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何以支持对外贸易?——论儒家对外自由贸易思想之

发端

徐路 2011111116

摘要:

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基础可能并不一定只有西方贸易理论这“华山一条路”。本文探讨了儒家思想蕴含的对外贸易思想,并浅析了这种自由贸易思想产生的原因:儒家的自由经济主张与本末均衡的观点,为对外贸易思想奠定了基础;而其兼收并蓄厚德载物的精神也为对外贸易思想提供了伦理与文化支持。本文对于探讨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思想的发轫以及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儒家自由放任本末均衡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这一节,本文想要说明三个问题,以在逻辑上为后文的论述铺路。

首先,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说起1840年前的中国对外贸易,绝大多数学者都会说,那个时代的贸易只能算是贡赋贸易,远非真正的对外贸易。这种以国家为视角的说法没有顾及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自由贸易思想及其对中国当时经济状况的清晰描述。但事实上,古代国家的视角与现今是不同的。《礼记·王制》中就提到:“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北方曰译。”这段话中,当时的“中国”只是一个大致的地域性概念,而非现代所谓民族国家的准确概念。在这种条件下,只要是和这个大致的地域概念之外的贸易活动就是对外贸易。而对外贸易的目的乃是互通有无、满足彼此之间互惠互利的需要。

其次,国际贸易思想,是否仅仅来自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现代西方的国际贸易或对外贸易理论大多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其多半透露出来的是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我们据此可以推断,站在这种主张对立面的则是那些坚守土地利益,把持土地经济垄断的所谓封建地主阶级(以中国封建社会为代表)。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社会,对于对外贸易也可能持有支持态度,只要一定程度上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对巩固政权有正面影响,对外贸易,以及相关的贸易思想就可能有生存之地。所以,所谓的自由贸易理论的产生基础可能并不一定只有西方贸易理论这“华山一条路”。

再者,应该选择什么来作为古代对外贸易思想研究的对象?本文认为是儒家。一是因为儒家思想深刻地统治了近两千年来中国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所以儒家的对外贸易理论具有代表性。二是儒家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对于贸易自由的阐述也很丰富,有利于本文的探究。事实上,后文会具体介绍到,儒家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对外的自由贸易的。

所以,基于上面三个问题的解决,本文认为,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等比较早期的年代,不仅有国际的贸易,还有可能存在与之相应的思想与理论,而我们可以从儒家的经典思想中提取并发掘这些思想。但是,孕育这些思想与理论的温床在哪里?它们与儒家传统的其他思想有无一脉相承的关系?这些这是本文的探究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二、本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本文在第三节对相关文献进行简单回顾。第四节将简单介绍儒家思想中对外贸易思想的表现。第五、六节将分别从儒家的自由经济主张,本末均衡论以及兼容并需的伦理观角度来解释儒家的对外贸易思想产生的根源(儒家为何会指出对外贸易)。第七章将前面的论述进行总结。

本文运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首先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儒家典籍,了解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有关贸易与经济方面的言论与观点,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儒家的经济贸易思想。

其次是历史与逻辑相结合:除了对历史中的共性进行归纳和总结,本文也侧重用一些概念范畴和模式来说明儒家的“对外贸易自由论”产生的根源,并启发人们从理论上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三、文献回顾与本文边际贡献:

目前,对于儒家蕴含的对外贸易思想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对于本文直接或者间接有贡献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是对儒家的经济思想的发掘。一方面,这其中不乏对儒家代表人物与代表性作品的解读,例如朱家镇(1991)对《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蕴含的儒家经济思想的解读1,刘家贵(1995)对孔子的经济思想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2。另一方面,也有对儒家的经济思想整体的总结,例如孙引(1992)对儒家经济思想中放任,适度,义利几个方面进行介绍3。这些文献为本文提供了对儒家经济思想的重述,尤其在自由放任以及本末均衡的讨论方面。

2.二是对儒家的伦理观的研究。这其中有对儒家的伦理观整体的归纳,例如王美凤(2001)详细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的伦理观点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4;还有对儒家的伦理观某一方面的特点的解读,例如郭洪纪(1993)通过古今对比,系统而全面地解读了儒家大同文化与政治伦理的关系5。这些文献为本文提供了对儒家伦理与文化特色的重述。

3.三是对我国古代贸易思想的综述。这一类文献相对较少,系统阐述古代某个朝代或者某个人物的贸易思想的几乎没有,主要是散见于经济思想史有关的文献中。

本文在对以上三方面文献进行借鉴的同时进行了发展。主要的边际贡献是:首先,较之以往文献,首次对儒家经济思想中的对外贸易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阐发,这是其他文献没有发觉到的。其次,在阐发的基础上,联系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探索性地解释了儒家支持对外贸易的原因,这也是其他文献未曾论述过的新问题。

本文的意义与目的是,通过探究对外贸易在儒家文化中的存在与植根,更好地提供一个对外贸易思想在东方的起源与初期发展的解读,并侧面印证自由贸易思想并不仅仅发源于西方贸易理论的观点。

四、儒家支持对外贸易自由的表现:

儒家关于对外贸易自由的观点,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国与国贸易协定的支持。根据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只要存在着对外贸易或者国家间的贸易,就必然存在着相互交易的成本,因此这就在客观上需要贸易协定或者商业协定来降低对外贸易的成本。当代协调国家或地区间贸易争端的WTO就是这样一个组织,其巨大作用已有目共睹。但这样的思想早在中国古代以及儒家经济思想中就有所体现了。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651年,为了协调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和商业活动,七个国家的国君就曾经在葵丘召开了一次有关缔结贸易协定或商业协定的会议。其中的五项条款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无遏籴”,就是说,谷物是百姓生活的主要食物,因此,各诸侯国不要阻止或遏制它的自由流通。孟子就曾经提到过这个协定,并表示赞成。又如,公元前562年,十三个诸侯国的国君在亳结盟,也达成了一致意见。其中前两项条款是:“凡我同盟,毋蕴年,毋雍利”,也即凡是我们同盟的参加者,大家不要储藏收成,也不要阻塞利益的流动。这项协议中,第一项涉及到谷物贸易,第二项涉及到一般商品,其不仅包括各种物产、自然资源,而且也包括各种专业人士的高超技能。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乃是一项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自由化的协议。

第二是对不合理关税的反对。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等人都认为不应当苛取不合理的关税,以阻挡正常的贸易发展。例如,“昔者明主关讥而不征”,“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也即过去的英明君主是不收关税的,因为如果不征关税,那天下的商旅都愿意上路,进行交易活动。孟子甚至将征收关税与偷盗家禽等事情进行类比,“古之为关者,将以御暴;今之为关者,将以为暴”,说明了孟子是多么憎恨征收关税的。荀子也认为自由贸易是世界大同的一个重要条件,“财货流通,无不尽致其用,四海之内,若一家

1朱家桢,《大学》、《中庸》中的经济思想

2刘家贵. 孔子经济思想散论[J].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5, 1: 012.

3孙引. 略论先秦儒家经济思想[J]. 财经研究, 1992, 7: 019.

4王美凤.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研究[D]. 西北大学, 2001.

5郭洪纪,儒家大同理想与传统政治文化辨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