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

合集下载

体育课堂良好心理气氛作用

体育课堂良好心理气氛作用

浅谈体育课堂良好心理气氛的作用不同的体育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体育教学是一个双边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和学生处于同一个环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交往,在心理体验上形成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就是体育课的心理气氛。

它是体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的社会心理条件,也是体育课共同活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构成体育心理气氛的基本元素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境。

这三个元素喜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含义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占优势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状态的综合表现。

它是体育课中集体心理动态结构的特点之一,是课堂教学活动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也是集体内部促进或阻碍师生共同活动,以及促进或阻碍全面发展的各种心理条件的总体表现。

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是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所少见的。

体育课心理气氛是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反映。

体育课心理气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流动变化性的特点。

它一旦形成之后,会成为一种团体的环境压力而对每个成员产生影响,并持续一段时间。

强烈、浓厚的师生情感状态有时会持续整个一节课。

但在很多时间,由于教学内容、方法的改变,学生联系动作的成效,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交往的冲突等原因,课堂心理气氛会有起伏,从而对每个成员的情感产生振动和感染,是每个成员的心理活动随课堂心理气氛的变化而变化。

二、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分类及特点1、积极型这种心理气氛表现为,学生情绪高昂、热烈,回答问题积极,观察示范认真,乐于参与练习,愿意接受教师指导,对教师的讲解、示范满意,动作正确率高,学生之间的交往多,相互观察、学习频繁。

教师对学生宽严有度,教学时间利用高。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就是三门学科。

( C )A 相同的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2、以下哪个心理学家就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B )A 斯金纳B 罗杰斯 C皮亚杰 D 赫尔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就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 C )A 情感与意志B 个性与意志 C心理与行为 D认知与个性4、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A )A、体育教育教学B、竞技运动与比赛C、体育锻炼D、娱乐5、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就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 D )A、 1901B、 1896C、1905D、 18986、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 C )A、 ScriptureB、 AnshelC、GriffithD、 Wann7、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的学习策略。

( B )A、自下而上B、自上而下C、由简单到复杂D、由复杂到简单8、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 B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班杜拉9、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0、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1、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2、体育心理学:就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与行为的科学14、试述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①、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②、学校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的需要。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13、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就是什么?(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与变化(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就是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与变化(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1、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运动活动的动机

运动活动的动机
动机就是驱力和诱因、推动和拉动作用相结合的产物
7
四、动机的种类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2、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3、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 4、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运动项目不同,运动任务不同, 参与的需要和动机也不同
8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①生物性动机 为了获得刺激、眩晕、运动愉快感觉和宣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
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念头、愿望或理想。
3
动机的作用(基本职能)
始发作用:动机可引起和发动个体的活动; 指向作用:动机可指引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 或选择活动的方向; 强化作用:动机是维持、增加或制止、减弱某一活动的力量。
4
引起动机的基本条件
需要(need):个体由于对某种东西的
内因
缺乏而产生的内部紧张 状态和不舒服感。
环境因素:身体之外的各种刺激。
外因
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引起,但往往 是内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主要的,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 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人的行为。
5
二、动机与需要、目的的关系
动机与需要
第一,动机是需要的动态表现; 第二,行为并非全部由需要引起。
移情心是一种理解运动员感情和态度的能力,一种会站在运动 员的角度来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会在师生关系之间创 造一种信任感。
35
六、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运动员之间在家庭背景、个性特征、需要、归因特点、文化 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培养和激发运动动机的过程中应充 分考虑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二、合理运用强化手段
积极强化:出现特定行为时就给予奖励。 消极强化:通过撤除消极的结果来鼓励特定的行为。 进行强化时应注意5条原则: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

如何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提供有趣和多样化的运动选择:通过丰富多样的运动项目,让个体能够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运动,从而激发他们的运动动机。

同时,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也可以让个体不断尝试新的运动,保持运动的新鲜感。

2.设定目标和挑战: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挑战可以帮助个体保持对运动的动机。

目标可以是个人的健康目标、体能目标或者竞赛目标等,而挑战可以是参加比赛、完成某种训练或者突破自己的记录。

目标和挑战能够给个体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动力,激发他们继续进行运动。

3.提供正向反馈和奖励:个体在参与运动时,可以得到正向的反馈和奖励,这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进而促进他们持续进行运动。

正向反馈可以包括他人的赞扬和认可,以及个体感受到的身体变化和进步。

奖励可以是实物奖励,如奖牌、奖杯,也可以是无形的奖励,如参加社交活动或获得机会等。

4.提供支持和鼓励:个体在运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面临挑战时,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运动的动力。

