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七单元_硫、氮及其化合物A卷_含答案

最新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七单元_硫、氮及其化合物A卷_含答案
最新2020版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七单元_硫、氮及其化合物A卷_含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Fe-46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也不能生成三氧化硫

B.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也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D.自然界中存在可溶于CS2的游离态的硫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被还原为低价态的氮的化合物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D.稀HNO3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

3.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Na2S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 B.SO2 C.HCl D.CO2

4.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①酸性KMnO4溶液②溴水③碘水④氯水⑤FeCl3溶液

A.①⑤B.②③C.全部D.都不是

5.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

6.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作纸浆的漂白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B.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9.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的关系正确的是

A.V1>V2>V3B.V1>V3>V2

C.V2>V3>V1D.V3>V1>V2

10.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X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两份气体分别按下图实验:

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B.①变为乳白色浑浊②不变浑浊

C.①、②均变为乳白色浑浊

D.①、②都不变浑浊

11.(2018届河北故城高中期中)在铁与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 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A.m1可能等于m2B.m1一定大于m2

C.m1一定等于m2D.m1可能大于m2

12.(2018届河北定州中学月考)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此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后仍有白色沉淀,对此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此溶液中Na2SO3已部分氧化

B.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的沉淀一定含BaSO4

C .加HCl 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 4

D .此样品未被氧化

13.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 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溶液

B 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可能变为红色

B .溶液B 转化为溶液

C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 ++2Fe 2++O 2===2Fe 3+

+2H 2O C .溶液酸性A>B>C

D .加氧化亚铁可以使溶液C 转化为溶液A

14.为探究Na 2SO 3溶液的性质,在白色点滴板的a 、b 、c 、d 四个凹槽中滴入Na 2SO 3溶液,再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15.(2017·珠海模拟)NH 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水解

1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为0.1 mo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②NH3的稳定性比PH3的稳定性________(填“强”或“弱”)。

(2)如下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4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0.3 mol电子发生转移,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SO2、Na2SO3、H2SO4、CuSO4这4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为进一步减少SO2的污染并变废为宝,我国正在探索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的方法来除去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亚硫酸钠和碘酸钾在酸性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Na2SO3+KIO3+H2SO4===Na2SO4+K2SO4+I2+H2O。

①配平上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②若反应中有5 mol电子转移,则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3)向FeCl3和BaCl2的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是________。

A.BaSO4B.FeS C.BaSO3D.S

(4)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课本上解释发生了钝化,但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________________,则发生了钝化。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反应,用下图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B中广口瓶内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水②酸性KMnO4③Na2CO3溶液④饱和的NaHSO3溶液

(3)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D中则是由于SO2具有________;

(4)装置D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棉花中应浸有一种液体,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待A中烧瓶内液体冷却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稀释,溶液为蓝色,为了证明蓝色只与Cu2+有关,而与其他离子无关,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其中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观察稀H2SO4溶液呈无色②观察CuSO4粉末呈白色

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蓝色变浅

④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

⑤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显蓝色

(6)若实验中用7.2 g铜片和12.5 mL 18.0 mol·L-1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充分反应,最终铜片仍有剩余。根据所学的知识,某同学认为溶液中一定还有硫酸剩余,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设剩余硫酸的浓度为a mol·L-1,现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消耗硝酸钾______________mol(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要化简)。

20.(1)在100 mL 0.8 mol·L-1硝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则被溶解的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2)在上述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又有________g铜溶解。此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

(3)若向100 mL 0.8 mol·L-1硝酸溶液中加入铁粉,测得反应后的溶液中Fe2+与Fe3+的浓度之比为1∶1,则加入铁的质量为________g。

(4)向100 mL 0.8 mol·L-1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FeO、Fe2O3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224 mL(标准状况下),且测得溶液中铁元素只以Fe2+形式存在,为使Fe2+完全沉淀,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NaOH溶液________mL。

