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学理论发展历程

产业组织学理论发展历程
产业组织学理论发展历程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

产业经济学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体系是以分工理论为基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在书中系统的论述了由竞争机制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如何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具有“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社会。

亚当·斯密通过对其经典的“大头针”案例进行剖析,揭示了分工产生的专业化和协作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提出了我们熟悉的“看不见的手”原理,即,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竞争就像一支无形的手,支配着人、财、物等资源在各个产业间移动,从而使社会需求和社会生产相均衡,使资源的利用趋于合理。斯密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竞争的结果总是促使市场价格与生产者的成本趋于一致,他还论述了劳动分工可提供生产效率,因此合理的生产组织能带来社会资源的节约。

二、马歇尔的经济理论

(一)产业组织概念的提出

亚当·斯密在关注竞争机制的作用及分工协作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竞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英国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填补了这一空缺,他是最早将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家。

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把“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要素”,把生产三要素扩展为土地、资本、劳动和组织四个生产要素,并提出近似工业产业组织的“工业组织”概念。(“有时把组织分开来算作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似乎最为妥当”)

(二)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产业组织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

1.触及了垄断问题,论述了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

马歇尔指出:“实际上,如果某种商品的生产遵守着收益递增规律(规模的经济性问题即在一定的市场需求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每一单位的平均成本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从而给予大生产者以很大的优势,那么,这种生产很容易为少数几家大厂所操纵”。他的理论还涉及到专业化、学习效应,认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提供效率;以及运输、购买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等问题。

2.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用等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

产品差别是同类产品不完全替代的根本原因;生产条件差异使得大企业同小企业相比具有更多的优势;广告宣传则促使人们了解产品特性,扩大心理偏好,意味着垄断因素的增长。

3.提出了被后人称作“马歇尔冲突”的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问题:

“马歇尔冲突”: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因此社会就要面临一种难题:如何求得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有效、合理的均衡,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马歇尔冲突”适用于收益递增(成本递减)的行业,如电信业、银行业。

三、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几乎同时问世的张伯伦的《垄断价格理论》和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尤其张伯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概念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介于垄断和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或垄断与完全竞争两种因素的混合下的价值决定是张伯伦研究的重点。而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的中心是用产品差别来解释垄断竞争,这也是他的独特之处。

(一)纯粹竞争下的价值理论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是针对纯粹竞争(完全竞争)下的价值而言的。纯粹竞争是没有任何人能对供给和价格进行控制,是没有“垄断因素”的竞争。纯粹竞争的存在条件,一是必须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使任何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可忽略不计;二是产品必须完全标准化,不存在任何差别,售卖者也必须标准化,不存在人格声誉和店铺格式的差别。张伯伦纯粹竞争下的价值和马歇尔一样分析的是价格。马歇尔均衡价格形成的原理和图解是张伯伦分析纯粹竞争下价格的出发点,但他认为马歇尔没有说明为什么价格决定于供求相等的那一点,他在马歇尔图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个别售卖者的供求曲线和均衡价格的分析来解答这个问题,指出价格在纯粹竞争下之所以对应供求的平衡点,是因为这是惟一符合于市场上每一个售卖者获得最高利润的点。当“正常”或“长期”的情况时,成本曲线可以代替供求曲线,即在均衡的情况下售卖者调整他的产量,不仅使其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最低,而且使其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

(二)垄断竞争与价值理论

1.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件,提出垄断竞争的概念。

在现实生活中,在完全竞争和纯粹垄断这两种极端的市场形态之间,存在着广阔的“中间地带”。

因为“产品如有任何程度的差别,即可以说该售卖者对他自己的产品拥有绝对的垄断,但却要或多或少地遭到不完全替代产品的竞争。这样则每人都是垄断者,而同时也是竞争者,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竞争的垄断者’,而称这种力量为‘垄断竞争’特别相宜”。

2.界定了“产品差别”的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张伯伦认为每种产品都有某些差别,有差别意味着售卖者对它有垄断,垄断就意味着对供给的控制,差别越大垄断程度就越高。“一般来说产品都是有差别的。这种标准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只要它对购买者有其重要性,使购买者喜好这种产品而不喜好那种产品,都可能构成差别的标准”。张伯伦的“产品差别”有三层含义:一是商品的品质、包装等产品本身的不同之处;二是产品销售条件、服务态度的不同之处;三是消费者“想象”的心理差别。

但任何有差别的产品在有很多售卖者的情况下必然要受到它的代替品的不完全竞争。每人都是垄断者同时又是竞争者,这种“起作用的力量”称为垄断竞争。这种垄断竞争与纯粹竞争、纯粹垄断不同。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售卖者的产品销售数量受到其价格、产品性质和销售开支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并同这三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他把这种均衡分为单个企业均衡和集团均衡两种情况,通常称为单个厂商均衡和全行业厂商均衡。

3. 单个企业均衡

张伯伦认为企业在决定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时,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品所带来

的收益,即边际收益;另一方面要考虑增加产量所带来的成本,即边际成本。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为了取得最大利润,企业会继续增加产量,一直到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达到均衡状态为止,这时超额利润最大。随着销售数量的进一步增加,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而达到均衡状态。均衡状态就是一种稳定状态,在均衡状态下垄断竞争的企业既不想增加销售数量也不想减少销售量。因此垄断竞争情况下均衡状态表明:

(1)在均衡状态下,即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销售量使企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量。因为当实际销售量尚未达到均衡销售量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还有潜在利润未能实现,而当实际销售量超过均衡销售量时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企业不但不会增加利润反而要增加亏损从而减少已经获得的利润。(2)既然在均衡状态下企业的总利润最大,这时企业纵有多余的生产能力显然也不会加以利用。

4. 集团均衡

由于供给者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生了同类产品企业间的价格、产量协调的生产者集团。同时集团内企业因其产品的一定相互替代性而消除不了竞争。这就产生了集团内企业间、集团企业与非集团企业间纵横交错的竞争关系。张伯伦提出的集团问题,实际上是指集团内的一个企业既受集团内其他企业,又受集团外企业制约而决定其行为的问题。

张伯伦从理论上证明,伴随着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集团和非集团企业也可能在某一点达到均衡。他认为在足够的时期内让企业能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使各单个企业在短期内所保有的超额利润趋于消失。因为只要存在着超额利润,新的企业将会继续进入这一行业,从而缩小每一家企业的销量,直到超额利润完全消灭,不再有新企业参加进来,而达到均衡状态(即新企业不想进入原有企业也不想退出的情况)为止。由此得出垄断竞争价值论关于集团均衡的分析(或长期分析)的结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中,销售成本与价值论是把销售成本单独提出并加以分析,即销售成本会对需求发生影响,从而也会相应地引起生产者价格的变化。

