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世界现代设计简史

一、名词解释

1、设计

答:维克托·帕巴奈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中提出: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秩序所做的有意识和机智的努力。

2、现代设计

答:现代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的活动和行为,目的是优化、美化、合理化人的生存方式、生存环境,以及器物和工具等。现代设计的重要特征是“和谐化设计”。主要是指在设计方面力求做到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和平共处,共生共存,并以和谐化的社会构筑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和谐空间。树立“以生灵为本”的设计理念。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合情、合理、和谐。

3、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答: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场设计运动。是针对家具、室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在设计领域开展的一项改革运动。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这场运动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约翰·鲁斯金的理论为指导,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并身体力行。代表人物有莫里斯、麦金托什、拉菲尔前派等,代表作品:莫里斯与菲利普·韦布设计的红屋、格林兄弟设计的根堡住宅花园。

4、新艺术运动

答: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次影响相当大的装饰艺术领域的设计运动,持续长达十年。它由法国起源,之后蔓延到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乃至俄国并超过大西洋波及美国。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新艺术运动追求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彻底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代表人物有吉玛德、威尔德、华格纳等,代表作品: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

5、法国的新艺术运动

答: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家具师萨穆尔宾开办的设计事务所“新艺术之家”成为该运动命名的依据。它的设计风格比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更加追求自然形式。从设计组织看,法国更加集中在几个较密切的设计团体之间,而不像英国那样限于规模的手工作坊之间。巴黎和南锡是这场运动的两个中心,代表作品: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

6、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运动

答: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维也纳分离派发起的。这是一个由一群先锋艺术家、建筑师和设计师组成的团体。他们标榜与正统的设计和艺术分离,而自称“分离派”。因此,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同类运动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它接近英国的艺术与工艺运动风格,造型简单明确,注重简单的几何外形,简单的直线与直线主义形态吻合。主要体现在一、功能主义与有机形式的结合;二、简单几何外型和流畅的自然造型的结合。

主要代表人物有克里姆特、约瑟夫·霍夫曼、奥托·华格纳、奥布里奇、莫塞等。代表作品:奥托·华格纳设计的“马诺里卡公寓”、约瑟夫·霍夫曼设计的餐位餐具。

7、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答: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具有相当的色彩,把理想主义、功能主义的理想与设计革命结合起来,因之提出了“人民的艺术”之口号。(为大众设计,从消费者使用出发进行设计)亨利·凡·德·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运动中的重点突破是对机械化的认可。主设计中采用自然纹样,并受日本影响。

8、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答:德国的新艺术运动被称为“青年风格”运动。因格拉费创办的周刊《青年》而得名。与法国、比利时、西班牙的同一个运动类似,发起这个设计运动的人物主要也是艺术家、建筑家,他们怀有同样的目的,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时设计。他们在思想上也受到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鲁斯金、莫里斯的影响和感招,开始的时期也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代表人物奥托·埃克曼、恩德尔。

9、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安东尼·高迪(曲线派)

10、意大利的新艺术运动

答:与法国相似,但表现手法较为自由。但从整体来说相对较弱,之前的博览会皆不成功,主要原因是设计概念含糊不清。米兰博览会后,才出现了简单化、功能化的倾向,以及为批量生产设计一批新设计家。出现了将新艺术与民间手工艺传统相结合,设计制作出一些“乡土风”或“农民风”的家具。代表人物卡洛·布加蒂。

11、英国的新艺术运动——麦金托什“高靠背椅“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叛,对工业化的否定之探索,新艺术运动不但在欧洲大陆一直广泛流传,在英国也有所发展。当然,英国的新艺术风格没能像其“艺术与工艺”运动那样,造成巨大国际影响。但是,以格兰格拉斯哥市的青年设计家、建筑家查尔斯·麦金托什为首的“格拉斯哥四人”的探索,却取得国际性的公认。

12、装饰艺术运动

答:是继新艺术运动之后的一场国际性运动,他起源于法国巴黎,席卷了欧洲的许多。也影响了大洋彼岸的美国。装饰艺术运动从1910年开始萌芽,一直发展到1935年前后为止。它受原始艺术、古典艺术工业文明和姊妹艺术的影响。它的风格特征从造型语言来说,趋于几何但又不过分强调对称,趋于直线但又不囿于直线。从色彩运用而言,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它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是折衷主义的,这场运动与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几乎是同时发生和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受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意识形态上不具备现代主义运动的色彩和社会主义意识。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运动。代表人物有艾林·格雷,代表作品:威廉姆斯··艾伦设计的克莱斯勒大厦。

13、现代主义运动(Modernism)

答:现代主义运动是20世纪初在欧美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兴起的新兴设计运动。这是一场真正的设计革命,通过这个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服务的活动。主要受新建筑运动和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带有浓郁的主义色彩和高度理想化特征。现代主义运动确立了以建筑为龙头的全新设计观念,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是一场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革命,是对长期以来垄断建筑的权贵的精英主义的一种反动。

14、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

答:荷兰风格派运动因杜斯伯格主编的《风格》杂志得名,他同时发起并领导有一松散的荷兰设计师团体,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画派,其成员为具有前卫思想的设计家和艺术家,旨在探索新的美学、新的艺术设计形式。风格派基本是一种美学运动,风格派有一个共同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认为艺术应该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的几何形象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其组织和核心人物有杜斯伯格、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德等。

15、联构成主义设计运动(Constructivism)

