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婚姻观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从日剧《逃跑可耻但有用》中探索日本婚姻观变化的原因

从日剧《逃跑可耻但有用》中探索日本婚姻观变化的原因

从日剧《逃跑可耻但有用》中探索日本婚姻观变化的原因作者:房玉喆尹凤先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日本人的婚姻观在逐步发生变化。

不仅选择晚婚或不婚的人在逐渐增加,选择事实婚姻的人也在逐渐增加。

这一社会现象的形成与日本法律规定下的结婚制度以及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2016年日本的电视剧《逃跑可耻但有用》开播以来,事实婚姻这种日本社会历史上就存在的“结婚”方式再次引起关注。

然而,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结婚而选择事实婚姻这种共同生活方式呢?这其中又有何背景原因呢?文章结合2016年日剧《逃跑虽可耻但有用》来探讨此问题。

关键词:事实婚姻;法律婚姻;晚婚;不婚2016年秋,日剧《逃跑可耻但有用》中“事实结婚”一词,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极大关注,同时也以20.8%的高收视率,成为了一大社会话题。

故事围绕着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线索展开,其中女主人公森山实栗(25岁)是成为派遣社员后又被辞退的心理学硕士,男主人公津崎平匡(35岁)是对结婚不抱有任何幻想的京都大学毕业的程序员。

森山实栗在硕士毕业后,找工作屡屡失败,终于当上一家公司的派遣社员后却被裁员。

这时父亲森山栃男为她出谋划策,让她去自己曾经的后辈津崎平匡家做佣人来谋生计。

森山实栗在做家务中的表现得到了津崎平匡的高度认可,后来,森山实栗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了把结婚当成自己的工作这一想法,即以事实婚姻这一形态进行契约结婚——森山实栗成为津崎平匡的雇员,通过做家务来挣取生活费用,两人对外宣称已经结婚,其他生活开支从两人的薪水里扣除。

这个日剧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他大胆地将事实婚姻这一“结婚”方式纳入电视剧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家庭主妇的无偿劳动,不婚主义者的生活姿态,现代年轻人的晚婚不婚行为等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女性不结婚的原因(一)结婚风险高结婚的风险对部分女性来说,是非常高的。

经平成28年日本内阁府调查,男性中有44.7%,女性中有37.0%认为男性应该在外工作,女性应该在家持家。

从“自分婚”“卒婚”看日本女性的新式婚姻观

从“自分婚”“卒婚”看日本女性的新式婚姻观

作者: 董海礁[1];于湘泳[1];郑伟华[2]
作者机构: [1]佳木斯大学外国语学院;[2]不详
出版物刊名: 文化学刊
页码: 38-40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12期
主题词: 婚姻观;自分婚;卒婚
摘要:在传统印象中,日本女性温柔贤惠,特别是婚后相夫教子、专注于家庭,是亚洲男性乃至世界男性心中优秀妻子的典范。

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社交范围的扩大,日本女性对婚姻的依赖程度也随之降低,婚姻观发生了巨大改变。

日本女性对于婚姻有了新思考和新选择。

当代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的对比

当代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的对比

当代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的对比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中国和日本的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女性的婚姻观更为突出。

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引起了相关的人口结构问题、少子化老龄化现象等社会问题的加剧。

标签:中日;女性;青年;婚姻观中日女性青年的婚姻观改变都是在社会发生巨大转型的时候,社会发展进程对于女性婚姻观的影响较为明显,比如,在日本泡沫经济的巅峰时期,女性择偶趋于功利性;之后,日本经济逐渐恢复,女性择偶自由、不受束缚,婚龄也逐渐推迟。

另一方面,在中国,改革开放后,女性择偶也是同样具有功利性,90年代后期至今,婚姻观呈现多元性。

一、日本:从“三高”到“三低”传统日本妇女的形象都是毕恭毕敬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被认为是日本女性毕生的追求,对于她们而言,理想的结婚对象是“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

