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知识点

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知识点
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知识点

第一节成本管理概述

一、 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 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二) 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 帮助企业取得 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 成本管理的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依据竞争战略而定,包括 成本领先 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 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二) 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分,包括成本计算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计算目标——提供成本信息 外部 按照成本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成本,满足

编制会计报表的需要;

1

内部

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的成本意识;

通过成本差异 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 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的 需求。

实施成本领先 战略 在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 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

最大程度地 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表现为对

实施差异化战 略

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前提下,

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成本管理具体包括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2. 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

3.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 成本分析和成本控

制的信息基础。

4. 成本核算分为 财务成本核算 和管理成本核算,前者是历史成本计量,后者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 以用现在或未来

成本。

5.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第二节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知识点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

成本、业务量和利润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

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 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 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 产销平衡;

成 本 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一总成本

=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边际贡献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等是两边同时除以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总额=> 边际贡献率

利润二(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二销售量X(单价-单位娈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L j

?=> 1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知识点二】单一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利润=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

1?保本点

保本状态下,利润为零,于是存在如下等式:

0=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

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X单价

【结论】

降低保本销售量: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2?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保本点销售量(额)/正常经营销售量(额)

和为1

"k__ _____ J

三、安全边际分析

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X单价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提示】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西方国家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标准

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销售量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1

禾卿润=安全边际额x边际贡献率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提示】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

一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

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

【知识点三】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权平均法

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

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保本点销售额的一种方法。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工(某种产品销售额—某种产品变动成本)/工各种产品销售额X 100%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x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总额= 0

二、联合单位法

所谓联合单位,是指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

三、分算法

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

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际贡献、

工时、产品重量、长度、体积等)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

见。

四、顺序法

按照事先确定的各品种产品销售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

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

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

【提示】

①确定主要产品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②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知识点四】目标利润分析及应用

一、目标利润分析

(一)分析

目标利润=销售量x(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例题】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的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 元。如果将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则有:

目标利润销售量=(50000 + 40000)/ (50 —25)= 3600 (件)

目标利润销售额=3600X 50= 180000 (元)

【提示】目标利润销售量公式只能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而目标利润销售额既可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又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

【拓展】如果企业预测的目标利润是税后利润。

税后目标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利息]X(1—所得税税率)

税后目标利润丄知■

的梢售量卑位边际贡at

(二)措施

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X销售量—固定成本

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实现目标利润,在其他因素不变时,销售数量或销售价格应当提高,而固定成本

或单位变动成本则应下降。

、量本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一)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利润=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一固定成本

【知识点五】禾U润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利润=销售量X单价-销售量X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娜系数」'悯变动百分比

因素变动百分比

【结论1】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号,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反向关系;反之亦然。

【结论2】判断敏感性因素的依据是敏感系数的绝对值,绝对值越大,分析指标对该因素越敏感。

二、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1. 各因素变动率

2.

利润变动率

第三节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知识点一】标准成本的相关概念 一、标准成本及其分类

标准成本是指通过调查分析、运用技术测定等方法制定的,在有效经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目标 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在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的假设条件下 制定的成本标准。

正常标准成本

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考虑生产中不可避 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提示】通常来说,理想标准成本 小于正常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

等特点,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进而 采取措施,对成本

进行有效控制的管理方法。

(确莖标准咸本]——I ------------ [真际主产耗辟片

计算标准成本]

计算实际咸本

1 1

差异分析及报告

【知识点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材料用量标准X 材料价格标准)

議H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二工时用量标准*标准工资率

标准工资率二标准亍资总额/标

准总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工时用量标准X 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标准制造赛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赛用总赖/标准总工时

用量差异的主要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

用量

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一般由采购部门负责,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一般由人事部门负责,制造费用的 价格差异一般由生产部门负责。

【知识点三】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一、 基本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成本差异为正,即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表示超支; 成本差异为负,即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表示节约。

【注意】此处分析的都是实际产量下的实际成本和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实际成本=实际价格X 实际用量;标准成本=标准价格X 标准用量 成本差异=实际价格X 实际用量-标准用量X 标准价格

=实际价格X 实际用量一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X 标准用量

记忆技巧:价标量实(价格差异的括号外面是实际用量,所以是量实)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成本差异=(实际价格X 实际用量一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 (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X 标准用量)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X 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X 实际用量

