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听雨》等阅读答案

《黄山听雨》等阅读答案
《黄山听雨》等阅读答案

【文本拓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黄山听雨

1.“雨”是本文构思的关键,有多方面的作用。请通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①“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雨”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③“雨”是作者抒发感情和表达感悟的载体;④“雨”赋予黄山以神奇和灵秀,让人感受自然之美;⑤“雨”作为文中最重要的生动形象的意象,让文章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答出 3 点即可)

2.按照下面的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1)请从抑扬的角度简析下面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3分)

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

【参考答案】欲扬先抑,为下文写对雨中黄山的喜爱蓄势。这样写能形成波澜,收到强烈艺术效果。(2)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2分)

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

【参考答案】第一个“饮”就是喝酒;第二个“饮”

是欣赏、品味、感悟的意思。)

3.作者在文末说,得到了“雨声滋养”,请联系全文,分条简述作者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滋养。(6分)

【参考答案】①黄山雨让作者领略到自然的美丽和永恒;②黄山雨让作者反观历史,获得了平和、超脱的心态;③黄山雨让作者思考人生,获得了上升的动力,要在落拓的境遇中超越自我,超越现实。总之,黄山雨让作者在对自然、历史、人生的感悟中,获得了“锦绣之胸”,精神上长出“峭拔的风景”(意思对即可)4.熊召政的散文语言典雅,文采蜚然,有“美文”之誉。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探究。(8分)

【参考答案】

①词语运用:“选用了诸如“翠微”落拓”啜饮”获瞻霁月”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有古人炼字之功,如“雨中孵出的暮蔼”“孵”字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雾气氤氲的景象。

②句式选择:句式上长短相间,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既有整齐典雅之美,又有变化灵动之姿。举例略。(答到排比句式亦可)

③修辞手法: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

春天的记忆阅读题答案

春天的记忆阅读题答案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春天的记忆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春天的记忆》阅读原文那年冬天,纽约特别冷,绵绵的阴雨一直持续到四月,我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凄寒的冬雨使我减少了很多外出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寒冷消失了,春天好像触到了我的额头,空气中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香气。 后院窗外.,一只可爱的小鸟叽叽啾啾地叫着,仿佛催促我:“快出来啊!四月的天是善变的,我依旧穿着冬季外套,但并没有再戴羊毛围巾、帽子、手套,然后愉悦地拄着拐杖,沿着门廊走下人行道,抬头对着大阳展现欢迎的笑客,感激它的温暖与许诺。 我继续朝那条寂静的小巷走去,一个邻居打开车门说:“嗨!"并问需不需要载我一程。 我说:“不用了,谢谢你。 我的两条腿已经休息了一整个冬天,关节也需要活动活动了,我还是走走吧。 到了街角时,我停在路边。 我一向习惯停在路边,等绿灯亮了,有行人通过时再和他们一块儿过街。 这一天我等得比平时久了点,但仍能耐心地等着,同时哼起小时候在学校里学的一首儿歌《春天来了》.突然,一个抑扬顿挫的洪亮声音

在我耳边响起:“你唱歌听起来像是很快乐的人,我有这个荣幸请你陪我过街吗?受到如此的恭维,我真是受宠若惊,只能喜不自胜地说:“好。 他轻轻挽着我的手臂,我们一步一步踏出人行道,慢慢地过街。 一路上我们谈论着天气,并庆幸运一天是如此美好,而彼此之间也早巳分不清楚谁是领路人,谁是跟随者了。 到达对街时,红绿灯显然又换了,车声、喇叭声在我耳旁嘶吼。 我们又走了几步,到达更安全的地方才停下脚步。 我转身向他道谢,但还来不及开口,他便说了:“我不知道你明不明白,但是我真感谢上天能让我碰到像你这样的好心人,陪我这样的盲人过街。 ……那个春天从此永远停驻在我心底。 (2分)2.从听觉写春天。 突出了盲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烘托了人物喜悦、快乐的心情。 (2分)3.“我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心助人的人(意思对即可。 2分)4.大家对我关心、友善、邻居要用车载我一程,街边有行人陪我过街。 (2分)5.“我作为盲人还能帮助另一个盲人,“我感到快乐、自豪,这件事让我温馨、难忘,温暖。 (意对即可)(2分)6.帮助盲人穿过马路街道。 设盲道,不要在盲道上人为设置障碍,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语音提示等(2分)猜你喜欢:1.开往春天的列车阅读练习及答案2.玉兰花的