答:是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联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是在立体主义影响下派生出来的艺术流派。构成主义设计运动与荷兰风格派运动和德国包豪斯齐名。在1925年因遭斯大林反对而未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因此不像德国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性影响。构成主义运动是具有社会主义色彩,为革命的设计探索运动,主要代表人物:里西斯基、塔特林、马列维奇,塔特林《第三国际塔》。1923年两大事件促进了现代设计观念,特别是构成主义的发展:国际构成主义大会的举行;由联文化部举办的“联新设计展览”在柏林举行。

16、德国工业同盟(Werk bund)

答:全称“德意志工业同盟”1907年10月6日成立旨在促进设计的半官司方机构,得到政府在资金、资料、活动安排等各方面的支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官办的设计促进中心。后逐步转变为一个非官方的设计行会,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目的是在各界推广产业设计思想,规劝美术、产业、工艺、贸易的各界优秀领导人物,共同推进“工业产品的优质化”,口号是“优质产品”。该同盟的奠基人、开创者穆特修斯。

17、奥地利“维也纳工业同盟”(The Wiener Werkstatte)

答:1903年,在约瑟夫·霍夫曼的领导下,奥地利新艺术运动“分离派”成员组织成立了“维也纳工业同盟”,该组织无论从宗旨上还是设计探索上,都与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末期的莫里斯的设计公司非常接近。但设计形式来看,更接近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代表人物除霍夫曼,还有莫塞,其理论核心为“功能第一、形式第二”。

18、流线型运动

答:流线型运动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种式样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波及几乎所有的产品外形都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美国人在市场需要的推动下,全力以赴地开始了促进销售、为企业赢利的工业设计运动,流线型运动是产品设计中功能与形式脱节的极端体现。

19、波普运动(POP)(波普运动对设计的影响?)

答:20世纪50年代,波普运动在英国兴起,它首先出现在艺术领域,后来对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为设计家对于传统,包括现代主义的传统没有多少依赖的感情,更加重视自己这一代人的习惯、喜爱和个性消费心理,从产品、服装、平面三个设计艺术领域寻求突破,打破传统束缚、寻找代表自己的视觉符号,设计作品表现为造型奇怪、装饰图案非常特殊等特点。英国在波普设计运动中显示出来的前卫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与重视,也影响了其他的设计发展。波普运动,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运动。

20、波普风格的设计

答:波普风格的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波普艺术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其特点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任何视觉源泉,采用夸、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之中,产品形象诙谐、轻松,常常采用象征性图案,产生引人瞩目的效果。波普设计的色彩艳俗,强调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摆脱正统和强调实用的设计形式,表现出强烈的通俗、乐观的可消费性。

波普风格的设计完全是一种式样的设计,它试图抛弃现代主义设计倡导的理性、严肃、正统的设计样式,为消费社会提供一种廉价、诙谐的产品形式。代表人物英国“独立小组“的成员,阿伦?琼斯、劳森博格。

21、波普艺术(popular art)

答:波普(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通俗、流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英国。

但是当它与60年代的文化、艺术、思想、设计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以后,它就不仅是指大众享有的文化,而更加具有反叛正统的意义,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波普文化和波普艺术就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艺术,大众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波普文化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不过借用了大众文化的某些形式而已。代表波普艺术特征的作品是1956年由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题为《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设计、平面设计几个方面。主要强调图案装饰。

22、包豪斯(1919——1933)

答:全称“国立包豪斯”(Des Stuatliches Bauhaus),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而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从而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已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他也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奠基人。

23、乌尔姆(ULM)学院(1953——1968)

答:现代设计艺术史上,德意志民族不仅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还在20世纪50年代培育了设计史上的另一朵奇葩——乌尔姆造型学院。

乌尔姆造型学院,是一所国际色彩十分浓厚的设计艺术学院,创建于1953年。它的教师来自于法国、英国、瑞士、奥地利、荷兰以及南美、北美等地,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共来自49个)。它是一所私立性质的学院。其创办人为英格·艾舍·秀尔和奥托·艾舍。作为一所设计学院,其定位是工业产品造型领域的国际性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主要的学科为产品造型、视觉传达、工业营建、资讯。1961年起又增设了影片研究所。

24、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答: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的文化思潮,它涉及到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的诸多领域,其产生背景是晚期资本主义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它以逆向思维分析方法批判、否定现代主义,具有超越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思潮和设计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的反映,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代诸多矛盾与冲突。后现代主义设计: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其主抛弃“现代主义设计”,突出表现在建筑设计领域。

25、反主流设计

答:所谓的“反主流”是指“反现代主义”,它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反主流设计的著名组织是阿契格兰姆集团,英国的一个以波普式的试验进行各种拼贴装置的纯艺术团体;以及意大利前卫派设计家的组合阿契佐姆集团和阿契米亚集团。阿契米亚集团掀起了意大利反主流设计的第二次浪潮,该组织试图创造一种超越现代主义理想方式的设计,强调非理性,运用神秘色彩,面向通俗文化。

26、芝加哥学派

答:“芝加哥学派”是美国在建筑设计领域形成的一个派别,在新艺术运动传入美国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他们的设计手法是:注重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大片式整齐排列的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主建筑功能第一,“形式永远服从功能的需要,这是不变的法则”,“功能不变,形式也不变”。是既无浮饰而又适用的艺术风格在建筑领域中的体现,并对整个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代表人物有建筑师沙利文、赖特。

