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_机遇_挑战和战略选择_黄季焜

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_机遇_挑战和战略选择_黄季焜
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_机遇_挑战和战略选择_黄季焜

【摘要】中国农业在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阐述了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指出农业的国家支持政策、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以及科技发展等是未来农业面临的主要发展机遇,但中国农业也将面临农产品需求增长、自然资源退化、生产力增长乏力、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成本上升、气候变化、价格波动等巨大挑战。我们预测,未来食物供需缺口将逐渐增大,食物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为此,国家支持政策的重点需要聚焦在农业生产力的提升上,并调整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关键词】农业发展,机遇挑战,发展战略,中国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3.03.001

文/黄季焜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过去30多年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1978—2012年农业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4.36%,是同期人口年均增长率(1.03%)的4.2倍,为国民提供适量以至充足的衣食所做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21世纪初以来,我国农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更面临来自需求、生产和市场的一系列挑战。本文的目的是探讨

新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机遇、挑战和战略选

择。为此,首先展望未来(或至2030年)中国农产品的需求,其次讨论新时期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未来农产品供需平衡和市场变动趋势,最后提出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的政策建议。

1至2030年的中国农产品需求展望

(1)食物需求总量将显著增长,消费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虽然人口增长对中国

食物需求总量影响有限(未来中国人口将经历缓慢增长至2030年前的14.5亿的峰值后转而下降),但收入增长、城市化和消费偏好的改变将是未来食物需求总量增长和结构

现代农业

Modern Agriculture

现代农业

M 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我们预测,2010—2030年(简

称未来20年,下同)总量需求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畜产品和水产品,奶制品需求将增长近2倍,水产品、牛羊肉需求将增长1倍以上,猪肉、禽肉和禽蛋也将分别增长50%—80%;其次是水果和食糖,其总需求都将增长50%以上;第三是蔬菜和食油,将分别增长30%和40%。但与以上食物需求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米和小麦等口粮的总需求,随着收入增长、城市化和消费方式转变,大米和小麦的总消费量可能在2015年后逐渐下降。

(2)养殖业的发展将加大对饲料粮和牧草的需求。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对畜产品和水产品的需

求,中国的养殖业必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市场对饲料粮和牧草的需求也必将显著增长。我们预测未来20年,饲料粮需求将会增长60%左右,牧草的需求增长速度将更快,国内饲料粮生产和牧草供给都无法满足养殖业发展的需要。

(3)棉花等纤维农作物的需求也将显著增

长。虽然随着工资增长,

未来劳动密集型的服装纺织业的增长速度将有所缓慢,但中国在2030年前还将是世界服装纺织业的重要出口国之一,国内居民需求和出口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对棉花等纤维农作物产品的总量需求。我们预测,2030年中国棉花需求量也将比2010年增长60%左右。

(4)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使农业的多功能

需求逐渐增长。未来20年,

中国经济将进入发达国家经济的行列,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农业的多功能需求将逐渐增长。我们预测未来20年,中国农业将在资源紧迫和需求持续增长等压力下,在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居民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的同时,也将开始发挥改善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传承文化传统等的功能。

2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1农业生产面临的发展机遇

未来中国农业发展将面临许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支持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产品的市场扩张、比较效益的逐渐提高、农业生产结构不断改善以及科技发展等都将为未来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

(1)国家对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提高。中央一再强调解决好农业问题是国家

重中之重的工作,并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中央政策的支持是新时期农业发展最大的发展机遇。

(2)随着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农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不断扩大。中国农业将同世界许多国家

的农业一样,共同分享未来人类对食物、纤维和农业多功能需求的增长,这为农产品市场扩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1]。

(3)随着农产品价格逐渐提高,农业有望成为

比较优势较高的产业。过去100多年,

全球农产品实际价格呈现长期的下降趋势,农业一直处于比较优势相对较低的行业。但有迹象显示,随着生物质能源发展和食物需求的增长,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的长期上涨趋势已经出现,农业将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国家和社会资金以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2]。

(4)农业生产结构将不断优化,有优势的农产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水产品和部分畜产

品、蔬菜、水果及花卉等产业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为发挥中国这些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扩大生产,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调节国内市场,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将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5)农业科技创新潜力大,有望在未来农业发展中起更大的作用。如果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

