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戏剧

近代戏剧
近代戏剧

jindai xiju近代戏剧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戏剧。以大家名作而论,成就不很突出。然而,由于近代是一个社会变革时期,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和旧民主主义时期戏曲改良方面来看,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奇与杂剧创作中国的传奇和杂剧至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已濒临衰亡时期。稍知名者,有黄燮清的《倚晴楼七种曲》。黄燮清,原名宪清,字韵珊,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所著除《倚晴楼七种曲》外,尚有《玉台秋》、《绛绡记》二种流传。《倚晴楼七种曲》中之《桃溪雪》著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演清康熙时耿精忠在福建谋叛,浙江烈妇吴绛雪遭难事。文词可观,戏剧排场无甚可取,然对当时剧坛有一定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陈撷芬《题〈桃溪雪传奇〉》说:“衣冠多少和戎辈,可有闲情读此书?”光绪三十年(1904)迦现《〈桃溪雪〉题词》说:“却敌安民代展筹,热心为国死方休。”可以看到在这个历史故事中寄托着一定的爱国思想。此外有李文瀚,字云生。安徽宣城人。著有《紫荆花》、《胭脂□》、《凤飞楼》、《银汉槎》四种传奇。杨恩寿,字蓬海,号坦园。湖南长沙人。著有《坦园六种》,包括《麻滩驿》等三种传奇和《桂枝香》等三种杂剧。《桂枝香》谱写同期小说《品花宝鉴》事。光绪初年,有陈□,字叔明,号潜翁。江苏阳湖人。著有《仙缘记》、《燕子楼》等十种。这些剧作艺术上多模拟因袭前人,追步蒋士铨等的后尘;思想内容缺乏时代特点,只是传奇、杂剧衰落时期的余波。

戏剧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戏剧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随着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展开,兴起了戏曲改良运动。光绪二十八年(1902),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创刊号上发表了《劫灰梦》传奇,提出法国的“福禄特尔,做了许多小说剧本,竟把一国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他也要“把俺眼中所看着那几桩事情,俺心中所想着那几片道理,编成一部小小传奇,等那大人先生,儿童走卒,茶前酒后,作一消遣,总比读那《西厢记》、《牡丹亭》强得些些。这就算我尽我自己本分的国民责任罢了”,表现了改良戏曲创作使之为政治宣传服务的明显倾向。他接着又陆续发表《新罗马》和《侠情记》传奇,《新罗马》取材意大利1849年独立时玛志尼、加里波的、加富尔三人的事迹。虽演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实是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感慨,宣传改良思想。《楔子》一出〔念奴娇〕说:“兴亡何限,救时端赖豪杰。”鼓动中国爱国志士,象玛志尼等,以民族精神、自由主义掀起革命,奔走流血,洗刷国耻,振兴中华。

梁启超的三部传奇剧本,都没有写完。《劫灰梦》、《侠情记》只有1出,《新罗马》计划写40出,只完成7出。但是,他对利用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宣传新思想,起到了倡导作用。此后,他主办的《新民丛报》、《新小说》又先后发表蒋观云《中国演剧界》、三爱(陈独秀)《论戏曲》等文章,宣传戏曲改良。光绪三十年(1904),中国第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大舞台》创刊,以宣传革命为目的,特有异采。柳亚子在《发刊词》中说明创刊目的是“戏剧改良”,“以霓裳羽衣之曲,演玉树铜驼之史”,鼓动作家创作中国古代种族压迫的历史题材,“皆绘声写影,倾筐倒箧而出之。华夷之辨既明,报复之谋斯起,其影响捷矣”。同时宣传外国民族独立和沦亡的历史,“尽印于国民之脑膜,必有欢然兴者”。这时,在《新小说》、《新民丛报》、《二十世纪大舞台》、《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月报》等刊物上,出现

了大量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这些剧本宣扬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或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阿英所编《晚清戏曲小说目》收录传奇剧目54种、杂剧剧目40种。阿英又编有《晚清文学丛钞·传奇杂剧卷》,共选录剧本28部,附录3部。连同阿英所编其他近代文学作品集,重要作品已基本收入。

这些剧本的作者“皆激昂慷慨,血泪交流”,发出了扶危救亡的呼喊。以反对民族压迫、宣传改良和革命为其主要内容,歌颂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赞扬了当时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影响较大的有筱波山人《爱国魂》,演文天祥抗元事;洪楝园《悬□猿》,演张煌言抗清事;湘灵子《轩亭冤》、华伟生《开国奇冤》,谱秋瑾及徐锡麟案件;还有描写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故事,如感惺《断头台》、玉瑟斋主人《血海花》,演法国革命故事。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传奇、杂剧也占有重要位置。如南荃居士的《海侨春》,叙述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情况。洪楝园的《警黄钟》,在《自序》里指出:“警钟之编为黄种而作也,故名之曰:‘警黄钟’”。作品以蜜蜂为喻,借黄封国影射清政府,批评了政府内政不修,外交失策,揭露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如第一出《宫叹》〔正宫·玉芙蓉〕:“那强邻,西并东,白地将人弄。一霎时侵凌逼胁,问何人保护黄封?可知道,外交失策兵开衅;可知道,内政谁修莽伏戎?真□懂,只博得花粮供奉,作一个幺麽世界可怜虫。”爱国热情极为强烈。