27、孟菲斯

答:孟菲斯设计集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和七名年轻的设计家组成的。孟菲斯是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界最有影响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集团的设计思想体现在:以开放的设计思想,赋予产品以娱乐、戏谑、新奇、刺激的形式;在色彩、结构、造型等方面故意打破常规的产品形态,赋予产品功能、形式以新的时代文化的诠释;通过产品设计,以达到设计师的个性的形式赋予产品以试验性的理念。

28、曲线风格

答:是新艺术运动中形成的一个风格派,与它同时存在的还有直线风格。曲线派主师从自然,以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纹样的线条进行装饰。无论是物体的形状,还是物体的表面装饰,都以流畅、优雅、波浪起伏的线条为主。其中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以也归为曲线派,美国舞蹈家洛伊·富勒的舞姿成为设计师创作的主要灵感。

29、好莱坞风格

答: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延伸与发展。它集中体现为公众化的电影院设计风格,电影院是经济大危机时失落的人们得以消遣、自慰、减压的场所,因此电影院被诚为“梦的宫殿”。好莱坞的电影院设计都具有大胆的想象成分在,运用富于幻想的色彩设计及各种装饰动机,形式夸。“好莱坞风格”的代表性设计作品是埃及剧院和中国剧院。好莱坞风格这种原先是针对电影院的设计,很快变成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在30年代的时候逐渐影响到北美和欧洲的建筑设计、室设计、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上。这种风格对欧洲产生了一定得影响。

30、联构成主义风格(Constructivism)

答:联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的需要,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与雕塑的主题,以致使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结构物,因而被称为“构成主义”。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是它的两大源泉,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等。他们的许多作品是半抽象或抽象性的,主用长方形、圆形、直线等构成半抽象或全抽象型的画面或雕塑,注重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影响。强烈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代表作:塔特林《第三国际塔》。

31、系统设计:(系统艺术设计)

答:系统设计是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常采用基本单元为中心,形成高度系统化的、高度简单化的形式,整体感强而具有冷漠和非人情味的特征。系统设计通过把纷乱的现象予以秩序化和规化,将产品造型归纳为有序的、可组合的几何形态设计模式,取得一种均衡、简练和单纯化的逻辑效果。

32、流线型风格

答:美国30年代的经济的危机不但促进了美国设计职业化发展,同时也促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的流行——流线型风格。这种风格与当时的时代气氛、技术发展水平是很适应的。流线型风格主要出现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设计上,以后成为一种风格,影响到其它产品,甚至建筑和室设计,是30年代很典型的美国式的现代主义风格,与欧洲的包豪斯式的现代主义大相径庭。盖迪斯是使流线型风格普及化的重要人物。

33、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答:斯堪的纳维亚是指北欧的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五国。斯堪的纳维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其设计一直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出现。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设计上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20—30年代北欧五国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厚的流线型风格,同时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34、意大利轮廓

答:意大利在吸收美国流线型设计样式并加以“意大利化”而形成独特设计样式,即意大利轮廓。

35、有计划的废止制度

答:20世纪40-5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为了不断促进汽车的销售,在其汽车设计中有意识地推行一种制度: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最少每2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即“计划废止制”。

36、工业设计

答:工业设计是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但将工业设计作为独立学科,并使之职业化,是从二战后开始的,“工业设计”一词,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较为广泛地使用起来,之前一直被称为“实用美术”、“外形美化”、“产品造型”、“工业美术”等。工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工业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37.后现代主义风格

答:后现代主义风格是采用历史主义、古典主义的装饰动机,以折中手法进行处理,注重产品的娱乐性、隐喻性和装饰细节处理的含糊性。其代表是孟菲斯集团所做的设计,这是由意大利设计师索特萨斯等7名设计师组成的设计组织,其作品特征是怪诞离奇,古典风格与现代几何形式并存,色彩夸刺激,材料使用无拘无束,产品设计使人耳目一新。

38.建筑风格

答:建筑风格是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主要体现在家具等产品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运用建筑设计的造型特点、装饰细节及其他设计语汇来进行产品设计,使产品具有建筑设计的特征和风格。

39.高科技风格

答:高科技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其实质是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因素提炼出来,加以夸处理,形成一种符号效果,赋予工业构造和机械部件以一种新的美学价值和意义,表现出非人情化和过于冷漠的特点。

40.过度高科技风格

答:过度高科技风格又叫“改良高科技风格”,它是对具有工业化特征的高科技风格的冷嘲热讽、戏谑和调侃,具有高度的个人表现特点,常以现代主义高科技风格的设计为基础,然后进行肆意嘲弄。其荒诞不经的细节处理,表现了设计师对工业化、高科技的厌恶和困惑,明显的讽刺特征是朋克文化和霓虹灯文化的体现。

41.微电子风格

答:微电子风格是微电子处理器进入产品设计之后而出现的新的产品设计风格,其特点是超薄、超小、轻便、便携、多功能、造型简单明快,是不断发展的高科技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人类未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42.减少主义风格(极少主义风格)

答:减少主义风格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受到密斯·凡·德·罗的影响,是其“少则多”思想的极端发挥,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风格,最简单的结构和最简省的表面处理。

43.解构主义风格

答:“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而来,其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风格的特征是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是具有很大个人性、随意性的表现特征的设计探索风格,是对正统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原则的标准的否定和批判。作为设计形式最先在建筑领域开始,其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弗兰克?盖里和彼得森?埃森曼。44.新现代主义风格

