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日本女性の婚姻観の変化について

日本女性の婚姻観の変化について【要旨】女性に対して婚姻は人生の最も大事なことである。
しかし、政治、経済、文化や教育の進歩によって、日本女性の家族観、結婚観も相応に変わった。
だから、本論文に、まずは日本女性の婚姻観、生活観を分析したい。
其の婚姻や生活観が変化した現象を説明するために、調査数字を出す。
その結果、DINK家族の割も顕著に伸びていたことが分かった。
生活観に応じて、結婚も恋愛結婚、見合い結婚、国際結婚、既成事実の結婚などの各方式が顕示した、だから婚姻観も変わり続けてくる。
本論文の第二部分において、婚姻や生活観が変化した背後の原因を究明し、研究では経済、政治方面の地位の高くなることと密接した。
資本主義の経済は低迷期や増長期があるで、避けられない。
婚姻観の変化と女性が社会に入り込みことが相互に影響して、婚姻観の変化した結果、社会活動を参加することを促進する。
社会の進出で女性の結婚年齢が高くなった。
しいては、未婚女性の率も上昇した、それで、尐子、老齢化の社会を加速した。
日本の経験によって、中国政府に啓示作用があるで、中国の政府は相応の法律を出台し、男女の婚姻観を導いている。
【キーワード】婚姻観、生活観、要因、就職観、結婚相手選び试论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摘要】对女人来说,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儿。
但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进步日本女性的家庭观与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因此本论文首先对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与生活观进行分析,为了对婚姻观与生活观变化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作者给出了相关的调查数字。
结果是DINK家庭的比率逐渐上升,与生活观相对应,结婚形式有着恋爱结婚、相亲结婚、国际结婚、即成结婚等方式,婚姻观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中。
在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对婚姻观变化的背后原因进行探究,根据调查研究这与经济变化、政治上的社会地位提高等有着密切关系。
资本主义的经济有着低迷期、高涨期等不可避免的阶段。
战后日本家庭观念的变迁

汇报人:日期:•战后初期日本家庭观念的恢复•经济高速发展期的家庭观念转变•社会转型期的家庭观念变革•现代日本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发展•结论:日本家庭观念变迁的影响与启示目录01战后初期日本家庭观念的恢复在战后初期,日本社会开始逐渐转变传统的家庭价值观,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提倡男女平等和尊重个体的选择。
家庭价值观的转变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义家庭价值观的调整02经济高速发展期的家庭观念转变03家庭内部的平等观念增强女性地位的提升01女性教育程度提高02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1家庭与事业的平衡23随着经济的发展,职业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家庭与事业之间的平衡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职业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家庭时间分配发生了变化,家务劳动和照顾孩子的时间减少,个人自由时间增加。
家庭时间分配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价值观逐渐转变,家庭成员开始更加注重彼此的独立性和个人发展。
家庭价值观的变化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支出的变化消费行为的多元化消费观念的现代化03社会转型期的家庭观念变革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养老问题01医疗与福利制度改革02家庭负担的增加03单人家庭增多离婚现象普遍家庭形态多样化单人家庭增多及家庭形态多样化个人主义倾向增强家庭价值观的进一步转变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对家庭幸福的追求04现代日本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家庭观念的延续现代家庭观念的兴起传统与现代家庭观念并存年轻人追求独立生活重塑家庭价值观家庭观念在年轻一代中的重塑传统性别角色观念的改变现代社会中,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逐渐改变,女性地位得到提高,男性也更加参与到家庭生活中。
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随着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平等与和谐的家庭关系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促进家庭成员的共同发展。
家庭观念与性别平等观念的融合发展05结论:日本家庭观念变迁的影响与启示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影响010203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女性地位提高对全球家庭观念发展的启示适应社会变革重视家庭功能推动性别平等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日本社会晚婚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日本社会晚婚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作者:程卓玉张亚莉来源:《西部学刊》2024年第09期摘要:作为世界上晚婚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本的平均初婚年龄不断攀升。