10、小学语文经典阅读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经典题(课外语段阅读) 课外1: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认真品读诗歌,体悟诗歌内涵;仔细阅读题目,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组织语言表达。 参考答案: 1.如:它梦见自己装点着这个世界,人们非常喜欢它。 2.小花默默地吐露芬芳,装点自然,温暖世界,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奉献虽然很小,但她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行者。 角斜小学赵兴军课外2: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礼炮”指的是,“玉花”指的是,“掌声”指的是。 解题指导: 新大纲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如何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领悟主要精神?一是读懂短文,知道短文讲的主要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是指导学生抓住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因为一般人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时候总喜欢把最为重要的东西放在开头和结尾,诸如开场白、压轴戏; 三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 四是抓住短文的关键句子,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五是回答问题,答题要简单明了,答案要紧扣题目要求。

蓝蓝的威尼斯

《蓝蓝的威尼斯》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标画出自然段,圈划重点语句。 二、教学课题 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学过《阿里山纪行》等游记散文,对散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本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阅历甚浅,他们对文章语言的品味、鉴赏能力相对还比较薄弱。所以根据以上这些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领略威尼斯绮丽的风光; (2)体会中意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 (3)理解比喻修辞手法对增强文章语言魅力的作用。 三、教材分析 《蓝蓝的威尼斯》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一篇游记散文,这是一篇介绍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威尼斯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称颂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友谊的自读课文。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魅力绚烂,充满着诗情画意,蕴含着作者对威尼斯美丽景色的无限热爱的情感。 教学的重点:领略威尼斯绮丽的风光 教学难点:理解移步换景和比喻修辞手法对增强语言魅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 1、教师搜索筛选威尼斯的风光图片或视频,有关文字资料。

2、学生课前上网查找搜索有关威尼斯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阅读、感悟,教师适当引导、点拨的方法,让学生领略威尼斯瑰丽的风光;同时采用分组讨论、比较阅读、班级交流等手段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在本可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过一把“导游”瘾,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猜谜语:喜出望外(打两字活动词语) (旅游) 2、导语:当今世界旅游大潮兴起,万众奔逐于途。请看车站、码头、机场,济济人头有多少是办公事的?现代通讯使多数政事商务不必亲自抵达,而必须亲自抵达、不能让设备和别人代劳的,便是旅游。世界旅游者首选的几个旅游点中,其中一个就是威尼斯。 其他一些著名景点,都是目标单一,空间开阔,累了旅客却累不着风景;威尼斯正恰恰相反,目标繁多而空间狭窄,却不必登高下坡,累不着旅客却累坏了它。我想,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旅客,不管地区不管老幼,也不管文化层次,都愿意先到威尼斯来呢?没有去过的人则希望有生之年能去一次,去过一次的人还想再去几次。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马信德走进威尼斯看看吧。 二、检查课前自主学习 1、生字读写(给加点字注音) 瑰.(guī)宝舷.(xián)窗翘.(qiáo )首翘.(qiào )着头尾祈.(qí)祷鳞次栉.(zhì)比 2、识记积累 (1)抄写你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2)划出文中你最欣赏的比喻句. 三、研读文本整体感知 1、美丽的威尼斯应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认为威尼斯作为“水上城市”,最有特色的景物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20课《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苏教版

《蓝蓝的威尼斯》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感受威尼斯的美。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欣赏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欣赏优美的语言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空气充满宁静,雪白明月照亮大地,让你平静的心再起涟漪。印象中好似有这么一幅无法抹去的图画:无处不在的水路,无往不去的小船,古老的大街小巷,绚丽的巨宅平方……意大利,一个具有西方文明的古国;威尼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水都,今天就让老师陪着你们,走近蓝蓝的威尼斯,跟随作者一起去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二、出示目标 三、教学流程 (一)读中领略美 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关键词语,读后简单谈谈你对威尼斯的初读印象。 (提示:可以用“威尼斯真美啊,它美在—————”的句式。) (二)游中欣赏美 1、欣赏威尼斯风光图。 2、摘录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词语或句子。 “离开罗马” “从舷窗向外眺望” “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 “我们登上汽艇”

