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练习答案(综合练习一)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练习答案(综合练习一)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练习答案(综合练习一)

第二单元综合练习一

一、填空题

1、基础性、全面性

2、上下结合的

3、动员阶段、实验阶段、实施阶段、巩固和反思阶段

4、公平

5、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普及化

6、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7、《美国2061计划》8、超越时代的不变的

9、人才观与人才素质结构的10、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11、英语、数学和自然科学

12、建立标准、促进连续性和一致性,推动公共理解

13、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重视信息技术知识

14、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15、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16、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范例性原则

17、实事求是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18、素质教育19、素质化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答:(1)以政府为主导的动力结构。政府颁布政策、法规主导基础教育改革,政府各级领导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在资源配置上突出各级政府的主体地位;(2)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战略。(3)以教学改革为主导的秩序。教学改革的主题是素质教育,基本策略是整体改革,重心是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2、简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2)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3)加强信息技术和外语教育,加快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4)建设一支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师资队伍;(5)依法治教,完善督导评估机制。

3、简述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四个学会”。

答:所谓“学会认知”,实际上就是指学会学习。要求革除传统学习过程中一味强调死记硬背的弊端,发展人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所谓“学会做事”,更多地与职业技能相联系。要求教会学生如何实践所学的知识,或者在不能完全预计到未来工作变化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与未来的工作相适应。所谓“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在多元的社会形态下,学会如何与人沟通、相处。所谓“学会生存”,是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同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培养人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

4、简要说明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目标》中提出的八项国家教育目标。

答:一,准备学习。二,学业结束。三,学生成就与公民。四,教师教育和专业提高。五,数学和科学。六,成人文化教育和终生学习。七,安全、纪律和无酗酒、无毒品的学校。八,家长参与。

5、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变化。

答:一,课程目标应当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发展;二,课程目标应当推动学生个人、整个社会的健康教育与公民教育;三,课程目标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技能;四,课程目标还应当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6、简要说明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答:(1)由注重培养学生“产业社会型学力”转向“多文化共生共存社会型学力”;(2)课程改革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倡导新教育观;(3)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观;(4)课程结构、体系和内容的改革,体现了现代课程的整体观;(5)在课程编制、组织和实施方面,强调课程的弹性化。

7、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答:(1)课程功能。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3)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4)课程实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5)课程资源。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6)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7)课程评价。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状况,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8、简述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关于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布鲁纳提得十分明确,“我们将教些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法?”其中,“教些什么”又是最主要的,所以布鲁纳的教学理论主要在于教学内容。(1)论学科基本结构。他认为,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基本结构”是学习、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2)论学生的认知发展。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3)论发现学习。他认为教师应假设式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9、简要说明赞可夫围绕他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所提出的教学原则。

答: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

围绕此教学理论,他提出以下教学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4)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5)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这5条教学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10、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含义和主要观点。

答:罗杰斯认为传统教育中教学的主要特征是教师的“指导性”,而他强调“非指导性”。

“非指导性教学”是借助于他或她的自我反省活动以及反应,使个体重组、改组或者改变态度和行为。在性质上是情感的:以个体受他或她的情感约束这个假设为基础;此外,它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形成自由表达情绪所凭借的表现手段和替代物,形成接受的行为,并且减少内心冲突,通过这种活动,个体会更好地理解自己。

罗杰斯提倡经验学习。在他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什么、怎么教、教多久、如何评价教学效果等等,都不由教师决定,而是由学生或学生的经验、意向、需要、兴趣等决定。在课堂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最基本的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国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识。

答:国外基础教育的改革呈现出以下共同趋势:教育全民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教育信息化和教育个性化。

全民教育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也就是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包括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普及化。争取教育民主化的最重要的努力方式就是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指出,全面教育的目标是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

教育国际化主要包括教育的国际交流、教育的国际理解和教育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基础教育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国际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化,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技术和设施引入教育和教学领域,二是信息技术被有机地整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学科教学中,培养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的信息化,常常作为衡量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个性化教育是指导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反对强求一律,要求承认学生在智力、情感、兴趣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答:一,充分认识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二,正确理解和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素质内涵着知识和能力,但知识、能力不等同于素质。素质教育是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的最重要的素质。在当代社会,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第三才是传授具体知识。

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要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五,培养人格健全和有鲜明个性的人。素质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等全

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3、试结合实际,分析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理解和认识。

