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比和制冷量

压缩比和制冷量
压缩比和制冷量

压缩比与制冷量的关系

所谓压缩比指压缩机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比值。排气压力和吸气压力的大小由制冷机运行工况决定,蒸发温度越低,对应的蒸发压力越低,压缩机的吸气压力就越低;冷凝温度越高,对应的冷凝压力越高,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就越高。

压缩比升高,压缩机的排气量会减小,制冷量会随之减小。为什么压缩比升高制冷量会随之下降,下面以活塞式压缩机为例就这个问题做一个解释。

活塞式压缩机的实际工作过程分四个阶段,分别为余隙容积膨胀过程、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我们先对这四个工作过程做一个描述:活塞从上止点向下运动时,余隙容积内高压气体开始降压膨胀,膨胀过程开始,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压力逐步下降,当汽缸内压力低于吸气压力,压差足以克服吸气阀片重力和阀片弹簧力时,吸气阀片被顶开,此时膨胀过程结束,吸气过程开始。

活塞继续向下运动,吸气腔内气体不断进入汽缸,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吸气阀片关闭,吸气过程结束。活塞从下止点向上运动时,压缩过程开始,随着活塞向上运动,密闭汽缸内的制冷剂气体体积缩小,压力升高。当汽缸内气体压力高于排气腔压力,压差足以克服排气阀片重力和排气阀片弹簧力时,排气阀片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排气过程开始。

活塞继续向上运动,汽缸内高压气体不断进入排气腔,当活塞运动到上止点时,排气过程结束。进入下一工作循环。在这四个工作过程中,影响压缩机排气量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余隙容积的存在使排气量减小;

2、吸排气压力损失的存在使排气量减小;

3、气体与汽缸壁热交换的存在使排气量减小;

4、泄漏使排气量减小。

我们再来分析压缩比升高,这些影响因素发生什么变化。

一、余隙容积影响的变化

余隙容积内气体为上次排气没有排完的高压气体。压缩比升高后,余隙容积内气体压力比吸气腔压力高出了更多值,那么膨胀过程中,余隙容积内气体压力要降到低于吸气腔压力时,膨胀所占的体积就更大,这部分体积不能吸入来自吸气腔的低压气体,是无效工作容积,汽缸理论工作容积是不变的,无效工作容积增加了,能吸气的有效工作容积就减小了。对应的压缩机有效排气量就减小了。也就是说,随压缩比升高,因为余隙容积的影响,导致压缩机排气量减小,制冷量减小。

二、吸排气压力损失影响的变化

压缩比增大可能是吸气压力降低或者是排气压力升高造成的。当吸气压力降低时,要克服吸气阀片重力和吸气阀片弹簧力顶开吸气阀片,膨胀过程结束后汽缸内压力必须更低才有足够的压差,吸到汽缸内的气体压力降低后,其密度就更低,也就是说质量吸气量下降,当然导致制冷量下降。当排气压力升高后,排气压力损失的存在,使排气过程结束后,汽缸余隙容积内气体压力更高,那么在膨胀过程中余隙容积内气体膨胀所占的空间就更大,使汽缸有效工作容积减小。从而使压缩机排气量减小,制冷量下降。

三、气体与汽缸壁热交换影响的变化

无论是蒸发压力降低还是冷凝压力升高导致压缩比增大,都会导致压缩过程终了的工质温度升高,高温制冷剂蒸汽在汽缸内放热使汽缸四周温度升高。在吸气过程中,吸入的低温低压蒸汽在汽缸内吸热膨胀,有效工作容积内吸入的蒸汽因吸热膨胀而密度减小,质量排

气量就会下降,那么制冷量就下降。或者打个比方来说明这个道理,假如汽缸温度没有上升可以吸入一升吸气腔状态的气体,那么汽缸内温度上升后,吸入升吸气腔状态的气体吸热膨胀后就占满了1升的空间,也就是说吸气量减小了20%,所以导致制冷量下降了20%。

四、泄漏影响的变化

这个道理容易理解,无论是活塞环泄漏还是吸排气阀片泄漏,压差增加后,从高压系统向低压系统的泄漏量都会增加。这就象一个漏水的水管,水压越高,漏的量就越大。因此会导致排气量减少,制冷量减小。对于螺杆式压缩机或者离心式压缩机,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比值增加后,同样导致压缩机的排气量下降,制冷量下降。单从高低压泄漏就能说明这个道理。因为无论螺杆机还是离心机,都存在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泄漏。并且压差越大这种泄漏量就越多。从而导致制冷量下降。