“泛舟在大运河上” “穿过一座座桥梁” “到威尼斯市体育馆去看球赛” “到圣马可广场去散步” 3、归纳写作方法 移步换景 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的写景方法。 注意 (1)要把行踪交代清楚。 (2)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三)改中鉴赏美 1、请尝试为文章再拟一个题目,并说明你这样命题的原因。 温馨提示: a、可以用这样的形式“______威尼斯,因为____________。” b、范例:“水都威尼斯,因为它有177条河道,401座桥梁,这是这座城市的特征。” 2、作者用“蓝蓝的威尼斯”作为本课的题目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温馨提示,可以按这样的思路: 表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层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赏中品味美 请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再读课文,找出其中你喜欢的比喻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步骤提示:

阅读理解1

Hurricane Katrina A hurricane is a fiercely powerful,rotating form of tropical storm that can be 124 to l , 240 miles in diameter. The term hurricane is derived from Hurican, the name of a native American storm god. Hurricanes are typical of a calm central region of low pressure between 12 to 60 miles in diameter, known as the eye. They occur in tropical regions. Over its lifetime,one of these storms can release as much energy as 10000 nuclear bombs. The seed for hurricane formation is a cluster of thunderstorms over warm tropical waters. Hurricanes can only form and be fed when the sea-surface temperature exceeds 27℃and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e is calm. These requirements are met between June and November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 evaporate and condense into clouds and rain - releasing haet in the process. It is this heat energy, combined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that drives a hurricane. When the warm column of air from the sea surface first begins to rise, It causes an area of low pressure. This in turn creates wind as air is drawn into the area. This spinning wind drags up more moisture-laden air from the sea surface in a process that swells the storm. Cold air falls back to the ocean surface through the eye and on the outside of the storm. Initially, when wind speeds reach 23 miles per hour, these mild, wet and grey weather systems are known as depressions. Hurricane Katrina formed in this way over the south-eastern Bahamas on 23 August 2005. Katrina has had a devastating impact on the Gulf Coast of the US, leaving a disaster zone of 90000 square miles in its wake – almost the size of the UK. Thousands have been killed or injured and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people have been displaced in a humanitarian crisis of a scale not seen in the U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cost of the damage may top $ 100billio 卡特里娜飓风 一个飓风一个激烈强大,轮流用热带风暴构成那能124半导体技术天地,240英里在直径。术语飓风被来自胡日参,刑名一个印第安人风暴神。飓风典型的一个和平低压的中部地区在12之间60英里在直径,被称为眼睛。他们发生在热带的地区。以上它的寿命,之一这些风暴能释放同样的或同样多少的能源由于10000核弹。 种子为飓风编队一群雷雨以上温暖热带的水。飓风能只有表格,被饲料当sea-surface 温度超过27℃,镶边气氛是和平。这些意思是达到要求在六月之间,十一月在北半球。 下这些条件,大水量蒸发,凝结成云和雨-释放亥在这个过程中。它是这个热能,结合地球的自转,那个驱动器一个飓风。 当空气的热烈栏从海面第一开始上升,它事业一个低压区。这反过来创建风由于空气被吸引到罚球区。这么纺风向上拉更多潮湿的空气从海面在一个过程如此漂亮的风暴。冷空气撤退海洋表面通的眼睛,在表面的风暴。 最初,当风速度到达23英里每小时,这些温和,湿气和灰色天气系统被被称为萧条。卡特里娜飓风形成用这种方法以上东南部巴哈马在23八月2005。卡特里娜有了一个蹂躏影响在的墨西哥湾海岸我们,离开一个90000的灾区平方英里在它的痕迹?c源文件几乎大小的英国。千被杀死了或伤害,超过半数以上一个万人已经是替换在一个一个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不见在我们以来大萧条。成本的毁损可能顶部$100billion。

“温暖的记忆”教学设计

“温暖的记忆”教案设计 乐至县高寺镇高寺小学教师罗丽 议题分析: 本单元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传递了人间真挚的情感。《永远的歌声》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秋天的怀念》记叙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息的事,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母对他的作品的不同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作者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明白了都是爱。《花边饺子里的爱》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生活条件艰苦,妈妈为“我”和弟弟包的花边饺子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成年后,妈妈过生日时,“我”也包了个糖馅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开心。表达了母亲疼爱儿子、儿子孝顺母亲。《为了五美元的礼物》讲十二岁的鲁本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为母亲准备礼物的故事,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真挚的爱。 爱是无形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受;爱是永恒的,它使人终身难忘。而《语文同步读本》安排的几篇文章也是取典型事例赞美了人间真情。以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举一反三”为群文阅读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中的感受,并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别人。 学情分析: 我们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了,对这组文章有独到的感悟,无论感悟深浅,老师都充分的尊重,让他们有成功喜悦。所以我设计的教案是让学生在课内阅读中,掌握方法后延伸到课外阅读,在多个文本中阅读、思考,从平凡的事例中见伟大真情。 选文分析: 上这类课,教师不是一味地将课文讲深,更多的是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同时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我选的真情故事“温暖的回忆”类课文,学生在多个文本阅读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

