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配音艺术》讲义

《影视配音艺术》讲义
《影视配音艺术》讲义

《影视配音艺术》讲义-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一部分影视配音艺术概说及创作准备

1、专业是我们生存及一切个人社会发展的基点和倚靠,因此,要有敬畏之心,要把练声当成一种仪式,“戏大于天”,把练功(广义)变成生活的一部分,夯实基本功。

2、影视配音艺术的定义及分类:

⑴广义定义: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中,对任何声音要素进行处理加工的艺术创作活动都叫做配音,如音乐的选配,动效的制作,解说,台词的录制,最后的合成等。

⑵狭义定义: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专为对白、旁白、独白、内心独白、解说以及群声等语言的后期配制而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创作活动。

我们所探讨的影视配音艺术是指狭义上的配音艺术。

⑶影视配音艺术的分类:类型十分丰富,可以分为影视专题、栏目配音,影视广告配音,影视剧人物配音等。

3、影视配音艺术的创作特征:

⑴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规定制约性----“带着镣铐跳舞”。

影视配音艺术是多度创作的艺术,创作的度数越多,规定制约性就越强。

创作依据(原片和文稿的风格、基调等)和创作对象(原片人物的“视觉形象”)直接影响着我们对原片、文稿和人物整体基调的把握,规定着我们内心情感的状态和心理节奏的调整,规定着我们吐字力度、语气语调、停连顿挫、点送重音、贴合口型等外部技巧的运用。

⑵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整体适应性。

①影视配音创作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不同时代的审美、价值取向往往体现在影视作品中----

国外:歌舞片的绚烂----西部片的强悍----古典主义的复苏

国内:英雄主义的讴歌----“高大全”----“三突出”的创作模式----平民化的视角----多样化的形态

表现在有声语言上(国内):从“不喊不革命”“调高情亦高”到“自如声区”的降调,从“类型化”的创作到“个性化”的呈现,不同的时代在词汇、语法、话语样态、表达方式甚至是创作者的气息状态、吐字力度等方面,对影视配音创作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因此,我们绝不能“抱残守缺”“以不变应万变”。

②影视配音作品与影视作品各要素之间的整体相适应。

影视艺术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使用“符号”数量最多的艺术。

表现在配音上,就是无论旁白、解说还是人物的对白、独白,只有与画面、音乐、音响、同期声、字幕等所有要素整合于一体,才能构成影视艺术作品的整体和谐之美,才能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③影视配音创作者在创作中的整体适应性----上天入地、紧随不舍、拐弯抹角、亦步亦趋(原上译厂厂长陈叙一先生)。

在影视剧人物配音中,要让自己的声音完全融化在角色之中,哪怕是一声叹息,一个咳嗽,一声笑都不能有丝毫的疏漏,让观众忘掉配音演员自己。

实际录音中,不是一气呵成的,面对中断或“跳场”,要注意保持情绪的一致,用声的统一与节奏的衔接。

在影视专题、栏目、影视广告等配音中,要用心、迅速、深刻地领悟原片的色彩、基调、节奏、画面的转换、音乐的节拍等,准确、生动、传神的完成解说旁白的任务。

要通过经验积累或与录音师的沟通,了解、掌握和适应不同话筒、不同录音条件对声音的影响和对用声的要求,更好的完成配音工作。

⑶影视配音艺术创作的技术依赖性。

影视配音创作的不断发展与改进,依赖于科技水平的进步和录音工艺的提高。因此,一个优秀的配音艺术创作者要了解不同的话筒的类型与特点,要了解不同话筒的指向性,要找到话筒的最佳拾音方位(距离、角度)。

影视配音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具体的录音设备、声学环境以及录音师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一个优秀的录音师对影视艺术创作至关重要。

4、内心情感的积极主动与专业语感的用心磨练。

“言为心声”,一个生活中麻木不仁、消极冷淡的人,在创作中是不可能全心投入,激情澎湃的。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的生活情感,主动地内心体验,是有声语言创作“深刻理解----具体感受”的源头活水。要学会打开我们的心灵,张开所有的触角,去感受火热的生活,在生活中培养自己“审美的眼睛”、“辩音律的耳朵”以及“健康而湿润的心灵”,创作者生活中内心情感的积极主动,是包括影视配音艺术在内的一切艺术创作的前提。

语感:即接受和储存语言信息,发出和驾驭有声语言信息的悟性能力。是语言传播者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反应能力。

专业语感:是建立在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语言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比较透彻的熟知某种、某类语言的特点,并将这些特点纳入自己的认知图式,才能迅速敏锐地感受这种语言,并把握它,驾驭它。

用心磨练影视配音专业语感,要求我们在平时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有目的的听、看、想、练,有意识、有比较地去感受影视配音创作中不同节目、不同语境中的语言的样式样态,区分不同的感觉,体会不同的内心情感状态和心理节奏,品味不同的吐字力度、语气语调、停连顿挫、点送重音等外部技巧的运用。这是影视配音创作的准备中平时最重要的积累,应该成为每一个创作者生活中的习惯。

要把平时学习的广泛积累与创作实践的坚持不懈相结合。只有平常学习的“厚积”,才有创作时的“薄发”。影视配音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想”

和“论”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做”,是实践。

5、表演之于影视配音的重要性及影视配音应掌握的基础表演理论。

⑴表演之于影视配音的重要性。

表演是影视配音创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影视配音语言创作的最终呈现结果是“然”,那么表演理论则是解释“所以然”的很好的依据之一。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影视配音创作者,必须补上表演这一课。

要养成用影视剧人物配音语言的思维来进行专题解说、广告、栏目解说、小说演播、广播剧、散文、诗歌朗诵等语言艺术的创作思考的习惯。

非有声语言跟有声语言是形影不离的。非有声语言跟人的思维活动及心理和情绪等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有声语言创作来说,往往非有声语言找对了,有声语言也就准确了。眼睛里没有,语言里不可能有。从表演上说,有声语言是听内容,非有声语言是看关系。

影视剧人物配音弱化形体表演部分,大大强化台词部分。完全靠声音来塑造人物,演绎戏剧矛盾冲突。

⑵影视配音艺术需要掌握的基础表演理论。

这里面主要指我们的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需要了解的表演理论。概括来说,在影视剧人物配音实际工作中,我们每次在进行具体场次的具体人物配音时,需要知道:

②本场戏我们所配人物的性格、年龄、职业等相关个人特征信息,以及这个人

物在整部片子当中的脉络,如果是历史人物的配音,则要知道这个人物在历史横向、纵向的相关信息,从而确定在本场戏里的人物语言态度和语言分寸。

④本场戏里面都有哪些人物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所配的人物与本场

戏里所有人物之间的关系怎样,从而确定我们的语态和分寸。

⑥了解本场戏的所有矛盾冲突,从而确定本场戏的整体气氛。我们的语言、台

词、气息等都要服从于这个整体的气氛。

⑧以上三点分析明确以后,辅以相应的、合理的生理状态,包括情绪,呼吸,

以及表情、肢体等非有声语言,力求达到与角色“同呼吸,共命运”。

6、关于声音化妆。

声音化妆的目的是什么跟平时我们所说的化妆一样,达到我们所希望的形象。只不过,这里完全是靠声音的控制来塑造我们所想要达到的人物形象。

通过声音化妆,可以改变人物的性格、年龄、胖瘦甚至美丑。当然,这都是指听觉上的。比如很简单的一句话:

“少爷,人都到齐了,您看,咱们什么时候过去啊”

比较忠厚,长相周正的年轻小伙子、

比较愚钝,憨厚的胖下人、

势力、谄媚的管家

忠心的老下人

奸佞、刁钻的老下人

通过声音化妆,同样的一句话,让人感觉出很多人物形象。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声音化妆绝不是技巧的炫耀,技巧只是辅助我们表达的工具,人物塑造的内心依据及情感才是我们语言表达的源动力,我们的语言“有戏”才有“灵魂”。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学习声音化妆在实际工作中有什么用呢也就是:

⑴为什么要进行声音化妆。

从艺术创作上,声音化妆是人物塑造的需要:

②不同性格、身份、年龄段的人,声音的气质和造型是不同的。

④另外,同一个人物角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及心理阶段的声音也是有差别

的。

如:《贞观长歌》里,唐国强演的角色年龄跨度近50年,那么在不同年龄段,声音的处理上肯定是不一样的,年轻气盛时和晚年老成时声音如果没有差别和变化的话,除非是这人成精了。

从市场角度说,声音化妆是生存的需要:

①不同的广告,根据产品及市场定位,需要不同的声音造型来适应,我们

的声音造型能力越强,那么,适应性就越强,换言之,你的活儿就会越

多。

②还有,一部片子里,一个配音演员只配一个人物的情况是很少的。现在

的情况是,剧组及配音导演为了节约经费,会让一个配音演员一个人兼配几个甚至十几个角色,有时候一场戏里面得几个角色都是一个配音演员配的。那么,就要求配音演员有很强的声音化妆和造型能力。所以,无论是从对艺术的追求上来说,还是配音演员的生存需要上来说,都要求配音演员熟练掌握声音化妆这个技巧。

