努力实现全面有效保护敦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树立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典范、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建成中西方文化合作交流的战略平台、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等五大目标,不仅是敦煌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担当,也是甘肃省以文化旅游经济为切入点呼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发力点,机遇之千载难逢,使命之光荣神圣,任务之艰巨繁重,前所未有。只有秉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传承坚守执着的奉献精神,以宽广的国

际视野,全面深化改革,大胆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敢为人先,才能实现这一宏愿。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敦煌游览时曾说:“一个伟大的过去,蕴藏着一个光辉的未来”。让我们以此来共勉,举全球华人之力,共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1 规划背景

1.1 发展优势

1.1.1 敦煌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交汇地,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

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是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经济文化大通道。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吐鲁番地区。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城市,也是佛教东渐进入中原的第一站,是世界三大宗教的融汇之地。

1.1.2 敦煌是世界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融为一体的城市

敦煌不仅拥有丰厚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拥有以“大漠奇观”著称于世的鸣沙山·月牙泉等世界级自然景观,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奇。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共处一城,交相辉映,世所罕见。

1.1.3 莫高窟是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两处文化遗存之一

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寺遗址,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代表了公元4~14世纪中国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1987年作为中国首批候选者获得“世界文化遗产”认定。在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981项遗产中,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6项标准的遗存仅有两处,敦煌莫高窟是其中之一。

1.1.4 敦煌学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显学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说,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新潮流也。20世纪初以来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以及悬泉置遗址汉代简牍的考古发掘,由此发展出国际东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敦煌学,为层累性地复原中国—中亚关系史,复原古中国文明、古印度文明、古波斯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交汇史,提供了直接佐证,成为丝绸之路上最负盛名的国际学术宝库。

1.1.5 敦煌是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敦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高,文化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巨大。中国首批推出12条旅游线路,丝绸之路位于首位。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拥有世界级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旅游胜地。敦煌已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

1.2 发展劣势

1.2.1 文化遗产承载力和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承载力有限

敦煌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给莫高窟等文化遗产带来游客周期性超载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按照《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要求日游客容量控制值≤3000人次。游客中心建成后,单日最大游客接待量为6000人次,而目前的最高纪录是单日2万人次。

作为西部典型的沙漠绿洲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发展空间有限,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敦煌水资源总量小,农业用水占比高,近二十余年来,供需矛

盾日益突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了10.77米,目前仍以每年24厘米的速度下降;周边植被退化,库姆塔格沙漠每年向绿洲及天然植被区推进3—4米,增加沙化土地面积2万亩,全市50多万亩土地出现沙化;湿地萎缩明显,河道湖泊面积减少了一半以上,沼泽面积更减少了约2/3。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任务艰巨,目前正在按照国家部署,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加强生态综合治理。

1.2.2 地处内陆偏远地区,区域经济整体支撑力不足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深处内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2012年生产总值78.3亿元,消费市场内生动力不足,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7.5亿元。远离中心城市,距离酒泉约400公里,距离兰州约1100多公里;缺乏周边区域的有力支撑,周边瓜州、肃北、阿克塞的人口规模为酒泉市七个县(市、区)的末三位,仅占酒泉市总人口的16%。对外交通联系不便,铁路网密度为14.4公里/万平方公里,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1%,且在敦煌形成末端,与周边区域的连通性不足;机场尚且缺乏与成都、深圳、香港等国内及国外主要枢纽机场的航线衔接。

1.2.3 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水平低

长期以来,对敦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学术研究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但开发利用起步晚、水平低。其一,敦煌缺少国际知名艺术会展品牌。相比拥有上百年历史、同属于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文化遗存的威尼斯水城而言,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已举办上百年,成为世界顶级艺术盛会;其二,敦煌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层次较低。文化产业发育较晚,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2%,缺乏高创意型、高科技型文化产业项目和市场主体;旅游还处于简单的观光游览阶段,2012年游、行占旅游收入的比重高达44.8%,购、

娱的比重仅为21.9%,缺乏精神性、体验性、参与性的旅游产品设计和全产业链布局,亟待转型升级。其三,敦煌的国际知名度没有显著提升。敦煌境外游客早在2000年就达到7.5万人,而到了2012年还徘徊在7.3万人左右。