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小学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精选 巴尔扎克和他的老师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成名后,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有一件事情深深地教育了他。‖ 一天,一位满头银发,拄着拐杖的老太太前来拜访巴尔扎克。一进门,老太太就拿出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递到巴尔扎克的眼前,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请你仔细看看这本作文本。”巴尔扎克接过作文本看了起来。老太太接着说:“看完,请你告诉我,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 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 “都不是,先生。” “那一定是亲戚?” “也不是。”老太大连连摇头。 巴尔扎克语气肯定地说:“那么,请让我直言相告,看吧,书写潦草,说明态度草率马虎;文句欠通,可见学习很不用功。这孩子今后绝无成就。” “当真吗?”老太太十分惊讶,“巴尔扎克先生,可你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啦!你没看出自己的笔迹吗?这可是你当小学生时用的许多本中的一本呀!” “啊,原来是您呀,我可敬的老师!”巴尔扎克满面羞愧地站在老师面前说:“谢谢,真想不到事隔多年,您竟保留着我童年时代的作文本,今天又为我上了深刻的一课。” 老师欣慰地说:“唉,我只感到过去的工作还没干完,今天也算了了一件心事。”‖ 从此,成了名的巴尔扎克无论写作还是待人接物,处理日常小事都不再那么轻率和武断了。‖ 1.本文已用“‖”分为三段,请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阅读带“...”的一节,你认为哪一句话更能看出巴尔扎克的武断,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海滨的夏夜 夜,来临了。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蓝蓝的威尼斯》

《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和贴切生动的比喻。 3.学习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法。 学习资料 威尼斯简介: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威尼托大区首府,威尼斯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威尼斯因“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 课堂学习 一、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舷窗()点缀()眺望()穿梭()魅力() 鳞次栉比()摇橹()沼泽()瑰丽()祈祷() 荒芜()绚丽()搁浅()器皿()绚丽()啄食() 2、概括段意,在书上批注。 二、整体感知: 1、请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并说说它们所对应的景物。 例:俯看威尼斯全景——全景,突出威尼斯“蓝蓝的”的特征;威尼斯夜晚;运河两岸风光; ——; ——。 这种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的写作手法叫做写法,这是游记常用的一种写法。运用这种写法时,要注意两点:要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帐。 2、课文题目不说“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说“蓝蓝的威尼斯”,你认为好在哪里? 由此,你认为好的文章题目应。 三、语言赏析。 “贴切新鲜的比喻可以使描述的事物和境界豁然开朗,甚至使人能够记住它一辈子。平凡的事物,常常也在比喻之下变得瑰丽美妙起来.”请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再读课文,找出其中你喜欢的比喻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例: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也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赏析:这段文字描绘了一个蓝色的世界。作者把威尼斯比作“蓝色的盆景”,而威尼斯的建筑则是“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的一簇簇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不仅紧扣了题目,描绘出威尼斯给人的整体印象,而且有着深邃的意境,使平凡的事物变得瑰丽美妙起来,使游客产生了急欲去观赏个中究竟的冲动。 自读,批注,交流。 这些句子给我们的启示: 四、威尼斯风光片欣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 威尼斯的小艇》 精美教案

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异域风情”这一主题,安排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的异国风光图画。《威尼斯的小艇》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牧场之国》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与夜晚的祥和寂静,展现了荷兰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的优美迷人以及自然和谐的景观;《金字塔》的两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金字塔夕照》描绘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雄浑之美,《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描写了金字塔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威尼斯的小艇21.会认27个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同学交流:如果你生活在威尼斯,结合课文内容,想象你一天中生活的情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荷兰牧场风光的动、静之美。理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的样子,感悟作者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原因。 4.感受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了解金字塔的不可思议之处。 牧场之国 2 金字塔 1 口语交际 1 学会选择一个情境,做一名小讲解员。学会列提纲,按照一定顺序讲述。学会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做调整。 习作 2 学会选择一处自己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来写一篇习作。学会查阅资料、整理资料,根据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学会和同学