上述我们分析了压缩比增大,制冷量下降的道理。那么在日常冷风机的维护保养过程中,我们就要尽可能降低制冷机的压缩比,维持制冷机的运行工况稳定,使其冷凝压力不致升高,蒸发压力不致下降。具体措施就是保证蒸发器表面清洁,及时放油,冷风机保证风量,间接降温系统要保证载冷剂的流量。蒸发器要保证制冷剂的供液量。水冷式冷凝器系统要保证进水温度低流量充足。风冷式冷凝器要保证进风温度低,风流量充足。保证冷凝器表面清洁,内部不能存油,及时放尽冷凝器里的空气。通过日常维护,保持压缩比的稳定。从而保证制冷机在最低的压缩比下工作,以稳定其工作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空调制冷量匹数换算方式

1,空调匹数定义: 物理定义:1匹=1马力=735W,匹不指制冷量,而是输入功率。 空调定义:匹数与空调制冷量有绝对关系。空调匹数越大,制冷量越大。1匹空调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国际单位乘以1.162。即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W(瓦)表示制冷量。依次类推,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称为1.5匹,4500-5500W称为2匹。平时说的空调匹数,根据空调消耗功率来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通常一匹的名义制冷量为2200W-2300W。而2500W -2800W为大一匹,3200W-3300W为1.5匹。等等。 2,空调匹数与制冷量及适用面积的关系。 型号匹数适用面积(m2) KFR-23:小1匹9-12 KFR-25:1匹10-14 KFR-28:大1匹 11-18 KFR-31(32):小1.5匹 14-20 KFR-33: 1.5匹16-22 KFR-35:大1.5匹18-26 KFR-45:小2匹20-28 KFR-51: 2 匹 28-32 KFR-60: 2.5匹32-42 KFR-70:3匹42-52 KFR-120:5匹 53-73 -23表示制冷量为2300W,-51表示制冷量为5100W。制冷量具体计算办法:不顶层、不西晒的房间,每平方米需要150W的制冷量,有其中一条的话,每平方米至少需要200W的制冷量,既顶层又西晒,则每平方米最少需要

250W的制冷量。计算出来的制冷量再加上10%的富裕量就是最小制冷量了。只能选择比它大的,否则,不但不能顺利调节温度,而且还会有损空调。 3,空调匹数选择的计算方法: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一:200W(或150W或250W)*面积数=所需制冷量。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二:看上表格查看。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三:让专业人员介绍。 4,空调匹数与空调型号标记的关系: (1)K-房间空调器 (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 Y-移动式。 (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如KF):单冷型,单冷型代号省略;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 (4)名义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 (5)室内机组结构分类为吊顶式(D)、挂壁式(G)、落地式(L)、天井式(T)、嵌入式(Q)等。即空调型号中KFR-22GW/HA,G代表挂壁式,其余类型以此类推。 (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 (7)特殊功能:BP-变频;Y--遥控(仅限窗机) 如:KC-32/Y代表窗机,单冷,制冷量为3200W,为遥控型; KFR-28GW/BP表示壁挂分体式变频空调器,冷暖,制冷量为2800W。 "k35556A2N3"类似的指型号,不用记。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计算冷凝器及蒸发器的面积

如何根据压缩机的制冷量配冷凝器散热面积? 帖子创建时间: 2013年03月04日08:34评论:1浏览:2520投稿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 1)库温-35℃ 2)速冻量1T/H 3)时间2/H内 4)速冻物质(鲜鱼) 5)环境温度27℃ 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 =40 CE-40℃制冷量=31266 kcal/n 冷凝器换热面积大于蒸发器换热面积有什么缺点 如果通过加大冷凝风扇的风量可以吗 rainbowyincai |浏览1306 次 发布于2015-06-07 10:19 最佳答案 冷凝器换热面积大于蒸发器换热面积的缺点: 1、高压压力过低;

2、压机走湿行程,易液击,通过加大蒸发器风扇的风量。风冷

冷凝器和蒸发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积 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压缩机制冷量=12527 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压缩机参数

