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X县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

X县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全县“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配套政策体系,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进程,科学准确评价我县各乡镇(街道)、X经济开发区、环城科技产业园、县直有关部门(含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营商环境便利度,倒逼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构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设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准确地反映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客观分析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推动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全县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评价原则

(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市场和企业反映集中的准入门槛高、办理事项多、流程复杂等突出问题,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准确反映真实情况、深入查找问题症结,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改革举措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二)坚持既符合县情又可横向比较。立足我县实际情况,

借鉴世界银行、先进地区的通行做法和经验,参照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方式,结合县情实际,突出影响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筛选确定我县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

(三)坚持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科学确定我县评价指标,既保证与所代表领域突出问题高度相关,能够全面系统综合反映全县营商环境,又确保指标含义明确,能够依靠问卷调查、行政记录、大数据抓取等方式获得真实准确数据。

三、评价内容

营商环境是指伴随企业活动全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综合,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世界银行于2001年开始建立企业营商环境指标,每年对全球近200个国家的营商环境进行打分排名。该指标体系涵盖了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纳税、跨境贸易、合同执行、破产办理、劳动力市场监管等11项评价指标。核心是反映企业从建立、运营到发展壮大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

借鉴世界银行评价体系,参照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设置,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初步确定我县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主要为“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获得电力”、“办理纳税”6个方面、17个子项。采取电话调查、问卷调查、抽取案例等形式,调查了解具体办事环节所涉及部门审批和相关供电、银行等企业服务的实际时间、办理成本、申请材料件数和满意度。待全国统一标准的营商环境评价

体系建立后,按照国家和省市要求进行评价。

四、评价范围和调查对象

(一)评价范围。各乡镇(街道)、X经济开发区、环城科技产业园、县直有关部门(含政务服务中心窗口)。

(二)调查对象。

1、企业开办登记人。调查对象为新开办企业负责人或具体业务办理人员。

2、企业获得贷款人。调查对象为完成有抵押物贷款的新授信内资企业负责人或具体业务办理人员。

3、企业不动产登记人。调查对象为完成服务业(包括商业)地产交易不动产登记的内资企业负责人或具体业务办理人员。

4、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人员。调查对象为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内资企业负责人或具体业务办理人员。

5、用电报装申请人。调查对象为新增电力供应的内资企业负责人或具体业务办理人员。

6、企业办理税务人员。调查对象为缴纳税费的内资企业负责人或具体业务办理人员。

(三)抽样方式。抽样调查工作围绕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办理纳税6个方面开展。电话调查企业从各乡镇(街道)、X经济开发区、环城科技产业园15个单位选取,选取方式随机,全县共选取90家。问卷调查发放至各乡镇(街道)、环城科技产业园、X经济开发区和县直有关部门(含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各乡镇(街道)、环城科技产业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