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如何学习工笔画

零基础如何学习工笔画
零基础如何学习工笔画

零基础如何学习工笔画?

工笔画主要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类。相比前两者而言,花鸟题材的工笔画较容易上手,适合工笔画初学者学习。我曾选修过此类课程,内容大致是教我们临摹宋代工笔花鸟名作,所以对工笔画入门学习有些认识,希望这个回答对题主有帮助。

所谓古代的工笔画,大多为绢本设色,常用于装饰扇面、灯具、床榻、屏风等日常用具。至于现代工笔画......我见过的基本上都是纸本设色。由于我只学过花鸟小品,故接下来以此画法为例进行详述。

1.材料准备

毛笔:狼毫小楷x1,大白云x10;

狼毫是用于精勾的毛笔,大白云则负责染色,其数量根据使用需求而定,原因暂不赘述;

墨:一般情况下推荐一得阁墨汁;

颜料:中国画颜料;

容器:白色小瓷碟儿x8,瓷碗x2,水缸x1;

瓷碗超市里就买得到,水缸可用水桶代替,反正只是装清水而已,之所以用缸是为了显得专业;

纸:硫酸纸(半透明复印纸),云母、蝉衣(熟宣);

虽说是绢上设色,但在正式作画前初学者需要在纸上作大量描线练习,毕竟线条是工笔画的灵魂,描得一手好线十分重要;

绢:矾绢,日本绢都可以;

绢的表面有些微光泽,颜色呈米白,要区分跟仿古绢的屎黄色不一样。价格大概在70~90元/米之间,在正规美术用品商店有售。切记这玩意非常娇贵,一定要轻拿轻放,别还没开始画就裂了;

除以上所列以外,还有HB铅笔、橡皮、放大镜(眼神好的就不用了)blahblahblah......接下来要说的很重要,没有它咱们就不能在绢上画画了,嗯,你需要准备一个木制画框。

因为没有照片,木框也不在身边,所以画了一个:-P

木框内径大小根据个人需要而定,一般来说有30cmx30cm及60cmx30cm两种尺寸。后面的像个木盒子,实心面朝上,尺寸比木框内径略小一点(图中291mm是我乱画的)。这个可以去找木匠定做,很便宜,我那会儿一个30x30的才花了15块钱。

找到图了~木框的作用是这个:

图中是已经绷上绢的画框,至于具体怎么绷绢......这个问题可以另写一篇答案

了,后面再说。绷绢需要准备的有:美工刀,大头钉,喷壶,浆糊,小羊毛刷子;

材料准备的都差不多了,现在还差临摹用的参考书。这里推荐<国宝在线>系列丛书,无论是印刷质量还是还原度都比同类书高,题主不妨看看其中<翎毛小品>这一本,适合入门者学习临摹。

2.学习步骤

把所有用具备齐后,先别急着糟蹋绢布。前面说了,线条对工笔画来讲十分重要,因此正式在绢上作画前,我们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白描练习,即学会熟练运用墨笔勾勒出不同的细线。

白描:

所谓白描就是只勾线不染色的国画技法。初学者学习画线的最快方法就是临摹别人的白描作品,市面上也有许多相关书籍可供大家购买。我那会儿的白描资料是老师自己的画作复印件,所以无法列出具体书目名单,不过倒是可以给一些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

?线条是花鸟形象的“骨”,灵动的线条和呆板的线条呈现出来的画面也是不一样的,大家选择参考书时不妨多比较一下再购买;

?不要好高骛远......有的画看着漂亮,但不是初学者能够驾驭得了的,还不如脚踏实地从简单的开始。再说简单的也不一定就难看嘛,比如

下面这幅入门必备的<碧桃图>;

<碧桃图> 宋佚名

由于找不到它的白描图片,所以用原图代替。

现在有了摹本咱们就开始吧~把之前准备好的熟宣按尺寸裁好,铺在需要描摹的书页上,然后沾点墨就可以下笔了。

.

.

.

哈哈哈你真以为这么简单就搞定了么?

Too young too naive.

先说几点注意事项:

?笔和墨的准备

有点国画或书法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新买毛笔的笔毛是糊在一块的,需要在清水中浸泡开后方可使用;

再说到墨。描线不同于书法,不需要浓墨,初学者用浓墨描线的下场注定会是悲剧= =(可参考接下来的反面教材),适当稀释墨汁更易于画出流畅的线条。水和墨的比例要注意把控,太浓太淡都不好,具体可以自己多试验几次;

?一开始手抖是正常的

包括我在内,许多人连正确握毛笔的姿势都尚未掌握,更别说刚开始就能灵活自如地用毛笔描线了。其实手不稳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够熟练,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做到心静如水、排除杂念,所以动笔前尽量让自己放松下来;

?描线是个细致活

以<碧桃图>为例,通常初学者需要花2~3小时才能完成一张线描,这段时间会过得十分枯燥无趣,因为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重复画一些弧形的小花瓣,很容易让一开始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逐渐涣散,然后你的线条也跟着涣散掉了。所以像我一样容易三心二意的同学注意了,描线时千万不要开小差......(马上会有反面教材)