1.2.4 城市功能不完善,人口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的旅游服务、文化休闲、生活配套功能不完善矛盾日益突出,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等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欠缺。城市文化和景观特色不突出,古城风貌不清晰、城市个性不鲜明、时代特征不同步,无法体现出敦煌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如何使各类旅游和城市设施在主题和外观形态上与敦煌城市形态应有的文化基调和自然风貌相统一,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人口整体素质难以适应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需要,2010年大学及专科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7.29%,2011年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7年,教育体系不完善,缺乏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支撑。

1.3 发展机遇

1.3.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机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既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其中的必要条件。敦煌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历久弥新,敦煌文化所体现的国际性、包容性、开放性和跨时空的创新力,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对话的最佳媒介。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实现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1.3.2 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机遇

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出席东盟博览会时指出:“特别要做好内陆开放这篇大文章,这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回旋余地,要促进西北地区增强实力,在向西开放中形成新优势,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甘肃要全面推进向西开放”。因此,加大力度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是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必由之路。以敦煌为重要节点的河西走廊,自古以来便是东西交通的大通道,区位优势明显,必将成为国家向西开放、对接欧亚大陆经济共同体的战略前沿和核心通道。

1.3.3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机遇

2008年,中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19个国家交通部长在日内瓦签署《丝绸之路复兴计划意向书》,期待通过贯通亚欧大陆桥这一现代丝绸之路,实现缔造共同市场、重构世界能源版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目标。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随着中国同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古老的丝绸之路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特殊性不可替代。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枢纽重镇,对于以文化旅游经济为切入点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

1.3.4 世界文化、旅游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现实机遇

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来看,美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在31%左右,日本在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15%之间,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据《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2011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达到13479亿元,占GDP比重2.85%;同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达到10126亿元。精神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报告,2012年全球游客人次历史上首次突破10亿大关,比上年增长4%;到亚太地区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上升了7%,达到2.33亿人次。2012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29.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内居民出境人数83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到2020年底,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同时,国家相继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旅游业将迎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

1.3.5 现代科技进步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时代机遇

随着云计算、沉浸式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方式更为多样,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世界各国之间展开文化交流合作变得更加便捷,文化产品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时代机遇。

1.3.6 国家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战略平台的发展机遇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甘肃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发展战略平台,旨在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具有全国意义。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总体布局中,敦煌文化是灵魂,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是首位工程。

1.4 规划范围、期限和依据

1.4.1 规划范围

规划空间范围:以敦煌市域为重点,总面积为3.12万平方公里。

研究内容范围:扩展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1.4.2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5年,中期为2020年,远期为2030年。

1.4.3 规划依据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2010年)

《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2002年)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11〕14号)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6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甘发〔2011〕16号)

《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2012年)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

《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2013年)

《关于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2013年)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甘发〔2010〕9号)

《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2—2025)》

《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酒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敦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敦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年)》

国家、甘肃省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

2 总体思路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1313”工程总体要求,以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为前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引擎,以弘扬敦煌文化为核心,以文化创意、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田园城市建设,探索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的绿洲经济科学发展新模式,建立文化引领、旅游拉动、经济转型、生态改善、生活富裕、体制创新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性城市,争做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排头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国家文化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实现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打造“文化圣殿,人类敦煌”。

2.2 建设原则

保护第一原则。在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中,坚持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第一,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严格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尊重自然规律,严格保护遗产的生存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有限容量原则。有限的自然环境容量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容量。以可利用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约束性为建设前提,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人口规模、产业门类和产业规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内容为王原则。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手段,着力挖掘和激活敦煌碎片化、隐性化的历史文化信息,加强设计创意类产品、文化艺术创作类产品、文化旅游融合类产品的研发和核心景区景点的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内容产业。

田园城市原则。以“小”“巧”“精”“高”“静”为标准,走独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不搞传统的大规模造城运动,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城中有乡、乡中有城”,既有田园式的自然恬静,又有浓厚文化氛围和现代人文气息的特色田园城市。

2.3 发展目标

全面有效保护敦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对敦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统筹规划,使其历史真实性、完整性获得有效保护和延续。加大对敦煌戈壁沙漠、风蚀地貌等特色原生态地质地貌景观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力度,使敦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树立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典范。进一步强化敦煌学的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将敦煌建设成为全球敦煌学研究中心。并将敦煌文化基因植入敦煌产业发展