18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会认“尼、艄、翘”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哗”,会写“尼、斯、艇”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纵横、窗帘、手忙脚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2.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教学本课生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声母为翘舌音的“艄(shāo)”,读准“尼(ní)”和“艇(tǐnɡ)”;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艇”“翘”和“祷”,提醒学生注意“祷”的左边不要写成“衤”,可以采用教师范写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好“艇”“翘”“祷”等生字的字形结构。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哗”,“哗”在文中读“huá”。 2.阅读理解 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3.语言运用 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应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8分)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各种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梨园剧种是现宋元南戏的活文物。南音溯源晋唐,是我国中原的古乐遗响。提线木偶则举世闻名的优秀艺术形式。民间花灯、剪纸等________________,美不胜收。而泉州石雕技术之高,艺术之妙,在国内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泉州的土木建筑________________有其浓郁而独特的地方风格。 (1)请用正楷字把“古乐遗响”抄在四字格里。(2分) (2)加点字“溯”、“辟”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shuòpì B.sù pì C.sù bì (3)在文段两处横线处应填写的词语是()。(2分) A.争妍斗艳还 B.林林总总更 C.琳琅满目也 (4)文段划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文默写。(12分) ①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③策勋十二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④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得志也。(《论语》)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⑥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⑦瀚海阑杆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潼关怀古》) ⑩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按课文内容填空。(2分) 比,能凸显特征或变化。说明文《苏州园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的特征。小说《故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比,突出故乡的变化。(每空答出一点即可) 4.综合性学习:文学社团活动。(8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草房子》、

《温暖的记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温暖的记忆 (1)雪是从年三十晚上开始下的。我和妻乘坐的大巴车一路慢行,回乡者一个个都在各自的城市站点下车了,等到了我们所在的县城的车站时,车上就剩我们俩了。 (2)那时已经是凌晨时分,劳碌了一年的人们此时早已进入梦乡,偶尔,未眠者燃放的焰火一遍遍腾空而起,灿烂的焰火与漫天的飞雪映照在一起,引发人无限的遐思。 (3)我们下车时,偌大的车站已是空无一人。正想走着回去,只见车站广场的边上,有一个人披着雨衣,顶着大雪,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一辆三轮车向我们走来。 (4)蹬三轮车的怎么这么晚了还没回家? (5)诧异间,那人已到眼前,把雨衣的帽子搬了下来。我这才看清楚,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岁月的风霜在她的脸上已刻下明显的痕迹。她对我们憨憨地笑了起来:“走,我送你们回去,刚想回家,你们可是我最后一批客人啦。” (6)一路上我们攀谈起来。她说她是晚上8点多出来的,已经在风雪中忙活了近5个小时。 (7)“都已经是大年初一了,怎么不在家团圆?家人呢?” (8)“儿子和他爸在北京打工,他们没买上火车票,说是初二到家,迟就迟两天吧,没事!”那女人还是憨憨地笑着。 (9)“还有一个闺女,在南京上大学,今年大三了,寒假在那儿