?下笔可以利落点

慢工不一定出细活,缓慢谨慎不一定就能把线描得又细又准确。花瓣、昆虫和羽翎都是不同的事物,所以在描摹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线条勾勒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原谅我表达障碍,这个没人示范还真说不清。

好了好了,反面教材来了,这是我的第一幅白描作业。

隔这么远还能让大家看清墨点和粗黑的线条,可见画技什么的在那个时候还没出生。

为了更详细得表明画的好坏,我再放一张放大的:

同样是<碧桃图>,这是我的第三次临摹(我知道还是很渣,不要说粗来嘛)。

如图中所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线条粗细不均; 2)线条不流畅; 3)花瓣、叶片和枝干在线条上没有区分;......

所以基础没打好,谈“意境”、“层次”、“灵动”、“雅致”什么的都是浮云。其实画线技巧也是有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多练习才熟能生巧,一开始描摹别人的画作,慢慢的可以尝试着自己勾勒线条;线条是能画得越细越好,我见过最厉害的是不把脸凑上去基本看不出画了线。

也并不是说白描练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停止了,绘画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不断练习中提升。若真有心想深入学习绘画,作品无论大小都是多多益善为好。

嗯哼~当你感觉自己真的在作画而非糟蹋画纸时,拿出绢布和木框吧,接下来要告诉大家如何绷绢。

------没有图文并茂的教程不是好答案------

绷绢:

step1 在画框四条木边各中点处用铅笔做上标记,具体尺寸如图所示;

step2

将绢布温柔地平铺在桌上,用小刀裁切成50x50cm大小,剩下的部分请收起来小心保管,以便下次使用;

ste p3 把裁好的绢布放在画框上,中点对齐;

step4 确认绢布位置无误后,拿出之前准备的大头钉,从图中“1”处开始固定(别往死里摁,以后取不出来就搞笑了= =);

step5顺序如图所示,注意,在这个过程中保持绢布平整;

ste

p6 完成一边后,接着钉对边的木条;这时可以轻扯绢布边缘使其微微绷紧与桌面平行(注意把控好力道),然后按照刚才的顺序往里摁钉子;

step7哈哈,最紧张的一刻过去了,这时画框的四条木边都固定了图钉。接下来我们拿出喷喷,对着绢布均匀喷水,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湿润下绢布就好;

step 8静置一会,待绢布干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用小刷子蘸些浆糊均匀地涂在画框的四条边上,同时将多余的绢布往内包。切记不要碰到内径30x30cm的绢布,一点都不行,否则之后会发现糊过的地方怎么也上不了色;

step9糊完画框后放一边自然晾干,大概需要花半天到一天时间;不要用风筒或风扇吹干,也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真会有人这样做么?好无力)

么一来绷绢就算完成了,不过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说我们首先要选择临摹对象。

适合初学者临摹的花鸟小品有下列几幅(由简入深):

<果熟来禽图> 宋林椿

<竹禽图> 宋李安忠

<枇杷山鸟图> 宋佚名

以<果熟来禽图>为例,这幅小品的尺寸为26.5x27cm,我们先用硫酸纸罩着书上的原图用铅笔描摹一遍,再将描好的图复印在A3打印纸上,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后贴在木盒正面,具体如下图所示;

细节的部分一定要描摹到位,细线粗线记得有所区分,譬如羽翎、叶脉、枝条云云,另外

画幅界线也要画出来;

建议一开

始先在宣纸上多描摹几遍铅笔稿,找找对这幅画的感觉,等到胸有成竹了再在绢上描线。(我当时急着赶作业只练习了两遍,结果...)

接下来不用我说了吧,把绷好绢的画框罩在贴着线稿的木盒上,手握精勾,深呼吸......

完成描线后我们得到了这个!

咦,怎么会有个画架?抱歉...前面我忘说了,现在补上。

终于到最梦幻的一步了,好激动!现在拿出国画颜料、大白云和小瓷碟,我们准备设色~

首先说明一下设色的概念;

设色:

其实就是染色,用毛笔一遍又一遍地染色,达到晕染渐变的神奇效果,操作简单易上手,不过需要十足的耐心......

为什么呢?举个例子;

这是我临摹的<果熟来禽图>的局部,图中可见叶片有深浅两种绿色,右下角靠近叶茎部分的颜色最深,猜猜这一块染了多少遍颜色~

.

.

.

不下50遍,你猜对了吗?