支持和鼓励可以来自于家人、朋友、教练或者运动社群等。

5.创造积极的运动环境:提供积极的运动环境可以吸引和促进个体参与运动。

积极的运动环境可以包括友好的氛围、良好的设施与装备、适度的竞争和合作机会、以及积极的角色模型等。

这些因素能够让个体感受到积极的社交支持和愉悦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运动动机。

6.提供教育和信息:提供有关运动和健康的教育和信息,可以增加个体对运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运动动机。

教育和信息可以包括运动的好处、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激发和培养个体的运动动机需要综合运用以上方法,不同个体可能对不同的激发方法有所偏好,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实力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多维度策略最终形成健康校园体育运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不仅仅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心理素质。

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对体育运动缺少兴趣,参与度不高,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营造温馨积极的运动氛围1. 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兴趣:传统体育课以枯燥的训练为主,很难留住学生的注意力。

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如趣味活动、户外拓展、竞技游戏等,让学生在玩乐中提升运动技能,体验运动乐趣。

2. 热情鼓励参与,做出榜样:学校应举办体育节、运动会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取得成绩后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营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氛围。

同时,可以邀请杰出运动员或教练员进行示范和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运动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 打造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学校应提供安全、舒适的运动场地,配备必要的运动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同时,加强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保证运动教学活动安全有效开展。

二、注重个性化引导,激发自主性1.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能力都有所不同,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避免笼统的训练模式。

2. 热情鼓励自主选择,培养兴趣:学校应提供多种运动项目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3. 崇尚过程评价,树立自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崇尚过程评价,鼓励学生持续进步,提升自信心。

三、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共同促进1. 加强家校沟通:家长是影响学生运动习惯的重要因素,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家庭运动情况,共同制定鼓励学生参与运动的方案。

2. 鼓励家庭参与: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家庭运动日等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运动,共同营造积极的家庭运动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作用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作用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作用摘要:随着对现代教育教学的非智力活动认识的加深,关于课堂教学气氛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将会使一节体育课变得生动活泼、充满活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而沉重的课堂教学气氛只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烦,甚至失去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

一、课堂教学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体育课具有空间大,活动性强的特点,所以并不是每一种教学效果都适应每一节课的氛围,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课堂教学气氛相对应。

因此,不同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体育教学有不同的影响。

1、良好课堂教学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良好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师生双方有饱满的热情,教与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学生求知欲强烈、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师生间情感交流充分,学生参与面广,双方处于互动积极的状态;师生共同洋溢着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获得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

积极的课堂气氛,其主要标志是严肃认真、宽与严、热与冷、张与弛的有机统一。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持久,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活动,并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达到“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目的。

2、消极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消极的课堂气氛是一种被动的带有明显缺陷的课堂气氛。

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精神状态欠佳,情绪压抑,注意力分散;师生间缺乏交流,学生害怕参与教学活动。

这样的体育教学的效果平平,甚至达不到任何锻炼效果。

3、对抗的课堂教学气氛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对抗的课堂气氛实际上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过度兴奋、各行其事、随便插嘴、故意捣乱、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不得不中止课业去维持秩序。

此种氛围达不到任何效果,以至于使得学生产生对体育课的厌恶之情,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二、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的策略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想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研究学生,了解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心理和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按照体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等原则,并且在教学中表现良好的情绪状态。

论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论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并从 中获得 身心效应 ,是我们现在教学与 训 练的重要任 务。运动动机在体育教学 中
占有 相 当重要 的 地位 , 能否 在运 动 中更 好 的发 挥 运 动 员 的运 动 动 机 ,是 一个 值 得 广 大 学者 研 究 的课 题 。本 文 旨在 介 绍 运 动 动
这样更有利于抓住学生的好 奇心 ,增加学 生的运动兴趣,从而提高运动动机。
考 ,只 有 这样 才 有 可 能 找 到 突破 口 ,才 有 可能提 高学 生的运动 动机 。
2 、运动动机. 的影 响因素
2 . 1 、个人 因素 :个人对 所 从事 体育 运 动 的需要 和个 人的心 理特 点 2 . 2 、环境 因素 :比如场 地 、器械 、设
备 和体育 运动 的氛 围等
事 自认 为重 要 或 有 价 值 的体 育 运 动 , 并力
3 . 3 、从教师 因素 出发,应采取的措施 3 . 3 . 1 、注重教师个人魅力的培养
教 师 的个 人 魅 力 ,将 决 定 学 生 是 否喜
关键词 :运动动机
影响因素
措施
求达到完美 、取得优异成绩 的心理倾向。

欢你 。如果学生喜欢你 ,会认真学习你教
与 参 与 运动 的环 境 诱 因 的 相互 影 响 而 产 生 的。
一 个事 物 的专 注 度 不稳 定 ,容 易 受其 他 方 面 影 响 , 思维 没 有连 续性 。随 着 年龄 的增 要 会 发 生某 些 变 化 。 这 时候 体 育 教 师要 了 解 不 同年 龄 、性 别 学 生普 遍 存 在 的 体育 要 求 , 并将 体 育 教 学 的 内容 、方 法 和 学生 的
的技 能或 者 知 识 ,运 动 动 机 高 ; 如果 不 喜 欢你 ,那 他 对 你教 的东 西 没 有 兴趣 ,运 动