此外,随着民主革命的宣传,产生了解放妇女、提倡女权的作品。如蒋景缄的《侠女魂》、柳亚子的《松陵新女儿》、玉桥的《广东新女儿》、大雄的《女中华》、挽澜的《同情梦》等。

这时期戏剧作品题材空前扩大,以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思想代替了旧思想,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进步要求,但大都对农民革命运动持反对的态度,过分强调人民的沉醉不醒,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在艺术方面,比较普遍的特点是人物语言激昂慷慨,雄劲有力,代表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曲改良”运动以来的新文风,对传统的形式有所突破。然而,人物常常是作者思想的传声筒,缺乏戏剧性,艺术上的改革成就不高。

近代地方戏与戏曲革新活动当时在舞台上广泛演出的仍是各种地方戏曲。清代乾隆后期各种地方戏曲(即花部)已很盛行,到近代又有进一步发展。花部剧目,据清人记载与现代经常演出的传统剧目大多相同。京剧在鸦片战争以前已形成独立的剧种。它的二簧腔是宜黄腔同安徽、湖北曲调结合的产物。西皮腔是西北梆子腔在湖北演化的新调。到了近代,京剧进一步成熟,并出现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京剧从发展中的各地方戏和演唱文学中吸收了大量剧目,昆曲名著和清内廷演出的历史传说故事也给它明显的影响。现存京剧传统剧目约12000多种,其中有不少优秀的剧目。这些剧本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军事斗争和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反映。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民的要求。如《群英会》、《宇宙锋》、《庆顶珠》(即《打渔杀家》)、《四进士》、《安天会》、《红鬃烈马》、《玉堂春》、《连升店》等都是群众熟知的剧目。

在戏曲改良潮流中,京剧、川剧、梆子腔等都开展了戏剧的革新活动。汪笑侬是最早配合社会运动改编和创作京剧剧本的艺人。汪笑侬(1858~1918),本名德克金,又名□,号仰天,满族人。年轻时中过举人,后曾任河南太康知县,因触怒豪绅而被革职。此后专门从事京剧活动。除改编《哭祖庙》、《将相和》、《党人碑》、《骂王朗》、《长乐老》、《受禅台》、《博浪椎》以外,还有以时装登场的《缕金箱》、《獬豸梦》、《瓜种兰因》、《立宪镜》、《博览会》

等,在当时已有“改良新剧”之称。梅兰芳曾演出反映近现代生活的京剧《邓霞姑》、《一缕麻》。

川剧改良公会和陕西易俗社是两个有相当影响的戏剧改良组织。黄吉安(1836~1924)是近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他创作和改编的剧本在百种以上,给川剧以重大的影响。他是封建社会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多年幕僚生活使他看到当时政治的黑暗,有不少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如《闹齐廷》等揭露封建社会黑暗;《金牌诏》、《柴市节》等歌颂历史上民族英雄。此外,还有赞誉反帝爱国将领的《林则徐》,以及配合禁烟的《断双枪》、鼓吹放足的《凌云步》等。

西安易俗社创立于1911年7月,以“拟组新戏曲社编新戏曲改造新社会”为宗旨。主要编撰人孙仁玉(1872~1935),名瑗,一生总计写有134出戏。范凝绩(1879~1954),字紫东,编戏60多种。易俗社将戏曲分为历史戏曲、社会戏曲、家庭戏曲、科学戏曲、诙谐戏曲等5类。

戏曲革新活动主要在大城市首先开展,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表演艺术方面都有新的突破。然而,由于片面迎合观众的趣味,只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形式的新奇,并没有真正给戏曲指出一条革新的道路。

话剧的兴起近代话剧开始兴起,主要是受外国文化的影响。中日战争后,上海等地一些爱国知识青年曾经介绍过欧洲的话剧和演出时事新剧。20世纪初留日学生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相呼应,受日本“新派剧”(即“壮士芝居”)的影响,较正规地介绍欧洲式的话剧,推进了中国话剧的产生。早期影响最大的戏剧团体是“春柳社”。“春柳社”是留日学生的组织,从1906至1912年在日本的阶段称为“前期春柳”。其影响最大的,也是中国第一个创作的剧本是《黑奴吁天录》。这是曾孝谷根据林纾翻译的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七幕剧,剧本充满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情感。1912年在上海组织的新剧同志会,为“后期春柳”。他们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家庭恩怨记》、《不如归》、《猛回头》、《社会钟》、《热血》、《鸳鸯剑》等。欧阳予倩是春柳社前后期的参加者之一。此后,进化团、新民社、民鸣社、开明社、启民社等职业剧团先后成立。“进化团”是1910年由任天知领导的。任天知是一个隐名的革命者,“进化团”在革命宣传中起了很大作用。所演出的剧目有:《孽海花》、《宦海潮》、《官场现形记》、《恨海》、《秋瑾》、《徐锡麟》等。这种新的戏剧形式,受到群众的欢迎。阿英编《晚清戏曲小说目》收话剧16部。这时期演出剧目甚多,但作品多为“幕表戏”,没有剧本,只靠一张幕表(提纲)演戏,所以没有多少作品流传。

(李修生)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_1.