四、不完全竞争理论

(一)垄断均衡与竞争均衡

1.垄断均衡。罗宾逊是从分析垄断均衡开始的,目的是要解决单个企业或垄断者的产量和价格决定问题。假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对其商品的需求为已知条件,着重运用了“边际收入”概念和“边际收入曲线”,并引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原理,说明只有如此确定的价格和产量,才能使垄断者获得最高利润。罗宾逊夫人认为的确没有一个垄断者恰好碰到使其净收入最多的那一点,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如果需求和供给的情况不变,垄断者只要比较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就能够求出准确的垄断产量。如边际收入高于边际成本,则他将有增加产量的趋势;如边际收入低于边际成本,则将有缩减产量的趋势;而在垄断产量那一点将处于均衡状态。这种分析是假定需求和生产成本不变时垄断企业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问题,那么当需求和成本发生变化后对垄断价格会发生什么影响呢?他认为垄断价格是边际生产成本和需求弹性的函数,因此需求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将取决于边际成本和需求弹性的变动。

2.竞争均衡。在分析竞争均衡时罗宾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完全竞争下的均衡,另一种是完全竞争下的均衡,这两种情况又都分为企业处于个别均衡状态

时的价格的形成和企业处于完全均衡状态时(整个工业)价格的形成。(1)不完全竞争下的均衡。在不完全竞争的均衡条件下,企业处于个别均衡状态时可获得额外利润(类似于张伯伦的短期均衡),均衡价格形成条件是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企业处于整个工业均衡即完全均衡状态时(类似张伯伦的长期均衡)企业没有额外利润,只有包括在总成本内的正常利润。因此完全均衡价格的形成需要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平均收入等于平均成本两个条件。(2)完全竞争下的均衡。在完全竞争下边际收入等于价格,因此边际成本也必然等于价格,就完全均衡而言价格必须等于平均成本,所以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时,才能得到完全均衡,只有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相等。

(二)买方垄断

罗宾逊的垄断均衡和竞争均衡,是从产品的供给即从卖者的出卖行为状态进行分析,研究支配买主购买行为基本原则,着重分析买方垄断的情形。买方垄断是市场从无数个竞争买主变成一个买主。在分析买方垄断者决定购买多少商品的原则时与竞争购买进行了比较。这种比较有些方面相同于竞争(出售)和垄断(卖方)的比较。如果买主中的竞争是完全的,则各个买主的边际效用必然等于商品的价格即买主的平均成本,因为价格等于买主的边际成本,而边际效用被定义为等于边际成本的某种数量。由此在商品的供给价格不变条件下,如果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则在竞争和买方垄断条件下所购买的数量势必相等;如果商品不是在供给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的,则边际效用将不等于价格购买量,将被调整得使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价格将是那种商品量的供给价格,它可以大于或小于商品对买主的边际成本。因此,无论在供给价格递增的条件下,还是在供给价格递减的条件下,买方垄断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格都低于竞争条件下的商品价格。(三)垄断对劳动的剥削

罗宾逊认为剥削是工资小于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按其售价所估计的价值。把产生剥削的原因归结为劳动供给或商品需求缺乏完全弹性,即商品市场的不完全和劳动市场的不完全都可以产生剥削。认为劳动市场的不完全会使生产要素按照小于它的边际纯生产力的价格雇佣,即工资小于企业的边际生产力。当劳动市场完全而商品市场不完全时,虽然工资等于企业的边际纯生产力,但劳动对个别企业的边际纯生产力等于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乘以该企业的边际收入,而边际收入却小于价格,此时剥削仍然存在。

据此罗宾逊夫人把产生剥削分为三类:

1.对个别雇主的劳动供给是完全有弹性的时候。这是由于商品的垄断而造成的。

2.当劳动供给是不完全有弹性的时候(虽然商品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出售的)。

3.当劳动供给是不完全有弹性的并且雇主在购买劳动时能实行价格歧视(把一个机构监督下生产出来的同一种商品按照不同价格售与不同买主的行为叫做价格歧视)。

这后两类是由于对劳动的买方垄断而造成的。她着重分析了买方垄断对劳动的剥削,认为买方垄断组织所雇佣的人数,将限于所有企业的边际劳动成本等于各特定组织的劳动需求价格的人数下,工资将等于劳动的供给价格,而这在各个场合将小于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价值因此产生剥削。而这种买方垄断的剥削可以用规定最低工资的办法消除。

(四)垄断竞争理论的评价

垄断竞争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马歇尔以来的西方经济理论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但是,它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经济理论,而且其本身也存在缺陷。

1.垄断竞争理论是以边际效用论、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为基础,用边际效用论来说明需求价格,用生产费用论来说明供给价格,用供求论来解释市场价格。因此,垄断竞争的价值理论仍停留在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表面描述,只阐述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物质技术关系,没有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进行分析。

2.垄断竞争理论歪曲了垄断的性质。垄断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而垄断竞争理论则认为垄断是产品的自然属性,是由产品的差别决定的,从而得出垄断和生产关系没有联系的错误结论。产品差别存在于任何历史时期,从人类社会产生,就有了产品的差别,但当时并没有出现垄断;到将来的社会,仍会有产品差别存在,但资本主义的垄断将被消灭。因此,其理论实质是用产品的自然属性来否认垄断产生的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3.垄断竞争理论掩盖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垄断竞争理论虽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剥削现象,但却认为只有超额利润才是剥削;而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是不存在的。他们认为,超额利润来源于垄断,即产品的差别,它是产品自然属性的产物,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他们还认为,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否认正常利润也是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无偿占有。

4.垄断竞争理论也有一些合理的因素。垄断竞争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分析,一方面突破了纯粹竞争的普遍假设,承认垄断的客观存在,相对于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它比较符合垄断资本主义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尽管用市场结构分析取代经济本质的分析是错误的,市场结构分析本身并不错。市场结构并不等于社会经济制度。同一个社会,可以存在多种市场类型,同一种市场类型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

因此,垄断竞争理论关于市场结构的分析,对各种市场类型特征的分析,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结构的特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垄断竞争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除了纯粹竞争和纯粹垄断两种市场类型外,还可以有其他的市场类型。这对于人们探索市场类型,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垄断竞争理论对于不同市场中成本、收益和价格、产量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经济中的共性问题。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都要重视成本和收益的分析,从而决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垄断竞争理论的分析,对我们也有一些借鉴作用。