划得到较好的贯彻和实施,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能够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国家农业科技的创新体系,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将可能继续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

2.2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挑战

未来20年,中国农业生产在面临发展

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自然

资源约束和退化、农业生产力增长乏力、农

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气候

变化的影响等主要挑战。

(1)农业生产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水资源

短缺和耕地退化的威胁。水资源危机已被

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列为威胁全

球食物安全和农业发展的最大影响因素,中

国作为世界水资源最短缺的国家之一,面临

的问题尤其尖锐。农业用水所占比例已从

1949年的97%降低到2004年的65%,未来

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及生态保

护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用水比例到

2050年将进一步下降到40%以下[1]。同时中

国是人多地少的大国,拥有1/5的世界人口

但仅占有1/15的世界耕地,未来随着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继续推进,保住目前有限耕地数

量和质量是巨大的挑战。更值得一提的是,

水土资源的质量恶化也威胁着农业生产,过

去以经济增长为主要发展目标的工业化已

导致水土污染的日益恶化,同时以不断增加

化肥与农药投入来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农

业生产的措施也付出了极高的环境代价。

(2)农业生产力(特别是土地生产力)的

增长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过去30多年中

国农作物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单产的提高,

从1978—2011年,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和

水果的单产的增加对以上4类农产品产量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4%、97%、57%和

46%,但从趋势来看,农作物单产的增长速

度在逐渐下降。科技进步是过去也将是为

未来中国农业生产力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然

而目前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还不能

很好地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变化、农业科技

发展同农民的技术需求存在着许多脱节的

现象,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为未来提高农

业生产力的作用,急需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和

机理机制等的改革[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

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基础,然而目前土地生产

力的提高也还受制于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和

田间道路及防护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3)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劳动

生产率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将日益突

出。小规模生产难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支

撑农民增收,目前农作物生产体系主要由2

亿多小农户组成,户均耕地从20世纪80年

代初约0.80公顷下降到2003年的不足0.54

公顷,虽然之后耕地经营规模有所上升,但

到2011全国平均户均耕地也只有0.62公

顷。靠如此小的生产规模来提高农民的农

业生产积极性、实现农民增收难度极大,结

果必然是农业廉业化、副业化和老年化的趋

势日益突出。同时,小规模生产同技术推

广、机械化、信息化和食品安全的矛盾也日

益突出,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4)劳动力工资上涨对农业生产将带来

新的挑战。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

业和服务业就业以及人口增速的下降与老

年化,近年来劳动力实际工资正以每年约

8%的速度增长,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机会成

本显著提高,如果没有较好地采取资本(如

机械)替代劳动力,劳动力工资上涨将显著

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这将影响到我国农产

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特别是

劳动较为密集的农产品(如棉花、油料作物、

水果、蔬菜等作物)的生产。

(5)农业还将面对气候变化的冲击,它

将给中国农业生产带来许多极不确定的影

响和风险。全球气候变化在威胁人类生存

和生态系统的同时,也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

许多极不确定的影响。中国气候评估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4],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的速度

现代农业

M 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将进一步加快,全国平均温度很可能在未来50—

80年升高2℃—3℃;气候变暖将使北方江河径流量减少,南方径流量增加,各流域年均蒸发量增大,旱涝等灾害的出现频率增加,并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气候变暖将增加农业的需水量,加大供水的地区差异;同时海平面的上升将提高海岸区洪水泛滥的频率,对沿海地区的耕地、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形成新的威胁。总之,气候变化可能将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显著影响,并将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放大产量的波动。

3农产品供需平衡与市场展望和挑战

综合农产品需求和农业生产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认为中国农产品供需平衡和农产品价格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该时期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虽然近期国内生产能够基本满足食物总量需求的增长,但未来食物供需缺口将逐渐增

大。过去30多年中国食物安全得到高度保障,食物总体自给率在20世纪80和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都保持在100%以上,食物自给率在2010年也达到98%[5],但我们预测未来食物贸易逆差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目前政策和正常技术进步情况下,未来20年要达到95%的自给水平难度极大[6]。在食

物中,粮食已于2008年突破了95%自给率的目标,2012年更下降到88%;

(2)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短缺已成常态,并将逐渐演变为较大范围农产品的供需短期。21世纪