21.(2018届辽宁庄河高中月考)氮化镁(Mg3N2)是一种黄绿色粉末,可用于制造特殊陶瓷材料、催化剂等,可由金属和纯净的氮气反应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Mg3N2。

已知Mg3N2易与水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为Mg3N2+6H2O===3Mg(OH)2+2NH3↑。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容器的名称为________。

(2)装置B中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E均需要加热,应先加热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C中NH3的转化率不高,易产生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解决办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结束后,将装置E中固体全部取出,称量为a g,向其中依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得沉淀b g,则产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C

【解析】硫粉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A正确;二氧化硫的生成可以是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也可以是硫单质被氧化生成,故B正确;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性质,与漂白性无关,故C错误;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硫,如火山口存在游离态的硫,且S易溶于CS2,故D正确。

2.【答案】D

【解析】氨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A正确;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B正确;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铵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C正确;稀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NO,D错误。

3.【答案】B

【解析】CO不与Na2S发生反应,因此没有沉淀产生,故A错误;SO2具有弱氧化性,与Na2S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SO2+2S2-+4H+===3S↓+2H2O,故B正确;利用酸性强的制取酸性弱的,即发生2H++S2-===H2S,没有沉淀产生,故C错误;不产生沉淀,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O2氧化为H2SO4,自身被还原成无色的Mn2+: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SO4。SO2能使卤水褪色,是由于X2(不包括F2)将SO2氧化为H2SO4,本身被还原为无色X-:SO2+X2+2H2O===H2SO4+2HX。SO2能使棕色的Fe3+变浅,是由Fe3+氧化SO2生成H2SO4,本身被还原为浅绿色的Fe2+:

SO 2+2H 2O +2Fe 3+===2Fe 2++4H ++SO 2-

4。故以上均不是SO 2的漂白作用。 5.【答案】D

【解析】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 ,NO 与O 2转化为NO 2,即氮气与氧气不能一步转化为NO 2。

6.【答案】B

【解析】A 项,氨水中的微粒有NH 3·H 2O 、H 2O 、NH 3三种分子和NH +4、OH -、H +

三种离子,氯水中有Cl 2、HClO 、H 2O 三种分子和Cl -、ClO -、H +、OH -四种离子,所以微粒的种类、数目均不相同;C 项,氨水没有漂白性,不能漂白有机色素;D 项,“两水”的变质原因不相同,氨水因挥发而“变质”,而氯水主要因HClO 分解而变质。

7.【答案】C

【解析】SO 2的漂白性是利用SO 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是化学变化,A 错误;SO 3溶于水生成H 2SO 4,NO -3在酸性条件下将SO 2氧化为SO 2-4,因而SO 2和SO 3的混合气体通入Ba(NO 3)2溶液中最终沉淀为BaSO 4,B 错误;三种物质均不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浓硫酸干燥,C 正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能反应,而且都没有明显现象,因此不能用KOH 溶液鉴别,D 错误。

8.【答案】B

【解析】陈述Ⅱ表现了SO 2的还原性,而陈述Ⅰ表现为漂白性,没有因果关系;陈述Ⅰ、Ⅱ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陈述Ⅱ表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因果关系;陈述Ⅱ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不正确,钝化属于化学反应。

9.【答案】B

【解析】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1体积。①根据3NO 2+H 2O===2HNO 3+NO ,即剩余NO 的

体积V 1=????1+13体积。②根据4NO 2+O 2+2H 2O===4HNO 3,即剩余O 2的体积V 2=???