用量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产量下标准用量)X 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

工资率差异(价差)=(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X 实际工时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 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

耗费差异(价差)=(实际分配率一标准分配率)X 实际工时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X 标准分配率 二、 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提示】固定制造费用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固定的,由于生产量的不足,会造成生产能力的“浪费”, 所以在分析的时

候需要考虑实际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差距问题。

成本差异'标准分配彰整埜殛可

[

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

第四节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知识点一】作业成本管理

实际

广里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

耗费差异

预茸

预算工时X 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

实际

产量

实际工时X

标准工时X

标准分配率 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

,

*J

能量差异

?丨

I —

2020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章节练习--第一章 总论

2020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章节练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用鼠标点击相应的选项。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1.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普通合伙企业的缺点是()。 A.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B.双重课税 C.存在代理问题 D.无限连带责任 2.下列关于企业及其组织形式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B.个人独资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下去 C.合伙企业存在双重课税的缺点 D.公司制企业在最初所有者死亡后会自动消亡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特点的是()。 A.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B.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C.体现了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D.这一目标没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下列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优点的是()。 A.考虑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B.适合所有企业 C.考虑了风险因素 D.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5.下列属于通过采取激励方式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是()。 A.解聘 B.股票期权

C.接收 D.限制性借债 6.某上市公司针对经常出现中小股东质询管理层的情况,拟采取措施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是()。 A.停止借款 B.解聘经营者 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 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 A.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并根据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工资水平 B.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积极预防职业病 C.完善工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D.诚实守信,不滥用公司人格 8.下列关于财务管理环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预测方法进行财务预测 B.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C.财务控制可以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几种 D.财务考核与奖惩紧密联系是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环节 9.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该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体制是()。 A.集权型 B.分权型 C.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 D.集权与分权相制约型 10.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明确企业各财务层级财务权限、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 A.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B.如何实施财务控制 C.如何进行财务分析 D.如何进行财务决策

2019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共30页word资料

2015年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B.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提高销售收入,实现目标利润 D.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2.成本计算的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C.降低成本水平 D.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3.企业生产某一种产品,其变动成本率为70%,其销售收入为30000元,固定成本为5000元,那么其销售利润为()元。 A.16000 B.4000 C.10000 D.5000 4.根据量本利分析的原理,只能降低安全边际而不会影响保本点销售量的措施是()。 A.降低单价 B.降低产销量

C.提高单位变动成本 D.提高固定成本 5.若安全边际率为20%,正常销售额为100000元,则保本点销售额为()元。 A.20000 B.80000 C.60000 D.40000 6.下列有关因素变化对保本销售量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单价降低使保本销售量下降 B.单位变动成本降低使保本销售量上升 C.销售量上升使保本销售量下降 D.固定成本上升使保本销售量上升 7.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30元、50元、80元,预计销售量为6000件、4000件、2000件,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15元、30元、5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00元,若企业采用联合单位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联合保本量为2700件 B.甲产品保本销售量7827件 C.乙产品保本销售量5400件 D.丙产品保本销售量2700件 8.在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中,哪种方法下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2019年中级财务管理第一章总论习题word资料24页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合伙企业特点的是()。 A.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订立合伙协议设立 B.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C.每个合伙人对企业债务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D.较难从外部获得大量资金用于经营 2.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为目标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优点的是()。 A.考虑了风险因素 B.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 C.有利于量化非上市公司的股东财富 D.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4.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指的是()。 A.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B.账面资产的总价值 C.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账面价值 D.当前企业所能创造的价值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特点的是()。

A.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B.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C.体现了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D.这一目标没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6.下列各项中,不能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式是()。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 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 C.债权人停止借款 D.债权人收回借款 7.协调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要把握的原则是()。 A.只需要使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B.只需要使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在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C.尽可能使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静态的协调平衡 D.尽可能使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是()。 A.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并根据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工资水平 B.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积极预防职业病 C.完善工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 预算管理 课后作业

