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地勘工作的形势及其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

国有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思路与对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如何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国有地勘单位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结合当前国有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探讨其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当前国有地勘单位的现状国有地勘单位在当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科技水平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地勘单位在技术方面存在滞后的情况,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其次是人才不足,缺乏创新能力。

国有地勘单位长期以来对外部人才流动抱有疑虑,导致内部人才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足。

再者是管理体制僵化,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国有地勘单位长期以来受到旧体制的束缚,管理体制僵化,难以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最后是市场竞争激烈,国有地勘单位的竞争力较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竞争力不足的困境。

1.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有地勘单位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改变过去滞后的技术状况,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和创新项目,以提高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国有地勘单位应放开对外部人才的限制,积极吸引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可以通过设置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建立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以提升创新能力。

3. 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反应速度。

国有地勘单位应着力打破旧体制的束缚,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机构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

可以通过简化管理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和协调,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和效率。

4. 拓展市场渠道,提升竞争力。

国有地勘单位应积极拓展市场渠道,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提升市场占有率。

1. 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结构。

国有地勘单位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体制机制和管理结构,优化内部组织和管理体系,提高决策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

地勘行业发展新思路

地勘行业发展新思路

地勘行业发展新思路地勘行业是指对地下资源进行勘探、勘测和评价的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地勘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为了推动地勘行业的发展,需要提出一些新思路。

首先,地勘行业要加强科技创新。

地勘行业依赖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开展工作,尤其是在深海、寒冷地区和高温环境中。

因此,地勘行业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可以在勘探仪器设备、数据处理和分析、勘探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地勘行业的发展。

其次,地勘行业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协作。

地勘行业的成果往往为其他行业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如石油、矿产等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因此,地勘行业需要与其他行业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行业交流会、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等方式,促进各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地勘行业要注重环境保护。

地勘行业的开展往往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明显。

因此,地勘行业要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合理规划勘探活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可以采用环保型勘探技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第四,地勘行业要加强人才培养。

地勘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而目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足以满足行业的需求。

因此,地勘行业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可以通过设立行业奖学金、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有志于从事地勘工作的人才。

第五,地勘行业要加强国际合作。

地勘行业是一个具有国际性和区域性的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分布差异较大。

因此,地勘行业应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企业的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展国际化合作项目,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国际技术交流等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总之,地勘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为了推动地勘行业的发展,需要提出新思路。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协作、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际合作,是地勘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区域治理PRACTICE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贵州开磷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董婷摘要:建筑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地质勘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管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在进行施工前,都应进行地质勘查,进而才能确保建筑工程具有良好的地基,还能为建筑工程施工奠定基础。

文章介绍了地质勘查工作的作用,并指出当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现状,最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质勘察技术;措施;分析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4-0202-0001在建筑工程中,地质勘查工作占有一定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查技术愈发先进,其中包含数字摄影测量技术以及遥感地质法技术等。

在当前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这样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地质勘查工作的作用对于地基来讲,承受着工程负荷,因此,企业在建筑施工前,应将地基稳固工作做好,只有确保地基稳固,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由于各个地区地质条件的不同,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前,应调查施工现场地质情况,只有对数据进行掌握,才能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情况,才能设计出施工方案。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地质勘查技术是尤为重要的。

作为施工企业,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有效施工。

二、当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面临的现状(一)市场环境应进行改善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得到较好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工程项目建筑中,地质勘查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讲,地质勘查工作质量和建筑工程质量具有紧密的联系,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管理机制,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如果勘查质量缺乏考核指标,其质量将得不到保证。

在目前形势下,存在着部分勘查单位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在勘察质量上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而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认识程度较低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地质勘查工作不仅能够提供土质力学指标,还能揭示地质构成,但当前施工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地质勘查工作作为施工过程普通环节,工作态度十分不积极,工人技能素质偏低等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对建筑工程质量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及建议

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及建议

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及建议【摘要】地质矿产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在实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地形、地质构造等因素对勘查工作的影响。

讨论了勘查技术的限制,指出当前的技术在某些复杂地质条件下效果有限。

接着,分析了人力物力不足和技术装备不足问题,这些都是制约勘查工作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关于勘查风险管理的建议,包括加强勘查前期调查和评估、优化勘查方案等。

综合分析认为,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装备更新是解决勘查困难的关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有望提高矿产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为资源勘探开发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地质环境复杂性、勘查技术限制、人力物力不足、技术装备不足、勘查风险管理、总结。