?1-14体积。③剩余N 2的体积V 3=1体积。即B 项符合题意。

10.【答案】B

【解析】木炭与浓硝酸共热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气体先导入适量蒸馏水中,二氧化氮溶于水,得到硝酸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几乎不溶于水,再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

氧化碳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即①变浑浊;气体直接导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氮将氢氧化钙转化为硝酸钙,二氧化碳不与硝酸钙溶液反应,即②不变浑浊。

11.【答案】B

【解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NO-3碱性条件下氧化性较弱,但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不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后剩余金属m1g,溶液为金属的硝酸盐,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NO-3与H+继续和剩余的金属反应,剩余金属的质量m2 g 一定小于m1 g。

12.【答案】C

【解析】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能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硫酸根离子,即不能说明Na2SO3已部分被氧化,A错误;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亚硫酸钡或亚硫酸钡和硫酸钡,生成的沉淀中不一定含有BaSO4,B 错误;亚硫酸钡可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加盐酸后的不溶沉淀一定为BaSO4,C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可能被氧化,也可能没有被氧化,即此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D错误。

13.【答案】A

【解析】Fe2(SO4)3与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2-4+4H+,反应生成H+,故溶液酸性B>A,C错误;溶液B中可能含有剩余的Fe3+,A正确;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B错误;溶液C为硫酸铁和硫酸溶液,FeO与H2SO4反应生成FeSO4,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即使不变质,在酸性条件下,NO-3也把SO2-3氧化成SO2-4,生成BaSO4沉淀,D错误。

15.【答案】C

【解析】A项,NaHCO3不是化肥;B项,Na2CO3受热不易分解;D项,NaCl不水解。

16.【答案】A

【解析】铁粉既能与硝酸反应也能与硫酸反应,从题干图中看出(注意只是第二份100 mL)OA 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反应为Fe+2H+===Fe2+

+H2↑,可知NO-3反应完全,第二份中NO-3应为5.6 g

56 g·mol-1

×3÷3=0.1 mol,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 4,此时反应的铁的质量是14 g ,即0.25 mol ,故原混合酸中H 2SO 4浓度为0.25 mol 0.1 L

=2.5 mol·L -1,NO -

3物质的量为0.2 mol 。所以选A 。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答案】(1)①∶N ??N ∶ ②强

(2)①NH 3+HCl===NH 4Cl

②NH 4HSO 4或(NH 4)2SO 4

③4Fe(OH)2+O 2+2H 2O===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NH 3·H 2ONH +4+OH -,加入NaOH 后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 3+3O 22HNO 2+2H 2O 2.35

【解析】(1)①氮气电子式中存在三键;②根据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很容易判断出NH 3的稳定性强于PH 3。(2)①根据现象写方程式;②氨气溶于浓硫酸,能生成(NH 4)2SO 4或NH 4HSO 4;③根据现象写方程式,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4Fe(OH)2+O 2+2H 2O===4Fe(OH)3。(3)氨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NH 3·H 2ONH +4+OH -

,加入NaOH 后O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逸出。(4)由方程式可看出,每当生成1 mol HNO 2,转移电子数为6 mol ,当有0.3 mol 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0.05 mol ,即2.35 g 。

18.【答案】(1)2CO +SO 2S↓+2CO 2 (2)①5 2 1 5 1 1 1 ②0.5

(3)A (4)无明显现象

【解析】(1)CO 还原SO 2,C 被氧化,化合价由+2价→+4价,升高了2价,S 被还原,化合价由+4价→0价,降低了4价,最小公倍数为4,再依据原子守恒得2CO +SO 2S ↓+2CO 2。(2)①Na 2SO 3中S 由+4价→+6价,升高了2价,KIO 3中I 由+5价→0价,降低了5价,最小公倍数为10,然后依据原子守恒得5Na 2SO 3+2KIO 3+H 2SO 4===5Na 2SO 4+K 2SO 4+I 2+H 2O ;②依据①生成1 mol I 2,共转移电子10 mol ,因此转移5 mol 电子,生成0.5 mol I 2。(3)Fe 3+具有强氧化性,