通过对厚生劳动省、总务省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理想型结婚对象难觅,男女双方对家庭生活的期望值降低,未婚者倾向于享受自我生活、追求自身價值实现是日本社会晚婚化加剧的主要原因,并由此造成了严峻的少子化、愈发突出的高龄化等社会问题。
对此,可通过引导未婚者树立正确的婚恋家庭观,呼吁地方团体及政府加大政策支持等方式缓解晚婚化现象给日本社会带来的挑战,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日本;晚婚化;社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09-0155-04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henomenonof Late Marriage in Japanese SocietyCheng ZhuoyuZhang Yali(Jiaozuo Normal College, Jiaozuo 454000)Abstract: As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most serious phenomenon of late marriage in the world, the average age of first marriage in Japan has been ris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 and Ministry of Internal Affairs and Communic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enhancement of female independence consciousness, the difficulty in finding ideal marriage partners, the lower expectations of both men and women for family life, the tendency of unmarried people to enjoy their own lives and pursue their own value realiz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late marriage in Japanese society, which have caused severe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low fertility and the increasing prominence of the ageing of the population. In this regard, the challenges posed to Japanese society by the phenomenon of late marriages can be mitigated by guiding unmarried people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iew of marriage,love and family, and by calling on local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s to increase policy support,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words: Japan; late marriage; soci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当代日本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到达适婚年龄后,或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或因不甘失去单身的自由、抑或是因为不愿承担家庭经济事务重担等原因,拒绝步入婚姻殿堂的越来越多,这造成日本社会结婚年龄不断增长,晚婚化现象逐渐显现。
从女性职业变化看日本人社会意识的变迁

动机, 本人纷纷投入到丰富多彩 的余暇活动中。体育、 日 业余爱好 、 娱乐和旅行这四类余 暇活动构成了余暇的“ 四大家族” 。纵观 日 本
学升学率 (3 %) 4 . 但是 女性短期 大学升学率很 高若加上短 大升学 4 率则 达到 4 . 略高于男性的 4 . 在这一背景下, 8 %, 9 5 %。 8 女性 的就业 状况也 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一些 研究数据表 明女性 的相对 就业率 基本没有改变 。 然而 其职业构 成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日 本农林业
日本进入了生 活余暇化 的时代 , 日本人 的生活重 心发生了重大变 化。17 9 3年 , 在石油危机 冲击下 , 日本人 的余暇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
由“ 钱 消 费 型 ” 金 发展 到 “ 间 消 费 型 ” 也 就 是说 日本 人 的 生 活 方 时 。
抽样 的数据统计结 果表 明: 国 5 . 全 8 %的家庭实行 的是核心家庭 8
有较强赡养功能的主干家庭愈来愈少, 与老年人的同居率较以前 下
降, 每户平均人 口从 5人减到 3 以下 。而核心家庭 、 人 单身家庭、 老 年家庭却 日益增多。随着女性就业机会 的增加 ; 家庭内男女角色分 工的意识 即过去那种“ 男主外 、 女主 内” 的家庭观念也发生 了变化,
1 战 后 民主 改 革 、 女 平 等 的 主 张 、 子职 业构 成 的 变 化 男 女
子、 做家庭主妇、 也可以走 出家 门到社会上工作。
22 生活 重 心 发 生 变化 .