1. 引言1.1 地质矿产勘查困难分析及建议地质矿产勘查是寻找矿产资源的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勘查工作。

地质环境的复杂性是地质矿产勘查的一个主要挑战。

对于地处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勘查人员需要克服地质构造错综复杂、岩性变化大等问题,提高勘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勘查技术的限制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当前,尽管勘查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深部勘查、难以渗透的地层等。

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勘查技术水平。

人力物力的不足也是地质矿产勘查面临的难题之一。

勘查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然而在一些地区资源有限,人才匮乏,导致勘查效率低下。

技术装备不足也是地质矿产勘查的一个问题。

高端的勘查设备价格昂贵,不是所有单位都能够负担得起。

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矿产勘查困难,我们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勘查技术水平;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勘查效率;加强设备更新和维护,提高勘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加快发展西藏地勘单位矿产开发的看法和建议

加快发展西藏地勘单位矿产开发的看法和建议

加快发展西藏地勘单位矿产开发的看法和建议
索加;刁雁峰
【期刊名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年(卷),期】2004(017)002
【摘要】文章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地勘单位进行矿业开发的基本情况,指出了矿业开发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地勘单位矿业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关于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八点建议.【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索加;刁雁峰
【作者单位】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拉萨,850000;西藏地勘局地热地质大队,拉萨,8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F124.5
【相关文献】
1.大力实施矿产开发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J], 孙作勤
2.加快发展,服务西藏经济社会——访西藏电信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晓华 [J], 鲁选会
3.西藏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调查研究 [J], 王丽颖
4.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发展目标推进西藏地勘单位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看法 [J], 康战;刁雁峰
5.对西藏地勘单位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看法及建议 [J], 康战;刁雁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地质行业发展的看法、建议

对地质行业发展的看法、建议

对地质行业发展的看法、建议地质行业,这可真是个神秘又充满魅力的领域啊!就像深埋在地下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探索。

你想想,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谜题,而地质工作者就是那一群试图解开谜题的勇敢者。

他们翻山越岭,穿越沙漠,潜入深海,为的就是弄清楚咱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秘密。

说起地质行业的发展,那可是经历了风风雨雨。

过去,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地质工作者们只能靠着简单的工具和自己的经验去摸索。

那时候,找矿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

如今呢,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地质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各种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层出不穷,就好比给地质工作者们配备了一把把锋利的宝剑。

卫星遥感技术,能从太空俯瞰大地,发现那些隐藏的地质构造;高精度的探测仪器,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地下的情况,就像拥有了一双透视眼。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地质行业的发展就一帆风顺啦。

比如说,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这就好像新造的马车,刚开始跑起来可能不太稳当,得经过多次调试才能跑得又快又好。

那要怎么让地质行业发展得更好呢?我觉得首先得重视人才培养。

地质行业可不是谁都能随便干的,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就像盖房子,没有坚固的基石怎么能行?所以,学校和科研机构要加大培养力度,让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行业中来。

还有啊,要加强国际合作。

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质问题可不分国界。

咱们得和其他国家的同行们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攻克难题。

这就好比大家一起组队打怪,力量肯定比一个人单打独斗要大得多。

另外,也得让社会大众更多地了解地质行业。

很多人对地质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觉得就是挖挖矿、找找石头。

咱们得通过各种渠道,比如科普活动、影视作品,让大家知道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这样一来,也许会有更多的人对地质产生兴趣,说不定还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呢。

总之,地质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关于西藏地区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及找矿技术的探究

关于西藏地区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及找矿技术的探究

关于西藏地区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及找矿技术的探究西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民族地区,也是矿产极为丰富的地区。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更加强烈,对西藏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将成为保障社会能源供应的重要依托。

基于此,本文以西藏地区矿山地质勘查为例,对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找矿技术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以探索西藏地区的矿产资源及勘查找矿的规律,通过对勘察要点的分析与总结,为后续的大范围矿产资源开发提供支撑。

标签:西藏地区;矿山;地质勘查;找矿技术西藏地处我国西部青藏高原,地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出于对藏区环境保护及国家战略的需要,对藏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直维持在较低强度。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化及国际贸易的增加,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为保障社会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对于藏区矿产资源的勘察需求迫切。

因此,加强西藏地区矿山地质勘察及找矿技术的应用,将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保障,为平衡社会能源供给、生产供给与贸易供给发挥积极作用。