到这如果你对自己还有信心的话......好吧勇士,请继续往下看=。=

注意事项:

毛笔

对于工笔画来讲,一支毛笔对应一种颜色,一种颜色对应一个小瓷碟,不要弄串儿了。

顺便补充下,湿毛笔不要盖笔帽,每次用完清洗后搁在笔架上自然风干就好,别想着下次方便继续用,不然用不了多久你的毛笔就会从内里开始腐烂。这点无论写书法还是画画都要注意,请善待你的笔。

下面是我临摹用到的几支白云笔,从颜色大致可以区分对应渲染的对象。至于有

两支看似未染过色的毛笔,后文会说明它们的用途;

颜料

有人邀请我回答“目前市面上国画颜料有哪些较好的产品及品牌?”这个问题......对不起了同学,我从小到大只买过两次国画颜料,一次是7岁,一次是20岁,而且买的都是同一牌子,臣妾真的答不上来。

不过我在美术用品店看过包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固体颜料,价格金贵,想必比较好的国画颜料应该是自己和水或胶调制的。

回到题目。

说几个需要了解的常识:

1)常见的中国画颜料成分通常为矿物和植物,与水的融合度较低,尤其在画工笔画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清水稀释颜色浓度,静置一段时间后瓷碟内会有粉末沉淀(如三绿),水质分离,易导致成色不均;

2)每次开始染色前务必重新调色,之前用剩的颜色不要继续再用了(譬如上午的颜料到下午就不用了,需要要重新调制),这点和书法用墨是一个道理;

3)关于调色。有一定色彩基础的人都知道,一幅画上极少出现大面积高纯度颜色(后现代某些作品除外),每一笔颜色都是通过两种以上的颜料调和而成,点解?因为颜色纯度过高给人的感觉就不高雅了呀......

花青,钛白,三绿,藤黄,朱磦,赭石,焦茶,胭脂,是我在这幅画中用到的八种颜色;

啰嗦几句,建议谨慎使用黑色或墨色,无论是油画或工笔画,更别说水彩画了。黑色是个毁灭性的颜色,覆盖力强,没有冷暖之分,因此非特定情况都不建议使用。通常都用“普兰+深红”、“翠绿+深红”、“熟褐+普兰”等代替,方便根据需要调节色调冷暖。

染色

除背景以外,为每一件事物染色时,我们都需要两支笔:一支主上色,一支只沾清水,主渲染。

染色过程中,颜料是越淡颜色过渡得越自然,画面越容易把控。这也意味着染色次数的增加,需要消耗的时间精力也随之增多,毕竟要等到画幅上的颜色干透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染色。

----------

在了解上述事项后,我们开始实际操作吧~

step1背景

上色前的第一步是调色。仿古画的背景色通常由藤黄+花青+朱磦调制,切记一开始颜料用量不要多,一是不能一次性调准颜色(譬如过暖要加花青,过冷要加朱磦,太暗了加藤黄云云);二是更多的颜料意味着要加更多的水,我们通常不需

要这么多颜料。

调色的时候记得先在纸上试试颜色,同时与原画做对照。调好后加入一碗清水,就可以开始上色了。

上背景色方法如下。沾了颜料后(控制湿度,不要滴水)将笔锋轻压在画布上,以波浪线型轨迹按照从左到右、从上至下的顺序一排一排地涂色,速度和用力要匀称。如果以铺满整幅画面记为1次的话,背景总共需要上色30+次。

左边是上色10+次,右边是40+次的效果。原因是我一开始颜色调的过火,后来加了花青补救,所以最后颜色比别人要重(我又是反面教材);

step2树叶

在这幅画中,树叶主要分为两大色块,即深绿和浅绿。深绿部分为花青+藤黄,浅绿部分则由三绿+藤黄调制而成;

染色方法很简单,调色,加水,由深至浅一遍遍上色。同时用一支只沾清水的白云笔在画布上晕开颜料,使颜色过渡更加自然;

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一是有的叶片边缘带橘黄色,这个在最后记得画上;二是叶茎要上白色(记得都要加水啊喂)。

step3枝干

同样方法,颜色是花青+藤黄+赭石+焦茶,好吧这是我瞎调的......

step4果子

这个跟前面有点不一样,需要先铺一层白色颜料,再上别的颜色。以胭脂+藤黄为主,靠近果蒂的部分加点青绿色。总而言之发挥你的想象力调色吧,哈哈哈!!!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1冲染法。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2撒盐:特技的一种。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7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 三、关于用具 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染色笔方面我一般都是采用大白云,其中填色的大白云要求狼毫成分略少一些(纯羊毫也可),色易填润。染色的大白云则选择稍硬一些的,色易拖开。在勾线笔的选择上,勾勒花头和叶子我一般采用定制的长锋兔尖美工描笔,勾线时既可婉转自如又不失轻盈灵动。勾花用新笔,勾叶可用稍旧一点的笔,因笔中含胶渐多,笔锋较之新笔硬朗不少,很适合表现叶子的质感。绘制牡丹还要准备一根小号的狼毫笔,主要用来勾勒山石、枝干,局部填色之用。一支短锋的狼毫红圭也是不可少的,像花房、花蕊、芽孢这些细微处的设色都需要用小笔绘制才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设色用的大白云要多配几支,白色、冷色、暖色、暗色最好都有相对应的笔。(见附录图1) 2、墨:工笔画的绘制中主要用有光泽的油烟墨。乌黑而无光泽的松烟墨染色易脏,慎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瓶装书画用墨汁因携带和使用都比较方便,用来绘制工笔也挺不错。我常用一得阁墨汁,颗粒比较细腻,色彩上也能满足墨分五彩的要求,推荐初学的朋友使用。 3、颜料:工笔画绘制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是传统的国画颜色。其中属水色的有藤黄、花青、曙红、胭脂等,属石色的有赭石、朱磦、石青、石绿、朱砂等,还有近年来新开发的化学合成国画颜料酞青蓝、玫瑰红、翡翠绿、桔黄、焦茶也都可和传统国画颜料结合使用。水彩颜料因色泽鲜艳,在国画绘制中也可使用,但是要注