五、有效竞争理论

有效竞争理论是20世纪50、60年代由克拉克在创新与动态竞争观点的影响下,提出和形成的现代竞争理论的一个完整理论体系。所谓有效竞争就是由“突进行动”和“追踪反映”这两个阶段构成的一个无止境的动态过程的竞争。即“突进行动”阶段是由先锋企业进行创新,运用新技术、推出新产品、开发新市场、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从而获得“优先利润”,在竞争中占据市场优势地位。随后“追踪反应”阶段,其他竞争企业开始模仿追随先锋企业的方式,以求分得一份优先利润,从而使利润平均化,然后再由先锋企业进行创新,这种循环交替连续不断。先锋企业的优先利润,既是保证竞争动态过程的前提,也是动态竞争过程的结果。利润均等化不应像完全竞争模式所设定的那样迅速实现,而是要保持适应的时间,以便为模仿反应的企业提供适应的刺激。另外,产品的差异性、市场不透明性、缺乏可预见性及适应时间等市场不完善因素或垄断因素,不会影响竞争的强度和广度,因为这些因素是创新竞争行为和模仿竞争行为的前提,是动态竞争过

程实现技术进步与创新不可缺少的条件。这是有效竞争理论与传统静态竞争理论的根本区别。克拉克认为竞争过程中,在一段可以自由反应时期内存在垄断的市场地位是必要的、合理的。它不同于企业间相互勾结串通来协调市场行为,或者依靠独占及非经济因素形成市场权力的垄断。因为随着模仿过程的普遍化,原有的创新企业垄断地位会随之消失,不可能是长期不变的。所以竞争政策的目标,不应针对消除竞争不完善或垄断因素,而是要保证竞争过程的动态性质,把实现经济技术进步放在优先位置。克拉克的观点和政策结论是对竞争理论的重大发展。竞争理论的主流派从此放弃了传统竞争理论的静态均衡模式,把分析起点建立在了动态竞争的基础之上。

有效竞争理论指出有效竞争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一种市场结构,对产业经济学的产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我国学者王俊豪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竞争的三个标准:第一,有效竞争是竞争收益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第二,有效竞争是适度竞争,即介于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之间的竞争;第三,有效竞争满足规模经济的要求,竞争企业生产规模处于适度规模的范围,即处于最小经济规模和最大经济规模之间。

六、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产生于1938年。主要代表人物有:哈佛大学的梅森(E.Means)、克拉克(J.M.Clark)、贝恩(Z.Bain)、谢勒(F.M,Scherer)等。哈佛学派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初形式是由梅森与贝恩(1959)联合创设的。至于三段论范式的推出,则主要应归功于谢勒(同代人先期工作的铺垫),于1970年出版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绩效》一书中,他对贝恩的两段论分析做了归纳与修正,最终发酵成完整的市场结构一企业行为一企业绩效三段论范式(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至20世纪60年代,哈佛的经济学家们相继推出了颇具开创性的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成果。鉴于哈佛学派的理论极具先见之明,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研究)的国际顶尖学术地位由此而来。

该学派坚持的研究范式: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 (SCP)范式直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尽管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已经突破了SCP框架,但SCP分析框架可以将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个简洁的框架中,所以至今它仍然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主体逻辑结构。这一范式认为,一定产业和市场中的绩效,取决于销售者和购买者在诸如:价格政策、公开或隐蔽的企业间的合作、产品合作和广告策略、研究和开发支持等方面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取决于相关市场以产品差别化、新企业进入壁垒、成本曲线形状、垂直一体化以及产品多样化程度等为特征的结构。简言之,就是市场结构决定产业行为,产业行为则决定以公平和效率来衡量的绩效。SCP范式实际上是完全竞争模型的衍生物(故SCP范式又被称为PC/SCP范式)。按这种思路,市场结构决定竞争,为了保持有效竞争,必须运用竞争政策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干预和调节。总体来说,哈佛学派对产业政策持结构主义态度。

所谓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数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具体包括企业定价格行为、广告行为、创新

行为、兼并行为、协调行为等。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从产业的资源配效率、利润率水平、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状况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市场绩效优劣进行评估。如果按照这些评价标准判断市场绩效地下时,就需要对市场结构进行政策介入。

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企业市场行为的政策。包括保护和鼓励竞争的反垄断政策(或反托拉斯政策)、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以及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的正度直接规制政策等。

哈佛学派经济学家提出,有足够的经验证据显示垄断权力和利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他们认为,市场力量的增强能带来利润的提高。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如果需求条件旺盛,那么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必抬高商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如若供给条件低迷,则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也必抬升商品的价格。因此,需求条件与供给条件共同决定市场结构。市场结构进而影响企业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绩效。不过,即便是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的,那么厂商也可以用“品牌战”来垄断一部分消费者,进而收益颇丰。至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则远大于厂商合谋共享利润之得,尽管寡头厂商的博弈行为是非常谨慎的。对于垄断的市场结构,无论是不是自然垄断,消费者都将因垄断高价而大受其害。在产业政策方面,哈佛学派的反垄断立场旗帜鲜明。在结构主义占主流地位的1965年前后,美国司法部对一批巨型公司相继提起反托拉斯案件诉讼,包括通用电气和西屋电器被指控犯有分割市场罪,几名高管也因此锒铛入狱。随后,反托拉斯政策开始转向自由主义。

哈佛学派的产业政策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强烈要求实施反竞争政策。对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在考虑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给予结构性矫正;对自然垄断,必须关注垄断性定价所带来的配置低效率现象;对高度集中产业中大厂商勾结所形成的市场势力,也要给予特别关注。

2、要求政府采取严厉法令管制企业间的联合购并行为,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兼并,都要考虑由此带来的效率变化情况。

3、要求政府严格执行对限制性交易的竞争法规。由于认为高度集中的市场中容易达成垄断合谋并限制产出,或固定价格,市场分割协议,默契的价格领导等行为,都会对市场绩效有影响,所以必须由法律来限制这类行为。

七、芝加哥学派及其产业政策

芝加哥学派产生于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V.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z)、布罗曾(Y.Brozen)、波斯纳(R.Posener)等。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对80年代以来美国里根、老布什政府时期反垄断政策和规制政策的转变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尽管哈佛学派的经验研究取得了可以称道的不俗业绩,但其研究纲领的“独大”,也制约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创新。因而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理论解释的局限性开始日渐显露。此时,以主张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芝加哥学派,在两位主将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作者)和德姆塞茨(Demsetz)的率领下,启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常春藤项目”——反结构主义的观点。他们在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分析并与哈佛学派的论辩中,提出了竞争效率论与垄断效率论。这种新的学说颠覆了哈佛学派的因果关联方向。他

们指出,各家公司的效率决定了它在市场结构中的地位和行为。即便存在垄断企业,那也无妨,因为垄断企业很可能促成规模经济效应。由于任何市场都不是完全垄断的(即使国内垄断,但国际竞争亦很激烈),因而,垄断也将面临竞争的威胁。芝加哥学派对效率标准的高度重视使其被人们称为“效率学派”。

该学派将SCP范式的结论倒转过来,认为市场结构是由产业行为和绩效所决定,而不是相反。根据这些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行业具有较高的集中度,是因为其中一个或几个企业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不是因为垄断性的兼并者之间的串谋。芝加哥学派比哈佛学派更注重对商业实践的考察。芝加哥学派认为,从长期看,在没有人为地市场进入限制的条件下,市场竞争过程是有效的,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来能够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因此,芝加哥学派对国家在竞争领域内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