答:(1)在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课程要有灵活性;(2)在课程设置上,过去过分强调课程的工具性,现在更强调人的发展;(3)在课程目标上,过去强调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现在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4)在课程编制上,过去以学科知识系统为依据,现在强调要以社会实际为依据;(5)在课程内容上,过去强调学习各学科的系统知识,现在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6)在教学过程中,过去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7)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

4、试结合实际,说明你对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

答:“范例教学”又称为“示范方式教学”、“范例性教学”。范例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四个统一:第一是教学和训育的统一;第二是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第三是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第四主体与客体和统一。范例教学强调在教学中,要了解和熟悉教材,又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智力水平和个性,同时要把培养独立性和问题意识作为教学目标和手段。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基本性原则。(2)基础性原则。(3)范例性原则。关于教学过程的阶段,范例教学理论提出了教学的四个步骤:第一阶段,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第二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第三个阶段,范例性地理解规律性的阶段。第四个阶段,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

范例教学针对传统教学内容烦琐、宠杂、脱离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弊端,提出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状态,要求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在一起。范例教学是前联邦德国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5、请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答: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

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具体要求分为四步:第一步:激趣引题,自学探究,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联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第二步: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教师面对学生的疑问,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第三步:明理强化,实践探究,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学会举一反三。第四步:激励评价。引申探究。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所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的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

四、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学原则对学生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作用。一,动机原则。他强调,在认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学习的心理倾向和动机。二,结构原则。他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具有结构的,反映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规律性。三,程序原则。他认为,教学活动的程序会影响儿童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效果。四,强化原则。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过反馈使儿童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使他们逐步具有自我矫正、检查和强化的能力。

马老师在教材改革上,通过抓住线上的中心环节——基本概念、法则、原理和数学能力,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在巩固旧知识的前提下,又引导学生掌握新的知识。在教法改革上,他主要采取以下做法:一,紧抓基础,重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奠定基础;二,突出能力培养。通过系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领会新的知识;四,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在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把教师定位在指导者的角色上。马老师的这项教学改革实验克服了传统教育中的许多弊端,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等。

[案例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建构主义者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对事物惟一正确的理解。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另外的侧面,通过合作和讨论,学生们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以利于学习的广泛迁移。而且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

该案例是成功的:(1)它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新的知识;(2)教师通过“再现历史”,提供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气氛;(3)体现了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

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设想,这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实际上,尽管地区不同,情况各异,但20世纪末的教学改革几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课题:如何改变简单传授、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我国的许多教育改革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其中不少见解都与建构主义的思想不谋而合,比如重视学生尝试的“尝试教学法”、重视自学、讨论的“自学、讨论、引导教学法“以及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等。

基础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进程、特征分析与推进策略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 1.实施的准备与过渡(2000年至2001年9月) 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之前,教育部于2000年开始组织力量对当时使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修改,作为正式实施课程改革的准备与过渡。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周期。应当始终贯彻‘积极进取、稳妥推进、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实行地方责任制。在改革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仍执行现行课程方案。教育部将组织力量修订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体系做好充分准备。” ①当时教育部的一个基本想法是,在新课程大面积推行之前,对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有限的调整。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使一些先进的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出来。如当时的数学教学大纲的修改中,要求每学期增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对相应的教材进行了修改。这种过渡性的调整,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起到准备和预热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人(特别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课程改革,知道即将推行的课程改革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2.国家级实验区的启动与推进(2001年至2002年) 2001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在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实

验。②为此,进行了前期的培训等准备工作。国家级培训采用集中参与的方式进行,组织实验区的教师、校长、教研人员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例如,关于教师培训,是由直接参与课程改革的专家学者对实验区的教师代表进行培训。每个省只有一两个实验区,省里用较大的气力组织实施,尽可能动员人力和物力支持国家级实验区的工作。 3.省级实验区的启动与运行(2002年至2003年) 2002年开始启动省级实验区课程实验,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由省(市、区)负责选择、组织与落实。2002年全国共启动520个省级实验区,有18%的县(区)使用新课程,平均每个省有将近18个实验区。第一批省级实验区的运行基本采用国家级实验区的方式,动用省和国家课程改革的智力资源和相当数量的物质资源。组织较系统的培训与指导,配置一定数量的教学设备与资源。2003年,又有910多个省级实验区启动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32%。2002年和2003年两年共有14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课程实验,占全国县(区)的50%左右。 4.大面积快速推进(2004年至2005年) 到2004年,全国就有90%的县(区)的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2005年除个别地方外,在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全面使用新课程。这一阶段可以看做快速推广阶段。这意味着以前没有进入实验的学校此时必须无条件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 5.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2005年以来)