SO2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反应生成Fe2+、SO2-4,Ba2++SO2-4===BaSO4↓,因此沉淀是硫酸钡,故选项A正确。(4)钝化: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在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氧化膜是铁的氧化物,不与硫酸铜反应,因此铁棒表面无明显变化,则发生了钝化,如果没有发生钝化,会发生反应Fe+Cu2+===Cu+Fe2+,有红色物质附着在铁棒表面。

19.【答案】(1)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④(3)中和了溶液中的NaOH漂白性

(4)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5)②③

(6)反应过程中浓H2SO4被不断消耗,同时生成的水逐渐增多,使浓硫酸逐渐变稀,至一定

浓度就不再与铜片反应

a 160

【解析】(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SO2易溶于水,具有酸性和还原性,可与酸性KMnO4、Na2SO3溶液反应,难溶于水饱和的NaHSO3溶液,可用排饱和NaHSO3溶液收集,答案选④。

(3)SO2溶液具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发生SO2+2OH-===SO2-3+H2O,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装置C和D中产生的现象相同,但原因却不同。C中是由于SO2中和了溶液中的NaOH,而D中则是由于SO2具有漂白性。

(4)二氧化硫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棉花上可浸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环境。

(5)①观察稀硫酸溶液呈无色,可说明SO2-4无色;②观察CuSO4粉末呈白色,不能证明蓝色只与Cu2+有关;③稀释CuSO4溶液,溶液蓝色变浅,因阳离子和阴离子浓度都变浅,不能证明;

④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过滤,滤液呈无色,铜离子浓度减小,可说明与铜离子有关;⑤往Cu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滤液仍呈蓝色,铜离子物质的量不变,可说明与铜离子有关,则对实验目的没有意义的是②③。

(6)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与铜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不断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剩余硫酸的浓度为a mol·L-1,物质的量为0.012 5 L×a mol·L-1=0.012 5a mol,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5a mol,向反应后溶液中缓慢加入硝酸

钾固体,充分搅拌直到剩余铜片恰好完全反应,发生反应:3Cu +2NO -3+8H +===3Cu 2+

+2NO↑+

4H 2O ,则反应消耗硝酸钾a 160 mol 。 20.【答案】(1)1.92 (2)5.76 1.344 (3)1.344 (4)700

【解析】(1)在100 mL 0.8 mol·L -1硝酸溶液含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根据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 ,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 ,质量为0.03 mol×64 g/mol =1.92 g ;

(2)根据3Cu +8H ++2NO -3===3Cu 2++2NO↑+4H 2O ,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32

×0.08 mol =0.12 mol ,因此在上述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稀硫酸,又有(0.12 mol -0.03 mol)×64 g/mol =5.76 g 铜

溶解。此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9 mol ×23

×22.4 L/mol =1.334 L ,故答案为:5.76;1.344;

(3)设加入铁的物质的质量为x ,100 mL 0.8 mol ·L -

1硝酸溶液含有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x 2×2-x 2

×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0.08 mol -x 2×2-x 2×3×(5-2)=x 2×2+x 2×3,解得x =0.024 mol ,铁的质量为0.024 mol×56 g/mol =1.344 g 。

(4)HNO 3的物质的量为0.1 L×0.8 mol·L -1=0.08 mol ,生成NO 的物质的量为0.224 L 22.4 L/mol

=0.01 mol ,所以与一定量Fe 、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NO -3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 -0.01 mol =0.07 mol ,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 mol·L -1的NaOH 溶液,要使铁元素全部沉淀下

来,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NO 3,所以需要NaOH 的物质的量为n (NaOH)=n (NO -3)=0.07 mol ,则

所加NaOH 溶液的体积最少是0.7 mol 0.1 mol ·L -1

=0.7 L ,即700 mL 。 21.【答案】(1)锥形瓶

(2)碱石灰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E

(3)C 使C 中产生的N 2排尽E 中的空气

(4)3CuO +2NH 33Cu +N 2+3H 2O

(5)D 中发生倒吸现象 在C 、D 之间加上一个缓冲瓶(或其他合理答案)