芝加哥学派在产业政策上主张:一个政府对其合意的市场绩效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不参与,要让市场力量自动起调节作用。他们断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哈佛学派所认为的那样严重的垄断问题;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里,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因此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除个别部门外,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个种形式对市场结构进行干预,反对哈佛学派所主张的对长期存在的过度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兼并控制的做法。芝加哥学派认为,反托拉斯政策的重点应放在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其中主要是对卡特尔等企业间价格协调行为和分配市场的协调行为实行禁止和控制,因为惟有这些市场行为限制了产业,而未能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福利。

芝加哥学派观点的产业政策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效率,可分两方面:

1、对自由主义的态度。(1)个人的自由与机会的平等有关,当然在初始机会平等的情况下,结果可能不平等。(2)只要没有公共权利的介入,私人集中与个人自由不矛盾。政府的职能在于消除他人对别人的强制和履行自发契约的实施。芝加哥学派认为只要不限制产量,企业行为一般都是有效率的。该学派还认为政府保护的是竞争,而不应该保护竞争者。可见芝加哥学派时刻注意把市场结构当作一种结构,而不是像哈佛学派那样把市场结构看成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所在。

2、对合并的态度。合并本身是竞争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如果考虑到规模经济的因素,则合并不应该看作违反竞争。除非存在潜在的竞争者,或是消费者享有很高的消费者主权。如果出现以下的情况,比如维持转卖价格、捆绑销售或掠夺性定价,则合并应该被制止。

八、新奥地利学派

新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米塞尔(L.Mises)、米塞尔最重要的学生和追随者哈耶克(F.A.Hayek),以及在英国和美国曾受教于他们的柯兹纳(I.M.Kirzner)、罗斯巴德(M.N.Rothbard)、阿门塔诺(D.T.Armentano)、斯巴达罗(L.M.Spadaro)、李特勒其德(S.C.Littlechild)、里奇(W.D.Reekie)等。虽然被称为新奥地利学派,但他们实际上都活跃在美国和英国的学术界。

新奥地利学派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基本持批判态度,和芝加哥学派一样也信奉自由主义,称赞市场有秩序的结构,但在理解这种结构实际是怎样取得时,又按照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对市场进程进行剖析,这与芝加哥学派相比其基础理论有很大的区别。

在新奥地利学派看来,竞争的强弱是无法用集中度或企业数和市场占有率这些尺度来衡量,因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这种创业精神又是其他企业所无法夺走的。因此,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充满旺盛的创业精神的市场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而与该市场的集中度高低无关。产品差别化是市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是竞争的具体体现。在他们看来,惟一成为进入壁垒的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政策,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政策首先应该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垄断。

新奥地利学派比其他经济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甚至享有一定垄断势力的企业,持更为宽容的态度。在新奥地利学派看来,市场过程也是自然淘汰的过程,只要不是因为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经历了市场激烈竞争而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的企业。

九、新制度学派

该学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有较大的发展,它的前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凡勃伦、康蒙斯、米切尔为代表的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美国是加尔布雷思、博尔丁,在瑞典是缪达尔。新制度经济学从制度角度研究经济问题,从企业“黑箱”内部的产权结构,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的行为以及它们对市场绩效的影响。运用交易费用理论说明产业组织的效率来自交易费用的节约;运用产权理论说明市场资源配置的失误;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两权分离对企业动力结构的影响以及建立相应约束机制的途径。新制度学派与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区别在于:

1、主流产业组织理论注重产业市场结构关系研究;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交易费用来说明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研究重点深入企业内部。

2、以往只从技术角度考虑企业,或只从垄断与竞争角度考察市场;而新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产权和交易费用的概念来重新解释企业和市场及两者的关系。

新制度学派不像芝加哥学派那样完全排斥政府作用,而是在导入交易费用的基础上,矫正政府的规制。它的政策观点主要可分以下几方面:

1、对市场势力的态度。德姆赛茨认为竞争的强度不在仅仅是竞争者数量的函数,它也是每个竞争者作出努力的函数。而传统的观点认为竞争者数量的增加会增加竞争的强度。德姆赛茨举了体育比赛的例子,他认为竞争者会对预期的奖金做出反应,当参赛者数目增加时,每个参赛者预期的奖金数也减少了,参赛者就会减少比赛的努力程度。从这个角度说,保持一定的市场势力会有助于保证竞争强度,相反传统的观点认为市场势力的存在限制了竞争强度。

2、对寡头垄断的态度。他们认为垄断企业分割后不会产生寡头垄断,因为寡头垄断之间的协议不可能执行,由于交易成本较高,包括事后的惩罚违反协议的企业也很难执行。该学派认为对垄断的规制是必要的,而对寡头垄断的规制是不必要的。除非寡头企业是生产同质的产品,而且市场集中度导致进入壁垒也很高,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对它进行规制。

3、对垂直一体化的态度。很显然企业会用垂直一体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些矛盾,垂直一体化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不同企业的利益冲突,避免相应的风险和成本;当不确定的突发事件发生时,可在企业内部按计划调节。当存在不确定性、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时,协议合同很难完备,即使是长期契约,也会产生“敲竹杠”的问题。该学派认为,除了高度集中或在较不集中企业里观察到集体拒绝交易的行为外,纵向一体化不应成为反托拉斯法研究对象。波斯纳认为,对一个优势企业进

行的降价所产生的“掠夺性冲击”的评价必须时根据这种降价是否会排除一个同样有效率的对手而进行判断。他们认为,如果价格降低只是排除不如优势企业有效率的企业,则竞争是有效的,关键在于分清保护竞争者和保护竞争之间的差别。

4、对混合兼并的态度。该学派认为混合兼并是合理的,原因在于:可加强公司的控制权,使公司监督市场更有效、更可靠;促进了资源向高收益用途重新配置,混合兼并内形成了小型的资本市场,虽然可选择性下降,但避免了外部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完全。从某种程度上说,混合兼并促进了竞争,兼并后的企业不必担心被收购,反而会专心致力于改善自身的经济效率。所以除了庞大的企业间混合兼并造成了严重的政治效应时,对混合兼并应采取同情的态度。

市场类型

现代控制理论----综述论文-2015

2015级硕士期末论文《现代控制理论综述》 课程现代控制理论姓名 学号 专业 2016 年1 月 4 日

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的差异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