深化教育改革的综合问题剖析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指导未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教育活力,创造性地推进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政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不是对教育的新要求,但在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教育部分中都被首先强调。这表明,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的工作还有提升的空间,必须常抓不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根本要求。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其核心要求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坚持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首先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需要,体现的是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发展权的价值观;同时它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只有在深厚的、普遍的人的创造性基础之上,才能使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基础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培养每一个人的创造性,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拔尖创新人才。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的统一。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如果教学是“一刀切”的,势必有的学生听不懂,有的学生“吃不饱”。实际上,只有因材施教,只有面向差异,只有符合每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都在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让能走的就走,能跑的就跑,能飞的就飞。这也就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所强调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也是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也就是最好的面向全体。面向全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战略,是一种价值观,需要研究在不同教育阶段面向全体的具体实现策略,也有必要开展专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不断探索经验。 (二)坚持德育创新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德育为先,首先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创造性问题,不仅是一个认知的问题,而且是一个非认知的问题。要成为有益于科学和人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有高远的志向和高尚的品行,就必须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力宛若发动机,道德就是方向盘。人类能够以智慧去创造一切,人类也应该能够以品质去掌握和控制一切。落实德育为先,就要坚持德育创新。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底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流派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八大流派 ——以1990年代为时间划界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二、生本教育学派 三、生命化教育学派 四、主体性教育学派 五、新教育学派 六、情境教育学派 七、情感教育学派 八、理解教育学派 一、生命·实践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叶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阶段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1999年5月启动,2004年5月通过鉴定结题;2004年5月—2009年5月为成型阶段。 目的: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和创新型学校。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叶澜教授又明确提出了“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这一创建学派的明确目标。 三个“层面”:1.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 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

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的观念更新。 四个还给:“新基础教育”所追求的改革效应是: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四项研究任务:“新基础教育”研究定位于学校转型性研究。显性的目标是为了建设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符合时代发展的学校。 1.学校转型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包括当代特征、教育变革趋势、学校转型内涵、总体构成等);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更新研究(涉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以及一些相关的教育基本理论等。); 3.中小学基础学科教育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以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二、生本教育学派 代表人物:郭思乐教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实验过程:2002年,“生本教育”实验进入香港,2005年,进入澳门。2007年,在广东省教育厅的直接推动下,“生本教育”实验开始在全省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开展,首批学校有15所。2008年,“生本教育”北上江苏、江西、北京等地,一批实验学校相继涌。生本教育目前在100多所小学和20多所中学进行实验。生本教育的实验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成为当今中国八

(完整版)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 县河镇中心学校任筠 《正道》一片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和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西安所推行的大学区改革,毫无疑问是一个智慧、伟大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以强校带动弱校的方式,使各个学校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无疑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对于资源匮乏的学校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同时,大学区改革制度能够带来卓越的成果和飞速的进步,离不开西安各个学区长学校的敬业与奉献。纪录片中对西安市第一中学创新素质教育做法的报道,是学校依照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等等。 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