初,中国农产品缺口主要是大豆和棉花,到2010年大豆和棉花进口额分别占农产品总进口的35%和8%[7]。与此同时,中国已于2010年由21世纪初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国转变为玉米净进口国,2012年净进口就达到518万吨。近年来食糖进口也快速增长,从21世纪初以来的年均100万吨左右增加到2010的168万吨和2012年的292万吨;奶制品进口更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42万吨增长到

2012年的613万吨(折算为鲜奶)。我们预测,中国农产品结构性明显短缺产品的范围和程度还将逐渐扩大,除大豆、棉花和食用油外,玉米、糖、奶制品和牛羊肉等都将成为重要的短缺农产品[6]。未来的粮食问题实际上是养殖业发展和饲料问题,因为大米和小麦的消费将出现稳定和下降的趋势,国内生产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但如果要保持畜产品供需的基本平衡,随着畜产品需求的增长,饲料粮玉米和大豆进口量到2030年预计将超过国内需求量的15%和80%,牧草进口也将显著增长,成为世界最大的牧草进口国[6]。另一方面,虽然蔬菜、水果、花卉和水产品等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净出口国的地位,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将显著影响这些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

(3)满足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需求也

将面临日益突出的挑战。未来20年,

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的全球化,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消费者及出口商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需求将不断升级,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将倍受关注,但在数以亿计的小规模农户生产和数以百万计的流通、加工和零售企业与个体的状况下,如何在食物生产、流通和加工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安全控制和品质提升是保障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面临的巨

大挑战;(4)农业将面临农产品生产和市场价格波动

的更大风险。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已经把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列入21世纪发展的主要议程。许多研究表明,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将对全球食物安全产生重要影响,生物质能源的崛起已被证明是导致2006—2008年全球食物危机(粮食价格大幅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系统地提高了全球农产品价格,并显著加大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2]。未来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发生

频率和强度)同样也将加剧农业生产的波

动,使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更大的生产

和市场价格风险。

4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农产品供需平衡所呈现的变动

特征和趋势的根源在于农产品需求的增长、

资源的约束和生产力增长速度的下降。未

来中国至少在20年内农产品需求还将出现

刚性的增长,而水土等资源将是永久的刚性

约束,这两种刚性变动都是未来难以改变的

趋势,要提高食物和农业安全的保障程度,

国家需要把战略重点聚焦在农业生产力的

提升上,需要在国家食物安全上根据国家总

体利益做出战略的调整,同时还需要充分和

有效地利用好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为此,

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1)通过对土地、农民组织和社会化服

务体系的改革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

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急需强化农民

农地使用权的长期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加

强土地流转制度和流转市场的建设,促进土

地向种田能手或农业专业户的流转,提高农

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农业的劳动生产力。培育农民能人,加大

财政支持力度,培育能为农民提供实质性服

务的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

农村组织,在有条件的地方,选择一些较规

范的合作社开展合作社内部的信贷改革试

点,提升其生命力。同时,探讨多种形式的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促进社会资源的高效

配置以提高农业生产力;

(2)对各种国家农业财政投入的成效做

全面的和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调整投入

结构以提高其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作

用。农业现代化不是为了现代化而用一切

手段装备农业和补贴农业,搞现代化的形象

工程。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粮

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而实现这一目

标的关键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即在同样的

自然资源(如水土等资源)情况下生产更多

的主要农产品,特别是关系国家安全的主要

农产品。目前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渠道繁多,

然而据我们初步分析,不同部门和不同渠道

的财政支农资金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作

用相差极其显著;

(3)要把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

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措施。农

业科技创新(包括传统技术、现代生物技术

研发和产业化)是生产力增长的主要推动

力,国家需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和技术推

广的投入,同时要结合农业科技体制的改

革,使农业科技发展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

需要,能更好地满足农民对各种技术的需

求。加大对农业生产和市场的基础设施投

入是农业生产力增长的基础,特别是农田水

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农产品供

应链系统和食品安全监管。这对提高农产

品的供给能力、抵抗自然灾害能力、稳定农

产品市场和食品安全将起重要的作用。

(4)对主要短缺农产品的安全性进行评

估,调整国家对不同农产品财政投入的优先

序。农业在从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短缺逐渐

向较大范围农产品的供需短期阶段的演变

过程中,国家需要对未来主要的短缺农产品

(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奶制品和牧草

等)的国内生产能力和安全性的优先序做出

科学的评估,并根据国情(水土资源约束和

农产品需求增长)适时地对不同农产品投入

做出战略性的选择和取舍,制定出主要农产

品未来可能实现的自给率目标,在此基础上

做出不同农产品生产财政投入优先序;