QD压缩机的资料 输入功率(W)制冷量(W)电流(A)制冷剂电源(V)应用类型效能 QD2580680.65R12220V-50Hz LBP L QD3082780.65R12220V-50Hz LBP L QD3686880.68R12220V-50Hz LBP L QD431121180.88R12220V-50Hz LBP L QD521281380.98R12220V-50Hz LBP L QD551251321R12220V-50Hz LBP L QD591371461R12220V-50Hz LBP L QD65145158 1.1R12220V-50Hz LBP L QD66150R12220V-50Hz LBP L QD68R12220V-50Hz LBP L QD75162176 1.2R12220V-50Hz LBP L QD80180R12220V-50Hz LBP L QD85184202 1.3R12220V-50Hz LBP L QD91192216 1.4R12220V-50Hz LBP L QD110232271 1.6R12220V-50Hz LBP L QD1282603062R12220V-50Hz LBP QD142280333 2.1R12220V-50Hz LBP QD168330380 2.3R12220V-50Hz LBP L QD180380440 2.8R12220V-50Hz LBP L QD210435510 3.1R12220V-50Hz LBP L QD66D241232 1.4R22220V-50Hz LBP L QD76D252258 1.6R22220V-50Hz LBP L QD91D286300 2.2R22220V-50Hz LBP L QD100D340370 2.5R22220V-50Hz LBP L QD120D360400 2.5R22220V-50Hz LBP L QD150D460546 3.2R22220V-50Hz LBP L QD168D510580 3.55R22220V-50Hz LBP L QD180D550660 2.96R22220V-50Hz LBP L QD210D655790 3.12R22220V-50Hz LBP L QD238D1P R22220V-50Hz LBP L QD268D1+1/8P R22220V-50Hz LBP L QD308D1+1/4P R22220V-50Hz LBP L QD350D1+3/8P R22220V-50Hz LBP L QM238D1+1/8P R22220V-50Hz LBP H QM268D1+1/4P R22220V-50Hz LBP H QM308D1+1/2P R22220V-50Hz LBP H QM350D1+3/4P R22220V-50Hz LBP H

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实际受冷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实用率×65%(除去厨房、洗手间等非制冷面积) 实际所需冷量=实际受冷面积×单位面积制冷量 注意:单位面积制冷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家用通常为100 -150瓦/平方米。如果房间朝南、楼层较高,或者有大面积玻璃墙,可适当提高到170-200瓦/平方米左右。 第二步:确定室内机与风口 根据实际所需冷量大小决定型号,每个房间或厅只需要一台室内机或者风口,如果客厅的面积较大,或者呈长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内机或风口。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为准。 第三步:确定空调布局: 1、主机的位置要讲究通风散热良好,便于检修维护,同时位置要尽量隐蔽,避免影响房子外观和噪音影响室内; 2、室内机的位置要和室内装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顶内,也可以隐藏在高柜的顶部。一般室内机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约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安装时要注意回风良好,使室内空气形成循环,以保证空调效果和空气质量; 3、管路的布置:冷水机组的冷媒管路都比较细,即使外面包上保温层,也可以方便地暗藏起来;管路需要全程保温,管件、阀件以及与管路接触的金属配件都要保温包裹起来,以防冷凝水滴漏;管路材料一般选用PP R管、PVC U管或铝塑复合管,可以保证50年不损坏;全部的冷凝水集中或就近隐蔽排放; 4、室内机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负离子发生器、净化除尘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步:选择适合价格的产品 家用中央空调的价格大约在300 -350元/平方米左右。品牌、机型、用户自己的需求,如选择变频与非变频空调,冷暖或单冷,都会导致价格差异。 第五步:选择服务 同普通分体空调相比,家用中央空调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因为它要同室内装修相配合。家用中央空调的服务,不仅包括售后服务,还包括销售前的咨询、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可以说,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主机设备。

空调功率计算方法

空调功率计算方法 我们现在讲空调的大小主要用匹来表示:1匹、1.5匹。匹是指空调的消耗功率,平时我们所说的空调 是多少匹,是根据空调消耗的功率算岀空调的制冷量,而市场上常用匹来描述空调器制冷量的大小。这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匹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瓦应乘以 1.162,这样,1 匹制冷量应为2000大卡X1.162 = 2324W。这里的W (瓦)即表示制冷量,而1.5匹的制冷量应为2000 大卡X1.5 X1.162 = 3486W。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5-145W ,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 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 考虑,则所 需空调制冷量为:160VX 15 = 2400W。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 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 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所谓能效比也称性能系数,就是一台空调器的制冷量与其 耗电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调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于3为佳,就属于节能型空调器。 空调器的制冷量/制热量: 1、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排岀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冷量。 2、空调器在进行制热运转时,在单位时间内从密闭房间内释放岀的热量称为空调器的制热量。 3、每平方米空调需要150W 制冷量:从而推出房间面积使用空调的计算公式: 制冷量/150W= 房间的面积;房间的面积+2=适应最大面积;房间的面积-2=适应最小面积 例如:KFR-2601GW/BP 制冷量:2600W 2600/150=17 17+2=19 17-2=15 所以该空调适用面 积为:15-19就的房间,空调的匹数也由此而来。 根据制冷量给空调分类: 1P : 2300W-2500W 1.25P:2600W-2800W 1.5P : 3000W-3600W 2P:4000W-5200W 2.5P:5800W-6200W 3P:6500W-7200W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精心整理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 Q1 Q2 Qt=Sxp Qt S P ? ? ? ? ? ? ?Ups ? ? UPS 1-2.KCal=KVA×860 1-3.BUT/小时=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1-0.85)=5100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 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