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的领域。1960~1961年,美国学者R.E.卡尔曼和R.S.布什建立了卡尔曼-布什滤波理论,因而有可能有效地考虑控制问题中所存在的随机噪声的影响,把控制理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包括了更为复杂的控制问题。几乎在同一时期内,贝尔曼、卡尔曼等人把状态空间法系统地引入控制理论中。状态空间法对揭示和认识控制系统的许多重要特性具有关键的作用。其中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尤为重要,成为控制理论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到60年代初,一套以状态空间法、极大值原理、动态规划、卡尔曼-布什滤波为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新的原理和方法已经确立,这标志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 现代控制理论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十分广泛,主要的方面有:线性系统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随机控制理论和适应控制理论。 线性系统理论是现代控制理论中最为基本和比较成熟的一个分支,着重于研究线性系统中状态的控制和观测问题,其基本的分析和综合方法是状态空间法。按所采用的数学工具,线性系统理论通常分成为三个学派:基于几何概念和方法的几何理论,代表人物是W.M.旺纳姆;基于抽象代数方法的代数理论,代表人物是R.E.卡尔曼;基于复变量方法的频域理论,代表人物是H.H.罗森布罗克。 非线性系统理论的分析和综合理论尚不完善。研究领域主要还限于系统的运动稳定性、双线性系统的控制和观测问题、非线性反馈问题等。更一般的非线性系统理论还有待建立。从70年代中期以来,由微分几何理论得出的某些方法对

我国外汇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外汇制度的发展及现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1985年-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挂牌式单一汇率再度向事实上的复汇率回归。 1979-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94年,中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根本改变了原来地区分割、价格各异的分散市场格局,使外汇资源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分配,同时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外汇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交易以具备真实有效的商业背景为基础,以外汇管理开放程度为交易自由度的限度;银行间外汇市场采用电子竞价交易系统,会员通过现场或远程交易终端自主报价,交易系统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成交;价格形成采用订单驱动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产生的加权平均汇率,经人民银行公布成为商业银行制定对客户结售汇挂牌汇价的基准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T+1”和集中清算方式,由交易中心统一为会员办理成交后的本币与外币资金清算交割。10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逐步发展不断完善,对促进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与国际上成熟发达的外汇市场相比,中国目前外汇市场发展尚

不充分,突出表现在: (1)外汇市场深度和广度有限。市场主体单一,截至2003年末,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共345家,外汇指定银行在其中占96.23%,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形式的市场参与者很少;交易过于集中。四大国有银行的交易量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的95%以上。交易品种较少,交易币种仅限于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港币和日元四种货币,其中美元交易占98%,除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一年期以内远期交易外,期货、期权和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均未进行;市场交易规模较小,2003年我国外汇交易量约为7100亿美元,占中国8500多亿美元贸易总量的84%,而全球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量约为 1.2万亿美元(据BIS2001年统计),为全球全年贸易总量的1/10,全年的交易量则相当于贸易总量的25倍。 (2)市场功能还未能充分发挥。一般来说市场应具备三大功能: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避险服务。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承担了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责任,人民币汇率波幅收窄,基本维持在8.2770元人民币/美元左右,长期稳定,汇率缺乏灵活性;银行与客户间及银行间的交易行为仍受到较多管制,经常项目下交易须符合真实性要求,资本项目下交易须经过一定形式的审批,银行和客户还不能完全按自身的意愿自由买卖外汇,外汇供求有一定的扭曲,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外汇市场所提供的避险产品匮乏,企业规避风

自动控制原理论文

自动控制 摘要:综述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指出自动控制理论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即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最后指出,各种控制理论的复合能够取长补短,是控制理论的发展方向。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动控制理论自创立至今已经过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为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的经典反馈控制理论;第二代为50、60年代在线性代数的数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控制理论;第三代为60年代中期即已萌芽,在发展过程中综合了人工智能、自动控制、运筹学、信息论等多学科的最新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本质上是频域方法)和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时域方法)都是建立在控制对象精确模型上的控制理论,而实际上的工业生产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和过程大多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变结构、不确定性、多层次、多因素等特点,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自动控制专家和学者希望能从要解决问题领域的知识出发,利用熟练操作者的丰富经验、思维和判断能力,来实现对上述复杂系统的控制,这就是基于知识的不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的智能控制。本文将对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情况及基本内容进行介绍。 1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使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 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控制操作,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自从19世纪M ax we ll对具有调速器的蒸汽发动机系统进行线性常微分方程描述及稳定性分析以来,经过20世纪初Ny qu i s t,B od e,Ha rr is,Ev ans,W ie nn er,Ni cho l s等人的杰出贡献,终于形成了经典反馈控制理论基础,并于50年代趋于成熟。经典控制理论的特点是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采用频域方法,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但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