答:新现代主义风格是对于现代主义进行重新研究和探索发展的设计风格,它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和原则,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但根据需要加入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因此既具有现代主义严谨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特点,又具有独特的个人表现和象征性特征。新现代主义设计的原则是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和减少主义。新现代主义风格严肃中见活泼,变化中有严谨,受到新一代设计家及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是“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探索中最具实际意义的一种风格,代表了现代主义设计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

45、有机现代主义风格

答: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这种风格在造型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规模生产。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代表作沙里宁设计的“胎”椅及“郁金香”椅为例。

46、折衷主义风格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答案)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设计有何共同之处?试述斯堪的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及特点 答: 2、意大利的设计有什么样的特征?试述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极其特点 3、后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4、简要谈谈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5、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 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方盒子”现代主义建筑缺乏人情味,主张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有装饰。在建筑细节上,往往采用各种古典装饰,运用变形、分裂、删减、夸张、矛盾等手段使装饰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而现代主义建筑一向反对装饰,认为装饰造成了建筑不必要的开支,使大众无法消费得起,导致了其强调无装饰化外形特点,在设计形式上陷入了减少主义风格的泥沼之中。 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他们在抛弃现代主义“方盒子”建筑形式的同时,认为决定建筑外观的不单纯是内部功能,而且还受到群体、环境、地区、历史等的影响,强调建筑的形体质量感,提倡建筑的“内”“外”双重性,重视层次感和深度感。他们认为现代主义建

筑在某种意义上完全把历史隔断了,工业文明好像不是从历史发展过来的,而是从工业革命的烟囱里一下子冒出来似的。因此,他们强调重视传统历史风格,主张对历史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等方法,并且将这种折衷处理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文”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和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现代主义建筑形态语言基本上是单一的,只是出于对功能认识;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往往包含一系列现代符号学的内容,通过点、线、面和色彩的变化,使现代主义明确、高度理性化的形态语言具有了“隐喻”、“象征”和“多义”的含义以及戏谑、调侃的色彩。 6、简述日本设计中的“双轨制” 7、“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特征及其影响; 特征: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的、复兴主义的传统装饰风格,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装饰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倾向;装饰上有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世界现代设计史题库

一、填空题 1、综合来说,阿尔托的设计艺术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信息理论、表现理论和人文风格。 2、在今天看来,构成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当推埃尔?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嘉博,以及乔治?斯登伯和弗拉迪莫?斯登伯兄弟。 3、提西、奥斯玛特、盖斯布勒三人堪称20世纪60年代开创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设计给以后的平面设计家在探索这个方向上以重要启示。 3、在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中,格拉斯哥风格的主要奠基人有(马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和(麦当娜)姊妹,他们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4、包豪斯最早担任基础课教育的三位全职教员是(伊顿)、(马科斯)、(费宁格),他们都是形式导师。 5、20世纪初期,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体系的形成贡献最大的人物是(科布西耶)、(格罗佩斯)、(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赖特)、(阿尔瓦阿图)等人。 6、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几个方面。 7、“工艺美术”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莫里斯)。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英国理论家(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 1、从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50年代,世界工业设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法国和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德国的现代主义运动、法国等国的装饰艺术运动和美国的国际主义风格等运动或风格。 2、“装饰是罪恶”是由设计师卢斯提出。 3、“少即是多”是由设计师米斯·凡德罗提出的,他的代表作有巴塞罗那椅。 4、美国第一代设计师以罗维德、雷福斯为代表。 5、20世纪80年代初,意大利著名设计师索塔萨斯倡导了建立“孟菲斯”设计小组。 6、美国样式主义风格中最为典型的一种设计风格是流线型风格。 7、瑞士画家伊顿成为第一个创造现代基础课的人,也是最早引入现代色彩体系的教育家之一。他和马克斯、费宁格是最早担任包豪斯基础课的全职教员。 8、英国建筑师理察·罗杰斯于1976年在巴黎建成“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 9、吉马德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巴黎地铁入口。 10、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高蒂在新艺术运动中最引人注目代表作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 11、文杜里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少即是乏味”与现代主义“少即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 12、查尔斯·穆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典型体现。 13、里特维尔德设计的红蓝椅揭示了“风格派”运动的哲学精髓,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经典之作。 14、1980年在意大利成立的孟菲斯设计师集团是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15、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6、1919年塔特林创作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主义的代表之作。 17、位于纽约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总部大厦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111-附答案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著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15、穆特修斯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 15. 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1919 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16. 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南斯市。 17、维也纳分离派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自由。” 18、《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19、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0、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四是注重装饰美。 21 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12—15世纪的西欧、中欧。 22、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莫里斯 23 罗马式艺术设计是封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产物。 24 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俄国和荷兰。 25 风格派是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2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 27、第一次把“工业设计师”这个职业正式提出来的是_罗维 28、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29 体现美国“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的是好莱坞风格 30、美国新艺术以芝加哥学派的建筑和蒂夫尼的玻璃制品为代表。 31 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的新设计风格—“流线型风格”。 32 后现代主义,又称为历史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在建筑界和设计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33、罗伯特·文丘里被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真正奠基人,也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之一。 34、最集中反映“波普”风格的艺术设计是英国,并在这个运动中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35、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时装设计、家具设计、室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