工笔画基础教程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 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 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 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 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 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

工笔画基本教程--入门知识

工笔画基础教程—入门知识 本文仅供工笔画初学者了解工笔画的基本知识及介绍工笔画的入门技法。 1、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5、工笔画怎样用笔

素描基础教学大纲

素描基础教学大纲 授课对象 10-16岁 1.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素描写生的观察方法、绘画步骤、绘画技巧、构图知识等,使学生理解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提高在绘画过程中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为其他绘画专业课程打好造型基础。 2.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采用正确的观察方法,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学会对形体空间状态进行分析,整体把握透视关系和色调。 3.教学重点 对形体空间状态的理解,绘画透视原理、色调的整体把握。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讲授和示例综合运用,代领学生多观察,以此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用具 石膏几何体、石膏像、挂图、铅笔、橡皮、素描纸、画板、画架。 5.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讲授素描基础知识) 绘画方式(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手势、绘

画坐姿) 素描构成(线和线组的画法) 素描色调(学习色彩学,讲授“三面五调”,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 几何透视(学习透视学,教会学生素描透视原理、基本术语,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程度,锻炼观察能力) 几何造型(通过描绘石膏几何体,合理安排画面) 组合写生(利用静物组合写生,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台阶,进一步加深学生从造型到色调的学习和理解) 人物速写(学习人体比例,“立七坐五盘三半”“三庭五眼”“八格”,通过临摹练习,加深对速写的理解和记忆) 风景速写(教会学生把握空间的透视关系、虚实关系和线条的流畅) 室内速写(熟练掌握表现室内空间感,能够熟练灵活运用一点透视、两点透视来表现空间,掌握陈设在空间的表现) 静物组合和色调(掌握不同物体质感的表现方法,明确“明”与“暗”的色阶梯进关系,能够表现物体的透明和半透明效果,准确描绘出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刻画物体表面的高光和反光区域,反光区域能够体现出周围的环境) 静物个体到组合写生(让学生理解画面空间感,掌握画面的稳定和轮廓线的变化等) 6.考试要求

13-18册美术基础知识(汇总版)

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水平测试美术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13册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张舜咨、雪界翁创作的《鹰桧图》,属于中国花鸟画(兼工带写),是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作之一。 2. 美术大致可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八个主要门类。其中,绘画从使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来分,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 3. 中国画因表现技法不同,可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兼工带写三种。在表现手法上,中国画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笔墨。丹青是中国古代对绘画的别称。 4. 借助摄影、摄像、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呈现的艺术形式被称作“新媒体艺术”。 5. 徒手画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最基本元素是线、形、空间。 6. 毕加索西方艺术“百年变革”的代表人物,作品《格尔尼卡》,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控诉。 7、20世纪初,西方现代绘画除毕加索外,还有马蒂斯、莫迪利亚尼等画家活跃在法国巴黎画坛上。 8. 齐白石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曾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自称“鲁班门下”。 9. 字体的选用和设计是版面构成的基础,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_宋_、_楷_、_黑_、_隶_四种。 10. 环境设计一般指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用以协调“人-建筑-环境”的关系。 11. 清代王概等人编撰的《芥子园画谱》,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临摹的技法和技巧。 二、选择题(每√2分,共40分) 1. 从社会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绘画可分为:(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连环画水彩漫画风景画年画宣传画肖像画油画 2. 请在与毕加索几乎同一时期的画家名字上打√:(限打√2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吴道子齐白石赵孟頫黄公望徐悲鸿徐渭王蒙 3.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笔墨,墨色的浓淡层次可分为:(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干淡轻醮沉湿浓枯 4. 下列属于写意画的是(限打√3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潘天寿《雁荡山花》宋《出水芙蓉》崔白《寒雀图》郑板桥《竹》 李苦禅《老鹰》刘继卣《武松打虎》赵佶《芙蓉锦鸡图》 5. 下列属于毕加索的绘画是(限打√3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日出印象》《格尔尼卡》《罗马尼亚的罩衫》《和平鸽》《丑角家族》《父亲》 6. 齐白石在下列哪些方面有很高的造诣(限打√4个,多打该题不给分) 诗琴棋书画设计印文学 三、专项部分(中国画、西画、书法考生分类答题20分) 1.绘画从使用、题材、功能方面分,可分为哪些种类?(西画、国画) 使用:国画、油画、水彩、版画、素描等;题材:肖像、风景、静物、人物、花鸟、山水、风俗、历史画等;功能:宣传、年画、连环画、漫画等。 2.请简要阐述20世纪西方绘画的种类、画家及代表作。(西画) 有立体派-毕加索《格尔尼卡》、野兽派-马蒂斯《罗马尼亚的罩衫》、巴黎画派-莫迪利亚尼《杰妮.海普顿》、抽象派-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音乐》等。 3.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派别?(国画) 清末海派;岭南画派;江南画坛;京津画家群;徐悲鸿学派;新木刻运动等。 4.毕加索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西画)