管理学的发展史 关键字:管理理论泰勒法约尔工人个人战略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到现在,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一些科学的管理理论。 自古以来,管理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始终。有例为证,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闻名于世,同样闻名于世的还有《汉穆拉比法典》,当时的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在法典中,针对各种职业﹑各种层面上的人员,从责﹑权﹑利等方面出发,制定了282条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制度。内容涉及人民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这使得巴比伦成为当时管理最完善的帝国。而公元前5世纪的《孙子兵法》则因为探索战略的一般规律被认为是最早、最系统的战略管理学著作。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古代中国都创建出了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总结出管理智慧。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伴随着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导致的管理难度逐渐加大,管理成本上升,管理不善导致企业倒闭的例子的增多,一些人开始真正重视管理理论的研究,但主要局限于工厂内部的运作问题,并没有全面推广,直到美国铁路的大兴修建,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铁路企业因为铁路的建设的热潮而成长起来,为了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股份制的出现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企业规模日益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现代职业经理阶层应运而生。在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美国人泰勒开始思考如何使用秒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法国人法约尔也在思考组织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独立的规律,这标志着传统管理学的诞生。在过去的这100年中,管理已经从一种虚幻的的非正式的活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学目录,人们不仅认识到管理活动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人类组织和人类有组织的活动中,而且从各种可能的角度、采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对管理活动和问题进行规范分析和研究。由于管理科学知识被广泛地用于指导管理实践,从而管理效率被大幅度地提高,管理科学化进程不断被推进,管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扩张发展。所以很多人说,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管理的世纪。经过整整一百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分支的学科,在人类文明进程和智慧宝库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在管理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理论经历了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早期管理阶段)、到行为科学阶段(传统管理阶段),再到管理理论阶段,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例如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完善了庞大的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史(经典部分) 牛顿可能是第一个关注动态系统稳定性的人。1687年,牛顿在他的《数学原理》中对围绕引力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质点进行了研究。他假设引力与质点到中心距离的q 次方成正比。牛顿发现,假设q>-3 ,则在小的扰动后,质点仍将保留在原来的圆周轨道附近运动。而当q≤-3时,质点将会偏离初始的轨道,或者按螺旋状的轨道离开中心趋向无穷远,或者将落在引力中心上。 在牛顿引力理论建立之后,天文学家曾不断努力以图证明太阳系的稳定性。特别地,拉格朗日和拉普拉斯在这一问题上做了相当的努力。1773年,24岁的拉普拉斯“证明了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在一些微小的周期变化之内是不变的”。并因此成为法国科学院副院士。虽然他的论证今天看来并不严格,但他的工作对后来李亚普诺夫的稳定性理论有很大的影响。 直到十九世纪中期,稳定性理论仍集中在对保守系统研究上。主要是天文学的问题。在出现控制系统的镇定问题后,科学家们开始考虑非保守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James Clerk Maxwell是第一个对反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系统分析并发表论文的人。在他1868年的论文“论调节器”(Maxwell J C.On Governors. Proc. Royal Society of London,vol.16:270-283,1868)中,导出了调节器的微分方程,并在平衡点附近进行线性化处理,指出稳定性取决于特征方程的根是否具有负的实部。Maxwell的工作开创了控制理论研究的先河。 Maxwell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在许多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他同时还是物理学中电磁理论的创立人(见其论文“A dynamical theor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1864)。目前的研究表明,Maxwell事实上在1863年9月即已基本完成了其有关稳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 约在1875年,Maxwell担任了剑桥Adams Prize的评奖委员。这项两年一次的奖授予在该委员会所选科学主题方面竞争的最佳论文。1877年的Adams Prize的主题是“运动的稳定性”。E.J.Routh在这项竞赛中以其跟据多项式的系数决定多项式在右半平面的根的数目的论文夺得桂冠(Routh E J.A Treatise on the Stability of Motion.London,U.K.:Macmillan,1877)。Routh的这一成果现在被称为劳斯判据。Routh工作的意义在于将当时各种有关稳定性的孤立的结论和非系统的结果统一起来,开始建立有关动态稳定性的系统理论。 Edward John Routh 1831年1月20日出生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他父亲是一位在Waterloo服役的英国军官。Routh 11岁那年回到英国,在de Morgan指导下学习数学。在剑桥学习的毕业考试中,他获得第一名。并得到了“Senior Wrangler”的荣誉称号。(Clerk Maxwell排在了第二位。尽管Clerk Maxwell当时被称为最聪明的人。)毕业后Routh开始从事私人数学教师的工作。从1855年到1888年Routh教了600多名学生,其中有27位获得“Senior Wrangler”称号,建立了无可匹敌的业绩。Routh于1907年6月7日去世,享年76岁。 Routh之后大约二十年,1895年,瑞士数学家A. Hurwitz在不了解Routh工作的情况下,独立给出了跟据多项式的系数决定多项式的根是否都具有负实部的另一种方法(Hurwitz A. O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n equation has only roots with negative real parts. Mathematische Annelen,vol.46:273-284,1895)。Hurwitz的条件同Routh的条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这一稳定性判据现在也被称为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 1892年,俄罗斯伟大的数学力学家A.M.Lyapunov(1857.5.25-1918.11.3)发表了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博士论文“运动稳定性的一般问题”(The General Problem of the Stability of Motion,1892)。在这一论文中,他提出了为当今学术界广为应用且影响巨大的李亚普诺夫方法,也即李亚普诺夫第二方法或李亚普诺夫直接方法。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线性系统而且可用于非线性时变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已成为当今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之一。 Lyapunov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家。他是一位天文学家的儿子。曾从师于大数学家P.L.Chebyshev(车比晓夫),和A.A.Markov(马尔可夫)是同校同学(李比马低两级),并同他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他们共同在概率论方面做出过杰出的成绩。在概率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矩的马尔可夫不等式、车比晓夫不等式和李亚普诺夫不等式。李还在相当一般的条件下证明? 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代数理论建立之后,1928年至1945年以美国AT&T公司Bell实验室(Bell Labs)的科学家们为核心,又建立了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频域方法。

重庆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1 实验背景 (2) 2 实验介绍 (3) 3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6)

1 实验背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众多领域中,自动控制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原理是相对于人工控制概念而言的,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在自动控制原理【1】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对自动控制的精密性和经济指标,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同时,由于数字计算机,特别是微型机的迅速发展,为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他们的推动下,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如庞特里亚金的极大值原理,贝尔曼的动态规划理论。卡尔曼的能控性能观测性和最优滤波理论等,这些都标志着控制理论已从经典控制理论发展到现代控制理论的阶段。现代控制理论的特点。是采用状态空间法(时域方法),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控制系统、时变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现在,随着技术革命和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已促使控制理论开始向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第三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发展。 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所述及(如下): 至今自动控制已经经历了五代的发展: 第一代过程控制体系是150年前基于5-13psi的气动信号标准(气动控制系统PCS,Pneumatic Control System)。简单的就地操作模式,控制理论初步形成,尚未有控制室的概念。 第二代过程控制体系(模拟式或ACS,Analog Control System)是基于0-10mA或4-20mA 的电流模拟信号,这一明显的进步,在整整25年内牢牢地统治了整个自动控制领域。它标志了电气自动控制时代的到来。控制理论有了重大发展,三大控制论的确立奠定了现代控制的基础;控制室的设立,控制功能分离的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70年代开始了数字计算机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技术优势,人们在测量,模拟和逻辑控制领域率先使用,从而产生了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CCS,Computer Control System)。这个被称为第三代过程控制体系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次革命,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特长,于是人们普遍认为计算机能做好一切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被称为“集中控制”的中央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指出的是系统的信号传输系统依然是大部分沿用4-20mA的模拟信号,但是时隔不久人们发现,随着控制的集中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失控的危险也集中了,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系统瘫痪。所以它很快被发展成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随着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的普遍使用,计算机技术可靠性的大幅度增加,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第四代过程控制体系(DCS,或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它主要特点是整个控制系统不再是仅仅具有一台计算机,而是由几台计算机和一些智能仪表和智能部件构成一个了控制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对我们的启示 李雪妮10108086003 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有两点转变特别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基础,也就是说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管理对象是什么样的人,一是文化,包括企业文化、民族文化、潮流文化等,尤其是民族文化在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将西方管理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分为两个大板块:人性假设的演变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以及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启发的管理创新。 启示一:以人为本——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演变及其启示人性假设是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基石和演化线索,我们可以从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中人性假设的演变里获得一些启示。 西方管理思想史上先后出现了六种主要的人性假设,即“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和“道德人”。 1.“工具人”假设。前泰勒时代,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管理范围往往只限于家庭或手工业作坊。与之相适应,这一时期形成了一种基于“工具人”假设至上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主要用暴力取得绝对集权、组织结构简单、经验管理、以维护自身的权威与地位的稳定为管理的首要目标。 2.“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劳动分工的经济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为了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3.“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又称社交人,是人际关系学家埃尔顿·梅奥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于1933年在其发表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的。“社会人”假设理论认为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不仅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满足人的社会需要比满足人的经济物资需要更能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 4.“自我实现人”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是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该假设认为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满足。 5.“复杂人”假设。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新的管理环境下,原有的管理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综述 黄佳彬 3120101224 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这门学科开始发展,其标志为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自动控制学科史上的名著《控制论,或动物和机器的控制和通信》(Cybernetics,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machine)。控制论思想的提出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法,同时书中的一些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吸引了无数学者,令其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引进控制论。随着研究队伍的庞大,控制论形成了多个分支,其中主要的几个分支有生物控制论,工程控制论,军事控制论,社会、经济控制论,自然控制论。这里我们主要对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 1.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工程控制论的概念最早由钱学森引入,当时有两种控制理论思想,一种基于时间域微分方程,另一种基于系统的频率特性。这两种思想即为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单输入-单输出的控制系统,同时利用分析法与实验验证法这两种方法对某个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由此可以获得系统各元部件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的形象表示。 由于经典控制理论的建立基于传递函数和频率特性,是对系统的外部描述。同时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无法解决现实工程应用中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问题,而且经典控制理论只对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讨论,存在不少的局限性,由此,现代控制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现代控制理论是从线性代数的理论研究上得来的,本质是“时域法”,即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在时域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且引入“状态”这一概念,用“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描述系统,以此来反应系统的内在本质和特性。现代控制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这些研究从理论上解决了许多复杂的系统控制问题,但是随着发展,实际生产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对象、控制器、控制任务和目的也更为复杂,导致现代控制理论的成果并未有在实际中很好的应用。 智能控制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傅京孙教授提出,这一概念最早是为解决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在实际应用上面临的问题而寻求的新出路,也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交叉的产物。1977年,美国学者Saridis在原本的