(5)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保

障国内农产品的稳定供给。在中国进入较

新时期的中国农业发展: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

现代农业

M o d e r n A g r i c u l t u r e

大范围农产品供需短期阶段,必须有效地利用好

国内外的农产品市场,为此,需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环境和全球食物安全治理机制的制定,发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在国家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市场稳定供给中的作用,稳定国内农产品价格,保障国家食物的总体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农业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Huang J K ,Yang J,Msangi S et al.Weersink,Biofuels and the Poor:Global Impact Pathways of Biofuels on Agricultural Mar kets,Food Policy,2012,(37):439-451.

3黄季焜.深化农业科技体系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2):5-8.

4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1.

5黄季焜,杨军,仇焕广.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政策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2(3):4-8.

6黄季焜,杨军,仇焕广.中国未来主要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供需预测及政策建议.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13.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2013.

China ’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Opportunities,Challenges,and Strategies

Huang Jikun

(Center for Chinese Agricultural Polic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 While the performance of China ’s agriculture has been impressive,it is also facing increasing challenge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portunities,challenges,and strategies of China ’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Nation ’s policies supporting agriculture,rising agricultural price and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agricultural structural change,and potent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re going to be the major opportunitie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However,China ’s agriculture will also face great challenges in terms of meeting the nation ’s increasing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increasing con-straints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slowing down of productivity growth,small farming,rising labor cost,climate change,and price volatility.We project that the deficit of food supply and demand will be gradually enlarged in the coming decades.The paper concludes that,to improve China ’s food security,the national policy should primarily focu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enhanced investment,and meantime adjust it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the new era.Keyword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黄季焜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与政策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等资助。发表期刊论文38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180余篇)。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国际水稻所和菲律宾大学杰出校友等荣誉。E-mail:https://www.360docs.net/doc/ea1751536.html,ap@https://www.360docs.net/doc/ea1751536.html,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业 题目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班级金融0902 姓名叶宗新 学号 0206 浅析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中国创造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奇迹。加入WTO,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连续十年百分之七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连串让人惊讶的成就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08年金融危机、南海纷争、汶川天灾……无一不给中国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在金融风暴的阴影下徘徊前行,有的已经看见曙光而有的却仍在黑暗里艰难摸索。中国率先从这场灾难中挺身而出,以一个巨人的姿态站在世界之巅。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高贵身份被世界所瞩目,也正面临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依据当前的世界形势,我国当前面临的机遇主要有: 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给我国带来新机遇。在今年两会召开之际,参会的代表和委员表示,一定意义上,“十二五”是中国的概念,也是全球的概念。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与世界经济共同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两者的调整将处于同一链条,互为动力。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发展模式深度转型所形成的‘倒逼机制’,是化解国内