第三章预算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详细安排指的是()。 A.预算 B.筹资 C.投资 D.分析与评价 2.能直接反应相关决策的结果,是实际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的预算是()。 A.业务预算 B.全面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财务预算 3.下列预算中,不属于业务预算内容的是()。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制造费用预算 D.投资支出预算 4.企业在计划期内反映有关预计现金收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算是()。 A.业务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财务预算 D.全面预算 5.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的是()。 A.董事会 B.预算委员会 C.财务管理部门 D.各职能部门 6.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作为唯一基础来编制的预算方法是()。 A.弹性预算法 B.固定预算法 C.增量预算法 D.定期预算法 7.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是()。 A.固定预算法 B.增量预算法 C.零基预算法 D.定期预算法 8.下列各项中,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预算方法是()。 A.固定预算法 B.增量预算法 C.定期预算法 D.滚动预算法 9.企业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是()。 A.直接材料预算 B.生产预算 C.销售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10.企业调整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提出报告。 A.预算委员会 B.董事会 C.股东会 D.监事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预算最主要特征的有()。 A.数量化 B.标准化 C.可执行性 D.可监督性 2.按照内容不同,可以将企业预算分为()。 A.经营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全面预算 D.财务预算 3.下列预算中,属于辅助预算的有()。 A.产品成本预算 B.现金预算 C.资本支出预算 D.管理费用预算 4.相对于固定预算而言,弹性预算的主要特点有()。 A.稳定性强 B.预算范围宽 C.持续性强 D.便于预算执行的评价与考核 5.下列各项中,属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编制时应遵循的假定有()。 A.一切以零为出发点 B.建立在成本习性分类的基础上 C.企业现有的业务活动是合理的 D.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 6.与零基预算相比,增量预算的缺点有()。 A.编制工作量大 B.可能会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C.不必要开支合理化 D.无效费用得不到有效控制 7.现金预算是以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为依据编制的,主要由()构成。 A.可供使用现金 B.现金支出 C.现金余缺 D.现金筹措与运用 8.下列各项中,会对预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金额产生影响的有()。 A.管理费用预算 B.销售费用预算 C.生产预算 D.产品成本预算 9.下列各项中,可以单独列示在现金预算表中的项目有()。 A.经营现金收入 B.直接材料采购 C.资本化利息支出 D.分配股利

中级财务管理(宋献中)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二章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基本训练□知识题 1.2 知识应用 1.2.1判断题 1.× 2. × 3.√ 4. × 1.2.2选择题 1. ABE 2. C 第2章 ■基本训练□知识题 2.2 知识应用 判断题 ⒈√⒉×⒊×⒋√ □技能题 2.1规则复习 1.(1) 指标 项目KσV A10.5% 5.22%0.497 B11.5%13.87% 1.206 由计算结果可知,B项目的风险大于A项目。 (2)X =10.5%÷5.22%=2.01 查表知,X=2.01所对应的面积为0.4778,即A项目盈利的可能性为97.78%。 2.(1)E A=9.25% E B=4.7%σA=9.65% σB=2.24% (2)σAB = 0.002153 (3)σP = (60%)2× (9.65%)2 + (40%) 2×(2.24%)2 + 2×60%×40%×0.9958×9.65%×2.24% = 6.683% 2.2 操作练习 1.(1)完成的表如下所示: 证券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 投资组合投资结构(W A,W B)E(R p)σp A B C D E F G H I (0, 1) (0.25, 0.75) (0.5, 0.5) (0.75, 0.25) (1, 0) (1.25, -0.25) (1,5, -0.5) (1.75, -0.75) (2, -1) 4% 5.5% 7% 8.5% 10% 11.5% 13% 14.5% 16% 1.25% 2.5% 3.75% 5% 6.25% 7.5% 8.75% 10%

(2)根据计算结果做图(略)。 2.(1) ()% 152.7R E P = ∵ 8.5%>7.152%,∴ 该投资可行。 (2)做出资本市场线(略)。 3.(1) (2) ρAC =0.45792 ρAD =0.99368 βA =1 βB =0 βC =0.595296 βD =-1.291784 R A =10%+1×(16%-10%)=16% R B =10% R C =10%+0.595296×(16%-10%)=13.57% R D =10%-1.2917184 ×(16%-10%)=2.25% 评价(略)。 第3章 ■基本训练□知识题 3.2知识应用 3.2.1判断题 ⒈ × ⒉ √ ⒊ × ⒋ √ 3.2.2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C □技能题3.1规则复习 1.(1)净现值 (2)IRR A =34.16% IRR B =37.98% IRR C =40% (3)当利率为10%时,A 项目最有利 2.