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0.8为功率因数; 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 500w~ 例如 ~ 例如的 共3 2台 1 ①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②机房照明负荷; ③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④补充的新风负荷; ⑤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⑥其他 2:热负荷分析: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Q1=860xPxη1η2η3Kcal/h

机房空调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环境热负荷(=0.18KW/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m2) 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金融机房(500-600W/m2)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3.96 1-2. KCal= KVA×860 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 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50 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25kw。选用3台单机制冷量8.6kw的DataMate空调,外加一台冗余机组,共4台。当数据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两台单机制冷量为8.6kw的空调冗余布置在一个中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20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200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100kw。选用2台单机制冷量58.4kw的PEX2060空调,总制冷量为116.8kw,满足要求。为保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增加一台冗余机组,共3台。当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

压缩机制冷量、容积效率、能效比.

容积效率 容积效率(volumetric efficiency)指的是在进气行程时气缸真实吸入的混和气体积除以汽缸容积。这代表了引擎的吸气能力。容积效率对于扭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容积效率越大,引擎扭力越佳。影响容积效率的变因有很多,如引擎转速,汽缸头进气道的流量,气门截面积的大小,凸轮轴的设计,进气岐管的长度,燃料雾化的程度等等等。 现今采用喷射供油的四行程引擎,其容积效率皆已达到90%。若进气岐管的长度经过校调,便可以在特定的转速域达到超过100%的容积效率。在进气口处加装涡轮增压器(tu rbocharger),也可以增加容积效率。 某些汽车杂志常把容积效率定义为每升的排气量可以产生多少匹马力,这是错误的。真正的容积效率单位如同其他的效率单位,是百分比,而非hp/L。 容积效率表示液压泵或液压马达抵抗泄露的能力,等于泵(马达)的实际流量与泵(马达)的理论流量之比。它与工作压力、液压泵或马达腔中的摩擦副间隙大小、工作液体的粘度以及转速有关。 因液体的泄露、压缩等损失的能量称为容积损失。 活塞式压缩机的输气系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容积效率。压缩机输气系数是这样定义的:压缩机实际容积流量与理论容积流量之比。 输气系数(λ)可以用下式表示: λ=λVλpλtλl 其中,λV——容积系数,与余隙容积有关; λp——压力系数,与吸气过程的压力损失有关; λt——温度系数,与压缩机气缸内温度有关; λl——气密系数,与压缩机的密封程度有关。 输气系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容积效率。 能效比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 1基本定义 1.1能效比数值定义 在制冷和降噪之外,在日益追求环保和节能的今天,用电量的多少也是大家所关注的。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节能空调可将日后使用过程中的电费一点一滴的节省下来,无疑是精明的选择。在这方面涉及两个技术关键词:能效比和变频。能效比是指空调器在制冷运行时,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一、实际输气量(简称输气量) 在一定工况下, 单位时间内由吸气端输送到排气端的气体质量称为在该工矿下的压缩机质量输气量,单位为。若按吸气状态的容积计算,则其容积输气量为,单位为。于是 二、容积效率? 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是实际输气量与理论输气量之比值 (4-2) 它是用以衡量容积型压缩机的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利用程度。 三、制冷量 制冷压缩机是作为制冷机中一重要组成部分而与系统中其它部件,如热交换器,节流装置等配合工作而获得制冷的效果。因此,它的工作能力有必要直观地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冷量——制冷量来表示,单位为,它是制冷压缩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3) 式中-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单位为; -制冷剂在给定制冷工况下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单位为。 为了便于比较和选用,有必要根据其不用的使用条件规定统一的工况来表示压缩机的制冷量,表4-1列出了我国有关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形式的单级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及其工作温度。根据标准规定,吸气工质过热所吸收的热量也应包括在压缩机的制冷量内。 表4-1 小型往复式制冷压缩机的名义工况