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现实需要,也将形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第一,危机使企业的创新需求更加旺盛。高附加价值、低资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将更受青睐。危机面前只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的,基本都无大的风险,企业业绩不降反升。困难和倒闭的是那些低端生产没有创新的企业。南京协和化学公司虽然经营建材原料,但其坚持新品开发,仍使主营业务增长50%%多。第二,危机使企业创新成本大大降低。无论是人员薪资、设备价格、制造费用等都会有明显下降,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创新资源。南通恒力集团为新上工业丝项目从国外引进设备,去年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谈判附加条件苛刻,现在却迅速达成意向协议,且报价降了一半左右。第三,危机使创新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受危机影响,更多的跨国公司为集中资源、降低成本实行外包,这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市场资源。同时,国外先进技术、成果、人才、科研机构也将向外寻求发展空间,国际间优质创新资源的互动明显增强。今年江苏举办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成效显著。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扩大对外投资带来新机遇。首先,金融危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收购国外优质企业和知名品牌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陷入困境,盈利下降甚至亏损破产和融资困难使得许多著名跨国公司不得不收缩海外投资,甚至被迫出售濒临破产的优质企业和知名品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财富再分配这两大内部难题。首先,崛起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高速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必然对现存制度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国崛起提供了经济总量急剧扩张的空间,那么,今后20年左右中国的整体制度建设将全面提高中国的社会文化质量和人的素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将为中国崛起提供内部缓冲机制和国际空间。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正处在“一个水流最快、最变化莫测的点的附近”,“在中国经济的改革部分与未改革部分势均力敌时,危险最大”。这个问题来自中国改革的长期遗留问题,即“没有动手建立控制和管理一个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体制”(吉姆*罗沃: 《亚洲的崛起》)。 这就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制度障碍。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套问题,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和民主政治,三者联动,缺一不可。后二者的不完整使前者也不可能充分发展。 最近出现的一系列腐败案件,证明权力和市场资源结合或交换的严重性。 财富的急剧增加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同时产生贫富差距加大。积聚收入差距拉大和各种矛盾激化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发达经济的收入差距之大,并不影响它们的制度灵活性和稳定性。许多发展中经济即使采取压抑贫富分化的政策,依然社会动乱不已。强国和世界500强大公司之间的正相关系说明,如果没有财富和资本的集中(通过市场竞争而不是权力支配的资源优化组合),中国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作为强国的崛起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均贫富”实际上是放慢或阻碍中国崛起的理论主张。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财富的均衡程度,而是在于财富集中和再分配的方式,在于最低收入阶层的基本权利保障和这个阶层的人口比例下降。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第一框内容。如何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本单元教学中应把握的一条主线。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我国现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着清醒、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初步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课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也比较关心时事政治,已掌握一定的国际形势知识。但由于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了解国际时事时间较少,而且不能正确地看待一些问题。所以,有必要结合最新的时政资料,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当今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能力目标】明确中国仍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面对成绩,树立忧患意识,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中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五、课时安排和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中国的未将会更加美好,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中国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安宁与美好。 (二)新的发展契机 1.P40活动:你怎么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 (p41 N1)今天的中国,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P41活动: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p41 N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

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岁月的年轮跨过21世纪,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国从一个备受凌辱,积贫积弱的国家逐步发展成为全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大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不断革新和发展生产力水平,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再到而今的“十二五规划”中国的发展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瓶颈,然而中国的发展又充满着机遇与挑战。下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未来五年中国在:经济、文化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经济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金融危机后,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化进程更加曲折,但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我国在全球化调整发展中拥有新的优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致力于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将成为推动全球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在发展科技和产业的竞争中具有新的机遇。三是新兴大国地位上升。发达国家复苏进程艰难复杂,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亚洲及太平洋和新兴市场转移,我国等新兴大国正在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劳动力素质得以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质、技术和体制更加健全,企业竞争的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总体看来,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并且已经从金融危机中复苏,具备了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能力。 挑战:1、资源成为发展“瓶颈”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基础上,而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若不加以改变当前已经难以为继,更说不上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有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资源约束的突出问题,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低端产品比重较大,难以适应成本上升和市场需求变化。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其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少行业存在技术“空心化”危险。 3、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最新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目前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个经济区域的规模已经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48.6%左右。从东部经济三大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区域经