制度 。 2 世纪初期 , 到 O 现实 中的家庭 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著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摘要】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社会地位的限制到获得更多的教育与就业机会。
尽管在家庭角色和社会压力方面仍存在问题,但性别平等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冲突也影响着女性的地位。
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仍然面临挑战,但未来发展趋势积极向好。
为了进一步改善女性社会地位,建议政府加强性别平等政策的实施,提高女性职场参与度,推动家庭责任的平衡分工,同时促进现代文化对女性地位的认知和尊重。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推动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持续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教育、就业、家庭角色、性别歧视、性别平等政策、文化传统、现代化、发展趋势、建议、改善、社会压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日本在二战结束后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恢复和提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特别是在女性社会地位上,传统的家庭观念和性别角色开始受到挑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研究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对于理解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期,日本女性在家庭生活、教育机会、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都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教育机会的扩大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女性开始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也逐渐增加。
与此日本社会中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和社会压力,这也给女性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对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教育机会、就业情况、家庭角色、性别歧视以及文化传统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位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1.2 研究目的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战后女性在日本社会中的变化和发展,解析现存的问题和挑战。
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V . 9 No 5 2 。
长 春师范学 院学报 ( 人文社 会科学版 )
Ju a o hncu om l n e i { u ai s n oi c ne) or l f aghnN ra U i rt H m nt d c l i cs n C v sy i a S aS e e
战后 1本传 统 的婚姻 观受 到 了极 大 的 冲击 。随 着 女 性意 识 的 觉 醒 ,女性 政 治 经济 、文化 教 育 地 位 的提 3
高 ,当代 1本女 性 的家庭 观 、婚 姻观 也 发生 了 巨大 的 变化 。不 愿 过早 结 婚 而 选择 独 身 的职业 女性 在 不 断增 3
有稳定的收入 ,即资格保持者、公务员等安定的职业 ; “ 低依存”则是指男性婚后不会对女性过多的束缚,
尊重对 方的生 活 ,给对方 留有私人 空间 。
现代 女性婚姻 思想 的改 变 ,其 中也有 男性生存 状况 改变 因素 的作用 。过去 的 日本社会 ,男性工作几 年之 后 基本都 能够拿到 养活一家老 小的薪水 。但是如 今薪水 和工龄之 间 的紧密 程度 已经 大不如 从前 ,养 活一 家老 小 就成 了问题 ,晚婚 和少 子化 的情况 凸现 出来 。女 性择偶 观 的改变 也在一定 程度上 反映 出女性 对于男性 的理
战后 日本 女性 的婚 姻观发生 了巨大 的变化 。本 文从 日本 女性 的择偶观 ,婚姻 生活观 , 日本 女性的社会地
位提 高以及产生 该现象 的原因等几个方 面人手 ,详细 分析 日本 女性婚姻 观的变化 和发展 。
一
、
日本女 性传统 的婚 姻观
旧时的 日本妇 女 留给世人 的印象是 忍辱负重 、必恭 必敬 的贤妻 良母 形 象 。传 统 的婚姻 认 为 :男 大 当婚 ,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日本战后女性社会地位分析
战后的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以前的三从四德到现代化的平等主义,女性不再是传统的家庭主妇,而是成为了职业人士和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因此,对于日本
女性社会地位的分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在战后初期的日本,女性仍然被视为是仅仅适合家庭生活的人,而男性则被视为是享
有更高的地位和地位更高的人。
尽管日本已经结束了二战,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仍然存在。
这给女性带来了许多不公正和不平等的待遇。
女性的地位受到诸多制约,无法参与政治、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甚至有时无法进行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社会逐渐地朝着更加平等和开放的方向发展。
女
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上升。
1990年代以来,日本的女性群体的参与率开始上升,努力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也逐渐地发展。
女性逐渐地被认可为与男性同等的个体和社会成员,最终取
得了自己应有的社会地位。
现今日本的女性社会地位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日本的女性现在已经不再相信婚姻
是必然的,更多的女性出现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出现了更多的女性也成为了职业人士。
有
许多妇女组织和性别平等倡导团体在努力争取以平等的角度来解决妇女的问题,进一步提