女性要为了成全家庭放弃一些原来的生活,忍辱负重,甚至部分女性要忍受婆婆的挑唆,不知体贴还爱抱怨的丈夫。

随着社会发展,日本女性的视野与观念悄然发生变化,不断寻找自我意识,慢慢对原来的婚姻情况作出反抗,逐渐有了另外一套标准,“低姿势、低风险、低依存”,也就是第一,要求男性要对女性尊重,第二,男性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第三婚后不对女性有过多的要求,要有个人空间。

从这三个要求能看出日本女性开始以自己为主体考虑婚姻,日本女性在经济地位提高的前提下,开始独立自主,不再光依赖男性,也不愿为婚姻家庭让步。

另外还有“丁克一族”,即不结婚一族。

二、中国: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主结婚旧社会的中国,在封建社会的荼毒下,妇女大多愚昧、软弱、无知、任人摆布,所以婚姻大事大多是在无视女方意愿的情况下决定的。

虽然在后期,近代史上,有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与影响,但女性自身的觉醒仍走了一段长路。

经历了太平天国、维新派、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系列思想启蒙运动后,新思想的传入与发展使得女性的观念发生变化,近现代中国女性婚姻观开始从“门当户对”到婚姻自由。

日本出轨婚姻法律规定(3篇)

日本出轨婚姻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婚姻是人生大事,而婚姻忠诚则是婚姻关系的基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出轨现象屡见不鲜,给当事人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在日本,出轨婚姻同样是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

本文将从日本出轨婚姻法律规定、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这一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日本出轨婚姻法律规定1. 法律背景日本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诚,共同维持家庭生活。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出轨现象依然存在。

针对这一现象,日本法律在婚姻法、民法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规定。

2. 出轨婚姻的法律后果(1)离婚在日本,出轨并非离婚的直接原因。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770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因感情不和、长期分居等原因提出离婚。

但出轨行为可能会影响法院对离婚案件的判决,尤其是对子女抚养权、财产分割等方面。

(2)损害赔偿在日本,出轨方可能会因出轨行为对配偶造成精神损害,从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708条规定,因他人侵权行为造成精神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出轨方还可能因出轨行为对配偶造成经济损失,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费等,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不离婚的情况在日本,如果夫妻双方愿意和解,出轨方可以通过道歉、赔偿等方式弥补过错,争取配偶的原谅。

在特定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考虑双方的感情和子女利益,判决不予离婚。

3. 法律限制在日本,对于出轨行为的调查取证存在一定的限制。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712条规定,夫妻双方有权要求对方提供与婚姻关系有关的证据。

但这一规定并不适用于出轨行为的调查,因为涉及到个人隐私和道德评价。

三、日本出轨婚姻的社会影响1. 家庭影响出轨行为对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出轨行为会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甚至导致离婚。

其次,出轨行为会对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影响其成长。

最后,出轨行为还会破坏家庭和谐,引发家庭矛盾。

2. 社会风气在日本,出轨行为虽然受到道德谴责,但在某些情况下,社会风气对出轨行为的容忍度较高。

日本恋爱观

日本恋爱观

日本恋爱观
日本的恋爱观源自其文化历史,在日本传统文化里,恋爱和婚姻没有被视为一回事。

相反,恋爱通常被视为一种选择,而婚姻则被视为有深远影响的决定。

因此,日本的恋爱观通常
更具弹性性。

日本人乐观积极地看待恋爱,并看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其他文化相比,日本人在社会上更多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这也让一时羞怯的恋爱陡然变得富有
挑战,可以为双方带来更多的乐趣。

日本也有另一种口头传播的恋爱观-学习降伏,即不要轻易把他人的心计或软弱暴露出来,尤其是你想要开始一段恋爱时。

日本式恋爱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如何掩盖自己的情感,
以免被对方看出”,从而获得有利得失。

然而,由于发达的社会技术发展,日本的恋爱观正在改变。

年轻一代开始打破传统,手机
情侣以及微信和QQ的恋爱等在网上恋爱的现象已经普遍的出现,不再受制于旧有的传统
恋爱观念。

总之,日本的恋爱观正在不断变化,从社会风气变化的活动中可以看到它。

虽然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恋爱的概念是跨文化的,爱的感觉是全世界都会感受的,日本的恋爱观代表了一种自由、坦诚、慷慨而充满挑战的爱情体验。