白描人物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人物基本技法 一、白描概况: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

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二、笔墨纸颜料 1、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染色、清水各2只,)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

美术基础知识 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 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2空间大小的确定。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 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 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笔法:勾、皴、点、染。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 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竹叶的画法:以中锋为主,落笔稳、提笔快。 14.版画:以“版”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版画的种类: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独幅版、玻璃版、拓片。版画术语:刀味、木味、刀法、阳刻、阴刻、主版、拓印。对中国传统版画的认识:传统版画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古代版画可追溯到西汉,到了明代中期,民间木版画有了空前的发展。30年代初期,中国新兴版画兴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版画家。一九四九年以後,新兴版画迅速发展,专业版画家和业余版画作者遍布全国各阶层。这时期创作的版画除了木刻之外,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也取得新的发展;近年来又发展出儿童版画、农民版画、版画藏书票等,获得各界好评。简述木刻的基本步骤?1绘制画稿2刻出主

国画基础教程:工笔蝴蝶画法与线描画谱

国画基础教程:工笔蝴蝶画法与线描画谱 蝴蝶色彩绚丽,舞姿轻盈,为我国历代文墨客所喜爱。“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生动地描绘了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的美妙情景;“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寄与相知者,同心终莫违”,诗人将蝴蝶看作美好爱情的象征,表达了忠贞的感情。 蝴蝶入画历史悠久,古代名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杰作:五代黄筌绘有《花荫蝶阵图》,北宋赵昌有《写生蛱蝶图》绘三只蝴蝶,色彩艳丽典雅用笔精确,画面秀雅平和。明朝戴进的《葵石蛱蝶图轴》用工笔重彩画法绘制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形象生动逼真,勾画细腻传神。郎世宁《荷花蝴蝶》,绘两只蝴蝶飞舞在荷花间,设色艳丽,蝴蝶描绘细致逼真,立体感强。当代更有名家绘出的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蝴蝶,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引领着艺术的发展。明戴进葵石蛱蝶图1 蝴蝶概述蝴蝶,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量递减。蝴蝶白天活动,成虫取食花粉和花蜜。 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躯体表面密披着整齐的鳞片和鳞毛,头部有一对圆圆的复眼、一对球杆状的触角,一对翘起的下唇须和卷曲的口器。胸部分为前中后三节,以

中胸节最为发达,各胸节腹面生有一对足,在中胸和后胸各生有一对翅膀。蝴蝶的腹部细长,雄性可见8节,雌性仅7节。 蝴蝶翅膀的形状和色彩千变万化,翅膀的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变化。我国人民常将蝴蝶作为一种观赏类昆虫采集和收藏。蝴蝶的种类很多,我国蝴蝶的各类主要有凤蝶类、绢蝶类、粉蝶类、斑蝶类、蛱蝶类、环蝶类、眼蝶类、灰蝶类等。2 工笔画蝶所需工具与材料由于工笔蝴蝶画的技法、特点及艺术要求,对笔墨纸砚等绘画材料也有一定的选择。 笔:工笔蝴蝶所使用的毛笔可分为勾线用笔和渲染用笔两大类。勾线笔要求锋长健挺,染色笔选择大中小号白云即可。此外还可准备几只山水画笔或用过的秃笔,以备勾皴树、石之用。 墨:大致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两种。油烟较光泽,用于勾线,渲染鸟类羽毛、点睛之类,可浓可淡,用途甚广。松烟无光,用于渲染蝶翅和某些底色,用途较少。画工笔蝴蝶画要使用新研磨的墨,切忌使用宿墨或墨汁,因为其中的颗粒浮在纸面上,遇水会洇开,弄脏画面。 纸、绢:工笔蝴蝶画一般先用熟宣和熟绢。熟宣以纸质细密均匀、纹理清晰、绵韧,耐湿耐擦者为上好;绢的质地以细密均匀者为佳。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丝毛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 乾隆时期,意大利人郎世宁以西画的光感透视融入了中国画之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画风。从此,动物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现代的刘奎龄继承了传统技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有益因素,开创了一代画风。他对动物画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以后又有许多的画家像徐悲鸿,高其峰,赵少昂,刘继卣,冯大中,王申勇,刘继彪对动物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人们对我们在一个星球上的各种朋友包括动物,植物也日益关注。动物画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线和家庭。这也导致了大批动物画家群的涌现。动物画创作日渐活跃。许多画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有扎根传统的,有中西合璧的。探索之路孕育着新的高潮。 一表现技法 1、渲染 渲染是为了使动物画增加体积感和厚重感。分分染,平染,罩染,烘染。 分染也称润然,晕染,是有浓淡变化的渲染法。一般方法是一手握两支笔,一支色笔一支水笔。先是色笔上色趁未干之时用清水笔轻快的晕开,有什道歉,不留笔痕。分染时要注意两支笔的含水量。色笔饱和,水笔含水略少,水多了容易冲击上色部分,能滋润的染开颜色即可。分染在动物画中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技法,可以用来增加动物体毛的层次和厚重感。 平染是以墨或色在画面上一遍或几遍的均匀的平涂。此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常常有涂不匀的现象出现,要求要多练,达到运笔熟练才行。大面积的平涂可用底纹笔来回刷即可。 罩染一般是在分染或丝毛后罩色。罩染一般使用比较透明的颜色。目的是增强形象的色相增加质感。动物画的罩染是在丝毛分染完成后以平染的方式罩上一层所绘动物的固有色。趁湿要用清水笔晕染开边缘。中国画颜料分透明与不透明两大类,各种颜色分层罩染可产生多种不同的色相。 烘染目的是有变化的衬托物象以及增加画面气氛,产生明度,冷暖的对比效果来突出主体。其技法与分染大致相同。 2、丝毛