(6)a -1229b 0.28a

【解析】装置A 制备氨气,B 中碱石灰干燥氨气,C 中氨气与CuO 反应制备氮气,D 中浓硫酸干燥氮气,E 装置中氮气与Mg 反应生成氮化镁,加热条件下装置中氧气与Mg 反应生成MgO ,应先用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后再制备氮化镁,F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硬质玻璃管E ,避免氮化镁发生水解。(4)装置C 中的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红,说明生成Cu ,氨气被氧化成氮气,反应方程式为2NH 3+3CuO 3Cu +N 2+3H 2O 。(5)若C 中NH 3的转化率不高,D 中浓硫酸会吸收氨气,容易发生倒吸,解决方法是在C 、D 之间加一个缓冲瓶。(6)最终得到沉淀b g 为氢氧化镁的质

量,根据Mg 元素守恒,产品中Mg 元素质量为b g×2458

,则产品中N 元素质量为????a -2458b g ,根据N 原子守恒,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a -2458b 14 g·mol -1×12×100 g·mol -1a g =a -1229b 0.28a 。

高三化学知识点之氮及其化合物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讲义编号2014暑假12HX01 辅导科目:化学年级:新高三课题氮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NH3、NO、NO2的性质。 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NH3、NO、NO2的性质。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学内容 一、考纲要求 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说明 一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氮 氨 B (1)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铵盐 B (1)铵根离子与碱溶液的反 应 (2)铵盐的不稳定性 氮肥 A (1)常见氮肥:铵盐(NH4Cl、 NH4NO3、NH4HCO3) 二、知识梳理 (一)氮气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 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 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放电2NO 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2、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最新硫、氮及其化合物 归纳总结讲课稿

硫、氮及其化合物 一、重要方程式的书写 1.硫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S 溶于热的烧碱溶液生成两种钠盐 3S +6OH -=====△2S 2-+SO 2-3+3H 2O ; ②把H 2S 气体通入CuSO 4溶液中 H 2S +Cu 2+===CuS ↓+2H +; ③Na 2S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变浑浊 2S 2-+O 2+2H 2O===2S ↓+4OH -; ④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2Cu +S 点燃,Cu 2S ; ⑤将SO 2气体通入到氢硫酸中 SO 2+2H 2S===3S ↓+2H 2O ; ⑥把H 2S 气体通入到FeCl 3溶液中 H 2S +2Fe 3+===S ↓+2Fe 2++2H +; ⑦SO 2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SO 2+Ca 2++2OH -===CaSO 3↓+H 2O ;

⑧SO 2通入溴水中,使溴水褪色 SO 2+Br 2+2H 2O===SO 2-4+2Br -+4H + ; ⑨用足量氨水吸收SO 2尾气 2NH 3·H 2O +SO 2===2NH +4+SO 2-3+H 2O ; ○10Cu 和浓硫酸的反应 Cu +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 ?C 和浓硫酸的反应 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把浓H 2SO 4滴到Na 2SO 3固体上 H 2SO 4(浓)+Na 2SO 3===Na 2SO 4+H 2O +SO 2↑。 2.氮及其化合物 (1)知识网络构建 (2)重要反应必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N 2和H 2的反应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②把NH 3通入水中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 ③实验室利用NH 4Cl 固体、Ca(OH)2固体混合加热制备NH 3 2NH 4Cl +Ca(OH)2=====△2NH 3↑+2H 2O +CaCl 2; ④NH 3的催化氧化 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