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不仅彰显了平等主义的理念,更体现
了女性对社会发展做出的各种贡献。
今天的日本女性已经以一种不同于以前的方式成为了
社会重要成员,她们享有像男性一样的自由和平等。
女性的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影响了整个
日本社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推动日本变得更加平等、开放和富有创造力。
对现代日本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变迁的考察

对现代日本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变迁的考察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现代日本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变迁。
日本,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社会,其女性的婚姻观和家庭观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性别角色的重新定义,也揭示了日本社会对于家庭、婚姻和性别的深层次理解和期待。
文章将首先概述日本传统的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分析其在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形成原因。
接着,通过对比研究,揭示现代日本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包括女性对婚姻自主权的追求、对家庭角色的重新定义、对事业与家庭平衡的追求等。
文章还将探讨这些变化背后的推动因素,如社会性别观念的转变、女性教育程度的提高、职业女性的增多等。
文章将评估这些变化对日本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影响,并展望未来日本女性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日本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她们如何处理和平衡婚姻、家庭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一研究也将对全球范围内的女性地位和性别平等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现代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也体现了她们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传统观念中,女性的角色被定义为家庭的守护者,婚姻被视为她们生活的核心。
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经济上的依靠和情感上的寄托,而女性的职责则是为丈夫和家庭服务。
这种观念在二战后的日本尤为明显,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使得女性更多地依赖于男性。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开始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自我实现和职业发展,她们不再将婚姻视为唯一的人生目标。
相反,她们更倾向于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能够共同成长的伴侣。
同时,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和再婚现象的普及,女性对婚姻的看法也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
摘要:战后,随着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日本经济的完善发展,女性的自
我意识逐渐提高,生活的重心从家庭转移,开始追求自由的生活,日本女性的婚姻
观念逐步改变。
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女性不婚、晚婚已经成为日
本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也导致了日本“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严重影响了
日本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女性;婚姻观;晚婚;不婚
前言
日本女性从传统的婚姻观到现代婚姻观之间的变化,深刻地反应了现代日本
社会的现状以及导致其发生的原因。
此外,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造成了“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日本女性的婚姻观的变化,对了解日本社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田晓红认为,现代已婚的年轻女性的自我意识已经超越了传统意识的范畴。
她们的结婚观从以前的以经济第一,家庭第一服从他人的形态转变为以爱情第一,个人第一的自我意志型。
她们反对绝对的夫妻角色,认为家庭应该是夫妻共同搭
建的暖巢。
现代日本女性的观念的确变了。
在她们的观念中,家庭的和谐是靠夫
妻双方共同维护和稳固的。
傅紫琼认为,传统的婚姻观是束缚自身发展的,日本
女性逐渐摆脱这种束缚,寻找新型婚姻观,探索新型家庭模式。
而这些变化也成
为了女性在社会上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也成就了女性在意识上的巨大飞跃。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日本女性结婚观念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日本女性的传统婚姻观及现代婚姻观
1.1婚姻观的内涵及婚姻形式
婚姻观是组成人生观和社会伦理观的一部分。
作为社会伦理观的一部分,它
反映了人们对道德要求和婚姻家庭制度的根本观点,作为人生观的一部分,它主
要指人们对自己的家庭生活、婚姻的基本态度。
《现代女性知识辞典》将婚姻观
定义为对婚姻行为的总观念。
其中包括爱情观念、男女平等观念、择偶观念、夫
妻义务观念、以及生育观念等。
在不同的时期下会有不同的社会背景,也就会有不同的婚姻观念。
日本的婚姻制
度总体上经历了四个变化过程。
日本女性在不同的婚姻制度下的家庭中,权力和
地位都是有很大差别的。
访妻婚时期男女之间的婚姻在各个方面都是绝对自由的。
女性成为婚姻的主体,女性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也有权利支配和继承家庭财产,还享有领
导和监护子女等家庭成员的权利。
这种婚姻习俗反映了日本古代“女尊男卑”的社
会现象。
日本的大化改新活动完成后,原始氏族社会形态下的访妻婚逐渐被招婿婚这
种新的婚姻制度所取代。
婚姻的决定权掌握在女方父亲的手里。