⑵声音化妆的生理基础及方法。

音色的千差万别,除了个体声带长短薄厚不同之外,主要是每个人的共

鸣腔有不同的形状和特性,从而产生一定类型的共鸣作用,形成一个人

的声音个性。

共鸣腔则主要是由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颅腔)构

成。

进行人物声音上的造型(声音化妆)时,关键在于使用和调节共鸣腔。

另外,还有靠控制声带的松紧程度、震动位置,以及口腔控制。口腔控

制是我们的第二付声带,可见口腔控制对声音造型的重要性。

在运用声音化妆技巧时,一定要掌握方法,切不可超越自己的天赋条件,主观、盲目的追求某种音色,否则,会引起声带的病变。

声音化妆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上的,我们的基本功越好,控制的越好,声音化妆会越自如。因此,我们平时每天枯燥的练声,是我们未来所有工作的基础之基础,希望同学们能持之以恒,每天,为自己的未来都添一块砖,加一块瓦,明天属于自己事业的高楼大厦是靠你们双手建造的,未来自己不成功,你怨不得任何人,所以,我希望从今天开始,同学们能认真对待你们的专业和练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录音状态及用声的松与紧的矛盾。

影视配音创作,无论是影视剧人物的配音,还是专题、栏目解说、广告配音等,都要求语言及状态松弛、自然、流畅,但同时又需要用声及状态积极,或“情绪饱满”,或“内劲十足”,这就构成影视配音创作中录音状态及用声松与紧的矛盾,这个矛盾对每个从业者来说都是永远伴随的,大师亦然!而我们业务的提高,也正是在矛盾的协调中得以实现的!诀窍是“内紧外松”。

8、广播剧及小品练习。

第二部分影视剧人物配音

1、影视剧人物配音定义及类型。

⑴定义

影视剧人物配音:是指在影视剧作品中,由配音演员或演员本人面对画面,遵照原片所提供和限定的一切依据,以有声语言为表现手段,专为片中人物或角色的语言所进行的后期配制录音的艺术创作活动。包括人物的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以及群杂等内容。

⑵类型

②译制片:包括普通话译制片、外语译制片以及地方语和民族语译制片。语言

修饰感较强。

④国产片。相比同期,后期配音可缩短拍摄周期,大大削减制作成本,同时,

好的后期配音可弥补演员台词不足,为影片增色。对口型要求更严格。语言要求自然,接近生活。古装片语言则相对夸张一点。

⑥动画片。动画片中人物的语言只能依靠后期配音完成,语言较为夸张,声音

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对配音演员声音表现力和塑造力要求较高,也是最能体现配音演员价值的一种配音类型。

2、影视剧人物配音的创作特征。

⑴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的再现性。

影视剧人物配音艺术作为多度创作的艺术,受到其反应的客观对象----原片的多重制约和规定,对这个客观对象只能进行具体的模仿和还原,但绝不是单纯的模仿与刻板的还原,而是蕴含着独具特色的“还魂”的创造。

⑵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的假定性。

影视剧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但是却带有强烈的假定性----它的故事是剧作家编写的,它的人物是演员扮演的,它的时间、空间,以及呈现给观众的所有生活画面,都不是真实的现实生活,而是一种艺术的假定。

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的假定性,包括两个基本方面:

②所配角色构成情境的假定性。原片演员要以假当真的表演,配音演员要以假

当真的用声音去再现这个表演(为演员配音),所以,广告、专题片、栏目等的配音者往往被称为配音员,只有影视剧人物的配音者被称为配音演员。

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影视配音要懂得表演的原因所在。

④创作过程和方式的假定性。影视剧中演员表演的逼真性和生动性是在极大的

假定性条件下完成的,如演员面对摄像机做无对手的表演,影片顺利颠倒拍摄,季节颠倒拍摄等。同样,配音演员的创作也是在极大的假定性条件下完成的,并且更有限定性。如面对话筒狭小空间内的无对手表演(只有话筒,连服装、道具、美工都没有),跳场次的录音等。

⑶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的多向性。

一般情况下,专题片、广告、栏目等其他影视配音艺术形式,在创作中

都是单向的。即配音者与原片构成单一的对应关系。

影视剧人物配音是多向的,至少包括:配音演员甲与片中角色甲之间,

片中角色甲与片中角色乙之间,片中角色乙与配音演员乙之间,配音演

员甲与配音演员乙之间,还有配音演员与前期导演或后期配音导演之间

的多向的交流。

在为影视剧作品中的人物配音时,配音演员往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

方,调动一切感知觉,关照到方方面面的刺激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3、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的内部技巧----抓特征幻化人物。

塑造人物,是影视剧配音创作的核心。人们经常爱用“贴”或“不贴”来评价一部影视作品人物配音的好坏。也就是说,要想塑造好人物,不仅要“传”好人物的“神”,还要“还”好人物的“魂”。

⑴抓特点,贴合演员----认同原片演员的表演。

影视剧人物配音首先面对的是原片的演员,进而才是由这个演员扮演的角色,因此,要想还好角色的魂,首先就必须先还好演员的魂。

演员对这个角色的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决定了演员的表演,作为配音演

员,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认同和尊重演员前期表演对我们的规定性的前提下,迅速找到这个演员的表演特点,并努力贴近它,以此为根据调整我们的内心依据,找到内心支点,并配合适当的外部表现手段。

⑵找依据,幻化人物----进入规定情境中的角色。

幻化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指“奇异的变化”,在这里我们认为是创作者积极调动一切感知手段,与角色融为一体的努力,是从理性分析的“我就在”到感同身受的“我就是”的转变,犹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般的物我两忘,如同“一个忘我而清醒的舞者,在神似与形似之间任意遨

游”。

表现在配音上,忘我幻化角色就是在深刻理解原片和用心体会人物的基础上,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和固定模式,完全进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以角色的思维去思维,以角色的情感去感受,以角色的方式去表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语)。

具体来说,就是在配音时要抓住几个特征:

②抓住人物语言的性格特征。

个性定义: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

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重要

的标志。

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人们情绪反应的强度、快慢起伏的速度、持续时间

的长短以及各种情感的分寸态度和表露方式。

戏剧人物没有性格就没有色彩。因此配音时,要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特

征,不能只抓共性,千人一腔。而抓住一个人物的特征,首先要给这个

人物定下一个基调。如:同为草莽英雄,鲁智深粗中有细,李逵莽撞率

真。

要在前几度创作的基础上,用心体会人物的个性特征,剥出人物的

“核”,也就是要高度概括出“这一个”人物所特有的内心环境、独特

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倾向。

我们要与原片人物角色的性格气质相融合,融进角色的性格中,主动改

变自己所习惯的心理和行为方式,与角色融为一体,去体验不同角色的

不同人生,并且使这种不同在人物语言上得到直接而鲜明的体现。

一部优秀的作品,它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在整体个性特征和情感

基调统一的前提下,其性格往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甚至是非常矛盾

是复杂的,并且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着和不断发展着的,人

物的态度倾向和情感在不同的情节场景中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创作

中,我们要用心体会人物在具体情节中的不同状态,找到由此折射出的

人物性格中的不同层面。

④抓住人物语言的行为特征。

本应是外部技巧之一,这里提及的原因,是要探讨我们在进行配音创作

时,要理解和体会人物有声语言之外所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

等非语言行为特征的内心依据,以此找到我们配音时的内心依据,继而

使我们的语言“由内而外”地与原片中人物角色的行为特征同步,贴合

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状态和表情变化,贴合人物形体动作

的走、跑、跳、卧、打等不同运动状态,贴合人物的摇头、耸肩、扬

眉、摊手等细小动作。

体态语是人类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有声语言起到补足、替

代、重复、强调等重要作用,并且体现着语言传播中双方关系的实质。

在表演艺术中,体态语的作用尤为突出。

体态语的应用,跟人的心理及精神状态紧密连接。有声语言是听内容,

体态语(非有声语言)是看关系。如,我们常说的,播稿子时,眼睛里

有了,嘴里就有了。

因此,我们在体会到人物的个性特征、剥出“这一个”人物的“核”的

基础上,还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场景里的

行为、语言中去探求他具体的心理状态,找到人物体态语的心理依据,

以调整我们的吐字力度、语气语调、停连顿挫、点送重音等外部技巧的

运用,贴合人物行为的特征。

⑥抓住人物语言的生理特征。

影视剧作品中人物的生理特征,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影视作

品中的角色人物在接受到某种刺激后而做出的相关反应在生理反应上

的表现或变化。这是演员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揭示人物性

格,展现矛盾冲突,甚至是推动情节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影视剧人物配音时,我们决不能只盯着台词和口型,还需要贴合原

片特定的环境和情境下人物具体的生理反应,比如劳累时的气喘吁

吁,寒冷时的浑身颤抖,恐怖时的心惊胆战等,并且要在声音、气

息、口腔控制及吐字状态上有所表现。只有这样,配出来的语言才更

真实生动,才更有生活气息,才有戏。

要用全身的每一个感官去吸取原片人物所赋予的营养,不放过任何一

个细节,要感同身受的与角色融合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在生理

上尽量还原人物当时的所有状态,配出来的人物才鲜活,才真实。

⑧抓住人物语言的时代特征、民族地域特征和职业特征。

影视剧的时代背景包括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点、当时的历史状况、社

会政治状况以及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对于演员来说,只有了解生

活在那个时期、那个地方的各阶层人物的时代特征,掌握它们的思想

状况、精神面貌、言谈举止以及穿着打扮、生活方式等等非常具体、

非常细致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创作,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人物。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影视作品,如日韩剧与英美剧,其剧中角色在

形体动作习惯与语言腔调、修辞手法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不同的职业,在劳动条件、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的差别也

都在人物的语言上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如知识分子的书卷气,律师的

思辨,军人的果敢,工农的粗犷等。

以上这些,都要在配音的时候,从我们的语言上体现出来。另外,我们的配音作品主要还是给我们当下的中国观众看的,因此,还要注意把握现代观众对语言的审美习惯,把以上的所有因素与现代语言的审美结合起来,纳入我们的审美体系,才能被观众所接受。