四、排热量 排热量是压缩机的制冷量和部分压缩机输入功率的当量热量之和,它是通过系统中的冷凝器排出的。这个参数对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来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指标;在设计制冷系统的冷凝器时也是必须知道的。 图4-1 实际制冷循环 从图4-1a所示的实际制冷循环或热泵循环图可见,压缩机在一定工况下的 排热量为: 从图4-1b的压缩机的能量平衡关系图上不难发现 上两式中 -压缩机进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出口处的工质比焓; -压缩机的输入功率;

数据中心空调制冷量的计算

办公场所空调制冷量怎么计算 办公室空调与面积要怎么匹配,会议室空调又怎么匹配,要怎么计算? 一冷量单位 〉千瓦(kw)—国际单位制,把制冷量统一到功率相同单位,是现在制冷界努力的方向 〉大卡(kcal/h)一习惯使用单位,与kw的换算关系为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万大卡=11.6千瓦 〉冷吨(RT)----1吨0摄氏度的冰在24小时内变成0摄氏度水所吸收的热量。1冷吨=3.517kw 〉匹(HP)---又称马力、匹马力,即表示输入功率,也常表示制冷量。表示功率时 1HP=0.735KW 〉表示制冷量时,实际含义为消耗1HP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 1HP - - -2.2KW 二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环境热负荷(=0.18KW/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m2) P 冷量估算指标 三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 金融机房(500-600W/m2) 数据中心(600-80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四根据不同的情况确认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 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50 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25kw。选用3台单机制冷量8.6kw的DataMate空调,外加一台冗余机组,共4台。当数据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两台单机制冷量为8.6kw的空调冗余布置 在一个中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20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200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100kw。选用2台单机制冷量58.4kw的CM+60空调,总制冷量为116.8kw,满足要求。为保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增加一台冗余机组,共3台。当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2台单机制冷量为19.1kw的CM+20空调1+1冗余布置。 情况二

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 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 制冷量12527W+压缩机功率11250W 23777/230=气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气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18)= 6m2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制冷量(蒸发温度℃×Δt进气温度) 制冷量=温差×重量/时间×比热×安全系数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1库温-35℃,2冷冻量1ton/H、3时间2/H内,4冷冻物品(鲜鱼);5环境温度27℃; 6安全系数1.23 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CE-40℃;制冷量=31266kcal/h NFB与MC选用 无熔丝开关之选用 考虑:框架容量AF(A)、额定跳脱电流AT(A)、额定电压(V), 低电压配线建议选用标准 (单一压缩机) AF 取大于AT 一等级之值.(为接点耐电流的程度若开关会热表示AF选太小了) AT(A ) = 电动机额定电流×1 .5 ~2 .5(如保险丝的IC值) (多台压缩机) AT(A )=(最大电动机额定电流×1 .5 ~2 .5)+ 其余电动机额定电流总和 IC启断容量,能容许故障时的最大短路电流,如果使用IC:5kA的断路器,而遇到10kA的短路电流,就无法承受,IC值愈大则断路器内部的消弧室愈大、体积愈大,愈能承受大一点的故障电流,担保用电安全。要搭配电压来表示220V 5KA 电压380V时IC值是2.5KA。