素描慨述之零基础素描入门教程教案

素描概述之零基础素描入门教程教案学时:2学时 课程内容: 1、素描的定义、产生及发展; 2、素质的基本分类和学习意义; 3、素描的工具和材料; 4、素质观察方法; 5、认识点、线、面 教学目的:了解素描的慨念,素描的含义、功能,素描的基本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三度空间的理解与素描的观察方法 教学环节: 一、素描的定义 1、名词解释 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素描”单从字义上理解是“朴素的描写”,从所用的工具上讲是指单色绘画。它是一种以单色为主的表达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绘画形式,其形式、品类的简繁与粗精有程度的不同。虽然美术包涵的专业很多,素描乃是各个专业的共同基础课(或者说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

现代造型艺术入门,都须经过严格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它包括对透视学、投影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也包括对造型的观念、造型的美学原则、造型的诸形式要素和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实践和认识。 就绘画创作而言,素描是绘画的开始,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前过程。画家从创作构思到构图落幅,用单色画稿子,寻找比例关系和明暗层次等属于素描的范畴。 2、素描的分类 按研究对象来划分可分为:研究性素描、表性性素描、速写;按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结构素描、写实素描。其中设计素描与素描创作都是在写实素描(也称光影素描)的基础上延伸与发展的。 ① 研究性素描:一般指素描习作。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物象进行较深入细致的全面研究,以达到充分地理解对象,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的把握,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掌握自然规律和塑造物象的能力。 ② 表性性素描:这是在充分理解物象的基础上主观性表现物象的一种素描形式。大多数应用于创作阶段 ③ 速写: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洁概括的手法捕捉变动易失的对象的一种素描表现形式。速写可以为习作速写和创作性速写,也包括为创作收集素才的速写。 本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向为写实素描(光影素描)的写生,即基本造

工笔画专业初级班教学大纲

工笔画专业初级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和训练,使老同志能基本熟悉了解工笔画的绘画材料和历史发展过程,大致掌握工笔画的绘画技巧,对工笔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主要通过临摹来掌握工笔花鸟、草虫和人物的白描与着色。并尽量使学员能够进行简单的花鸟与人物创作,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训练基础。 二、学制与学时 学制2年,每周2学时,共60周、120学时。 第一学年:上半学年26学时,下半学年34学时 第二学年:(未定) 三、教材 第一学年: 上班学期 《工笔花卉技法》俞致贞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笔牡丹》王天胜著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下半学期 《工笔草虫》周宏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黄筌作品技法解读》唐晓红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四、教学方法及要求 1、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板书、实际示范与作业讲评,向学员传授工笔花鸟、草虫和人物的绘画技法。从临摹入手,通过学员对白描、着色的学习来激发他们学习工笔画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板书讲解和范画讲读使学员大致了解工笔画的发展历史沿革和在当今艺术领域中地位与作用。 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员的不断临摹使学员能够对实物进行简单写生创作,从而激发学员的绘画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绘画审美水平与绘画技法。 教学方法主要有三大方面:1,课堂讲解与板书相结合,详细书写当堂课的讲授内容。2,示范范画的绘画技法,通过实地对学员进行绘画演示来加深他们的理解。3,讲评学员的作业,以便其他学员有学习与借鉴的机会来相互取长补短。 五、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60学时)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工笔画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工笔画的特点及工具材料 第二章中国工笔画的临摹 第一节临摹范画及绘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节工笔花鸟和草虫的勾线方法。 第三节工笔花鸟和草虫的基本设色方法 第四节整体调整与细部勾勒 第二学年(60学时) (未定) 第三章花鸟画写生 第一节花鸟画写生(外出) 第二节白描写生练习 第四章工笔花鸟画创作 第一节花鸟、草虫的写生创作 第二节花鸟、草虫的白描与设色。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也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著名的工笔画家有张萱、王维、赵佶等等。下面 ___为大家了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一起来学习吧! 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白描 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最经典的20本画画入门书