高考化学复习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七)硫、氮及其化合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七) 第七单元硫、氮及其化合物 (9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发电总量构成中火力发电占比近八成,每年需燃烧大量的原煤来发电。其中煤的脱硫是一个必要环节,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防止 A.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B.酸雨加剧 C.臭氧空洞扩大 D.温室效应 解析:SO2的大量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2.雷雨时不可能生成的氮的化合物是 A.NH3 B.NO C.NO2 D.HNO3 解析:雷雨时N2转化成NO,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再与水反应生成HNO3。 答案: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氧化物的大量排放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 B.检查病人胃病所用的钡餐,既可以用BaSO4,也可以用BaCO3 C.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NH3,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D.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溶解了较多的氮氧化物和CO2 解析:胃酸中含有盐酸,会与BaCO3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产生毒性,B项错误。 答案:A 4.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I-、ClO-、N-、H+ B.K+、N、HC-、OH- C.S-、S-、Cl-、Na+ D.H+、K+、Al-、HS- 解析:A项,I-、N - 、H+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会与H+反应生成HClO;B项,N和HC - 都能 与OH-反应;D项,Al - 和HS - 都能与H+反应;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已知NH3难溶于CCl4。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一系列硝酸盐类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钾等;也用来制取含硝基的炸药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铁与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若HNO3只被还原成NO,则: ①写出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②写出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 ③若28g铁与含1.6mol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的固体质量为__g。 (2)饮用水中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可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 ①配平方程式:__Al+__NO3-+__OH-+__=__[Al(OH)4]-+__N2↑。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反应中转移电子0.3mol,生成 __mL(标准状况下)N2。 【答案】Fe+NO3-+4H+=Fe3++NO↑+2H2O 3Fe+2NO3-+8H+=3Fe2++2NO↑+4H2O 2∶3 40 10 6 4 18H2O 10 3 10∶3 672 【解析】 【详解】 (1)①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NO3-+4H+=Fe3++NO↑+2H2O; ②过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Fe+2NO3-+8H+=3Fe2++2NO↑+4H2O; ③28g铁的物质的量为0.5mol,与含1.6mol硝酸的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设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即生成xmol硝酸铁和ymol硝酸亚铁,根据N原子守恒知,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1.6-3x-2y)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3x+2y=3(1.6-3x-2y),又有x+y=0.5,解得x=0.2,y=0.3,则生成的Fe3+和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上述反应结束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后,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由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受 热分解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铁,故其物质的量为0.5mol×1 2 =0.25mol,质量为40g; (2)①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10Al+6NO3-+4OH-+18H2O=10[Al(OH)4]-+3N2↑; ②上述反应中,还原剂是Al,还原产物是N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0∶3;由方程式可知,生成3molN2时转移电子30mol,所以反应中转移电子0.3mol,生成N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为0.3mol 10 ×22.4L·mol-1=0.672L=672mL。 【点睛】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一般常采用以下方法:①原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2点燃 2NaOH;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2.有三种金属单质A、B、C,其中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B、C是常见金属。三种金属单质A、B、C与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之间发生如下转化关系(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NH 3、铵盐、NO x 、HNO 3等)的主要性质及应用。(高频) 2.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氮及其氧化物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 2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4 5__左右。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NO NO 2 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与O 2反应 2NO +O 2===2NO 2 与H 2O 反 应 3NO 2+H 2O===2HNO 3 +NO