2003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 pril,2003第39卷第2期 JOU RNAL OF GUANGXI NORM AL UNIVERSIT Y V ol .39N o .2 [收稿日期]2002-08-30 [作者简介]贾冀川(1972-,男,河北邯郸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张蓉(1973-,女,云南楚雄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 贾冀川1,张蓉2 (1.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戏剧 艺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戏剧教育诞生于20世纪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再到工具化的坎坷历程。中国现代戏剧教育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教育;发展史 [中图分类号]G 40-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302-0060-05

戏剧教育既是整个戏剧艺术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戏剧艺术的发展、对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无论是在戏剧学领域,还是在艺术教育学领域,针对戏剧教育的学术研究却显得颇为冷清,不必说专著,就是一般的论文也极为罕见,这种现状与现代戏剧教育事业在20世纪上半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戏剧艺术的繁荣和戏剧运动的开展而取得的卓著成就来说是极不相称的。本文力图通过勾勒我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发展历程,去探寻现代戏剧教育之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去咀嚼现代戏剧教育家们献身戏剧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快乐、孤独和悲伤、乃至生命和一腔热血。 一、现代戏剧教育的兴起 中国现代戏剧教育的兴起几乎与话剧艺术的滥觞(早期话剧,又称文明戏同时。中国传统的戏剧教育主要是通过戏班内部师徒私授的方式进行的,即便是专门教习演唱艺术、培养演员的科班也都是拜师学艺,在这种戏剧教育方式下,戏剧成为一种可以代代相传、世世相因的技艺。这种戏剧教育方式限制了受教者的范围,造成了受教者和施教者之间的依附关系,既不利于戏剧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戏剧艺术的发展。当然,视演戏为一种玩物、一种卑贱职业,称演员为所谓“王八、戏子、吹鼓手”的社会风气对传统戏剧教育也是一种严重的束缚。伴随着新兴话剧艺术的出现,一种崭新的戏剧价值观也开始萌发,“戏院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 大教师也”[1](p3 ,而资产阶级革命者更是把戏剧看作 是宣传革命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的戏剧教育显然已无法适应戏剧界出现的新形势,这样一来,主要以学校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戏剧教育应运而生。 最早的现代戏剧教育机构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通鉴学校。通鉴学校由王钟声、马相伯、沈仲礼于1907年下半年在上海创办,马相伯、沈仲礼出资支持,王钟声主持戏校的实际工作。他们通过登报招生的办法,以提倡新戏剧、“包念书、包出洋”为号召,来者不拒,招到学生几十人。通鉴学校的办学思想主要是为了借新剧来宣

关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调研报告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融表演、演唱、歌舞为一体,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戏曲大国,一代又一代人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戏曲有过的辉煌让人难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辉? 一、当代中国戏曲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戏曲艺术票房急剧下降,戏曲剧团经营困难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之下,戏曲艺术产品不可避免的存在其商品属性,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票房情况最直接地表现出戏曲事业发展的繁荣程度。但在这些年,戏曲演出出现萎缩、票房不景气,几十年前剧场观众趋之若鹜、场场爆满的场面早已不复存在,甚至出现过演出现场的在场观众还不及戏曲演职人员多的尴尬局面。这种形势在全国都普遍存在,随之带来的是戏曲演出剧团经济状况日益拮据。这不仅影响到演职人员的收入情况,挫伤了他们继续投身从事艺术精品的生产,而且制约了剧目的创新与编排。经济上的困境,使不少剧团面临倒闭。推动戏曲发展的载体受到打击,要想戏曲继续发展壮大,困难可想而知。 戏曲演出市场的不景气,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观众的审美要求与戏曲舞台现状的矛盾是票房下降的症结所在。 1、戏曲剧目娱乐化功能日益削弱,雅俗文野产生冲突 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看,古代的歌舞、说唱艺术和滑稽表演是戏曲的直接源流,古人对戏剧的解释为:“戏者,戏也。”前一个“戏”是指戏剧,后者的“戏”则指游戏、娱乐。他们把戏剧看作一种游戏而存在。在农,村地区,大多是把戏曲演出与节日娱乐统一起来,人们观赏戏曲,往往是抱着休闲娱乐的心态去找乐子。一直以来,戏曲都是包容俚俗、浅显易懂、讲求娱乐性,照顾大多数观众审美需求,不放弃文化水平较低观众的欣赏要求,使之看