古代日本婚姻制度

古代日本婚姻制度

日本古代婚姻制度专业:专门史学号:2011010432姓名:牛秀普摘要婚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体现,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所谓婚俗,简言之就是男女双方在互相结合、组建家庭中的习俗。

它不仅包括成亲阶段,而且包括完婚前的准备阶段和完婚后的表现阶段,是一种能够贯穿人生全过程的重要习俗,因而一直以来备受人们重视。

谈及古代日本社会的婚俗,主要流行访妻婚,从3世纪的大和时代开始,直到14世纪为止日本流行的是走婚,即妻访婚。

这一婚姻形态是当时最普遍的婚姻形态,但并不是唯一的。

在妻访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男方居住在女方家的婚姻—妻方居住婚。

到了11世纪,妻方居住婚得到空前发展。

到11、12世纪,新处居住婚已流行于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古代日本的访妻婚以及之后出现的妻方居住婚、新处居住婚。

关键词:访妻婚;婚姻形态;妻方居住婚;新处居住婚第一章访妻婚综合摩尔根和恩格斯等关于人类婚姻发展经历了历史的研究成果,人类社会大致经历了原始杂婚、血缘群婚、氏族群婚、对偶婚和专偶婚(即一夫一妻制)这样几种顺序相承的婚姻形态1。

而且,一般情况下,一定的婚姻形态反应了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与一定的社会形态相适应。

前四种婚制的。

姻形态与前阶级社会相适应,而进入阶级社会后的婚姻形态则是专偶制的。

但是在某些地区、某种历史条件下有可能发生变异,变异的原因在于收到某种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中断了自身自然演进的历史过程。

因此,原生形态的文明与外来文明杂合在一起,从而出现变异。

在亚洲先进文明的影响之下,日本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基础上建立国家,鉴于此特征,并使两者杂糅在一起,其婚姻形态也呈现出错综复杂、别具一格的色彩。

访妻婚男女双方只是暮和朝离的不稳定的两性关系,相互间不需要信守婚姻的誓约,也无需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在这种婚姻中女性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在婚姻生活方面拥有与男性一样的婚姻选择权与自主权,这是古代日本女尊男卑的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应。

日本女性丧偶法律规定(3篇)

日本女性丧偶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在日本,丧偶是指配偶一方去世的情况。

对于丧偶的女性,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权益保障措施,旨在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本文将从日本女性丧偶的法律规定、权益保障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日本女性丧偶的法律规定1. 继承权在日本,丧偶女性享有与其配偶相同的继承权。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902条的规定,配偶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配偶遗产。

即使丧偶女性已经再婚,她仍然有权继承前配偶的遗产。

2. 养老金待遇日本女性丧偶后,可以继续享受前配偶的养老金待遇。

根据《日本养老金法》第7条的规定,丧偶女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领取前配偶的养老金。

这些条件包括:(1)丧偶女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与前配偶共同生活满一定年限;(2)丧偶女性在丧偶后,没有再婚或再婚者已经离婚。

3. 住房保障日本政府为了保障丧偶女性的居住权益,制定了一系列住房政策。

例如,《日本住宅基本法》规定,丧偶女性在住房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公共住房或低租金住房。

4. 子女抚养权在日本,丧偶女性在子女抚养方面享有与男性相同的权利。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786条的规定,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平等。

丧偶女性在离婚或丧偶后,有权继续抚养子女。

5. 社会保险待遇丧偶女性在丧偶后,可以继续享受前配偶的社会保险待遇。

根据《日本社会保险法》第22条的规定,丧偶女性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领取前配偶的社会保险金。

二、权益保障措施1. 法律援助日本政府为保障丧偶女性的合法权益,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

当丧偶女性遇到法律问题时,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2. 咨询服务日本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丧偶女性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她们了解自己的权益,解决实际困难。

3. 社会救助对于生活困难的丧偶女性,日本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社会救助,帮助她们度过难关。

三、社会支持1. 家庭支持在日本,家庭对丧偶女性的支持至关重要。

家庭成员在精神上、经济上给予丧偶女性关爱和帮助,使她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日本和中国的婚姻观念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婚姻观念有何不同?