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自动保存的)

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摘要:外汇市场是一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时的以物换物,发展至今以货币购买所需的物品与服务,期间经过演变和改革,最终构成今天的外汇市场制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要国家之间不断追求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市场就会不断地发展。自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在国际汇率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目前正处于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的新阶段。本篇文章主要讨论现今中国外汇市场的现状,发展与不足,在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开拓新机遇。 一.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 外汇市场是外汇交易、兑换等外汇业务开展的场所或网络。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外汇市场及外汇业务的不断完善,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支付和清算、为外汇头寸提供套期保值,同时投资者也可在市场上进行以套利、投机等为目的的交易。此外,外汇市场也是央行进行汇率调控、执行汇率政策的主要场所。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上的交易主体包括央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其对应的交易目的分别是央行外汇干预、银行外汇结算、企业结售汇、个人用汇及外汇投资,主要以银行间市场为中心。而在此之前,中国的外汇市场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 (一)外汇调剂市场的萌芽与起步(1980-1994年)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实行以市为取向的改革进入探索实施阶段,客观上为外汇市场的萌芽创造了条件。1985年底在深圳设立了外汇调剂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市场机制。1980年起开办银行间的外汇额度调剂,允许银行之间以一定价格抛补头寸,并对调剂价格设定波幅限制。为实现外汇调剂,1985年深圳设立首个外汇交易所,1988年上海创办首家外汇调剂公开市场,这些外汇调剂市场并称为外汇调剂中心。中国外汇市场开始萌芽与兴起。归根结底,这是经济开放和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市场机制在外汇调配和汇率定价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体系形成是松散的,没有统一的制度条约的限制,操作不规范。 (二)外汇调剂市场的初步形成(1994-2005年) 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留成制度取消,转而实行结售汇制度。对于企业而言,有了一定的保留现汇的权利。对于银行而言,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形成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所有头寸调剂都必须通过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不允许场外交易。定价方面,银行以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为依据,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幅度之内自行挂牌

《自动控制原理》专科课程标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地位 自动控制原理是空间工程类、机械控制类、信息系统类等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合训学员的大类技术基础课程。由于自动控制原理在信息化武器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将本课程设置为大类技术基础课,对培养懂技术的指挥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较宽,既有较深入的理论基础知识,也有较广泛的专业背景知识,因而,它在学员知识结构方面将起到加强理论深度和拓展知识广度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为了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本课程将在注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自动控制发展中的、学员能够理解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取舍各种主要理论、方法的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与案例的关系,以适应为部队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适当引入和利用Matlab工具来辅助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复杂计算与作图、验证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本课程应该既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了解它们对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又要促进学员养成积极思考、长于分析、善于推导的能力和习惯。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介绍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课程采用“一纵三横”的设计思路,具体来说,“一纵”就是在课程讲授中要求贯彻自动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及设计方法这条主线;“三横”就是在方法讲授中要求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稳准快三个字是分析的核心,也是设计的归宿。在课程讲授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即对重点、难点讲深讲透;注意理论联系专业实际,例子贴近生活,注重揭示抽象概念的物理意义;注意传统教法与现代教法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注重发挥课程教学网站的作用。在课程学习中,注重阅读教材、完成作业、课程实验及讨论问题等四个环节,深刻理解课程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管理 2)现代管理 3)当代管理 1. 古典管理理论 1.1科学管理 弗莱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 泰勒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分析了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从而开创了工业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同时也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1.1任务管理法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 1)要做什么 2)怎样去做 3)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 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三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1.2行为指导 泰勒把某一特定工作分成两个部分,被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以及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为了找出管理某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泰勒需要事先调查以建立一个实施的样本,调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1)找到适合完成这一特定工作的适量的工作者 2)仔细研究并分清每一个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他们完成相应环节所需使用的工具 3)用秒表记录下他们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时间,选择其中最快的方法 4)去掉那些错误的、节奏慢的、无用的步骤 5)最终整理出一套最快最好的工作流程和最适用的工具 泰勒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努力把工作任务分成相对明确环节的同时,用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各个 环节进行控制。管理工作就是监控所有的环节。 此外,泰勒注意到要了解工作者的期望值,并且要提供培训使他们适应并满足他们所做的工 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奖励机制与工作者完成的工作有关,因而工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 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1.1.3工作定量系统