最经典的20本画画入门书 来自公众号:自学画画(zixuehuahua)01《素描的诀窍》 豆瓣8.6 推荐指数★★★★★ 书中的画风很“粗糙”,初学者可能因为其潦草的画风而拒绝 阅读。但请耐心读完第一章,你就知道它备受推崇的原因了,说不定让你对画画有新的理解。02《30天学会画画》 豆瓣8.5 推荐指数★★★★★ 非常适合零基础自学者。作者是一个很有经验但又很和蔼的老师,因为他会让你觉得画画不仅是一件轻松的事,更是有趣而且有成就感的事。也许这本书并不能让你完全掌握画画,但是可以让你感受到画画的乐趣和进步。03《五天学会绘画》豆瓣8.1 推荐指数★★★★★ 虽然名称也是烂俗夸张的《n天学会xx》,但这绝对是一本 好书。它教你如何在最短时间,用最高效率学会绘画技巧。曾在美国一下销了400万册,可见非常实用也非常受欢迎。04《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豆瓣8.3 推荐指数★★★★ 和《五天学会画画》是同一个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绘画的5种基本技能,并努力打破初学者对于绘画的畏惧。05《新编美国基础素描完全教材》

豆瓣7.5 推荐指数★★★ 可以称作素描百科。有志从零到精通的童(xué)鞋(bà) 看这一本就够了。它对很多理论的解释非常到位,内容非常详细但有点散,不容易消化,需要记笔记并复习。06《素描完全教程》 豆瓣8.0 推荐指数★★★ 在国外很畅销,但在国内很少人关注。书中不仅有技法传授还有一些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讲解,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对古典素描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07《铅笔素描肌理》 豆瓣8.3 推荐指数★★★ 这本书适合追求超写实的童鞋,但不适合作为素描入门教材。作者是个自学成才的画家,如果喜欢逼真的超写实素描,可以研究下。若还没有素描功底的画,建议不要从这本书开始学习。08《素描工作室》 豆瓣8.7 推荐指数★★★★ 本书适合快速入门,只是价格偏贵。书中介绍了很多概念,比如:何为自由笔势、控制笔势,又如何运用;何为光影效果、深度效果、笔触笔果,又如何表现;何为“创造性作画”,又如何用来激发想像力。09《素描精义》 豆瓣8.3 推荐指数★★★ 内容偏理论,行文有点啰嗦。优点是图片资料丰富,引证确

绘画基础知识

【命题探究Ⅱ】绘画基础知识专题制作人:张海杰 【学习目标】: 掌握绘画相关基础知识,并学会其应用。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绘画分类,区分具象、意象、抽象绘画。 【点击高考】: 2007年真题 4.绘画艺术包括多个画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巴塔谢娃》《自画像》《到前线去》《墨葡萄图轴》A.《巴塔谢娃》是素描,《自画像》是油画 B.《自画像》是版画,《墨蕾萄图轴》是中国画 C.《到前线去》是素描,《墨葡萄图轴》是版画 D.《巴塔谢娃》是版画,《墨葡萄图轴》是中国画 39、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对自然现象进 行了深入地现察、摹仿和解释,油画也在这一时期产生并逐 渐成熟。从右面两幅图可以看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作为油画艺术的经典,具有鲜明的写实的特点。相比较,中 国宋代画家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则笔墨简炼、形象传神, 具有的特点。《蒙娜丽莎》《李白行吟图》2008年真题 37、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来到了我省某山区。在野外,老师要求同学们除了文字记录外,还要把看到的典型地貌和地质构造描绘出来。应采用的绘画技法是( ) A.速写 B.工笔 C.写意 D.油画 2009年真题 6、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是许多艺术作品的表现对象,国画大师 齐白石也常将瓜果、蔬菜、昆虫等作为其作品的素材。据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画属于年画 B.此画属于花鸟画 C.蝈蝈采用写意画法 D.画面没画背景,构图不完整 2010年真题 6、陕北曾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生活的地方,石鲁的作品《转战陕北》(右图)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在陕北的历史画面。关于该作品描述正确的是() ①这是一副工笔画,风格纤细清丽 ②该画是以山水画形式表现重大主题的作品 ③借鉴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法,画面意境空灵清寂 ④画面构图大气,气势磅礴,前景、背景与人物表现相得益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工笔白描》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GSJPYJ032 适用专业:木雕设计与制作执笔人:杜钢梅 适用学期:第二、三学期审核人: 学时: 120 制(修)订时间: 2011.9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工笔白描》为木雕制作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既是一门 造型训练课,同时也可以看作一门创作课。我国的书画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工笔 白描作为中国画传统技法已经列入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 2、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木雕制作工艺》,《电脑雕刻》,《顶岗实习》,《毕业创作》等。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白描画是造型手段和设计手段,熟悉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 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的方法,掌握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技巧。 2、能力目标 能用线条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能运用中国画线条 表达造型。 能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把握中国画哲学观的理论想,提高对中国画的感受、鉴赏和分析能力。