4、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的外部技巧----抓节奏贴合画面。

当我们理解了原片演员的表演特点,抓住了片中角色的各种特征,让自己与角色靠拢,并努力幻化成角色之后,接下来,就要靠我们准确娴熟的外部表达技巧把我们内心丰富细腻的运动与感受外化成片中人物的有声语言,去“还”角色人物的“魂”了。

⑴把握角色的语言节奏,贴合人物的口型。

贴合人物口型技巧,是进入影视剧人物配音创作殿堂的“敲门砖”,是影视剧人物配音最基本、最具特点的技巧,它是初学者最大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成为话筒前紧张、失控的主要诱因,也是导致初学者心理负担重,无法完全进入角色的关键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高重重视。

②贴合人物口型的长短。

A、

B、贴合口型的长短,首先就是把握有声语言节奏的问题。

贴合口型的长短,不是仅仅记着原片人物什么时候张嘴开始说,什么时候闭嘴结束就可以了,而是要在把握人物性格和具体场景的基础上,体会人物语言的节奏,调整自己的心理节奏的快慢松紧与之相合。接下来在初对原片时,再根据人物的口型动作、起始位置,对剧本台词进行调整,打破书面的标点符号,把台词语言重新抱团归堆,以适合原片人物口型的长短。

C、

D、贴合人物口型的长短,还有一个台词剧本的编辑整理的问题。

这一问题在译制片的配音中比较典型。不同国家的语言在表达相同的语

意时,音节长短并不一样,如英文“when”只有一个口型动作,而翻

译成汉语“什么时候”则是四个口型动作。在诸如上译这样的专业机构

里,有“口型员”专门负责台词与口型的校对,但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已

经没有口型员的存在了。即便有,他们的理解和语言节奏也未必与配音

演员本人相一致,所以更多的情况还是要靠配音演员自己在初对口型的

时候,快速完成这项工作。

国产剧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时候,导演需要改动演员现场所说的台

词,或者,演员现场有口误,吃“螺丝”等情况,都要求我们在原片演

员已经既定的口型基础上,“填”上合适的台词,并用我们的语气弥补

后期改动带来的不足。

优秀的配音演员在配音时,会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不伤害台

词原意的基础上,有意识,有能力,有水平的快速完成自己斟酌增减、

加工润色台词,使之“天衣无缝”配合口型的工作。

④贴合人物口型的开合与口型的松紧。

一个优秀的演员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一定不是面无表情的说台词(情境规定的除外),也不是一成不变地在表演,他{她}是生动的,丰富的,表现在语言上,是变化的,多样的,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口型也一定会随着面部表情的不同,表现出松紧强弱,开合大小的控制与变化。而这些细小的变化,也正是演员“有戏”的地方,“传神”的地方,外部表现与内心情感相和谐的地方,当

然,也应该是配音演员要抓住“贴上”的地方。因此,我们在贴合口型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与角色人物口型的开合、松紧相贴合。

口型的开合,很容易理解。所谓口型的“松紧”,是人物在不同的情境

下,表达不同思想感情时,对于吐字和气息不同的强弱控制而在相关部位产生的不同的筋肉感觉。

言为心声,人们在表达不同的内容与情感时,“情、声、气、字”不尽相同,口腔开合、筋肉感觉生动各异。当人们愤怒斥责时,往往是气粗声

重,其吐字一般都是着力的,嘴部肌肉的筋肉感是紧张的,口型的开合与力度都是很大的;当人们深情表白时,往往是气徐声柔,其吐字也要微微着力,而嘴部肌肉的筋肉感却舒缓轻柔;当人们懒散敷衍时,往往是气少声平,吐字含混松软,嘴部肌肉的筋肉感是松懈无力的……

因此,我们在配音实践中,首先要感受人物在具体的情绪状态下,面部肌肉具体的松紧状态,并努力化为自己具体的筋肉感觉。其次还要善于抓住原片演员表演特点中吐字发声的习惯,以及这些习惯在口型上开合等方面的表现。一句话“想要贴的上,嘴要长得像”。

⑵把握角色的心理节奏,贴合人物的行动。

在影视剧人物配音中,要想活灵活现,十分贴切地表现人物,一定还要注意贴合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状态与表情变化,贴合人物形体动作的走、跑、跳、卧等不同运动状态,贴合人物的摇头、耸肩、扬眉、摊手等细小动作。在外部表达上,通过不同的声音强弱、气息松紧、吐字力度,把这种行动表现出来。

②贴合人物的气息状态

气动则声发,气息是有声语言表达的生理动力,也是细腻准确显露人物

内在情感状态的重要手段,在影视剧人物配音实践中,配音演员的气息

状态要绝对服从、贴合于原片人物的气息状态,要想与原片人物“共命

运”,首先要与之“同呼吸”。

气息状态首先表现的是人物的心理节奏。

如果我们配音时,只是对着口型把台词装上,而没有贴上人物的心理节奏,不考虑气息的状态,那配出来的人物一定是“没戏”的,一定给人感觉是声画“两张皮”。比如,当人物经过思考,下定决心,长出一口气说:“好吧,就这样吧!”

贴合气息状态是引领我们贴合口型的捷径。

人物有声语言的表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脱离情境而毫无征兆。在人物张嘴前,我们要先跟着人物的气息走,调整我们的心理节奏和气息节奏以便与原片人物同步,人物一说话,我们也正要开口说话,这样起始的口型才是准确的。如果我们只是盯着人物的嘴,见到人物嘴动之后我们再起动,无论怎样敏捷的反应,我们的声音总是要滞后于画面的。在大段的、连续的独白和对白中,人物语言往往伴随着偷气、就气、补气的动作,绝非完全“一气呵成”,我们只有抓住这些转换的关节点,贴合这些气息的运动过程,才能快速的、准确地把握较长的口型。

影视剧作品中人物的鲜活也表现在气息状态的多样上。

“……人们思考时,每每伴随着轻微的气息声可透出一些思考的信息;表现突发情况,人物的话刚说了一半,气息便憋住断在那里……”人物的鲜活和真实,其实都表现在这些气息的变化多样上,如果我们找不到贴不准这些人物的细腻的气息过程,只是在人物说话时才有气息的使用,那配出来的人物将是呆板的,没有生命的。如盗版碟的盗版配音。

④贴合人物的行为动作。

行为动作,本身就是演员塑造剧中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配音演员还魂

这个人物,当然少不了在把握人物心理节奏的基础上对人物行为动作的

贴合。如果一个演员不懂人物行为和表演,那就不是一个好演员,配音

演员亦然。

有声语言贴合人物的行为动作,可以使人物的语言目的更鲜明准确。

人物的行为动作、语言目的和具体语言表达技巧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对应统一的,尤其是较大幅度的形体动作,更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状态,鲜明突出的语言目的,因此我们在配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贴合好。

有声语言贴合人物的行为动作,可以使声音画面更和谐统一。

影视剧人物配音的规定制约性,使我们的配音要完全遵从和服务于画面的设定,唯有如此才声画和谐。但,完全按照台词剧本配音,也许可以对上口型,但是,未必能与动作细节完全一致,这样就容易造成声画的错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时,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调整剧本中的行为动词,并与原片画面上的具体动作相一致,努力达到声画整体的和

谐。

有声语言贴合人物的行为动作,可以使人物情感更加真实细腻。

原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还包括很多细小的动作和细腻的表情,如抽鼻子、打哈欠、咀嚼、吞咽、张嘴、颤抖等等,这些细小之处,对增强台词

的生活真实感,提高表现力有着巨大的作用,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情感表达更细腻传神。

很多粗糙的配音作品,往往忽视了这些小“零碎”,听起来异常干净。而这些极细微的零碎,如张嘴时嘴唇的声音等,往往包含着极其细

腻、复杂的感情,放过了,就大大削弱了人物语言的真实性,削弱了表达情感的细腻性,影响了内容的传神。优秀的配音演员都非常重视这些台词之外的表现手段,配出来的人物一颦一笑都充满了性格,一举一动都有

戏,这样才是真正的精微贴切。

与原片人物角色的行为动作要同步,抓住人物的行为特征,并不是让我

们配音时在话筒前真正按照实际原样再去“表演”一番,而是一种模

拟,尤其是较大的动作。配音时,我们以相近或幅度较小的动作来代替

原片演员真正的表演行动,在配音时伴有一些相应的手势、动作、表情

神态,以便更好的让我们的语言表现出相应的行动性,让我们的配音更

有戏。如:配音时,拍大腿的戏,不能真拍,会出杂音。吱嘎作响的凳

子,也不能用来给配音演员坐。

⑶把握作品的整体节奏,贴合画面的情境。

影视艺术本身是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显现。如画面的剪辑,音乐与效果的运用,故事情节的铺陈方式,矛盾的冲突发展,旁白,其他人物的台词等等,最终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此,配人物台词要有整体观。绝不是对上人物口型,说好一个人物的台词就可以了,还要把握好作品的整体节奏,贴合好作品中所有与人物情节有关的表现手段与情境,处理好与对手的交流与相互刺激反应,才能全面、立体、丰满地配好这个人物。

无论对白、旁白,人物身份都要准确。

给人物配音,比较好理解,前面也讲得很细,这里不多说,着重讲旁白配音。很多人在处理旁白画外音时,缺乏作品和人物的整体感觉,容易处理的像客观介绍,身份感不明确。给人声画“两层皮”的感觉。

这里有两种情况:

A、

B、以特定人物的身份,以第一人称进行的真情告白。这种情况

下,配音者就要以规定的人物身份,以回忆的感觉讲故事,语

言带有特定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影片《一声叹息》中张国立扮演的男主人公的独白:“一幕幕开场

的锣鼓,一曲曲落幕的悲歌,如今都已随风而去,唯有那轻轻的一声叹

息,驻在我的心理……”这就是以男主人公梁亚洲的身份在独自回忆,

慨然而叹!