学习公共管理学心得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一种行政理论的新范式 ——学习《公共管理学》心得体会 由于公共管理学是一种比较新的学科体系,在学习之前,其实我对这一学科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以为其就是行政行政管理学或者就是管理学,可经过对《公共管理学》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我发现其实并非如此。其实公共管理学是一种行政理论的新范式,理论体系非常新,属于典型的边缘学科,且整个学科体系还处于不断丰富发展之中,争论也十分激烈。虽然如此,并且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仍然觉得很有必要学习这门学科,因为公共管理学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很重大的作用。经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这一学科知识上的收获的确不少,也纠正了许多看法上的错误!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关于《公共管理学》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首先,我弄明白了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学科即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就出了一个问题写在黑板上: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 规律的学科,它是在______________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问我们你们理解的公共关系学是什么样的呢? 我思考了良久,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公共管理不就是管理学吗?经过仔细认真的学习,我才知道,原来公共管理学是将一种客观的社会活动的公共管理及其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点说,也可以理解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规律。这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或者行政学就在于,公共管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而且也要研究作为第三部门的公益企业和事业组织、非政府公共机构的管理问题。政府组织的管理问题与第三部门的管理问题共同构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那么公共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哪呢?首先离不开的自然是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其次就是研究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也不容忽视;第三是研究如何应用具体地解决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来便能够使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完整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了解+评价观点和核心思想 初次提出 战略管理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76年在其所著《从朕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的。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主要观点/主要内容 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五力模型、三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 1、五力模型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具体分析: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2、三大战略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五力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3、价值链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借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联结的。企业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并透过了解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的联结,以及它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间的联结关系,制定一套适当的协调方式,而根据价值链需要设计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4、钻石体系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4、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和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 5、产业集群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概况 ——航 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机械以及程序进行的工程生产以及生活应用,于是在此需求下就形成了一种系统,称之为自动控制系统,这是一类力求以尽可能少的人类干预实现尽可能多的自动监视、检测、调节和控制作用以达到预期技术要求的人造系统。而为了更好地让人们学习和应用这个系统,则派生了一门学科,即自动控制理论,研究这类系统的构思、设计、性能、分析,乃至实施和运行的原理和技术。 自动控制理论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关于自动控制的历史,早在古代,我国勤劳的劳动人民就凭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控制以及反馈概念的深刻理解以及直观认识,发明了许多蕴含着深刻控自动控制技术的工具。 如果要深入追溯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那么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就有了自动控制技术的萌芽。例如,两千年前我国发明的指南车,就是一种开环自动调节系统。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利用齿轮传动系统,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这是最早的自动化控制应用,也是自动化技术的萌芽阶段。 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阶段。 后来到18世纪,欧洲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工业迅速发展,这段时间让人们认识到机械运作在工业工程上的巨大便利以及其极高的效率。1788年瓦特为了控制蒸汽机的速度而发明了离心式调速器,又称瓦特调速器或飞球调速器。这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也是一个反馈调节系统,这一发明为经典控制理论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控制理论发展的初期,主要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于是在工业革命的时期,自动控制技术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在20世纪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即经典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为复数域方法,以传递函数作为系统数学模型,可通过试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但是只适应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传统上,外汇市场分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在我国,机构和个人在零售市场上通过外汇指定银行买卖外汇,而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企业经批准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会员,进入批发市场交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作为中介组织,依托电子交易系统、信息系统为银行间外汇市场提供交易、信息、监管三大平台及相应的服务。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简介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成立于1994年4月,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提供银行间外汇交易、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交易系统并组织市场交易;办理外汇交易的资金清算、交割,提供人民币同业拆借及债券交易的清算提示服务;提供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信息服务;开展经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展市场的战略部署,交易中心贯彻“多种技术手段,多种交易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要”的业务工作方针,于1994年4月推出外汇交易系统,1996年1月启用人民币信用拆借系统,1997年6月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1999年9月推出交易信息系统,2000年6月开通“中国货币”网站,2001年7月试办本币声讯中介业务,2001年10月创办《中国货币市场》杂志,2002年6月开办外币拆借中介业务,2003年6月开通“中国票据”网,2005年5月上线银行间外币买卖业务,2005年6月开通银行间债券远期交易,2005年8月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2006年1月在引入做市商制度的同时推出询价交易,2006年4月推出人民币外币掉期交易。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以电子交易和声讯经纪等多种方式,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提供交易、清算、信息和监管等服务,在保证人民币汇率稳定、传导央行货币政策、服务金融机构和监管市场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eb8277392.html,/Beelx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结构层次 从结构上看,该市场亦可分为三个层次: (1)零售市场,即指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的市场。1996年7月1日前,为了保持对外商投资企业政策的连续性,保留了过去的外汇调剂中心的做法,专门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外汇调剂服务。外商投资企业买卖外汇的价格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中间价),加收0.15%的手续费,不实行价差的办法。可以说外汇调剂市场也是统一外汇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1996年7月1日实行外商投资企业银行结售汇以后,外商投资企业结售汇既可到银行办理,也可到外汇

外汇市场的历史

外汇市场的历史 1967 年,一家芝加哥银行拒绝向一位名为Milton Friedman 的大学教授提供英镑贷款,因为他想利用这笔基金作空头英磅。Friedman 先生察觉到当时英磅对美元的比价过高,想先卖出英磅,然后等英磅下跌后再买回英磅来偿还银行,从而从中迅速赚一笔。这家银行拒绝提供贷款的依据是20年前确立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此协定固定了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并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设为35 美元对每盎司黄金。 布雷顿森林协定签订于1944年,力图通过阻止货币在国家间逃逸,限制国际货币投机行为,从而實现国际货币的稳定。在此协定之前,黄金汇兑本位制在1876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主导着国际经济体系。黄金汇兑本位制中,货币在黄金价格的支持下达到新的稳定阶段。黄金汇兑本位制废除了旧时代国王和统治者任意贬低币值,引发通货膨胀的行为。 但是,黄金汇兑本位制并不十全十美。随着一国经济實力的增强,它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商品,直至耗尽支持本国币值所需的黄金储备。其结果是,货币供給量紧缩,利率抬高,经济活动放缓直至衰退。最终,商品物价跌至谷底,逐渐吸引其它国家纷至踏来,大量抢购该国商品。这将向该国重新注入黄金,直至增加该国货币供給量,压低利率,并且重新创造财富。此类"繁荣-衰退"模式贯穿于整个黄金本位制时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贸易流通和黄金的自由流动。 在几场风雨浩劫的战争之后,布雷顿森林协定出台了。签约国同意尝试维持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以及必要时对黄金的相应比率,只允许有较小幅度的波动。各国禁止为获取贸易利益而贬值本国货币,只允许在小于10%的幅度内贬值货币。进入50年代,持续增长的国际贸易量导致因战后重建而产生的资金大规模转移,这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外汇汇率失去稳定。 此协定最终于1971 年被废止,美元将不再能被兑换成黄金。到1973年,各主要工业国的货币汇率浮动更加自由了,主要由外汇市场上的货币供給量和需求量调控。随着交易量、交易速度以及价格易变性在20 世纪70 年代中的全面增长,比价天天浮动,全新金融工具逐渐问世,市场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得以實现。 在20 世纪80 年代,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问世,跨国资本流动加速,将亚、欧、美等洲时区市场连成一片。外汇交易量从80 年代中期的每天约700 亿美元猛升至20 年后今天的每天15000 亿美元。 欧洲市场的膨胀 外汇交易蓬勃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是迅速发展的欧洲美元市场;在欧洲美元市场中,美元被存入美国境外的银行中。同样,欧洲市场是指资产存放于货币原主国之外的市场。欧洲美元市场最初成形于50 年代,当时俄罗斯将其石油收益(以美元计)存放在美国境外,以避免美元存款被美国政府冻结的风险。这就形成了脱离美国政府控制的巨大离岸美元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