日本和中国的婚姻观念有何不同?一、结婚的方式和仪式不同在日本,人们一般会选择在教堂举行婚礼,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在宴会厅或者家中进行结婚仪式。

日本人认为,宗教意义上的婚礼可以更正式、更庄重地表达两人对彼此的承诺,而中国人则更注重团聚和欢庆的氛围,也更看重亲戚朋友见证自己的喜悦。

二、婚姻角色分工有所不同在日本,婚姻中男女的角色分工基本相同,夫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主从关系,双方会共同分担家庭和工作的压力。

而在中国,男女的角色分工则比较明显,男性往往会承担更多的家庭负担和责任,女性则更注重家庭、小孩和家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观念和价值。

三、婚前和婚后的期望不同在日本,很多人会在结婚前就开始共同生活,这被称为“婚前同居”。

这种现象虽然在中国也存在,但是在中国往往被认为是不好的行为。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看中婚姻的稳定和长久,往往会给婚姻质量和家庭关系更多的期望,如夫妻之间的感情和互相扶持、孩子的教育等。

四、离婚观念和门槛不同在日本,离婚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夫妻双方有共识,就可以比较简单地完成离婚手续。

这也反映出日本人的价值观相对较为现代化,注重个人的权利和选择。

而在中国,离婚则相对较为困难,且对于女性来说更为不利,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家庭和婚姻的重视有关。

五、对待婚姻中的问题的态度不同在日本,夫妻之间的争吵和矛盾被视为正常的现象,人们打算避免因为小事而产生矛盾,会通过忍耐和沟通解决问题。

而在中国,夫妻之间的矛盾则更容易升级成严重的冲突,可能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关系,因此人们更加倾向于避免争吵和不和,并且习惯以委屈解决问题。

总之,尽管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婚姻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当代社会,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逐渐接近。

相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们会拥有更加开放、自由和平等的婚姻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的变化 , 随着 日本 男性对 企业 忠诚心 的变质 , 产 生了 回 归家庭的潮流 , 家庭 的避风 港功 能增 强。同时 , 不少 妻子 自 立 自强的意识 日益增强 , 走 上了工作岗位。
到2 1 世纪 , 为 了求 得父 母 的欢 心 、 为家 庭 和社 会尽 义 务, 建立在爱情基础上 的婚姻也越来越少 了。有 些 日本家庭
2 0 1 4年 1月
第3 3卷 第 1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 o u mM o f H e i bn 6 i a n g C d Mg e o f E d u c M i o n
J a n . 2 01 4
Vo 1 . 3 3 N o . 1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4 . 0 1 . 0 8 1
但稳 定和谐 的家庭 关系、 文明向上的婚姻 家庭是 最终的理想。 了解 日本婚 姻观 有助于加深对 日本婚姻文化的 了解 ,
并会 对下一代有所启 示。
关键 词 : 日本 ; 婚姻观 ; 演变 ; 男性 与女 性 ; 婚 姻 危 机
中图分类号 : C 9 1 3 . 1
文 献标 志码 : A
二、 婚姻 观的演 变对 日本 男、 女性婚姻 的影响
1 . 对 日本男性婚 姻的影响
媳妇 、 女婿逐 出家门。
日 本战前, 西方强调个人价值的价值观被灌输进来。经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2— 0 3
过去的日本社会, 男性工作几年之后基本都能够拿到养
作者简介 : 赵慧 ( 1 9 8 6一) , 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 事 日本 比较文化学研 究。
在 日本的古代 , 社会 的传统 性一 点也不 亚于 中 国, 女人 只有作为已婚 的母亲才会 被完全看 成是一个女人 , 不论丈夫
是活着还是 死了。在 日本武士 阶层 的道 德观点 中, 爱情和婚 姻是两件互 不相干的事情 , 个人 的感情 是无 足轻 重 的, 有时 甚至和家族利益相对抗 , 那么就必须为 了维护家族 利益而放 弃爱情。家庭绝对是父权 制 的 , 甚 至他 有权 留下孙 子 , 而把
日 本 婚 姻 观 的 发 展 演 变 及 其 影 响
赵 慧
( 哈尔滨理工大学 外 国语 学院 , 哈尔滨 1 5 0 0 8 0 )