C、

D、配音者没有特定的人物身份,只是以第三人称进行转述旁白,

此时配音者的身份可以是了解事情原委的知情者,向观众介绍

剧中的人物,并且可以代表创作集体发表评论。

如:毕克先生在译制片《悲惨世界》中的旁白:“1802年,在法国南

部,带着镣铐的囚犯正走向土伦的苦役场。法律对穷人是残酷无情的,

这些人因贫困而绝望,由绝望而走向犯罪的道路……当这个人走进了生

活的时候,他死去了,正像白天消失夜晚来临一样。”配音者的身份也

可以就是他自己,领着观众看戏,(如泰坦尼克号里女主角的旁白),

以旁观介绍的感觉讲故事,但此时的旁观绝不是无动于衷的。

无论画里画外,语言感觉都要贯穿。

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很多时候,人物语言并不都完全对应在人物面部的画面上,越是较长的、大段的语言越是如此。人物语言往往是几句话在人物口型上,另外几句话却在他人的画面上或者自然景物中,说几句又跳回到人物自己的画面中来,这种人物语言画内画外、跳进跳出,丰富了表现手法,使画面有变化,吸引人,这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些变化给配音者带来了麻烦。

很多人,在配有自己所配人物的镜头画面和口型时,配音还从容、贴合,一旦跳出人物画面时,就不对了,有的似旁白,脱离了人物感觉;有的为了接上跳回的人物口型而语速不当,或赶了,或抻了,缺乏有机的、合理的、自如的衔接。

要想处理好画里画外的问题,需要保持人物感觉的贯穿,尤其是语言节奏和心理节奏的统一和贯穿。在技术上,初对时要画好气口的位置,标明画外的内容,记住人物语言的开口位置。遵循表演的创作原则,只要在场上,就要有人物的感觉,始终表现出相应、合理的反应,不能偷懒,不能只注意口型而缺乏人物的整体驾驭。

5、配音片段训练。

第三部分电视专题片及电视栏目解说配音

1、解说配音出现的原因及作用。

原因:电视专题片和电视栏目包括画面和声音(包括音乐音响和有声语言解说)两个部分。而电视画面总有许多难以表达、难以充分表达和深入表达的遗憾之处,同时,画面很多时候具有多种解释、多种指向的可能,剪接不同,其含义也截然不同。于是,人们利用文字和音乐音响及有声语言来弥补画面的不足。

作用:为了让观众更好的了解节目内容,更好地发挥传播的作用,解说配音承担起了画面不能完成的任务。解说配音不仅能够表达感觉世界中的一切现实存在,表达那些隐蔽起来的事实,甚至可以表达那些无法感觉的无形观念。起到了介绍信息,解释细节,衔接画面,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作用。

2、解说配音的准备工作。

⑴理清作品的背景。

专题片解说对背景的了解很重要,这一环节是理解和把握专题片解说的基础,是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与表现作品的重要条件。

②作品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指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主要是创作该作品时的社会、人文等环境因素。通过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助于解说者把握作品

的内涵、主体与解说基调。

④作品的人物背景。

对于人物传记类的专题片,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人物背景,可以帮助解说者把握全篇解说的基调,从而准确表达作品想要传达的含义和

抒发的感情。

⑥创作的心理背景。

是指作者创作一部专题片时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直接提供给我们作者创作该作品时的情感基础。有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调动起

准确、恰当的情绪、情感,使解说由感而发。

⑧作品的播出背景。

作品的播出背景指该专题片的播出处于什么时代、环境、氛围之中。同一作品,由于播出的时代、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不同,解说

的基调可能就会略做调整,以适应播出背景的需要。

⑵把握作品的风格。

风格,是作者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个性。风格不仅取决于作者的创作个性,而且要受到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传统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②作品风格。

指的是一部专题片的主题思想、拍摄风格和配乐风格等。它决定解说的基调选择,是解说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在把握风格阶段中,

也要以把握作品风格为主。

④文字稿件写作风格。

文字稿件的写作集中体现作者的创作特点和创作倾向,它直接影响着接受的风格体现和发挥以及解说语言样式的选择。

⑥解说风格。

解说者在有声语言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个性和表达特色就是解说风格。它是解说者在长期艰苦的创作实践中逐渐积累,逐渐形成

的,并非一日之功。解说风格要与基调有机融合,准确、恰当地体现

在有声语言中。切不可把自己解说的毛病当做风格。

⑶确定解说的身份。

在解说工作开始前,需要确定解说者的身份,以此作为语言表达音色、语气、节奏的依据。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人遣词造句以及表达方式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从解说词文字的语言风格上能够感知到解说者的身份。

⑷确定解说的语言表达样式。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片子,都有相对应的解说语言表达样式,在了解了整片意图、主旨、创作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解说的语言表达样式,是一部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必不可少的环节。

⑸依据画面,确定解说词的段落位置。

解说词不是完整的文章,只是语言的片段。因此,要根据作者的要求及画面的需要,确定具体的解说段落位置。

⑹确定解说的速度和节奏。

解说者的身份对解说的语言速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决定速度的一般来说还是画面。一般来说,一段画面的时长与解说的时长是相对应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解说的节奏不应该过于一致,缺乏变化的解说会显得呆板单一。解说者应该尽可能掌握多种解说技能,以适应片子内容和情绪的变化需要。

3、解说配音的生活化追求。

“高、大、全”,“不喊不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平民化的视角,多样化的形态,已成为当下的“主旋律”。当下的专题片解说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的变化和纪实手法对真实、自然的要求,走上了平实、质朴、自然、平视角表达路线,力求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生活化”,不是单纯的生活中的大白话,而是在艺术语言基础上的生活化。看似只是简单的接近自然说话状态,实际上是更高层次的控制。“这就好比灯光照明师在摄影棚里用了很多灯,打出一个自然光的效果一样,是自然的艺术,艺术的自然。”这种艺术生活化,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

落实到外部技巧上,一般:

从吐字发声上看,一般用声音量不大,小而实,以收为主,咬字幅度适

中,出字灵活、集中,不弹跳吐字,口腔开度不宜过大。

从语流上看,语流畅达,语势多平缓,少大起大伏。

从表达方面看,不刻板、少雕琢、不夸张、较自由。由于解说大多有画

面相衬、相伴,有形象的展示,又多处于让画面的地位,因而,一般解

说表达的情感宣泄不宜太浓,太扬,以免喧宾夺主,用声及表达都适

中。

4、影视人物配音语言思维在电视纪录片及栏目解说中的应用。

类同于专题解说里面的确定解说者身份,但扩大了范围。不单单是在专题片解说里,所有栏目配音,在配音前,也要确定解说者身份。根据片子内容及文字等信息,确定以什么样年龄感的人,什么样身份的人,什么性格、气质、经历的人来解说更合适,是我们配音前首先要解决的事情。然后,合理选择音色、语气、节奏进行表达。要揉进人物语言的感觉,解说会更有味道,更鲜活,更有人文生活气息,才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如:专题片《幼童》中的解说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现实中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者,回顾自己童年的学习和成年后的留学经历。解说者音色浑厚、苍老,气质成熟、稳重,节奏略缓慢,语气中透露着沧桑之感。

5、电视专题片、栏目的分类及语言风格、特点。

现如今的电视专题片大都以栏目形式,或者以栏目特别节目的形式出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电视专题片也可以算是栏目的一种形式。

电视栏目类型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不同,形式也各不相同。这里,我们暂分成法制类,经济类,新闻、资讯类,生活类,娱乐类,体育类,访谈类,农

业、科普类,儿童类,健康、饮食类,生物、自然类,文化类,人物类,探秘类,军事类,文艺、文学类,历史、故事类,影视、音乐文化类等。

⑴解说表达样式。

②议论型:往往出现在以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为题材的专题或栏

目中。解说人物身份,一般定位为权威人士,年龄感中年以上,声音

以浑厚为好,往往是站在一定高度的视角上,整体听来严肃、庄重、

大气、权威。声音上以实声为主,力度较强,吐字归音要求十分到

位,圆润集中,节奏多凝重或高亢,根据片子风格和个人嗓音条件的

不同,亦可作相应调整。

范例:

④讲解型:多出现在以介绍科技、卫生、文体等领域知识的科教专题片

以及健康、饮食类,农业、科普类的栏目中,主要承担讲解说明的任

务。解说人物身份,一般定位为资深专业人士或较专业的朋友、同

事,年龄感不宜过大,中青年为适,音色柔和、亲切。解说中,用声

适当,语言亲切质朴,节奏平缓,耐心、热情、内行,给人以信任

感。

范例:

⑥抒写型:这种解说样式多出现在展现某一地域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为

题材的专题片中,以及生物、自然类,文艺、文学类,历史、故事类

等栏目中。解说人物身份,一般定位为热爱自然、历史的专业或半专

业人士,或者直接把自己定位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年龄感以中年以上

为适,声音气质要有与自然、历史融为一体的由内而外的文化味道。

这种片子的解说词一般来说描写的语句较多,也经常伴有抒情的色

彩,并且经常引用名言诗句,多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所以解

说主要起到描绘、说明和抒情的作用。解说中,吐字一般圆润轻柔,

节奏舒缓,富有美感,情感充沛且真挚。要注意与朗诵的区别,解说

吐字不能过于柔长,用声也不能过于柔美,不能矫揉造作,避免声音

凌驾于画面之上,喧宾夺主。

范例:赵忠祥《人与自然》

⑧白话型:这种解说多出现在新闻纪实类专题片,生活类,人物传记

类,访谈类等追求真实感的栏目中。解说人物身份,一般定位为第一

人称,或就在现场的第三人称,或者与此事、此人极为熟悉的老友身

份,年龄感不限,中年以上为佳,声音气质追求朴实真挚。解说追求

一种通俗、生活、口语化,吐字、用声适中,没有任何雕琢,表达更

接近生活中的白话语言,较为客观、恬淡。国产电视剧人物配音训

练,对这种解说很有帮助。

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期末测试题汇总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思考题 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可以产生哪些主要的检测信号?这些信号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1)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产生的检测信号有:特征X射线、阴极荧光、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俄歇电子、吸收电子等。 (2)信号产生的原理:电子束与物质电子和原子核形成的电场间相互作用。 (3)特征和用途: ①背散射电子:特点:电子能量较大,分辨率低。用途: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 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②二次电子:特点:能量较低,分辨率高。用途:样品表面成像。 ③吸收电子:特点:被物质样品吸收,带负电。用途:样品吸收电子成像,定性微区成分分析。 ④透射电子:特点:穿透薄试样的入射电子。用途:微区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 ⑤特征X射线:特点:实物性弱,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并取决于被激发物质原子能及结构,是物质固有的特征。用途:微区元素定 性分析。 ⑥俄歇电子:特点:实物性强,具有特征能量。用途:表层化学成分分析。 ⑦阴极荧光:特点:能量小,可见光。用途:观察晶体内部缺陷。 ①电子散射: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穿过固体物质时,会受到原子中的电子作用,或受到原子核及周围电子形成的库伦电场的作用,从而 改变了电子的运动方向的现象叫电子散射 ②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晶体薄膜样品时,由于原子排列的规律性,入射电子波与各原子的弹性散射波不但 波长相同,而且有一定的相位关系,相互干涉。 ③不相干弹性散射:一束单一波长的电子垂直穿透一单一元素的非晶样品时,发生的相互无关的、随机的散射。 ④电子衍射的成像基础是弹性散射。 3.电子束与固体物质作用所产生的非弹性散射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非弹性散射作用机制有:单电子激发、等离子激发、声子发射、轫致辐射 ①单电子激发:样品内的核外电子在收到入射电子轰击时,有可能被激发到较高的空能级甚至被电离,这叫单电子激发。 ②等离子激发:高能电子入射晶体时,会瞬时地破坏入射区域的电中性,引起价电子云的集体振荡,这叫等离子激发。 ③声子发射:入射电子激发或吸收声子后,使入射电子发生大角度散射,这叫声子发射。 ④轫致辐射:带负电的电子在受到减速作用的同时,在其周围的电磁场将发生急剧的变化,将产生一个电磁波脉冲,这种现象叫做轫 致辐射。 1)二次电子产生: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来并离开样品原子的核外电子。应用:样品表面成像,显微组织观察,断口形貌观察等 2)背散射电子:受到原子核弹性与非弹性散射或与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散射后被反射回来的入射电子。应用:确定晶体的取向,晶体间夹角,晶粒度及晶界类型,重位点阵晶界分布,织构分析以及相鉴定等。 3)成像的相同点:都能用于材料形貌分析成像的不同点:二次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高(2)景深大,立体感强(3)主要反应形貌衬度。背散射电子成像特点:(1)分辨率低(2)背散射电子检测效率低,衬度小(3)主要反应原子序数衬度。 5.特征X射线是如何产生的,其波长和能量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的应用? 特征X-Ray产生:当入射电子激发试样原子的内层电子,使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不稳定的激发态状态,外层的电子会迅速填补到内层电子空位上,并辐射释放一种具有特征能量和波长的射线,使原子体系的能量降低、趋向较稳定状,这种射线即特征X射线。 波长的特点:不受管压、电流的影响,只决定于阳极靶材元素的原子序。 应用:物质样品微区元素定性分析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习题

第一章 1.什么是连续X射线谱?为什么存在短波限λ0? 答:对X射线管施加不同的电压,再用适当的方法去测量由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便会得到X射线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之为X射线谱。在管电压很低,小于20kv时的曲线是连续的,称之为连续谱。大量能量为eV的自由电子与靶的原子整体碰撞时,由于到达靶的时间和条件不同,绝大多数电子要经过多次碰撞,于是产生一系列能量为hv的光子序列,形成连续的X射线谱,按照量子理论观点,当能量为eV的电子与靶的原子整体碰撞时,电子失去自己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去,在极限情况下,极少数的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的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子具有最高的能量和最短的波长,即λ0。 2.什么是特征X射线?它产生的机理是什么?为什么存在激发电压Vk? 答:当X射线管电压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在连续谱的某个波长处出现强度峰,峰窄而尖锐,这些谱线之改变强度,而峰位置所对应的波长不便,即波长只与靶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电压无关,因为这种强度峰的波长反映了物质的原子序数特征,故称为特征X射线,由特征X射线构成的X射线谱叫做特征X射线谱。 它的产生是与阳极靶物质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当外来的高速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能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的某个电子击出,或击到原子系统之外,击出原子内部的电子形成逸出电子,或使这个电子填补到未满的高能级上。于是在原来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处于激发态,高能级的电子越迁到该空位处,同时将多余的能量e=hv=hc/λ释放出来,变成光电子而成为德特征X射线。 由于阴极射来的电子欲击出靶材的原子内层电子,比如k层电子,必须使其动能大于k 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能Ek或k层的逸出功Wk。即有eV k=1/2mv2〉-Ek=Wk,故存在阴极电子击出靶材原子k电子所需要的临界激发电压Vk。 3、X射线与物质有哪些互相作用? 答;X射线的散射:相干散射,非相干散射 X射线的吸收:二次特征辐射(当入射X射线的能量足够大时,会产生二次荧光辐射); 光电效应:这种以光子激发原子所产生的激发和辐射过程;俄歇效应:当内层电子被击出成为光电子,高能级电子越迁进入低能级空位,同时产生能量激发高层点成为光电子。 4、线吸收系数μl和质量吸收系数μm的含义 答:线吸收系数μl:在X射线的传播方向上,单位长度的X射线强度衰减程度[cm-1](强度为I的入射X射线在均匀物质内部通过时,强度的衰减率与在物质内通过的距离x成正步-dI/I=μdx,强度的衰减与物质内通过的距离x成正比)。与物质种类、密度、波长有关。质量吸收系数μm:他的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物质对X射线的衰减量,μ/P=μm[cm2/g]与物质密度和物质状态无关,而与物质原子序数Z和μm=kλ3Z3,X射线波长有关。 5、什么是吸收限?为什么存在吸收限? 答:1)当入射光子能量hv刚好击出吸收体的k层电子,其对应的λk为击出电子所需要的入射光的最长波长,在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时,λk称为k系激发限,若讨论X射线的被物质吸收时,λk又称为吸收限。 当入射X射线,刚好λ=λk时,入射X射线被强烈的吸收。当能量增加,即入射λ〉λk时,吸收程度小。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劳厄法 B.粉末多晶法 C.转晶法 2、已知X射线定性分析中有三种索引,已知物质名称可以采用() A.哈式无机相数值索引 B.无机相字母索引 C.芬克无机数值索引 3、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能用于测试1nm厚度表层成分分 析的信号是() A. 背散射电子 B.俄歇电子 C.特征X射线 4、测定钢中的奥氏体含量,若采用定量X射线物相分析,常用的方法是() A.外标法 B.内标法 C.直接比较法 D.K值法 5、下列分析方法中分辨率最高的是() A.SEM B.TEM C. 特征X射线 6、表面形貌分析的手段包括() A.SEM B.TEM C.WDS D. DSC 7、当X射线将某物质原子的K层电子打出去后,L层电子回迁K层,多余能量将 另一个L层电子打出核外,这整个过程将产生() A.光电子 B.二次电子 C.俄歇电子 D.背散射电子 8、透射电镜的两种主要功能() A.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 B.内部组织和晶体结构 C.表面形貌和成分价键 D.内部组织和成分价键 9、已知X射线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 A.Co B.Ni C.Fe D.Zn 10、采用复型技术测得材料表面组织结构的式样为() A.非晶体样品 B.金属样品 C.粉末样品 D.陶瓷样品 11、在电子探针分析方法中,把X射线谱仪固定在某一波长,使电子束在样品表面 扫描得到样品的形貌相和元素的成分分布像,这种分析方法是()

A.点分析 B.线分析 C.面分析 12、下列分析测试方法中,能够进行结构分析的测试方法是() A.XRD B.TEM C.SEM D.A+B 13、在X射线定量分析中,不需要做标准曲线的分析方法是() A.外标法 B. 内标法 C. K值法 14、热分析技术不能测试的样品是()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15、下列热分析技术中,()是对样品池及参比池分别加热的测试方法 A.DTA B.DSC C.TG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由X射线管发射出来的X射线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和。 2、常见的几种电子衍射谱为单晶衍射谱、、、高级劳厄带斑 点、。 3、透射电镜的电子光学系统由、、和四部分组成 4、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方法来截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5、扫描电子显微镜经常用的电子信息是、和 6、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和 7、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是 8、倒易点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9、透射电镜成像遵循原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X射线强度 2、结构因子 3、差热分析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1)