中国崛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由衰到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三个百年:1、百年衰落,是在18世纪中叶,康乾盛世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2、百年奋战,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3、百年复兴,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50年左右。这百年复兴,我又把它分为三个30年,这是一个大略的思维。30年打基础,1949-1978年;30年崛起,1979-2009年;3.30年复兴,2010-2040年。 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四大发展趋势 在这么一个可预测的背景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的的发展,有四大趋势:第一是由初级发达的现代化到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第二,中国的整个文明形态将由工业文明走向后工业文明。第三,中国由发展中的大国走向发达的强国。第四,中国的人口结构将由低端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型)转向以中产阶级为主的人口结构(纺锤型)。我估计中国在未来50年里面,将跨越两次现代化:以工业化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将会基本上实现,可能还会延续和进入第三次现代化。 中国崛起的四大机遇 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在21世纪有千载难逢的四大机遇。第一,中国的崛起,刚好处在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跨越这个文明变革期,这种文明变革期有可能使中国不需要像发达国家一样,一步一个台阶地走,实行跨越式的发展,为中国的跨越式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实际上,这种发展已经发生了,我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对接第二次现代化、信息化、知识化。第二,全球化大趋势和亚太的崛起,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世界舞台。如果没有全球化这种格局的出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难度会更大。我们回望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也不能局限在自己的国家范围内发生。西方国家是用什么手段打开世界的大门,让世界为它们的现代化服务呢?用强权、用侵略、用殖民主义。它用大炮,用军队打开它想要进入的国家的大门。任何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它都要依赖世界,西方国家先行的工业化是用大炮、用暴力、用殖民主义向世界拓展。但中国,非常可惜,不能用军事、暴力的手段,为什么不能呢?因为在我们前面有更强大的国家,我们动用不了这些工具。其次,现在其他的国家也在文明崛起,你也不能动不动就用暴力的手段。我们只能用和平的手段,生产全球化、产业链的全球化、市场的全球化、资源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信息的全球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正当的、非常灵活广泛的机制和手段。而亚太的崛起,本身对中国的崛起就是一个助力,所以,我们有一个非常难得的世界舞台。第三,世界面临的三大危机,就是前面讲的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冲突的社会危机(特别表现为在国际上,国家与国家冲突的国际社会危机)、以及人与自身冲突的精神危机。这三大危机给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现代化国家,超越西方国家进行文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它迫使中国要转,走旧的路是走不通的。而中国的文明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它可能是超越性的,它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范式。应该在两个世纪之交,有“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两种说法。“北京共识”是一个英国的学者提出来的,他把在一个政党的领导下面,采取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概括为“北京共识”,而按照亚当斯密搞的自由市场经济叫做“华盛顿共识”。这两个体系、两种模式、两种理念的较量,受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检验。这次金融危机对“北京共识”,对中国的文明模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销,大家看到这种模式真的是非常厉害。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国外的学者说,中国会崩溃,有人会说中国会负增长2%-4%,没想到,我们成功“保八”,而且是8.7%。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我们终究非常成功的化解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冲击,这是让全世界惊讶的。我相信中国崛起的文明范式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也会引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反思。我们这种范式在共产党领导下,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和文明组织中的政治民主,是一种全新的范式,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四,世界国际政治版图走向多极化,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战略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假如没有多极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是非常困难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将会全力以

当今国际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精编版

当今世界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逐渐融为一体,但是我们越来越容易看到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同时责任也越来越重。这一切对于正在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我们要看清世界局势,跟随世界潮流,迎接一切挑战,同时更要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当今世界形势、我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应对措施 一、当今世界形势 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世界还很不太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中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以新的“炮舰政策”和新的经济殖民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干涉主义”严重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发展利益,也给世界和平和国际安全造成威胁。与此同时,因种族、宗教、领土等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犯罪、环境恶化等跨国问题远未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还很多。但从总体上看,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多极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同时,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巨大风险。但利用机遇,防止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不一样的。全球范围内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贫国愈贫,富国愈富。如此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也难以实现稳定增长。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一致要求。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五)、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六)、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七)、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二、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临的环境又多了一些了解,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共存,在当前的相对稳定的世界大环境下,虽然有很多的事在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宏观上来说,基本状况还是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具有一定社会主义色彩的国家,这使得我们在当今由西方资本主义

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一带一路战略机遇 与挑战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与挑战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战略是以经济合作为核心的跨领域战略。共建“一带一路”,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是推动欧亚非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涉及政治、安全等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地缘政治和安全的溢出效应将会不断显现。这就意味着在赋予“一带一路”内涵时,我们既不能背离古丝绸之路所承载的商贸和人文精神,但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忽视其应有的政治、安全的内涵。换言之,其基本内涵应是丰富而多元的,既涉及经济、文化领域,也涉及政治、外交和安全等领域。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挑战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些年来,美国、俄罗斯、日本纷纷实施了力图主导该地区事务的战略举措,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 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 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

中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论文

xx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应如何如应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外交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由此看来,xx面临的机遇有以下几点: 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 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孤军奋展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论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然而xx所遭受的挑战也是史无前例的。 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进出口下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机遇,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也在明显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

浅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浅谈中国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 学院:XXXXX学院 专业:XXXXXX