1 西藏地区矿产资源概述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广阔的地域面积及特殊的地理位置,为自然矿产资源的储藏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截止目前,针对西藏地区的矿产勘察工作中,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达到101种,矿床超过2000座,大型、中型的矿床就占到半数以上,并且其丰富的储量使数十种矿产列入全国前列。

其中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中,铬铁矿储量570万吨、工艺水晶1.2万吨、刚玉2.3万吨、铜矿约1000万吨、菱镁矿6200万吨等。

从目前的矿产资源开发态势分析,铜矿、硼矿已经具备建设中大型矿山的能力,铁矿、铅锌矿、菱镁矿等也表现出极高的开发前景。

近年来,中国地调局在“青藏项目”中又新发现32个大型和超大型矿床,包括驱龙、甲玛、雄村等7个超大型和25个大型矿床,新增资源储量包括:铜3194万吨、铅锌1519万吨、金569吨、银23015吨,潜在经济价值2.7万亿元人民币。

西藏业未来发展建议书

西藏业未来发展建议书

西藏业未来发展建议书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藏的经济也在逐渐增长。

然而,西藏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传承、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西藏的经济发展,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建议,以指导未来西藏业的发展方向。

首先,西藏作为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应该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同时,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推动西藏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变。

其次,西藏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的便利程度。

由于西藏地处高原,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因此,应该加大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和通讯网络,提高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和便利程度,促进西藏与内地的经济合作。

再者,西藏应该加大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西藏本地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外来人才的力度。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因此,西藏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本地人才,同时吸引外来人才来到西藏发展,推动西藏经济的发展。

最后,西藏应该加大对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力度,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应该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促进西藏经济的多元发展。

综上所述,西藏业未来发展建议书提出了关于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人才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推动西藏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西藏地勘工作的形势及其发展建议
作者:顾和命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3期

摘要:地质工作从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西部大开发中,地质工作是当之无愧
的侦察兵!” 改变西藏落后面貌,是国家亘古的梦想,探索西藏地质奥秘,是地质人久远的渴
望。一是基础资料可以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求;二是初步了解了西藏矿产资源家底,形成了一
批矿产资源的基地的雏形,为下一步勘查开发矿产资源铺了路;三是锻炼了一支精锐的队伍,
培养了一批适应现代化地质工作的人才;四是改善了地质队伍的装备,使之比较能适应极端气
候和环境中的野外作业。这些,都将会为今后在西藏开启高水平、大规模地质项目的建设开拓
道路、奠定基础、培育条件。

关键词:地质找矿 现状分析 发展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S611
一、西藏地质工作的作用和性质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成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标志。矿产资源是人类
生存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西藏地质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类矿产,在我国
社会生产中约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约95%的能源来自矿产资源。民以食为天,是一条真
理,也可以说矿产资源就是工业的“天”。这就有力地说明地质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保卫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地质工作是认识自然、反映自然,为各类矿山建设提供矿产资源
的质和量及其外部建设条件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与地壳运动相关的地质资料。因此,地质工
作对重要矿产资源应保持一定的采储比,是非常重要的。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未知的性质,勘查
工作的前期,即普查工作阶段,常常得到有矿或无矿的结果,故以找矿为目的的地质工作有比
其他行业更大的风险性。

二、找矿现状及形势分析
找矿现状:西藏境内的地质矿产工作始于和平解放后的1951年。1956年西藏地质局成
立,历经西藏地矿局、地矿厅等多次机构变更,2001年1月19日经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西
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自治区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从1956年建局至今通过
几代西藏地质人的努力,西藏地勘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目前,西藏已发现矿床、矿点及矿
化点3000余处;涉及矿种有102种。其中西藏的铬、铜的保有矿产资源/储量以及盐湖锂矿的
资源远景列全国第一位,而铜、铬皆为国家最主要的紧缺矿产。特别是玉龙、驱龙、多龙特大
型铜多金属矿区的勘查成果,确定了三江成矿带、冈底斯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等三条
成矿带具有巨大的资源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势分析:
(一)西藏地质工作程度低
目前,西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2020年要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目标。在已确定的经济战略中“二产抓重点”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打造国家级有色金属产业基
地,加快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为西藏推进工业化提供持久高效的资源保障和发展动力。
但是,西藏目前地质工作程度落后内地15-20年,矿产资源家底不清,勘查程度普遍偏低。西
藏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矿业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化开发,高新技术应用尚处于起
步阶段,矿山的功能设施和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和矿产地评
价的工作程度总体很低;地勘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以及矿业发展的严重滞后。