2018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 成本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量本利分析原理,下列计算利润得公式中,正确得就是()。 A、利润=保本销售量×边际贡献率 B、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D、利润=销售收入×(1-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您得答案:D正确答案:C 解析: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销售收入-保本销售额)×边际贡献率 2、在企业得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成本管理工作得起点就是()。 A、成本规划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 解析:成本规划就是进行成本管理得第一步,主要就是指成本管理得战略制定。所以,本题得答案为选项A。 3、以下有关投资中心与利润中心得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A、投资中心就是最高层次得责任中心 B、投资中心拥有最大得决策权 C、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 D、利润中心在考核利润时考虑了所占用得资产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D 解析: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得资产,所以选项D得说法错误。 4、下列各项中,一般不作为以成本为基础得转移定价计价基础得就是()。 A、完全成本 B、固定成本 C、变动成本 D、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B 解析:以成本为基础得转移定价,就是指所有得内部交易均以某种形式得成本价格进行结算,它适用于内部转移价格得产品或劳务没有市场得情况,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变动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本题应选择B选项。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成本计算得目标得就是()。 A、降低成本水平 B、通过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人们得成本意识 C、通过成本差异分析,评价管理人员得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 D、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提供成本管理信息,有效地满足现代经营决策对成本信息得需求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A 解析:选项A就是成本控制得目标,不就是成本计算得目标。选项BCD都就是成本计算得目标。 6、关于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得就是()。 A、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 B、此图得主要优点就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得数值 C、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减少 D、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 您未做该题正确答案:C 解析:边际贡献式量本利分析图主要反映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形成得边际贡献,而边际贡献在弥补固定成本后形成利润。此图得主要优点就是可以表示边际贡献得数值。边际贡献随销量增加而扩大,当其达到固定成本值时(即在保本点),企业处于保本状态;当边际贡献超过固定成本后企业进入盈利状态。选项C不正确。 7、某企业内部乙车间就是人为利润中心,本期实现内部销售收入200万元,变动成本为120万元,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为20万元,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得固定成本为10万元,则该中心得可控边际贡献为()万元。 A、80 B、60 C、50

(完整版)中级财务管理知识总结

2017中级财务管理考试必记公式大全 一、复利现值和终值 二、年金有关的公式: 1.(自第一期期末开始) 2.预付年金(自第一期期初开始) (1)预付年金终值 具体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预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即F=A(F/A,i,n) ×(1+i) 方法二:F=A[(F/A,i,n+1)-1](期数+1,系数-1) (2)预付年金现值 两种方法 方法一:预付年金现值=普通年金现值×(1+i)即P=A(P/A,i,n)×(1+i) 方法二:P=A[(P/A,i,n-1)+1] (期数-1,系数+1) 3.递延年金(间隔若干期,假设题目说从第三年年初开始连续发生5年,由于可以从第二年年末开始发生,那么递延期=2)(1)递延年金终值 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一样,计算公式如下: F A=A(F/A,i,n) 注意式中“n”表示的是A的个数,与递延期无关。 (2)递延年金现值(m=递延期,n=连续收支期数,即年金期) 【方法1】两次折现 计算公式如下: P=A(P/A,i,n)×(P/F,i,m)

【方法2】 P =A{[(P/A,i,m+n)-(P/A,i,m)]} 【方法3】先求终值再折现 P A=A×(F/A,i,n)×(P/F,i,m+n) 4.永续年金现值 P=A/i 永续年金无终值 【总结】系数之间的关系 1.互为倒数关系 三.利率:= 1. 插值法 即 2. 永续年金利率:i=A/P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一年多次计息时的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i):1年计息1次时的“年利息/本金” 名义利率(r):1年计息多次的“年利息/本金” m i=(1+r/m) -1 (2)通货膨胀下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 (1+r)=(1+i)×(1+通货膨胀率) 即 四.风险与收益的计算公式 1. 资产收益的含义与计算 单期资产的收益率=资产价值(价格)的增值/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 [利息(股息)收益+资本利得]/期初资产价值(价格) =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E(R)= E(R)为预期收益率;P i表示情况i可能出现的概率;R i表示情况i出现时的收益率。 3. 必要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2018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八章知识点