和城乡建设,依托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体制创新,拓展文化阐释与大众传播综合途径,使敦煌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复兴典范。

打造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环境和国际化、典型性、独一性的敦煌品牌形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建设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建成中西方文化合作交流的战略平台。以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搭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全面展示中华文化新气象、中华民族新风貌和中国发展新成就,同时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城市搭建文化合作、交流、展示、交易的窗口和平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出贡献。

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立足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相互协调与综合统筹,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新模式、新途径,将敦煌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田园城市。

2.4 发展时序

按照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总体要求和有序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遵循文化引领、旅游拉动、经济转型、生态改善、生活富裕、体制创新六大要求,逐步实现全省引领、全国示范、国际影响三大阶段性目标,全面实现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

近期:2013—2015年。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推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加快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城镇化率达到65%,文化旅游产业成

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旅游总收入达50亿元,实现全省引领目标。

中期:2016—2020年。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城乡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城镇化率达到80%,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经济转型、旅游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相得益彰,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远期:2021—2030年。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和科学利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全面实现,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复兴典范和全球文化旅游地标城市,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和国际文化合作交流战略平台,城镇率达90%,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0%,旅游总收入达300亿元,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表一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指标体系

2.5 发展方式

全面转变敦煌的发展方式,探索以有限环境容量为先决条件、以快速增长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内涵型巧增长”发展之路,探索资源品牌化、品牌市场化、市场资本化、资本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形成有限的城市,无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产业;有限的产品,无限的市场。

2.6 战略支撑

形成“一会四区”五大战略支撑平台。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整合已成功举办六届的甘肃省文博会和两届的国际文化产业大会,申请提升为国家级文化博览会,以建设“一会一坛”为核心内容,构建“一枢一轴两轮”战略布局,搭建敦煌国际化文化交流、展示、交易平台。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遵循文化部《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加快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和报批进程,引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借鉴海南“国际旅游岛”和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方案”经验,重点探索敦煌旅游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推动旅游综合改革全面深入开展。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遵循文化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相关要求,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新传统文化现代复兴的模式。

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倡导绿色发展,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改善绿洲生态环境,建设西北干旱地区绿洲生态保护与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3 发展路径

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和发展应立足于敦煌资源特征和文化禀赋,严格遵守“保护第一、有限容量、内容为王、田园城市”四大原则,顺应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发展趋势,走具有鲜明敦煌特色的发展路径。

3.1 国际化发展路径

历史上的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是国际化的产物。充分挖掘敦煌文化内涵,在国际化视阈下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培育外向型文化市场主体,对接国际通行标准,实现敦煌文化产品的“中国立场,国际表达”,强化敦煌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辐射力、向心力,将敦煌文化的辐射区域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逐渐拓展到有文化认同感的其它国家和地区,使敦煌以崭新的姿态重新融入世界文化体系。

3.1.1 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重点建设以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交流基地;以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国际文化研究交流基地;以艺术创作、艺术培训、艺术交流为重点的中外文化艺术创作交流基地;以敦煌佛教艺术为重点的国际佛学交流基地;以古文明保护为重点的古文明城市联盟。建设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博

览园,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展示,积极推进敦煌与古丝绸之路沿线文化旅游名城缔结友好关系,邀请有关国际商贸组织在敦煌设立办事机构。

3.1.2 打造国际文化商贸平台

积极申请设立敦煌保税区。留足建设空间和用地,构建版权交易、文化会展、产业融资、文化贸易公共服务等支撑平台,为国内外文化企业提供文化商品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与保税仓储等服务。充分利用中外互办文化年、文化节、艺术周等国际文化活动,以及在敦煌举办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旅游节、艺术品交易会、文化旅游商品交易会、世界文化遗产博览会等,吸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企业在敦煌落地生根,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展示和销售,建立全球文化贸易网络,拓展文化贸易营销渠道,推动敦煌成为国际文化旅游企业的集聚地和文化旅游产品的集散地。

3.1.3 培养外向型文化市场主体

鼓励、支持和引导各种所有制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在丝绸之路沿线节点城市和地区设点办厂,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培养一批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文化市场主体,使之在拓展国际文化市场、促进敦煌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为敦煌文化出口的主导力量。

3.1.4 对接国际资本市场

改革创新现有金融体制,建立国际化投融资体系。将国际化的文化旅游资源与国际资本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充分利用国际金融股权交易市场、债权交易市场、国际信贷、信托租赁等金融工具,推动资产证券化,充分发挥国际金融资本的杠杆作用,实施国际金融支持工程,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提供金融保障。