第三章:常用传感器技术 3-1 传感器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如图所示的气体压力传感器。其内部的膜盒就是敏感元件,它的外部与大气压力相通,内部感受被测压力p ,当p 发生变化时,引起膜盒上半部分移动,可变线圈是传感器的转换元件,它把输入的位移量转换成电感的变化。基本电路则是完成上述电感变化量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3-2 请举例说明结构型传感器与物性型传感器的区别。 答:结构型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结构参量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例如,电容式传感器依靠极板间距离变化引起电容量的变化;电感式传感器依靠衔铁位移引起自感或互感的变化。 物性型传感器则是利用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例如,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等。 3-3 金属电阻应变片与半导体应变片在工作原理上有何区别? 答: (1)金属电阻应变片是基于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效应”, 即电阻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12dR R με=+; (2)半导体应变片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压阻效应”,即电阻材料受到载荷作用而产生应力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电阻的相对变化为dR d E R ρλερ == 。 3-4 有一电阻应变片(见图3-105),其灵敏度S 0=2,R =120Ω,设工作时其应变为1000με,问ΔR =?设将此应变片接成图中所示的电路,试求:1)无应变时电流指示值;2)有应变时电流指示值;3)试分析这个变量能否从表中读出? 解:根据应变效应表达式?R /R =S g ?得 ?R =S g ? R =2?1000?10-6?120=? 1)I 1=R =120=0.0125A= 2)I 2=(R +?R )=(120+?0.012475A= 3)电流变化量太小,很难从电流表中读出。如果采用高灵敏度小量程的微安表,则量程不够,无法测量的电流;如果采用毫安表,无法分辨的电流变化。一般需要电桥来测量,将无应变时的零位位电流平衡掉,只取有应变时的微小输出量,并可根据需要采用放大器放大。 3-5 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测量电路有哪几种 答: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直流极化电路、调频电路、运算放大电路等。 图3-105 题3-4图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 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 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透射X射线、和热。 3. 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测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直接比较法就属于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5.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6. 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于萃取复型来揭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7. 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 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二、选择题:(8分,每题一分) 1. 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劳厄法;b.粉末多晶法;c.周转晶体法。 2. 已知X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b)。 a.Co ;b. Ni ;c. Fe。 3. 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方法中有三种索引,如果已知物质名时可以采用(c )。 a.哈氏无机数值索引;b. 芬克无机数值索引;c. 戴维无机字母索引。4. 能提高透射电镜成像衬度的可动光阑是(b)。 a.第二聚光镜光阑;b. 物镜光阑;c. 选区光阑。 5.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b )。 a.球差;b. 像散;c. 色差。 6. 可以帮助我们估计样品厚度的复杂衍射花样是(a)。 a.高阶劳厄斑点;b. 超结构斑点;c. 二次衍射斑点。 7.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可用于分析1nm厚表层成分的信号是(b)。 a.背散射电子;b.俄歇电子;c. 特征X射线。 8. 中心暗场像的成像操作方法是(c)。 a.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b.以物镜光栏套住衍射斑;c.将衍射斑移至中心并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 三、问答题:(24分,每题8分) 1.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粉末多晶样品的要求是什么 答:X射线衍射仪法中样品是块状粉末样品,首先要求粉末粒度要大小 适中,在1um-5um之间;其次粉末不能有应力和织构;最后是样品有一 个最佳厚度(t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 1.X射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窗口构成。 2.X射线透过物质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有:散射、光电效应、透射X 射线、和热。 3.德拜照相法中的底片安装方法有: 正装、反装和偏装三种。 4. X射线物相分析方法分: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测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直接比较法就属于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主要受衍射效应和像差两因素影响。 6.今天复型技术主要应用于萃取复型来揭取第二相微小颗粒进行分析。 7. 电子探针包括波谱仪和能谱仪成分分析仪器。 8.扫描电子显微镜常用的信号是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 二、选择题:(8分,每题一分) 1.X射线衍射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b )。 a.劳厄法;b.粉末多晶法;c.周转晶体法。 2. 已知X光管是铜靶,应选择的滤波片材料是(b)。 a.Co;b. Ni;c.Fe。 3.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方法中有三种索引,如果已知物质名时可以采用( c )。 a.哈氏无机数值索引;b. 芬克无机数值索引;c. 戴维无机字母索引。 4.能提高透射电镜成像衬度的可动光阑是(b)。 a.第二聚光镜光阑;b.物镜光阑;c. 选区光阑。 5.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可以消除的像差是( b )。 a.球差; b. 像散; c. 色差。 6.可以帮助我们估计样品厚度的复杂衍射花样是( a)。 a.高阶劳厄斑点;b.超结构斑点;c. 二次衍射斑点。 7. 电子束与固体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信号中可用于分析1nm厚表层成分的信号是(b)。 a.背散射电子; b.俄歇电子;c. 特征X射线。 8. 中心暗场像的成像操作方法是(c)。 a.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b.以物镜光栏套住衍射斑;c.将衍射斑移至中心并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 三、问答题:(24分,每题8分) 1.X射线衍射仪法中对粉末多晶样品的要求是什么? 答: X射线衍射仪法中样品是块状粉末样品,首先要求粉末粒度要大小适 中,在1um-5um之间;其次粉末不能有应力和织构;最后是样品有一个 最佳厚度(t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 附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题 【第一至第六章】 1.X射线的波粒二象性 波动性表现为: -以波动的形式传播,具有一定的频率和波长 -波动性特征反映在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干涉、衍射现象 粒子性突出表现为: -在与物质相互作用和交换能量的时候 -X射线由大量的粒子流(能量E、动量P、质量m)构成,粒子流称为光子-当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只能整个被原子或电子吸收或散射 2.连续x射线谱的特点,连续谱的短波限 定义:波长在一定范围连续分布的X射线,I和λ构成连续X射线谱 λ∞,波?当管压很低(小于20KV 时),由某一短波限λ 0开始直到波长无穷大长连续分布 ?随管压增高,X射线强度增高,连续谱峰值所对应的波长(1.5 λ 0处)向短波端移动 ?λ 0 正比于1/V, 与靶元素无关 ?强度I:由单位时间内通过与X射线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的光量子数的能量总和决定(粒子性观点描述)

?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单位截面上的能量大小,与A2成正比(波动性观点描述) 短波限:对X射线管施加不同电压时,在X射线的强度I 随波长λ变化的关系曲线中,在各种管压下的连续谱都存在一个最短的波长值λ0,称为短波限。 3.连续x射线谱产生机理 【a】.经典电动力学概念解释: 一个高速运动电子到达靶面时,因突然减速产生很大的负加速度,负加速度引起周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产生电磁波,且具有不同波长,形成连续X射线谱。 【b】.量子理论解释: * 电子与靶经过多次碰撞,逐步把能量释放到零,同时产生一系列能量为hυi的光子序列,形成连续谱 * 存在ev=hυmax,υmax=hc/ λ0, λ0为短波限,从而推出λ0=1.24/ V (nm) (V为电子通过两极时的电压降,与管压有关)。 * 一般ev≥h υ,在极限情况下,极少数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 4.特征x射线谱的特点 对于一定元素的靶,当管压小于某一限度时,只激发连续谱,管压增高,射线谱曲线只向短波方向移动,总强度增高,本质上无变化。 当管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在连续谱某几个特定波长的地方,强度突然显著

材料测试分析方法(究极版)

绪论 3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一:分析化学学科的建立;主要以化学分析为主的阶段。 阶段二:分析仪器开始快速发展的阶段 阶段三:分析测试技术在快速、高灵敏、实时、连续、智能、信息化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4现代材料分析的内容及四大类材料分析方法? 表面和内部组织形貌。包括材料的外观形貌(如纳米线、断口、裂纹等)、晶粒大小与形态、各种相的尺寸与形态、含量与分布、界面(表面、相界、晶界)、位向关系(新相与母相、孪生相)、晶体缺陷(点缺陷、位错、层错)、夹杂物、内应力。 晶体的相结构。各种相的结构,即晶体结构类型和晶体常数,和相组成。 化学成分和价键(电子)结构。包括宏观和微区化学成份(不同相的成份、基体与析出相的成份)、同种元素的不同价键类型和化学环境。 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形貌分析、物相分析、成分与价键分析与分子结构分析四大类方法 四大分析:1图像分析:光学显微分析(透射光反射光),电子(扫描,透射),隧道扫描,原子力2物象: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3化学4分子结构:红外,拉曼,荧光,核磁 获取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形态形貌及变化过程的技术 材料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包括材料性能,微观性能,成分的测试与表征 6.现代材料测试技术的共同之处在哪里? 除了个别的测试手段(扫描探针显微镜)外,各种测试技术都是利用入射的电磁波或物质波(如X射线、高能电子束、可见光、红外线)与材料试样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物理信号(射线、高能电子束、可见光、红外线),探测这些出射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就课获得材料的显微结构、外观形貌、相组成、成分等信息。 9.试总结衍射花样的背底来源,并提出一些防止和减少背底的措施 衍射花样要素:衍射线的峰位、线形、强度 答:(I)花材的选用影晌背底; (2)滤波片的作用影响到背底;(3)样品的制备对背底的影响 措施:(1)选靶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常用Kα射线)尽可能小的激发样品的荧光辐射,以降低衍射花样背底,使图像清晰。(2)滤波,k系特征辐射包括Ka和kβ射线,因两者波长不同,将使样品的产生两套方位不同得衍射花样;选择浪滋片材料,使λkβ靶<λk滤<λkα,Ka射线因因激发滤波片的荧光辐射而被吸收。(3)样品,样品晶粒为50μm左右,长时间研究,制样时尽量轻压,可减少背底。 11.X射线的性质; 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范围:0.01~1000à X射线的波长与晶体中的原子问距同数量级,所以晶体可以用作衍射光栅。用来研究晶体结构,常用波长为0.5~2.5à 不同波长的x射线具有不同的用途。硬x射线:波长较短的硬x封线能量较高,穿透性较强,适用于金属部件的无损探伤及金属物相分析。软x射线:波长较长的软x射线的能量较低,穿透性弱,可用干分析非金属的分析。用于金属探伤的x射线波长为0.05~0.1à当x射线与物质(原子、电子作用时,显示其粒子性,具有能量E=h 。产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 当x射线与x射线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出波动性。 x射线的探测:荧光屏(ZnS),照相底片,探测器