第八章成本管理 第一节成本管理概述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二)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据竞争战略而定,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二)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是对总体目标的细分,包括成本计算目标和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计算目标——提供成本信息 成本控制目标——降低成本水平 三、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成本管理具体包括成本规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2.成本规划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指成本管理的战略制定。 3.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指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所进行的会计核算,它是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信息基础。 4.成本核算分为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前者是历史成本计量,后者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或未来成本。 5.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第二节量本利分析与应用 【知识点一】量本利分析概述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为企业预测、决策、规划和业绩考评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的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 (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息税前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中级财务管理第一章_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管理目标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掌握要求】四方面的要点: 【要点1】各种目标的衡量指标 【例题1?单选题】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上市公司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A.总资产报酬率 B.净资产收益率 C.每股市价 D.每股收益 【答案】C 【解析】股东财富是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 【例题2?判断题】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价值所体现的资产的价值既不是其成本价值,也不是其现时的会计收益。()【答案】√

【解析】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价值不是账面资产的总价值,企业价值可以理解为企业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或者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要点2】掌握各种目标优缺点 【例题3?判断题】对上市公司而言,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缺点之一是不容易被量化。()(2011年) 【答案】× 【解析】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例题4?单选题】某公司董事会召开公司战略发展讨论会,拟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下列理由中,难以成立的是()。(2010年) A.有利于规避企业短期行为 B.有利于量化考核和评价 C.有利于持续提升企业获利能力 D.有利于均衡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知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缺点是过于理论化,难以操作;对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确定其价值。因此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是不利于量化考核和评价。所以选选项B。 【要点3】注意各种目标之间的共性和特性

中级财务管理第3章

第六节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企业的筹资管理,不仅要合理选择筹资方式,而且还要科学安排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是企业筹资管理的基本目标,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安排产生制约性的影响。资本成本是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不同性质的资本所具有的资本成本特性,带来了杠杆效应。 一、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优化程度的标准,也是对投资获得经济效益的最低要求。企业筹得的资本付诸使用以后,只有投资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率,才能表明所筹集的资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 资本成本的含义 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资本成本是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对出资者而言,由于让渡了资本使用权,必须要求去的一定的补偿,资本成本表现为让渡资本使用权所带来的投资报酬。对筹资者而言,由于取得了资本使用权,必须支付一定代价,资本成本表现为去的资本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 1. 筹资费 筹资费,是指企业在资本筹措过程中为获得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想银行支付的借款手续费,因发行股票、公司债券而支付的发行费等。筹资费用通常在资本筹集时一次性发生,在资本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因此,视为筹资数额的一项扣除。 2. 占用费 占用费,是指企业在资本使用过程中因占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如向银行等债权人支付的利息,向股东支付的股利等。占用费用是因为占用了他人资金而必须支付的,是资本成本的主要内容。 (二) 资本成本的作用 1. 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筹资方案的依据 各种资本的资本成本率,是比较、评价各种筹资方式的依据。在评价各种筹资方式时,一般会考虑的因素包括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对投资者吸引力的大小、融资的难易和风险、资本成本的高低等,而资本成本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企业筹资应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方式。

2020年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练习+第08章++成本管理

第八章成本管理 一、单选题 1.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意义不包括()。 A.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B.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提高销售收入,实现目标利润 D.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成本计算的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C.降低成本水平 D.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3.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贯穿于成本管理全过程的是()。 A.成本规划 B.成本核算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4.下列关于量本利的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A.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B.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5.在Y=a+b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收入,则b表示()。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年产销量为20000件,售价为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则该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是()元。 A.200000 B.120000 C.400000 D.800000 7.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降低保本销售量的是()。 A.降低单位边际贡献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8.在多种产品的保本分析中,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的方法是()。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C.顺序法 D.主要产品法