(二)国内矿产资源需求情况
目前国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不高的基本局面短期难以改变。
2010年我国主要大宗矿产品贸易继承了以往年度的变化趋势:原油、成品油、铁矿砂、
铜精矿、铝土矿、锰矿砂、铬矿砂、废金属等短缺的初级资源产品出口比上年均有不同幅度的
增长;原煤、液化石油气、钢材、氧化铝、未锻铜及铜材、未锻铝及铝材、钾肥等产品进口虽
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总量依然可观。为此,立足国内资源利用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成为当务之急;立足国内增强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也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重
大课题。西藏的铜、铅、铬等优势矿产资源是我国紧缺需进口矿产,潜力巨大,加快勘查评价
促进找矿重大突破是必须的选择。

(三)我区矿业开发基础条件正在大力改善
据统计,1959年至今特别是在“十五”以来,国家对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
投入。仅“十一五”期间在西藏建设的180个项目总投资就超过1000亿元。这些资金在我区安
排了一大批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重大工程项目,这些完工和在建的重点项目使自治区基础设
施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四)大力发展西藏矿业的作用
1、建立国家级矿产资源接续基地和储备基地。从目前西藏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来看,国家
急需的一些矿产资源正是西藏的优势资源,只是地质工作程度偏低。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
的基础性和先行性工作。只有加快资源的勘查评价工作,尽快摸清资源家底,才能尽快使西藏
成为国家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的接续基地以及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促使西藏的
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西藏已初步评价出10余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如玉龙、
驱龙、雄村、甲玛、多不杂等、曲玛多矿泉水水源地等,部分还需加快评价速度和程度。同时
要加快西藏油气、高温地热等能源矿产的勘查力度,以尽快实施规模化现代化矿山建设,早日
实现优势资源转换战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满足自治区“二产抓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需求。西藏发展历史与地域的独特性,决定
我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仍很繁重,反分裂维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所以中央把西藏的发
展、稳定和安全三位一体地列为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大事。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包括
稳边固本、民生为重、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其中地域特色就包括西藏特色资源,因此特色
产业和产业带建设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决定了优势矿产
资源开发的重要地位。切实推动西藏矿业尽快真正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提高西藏经济发展的
自身造血功能。对我们而言,只有做好优势矿产业的发展,改变相对其它特色产业落后的局
面,使矿产业真正成为支柱产业,才能真正走好西藏特点的路子,才能全面实现胡锦涛总书记
对做好西藏工作的殷切希望。

3、满足青藏铁路货源短缺的需求。青藏铁路建成以后,由于诸多原因,货源短缺一直是
个严重问题。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发展矿业上。如果在格尔木建设完成
西藏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基地,西藏各大矿山选矿厂又能提供足够的精矿粉供应,加大青藏
铁路运力问题必然提上日程。当然,这就要求西藏境内的各大矿山要尽快完成勘查工作并投入
开发。

三、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改善地质队伍装备
西藏地勘局是西藏唯一一支国有地勘队伍,但其中直接从事地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400人。主要缺乏矿产地质、水工环地质、工程测量的专业人才和从事地学科研工作的高科技
人才以及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地质队职工工资及与地质工作特点相应的优惠待遇。地质工作具有工
作环境艰苦、流动性大、长期野外工作,不能全力负担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等特点。他们的人
生价值比在城市内同工种或相类似工种人员要高,他们应该得到与其付出相应的回报。教育产
业化不适合地质院校。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做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更应充分的体现出来。同时
应该提倡地质毕业生应有无条件的在地质部门服务一定年限的义务。由于地质工作专业性很
强,技术人员不应频繁换岗,在机构职能变更时应留下根儿,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并有利于积累经验。

提倡科研用于地质野外找矿方面应保持少而精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地质科研的任务就是
能够解决野外地质队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包括(地质、物探、化探、遥感、探矿工程技术以
及测试方法的理论、方法、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创新)来研制或引进适合我区地质构造特点的
技术装备和适合我国自然地理特点的生活装备 ,逐步配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达
到与国家综合国力相适应的水平。

[参考文献]:1. 2010.7.28 地勘导报《西部大开发地质工作十年再思考》
2. 2010.10.21 朱凯《关于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