(完整版)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部分课后答案 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物理0901 除夕月 1-1 计算0.071nm(MoKα)和0.154nm(CuKα)的X-射线的振动频率和能量。 ν=c/λ=3*108/(0.071*10-9)=4.23*1018S-1 E=hν=6.63*10-34*4.23*1018=2.8*10-15 J ν=c/λ=3*108/(0. 154*10-9)=1.95*1018S-1 E=hν=6.63*10-34*2.8*1018=1.29*10-15 J 1-2 计算当管电压为50kV时,电子在与靶碰撞时的速度与动能以及所发射的连续谱的短波限和光子的最大动能. E=eV=1.602*10-19*50*103=8.01*10-15 J λ=1.24/50=0.0248 nm E=8.01*10-15 J(全部转化为光子的能量) V=(2eV/m)1/2=(2*8.01*10-15/9.1*10-31)1/2=1.32*108m/s 1-3分析下列荧光辐射产生的可能性,为什么? (1)用CuKα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2)用CuKβX射线激发CuKα荧光辐射;

(3)用CuKαX射线激发CuLα荧光辐射。 答:根据经典原子模型,原子内的电子分布在一系列量子化的壳层上,在稳定状态下,每个壳层有一定数量的电子,他们有一定的能量。最内层能量最低,向外能量依次增加。 根据能量关系,M、K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L、K成之间的能量差,K、L层之间的能量差大于M、L层能量差。由于释放的特征谱线的能量等于壳层间的能量差,所以K?的能量大于Ka 的能量,Ka能量大于La的能量。 因此在不考虑能量损失的情况下: CuKa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能量相同) CuK?能激发CuKa荧光辐射;(K?>Ka) CuKa能激发CuLa荧光辐射;(Ka>la) 1-4 以铅为吸收体,利用MoKα、RhKα、AgKαX射线画图,用图解法证明式(1-16)的正确性。(铅对于上述Ⅹ射线的质量吸收系数分别为122.8,84.13,66.14 cm2/g)。再由曲线求出铅对应于管电压为30 kv条件下所发出的最短波长时质量吸收系数。 解:查表得 以铅为吸收体即Z=82 Kαλ3 λ3Z3 μm Mo 0.714 0.364 200698 122.8 Rh 0.615 0.233 128469 84.13 Ag 0.567 0.182 100349 66.14 画以μm为纵坐标,以λ3Z3为横坐标曲线得K≈8.49×10-4,可见下图 铅发射最短波长λ0=1.24×103/V=0.0413nm λ3Z3=38.844×103 μm = 33 cm3/g 1-5. 计算空气对CrKα的质量吸收系数和线吸收系数(假设空气中只有质量分数80%的氮和质量分数20%的氧,空气的密度为1.29×10-3g/cm3)。 解:μm=0.8×27.7+0.2×40.1=22.16+8.02=30.18(cm2/g) μ=μm×ρ=30.18×1.29×10-3=3.89×10-2 cm-1 1-6. 为使CuKα线的强度衰减1/2,需要多厚的Ni滤波片?(Ni的密度为8.90g/cm3)。1-7. CuKα1和CuKα2的强度比在入射时为2:1,利用算得的Ni滤波片之后其比值会有什么变化? 解:设滤波片的厚度为t 根据公式I/ I0=e-Umρt;查表得铁对CuKα的μm=49.3(cm2/g),有:1/2=exp(-μmρt) 即t=-(ln0.5)/ μmρ=0.00158cm 根据公式:μm=Kλ3Z3,CuKα1和CuKα2的波长分别为:0.154051和0.154433nm ,所以μm=K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试卷及答案集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三版)试卷集. 一、填空题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2、均方值Ψx2表示的是信号的强度,它与均值μx、方差ζx2的关系是¢x2=H x2+óx2。 3、测试信号调理电路主要有电桥、放大、调制解调电路。 4、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有非线性度、灵敏度、回程误差。5、灵敏度表示系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比值,是定度曲线的斜率。 6、传感器按信号变换特性可分为组合型、一体型。 7、当Δó〈〈ó0时,可变磁阻式电感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成近似线性关系,其灵敏度S 趋于定值。 8、和差特性的主要内容是相临、相反两臂间阻值的变化量符合相邻相反、相对相同的变化,才能使输出有最大值。 10、系统动态特性在时域可用传递函数来描述,在复数域可用频率函数来描述,在频域可用脉冲响应来描述。 11、高输入阻抗测量放大电路具有高的共模抑制比,即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对差模信号有放大作用。 12、动态应变仪上同时设有电阻和电容平衡旋钮,原因是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 13、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电压是方波信号,其频率与输入的控制电压成线性关系。 14、调频波的解调又称鉴频,其解调电路称为鉴频器。 15、滤波器的通频带宽和响应时间成反比关系。 16、滤波器的频率分辨力主要由其带宽决定。 17、对于理想滤波器,滤波器因数λ=1。 18、带通滤波器可由低通滤波器(f c2)和高通滤波器(f c1)串联而成(f c2> f c1)。 19、测试系统的线性度和滞后度是由系统误差引起的;而重复性误差是

由 随机 误差引起的。 7、信号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 信号加工 、 信号变换 。 9、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常采用 程序控制 放大器。 10、根据载波受调制的参数的不同,调制可分为 调频 、 调幅 、 调相 。 16、用滤波的方法从信号提取的频率成分越窄,即带宽越小,需要的时间就越 长 。 17、如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为Acos ωη,则其均方值Ψx 2= A 。 18、低通滤波器对阶跃响应的建立时间T e 带宽B 成 反比 、,或者说它们之间的乘机是 常数 。 8、信号程选择性 决定着滤波器对带宽外频率成分衰阻的能力 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 离散 的,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是连续的。 2、周期信号可按三角函数分解成下列形式: ) cos cos ()(001 0t n b t n a a t x n n n ωω++ =∑∞ = , ; sin )(;cos )(; )(2 /2 /022 /2/022 /2/1 0? ?? ---= = =T T T n T T T n T T T tdt n t x b tdt n t x a dt t x a ωω 8.周期信号()x t 的傅氏三角级数展开式中:n a 表示 余弦分量的幅值 ,n b 表示 正弦分量的幅值 ,0a 表示直流分量。 3、使信号中特定的频率成分通过,而衰减其他频率成分的电路称 滤波器 。 4、信号可分为确定性信号和 随机信号 ,也可分为模拟信号和 数字信号 。 5、滤波器的品质因素Q 与带宽B 的关系是 f Q B = 。 6、金属应变片是根据 应变效应 原理工作的。 7、当把石英等晶体置于电场中,其几何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电场作用 导致物质机械变形的现象称为 逆电压效应 。 8、矩形窗函数的频谱是 sin c 或sinx/x 函数。 9、两个时域函数1()x t 、2()x t 的卷积定义为 12()()x t x t d ττ-?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参考资料(注:所有的标题都是按老师所给的“重点”的标题,) 第一章x射线的性质 射线的本质:X射线属电磁波或电磁辐射,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特征,波长较为可见光短,约与晶体的晶格常数为同一数量级,在10-8cm左右。其波动性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传播;粒子性表现为由大量的不连续的粒子流构成。 2,X射线的产生条件:a产生自由电子;b使电子做定向高速运动;c在电子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使其突然减速的障碍物。 3,对X射线管施加不同的电压,再用适当的方法去测量由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便会得到X射线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X射线谱。在管电压很低,小于某一值(Mo阳极X射线管小于20KV)时,曲线变化时连续变化的,称为连续谱。在各种管压下的连续谱都存在一个最短的波长值λo,称为短波限,在高速电子打到阳极靶上时,某些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子便具有最高的能量和最短的波长,这波长即为λo。λo=V。 4,特征X射线谱: 概念:在连续X射线谱上,当电压继续升高,大于某个临界值时,突然在连续谱的某个波长处出现强度峰,峰窄而尖锐,改变管电流、管电压,这些谱线只改变强度而峰的位置所对应的波长不变,即波长只与靶的原子序数有关,与电压无关。因这种强度峰的波长反映了物质的原子序数特征、所以叫特征x射线,

由特征X射线构成的x射线谱叫特征x射线谱,而产生特征X射线的最低电压叫激发电压。 产生:当外来的高速度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aE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或击到原于系统之外,或使这个电子填到未满的高能级上。于是在原来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的系统能量因此而升高,处于激发态。这种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势必自发地向低能态转化,使原子系统能量重新降低而趋于稳定。这一转化是由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的方式完成的,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有能量降低,降低的能量以光量子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光子能量,对于原子序数为Z的确定的物质来说,各原子能级的能量是固有的,所以.光子能量是固有的,λ也是固有的。即特征X射线波长为一固定值。 能量:若为K层向L层跃迁,则能量为: 各个系的概念:原于处于激发态后,外层电子使争相向内层跃迁,同时辐射出特征x射线。我们定义把K层电子被击出的过程叫K系激发,随之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辐射叫K系辐射,同理,把L层电子被击出的过程叫L系激发,随之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辐射叫L系辐射,依次类推。我们再按电子跃迁时所跨越的能级数目的不同把同一辐射线系分成几类,对跨 越I,2,3..个能级所引起的辐射分别标以α、β、γ等符号。电子由L—K,M—K跃迁(分别跨越1、2个能级)所引起的K系辐射定义为Kα,Kβ谱线;同理,由M—L,N—L电子跃迁将辐射出L系的Lα,Lβ谱线,以此类推还有M线系等。 莫赛莱定律:特征X射线谱的频率或波长只取决于阳极靶物质的原子能级结构,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试卷A-答案