电磁接触器之选用 考虑使用电压、控制电压,連续电流I t h 之大小(亦即接点承受之电流大小),連续电流I th 的估算方式建议为I t h=马达额定电流×1.25/√ 3。 直接启动时,电磁接触器之主接点应选用能启闭其额定电流之10倍。 额定值通常以电流A、马力HP或千瓦KW标示,一般皆以三相220V电压之额定值为准。 电磁接触器依启闭电流为额定电流倍数分为: (1).AC1级:1.5倍以上,电热器或电阻性负载用。 (2).AC2B级:4倍以上,绕线式感应电动机起动用。 (3).AC2级:4倍以上,绕线式感应电动机起动、逆相制动、寸动控制用。 (4).AC3级:闭合10倍以上,启断8倍以上,感应电动机起动用。 (5).AC4级:闭合12倍以上,启断10倍以上,感应电动机起动、逆相制动、寸动控制用。 如士林sp21规格 ◎额定容量CNS AC3级 3相 220~240V→kW/HP/A:5.5/7.5/24 380~440V→kW/HP/A:11/15/21 压缩功率计算 一. 有关压缩机之效率介绍: 1.体积效率(EFF V) :用以表示该压缩机泄漏或阀门间隙所造成排出的气体流量 减少与进入压缩机冷媒因温度升高造成比体积增加之比值 体积效率(EFF V)=压缩机实际流量/压缩机理论流量 体积效率细分可分为二部分 (1)间隙体积效率 ηvc=V′ / V V′:实际之进排气量 V :理论之排气量 间隙体积效率一般由厂商提供,当压缩机之压缩比(PH / PL)增大,即高压愈高或低压愈低,则膨胀行程会增长,ηvc减少。 (2)过热体积效率 ηvs=v / v′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计算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 量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七、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 量与计算 说明 用本节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测量记录与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实用。它可以用来对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初步计算,也可对电脑输出的结果进行大致上的校核。 制冷量、制热量试验数据记录表 试验系统在额定制冷工况条件下或额定制热工况条件下运行稳定后,应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整个试验过程应记录七次。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推荐如附表1。 循环风量测量与计算 试验系统运行稳定后开始进行循环风量测量,首先校正测量装置静压。调节测量装置辅助风机转速(通过给定变频器频率调节),使静压箱与环境大气压压差为0。然后测量喷嘴前后静压差,(每5分钟测量一次,如果某次测量结果与上一次有较大差别,应重新校正静压),并做好记录。 风量计算如下: 采用1个Φ100喷嘴*:qA=×10-3√hp (M3/s)(1) 采用1个Φ150喷嘴*:qA=×10-3 √hp (M3/S)(2) 式中:hp—喷嘴前后静压差Pa. 多个喷嘴测量,风量为每个喷嘴计算风量之和。 制冷量的计算 1.4.1 焓差计算 △h=hi-ho (KJ/Kg) (3) 式中:△h—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出风焓差 hi—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进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ho—被试空间调器(机)室内侧出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出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1.4.2 制冷量计算 制冷量按公式(4)计算: Qr= QA.△h+QL (W) (4) 式中:Qr—实测额定制冷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 QL—风量测量装置的漏热量(W),由式⑿得。 1.4.3 性能系数(COP值) 性能系数按公式(3)计算: P=Qr/Pi (5) 式中:P—性能系数 Qr—制冷量(W),由公式(4)得 Pi—实测额定制冷量时被试机的总输入功率(W)。 额定制热量的计算 热泵额定制热量按公式(6)计算 Qh=(ta1—ta2)+QL (6)式中:Qh—实测额定制热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二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 Q2环境热负荷(二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m2) P冷量估算指标 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 金融机房(500-600W/m2

数据中心(600-800W/m2 350-45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电子 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 小时二KCal X 1-2. KCal= K VA X 860 1-3. BUT/ 小时=KVA(UPS容量)X 860XX (1 -UPS效率) =KVA(UPS容量)X 3400(1 -UPS效率) 例:10KVA UPS-台整机效率85%i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 X 3400X =5100 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 )=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 Q=W X Q为制冷量,单位KV y W为设备功耗,单位KV y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为功率因数; 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冷库制冷量的计算

概述:库温0℃,库内容积324立方,筐装新鲜水果,容积系数0.44,贮藏吨位31.3吨,进货量8.0%,冷却加工时间24.0小时 对容量为100吨以下的小型冷库,冷却加工时间X运转率(压缩机的每昼夜实际运行时间)可考虑采用12-16小时(即小于24小时X运转率的值) 库 一、冷库计算说明: 1.此冷库为鲜果蔬类冷库,冷库负荷热量计算时应包括鲜果蔬呼吸热和鲜果蔬通风换气热! 2.库外温度26.0℃,库外相对湿度71.0%,库外空气密度1.139kg/m3,库外露点温度20.3℃,库板防结露厚度23mm<地点-陕西榆林> 3.库内温度0.0℃,库内相对湿度90.0%,库内冷空气密度1.288kg/m3,库内外传热温差26.0℃ 4.库体尺寸:长X宽X高=10.000 X 12.000 X 3.000米,库板厚度100毫米,库内容积324立方,库体外表面积372平方,净面积11 5.6平方,净高2.80米,地面无通风加热设备,无空气幕 5.库板保温材料:聚氨酯泡沫,密度40.0公斤/立方,热传导率0.030w/m℃,传热系数0.300w/m2℃ 6.货物种类:筐装新鲜水果,容积系数0.44,货物密度220公斤/立方,贮藏吨位31.3吨,进货量8.0%=2.5吨,冷却加工时间24.0小时 7.货物参数:苹果,冻前比热3.85kj/kg℃,冻后比热2.09kj/kg℃,含水率85.0%(实际冻结水分0.0%),冰点温度-2.0℃,冻结率0.0% 货物入库温度14.0℃,终了温度2.0℃,入库焓热355.04kj/kg,终了焓热308.84kj/kg,货物放热量46.00kj/kg 8.热量方面: ①库体漏热=库体外表面积X传热温差X传热系数X库底面温度修正系数=372X26.0X0.300X0.74=2152W ②货物热量=进货量X货物放热量/冷却加工时间=2.5X1000X46.00/24.0/3.6=1331W (X1000/3.6为单位转换常数以下同) ③其它材料热=(包装工具<瓦愣纸>比热X进货量X工具占货比例+铝比热X铝重量+钢比热X钢重量+铜比热X铜重量)X(货入库温度-库内温度)/冷却加工时间 =(1.47X2.5X1000X0.25+0.46X0.00+0.88X0.00+0.39X0.00)X(14.0-0.0)/24.0/3.6=149W ④总操作热=开门热量+照明热量+人工操作热=1598+276+923=2797W 其中开门热量=开门换气次数X库内容积X库内外的空气热量差/24小时=4.0X324X29.59/24=1598W 照明热量=库内面积X单位面积照明=120X2.3=276W 人工操作热=工作人数X工作时间/24小时X人均热量+新风热=1X3.0/24X280+888=923W 注:新风热由原来的24小时平均计算改为每小时最大值(比原来算法要大),加工间、包装间等有操作人员长期停留的需要新风,其余冷间可不计。 ⑤冷风机热=冷风机功率X冷风机台数+电加热除霜=1.50X1000X3+0=4500W 排管间电机热=排管间功率=0.00X1000=0W ★注意:冷风机的最终功率必须和计算得出的冷风机面积相匹配,否则需要不断调整功率以保持和面积一致 排管间如果有风机功率,请注意是否为排管+风机形式(搁架排管有时配风机),一般情况下没有风机 一般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为0.86,即实际运行功率为额定装机功率的0.86,同时考