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民勤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素质,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特作如下决定。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1.基础教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搞好基础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为此,必须切实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予以高度重视。 2.随着全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县资源少、科技转化率低和人口综合素质相对偏低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全面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近年来,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教育投入机制不完善,办学条件较差;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还相对滞后;教育规模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师总体数量不足,学历合格率偏低;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案方式比较落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加快全县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任重而道远。 4.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从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教兴县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搞好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要进一步增强搞好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发展经济必先发展教育的思想,牢固树立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全县基础教育跨上一个新台阶。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首都基础教育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当前,首都基础教育距离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新期待仍有很大差距,因此自满意识必须摒弃!随着人民群众的发展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特别是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公平、优质、多元、开放、便利、高效的教育诉求不断升级,与此同时,不同群体对教育诉求的分化趋势也日益凸显。对于不同家庭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我们的教育服务供给明显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首都教育的满意水平。各区县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比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城市功能核心区面临如何推进校际均衡,缓解择校热的问题;发展新区面临如何探索新机制,加快拓展教育资源,应对人口聚集带来的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区面临如何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整体优质均衡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细致分析,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要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共识大的、阻力小的、容易改的基本上都完成了,今后要改革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难趟的深水”,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去一一攻克。“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任何犹豫懈怠、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甚至放慢脚步,都会使努力奋斗取得的优势稍纵即逝,造成不可弥补的战略性失误。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敢于创新,敢于直面制约教育发展的难题,不躲、不绕、不推,心无旁骛地推动各项改革。近期,各区县在描绘新教育地图过程中的进度不一,其根本上就是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同的表现。 二、进一步把握方向、保持定力,明确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原则 2014年,首都基础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解决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工作上取得突破,务求实效;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到2020年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基础教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2014年首都基础教育工作的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的原则,避免政策碎片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一、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从1986年全国人大颁布《义务教育法》起,经过十多年奋斗,到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也很迅速。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学前教育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体制改革重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出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十七大对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的部署,阐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战略思路。一是更加重视促进教育公平。国家采取转移支付、专项和政策倾斜等方式加大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义务教育法修订,国家加快义务教育免费进程。2007年,对农村义务教育1.5亿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其中780万贫困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2008年,免除全国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施营养工程。二是教育投入体制逐渐完善,政府责任更加明确。把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并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总之,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新世纪新阶段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活力。展望未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革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新要求,要求到2020年,“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对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了新的进展。素质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学校体育工作继续加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重视学校美育,加强劳动观念教育,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家校共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家校共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承担单位: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为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案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要全盘地、全面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首先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要转变教育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其次,各项改革都要落实到制度上,转变教育观念要用制度来促进、来保证。 人的成长综合了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体。英国教育家克拉克认为教育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家庭为一切目的而存在,是有最强烈的情感生活,同时家庭是我们称作道德心的价值观和标准体系的制定者。其次是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家庭

不适宜传达的思想,即抽象、正义的思想。学生在学校中是唯一与同辈或上级没有特殊钟爱纽带的人,有他被配给的有其权利和义务的位置。再次是行为或职业。作为社会组织,他们对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作出了贡献。”人的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合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教育机会匮乏的时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仅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决定学生命运的是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知识性教育的被传输。因此,学校不能把教育局限在自己内部,要用大教育观来发展教育,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应该把家庭、社会看成最丰富的资源,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圆满完成《决定》中提出的教育改革任务。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都是社会组织的一个小细胞,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人体,离开整体去谈个体是不可能的,是片面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绝对不单单是老师、学校一方面的事。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校,外来人口子女入校越来越多,参差不齐的家长素质、对独生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同看法等,越来越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和关键性因素。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教师的工作也绝对不是孤立的,要实现和家长、和社会的横向联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 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 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 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 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 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 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 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 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 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 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 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 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评价目标 通过评价改革,贯彻新课改的育人理念,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评价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成长,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2、全面性原则。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形成,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3、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自我教育、自我

调整的功能,使评价客观、全面,既得到同学、教师、家长等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4、动态生成性原则。 评价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过程本身具有生命性。因此评价可根据学生年龄、年段特点,根据校本 实际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实化过程,凸现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达成。 5、可操作性原则。 根据学校、班级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将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评价具有较强的实效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三、评价的基本内容、标准、结果呈现方式。 1、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各维度的基础性发展目标又分为要素、 关键表现提示等。 2、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包括两部分: 一是等级评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分别用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呈现。 二是综合性评语。由自我描述、同伴赠言、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四个内容组成。自我描述:记录一学年中自己最具代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xx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30年以来,xx的教育事业在党的优惠政策的普照下,在泽普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与全县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稳居地区前列,师资队伍显著加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xx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xx 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深化德育工作为抓手,教育阵地进一步夯实。 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历来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多年以来,各级党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管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党组织全覆盖化和职责具体化,切实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全系统党组织达到68个,党员教师达到1500多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党员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学校党组织80%被授予“五好学校党支部”称号,每年有一大批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地区和县级“先进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已确立。通过落实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政教)主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无神论、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堂化,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民汉学校结对子、民汉学生一帮一活动及文明单位、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两个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教育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得到有效夯实,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贯彻落实。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我县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十分突出。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2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实现了县城园、乡村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9年,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目前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辍学率为0.1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5%,辍学率为0.15%,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现状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界经历过近乎狂热的欢欣鼓舞,也经历过改革带来的困惑、矛盾和不安,为了总结课改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和保证,为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很有必要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境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的策略和手段,从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顺利实施和深化展开。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有一些流行的观点,譬如主张教学回归生活世界,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同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还存在一种绝对化倾向。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彻底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实践中这种绝对化的倾向尤为突出,并造成了课堂的混乱,降低了培养人才的质量。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中,必须警惕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倾向,以一种互补的思维方式正确处理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在思维中把这些对立互斥的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整的认识事物。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认为过去倡导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把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这无疑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这一主张在实践中却面临尴尬的境遇。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教师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的、人为的、生硬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掌握,降低了教学质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孤立、生硬的讲授显然不行,它只有融入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过程中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融合要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非此即彼”思维的另一典型就是要“生成”不要“预设”,似乎一谈预设就会压抑学生积极性,只有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生成”是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代表词汇,揭示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但极端的强调“生成”,否认教学中“预设”的价值,势必会降低教学的质量。其实“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在教学的视域中两者应和谐互补。没有预设的教学必定是盲目的、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同样,仅有预设没有生成也是不行的,教学活动是复杂的,教师无法完全预设,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灵活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能够捕捉教学中偶然的教育因素,在教学的动态中生成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势利导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革要用系统的、互补的思维方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警惕动辄绝对化的“非此即彼”思维倾向。同时,外求于改革的理论依据时,要全面理解其要义,避免片面的误读误判,以免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不良影响。