中级财务管理(2019)章节练习(共10章)第01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一、单选题 1.承担有限债务责任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个体工商户 D.公司制企业 2.下列有关企业及其组织形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B.企业的典型组织形式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 C.合伙企业缺点为双重课税 D.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有限债务责任 3.甲、乙共同出资经营A企业,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则A企业属于()。 A.普通合伙企业 B.个人独资企业 C.有限责任公司 D.股份 4.企业财务管理以实现更多资料联系微信 jyzlg01利润最大为目标的财务管理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5.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下列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优点的是()。 A.考虑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B.适合所有企业 C.考虑了风险因素 D.以上均错误 6.下列各项中,属于各种财务管理目标基础的是()。 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优点的是()。 A.考虑了风险因素 B.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追求短期行为 C.有利于量化非上市公司的股东财富 D.对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优点的是()。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考虑了投资的风险价值 C.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D.股票价格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企业价值 9.下列各项中,符合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要求的是()。 A.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 B.强调债权人的首要地位 C.强调员工的首要地位 D.强调经营者的首要地位 10.下列各项中,关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特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B.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C.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D.有利于企业从长远出发,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协调所有者和经营者矛盾的方法是()。 A.限制性借债 B.停止借款 C.解聘 D.收回借款 12.下列各项中,不能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矛盾的方式是()。 A.市场对公司强行接收或吞并 B.债权人通过合同实施限制性借款 C.债权人停止借款 D.债权人收回借款 13.下列各项中,不可用于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矛盾的措施是()。 A.所有者解聘经营者 B.所有者向企业派遣财务总监 C.公司被其他公司接收或吞并 D.事先在借款合同中规定借款用途 14.在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可能存在冲突,下列不属于协调这一冲突的方法是()。 A.解聘 B.接收 C.停止借款 D.授予绩效股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 A.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并根据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工资水平 B.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积极预防职业病 C.完善工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D.诚实守信,不滥用公司人格 16.在财务管理环节中,按照财务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利用专门的方法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称为()。 A.财务计划 B.财务决策 C.财务控制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第1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在经济订货模型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随每次订货批量的变动,相关订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呈反方向变化 B.相关储存成本与每次订货批量成正比 C.相关订货费用与每次订货批量成反比 D.相关储存成本与相关订货费用相等时的采购批量,即为经济订货批量 正确答案:A,B,C,D, 第2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在经济订货模型中,导致经济订货批量减少的因素有( )。 A.每期对存货的总需求减少 B.单位缺货成本降低 C.每期单位存货持有费率增加 D.每次订货的费用增加 正确答案:A,C, 第3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对于现金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来说,资金流程主要包括( )。 A.关于账户管理、货币资金安全性规定 B.资金内部结算,信贷管理与控制 C.支出资金管理与控制 D.资金用途的管理和控制 正确答案:A,B,C,

第4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现金管理中的“现金”包括( )。 A.库存现金 B.有价证券 C.商业汇票 D.银行存款 正确答案:A,D, 第5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以下可能影响到企业选择流动资产投资战略的因素有( )。 A.公司债权人意见 B.产业因素 C.影响公司政策的决策者类型 D.公司规模大小 正确答案:A,B,C,D, 第6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现金的周转过程主要涉及( )。 A.存货周转期 B.固定资产周转期 C.应收账款周转期 D.应付账款周转期 正确答案:A,C,D, 第7 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