制冷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Δ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计算 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理论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差异,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量和输气系数的各种因素,掌握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性能曲线图。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想工作过程, 分析工作原理就是要研究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一般要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说明。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便于简化分析) 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2、吸气和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损失,(吸气压力等于蒸发压力,排气压力等于冷凝压力) 3、吸气与排气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汽缸壁无热交换,绝热压缩。 4、无漏气损失。高低压汽体不发生串漏。 5、无摩擦损失。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不消耗摩擦功。 (电机功率消耗全部转化为压缩功。) 二、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组成。 压缩机的理论工作过程由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组成。

1、吸气过程。 活塞从外止点向右运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气管中压力为P1的汽体顶开吸气阀进入汽缸内,直到活塞一向内止点,吸气完毕。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体积增大,压力不变,过程线为0——1. 2、压缩过程, 当活塞从内止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关闭,缸内容积缩小,汽体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身高到排气管压力P2时,排气阀会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如图1——2点,特点:体积缩小压力升高。 3、排气过程。 当汽缸内压力升高到P2时,汽体顶开排气阀片进入排气管,活塞继续向左移动,缸内体积缩小,压力不变。直到活塞移到外止点。此时缸内汽体排尽,排气过程结束。过程线2——3,特点: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上述三个过程共同组成一个循环,称为压缩机的理想工作循环。 在上述三个过程中,只有压缩过程存在汽体状态变化,(压力、比容、温度变化),是热力过程,其它过程是一般的汽体流动过程。 三、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 一个汽缸工作容积:Vp=(π/4)D2S (m3) 设压缩机的汽缸数为i,转速为n. 则压缩机理论排气量Vh=60*i*n*Vp=47.12insD2米3/时 理论排气量可用来表示压缩机排气量的大小。 四、压缩机理想工作过程的耗功。 理论压缩循环示功图 理论循环耗功: 压缩机在理想工作过程中曲轴每旋转一周(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对汽体所做的功: 吸气过程:汽体对活塞做功为负值:P1V1, 相当于面积:0-0’-1’-1-0.值:P1V1,单位:Kg/m2*m3=Kgm. 压缩过程:活塞对汽体做功,正值,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风冷凝器水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与压缩机匹配选型 1)风冷凝器换热面积计算方法 (制冷量+压缩机电机功率)/200~250=冷凝器换热面积 例如:(3SS1-1500压缩机)CT=40℃:CE=-25℃ 压缩机制冷量=(12527W+压缩机电机功率11250W)/230=23777/230=风冷凝器换热面积103m2 2)水冷凝器换热面积与风冷凝器比例=概算1比18(103 /18)=6m2 蒸发器的面积根据压缩机制冷量(蒸发温度℃×Δt相对湿度的休正系数查表)。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温差×重量/时间×比热×设备维护机构 例如:有一个速冻库 1)库温-35℃ 2)速冻量1T/H 3)时间2/H内 4)速冻物质(鲜鱼) 5)环境温度27℃ 6)设备维护机构保温板 计算:62℃×1000/2/H×0.82×1.23=31266 kcal/n 可以查压缩机蒸发温度CT=40 CE-40℃制冷量=31266 kcal/n 所谈的是闭式空调冷水系统的阻力组成,因为这种系统是量常用的系统。 1.冷水机组阻力:由机组制造厂提供,一般为60~100kPa。 2.管路阻力:包括磨擦阻力、局部阻力,其中单位长度的磨擦阻力即比摩组取决于技术经济比较。若取值大则管径小,初投资省,但水泵运行能耗大;若取值小则反之。目前设计中冷水管路的比摩组宜控制在150~200Pa/m范围内,管径较大时,取值可小些。 3.空调未端装置阻力:末端装置的类型有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调器等。它们的阻力是根据设计提出的空气进、出空调盘管的参数、冷量、水温差等由制造厂经过盘管配置计算后提供的,许多额定工况值在产品样本上能查到。此项阻力一般在20~50kPa范围内。 4.调节阀的阻力:空调房间总是要求控制室温的,通过在空调末端装置的水路上设置电动二通调节阀是实现室温控制的一种手段。二通阀的规格由阀门全开时的流通能力与允许压力降来选择的。如果此允许压力降取值大,则阀门的控制性能好;若取值小,则控制性能差。阀门全开时的压力降占该支路总压力降的百分数被称为阀权度。水系统设计时要求阀权度S>0.3,于是,二通调节阀的允许压力降一般不小于40kPa。