世界艺术设计史

世界艺术设计史 课程英文译名:History of Art Design课内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院:新闻出版学院开课教研室:艺术设计系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任选课 面向专业: 所有专业 一、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 世界工业设计协会主席在北京之行中讲到“穷国出口资源,富国出口设计”,对于我国起步不久的现代设计教育和设计领域来说,了解世界先进的设计历史就显得尤其重要。设计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问,同时又是极具开创和开放性的学问,我们要集中国和世界之大成,唯有开放性的建设和发展,才能走向成熟和完善。本文运用大量详实的世界设计史料组织教学,并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亦能开拓视野,深入学习。 二、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了解设计的概念与分类,艺术设计的多重特征。重点和难点是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了解中国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从远古时代到封建社会的设计,全方面掌握中国古代文明与设计。 第三章:西方古代艺术设计 了解西方古代艺术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了解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和“工艺美术”运动。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了解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发展。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思想基础以及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 第七章:后现代设计 了解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设计。

三、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无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设计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并通过大量详实的史料,使学生熟悉世界包括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2、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发展要点以及演变的规律。 3、本课程可以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不拘泥于某一学科和某一方面,深入学习。 六、学时分配 总学时32学时 第一章:绪论 4学时 第二章:中国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三章:西方手工业时期艺术设计史 6学时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五章:“新艺术”运动 3学时 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芽 3学时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设计 3学时 第八章:世界艺术设计的源流欣赏 4学时 七、教材与参考书 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设计概论》,席跃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艺术设计史》,杨先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1 《现代艺术设计思潮》,唐济川,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八、说明 本课程信息量大,图文并茂,需要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 (执笔:李婷)