中级财务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课后作业(下载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控制地目标是(). A.追求成本水平地绝对降低 B.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莃莂袆袂莂蒅虿膀莁] C.降低成本水平 D.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地前提下,实现成本地持续降低 2.下列各项,不属于成本控制原则地是(). A.全面控制原则 B.因地制宜原则 [葿螇蚅肁蒈蒇羁羇肄] C.经济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3.下列关于量本利地关系式中,不正确地是(). A.利润=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B.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C.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D.利润=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4.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降低保本点销售量地是(). A.降低单位边际贡献 B.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C.提高销售单价 D.降低固定成本总额 [螃肂蒂螈螂膄蚈蚄袁] 5.在量本利分析图中,保本点是指(). A.总收入线与固定成本线地交点 [薈袈膆虿螇膀聿节薃] B.总收入线与变动成本线地交点 [羇荿莀袈羆蒁蚅螄羅] C.变动成本线与固定成本线地交叉点 [莈蒆蝿膀莃蚅蚈膃葿] D.总收入线与总成本线地交点 [膃芀螆羀聿芀蒅螃羅] 6.下列计算式中错误地是(). A.安全边际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螃肄蒀薂袈膃莀薅羄] B.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保本点销售量 C.保本作业率+安全边际率=1 D.利润=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7.若安全边际率为20%,正常销售量为1000件,则保本点销售量为()件. A.200 B.800 C.600 D.400 8.在多种产品地保本分析中,哪种方法下固定成本全部由一种产品负担(). A.加权平均法 B.分算法 C.顺序法 D.主要产品法 9.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一种产品,预计下年销售价格为1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固定成本为480000元,如果下一年要实现目标利润240000元,那么销售量应到达()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2013年《中级财务管理》学习笔记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本章知识框架】 第一节企业与企业财务管理 一、企业及其组织形式 (一)企业的定义及功能(一般了解) (二)企业的组织形式 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有三种: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 【提示】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属自然人企业,出资者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 二、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P3-P4)

【本节思维导图】: 第二节 财务管理目标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五)【四种目标主要对比点总结】

二、利益冲突的协调 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首要任务是要协调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协调冲突需要把握的原则:尽可能使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平衡。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 1.对员工的责任。 2.对债权人的责任。 3.对消费者的责任。 4.对社会公益的责任。 5.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法人”要做“善人”,别做“缺德”事 【本节思维导图】:

第三节 财务管理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与一般工作程序,财务管理的环节主要有: 【本节思维导图】: 第四节 财务管理体制 一、财务管理体制的一般模式

二、集权与分权的选择 集权与分权各有特点,各有利弊。对集权与分权的选择、分权程度的把握历来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难点。 集权分权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设计原则 (一)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 (二)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原则 (三)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 (四)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财务知识)中级财务管理教材

第三节证券市场理论 本节要点: 1、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客观题)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重点,主观题、客观题) 3、套利定价理论(了解) 一、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 1.关系公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 f+b×V 无风险收益率(R f)通常用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来近似地替代;风险收益率可以表述为风险价值系数(b)与标准离差率(V)的乘积。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0%,其标准离差为0.04,风险价值系数为30%,则该股票的风险收益率为()。(2005年) A. 40% B. 12% C. 6% D. 3% 【答案】B 【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0.04/10%=0.4,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0.4×30%=12%。 2.风险价值系数(b)的影响因素: 风险价值系数(b)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的态度越是回避,风险价值系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公式的缺点 现实中,对于公式中的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估计都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能够取得亦不够可靠。因此,上述公式的理论价值远大于其实务价值。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R=R f+β×(R m-R f) 其中:(R m-R f)市场风险溢酬,反映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或厌恶程度)。 【例题】当前国债的利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甲股票的β系数为2,问: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是多少? 解答: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4%+2×(9%-4%)=14% 教材【例2-8】某年由MULTEX公布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β系数是1.170,短期国库券利率为4%,S&P股票价格指数的收益率是10%,那么,通用汽车该年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应为: R=R f+β(R m--R f)=4%+1.17×(10%-4%)=11.02% 通过公式R=R f+β×(R m-R f),要注意两点:一是为主观题打基础;二是注意相应的结论,这是客观题的考核点。 从客观题方面看,第一:通过公式要注意哪些因素影响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一个是无风险收益率(R f),无风险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二个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R m),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三个是β系数,β系数越大,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 第二:注意有关的概念。如(R m-R f)指的是市场风险溢酬。

2020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练习--第一章 总论

2020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章节练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股份有限公司相比,下列各项中,属于普通合伙企业的缺点是()。 A.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B.双重课税 C.存在代理问题 D.无限连带责任 2.下列关于企业及其组织形式的表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是社会生产和服务的主要承担者 B.个人独资企业可以无限存续下去 C.合伙企业存在双重课税的缺点 D.公司制企业在最初所有者死亡后会自动消亡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特点的是()。 A.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B.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C.体现了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统一 D.这一目标没有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与利润最大化相比,下列属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优点的是()。 A.考虑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B.适合所有企业 C.考虑了风险因素 D.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 5.下列属于通过采取激励方式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冲突的方法是()。 A.解聘