要: 社会发展 到今天 , 人 们更加重视婚 姻质量和 生活品质 的同时, 婚姻 观念也发生着质 的变化 。基 于此 , 通
过阐述 日本婚姻丰 富的文化 内涵、 思维意识形态和客观物质的发展 , 展 示 日本不 同时期对婚姻 不 同的理 念。这 些理 念的改变对 日本 男性和 日本女性在婚 姻生活 中产生 了不同的影响 。同时, 这些影响也是婚姻产 生危机的根本原 因。
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保 守 了, 反而 是越来 越 晚婚或 独身 , 男女 交往 也出现 了有 和无 的两极 分化 , 未婚 同居 、 婚 前性体 验 的
比率也在持 续增 加。如 今不 要 孩子 , 过 二 人世 界 的大 有人
在。
出于对子女或经济因素等 的考虑 , 在形式上维持 着家庭 。
增 长的速度 , 这与个人享乐 意识较强 的 1 3本男 性相 违背 , 所

1 8 6—
活一家老小 的薪水。但是 如今薪水 和 工龄之 间 的紧密程 度 已经大不如从前 , 养 活一家 老小就成 了问题 , 晚婚 和少子 化 的情况 凸现 出来 。为 了家 庭利益 和传宗 接代 的思想 已经很 淡 薄。而且子女的养 育费 、 教育 费过 高 , 超过 了可支 配收人
方居住、 新处居住。这是有着那 个时代特征 和印记 的。从最 初的访妻居住 到平安末期 , 最绵不断的综合体。
未来的家庭 意识 , 应通 过强调 加强夫 妻和 亲子关 系 , 以家庭
内平等和互 相尊重 , 提 高社会 责任感 和使命 感 的形 式 出现 , 才能使 人们 在家庭 中品尝到真 正 的温情 、 和睦 和幸福 , 并有 效防止 由家庭 意识 的强化 滑向新 国家主义 J 。总之 , 确立 自 我, 回归家庭将成为 2 1世 纪 日本 人价值 观和人 生观 的一种 发展趋势。
文章编号 : 1 0 0 1— 7 8 3 6 ( 2 0 1 4 ) 0 1— 0 1 8 6— 0 2


日本婚姻观的发展
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提高 , 也带 来 了出生率 不断下 降 , 家庭规 模日 渐缩小 , “ 核 家庭 ” 化迅 速扩 展。家庭共 同体 的变质 , 促
成 了新型家庭观念的确立 …。
1 . 内涵及特点
日 本人认为婚姻就 是责任 , 责任 比天大 。 日本人对婚姻
的认真态度也是像他 们工作 那样 疯狂 。 日本男 人不轻 易结 婚, 一旦结婚会对家庭 非常 负责 , 感情 也很 专一 。但 同时压
进入 2 O 世纪 9 0 年代 , 经济不景气 和社 会不稳也引起 了
3 . 价值 观与人生 观的审视
在日 本传 统的家庭观念 中, 家 的本 质不 是物 质的居住和
生活场所 , 而是由血统、 家世组成的, 是有生命的、 有精神的
严肃的存在 。对 于 日本人来说家既是生命之本 , 又是生命的
2 . 从平安时代到现代 的演变
日 本 的平安时代有 三种婚 姻居 住形 式 : 访妻婚 居住 、 妻
力也很大 , 为 了家庭拼命地工作 , 自己来养活一家人 , 如果下
班很早的话就 会被看作是无 能。 当今 的 日本女 性不仅 有独 立 自主的婚姻 、 家庭观 , 并且可 以家庭 和事业兼顾 , 即使结 了
婚还继续工作 。在家里 , 也需要丈夫来一起分 担家务 。男女
虽然看上去夫妻和睦 , 但 实 际上缺少 真正 的感情 交流 , 只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