会进行写生素材整理并绘成作品。能创造性的运用构图、线条勾勒、渲染、设色等工笔画基本技法。 3、素质目标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与发展。绘画艺术主要是画家创作,画家的作品不能孤芳自赏,它应该让众多的观众与读者共享其美,从而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木雕设计行业基本能力素质。 三、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核对象木雕设计与制作班。教学评价以实践项目考核为主要内容,突出过程考核,按课程期末考试结束后,结合专题实训每个小项目实施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平时项目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1、考核方式与要求 (1)第二学期课程考核方式 为考试课,以花卉设计为主评定成绩,以百分制记分,考试形式是完成一张完整的花鸟画创作。

工笔画教学文档

1冲染法。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2撒盐:特技的一种。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7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关于用具 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染色笔方面我一般都是采用大白云,其中填色的大白云要求狼毫成分略少一些(纯羊毫也可),色易填润。染色的大白云则选择稍硬一些的,色易拖开。在勾线笔的选择上,勾勒花头和叶子我一般采用定制的长锋兔尖美工描笔,勾线时既可婉转自如又不失轻盈灵动。勾花用新笔,勾叶可用稍旧一点的笔,因笔中含胶渐多,笔锋较之新笔硬朗不少,很适合表现叶子的质感。绘制牡丹还要准备一根小号的狼毫笔,主要用来勾勒山石、枝干,局部填色之用。一支短锋的狼毫红圭也是不可少的,像花房、花蕊、芽孢这些细微处的设色都需要用小笔绘制才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设色用的大白云要多配几支,白色、冷色、暖色、暗色最好都有相对应的笔。(见附录图1) 2、墨:工笔画的绘制中主要用有光泽的油烟墨。乌黑而无光泽的松烟墨染色易脏,慎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瓶装书画用墨汁因携带和使用都比较方便,用来绘制工笔也挺不错。我常用一得阁墨汁,颗粒比较细腻,色彩上也能满足墨分五彩的要求,推荐初学的朋友使用。 3、颜料:工笔画绘制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是传统的国画颜色。其中属水色的有藤黄、花青、曙红、胭脂等,属石色的有赭石、朱磦、石青、石绿、朱砂等,还有近年来新开发的化学合成国画颜料酞青蓝、玫瑰红、翡翠绿、桔黄、焦茶也都可和传统国画颜料结合使用。水彩颜料因色泽鲜艳,在国画绘制中也可使用,但是要注意使用优质的才好,劣质的水彩颜料很容易褪色,不利于作品的长期保存。水粉颜料因为含胶较少,装裱时候很容易跑色,不推荐使用。 4、胶矾:胶、矾在工笔绘制中也是经常用到的。胶和矾主要用来固定画面的色彩,尤其是在打了石色为底的画面上,胶矾更是必不可少。即使是用水色来染色的部分,一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中国工笔画的纸张和绢知识

绘画基础入门教程:中国工笔画的纸张和绢知识 国画所用的纸,主要的叫“宣纸”,是以安徽宣城命名的。实际 上是出自安徽的泾县。宣纸从性质上分生熟两种,生宣纸是用作大写 意和小写意国画的;熟宣纸是用作工笔画的。从面积上分为四尺、五尺、六尺,有丈二匹,至于丈六,则是特别的了,都是生宣。熟宣只 有四尺、六尺两种。从质量上分,生宣纸粗、细、厚、薄等区别。因 为其有粗细厚薄,其绘画的效果,也各有不同,作者在于积累经验、 掌握性能。 生宣纸四、五、六尺都有单夹之分。夹宣有双夹和三层夹。其实 夹宣作画的效果,一概不如单宣。即玉版、煮垂,看起来既细而厚, 也仅仅写字为好。作画的效果嫌滞,似乎有半生半熟的状态。作起画来,不免有些板滞。一般地用作大、小写意花鸟画,以四、五、六尺 特净类、棉料类、净皮类三种单宣均可。此外有一些草料纸均不可用。凡作工笔花鸟画,必须用熟宣。熟宣有蝉羽(又名蝉翼)、云母、簪花、清水书画、冰雪(又叫雨雪)等品种,我所爱用的是蝉翼、簪花、次清 水书画。至于云母、冰雪,质地较差,不如自己使矾,以净皮单宣矾 成使用(熟纸方法于第九讲内祥述)。 生宣纸的特征是:一着水色,便向四外渗化,控制不好,无法收拾。问题就在于利用其特性,能达到无穷奥妙的程序。如齐老的画虾,那样的透明感是任何熟宣纸所不能奏效的。我们用在生宣纸作大、小 写意画时,一笔下去,马上向四外跑水,再压一笔下去,在第一笔向 四外跑出的水纹上,就不再沾色了,这样便特别容易表现我们国画的 笔墨趣味。所以,不同的用笔、用墨、用色等等方面,就出现了各种 不同的奥妙无穷的趣味,或厚重,或灵秀,或苍老古拙,或如腾云兴雾,是文字所难形容的。 熟宣纸的特性是不渗水,与生宣纸正相反,所以用画工笔为好。 用为“勾线填彩”的工笔花鸟画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可说的。不过 如用为“没骨”花鸟画时,以及小写意花鸟画,其特殊表现在充分用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