女性逐渐失去了
婚姻的自主决定权,同时,指挥家庭的话语权也被剥夺。
但是家庭地位还是比较
高的。
日本进入武家社会后,男权至上,招婿婚被嫁娶婚所取代。
在嫁娶婚中,男
性统治整个家庭,女性在家庭中一切都听从丈夫。
女性始终把婚姻视作自己的终
身归宿。
直到1947年,日本政府大幅度修改了《明治民法》,明确了在继承和
婚姻等问题上夫妻双方都享有平等权。
越来越多的人才走上了自由恋爱的道路。
1.2日本女性传统的婚姻观
传统婚姻观认为:婚后从夫是一种美德,并且代代流传下去。
“身材高、学历高、收入高”,对于过去的女性而言是完美的结婚对象。
传统的婚姻观中,女性基本没有权利自主选择婚姻对象,而且由于大多数女性没接受过什么教育,她们自
然而然的就形成了到了年龄就要结婚,婚后要对家庭尽职尽责,挑起照顾家庭的
重任并当作唯一的职业。
1.3 日本女性现代的婚姻观
随着战后女性运动的兴起,女性的思想不断进步,对于女性而言结婚不再是
最重要的事。
结婚完全因个人兴趣,与家庭、社会没有必然联系。
这种自主独立
的思考方式是导致晚婚、不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至今为止,单身和晚婚的
女性越来越多,离婚的女性也变得很多。
在现代日本出现以下几种观念:
1)不结婚一族
根据日本平成7年国民生活白书的统计,战后50年的日本男女未婚率分别上升了4.5倍和3倍。
为了自身自由,确保经济上的独立,不会因为家庭放弃工作,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作单身贵族,形成了“不结婚一族”。
2)婚前同居一族
在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初期,出现了“新生代”这一日本年轻女性的代名词。
她们的共同点是崇尚没有责任的生活,追求享乐。
她们完全没有要结婚的打算,并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他们虽然生活在一起,但彼此经济独立,并且有和
外界交往的自由,也不会给对方任何承诺。
3)离婚热潮
现代女性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尊重自我,注重精神生活,一旦感情生活出现
不满,就希望自己能重新选择,渴望自由。
近年来,离婚的热潮不断涌现出来。
“熟年离婚”是其中比较典型的。
日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由于经济、社会的影响
波及到了家庭,导致战后日本社会的婚姻状况出现了很大的波动。
二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变化的原因
2.1女性独立意识的萌芽
战后,日本女性在社会中越来越活跃,婚姻不再是女性追求的事业。
女性对
于婚姻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观点。
很多女性认为经济方面独立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
围内给自己一份自由、独立、稳定的生活,所以她们认为自己能够自己实现目标,选择单身不结婚也可以生活的很好。
与此同时,工作经验以及经济独立带来的消费
需求等,致使大多数女性希望先事业有成后再成家。
还有,所谓的“寄单身一族”,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寄住在父母家里,无忧无虑的享受单身的生活。
因此,她们不
会愿意涉足婚姻,也不会承担婚后养家糊口,相夫教子的责任。
2.2 日本经济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
经济的发展是女性婚姻观改变的根本原因。
1975年后,日本进入经济萧条期,昂贵的教育经费成了家庭的负担,这就导致了很多已婚的女性只能选择重新就业。
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女性的合法权益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于妇女们就业的法律法规。
如1996年制订的《男女共同参画2000年计划》;1999年日本政府修改《育儿和看护休假法》、《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
这些制度的出台,保障了女性享
有和男性同等的劳动机会。
保障了女性的权益,使女性在外打工有了法律的保障。
2.3 女性的高学历化
高学历也是导致女性晚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的日本女性不仅受过的教育
程度低,而且大多数的企业甚至就业机会都不给女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
的进步,女性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也有大量就职机会。
受到过教育的女性
自我意识增强,开始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
高学历的女性视野和知识面更加开阔,思想进步的女性不愿再做一名家庭主妇,她们希望涉足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实
现人生价值。
于是,更多的女性进入了职场。
同时,女性的高学历化也使得女性在选择结婚对象时的标准提高了,男性的
经济水平不高,两个人思想、性格不和也是导致女性晚婚晚育的一个原因。
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女性在战后婚姻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是日本女性的婚
姻观变化的大致过程。
遵循传统婚姻观,到了适婚年龄就结婚,然后辞去工作,
在家中做一名家庭主妇,并且认为婚姻就是自己的终身归宿;随着女性社会地位
的提高,开始步入社会就业,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有了更大的欲望,于是女性
就逐渐不再过早地期待婚姻。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是促使日本女性在婚姻观上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女性的思
维模式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满足于家庭主妇这一单一的职业,而是在事业上投入
更多的精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
参考文献:
[1] 李秀莲.歴史につれて変化した日本女性の結婚観[J].城建学院报.2013(34).
[2] 沈智.浅析日本女性晚婚现象[J].文化视野.2012(204).
[3] 王晓冬.战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10(32).
[4]邹洁.论日本当代女性文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44).
作者简介:贾晓娜(1992.1—),女,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理工大学
日语专业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