艺术设计史试题附答案

艺术概论课后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 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 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什么]P38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反映什么样的]P40 艺术以艺术家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来反映社会生活。[以什么方式] P41 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答: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P44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P46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P46 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P51 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1)艺术的形象性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②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P64、67 (2)艺术形象的真实性 P69、70、71 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②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3)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P73 (4)关系:形象性是高于生活的形象,真实性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典型性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它们都是为作品服务的。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简史 1、威廉·莫里斯被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现代的设计又相似之处。 2、朱铭、荆雷合著《设计史》把设计史分为六个时期,设计萌芽时期、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设计、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后工业社会的设计和设计的计算机时代。 3、王受之著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世界现代建筑史》和《世界平面设计史》等,综合的,分门别类的研究了现代设计史。 4、1851年伦敦举办了“水晶宫”世界工业博览会,从而引起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于发展。 5、约翰·拉斯金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理论奠基人。 他的艺术设计思想:(1)主张艺术与技术相结合(2)主张艺术设计要符合实用目的(3)倡导艺术家,设计师向大自然学习(4)反对工业化生产方式,反对在设计中实用新技术、新材料,主张设计使用自然材料和运用手工技术。 6、1896年由莫里斯设计的《桥莎集》,被誉为书籍装帧设计史上的杰作之一。 7、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祥地,巴黎和南锡是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心。其中,“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和“六人集团”三个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巴黎产生。 8、六人集团中的赫巴托·基马德,设计的著名的“巴黎地下铁路入口处的装饰”,采用了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之物的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 9、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除在建筑、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外,在陶瓷,平面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最早设计广告的是朱尔斯·谢列特,他本人也因此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 10、凡·德·威尔德不仅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而且也是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的重要人物。他参与了德国工业联盟,包豪斯也有贡献。 11、威尔德在设计思想上也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强调工艺和装饰的理性,即他的现代理性主义设计,宣扬设计和批量生产中的合理化。另一方面他又坚持设计师艺术的个性化,反对标准化给设计带来的限制。 12、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被称为”维也纳分离派”。 13、“格拉斯哥四人集团”是由麦金托什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麦克唐纳、妻妹费朗西丝·麦克唐纳、妻妹夫郝伯特·麦内尔四人组成的设计集团。 14、在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中,安东尼·高蒂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安东尼·高蒂是西班牙伟大的建筑设计师,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15、高蒂的艺术设计思想具有较强的民主主义思想,他的设计思想的成熟与发展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他与生俱来的平民性格。其次是巴塞罗那的经济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思想,也给他的设计思想以较大的影响。再次,是巴塞罗那和高蒂的家乡卡塔罗地区,在历史上就经历了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受到哥特式风格的影响,加上19世纪中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倡导者的复兴中世纪手工艺和哥特式建筑、设计等风格以及倡导设计的民主化理想。 16、在高蒂的设计生涯中,最能代表特的设计特点与风格的作品,应该是特设计的“巴特罗公寓'其建筑借鉴了自然界中得凹凸,螺旋,抛物线等各种非矩形平直的曲线形态。 17、彼得·贝伦斯是德国工业同盟的核心成员之一。他被聘为德国最大的电气公司------“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艺术顾问。为该公司做出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形象设计。 18、风格派的艺术标准,目标:追求绝对抽象的原则,采用基本的几何形象的组合与构图来体现整个世界的法则追求和谐与表现。用简单的长方形、正方形、直角等几何形式和无装饰、三原色、中性色彩等造型元素。 19、里特维德,他设计的家具作品“红蓝椅”和建筑作品“施罗德住宅”等,成为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师上的经典作品。 20、俄国构成主义在建筑、产品设计方面的探索是最成功的,1919年塔特林为第三国际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对现代设计有很大的启发。 21、包豪斯的教学特点:1、理论导师和技术导师2、教学上很多时候是在工厂里完成的,提倡实践操作。3、构成深,请了很多大家。 22、包豪斯的教育方针:1、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墨守陈规。2、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3、强调基础训练,从现代抽象绘画和雕塑发展而来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基础课程,成了包豪斯对现代工业设计做出的最大贡献之一。4、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素养并重。5、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23、包豪斯建立在迪索。格罗庇乌斯为第一任校长。 24、米斯是德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建筑理论家、艺术设计教育家、德国工业同盟和包豪斯的重要成员,也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领域中最重要的大师之一。 25、包豪斯的历史贡献:1)强调集体工作方式,用以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2)强调标准,用以打破艺术教育造成的漫不经心的自由化和非标准化。(3)设法建立基于科学基础上的新的教育体系,强调科学的、逻辑的工作方法和艺术表现的结合。(4)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型”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因而设计第一次摆脱了玩形式的弊病,走向真正提供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体系,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5)在比利时设计家亨利·凡·德·威尔德的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金、木、陶瓷、纺织、摄影等。团结了一批卓有建树的艺术家与设计家介入到设计中来,将设计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6)打破了陈旧的学院式美术教育的框框,创造了结合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7)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26、“装饰艺术”运动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主要是在欧洲的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独特的艺术设计运动。 27、装饰艺术运动反对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片面强调手工艺、哥特式风格和自然美装饰风格。装饰艺术运动主张从传统艺术和设计中吸取创造元素;提倡机械美学,趋于简洁的几何形态设计。三大灵感来源:来自非洲的黑人面具和木雕以及南美洲原始部落中的原始艺术。 28、俄国芭蕾舞在巴黎演出。 29、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出现,到五六十年代发展到高潮。实质上,国际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运动的思想、形式等在世界各国的表现,是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在特定发展阶段的成谓。几乎导致整个世界的建筑、产品等设计千人一面。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中,乌尔姆设计学院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乌尔姆设计学院杯成为”战后包豪斯”他是1953年由包豪斯的毕业生、平面设计大师马克斯·比尔,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诞生的小城乌尔姆建立的。 31、二战后,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吉奥·庞蒂创办的《多姆斯》杂志成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宣传阵地。 32、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五国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 33、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出了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形椅和天鹅椅(玻璃纤维制作)。雅各布森设计杰作是沃拉系列卫生间用具。 34、最早提出人机工程学的是亨利·德雷夫斯。 35、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一书中针对米斯·凡·德·罗提出的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少则多”的口号,提出了“少则烦”信条,成为了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世界现代艺术设计简史试卷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16分) 1)包豪斯__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院校,其奠基人是__。(1919,沃尔特·格洛佩 斯) 2)荷兰“风格派”的代表人物__起初对于包豪斯是持有批判态度的。(杜斯伯格) 3)德国青年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__。(贝伦斯) 4)被视为流线型运动开端的是__。(1933-1934) 5)__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其现代设计在二战后发展,典型例子是这 个国家最大的企业__公司的设计部门。(荷兰,飞利浦) 6)现代主义设计最先起源于__。(德国) 7)— 8)人体工程学又称“__”,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__。(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 学,协调关系) 9)“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__19世纪60年代的一场设计运动。(英国) 二,单选题(10分) 1,关于包豪斯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设立的院校。 B,它经历了格洛佩斯,迈耶,马科斯三个阶段。 C,包豪斯第一个校址是迪索,第二个校址是魏玛。 D,1943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 [ 2,美国工业设计奠基人不包括(C) A,提格B,罗维C,怀特·D·蒂古D,德莱弗斯 3,“装饰艺术”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D) A,它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在法,美,英国开展的设计运动。 B,其名称出自1925年巴黎办的“装饰艺术”展览。 C,法国的“装饰艺术”风格最集中的体现在家具设计,特别是巴黎的家居设计。 D,“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主要体现在平面设计上。 4,以下不属于工业设计范畴的是( B) ! A,电子产品 B,书籍设计 C,日用品设计 D,交通工具设计 5,荷兰的现代设计中体现了( D) A,政府的最佳成果 B民间的的最佳成果 C,社会的最佳成果 D,政府与民间三,多选题(10分) 1,美国现代设计设计形式包括(A,B,D ) A,主张多元化,兼收并蓄和折衷主义 B,具有轻松、幽默、活泼的总体特征 C,高度商业化、功能主义 D,倡导设计为大众服务 2,现代主义建筑设计风格主要特点是(A,B,C ) 》 A,注重建筑的功能和经济性 B,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题,反对多余的装饰C,主张发挥新材料、结构的性能特点 D注重建筑材料和美观 3,罗维的代表作品有(A,C ) A,灰狗汽车B,BLUEBIRD收音机C,克莱斯勒汽车D,IBM公司标志

世界艺术设计史答案

世界艺术设计史答案 失蜡法: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用地坑造型,模料由蜡和牛油配制,造型材料用石灰三合土和炭末泥,所用蜡料和铜料的比为一比十。金属液通过槽道浇注。对于批量大的器件,为提高工效,先把蜡片在样板上压印出花纹,再拼接成模。 分离派:分离派,(德Sezession)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1897年重新成立了 “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 风格派:风格派作为艺术各种学派的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创始人为T.van杜斯堡,主要领袖为P.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蒙德里安喜欢用新造型主义这个名称,所以风格派又称作新风格派抽象主义 造型主义(neoplasticism)。风格派完全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几何形的抽象来表现纯粹的精神。认为抛开具体描绘,抛开细节,才能避免个别性和特殊性,获得人类共通的纯粹精神表现。一种,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 立体主义: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包豪斯: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后改称“设计学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习惯上仍沿称“包豪斯”。在两德统一后位于魏玛的设计学院更名为魏玛包豪斯大学(Bauhaus- 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一词是格罗披乌斯生造出来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说课稿