B.股票期权 C.接收 D.限制性借债 6.某上市公司针对经常出现中小股东质询管理层的情况,拟采取措施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实现上述目的的是()。 A.停止借款 B.解聘经营者 C.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 D.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绩效挂钩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对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 A.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并根据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工资水平 B.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加强劳动保护,实现安全生产,积极预防职业病 C.完善工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D.诚实守信,不滥用公司人格 8.下列关于财务管理环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预测方法进行财务预测 B.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的核心 C.财务控制可以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几种 D.财务考核与奖惩紧密联系是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环节 9.企业对各所属单位在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该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体制是()。 A.集权型 B.分权型 C.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 D.集权与分权相制约型

中级财务管理 第三章 预算管理练习题

中级财务管理第三章预算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按弹性预算方法编制费用预算,预算直接人工工时为5万小时,变动成本为50万元,固定成本为3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80万元;如果预算直接人工工时达到7万小时,则总成本费用为()万元。 A.80 B.70 C.100 D.110 2.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A.定期预算法 B.滚动预算法 C.固定预算法 D.增量预算法 3.甲企业采取的收账方式为本月销售收入本月收回50%,下月收回30%,下下月再收回20%,未收回的部分在“应收账款”科目进行核算。已知其3月初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9万元,其中包含1月份发生的销售收入未收回的部分4万元,3月份发生的销售收入为25万元,则在4月初的时候,应收账款的余额为()万元。 A.27.5 B.18.5 C.21.5 D.22.5 4.在编制企业预算时应采用的编制程序是()。 A.编制上报、下达目标、审议批准、审查平衡、下达执行 B.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 C.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议批准、审查平衡、下达执行 D.编制上报、下达目标、审查平衡、审议批准、下达执行 5.东大公司销售的电子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由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公司现决定追加投资一项专业设备来扩大生产量,购置该固定资产的预算属于()。 A.业务预算 B.专门决策预算 C.财务预算 D.短期预算 6.关于企业预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特征 B.预算管理委员会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C.预算的目标由财务管理部门拟定 D.总预算包括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 7.关于预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规划、控制和引导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B.无法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协调

宋献中中级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二章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基本训练□知识题 1.2 知识应用 1.× 2. × 3.√ 4. × 1. ABE 2. C 第2章 ■基本训练□知识题 2.2 知识应用 判断题 ⒈ √ ⒉ × ⒊ × ⒋ √ □技能题 2.1规则复习 1.(1) (2)X =10.5%÷5.22%=2.01 查表知,X=2.01所对应的面积为0.4778,即A 项目盈利的可能性为97.78%。 2.(1)E A =9.25% E B =4.7% σA =9.65% σB =2.24% (2)σAB = 0.002153 (3)σP = (60%)2×(9.65%)2 + (40%)2×(2.24%)2 + 2×60%×40%×0.9958×9.65%×2.24% = 6.683% 2.2 操作练习 1.(1)完成的表如下所示: 证券组合的期望 收益率和标准差 (2)根据计算结果 。 1) ()% 152.7R P = 8.5%>7.152%,∴ 该投资可行。 )做出资本市场线(略)。 (1) (2) ρAC =0.45792 ρAD =0.99368 βA =1 βB =0 βC =0.595296 βD =-1.291784 R A =10%+1×(16%-10%)=16% R B =10% W B ) E (R p ) σp = 0.9958

R C=10%+0.595296×(16%-10%)=13.57% R D=10%-1.2917184 ×(16%-10%)=2.25%评价(略)。 第3章 ■基本训练□知识题 3.2知识应用 ⒈×⒉√⒊×⒋√ 1.C 2.B 3.C 4.C □技能题3.1规则复习 1.(1)净现值 (2)IRR A =34.16% IRR B =37.98% IRR C=40% (3)当利率为10%时,A项目最有利 2. 3. E = 2 000元 d = 443.07元Q = 0.1K= 15% NPV = 204元 ∵NPV>0,∴该项目可行。 3.2 操作练习 1.∵NPV =29.05万元>0,∴该项目可行。 2.(1)年净现金流量=220 000元 净现值=220 000×(P/A,12%,10)-1 000 000=243 049(元) (2)敏感系数(设变动率为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