班级: XXXXXX班 姓名:桃李华年 学号:XXXXXXXXX 浅谈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自从二战结束以后,从美苏两极格局,再到苏东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旧格局终结,世界再转向多极化发展。目前,美国素有霸权主义阴谋,成为超级大国;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欧共体成为欧洲联盟,全方位扩展其影响;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我国内政、外交生气勃勃,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世界格局正朝着一超多强的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当今世界形势基本处在比较安定的状况,和平与发展已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虽然和平与发展是主题,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是局部战乱不断,世界仍不太平。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我国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就像我们个人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国家处在国际环境中,同样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我国要想更高更快的发展,就比必须认清当前世界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今世界仍不太和平,分析其中的原因有:首先,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根源。其次,恐怖主义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再次,就是有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资源争夺也使和平蒙受阴影。当今世界最显著的问题是南北问

题,南北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北)和发展中国家(南)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是造成南北问题的主要原因。 201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的经济形势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金融危机以后世界各国开始向养精蓄锐、调整力量的转折,使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模式大发展的新阶段。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发生了调整,全球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经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大国多强并起,“中等国家”快速发展,开创了大国和中等国家同场竞技和统领全球化潮头的新局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从国际环境来看对我国发展有利方面有:一是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和进一步稳定出口;二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三是有利于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绿色产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供了重要契机。美元国际地位削弱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美元国际地位削弱刺激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多元化,将为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提供更大的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案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中国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同时增强风险意识; (2)初步培养学生敢于抓住机遇,勇于创新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 (2)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3)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3.知识: (1)初步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积极把握发展契机,再续辉煌; (2)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教学重点】 (1)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积极把握发展契机,再续辉煌。 (2)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的发展之路,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待创造。中国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但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克服困难。

中国的发展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中国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世界的安宁与美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课讲授 (一)新的发展契机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并引导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 1.今天的中国,民富国强,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4.“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机遇稍纵即逝。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发展就能再上新台阶;坐等观望,犹豫懈怠,往往错失良机,陷于被动。 探究与分享:你怎么看待人们到海外工作、学习?请简要说说原因,并结合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二)新风险新挑战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内容。在阅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帮助并引导学生理解重要的概念。 1.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2.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3.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得一些外企外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4.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更多的风险。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某些国家因政府更迭政策法规发生变化,恐怖主义日益蔓延……这使得中国的海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纷繁复杂,既为我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才 能抓住各种机遇,迎接各种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经济发展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好转,复苏苗头已现。但经济危机尚未完全过去,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形势纷繁复杂,其特点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减慢;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进步促进世界范围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递进和高级化;生产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新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如此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既为我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我国面临的机遇 (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给我国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 前几年,宽松的外部环境导致国内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不足。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也使得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进一步提高。当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导致全球经济减速时,我国经济就无法避免外需下降的严重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虽然使得我国的外需减弱,但也给我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进一步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拉动带来新机遇。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消费结构从以吃、穿、用为主向以住、行为主升级,国内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有可为。只要应对措施得当,我国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在立足扩大内需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时期,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造成的压力同样也可以转变为推动科学发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形势与政策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二○一二年四月十日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民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什么是软实力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时,通常将之分为有形力量与无形力量,或硬实力与软实力;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而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相比之下,硬实力较易理解,而软实力就复杂一些。软实力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 “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软实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内容:一是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三是外交政策的道义和正当性。四是处理国家间关系时的亲和力。五是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六是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七是国际舆论对一国国际形象的赞赏和认可程度。其中,文化软实力,指一国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中国目前的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孔子文化号召力,当然也包括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符号影响力。目前,中国的软实力不是最强的,最强的时候在宋代。 综上所述,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别。它们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协调。硬实力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物化,而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大潮下,硬实力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软实力则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和挑战“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顺应当今世界和平、 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而提出的战略构想,它着力构建中国与东南亚、东北亚、中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区域的合作大通道,致力于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开展广泛、深人、持久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旨在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实现人类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 这一构想已经引起了国内和相关国家、地区乃至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共鸣。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的效果,就在于这一宏伟构想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蕴藏了无限的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知道国际竞争的实质 2、能力目标:能用联系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并培养学生关注时 事、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 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4、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教学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的时事新闻、学生则准备好纸笔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学习探究、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导入【纵观世界】 1、中国目前的国情?(请从人口、资源等角度分析) 答:人口: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 资源:资源总量丰富,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 2、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及意义 答:2001年;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舞台…… 提问:中国加入WTO可以说是什么? 答:机遇 阐述:无论是小到个人,还是大到一个国家,都会在不同的时期遇上不同的机遇,而只要我们能抓住机遇,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或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因抓住战略机遇而国兴的例子有哪些? 答: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取代“海上马车夫”荷兰,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后来者居上…… 提问:这些例子给我们中国什么启发? 答:要抓住机遇发展 (二)教学【探究中国】 1、思考:当今我们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除了刚提及的加入WTO,还有那些?答:⑴当今世界总体和平、局部战争,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⑵经济全球化 (是机遇的原因: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各国各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xx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一、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从挑战方面看: 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通货紧缩、投资不足和失业压力则是短期要解决的问题。从两个方面看,非注意新经济不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压力。我们的自然资源总数还可以,但人均拥有量就少得可怜,而且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高。优势是有大量的劳动力。 要靠体制和改革、教育、科技来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解决这些长期面临的问题,新经济带来了机会。从短期看,目前中国面临着传统经济结构调整的极大困难。从中国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抓住新经济,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原有经济结构调整怎么也解决不了的。中国目前的状况使我们没有理