《世界现代设计史》说课稿(10分钟)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是来自XXX艺术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我的专业是设计艺术学,本学期我承担的课程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三章:新艺术运动。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根据教学大纲,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王受之编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世界现代设计史》,以张夫也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及方怿的《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为参考教材。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是本次课程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结合教学大纲及学情,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源流及主要表现。 2.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变现 3.英国和美国的新艺术运动。 其中,重点是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源流及主要表现;难点是它在欧洲各国的变现,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 我们是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和主动意识薄弱,且学生对史论可以说是零基础且学习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略显枯燥,因此,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课程引导、分组讨论和作业展示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和讨论提问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PPT进行讲授,图文并茂,以横向纵向两条线索详细列举出各国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期间引用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来分析演示,以教师讲解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内容讲述结束后就布置课题训练进行讨论,解决疑问和问题,广发思路,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这节课是按90分钟准备的。主要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讨论指导-归纳总结四个部分进行。 1、导入新课

学习艺术设计史的意义

编号 艺术设计史结课论文 学习艺术设计史的目的 学生姓名陈啸 专业艺术设计 学号111131101 指导教师林立 学院文学院 二〇一三年六月

一、艺术设计史概述 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作用于生活。 而设计从古代就有,并不是现代的产物。它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程而发展的,与人类的创造进程是同步的,并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大,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艺术设计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是我们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 二、艺术设计史的发展 古代社会的造型装饰:埃及、古希腊、罗马、中国、中世纪、文艺复兴; 近代社会的工业设计:产业革命、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德国设计的振兴、美国芝加哥学派; 现代社会的设计艺术:现代设计运动、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战争时期的设计、战后日本的设计、中国的近现代设计; 信息社会的设计发展:泼普艺术、宇宙风格、后现代主义、新时代设计四大阶段。 三、艺术设计史的传统与现代 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传统中许多好的设计到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造型要素与形式语言都展现出较强的现代感。而且再现代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内涵,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无不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表象存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情感。现代设计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它与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恰是设计作创新与个性化的一大特色。这并不是排斥向国外优秀设计学习的可能性,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同样强调对国外某些艺术风格与设计经验的学习借鉴,综合来说,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考虑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向国外学习也更要立足本国文化传统,我们要借鉴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

世界现代设计史结业论文

学号编号研究类型分类号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世界现代设计史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包豪斯学院设计对现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专业名称 完成时间

包豪斯学院设计对现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论文摘要】:现代主义建筑的公认的起源是“包豪斯”,它是一座建筑,也是一所学校,也是一个流派,是所有学习建筑学的人心中永远的圣地。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

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包豪斯奠定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风格,并对战后形成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起了决定性作用。包豪斯从格罗皮乌斯到密斯在建筑设计上彻底告别传统建筑,新技术,新结构的运用,创造了新的建筑风格”。_______现代主义建筑。 【论文关键字】:包豪斯建筑史现代设计新建筑主义运动建筑革命一、包豪斯的创办 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于191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是由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建筑与现代主义设计的奠基人格罗皮乌斯建立。在20年代成为建筑和工艺美术的改革中心。是欧洲现代主义集大成的核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欧洲仍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社会动荡,思想巨变,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败后的德国又掀起了“十一月革命”,国内的知识分子在巴黎,意大利,荷兰,苏联等各国传播近来的新思想的鼓舞下,抱着对祖国狂热的改革理想,积极投身到重建德国的各项工作中,包豪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二、包豪斯经历的三个阶段 包豪斯前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任校长。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汉内斯.梅耶任校长。第三阶段(1932-1933)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任校长。因而,也形成了三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凡德罗的实用主义。从长远的思想影响看,包豪斯的设计与教育改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一、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二、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三、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四、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五、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欧洲整整半个世纪的探索和试验,在包豪斯学院中终于得以完善,形成体系。包豪斯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包豪斯所奠定的思想基础和风格基础,具有决定性,重要性。战后的国际主义建筑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包豪斯设计学院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史(B卷 附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2、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一是首都巴黎;另一个是__ _。(南斯市) 3、哥特式、____和日本艺术是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洛可可式) 4、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德国,其次是__和荷兰。(俄国) 5、____是德国工业联盟的奠基人和整个活动的开创者。(穆特修斯) 6、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_____。(“风格派”运动) 7、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种风行美国乃至世界的新设计风格——_____。 (“流线型风格”) 8、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对________、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舞台艺术的 影响、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 9、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 —“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杜斯伯格) 10、作为文化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在雕塑、绘画及建筑领域的典型代表作品 分别是:《大卫》、_____和圣彼得教堂。(西斯廷天顶壁画或《最后的审判》)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由诗人兼文学家、设计师、被人誉称为“工业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以往的设计包括英国在内的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设计低劣,同时过分讲究装饰,矫饰做作的维多利亚之风在设计中不断蔓延,从而使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失去了造型基础而成了一个为装饰而装饰,画蛇添足的东西。工艺美术运动就是在此状态日趋严重下发生的,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2.曲线风格 曲线风格是新艺术运动中形成的一个风格派,与它同时存在的还有直线风格。曲线派主张师从自然,以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纹样的线条进行装饰。无论是物体的形状,还是物体的表面装饰,都以流畅、优雅、波浪起伏的线条为主。其中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代表,德国,荷兰,西班牙以及英国的利尔兹利也归为曲线派,美国舞蹈家洛伊·富勒的舞姿成为设计师创作的主要灵感。 3.俄国构成主义 俄国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是由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设计师致力于满足新社会制品构成的需要,力图用表现新材料本身特点的空间结构形式作为绘画与雕塑的主题,以致使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结构物,因而被称为“构成主义”。它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政治变革环境中诞生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是它的两大源泉,代表人物有马列维奇、列捷西斯基、塔特林、佩夫斯纳等。他们的