做家教,人家小孩不让走,硬是把她留下来过年。她打电话说要回来照顾我,我没让,我身体好着呢。我婆婆八十多了,平日里我一边蹬三轮,一边在家服侍她,今天一天我就挣了将近两百块! (10)“晚上吃完晚饭,本想歇歇,我一看雪下大了,车站连夜回来的人又多,出租车、三轮车都很少,人家肯定急着回家,哪个家里不盼啊。反正他爸他们也没回来,干脆就到车站搭客了,和人说说话,拉拉家常,心里挺敞亮的。” (11)那女人一口气跟我俩讲了许多,脸上依然堆着笑,言语间满是开朗豁达。下车的时候,她只收了我们两块钱,我们要多给,她坚决不要,说她好腿好脚,挣钱的机会多着呢,大过年的,不能多收人钱。临走前,还送给我俩一大堆祝福的话。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我们夫妻俩从小区门口坐上了一辆三轮车,去参加一个宴会。巧的是,半路上又碰到了年三十夜里拉我们回家的那个女人。她正骑着三轮车拉着客人从旁经过,瞧见我们立即热情地打招呼。 (12)“你们认识啊?”三轮车车主很是好奇。于是,我们就把大年初一凌晨发生的事讲了一遍。 (13)“唉,这个人命苦呢!” (14)三轮车车主的话令我们大吃一惊,细问之下,我们才知道那个女人的不幸家事。 (15)原来,八年前大年三十晚上,也是一个大雪天,她的丈夫和儿子在北京打工返乡途中遭遇车祸,双双罹难。儿媳后来带着孙子和人跑了,至今下落不明。后来她一个人靠蹬三轮养家,一边侍奉老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题及答案解析《微笑》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空姐连忙来到客舱,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看看,都过了多久了?”空姐手里端着水,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空姐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时,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虽然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您提出什么意见,我()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嘴巴准备说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打开留言本,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是一封给她的热情洋溢的表扬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阅读训练 一、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真诚——()理会——()特意——() 二、 根据意思写出四个带有“续”字的词语。 1、接连不断。() 2、一个接着一个。() 3、停止后隔一段时间接着进行。() 4、已经停止后又有所补充。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0《蓝蓝的威尼斯》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二十课《蓝蓝的威尼斯》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以作者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纬,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描写景物。 2、领略威尼斯的绮丽风光,体会文章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学习重点文章绚丽多彩,多用比喻。 学习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教具学具小黑板 预习作业(一)掌握生字词 蔚蓝wèi瑰guī 宝(特别珍贵的东西)瑰guī 丽(异常美丽)穿梭suō (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绚xuàn丽多姿(灿烂美丽) 鳞次栉zhì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搁gē 浅(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二.阅读每一自然段,概括内容。 ①写机窗俯视眺望。②概括介绍威尼斯的绮丽风光。 ③简介威尼斯的悠久历史。④写威尼斯是个水城。 ⑤写由看排球赛引出圣马可广场的来历。⑥重点介绍圣马可广场。 ⑦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三.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进行赏析(语言)。(最少三句)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思考与调 整 活动内容师生行为

预习交流一、导入新课 威尼斯:既有世上独一无二的温柔,又不乏历史上地中海 最强的高雅风景,东西方的桥梁。这座建于公元5世纪的世 界著名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座落在威尼斯湖约118个大 大小小的岛屿上。150多条运河和400座桥梁纵横交错,把 这些岛屿联成一个城市整体。威尼斯无可比拟的独特外貌和 丰富的艺术宝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 威尼斯的美离不开蓝蓝的水和摇晃的小船,更离不开富丽堂 皇的古典建筑物。站在圣马可广场向四周眺望,纵横的街道 在这里化身成蜿蜒的运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无阻的车辆, 在这里变成了小船。这里的每一条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 小广场都是风景,也记录着水城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二、预习检测 师导入课 文后,进行 预习评讲 点名2个学 生上黑板 纠正后师 统计正确 率 展示 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同学们“蓝蓝”二字会让你们联想到什么?(蓝蓝的天、蓝 蓝的海……)蓝色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静谧、舒适、 安详、平和、浪漫、忧郁……)。那么马信德笔下的蓝蓝的 威尼斯又是怎样的呢? 总结:“蓝蓝”不仅仅是一种景观颜色,它还是宁静、安详、和平、美满、幸福的威尼斯的象征,是威尼斯自然景指名朗读小组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本文文章绚丽多彩,多用

《夏洛的网》试题(含答案)