浅谈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浅谈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浅谈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分析,发现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对体育学习毫无兴趣,体育学习动机薄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有效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生是正在发展各方面素质的群体,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期,从发掘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加外部压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进行学习正确的归因等方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从而让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中,体会体育活动的乐趣的同时学会体育动作的技巧与知识,并掌握体育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学生。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培养;激发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we can analyze and study the mo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 ,finding that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is not that high,and some have almost no interests in sports.It turns out that low mo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harms the purpose of Physical Education.It is the time for the group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develop all kinds of qualities ,such as the habits of Physical exercise,cultivation of morality and intelligence. Reasonabl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can cultivate and inspire the motivation of studying,so we should explore the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Increase external pressure,enhance the studying interests and take the right attribution to cultivate and inspire the motiv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to make the students take part in sports actively,experience the fun of sports ,at the same time to learn the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sports,graps the methods to learn by oneself,develop good habit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learn to be a gre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not only good at intelligence,morality,but also health.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 ;PE learning motivation ;Training ;Excitation一、前言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能使大脑发达,是开发中学生智力的增效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第 1 页 (共 16 页) 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 绩效的影响 1前言 新世纪大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减少的事实引起了国内外众多教育者的关注。郴琳(2001)提出,大学生体质现状是引起每一位教育者高度重视的时候,特别是随着各大学扩招计划实施后人数的剧增,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是教师所关注的。因此,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成就目标定向,促使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在重视非智力因素,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是十分必要的。 在体育教育领域,优化所有学生的动机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之一。许多研究建议更多的精力应放在如何激励学生的动机上,因为它为更好地解释学生行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关于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在体育心理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标定向是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着重要影响。Ames等(1984)人用动机气氛来描述情境目标定向,认为环境目标定向或称动机气氛是由教师对学生目标的评价和奖励的过程、所要完成的任务结构以及参加者彼此的关系所决定的,并提出两类动机气氛,即掌握气氛和成绩气氛。在成绩性动机气氛中,教师把注意力放在对能力的评价上,把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所以学生关注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能力,如何取得好的成绩,如何超越他人,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去赢别人,而不是注重努力,只有超越他人时才算成功,容易导致自我定向。在掌握性动机气氛中,教师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完成技能学习上,只要有进步就会受到表扬,所以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上,集中在完成任务上,完全关注如何做或如何做好,只要努力,只要有进步就算成功,容易形成任务定向。 本研究旨在以成就目标理论为指导,通过Ames的Target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干预,探讨体育课堂的动机气氛与学生目标定向及练习绩效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动机气氛对目标定向和体育活动绩效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假设:掌握性动机气氛有利于任务定向的形成,成绩性动机气氛容易导致自我定向的形成,掌握性动机气氛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绩效的影响 第 2 页 (共 16 页) 可以促进练习绩效的提高,成绩性动机气氛不利于练习绩效的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长江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国家图书馆阅读和收集国内外有关目标定向和动机气氛的理论著作和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特点,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学准备。 2.2.2教学实验法 2.2.2.1实验内容 体操课教学身体素质练习:元宝收腹,双杠臂屈伸。 2.2.2.2实验时间和课次 2009年3月至5月,共14课次 (28课时),一班和二班各7课次,且两班上课时间和次数一致。 2.2.2.3上课教师 两个班授课教师均为长江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师,职称为副教授,且授课年限为5年以上。 2.2.2.4实验对象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2006级体教一班、二班,男生,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对象情况表 班级 组别 人数 平均年龄 一班 掌握性动机气氛组 24 20 二班 成绩性动机气氛组 24 20 2.2.2.5实验设计 两组前后测对照设计,2006级一班安排在掌握性动机气氛组;2006级二班安排在成绩性动机气氛组。如表2所示: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 3 页 (共 16 页) 第一次课上,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反应前测验,从课次二开始,运用Ames的Target策略分别在一班营造掌握性动机气氛,在二班营造成绩性动机气氛,每课次都进行身体素质测验,并记录学生练习过程中行为变化,在课次七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反应后测验。 表2 教学实验设计 班级 组别 前测 实验干预 后测 一班 掌握性动机气氛组 O1 X1 O3 二班 成绩性动机气氛组 O2 X2 O4