现代戏剧研究参考书目

现代戏剧研究参考书目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版 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版 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版 黄会林:《中国现代话剧文学史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版 袁国兴:《中国话剧的孕育与生成》,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版 廖全京:《大后方戏剧论稿》,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版 董健:《陈白尘创作历程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版 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1992版 周宁:《比较戏剧学--中西戏剧话语模式研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版 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周华斌、朱联群:《中国剧场史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张连编著《中国戏曲舞台美术史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 孙文辉:《戏剧哲学——人类的群体艺术》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陈伟:《崇高论》,学林出版社,1992版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版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版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版 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版 曲六乙:《傩戏·少数民族及其它》,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版 李子和:《信仰·生命·艺术的交响--中国傩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版廖可兑:《西欧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版 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版 冉国选:《俄国戏剧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版 陈瘦竹:《戏剧理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版 《李健吾戏剧评论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版 《现代戏剧家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版 《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版 《陈白尘论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版 徐半梅:《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版 张健:《中国现代喜剧观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版 许国荣、张洁:《吴祖光悲欢曲》,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版 王利器辑录:《历代笑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 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版 王季思主编:《中国古典悲剧喜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周国雄:《中国十大古典喜剧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版 黄嘉德:《萧伯纳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版 王爱民、任何:《俄国戏剧史概要》,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版 钱中文:《果戈里及其讽刺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版 陈瘦竹、沈蔚徳:《论悲剧和喜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7版 王玮:《“笑”之纵横》,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8版

山东的传统戏曲文化

山东的传统戏曲文化 山东是我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其戏剧艺术的孕育最早可以追 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齐鲁诸国。山东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先后曾有 几十个种类流行。被中国戏剧界称颂的“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古剧, 其中的“东柳”就是山东的柳子戏。 现在在山东境内流行的戏曲剧种多达30多种,大致可以划分为梆子腔系、 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这几种类型。山东流 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 河北梆子等多种。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 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由于流传地域和伴奏乐器的不同,及受 其他艺术的影响,弦索腔形成了风格不同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山东的主要有柳 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影 响较大的剧种之一。代表剧目有《李亚仙思夫》、《貂蝉思夫》、《莺莺思夫》、《李三娘思夫》等“十大思夫戏”。 肘鼓子腔 肘鼓子腔,是在流行于民间的花鼓秧歌的基础上,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 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 灯腔、东路肘鼓子等。 吕剧 吕剧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在山东流行极为普遍。吕剧是在民间 说唱“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吕剧在建国后定名,经过改革创新,发 展迅猛遍布全省,影响所及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西至新疆,均建有吕剧艺 术表演团体,成为富有生命力的年轻剧种。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 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丽,娓娓动听,而且,在民间有着深刻的群 众基础。吕剧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反映下层人民普通的日常生活,内容表现家庭伦理、风土人情、恋爱婚姻、儿女情长,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大部分戏故事性强,情节细致生动,群众语汇丰富,表演朴实自然,没有 严格的程式规范,比较生活化。由于吕剧运用齐鲁乡音表现民间生活、民俗民情,充满人民的感情和生活气息,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它的一些优秀剧目,如《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两垄地》、《逼婚记》、《小借年》等,相继被搬上银幕,流传塞北江南,远播港澳地区,饮誉华夏。 山东是一个戏曲大省,拿京剧来说,全国一共80多个京剧团,山东就有 20多个,占了四分之一。另外,山东是一个多戏种的省份,山东梆子、五音戏、柳子戏、茂腔等,可谓百花齐放。但是,山东戏曲人才比较少,人才面比较窄,

20位现代戏剧作家

27、陈静 (1929年——1993年),原名陈允祥,江苏省铜山县人。一级编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他的作品都是自己自编自导的,比如:《宝莲灯》、《小二黑结婚》、《庵堂认母》、《刘伯温结亲》、《双玉蝉》等戏。但是其最著名的要数1955年改编、导演的昆剧《十五贯》,而且此剧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28、范钧宏(1916年——1986年),原名范学蠡,汉族,祖籍杭州,生于北京。浙江杭州人。著名剧作家,戏曲理论家,而且是戏剧界首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京剧剧本《满江红》、《猎虎记》、《杨门女将》、《白毛女》,《九江口》、《强项令》、《望江亭》、《蝶恋花》、《捉水鬼》,作品集《范钧宏戏曲选》、《范钧宏戏曲编剧论集》、《范钧宏戏曲评论选》、《戏曲编剧论集》。 29、王安祈,剧作家。浙江人,1955年生于台北。台湾大学中文博士(1985),现为台湾大学戏剧学系特聘教授,国光剧团客席艺术总监。并且被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 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戏曲、当代戏曲。 创作《阎罗梦》(与陈亚先、沈惠如合编)、《三个人儿两盏灯》(与赵雪君合编)、《金锁记》(与赵雪君合编,京剧现代戏,张爱玲原著小说)、《王有道休妻》、《青冢前的对话》、《王子复仇记》、《通济桥》、《陆文龙》等多部京剧剧本。以及歌剧《画魂》。讲评剧本:沈杏莲戏曲《长相守》、蒋东敏越剧《如花似玉》、苏逸茹京剧《伍员求剑》[1] 30、陈仁鉴(1913年—1995年),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南溪村人。我国著名剧作家,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顾问,莆田市剧协名誉主席;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鲤声剧团创始人之一。 他写了现代剧《大牛与小牛》、《三家林》,甚至整理改编了莆仙戏《团圆之后》(一名《父子恨》)和《新春大吉》,又相继写出了《春草闯堂》(与人合作,由他主笔)、《嵩口令》等名剧。作品莆仙戏《团圆之后》和《春草闯堂》也分别被选入王季思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悲剧选》、《中国当代喜剧选》。创作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已拍成戏曲片。他一生著作等身,起先从事小说、散文、评论、杂文的写作,中年以后致力于戏剧创作。先有六十八部剧作、三十多篇剧论传世。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了《陈仁鉴戏曲选》《陈仁鉴评传》《陈仁鉴戏剧精品选》。