最新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分数: 形势与政策 期 末 考 试 (论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想知道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必须知道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的内容,不管在任何地点、任何方面、任何时间,只要出现个什么新政策、新说法、新概念时都会有利又有弊,这次我就来说说印太战略与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 一、首先我来说说印太战略的内容包括的都有什么,印太战略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11月8号首次访问中国时提出的。(一)、印太战略到底是什么呢? 简单的来说,印太战略就是美国等国希望从印度洋的印度,经马六甲海峡后,到达西太平洋的日本,连成一段封闭的狐;然后再利用这段封闭的弧来将中国围困起来;而由于这个战略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印度洋和太平洋,所以,美日等就将这个战略称为“印太战略”或者“印太之弧战略”; (二)、印太战略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位时,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其智囊团曾提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但自特朗普总统上任后,他就宣布废除前任总统的一系列内外政策,包括奥巴马政府确立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也被同时宣布结束。但与此同时,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兵力部署却仍在加强,美军与区域内相关国家(日本和韩国)的联合军演更加频密。这就让人疑惑,特朗普政府的亚太战略是什么?既然不是亚太再平衡,那是什么?11月5日,特朗普总统访日,在飞抵日本东京的横田美军基地时,他向近2000名 驻日美军官兵和部分日本自卫队队员发表演讲:“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许多国家的繁荣,得益于美国现役军人和我们的盟友所作出的牺牲,还将得益于你们一如既往的牺牲”,“我们将与朋友和盟友合作,寻求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印太地区”;“当你们和美国人民一道在整个'印太'地区,目睹到自由和独立国家的国旗时,你们要……为你们所提供的安全保障自豪”。这就是特朗普总统第一次完整介绍他的“印太战略”;随后,日本安倍政府则在特朗普讲话的基础上对印太战略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外交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那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将经历何种机遇,同时又会面临怎么样的挑战呢? 一、从机遇方面看,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局势的缓和,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在多极格局中,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已比过去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从挑战方面看: 第一,是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保护主义盛行,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第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制约。 第三,少数发达国家推行一种新的强权政治,施加种种压力,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第四,中国经济有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开发人力资本,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并不断寻找替代,这是中国经济长期要解决的问题。通货紧缩、投资不足和失业压力则是短期要解决的问题。从两个方面看,非注意新经济不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压力。我们的自然资源总数还可以,但人均拥有量就少得可怜,而且实现工业化所付出的环境代价也相当高。优势是有大量的劳动力。要靠体制和改革、教育、科技来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解决这些长期面临的问题,新经济带来了机会。从短期看,目前中国面临着传统经济结构调整的极大困难。从中国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抓住新经济,因为有很多问题是原有经济结构调整怎么也解决不了的。中国目前的状况使我们没有理由对新经济不加以重视,里面可能包含的机会,要去抓,要是不抓肯定会错过某种机遇的。 第五、因特网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中国因特网经济虽然目前刚起步,但有战略性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