空调制冷量换算

空调制冷量换算 制冷技术中常用单位的换算: 摄氏温度℃=(华氏°F-32)5/9 1千卡/小时(kcal/h)=1.163瓦(W) 1马力(或1匹马功率)=735.5瓦(W)=0.7355千瓦(KW), 1美国冷吨=3024千卡/小时(kcal/h)=3.517千瓦(KW) 1日本冷吨=3320千卡/小时(kcal/h)=3.861千瓦(KW) (注:1冷吨就是使1吨0℃的水在24小所内变为0℃的冰所需要的制冷量。) 冷吨全称是冷冻吨,公制冷冻吨表示1吨0C°的水,在24小时内变为0C°的冰的冷冻能力。由于0C°得水变为0C°的冰时,就得从水中放出冻结潜热。水的冻结潜热为333.62千焦耳/千克。因此,若把1吨0C°的水变为0C°的冰就得放出333.62×1000千焦耳/24小时的热,说以每小时要排除去这些热量所需的制冷量为:(333.62×1000)/24=13900千焦耳/小时。 美国的冷冻吨和公制的比例为1.09127∶1 1千卡 = 4185.851820846焦耳 1瓦=0.86千卡/小时 13.9千焦耳/4.186千焦耳=58.15千卡 58.15千卡/0.86千卡=50.009瓦 于是1冷冻吨大概等于0.05千瓦 例如一台40kw的空调,其制冷量为40*860=3.44万大卡。 民用空调喜欢以P为单位,1P=0.735kw,一般能效比为3.2,及制冷量为2352w,换算成大卡为2022大卡左右。可以说,1P的空调制冷量为2000大卡。 空调一匹=750W功率=2324W制冷功率=0.66冷吨,机子标有制冷功率的先用:制冷功率/3.517KW=冷吨,然后:用电功率/冷吨=每KW用电功率能产生多少冷吨(这个数值不固定,一般在0.6以上,数值越高说明机器越好能耗比越低)不含附属设备如冷却塔、水泵等。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一、设计任务和已知条件 根据要求,在地区,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冷冻水温度为7℃,空调回水温度为11℃,总制冷量为400KW,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二、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应该包括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冷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 ——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 A——冷损失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74KW时,A=0.15~0.20;当空调制冷量为174~ 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1744KW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0.05~0.07。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氨为制冷剂并且采用间接供冷方式。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 式中——冷却水进冷凝器温度(℃); ——当地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安全值,对于机械通风冷却塔,=2~4℃。 冷却水出冷凝器的温度(℃),与冷却水进冷凝器的温度及冷凝器的形式有关。 按下式确定: 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2~4)=31.2+3=34.2℃ 注意:通常不超过35℃。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其传热温差取4~6℃,则冷凝温度为 ℃ 式中——冷凝温度(℃)。 ②、蒸发温度()的确定 蒸发温度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温度。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及传热温差,而传热温差与所采用的载冷剂(冷媒)有关。 系统以水为载冷剂,其传热温差为℃,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