《夏洛的网》阅读复习题(一) 填空题: 1、小猪威尔伯从小被_弗恩___抚养。(P2) 2、当弗恩的哥哥想捉夏洛时,__老鼠__救了它。(P73) 3、夏洛第一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__王牌猪__。(P79) 4、夏洛第二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__了不起__。(P92) 5、夏洛第三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__光彩照人__。(P97) 6、夏洛和__坦普尔顿__陪威尔伯到集市去的。(P148) 7、夏洛第四次为威尔伯织的字是__谦卑__。(P152) 8、夏洛的后代有三个留下来陪威尔伯,他们是:__快乐__、阿拉妮、内莉。(P174) 9、夏洛的卵袋里有_五百一十四个___个卵。(P140) 10、在威尔伯几乎绝望时,夏洛对他说:“_我救你___。”(P51) 11、《夏洛的网》作者是_E·B·怀特___,是__美__国人。 12、《夏洛的网》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只神奇的猪,这只猪的名字叫__威尔伯__。(P7) 13、夏洛在网上为威尔伯编制的词语有__王牌猪__、了不起__、光彩照人_和谦卑_。 14、威尔伯出生时是一只__落脚__猪,它一直受到小姑娘_弗恩_的照顾,在她家居住。(P2) 15、在__朱克曼__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__威尔伯__和蜘蛛_夏洛___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P13 P33) 16、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_熏肉火腿_。(P50) 17、夏洛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让威尔伯在集市的大赛中的赢得__特别__奖。(P152) 18、在集市大赛中获奖的威尔伯_晕过去了,__老鼠__咬他的尾巴,把它咬醒了。(P154) 19、威尔伯出生时又小又弱将要被杀,是__弗恩__救了它。(P2) 威尔伯长大后将要被杀,是__夏洛__救了它。(P51) 20、霍默舅舅的小鹅孵出了__七__只。(P53) 21、母鹅有__8__个蛋,其中__1__个没孵出小鹅来。(P53) 22、母鹅把没有孵出小鹅的那只蛋送给了__坦普尔顿__。(P53) 23、坦普尔顿是_一只老鼠___。(P53) 24、一只鹅蛋孵出小鹅来大概要__三十__天。(P33) 25、蜘蛛的腿毛茸茸,夏洛说它的每条腿都有__七__个节。(P57) 26、夏洛要把它的卵袋称为“magnum opus”,在拉丁语中,它的意思是“伟大的作品_”。(P140)

《温暖的记忆》阅读答案(包括试题、原文)

温暖的记忆 答案: 1. 大年初一凌晨,一个蹬三轮的女人送“我们”回家,“我”了解到她感人的故事。 2. (1)年三十风雪夜,蹬三轮车女人拉我们回家,而且不多要钱,让我们感到温暖;(2)蹬三轮车女人面对不幸的生活,她那乐观、坚强、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感动;(3)蹬车同行对她的同情和关爱 3. 这一段是环境描写,用人们大多已进入梦乡和腾空的焰火、飞舞的雪花,表达出春节吉祥喜庆的气氛,衬托蹬三轮妇女心情的落寞、生活的艰辛。 4.(1)“披着”、“顶着”、“俯着”、“推着”几个动词连用,表现了天气之恶劣,生动地刻画了蹬三轮妇女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的形象,突出了她蹬车挣钱的不易。(2)“依然”表明蹬三轮女人的脸上总是保持微笑,体现了她热情、乐观、开朗、善良的性格。 5. 坚强、乐观、热情、开朗、善良、诚信的人。(答出其中的4个给3分,少答1个扣1分。)

6. 一方面,她不想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幸,来换取别人的同情、施舍,她很有自尊心;另一方面,她的“谎言”也是自我安慰,表达了她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7. 文章通过叙述蹬三轮车的妇女大年初一凌晨雪夜送“我们”回家的故事,赞扬了她坚强、乐观、开朗、热情、善良的优秀品质,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和帮助的美德进行了赞美。 试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2.文章的题目是“温暖的记忆”。你认为“温暖的记忆”有几层含义?(3分) 3.分析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4.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有一个人披着 ..雨衣,顶着大雪,俯着身子,吃力地推着一辆三轮车向我们走来。 (2)脸上依然堆着笑,言语间满是开朗豁达。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2012.06.30 《》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威尼斯教案

《蓝蓝的威尼斯》 主备人:刘钦钦审核人: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导学目标: 1.领略威尼斯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独特的美。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贴切新鲜的比喻。 导学时间: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毛泽东主席在他的《沁园春、雪》一文中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们游览了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如画的阿里山,以及水清境幽的小石潭,积水空明的黄州承天寺,那一山一水,一潭一溪,莫不让我们赏心悦目。今天,让我们把目光伸得更远一点。在意大利半岛南端,亚得里亚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叫威尼斯,她被人们称为“世界水城”,说到她人人都赞不绝口。(展示一组威尼斯风情照片) 板书课题: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 二、自主学习 1.你能看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威尼斯的风光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划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飞机上俯瞰威尼斯概貌——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夜里泛舟亚得里亚海——进入水晶宫般的人间奇景。汽船上观赏运河两岸的建筑——像参观欧洲建筑艺术博览会。 散步时领略圣马可广场秋景——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从总体上看,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2.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威尼斯的哪些美丽风光?请你当回小导游,带领我们这些游客游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