按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需求,全面提升敦煌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国际化水平。

3.2 分众化发展路径

建立分众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巩固大众旅游市场,开拓中高端旅游市场,发展特色旅游市场,开拓冬春季旅游市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旅游服务,在全面提升敦煌旅游品质的同时,实现敦煌文化雅俗共赏、世界共享的目标。

3.2.1 巩固大众旅游市场

重点推广观光览胜游、休闲度假游、民俗风情游、科普教育游等大众性、普适性旅游产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发印象敦煌、数字洞窟、互动导览、VR漫游、3D动画、全息影像等创新性旅游体验产品。规范旅游产品的合理定价,加强旅游淡季景区门票优惠等促销措施。积极运用现代创新营销手段,大力发展网络营销和立体化宣传,全面巩固和拓展大众旅游市场。

3.2.2 开拓中高端旅游市场

突出精神性、体验性和创新性的中高端旅游市场需求,按照国际化、精品化的思路,重点开发以畅游丝绸之路、体验边塞文化、品鉴敦煌文化艺术等为核心的修学度假游,以静心禅修、参禅礼佛、鸣山沙疗、大漠温泉、中医养生等为核心的禅修养生游,以及高端会展商务游、博物馆聚落修学体验游等精神性文化旅游产品。加强差异化、针对性的旅游市场营销,为中高端游客提供旅游专列、包机、VIP会员等专业化和定制化的优质旅游服务。

3.2.3 发展特色旅游市场

以创意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旅游活动、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类型。在加大生态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光能资源、运动资源、康体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等积极发展以“旱极”体验、极限挑战、沙疗养生、沙漠越野、观光农业等为代表的特色旅游项目。

3.2.4 开拓冬春季旅游市场

丰富冬春季旅游产品供给,探索冬春季旅游创新的路子。深入挖掘会议展览、教育修学、科研科考、民俗节庆、康体养生等四季旅游产品,建设一批特色博物馆、禅修文化基地等非季节性特色文化基地项目。健全和完善冬春季旅游优惠机制,不断开拓冬春季旅游市场,做到淡季不淡。

3.2.5 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旅游服务

通过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服务功能体系等措施,不断提升敦煌的旅游服务水平,为不同人群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文化旅游服务。一方面,针对中高端游客提供“管家式”、“导览式”、“菜单式”、“自助式”等个性化旅游服务,另一方面,全面完善大众旅游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各类游客的旅游需求。

3.3 高科技化发展路径

敦煌环境容量有限,文化遗产以隐性遗存为主,高科技是敦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核心手段。以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为基础,以文化遗产学术研究为前提,将文化资源开发与云计算、沉浸式新媒体、数字化技术、电子商务、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结合,搭建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展示、共享平台,智慧旅游云联网互动平台,数字化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和全媒体新技术文化传

播平台,逐步实现“在地文化产业”向“在线文化产业xv”转变,构建完善的“智慧敦煌”、“数字敦煌”文化体系。

3.3.1 搭建敦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展示、共享平台

立足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手段,依托各类珍贵文化资源和敦煌研究院研究成果,建立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展示、共享平台,推进数字化石窟再现和数字出版、数字纪念品、动漫游戏等文化衍生数字产品的研发制作,以及VR 漫游、3D动画、全息成像、立体成像等沉浸式体验馆、互动导览等文物遗产展示产品开发。

3.3.2 搭建智慧旅游云联网互动平台

以智慧旅游管理云服务平台为驱动,以线上线下互动为特色,融合旅游前期宣传推广、中期服务体验、后期深度挖潜,搭建智慧免费上网、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交易、智慧旅游社区、智慧游乐互动等平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旅游行业的产业升级,创建全新的旅游体验。

3.3.3 搭建数字化城市公共服务平台

建立面向城市管理服务的应用主题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划建设、安防监控、城市管理、政务信息、交通出行、生态监测、灾情预警等社会公共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为市民游客的生活和出行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3.3.4 搭建全媒体新技术文化传播平台

利用传统媒体,制作系列高端纪录片、影视剧、舞台节目、音乐作品等,阐释与传播敦煌文化。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敦煌学互动网站、网络展馆、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