山东科技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考试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 1-5、BBBCB 6-10、ACBCA 11-15、CDCC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连续X射线和特征X射线。 2、多晶电子衍射谱、多次衍射谱、菊池线。 3、光学系统、样品室、放大系统、供电和真空系统 4、萃取复型 5、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特征X射线(任填3个) 6、正装法、反装法(倒装法)、45℃法(不规则法) 7、满足布拉格定律 8、H(hkl)垂直于正点阵(hkl)面;H(hkl)=1/d(hkl) 9、阿贝成像原理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X射线的强度 X射线的强度是指行垂直X射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光子数目的能量总和。常用的单位是J/cm2.s。 2、结构因子 结构因子是指一个单胞对X射线的散射强度,由于衍射强度正比于结构因子模的平方,消光即相当于衍射线没有强度,因此可通过结构因子是否为0来研究消光规律 3、差热分析 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的基准物质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4、衍射衬度 衍射衬度是指试样中由于各处晶体取向不同和(或)晶体结构不同,满足布拉格条件的程度不同,使得对应式样下表面处有不同的衍射效果,从而在下表面形成一个随位置而异的衍射振幅分布而形成的衬度,它是由于晶体取向差异和(或)晶体结构造成的。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阐述特征X射线产生的物理机制 答当外来电子动能足够大时,可将原子内层(K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于是在原来的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系统的能量因此而升高,处于激发态,为使系统能量趋于稳定,由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由于外层电子能量高于内层电子能量,在跃迁过程中,其剩余能量就要释放出来,形成特征X 射线。 2、简述扫描电镜的结构。 扫描电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电子光学系统由电子抢、电磁透镜、光阑、样品室等部件组成。 (2)信号收集和显示系统 二次电子和背反射电子收集器是扫描电镜中最主要的信号检测器。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期末考试重点知识点归纳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复习参考资料 1、透射电子显微镜 其分辨率达10-1 nm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其分辨率为Inmo 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大。 第一章x 射线的性质 2、X 射线的本质:X 射线属电磁波或电磁辐射,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特征,波长较为可见光短,约与 晶体的晶格常数为同 一数量级,在 10-8cm 左右。其波动性表现为以一定的频率和波长在空间传播;粒子性 表现为由大量的不连续的粒子流构成。 即电磁波。 3、 X 射线的产生条件:a 产生自由电子;b 使电子做定向高速运动;c 在电子运动的路径上设置使其突然减 速的障碍物。X 射 线管的主要构造:阴极、阳极、窗口 。 4、 对X 射线管施加不同的电压,再用适当的方法去测量由 X 射线管发出的X 射线的波长和强度,便会得到 X 射线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称为 X 射线谱。在管电压很低,小于某一值( Mo 阳极X 射线管小于20KV ) 时,曲线变化时连续变化的,称为 连续谱。在各种管压下的连续谱都存在一个最短的波长值入 o ,称为短波 限,在高速电子打到阳极靶上时,某些电子在一次碰撞中将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一个光量子,这个光量 子便具有最高的能量和最短的波长,这波长即为入 0。入o=1.24/V 。 5、 X 射线谱分连续X 射线谱和特征X 射线谱。 * 6、特征X 射线谱: 概念:在连续X 射线谱上,当电压继续升高,大于某个临界值时,突然在连续谱的某个波长处出现强度峰, 峰窄而尖锐,改变管电流、管电压,这些谱线只改变强度而峰的位置所对应的波长不变,即波长只与靶的 原子序数有关,与电压无关。因这种强度峰的波长反映了物质的原子序数特征、所以叫特征 x 射线,由特 征X 射线构成的x 射线谱叫特征x 射线谱,而产生特征 X 射线的最低电压叫激发电压。 产生:当外来的高速度粒子(电子或光子)的动aE 足够大时,可以将壳层中某个电子击出去,或击到原于系 统之外,或使这个电子填到未满的高能级上。于是在原来位置出现空位,原子的系统能量因此而升高,处 于激发态。这种激发态是不稳定的,势必自发地向低能态转化,使原子系统能量重新降低而趋于稳定。这 一转化是由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向低能级上的空位跃迁的方式完成的,电子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 有能量降低,降低的能量以光量子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光子能量,对于原子序数为 各原子能级的能量是固有的,所以?光子能量是固有的,入也是固有的。即特征 能量:若为K 层向L 层跃迁,则能量为: &口 = Av = hcfX 各个系的概念:原于处于激发态后,外层电子使争相向内层跃迁,同时辐射出特征 x 射线。我们定义把 K 层电子被击出的过程叫 K 系激发,随之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辐射叫 K 系辐射,同理,把 L 层电子被击出的 过程叫L 系激发,随之的电子跃迁所引起的辐射叫 L 系辐射,依次类推。我们再按电子跃迁时所跨越的能 级数目的不同把同一辐射线系分成几类,对跨 越I , 2, 3..个能级所引起的辐射分别标以a 、B 、丫等符号。电子由 L —K , M — K 跃迁(分别跨越1、2个 能级)所引起的K 系辐射定义为K a, K B 谱线;同理,由 M- L , N — L 电子跃迁将辐射出 L 系的L a, L p 谱 线,以此类推还有 M 线系等。 7、X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散射、吸收、透射。X 射线的散射有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 第二章X 衍射的方向 1,相干条件:两相干光满足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即n 的整数倍)或波程差是波长的整 数倍。 & X 衍射和布拉格方程 波在传播过程中,在波程差为波长整数倍的方向发生波的叠加,波的振幅得到最大程度的加强,称 为衍射,对应的方向为衍射方向,而为半整数的方向,波的振幅得到最大程度的抵消。 Z 的确定的物质来说, X 射线波长为一固定值。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 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 点: , ,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信号和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 、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对 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 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最新包装测试技术试题(含答案)

名词解释 1.确定性信号:能用数学关系式表达的信号。 2.信号的时域描述及信号频域描述的定义? 信号的时域描述:直接检测到或记录到的信号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称为信号的时域描述; 把时域描述的信号进行变换,转换成各个频率对应的幅值、相位,称为信号的频域描述。 3.频谱分析:从时域数学表达式转换为频域表达式。 4.非确定性信号:又称为随机信号,是无法用明确的数学表达式表达的信号。 5.谐波性:每条谱线只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频率上 6.灵敏度:表征测试系统对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反应能力 7.校准曲线:通常用实验方法求得装置输入输出关系曲线,把此曲线叫校准曲线。 8.最小二乘法确定拟合直线:就是该直线与校准曲线间的偏差Bi的平方和ΣBi2为最小.求出斜率S。 9.不失真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使测试系统的输出信号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被测对象的信息。 10.直线确定拟合直线:用一条通过测量范围的上下端点的直线来表示拟合直线。 11.漂移:测试系统在输入不变的条件下,输出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 12.系统误差: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测量误

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函数规律变化的误差,服从确定的分布规律。 13.传感器:工程上通常把直接作用于被测量,能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其他种量值输出的器件,称为传感器 14.压阻效应:单晶半导体材料在沿某一轴向受到外力作用时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15.压电效应:某些晶体材料,在沿着某一方向施加外力而使之变形时,内部就会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之后,电荷也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16.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连接起来,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B两个接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定大小的电流。 17.接触电势:设导体A、B的自由电子浓度分别为nA、nB,且nA>nB,则导体A将失去电子带正电,B得到电子带负电,在接触处形成了电位差,即接触电动势。 18.温差电势:在一个均匀的导体材料中,如果其两端的温度不等,则在导体内也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电动势称为温差电动势。 19.绝对湿度:单位体积气体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定义为绝对湿度。 20.相对湿度:某一温度下的水蒸气压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之比定义为相对湿度。 21.湿敏特性: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左演声课后答案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左演 声课后答案

第一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一、教材习题 1-1 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有关参数: (1)波数为3030cm -1的芳烃红外吸收峰的波长(μm ); 答:已知波数ν=3030cm -1 根据波数ν与波长λ的关系)μm (10000)cm (1λν= -可得: 波长μm 3.3μm 3030 100001 ≈==νλ (2)5m 波长射频辐射的频率(MHz ); 解:波长λ与频率ν的关系为λνc = 已知波长λ=5m ,光速c ≈3×108m/s ,1s -1=1Hz 则频率MHz 6010605/103168=?=?=-s m s m ν (3)588.995nm 钠线相应的光子能量(eV )。 答:光子的能量计算公式为λνc h h E == 已知波长λ=588.995nm=5.88995?10-7m ,普朗克常数h =6.626×10-34J ?s ,光 速c ≈3×108m/s ,1eV=1.602×10-19J 则光子的能量(eV )计算如下: eV eV J m s m s J E 107.210602.110375.3 10375.31088995.5/10310 626.61919197834≈??=?=?????=----- 1-3 某原子的一个光谱项为45F J ,试用能级示意图表示其光谱支项与塞曼能级。 答:对于光谱项45F J ,n =4,L =3,M =5;S =2(M =2S +1=5),则J =5,4,3,2, 1,当J =5,M J =0,±1,±2,···±5;……J =1,M J =0,±1。光谱项为45F J 的能级示意图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