2.2.6实验干预 Ames(1990)提出了六种影响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课堂结构因素:任务设计(taskdesign)、权力分配(authority distribution)、肯定方式(recognition practices)、小组安排(grouping arrangements)、评估活动(evaluation practices) 和时间分配(time allocation),简称Target模式。具体模式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Target模式 Target模式 掌握性动机气氛 成绩性动机气氛 任务设计 设计新颖、合理挑战性的任务 制定单调、过高的任务目标 权力分配 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选择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教师是主导人物,学生没有自由选择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肯定方式 对所有学生某一方面的进步表扬,对没有提高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 只对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 小组安排 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 强调学生个体之间的竟争 评估活动 对学生的奖励和表扬尽可能不公开 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是公开的 时间分配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计划学习进度 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相同的,且都有教师规定

按照Ames的Target策略对教学进行了重新组织,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通过不同的语言和手势指导,营造出掌握性动机气氛和成绩性动机气氛。2006级一班(掌握性动机气氛干预):课堂任务应有具有新颖性和适度的挑战性: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自主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对学生的表扬要根据学生个人的进步与提高,并尽可能不公开;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肯定学生短期目标上的进步,采用鼓励性评价;调整学习不良者的学习任务或时间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计划学习进度,逐步提高。动机气氛对体育院系学生目标定向和身体素质练习绩效的影响 第 4 页 (共 16 页) 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在前测验后的每次课上,利用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元宝收腹,双杠臂屈伸的练习。每次练3组,练习方法同测验方法。每组练习都做记录。教师在介绍课的内容时,强调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强身体素质,练习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练习,只要有所进步,就算达到目的。并给出高于前测验或前次练习1-2次的练习目标,要求学生尽力达到;将学生分成若干练习小组 (比如:4人一组,注:记录时记个人成绩,评价时以小组兼个人形式进行);练习过程中对动作做得好的个体给予反馈,如:“做得很好,腿伸直很重要”等,对动作做得不好的个体给予反馈,如:“有所进步,如果腿再伸直些,就更好了”。对每位学生要指导,尤其是能力差的学生;对有进步的学生和小组,以提高幅度来评价个人和小组的努力程度,有提高的个体和小组受到表扬和奖励;对练习较认真但没有提高的要进行鼓励和指导。 2006级社体(成绩性动机气氛干预):对学生提出过高的任务要求;教师控制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对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公开的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采用比较性评价;所有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都是相同的。 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在介绍课的内容时,强调体育活动的目的就是看成绩,只有能力高的学生才能取得好成绩;练习中给学生提出相互竞争的高目标,每次课练习的前三名才能得到奖励和表扬,后三名受到批评和惩罚 (如:多做一组);同时教师要提出每次练习的数量目标,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如:元宝收腹在20秒完成30或25次,双杠臂屈伸在15秒完成10次);对动作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如 “大家都以他为标准,做的非常好;对做的差的 学生公开批评,如“怎能这样,必须把腿身直”;小结时,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点名表扬,并给予奖品,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 (如:多做一组),强调成绩好坏取决于能力。

2.2.7心理反应和身体素质测量 2.2.7.1心理反应测量 心理反应测量采用问卷调查法,用《体操课课堂动机气氛感调查问卷》和《体操课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作为测量工具。 自编《体操课课堂动机气氛感调查问卷》。此问卷是参照Seifrize,Duda,&Chi在1992年设计的“Perceived Motivational Climate in Sport Questionnaire”(PMCSQ)编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 5 页 (共 16 页) 制的。分为两个分量表,分别为成绩性动机气氛量表和掌握性动机气氛量表。均采用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同意①到非常同意⑤,采用Cronbacha系数,分半信度作为信度指标。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分别为0.78和0.79;分半信度分别为0.76和0.78;说明两个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水平。 选用和设计《体操课中的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此量表是根据希腊学者帕帕安诺在1994年编制的《体育课中的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量表》设计而成的。该问卷共有27个题目,包括自我定向和任务定向两个分量表,每个题目后面有5种选择,从完全不符合 (1)到完全符合 (5),均采用5点记分法。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分别为0.80和0.76;分半信度分别为:0.78和0.81。说明该量表是测量目标定向的理想工具。 2.2.7.2身体素质测验 素质测验的内容是元宝收腹和双杠臂屈伸。

2.2.8实验控制 与实验教师共同备课,保证实验干预的有效操作;作好问卷检验、施测和身体素质测试的设计、施测工作,力争数据获得的有效、可靠;教学时数、场地、器材保持一致;鼓励学生坚持上课,保证实验人数和数据的稳定。 2.3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0.0 for Windows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两个班的前测结果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对两个班的后测数据进行统计与比较,两个班的前后测数据,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干预前心理和身体素质的测量结果 3.1.1动机气氛程度 表4是对两个班实验前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两个班的平均值分别为3.59和3.55,数值较接近,t值为0.27,显著性水平为0.79,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前两个班掌握性动机气氛程度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