中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实验背景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创新精神的倡导、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教材的整合、通识人才的短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和自然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新型人才,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作为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整个基础教育核心的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依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革除基础教育的弊端。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也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早在2000年就提出了“以课程革新为突破口,构建活动教育体系”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通过课程的革新、活动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近年来,为了转变观念和及时领会国家教育改革的精髓,我校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学术研讨会,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先后在校内举办培训讲座,帮助全校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推动了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探索教育改革实践的热潮。观念的转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根据牡丹江市制订的《初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使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三、实验目标: (一)按照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在实验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主动、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加强学科整合,促进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设置综合课程,形成新型的课程体系。 (三)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开拓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五)探索新课程的评价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构建与国家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六)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途径和规律,实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七)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从而培养—支高水平、有影响的具有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八)以学校为本,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区各种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校本管理的实验研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形成多样化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社会、学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这种背景下的教育改革,需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高总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角度出发,阐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主要阶段,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加快学生的成长速度。学生状态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高总体教学水平来说,作用显著。 1、核心素养的含义、本质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主要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各个组织均制定了培养模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人和工具、人和社会、人和自己作为主要内容,可直接传授相关知识、技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自欧盟建立以来,不断将核心培养的培养作为发展理念,希望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替代传统的读、写等能力,加快课程改革进度,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创业精神、母语等体系,每个体系都能从技能、知识、态度等角度详细描述[1]。从另一方面来说,核心素养具备迁移性、整合性等特征,主要强调相应能力的培养,但并不能否定传统技能,而是将其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国家根据教育改革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加快素质教育速度,工作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需实现创新学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教育部门将提高各个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作为关键,认真、详细的解读文件规定、需求,从而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可通过课程整合,再辅以教学、德育等核心素养实施。所谓的课程整合涉及各个学科,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素养、语言素养等,课程整合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需积极整合相应课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有效的运用探究、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基础教育课程中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该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的模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帮助老师制定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 比如在教学课堂中,改变教师主讲的形式,让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小组自主讨论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在学习本章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话题做相应的报告或宣传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创新。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笔者还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背景的影响下,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通常需结合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一般来说,教学有法,但却不存在定法,教学方式的选择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只要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相应课堂的教学就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就是基础教育课程中较好的教学方法。在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导论 第一节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 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 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 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 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 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

学习六盘水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心得体会

学习?XX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 心得体会 XXXX小学杨程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我认真学习了XX市委下发的?XX 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本方案制定的根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7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黔党发…2015?32号)。自改革开放以来,XXX 教育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等快速发展,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但受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XX教育主要指标仍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且配置仍不平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有待提高,教育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亟待完善,现代教育治理能力亟待提高。XX要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全面小康,必须加快“赶”、大力“转”、积极“改”,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支撑六枝教育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基础教育的改革中,要求新课程使学校的管理模式发生变化,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评价、教师“教”的行为发生变化,重要的是使学生“学”的方式发生变化。作为教育改革下的小学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应当学会蹲下身来欣赏学生,了解学生内在需求,了解学生的心理,善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知识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不管对与错不给出批评,应该给予更多的赞扬和默许,一些错误的观念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加以改正。 通过对?XXX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学习,我深刻的体会到老师身上的责任重大,为了学生的一切,我要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身先士卒,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 2017年8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