中国戏曲期末论文

《中国戏曲》课程期末论文 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将何去何从 摘要 中国戏曲发展的辉煌,与其悠久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传统走入现代的中国戏曲,在当代必然面临着文化与审美的转型与变异,这是一条历史经验,也是一条必由之路。市场化的规则决定了中国戏曲在当代的发展,更多地需要摆脱传统的诸多束缚,成为这个古老民族在这个时代中的当代艺术;而中国戏曲积蓄

的传统文化精粹,则更多地需要对其多元而悠久的传承机制加以保护,以呈现文化命脉的延续,以保证新文化的涵育。因此,中国戏曲发展的市场化道路便显得更加的复杂,这应该也是传统与现代相互结合必然会产生的结果。但是毫无疑问,市场化之于中国戏曲发展,是这一传统文化能够发展的必须,戏曲的市场化道路不是片面地将演员和剧团抛向市场,任其生灭,而是在充分尊重中国戏曲的本质特征与历史实践的基础上,明确戏曲发生、发展的基础和生态,使其进入艺术的良性发展,合理保护,增加活力,优胜劣汰,长足发展。 关键词:戏曲发展时代艺术 引言 中国古代戏剧被称做”戏曲”,是因为它是以“戏” 和“曲” 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戏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源远流长的历史,鲜明的民族风格,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强烈吸引着历代各界的人士。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同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常说戏曲站在了时代的十字路口,当时更多的讨论是戏曲要不要进入市场,而20年后新世纪初期的今天,戏曲已经无法躲避地、也顺其自然地站在了市场当中,时间证明了那时所谓的“高雅”的判断是进入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当戏曲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不得不走向市场时,本身就已经落后于市场的要求了。事实证明,戏曲确实存在着危机,戏曲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且令人担忧的话题。这次在西安召开的“21世纪戏曲发展论坛”也主要围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中国戏曲是在民间艺术的土壤里发芽生根的。歌舞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因素,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据《书经·舜典》记载,我们的祖先在庆贺打猎收获时,会披着各种兽皮在用石器相互击打出的节奏中跳着、唱着,欢庆胜利的成果。到了春秋时代,歌舞成了欢庆丰收、庆贺战争胜利、祭祀神灵、驱魔禳疫等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戏曲艺术的另一个源头是装扮表演。《史记·滑稽列传》中优孟模仿孙叔敖的表演,可以看做一个宫廷讽刺喜剧。从《北史·柳彧》的记载和新疆唐墓出土的歌舞戏《踏摇娘》泥塑看,除具备以歌舞演故事的特点外,在化装方面亦采用了面具、假扮等艺术手段。 戏曲艺术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术。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角抵戏到了汉代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带有戏剧色彩,如《西京杂记》所记载的角抵戏《东海黄公》、《黄帝战蚩尤》。 戏曲形成的最初形式是杂剧。所谓杂,有将各种技艺杂合在一起的意思。宋杂剧代表剧目之一《目连救母》,就是一个脱胎于民俗活动的节目。当时北宋都城开封的艺术家们以佛经中目连救母的劝善故事为纽带,将民间的说唱、装扮、武术、杂技等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在中元节表演,受到观众的欢迎。此后,七夕至中元节举办盂兰盆会,演目连戏成

了各地的一种传统习俗。 戏曲形成后,伴随着各种民俗演出逐步成熟和发展起来,产生了300多个剧种和数以万计的剧目。民俗为戏曲艺术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戏曲艺术又为民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1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2、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3、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4、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