中外艺术设计史复习进程

中外艺术设计史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设计 一、上古时期的建筑活动巢居和穴居是上古时期普遍的居住形式。 1、巢居——长江流域 (1)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地区采用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2)巢居的发展大约经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独木橧[zēng]巢(在一棵大树上构巢)→→多木橧巢(在相邻的四棵树上架屋)→→干阑式建筑(居住面架设在桩柱上的房屋) 干栏式遗址分布在浙江、江苏一带,诸如河姆渡遗址,草鞋山遗址等。 早期:沼泽地为桩式晚期:柱脚多垫有木板,以防沉陷 2、穴居——黄河流域 黄土高原的土层深厚,土壤结构均匀,直立性好,适于凿挖。挖掘窑洞之后,仍能保护土体自身的稳定,即黄土具有结构优势。古人利用黄土层本身的保暖性能,安然度过寒冷的冬天,也使窑洞成了黄土高原上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即黄土具有抗寒优势。 二、奴隶社会的建筑 1、最早的宫城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夏代)。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2、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遗址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 3、东周瓦当周朝屋面已大量使用青瓦覆盖,瓦的使用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到春秋时期逐渐普遍,出现了全、半瓦当,表面有各种纹饰。——脱离“茅茨土阶”阶段。 4、周代建筑的色彩在周天子的宫殿中,柱、墙、台基和某些用具都要涂成红色(黄色居上);周代规定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 5、营造制度 三、秦汉建筑 1、秦汉木结构方式:梁柱式(叠梁式、梁柱式)、穿斗式、井干式。 2、秦汉屋顶样式: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斗尖). 中式建筑屋顶的分类: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 五、隋唐时期建筑 隋唐时期是中国建筑的成熟期。如工匠李春设计修建赵州桥;宇文恺营建新都大兴城;唐代宫殿建筑设计气势雄伟,富丽堂皇。长安大明宫的遗址范围相当于北京故宫面积的三倍多,由30多所宫殿组成。 六、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1、宋朝建筑群增加了轴线的深度和空间层次,强化了秩序。屋顶组合也更为灵活。 2、园林兴盛。风景区、园林布局更为自由活泼。增强了造景、观景功能。文人的参与,出现了写意山水园。沧浪亭是苏州宋代园林的代表。 3、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砖石建筑主要是佛塔,其次是桥梁。这些砖石建筑反映了当时砖石加工与施工技术所达到的水平。 5、唐宋建筑比较唐代建筑的风格气魄宏伟,严整开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这正是唐风的完美体现。宋代尺度变小;注重建筑细部的刻画;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给人以轻灵、柔美、秀逸的感觉。 七、元代建筑元代幅员辽阔,民族交往活跃,进而形成宗教信仰的多重性。在多重宗教思想影响下的建筑风格出现了多样化,这就是元代建筑特点。在这些特点中,尤其是藏传佛教对寺庙建筑的影响至深。 八、明清建筑 (1)明清是古代中国建筑设计史上的顶峰,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艺术的充实与总结阶段。 (2)明清时期的单体建筑形式精炼化,设计符号性增强,呈现出稳重严谨的设计风格。 (3)明清时期,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种民族风格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明清北京城规划严整 2.装饰性增强,丰富精致的装饰小品——华表、石狮、嘉量,御道雕刻 3.天坛 4.明清园林,别有洞天;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富美的感受 第二节中国古代服饰设计 一、秦汉以前服饰 在原始社会,人们用动物的羽毛和兽皮来遮掩和御寒。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有了纺织和编织的衣料。黄帝、尧、舜时代以有成型的衣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自然经济基本形成。城市中纺、织、染、缝作坊随之兴起。织锦当作一种通用货币,与黄金比价交换。 二、秦汉服饰 秦汉时期,纺织印染业在战国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官营和私营。汉代丝织工艺品种增多:锦、绫、绮、罗、纱、绢、缣、缟、纨等。 秦汉服饰的设计特点: 秦汉帝王的服饰是沿袭战国时期的冕服,它成为中国历史上传统帝王的典型帝服,直到明代。百姓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穿交领,衣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或赤足。 三、魏晋服饰的设计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受民族融合的影响,简易轻便的胡服与汉族服饰融合演变,样式复杂。受佛玄两家的影响,魏晋名士们很注重人的内在精神,讲求脱俗的风貌,追求内外完美的统一。 四、隋唐五代服饰 唐绫开始追求大花纹的艺术形式,出现了整幅的大花纹。 唐锦风格富丽绚烂,清新流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