浅议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 【摘要】焦菊隐早在他的著作中提出“话剧向戏曲学习”的观点。中国的传统戏剧对 现代戏剧有着深远影响,虽然中国现代戏剧借鉴了很多西方戏剧的因素,但真正的民族的戏剧是应该具有民族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传统底蕴支持。本文列举了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多种区别及共通之处,再次证明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的密不可分。【关键词】 戏剧;传统;现代;“假定性” 人们通常把中国传统戏剧名之曰“戏曲”。戏曲与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一点任何戏剧理论工作者都会表示赞同。但是如果说戏曲与中国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许就会有人反对了。中国戏曲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传统。戏曲艺术最主要的是它的艺术规律和艺术方法。通过艺术方法去找艺术规律。话剧的程式基本上是从西洋移 来的。话剧要民族化,群众化,就是要使广大观众喜闻乐见,话剧要向戏曲学习。综观历 代著作,“戏曲”一名其实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文学概念,指的是戏中之曲,这是一种韵 文样式,又称“戏曲”。后人亦用来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其二是艺术概念,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戏剧,这是一种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各种因素而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这两种意义有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概念的发展变化历史中形成。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一些戏剧家把从西洋引进的戏剧形式定名为“话剧”,“戏曲”一名就常作为与“话剧”相对而使用,专指中国传统的戏剧样式。中国话剧经过上百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中国话剧来自西方戏剧,今天依然从西方戏剧中摄取营养;但它经过中国人上面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 我个人认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与神韵就在于它那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而这种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的最为重要的特点和价值是:诗化变形与写意传神。众所周知,具有千百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戏曲艺术在自己漫长的孕育过程中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地吸收了诸多其他艺术形式的营养及特长,最终形成了集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杂技、说唱、特技、表演于一体的,以歌舞的形式表演故事的演剧艺术。这种演剧形式与话剧艺术完全不同,它是对它所反映及表现的生活原形进行了巨大的变形与改造,使之成为载歌载舞、如诗如画的艺术形象。中国戏曲将情、景、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人为主,以演员优美动人、虚拟空灵、连续不断的歌舞表演抒情、写景、塑人。因此。中国戏曲艺术是变形的艺术,是诗化的艺术,是虚拟空灵的艺术,是写意传神的艺术。这种 建立在艺术假定性本质的基础上的演剧艺术,创造性地实现了舞台演出形象系统化的整体提纯,并使之成为富于形式美感的程式化的表现语汇。这是一种非常彻底而成熟的艺术“转型”,因而中国戏曲艺术可以称之为一种完整、统一、优美、和谐、成熟而系统的假定性的演剧艺术。,我们应该积极,深入地借鉴与学习。

传统戏剧文化加入流行元素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的破坏

传统戏剧文化加入流行元素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的破坏 好的,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们反方的观点是,传统戏剧文化加入流行元素是对传统戏剧文化的破坏。 请允许我阐释辩题中几个概念的定义。 首先,传统戏剧文化是现代人的概念,根据剑桥大百科辞典解释:是指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戏曲文化。包括宋代南戏、元代杂剧、明代传奇、清代各种地方戏、如昆曲、豫剧、京剧。 其次,我方认为,所谓的流行元素是指那些受到年轻一代群体欢迎,前卫的文化。它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即只在特定时期内流行于世俗之间,其自身必然经历一个由上升到衰落的过程。 再次,我方判断加入流行元素是否对传统戏剧文化构成破坏的标准是,加入流行元素是否会使传统戏剧丧失其内在的历史价值、借鉴意义和艺术价值。 为了支持我们的观点,我们列出以下三点理由: (艺术价值)第一,传统戏剧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一套完整的艺术表演形式。以京剧为例,表演的基本功有唱念做打舞,行当有生旦净末丑,十分完备。盲目加入流行元素,一方面会破坏传统戏剧外在表现形式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则会破坏传统戏剧中的固有韵味,甚至是弄巧成拙。 (历史价值)第二,传统戏剧在当下的现状是逐渐走向衰微。根据中国京剧协会的统计,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戏院的上座率是百分之九十二,九十年代就锐减到了百分之六十,到了新世纪,则不足一半。而各种传统戏剧剧种的消亡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所以当务之急是对传统戏剧文化加以保护整理,所谓传承正是先有传后才有承。这正如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首要的是将其隔离,安心静养,而不是让他去学时髦的街舞,还美名其曰是让老人返老返童。也就是说,在尚未把保护好传统戏剧文化的工作做好的情况下,盲目对其进行所谓的现代化改造只能是对传统戏剧文化最大的破坏。 (借鉴意义)第三,正如我在第二点中所指出的那样,传统戏剧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必定经历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对于已经成为经典的传统戏剧文化,我们要做的不是加入流行元素使其再度登上时代文化的主流。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保护好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从这些经典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其精华与值得借鉴的地方,为当代文化服务。比如现代新戏《智取威虎山》《新牡丹亭》便是最好的例子。 综上所述……谢谢

中国戏剧史

第一节原始的戏剧形态 探求戏剧的最初渊源,实际上,就是寻觅古代生活中开始隐隐显现的戏剧美的因素。 戏剧美的最初因素,出现在原始歌舞之中(与当时人们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对实际生活的粗陋概括,因而具备了象征性和拟态性) 装神弄鬼的巫觋表演 巫------舞 每当祭祀时,巫觋装扮成神,且歌且舞,娱神,也娱人。 原始的歌舞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是不可分割的 《九歌》中戏剧美的因素 九歌是《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九歌》一共分十一章,可分三类: 1.祭歌:《东皇太一》、《礼魂》。 2.恋歌:《东君》与《云中君》,《大司命》与《少司命》,《湘君》与《湘夫人》,《河伯》与《山鬼》。3.挽歌《国殇》。 屈原被放逐后,在乡间见人们行祭祀之礼,歌舞之乐,感觉其中的歌词在粗陋,便作了《九歌》。《九歌》中有的歌是以祭祀者的口气写的,描述了祭神礼仪载歌载舞的盛况。有的则是以各种神的口气写的,在祭祀时需要巫觋分别扮演,以被扮演的神的身分唱出来。 《九歌》第一章《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即伏羲,伏羲是苗族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也是最尊贵的天神。 第二章《云中君》 从本篇开始,八章恋歌,表演的是四对自然神悲欢离合的故事。 《云中君》与《东君》是一对,《东君》写的是太阳神,《云中君》写的就是月神。 第三章《湘君》 本篇和《湘夫人》写的是湘水配偶神。这篇是巫扮女神湘夫人的独唱。唱辞中表达湘夫人盼望湘君到来的复杂感情。 第四章《湘夫人》 这是写湘水女神的诗。本篇由巫扮男神湘君独唱。辞中表达湘君思念湘夫人,望而不见,遇而无因的心情。第五章《大司命》 大司命是主宰整个人类生命的神。本篇由男巫扮演,女巫扮唱。 第六章《少司命》 少司命是主持人间生儿育女的女神,与大司命是一对。本篇是巫的独唱。 第七章《东君》 本篇是歌颂太阳神的诗。东君就是太阳神。篇中由男巫扮太阳神领唱,众巫扮观者伴唱 第八章《河伯》 河伯是黄河之神。本篇是歌唱黄河之神的诗,男巫扮河伯与女巫对唱。 第九章《山鬼》 山鬼,即山中的女神。可能不是正神,所以称鬼。山鬼与河伯是一对。本篇歌辞全由女巫扮山鬼独唱。诗歌把女神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碍非常细致、真实和动人。 第十章《国殇》 本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挽诗。殇,古代指未满二十岁而死的人。《小尔雅》说:“无主之鬼谓之殇”。这里指出征阵亡的青壮年。因为为国牺牲,所以称为国殇。这篇诗中描写的战争场面,不是一两次战役的写照,而是楚国多年争霸的历史的典型概括。 第十一章《礼魂》 这是《九歌》的送神曲,送的神还是东皇太一。这首诗节奏轻快,洋溢着欢乐之情。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王凯)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黄梅戏曲为例(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系卓越1401班王凯) 【摘要】从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就面临着观众流失,人员缩减的灾难性问题。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更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脑、网络都已经进入乡村,走进了千家万户,因此传统戏曲的发展正处在发展史上的瓶颈期,黄梅戏曲文化也不例外。本文以黄梅戏曲为例,对中国戏曲文化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做一些探讨。也对戏曲文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看法。提出了“坚持初心而又随波逐流”的观点,提倡与时俱进,坚持创新。 【关键词】黄梅戏曲瓶颈与时俱进坚持创新 当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冲击越来越大,面临着观众流失、观众老龄化、青黄不接等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何去何从,是人们眼中的“无可奈何”说,还是“寿终正寝”说,还是说应该“促其消亡”。下面将以黄梅戏为索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何去何从。 一、黄梅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多云山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清咸丰到辛亥革命前后 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成结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戏剧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此部分主要参考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等主编的《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其他可以参考程光伟、孔庆东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建、董乐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1、戏剧与戏曲 戏剧是特殊的艺术类型,是一种时空综合性艺术,是表情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如音乐就是一种表情艺术,绘画和舞蹈就是造型艺术),也是一门古来的艺术,自人类文明产生之始就有了古老的戏剧。戏剧在狭义上就是话剧,是西方戏剧。1907年戏剧传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就是春柳社按西方样式编演了新戏剧《茶花女》。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昆曲、皮黄戏、京剧等。宋元之后,以歌舞演故事为主的南戏与杂剧占据戏曲舞台,清代则是京剧发展和兴盛的时期。 由国外传入的话剧被称为新戏,而传统戏曲被称为旧戏,新剧旧剧的对应即话剧与戏曲的对应贯穿整个中国的20世纪。 2、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样式。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古希腊为源头,西方文化强势,而东方文化系统和印度梵剧已经消亡,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仍然存在。在法国的学者发现东方戏剧的魅力在于是残酷戏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戏剧是与人类文明、人类本性、人类之根相结合,戏剧属于物质文化更属于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指物质、制度和精神) 3、戏剧的起源 戏剧起源关系到人的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本能、观看的本能。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是群体艺术,它与人的社会性相关,是社会化本能相结合的产物。 4、戏剧的本质特征与要素 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2)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3)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剧本对戏剧的规定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不可缺少。表演最早产生,戏剧稍晚,剧本的产生标志戏剧的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即兴戏剧史靠演员即兴表演的,“案头剧”是仅供阅读的,非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剧本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4)剧场与导演艺术:戏剧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同剧场的出现与导演分不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旅行剧团梅宁根公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导演的出现使戏剧由自觉走向成熟,使剧场作为整体出现。 5、中国近代戏剧(话剧)分期 (1)萌芽幼年时期(1907年文明戏——五四运动) (2)酝酿时期(20年代——30年代《雷雨》出现之前)。话剧的命名:田汉和洪森,北方的陈大悲和南方的田汉(南国戏剧社)。 (3)成熟时期:30年代,《雷雨》,三一律式(有古希腊,易卜生,莎士比亚,佳构剧的影子),其后的《日出》(学高尔基)、《原野》(学奥尼尔)、《北京人》(转向契诃夫)、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田汉的《好一记鞭子》。“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论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

论曹禺对中国现代戏剧(话剧)的贡献 曹禺作品创作,充分借鉴和吸收西方戏剧艺术创作思想,在其思想和艺术形式指导下,从事中国话剧创作。 曹禺正在接触和通读希腊悲剧,并从一接触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等人的作品都有着突出的命运观,人的悲剧是非人力做能左右的,是不可知的命运造成的,因而希腊悲剧也被称为命运悲剧。 二、曹禺作品创作,充分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创作思想和表演艺术,达到艺术上的古今融合。 也必须看到,曹禺在借鉴外国戏剧的同时,更多的是受到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曹禺是带着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民族戏曲传统去接受西方话剧,并以民族戏曲美学去消融西方话剧而进行其话剧创作的。戏剧冲突的浓墨重彩、紧张强烈、读来淋漓尽致,回肠荡气是形成“曹禺风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曹禺作品人物,富于变化。这种变化,往往是由于生活境遇的变化而顺理成章。《雷雨》中繁漪最初的性格应该是传统文化熏陶过的淑女,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然而,嫁给周朴园后,常年忍受周朴园专制冷漠的精神压迫,变得郁郁寡欢,心如止水,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尤其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一个人寂寞着自己,生活乏味。人们说生活累,少半源自生存,大半源自攀比,但她连攀比的对象都没有了,她的生存中最多的就是每天的习惯:喝药。药,不仅从身体上折磨着她,更从精神上折磨着她。然而周萍的到来,周萍的热情重新点燃了她的生命之火,她真真彻底地爱上了他。然而,周萍的懦弱、社会的根深蒂固的道德伦理,又逼迫周萍抛弃了她,又让她回到了生活的悲剧当中。于是,繁漪从一个贤惠、知书达理的淑女,变成了一个具有残酷报复心理的“恶”女人。作品中,周萍也是一个善变的人。他的感情是“丰沛”的,爱上了仆人的四凤,又暗暗和继母勾搭。周萍最后的结局,不是死于封建伦理道德,而是死于他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周萍的悲剧,从小的方面上说是性格悲剧造成的。 曹禺作品富有的创作技巧和典范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话剧的创作,给后世话剧创作,文学剧本创作,电影剧本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曹禺作品创作,具有其独特的思想道德价值与卓越的悲剧美学价值,达到精神上的雅俗共赏。 曹禺从道德角度提出问题,立足于对家庭和人的精神以及道德观念的剖析,对社会进行伦理批判,通过道德抗议来进行社会抗议。《雷雨》用令人震撼的闪电撕破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虚伪面纱,烛见了中国旧家庭的罪恶。 通过伦理批判和道德抗议,来摧毁社会的黑暗,让人以人的身份站立在社会中。这种创作方法,也给后世的话剧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从思想内容方面,给写话剧和演话剧的人展示了范本。 曹禺作品多写以悲剧。这种悲剧性主题,昭示了那个时代背景。《雷雨》的悲剧,是家庭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周公馆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是大现实的缩影。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暗示着社会亦然:充满了各种名利的内斗,外斗——周朴园与鲁侍萍、周萍与繁漪、周萍与鲁大海;充满了各种名目的人情淡薄:繁漪与周萍、鲁四凤与繁漪、周朴园与鲁大海。从家庭到社会,曹禺游刃有余的创作并给予悲剧的色彩。 曹禺悲剧性格特点的创作,从形式上给后世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一一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 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 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 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戏曲文化论文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德行与读书活动课题研究论文 课题名称: 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 兴趣小组: 素质拓展和兴趣小组 学生姓名: 单正涛 专业班级: 自动化10102 完成时间: 2011/12/7

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和初步研究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3) 1.1什么是戏曲文化 (3) 1.2戏曲文化的种类 (3) 1.3戏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3) 1.4中国的戏曲文化和外国的舞台剧有和区别 (4) 第二章对戏曲文化的思考 (4) 2.1 戏曲文化的文化功能 (4) 2.1.1 戏曲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4) 2.1.2 现代传媒对戏曲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5) - 2 - 2..2如何将戏曲文化发扬光大 (6) 第三章中国戏曲文化的特点和主要代表 (8) 3.1 戏曲文化的特点 (8) 3.2 主要代表—京剧 (9) 第四章中国戏曲文化对社会的意义和个人学习的影响 (10) 4.1 中国各大戏曲代表作和对社会产生的意义 (11) 4.2 戏曲文化对我个人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摘要 作为中国文化传统典型代表的戏曲,在中国广大的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媒介化和视觉化也产生了戏曲舞台演出、戏曲电视、戏曲电影、网络戏曲flash等不同的戏曲媒介形态,这些戏曲媒介形态的共存和农村观众的戏曲审美和文化创造有着深层的联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这篇论文从戏曲文化的种类、起源和发展以及与外国的舞台剧作比较等方面来对中国戏曲文化做初步的介绍,粗略的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对戏曲文化的影响和戏曲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和潜在影响能力。为什么戏曲文化能久经不衰?在其他几大文明古国逐渐衰落后却依然传承?本论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戏曲的由来和发展经历;第二章则讲述了戏曲文化所产生的文化功能;第三章则概括了戏曲的特点和以京剧为代表的相关信息;第四章阐述了戏曲文化对社会产生的意义和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戏曲文化文化功能现代传媒戏曲特点戏曲代表人物代表社会意义个人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