与人体、环境的关 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 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氨、铵盐 1. 氨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1)与水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工业制HNO 3的基础反应) (3)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NH 3+HCl===NH 4Cl , 现象:产生白烟。 应用:用于NH 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2.铵盐的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属于离子化合物 (1)不稳定性:NH 4Cl=====△ NH 3↑+HCl ↑, NH 4HCO 3=====△ NH 3↑+CO 2↑+H 2O 。 (2)与强碱反应:NH 4Cl +NaOH=====△ NH 3↑+NaCl +H 2O 。 应用于NH +4的检验和NH 3的制取。 3.NH 3的制取原理 (1)工业制法: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 (2)实验室制法: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 硝酸 硝酸是易挥发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互溶。 1.强氧化性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碳、硅、氮、硫、氯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锦集 一、碳及其化合物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1、C (1)与氧气反应(不足):2C+O22CO (2)与氧气反应(充足): C+O2CO2 (3)与氧化铜反应: 2CuO+C2Cu+CO2↑ (4)与二氧化硅反应: SiO2+2C Si+2CO↑ (5)与水蒸气反应(高温): C+H2O CO+H2 (6)与浓硝酸反应: C+4HNO3CO2↑+4NO2↑+2H2O C+4H++4NO3-CO2↑+4NO2↑+2H2O (7)与浓硫酸反应: C+2H2SO4(浓)CO2↑+2SO2↑+2H2O (8)与二氧化碳反应: C+CO22CO 2、CO (1)与氧气反应: 2CO+O22CO2 (2)与氧化铜反应:CuO+CO Cu+CO2 (3)与氧化铁反应:Fe2O3+3CO2Fe+3CO2 (4)与水蒸气反应: CO+H2O CO2+H2 3、CO2 (1)与水反应:CO2+H2O H2CO3 (2)与碳单质反应:C+CO22CO (3)与镁单质反应:2Mg+CO22MgO+C (4)与氧化钙反应: CaO+CO2CaCO3 (5)与过氧化钠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 (6)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NaOH+CO2NaHCO3OH-+CO2HCO3- (7)与过量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CO2Na2CO3+H2O 2OH-+CO2CO32-+H2O (8)与少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2CO2Ca(HCO3)2OH-+CO2HCO3- (9)与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反应:Ca(OH)2+CO2CaCO3↓+H2O Ca2++2OH-+CO2CaCO3↓+H2O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常见无机物A 、B 、C 、D 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A 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D 为2CO ,举出C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33Fe(NO ) 治疗胃酸过多、发酵 粉、泡沫灭火器等 【解析】 【详解】 (1)若A 是一种碱性气体,常用作制冷剂,为氨气,B 是汽车尾气之一,遇空气会变色,则B 是NO ,D 是氧气,C 是二氧化氮,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故答案为:322Δ4NH 5O 4NO 6H O +=+催化剂 ; (2)若A 为常见挥发性强酸,D 是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则D 是Fe ,B 能和D 反应生成C ,则A 是硝酸、B 是硝酸铁、C 是硝酸亚铁,则B 的化学式为33Fe(NO ), 故答案为:33Fe(NO ); (3)若A 、C 、D 都是常见气体,C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C 是二氧化硫,A 是硫化氢、D 是氧气、B 是S ,A 的电子式是 , 故答案为:; (4)若A 、B 、C 的水溶液均显碱性,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说明都含有Na 元素,D 为2CO ,A 为NaOH 、B 是碳酸钠、C 为碳酸氢钠,B 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碳酸氢钠能水解,所以其用途有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泡沫灭火器等,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氮及其化合物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含解析)之氮及其化合物附详细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____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含0.5mol溶质的稀盐酸中缓慢通入0.5molNH3(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通入氨气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几乎不变”)。请设计实验检验铵盐中的NH4+:___________。 【答案】小于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c(Cl-)>c(NH4+)>c(H+)>c(OH-) 几乎不变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浓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故0.1mol/L的氨水中电离程度更大,故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 答案为:小于;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2)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呈酸性,即c(H+)>c(OH?),依据溶液呈电中性有:c(H+)+c(NH4+)=c(OH?)+c(Cl?),因为c(H+)>c(OH?),所以c(NH4+)<c(Cl?),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4+)>c(H+)>c(OH?);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所以导电能力几乎不变;铵盐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则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案: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点睛】 浓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 (或6124C H N )26H O + 【解析】 【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 =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 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 =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 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必修重新配制 B.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C.将新制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以看到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取少量晶体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红,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 4 NH+ 【答案】D 【详解】 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的刻度线,如果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所以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则要重新配制,故A正确;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故B正确; C.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具有酸性和漂白性,则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 D.氨气为碱性气体,应该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试纸变蓝,则可证明该晶体中含有NH4+,不能使用蓝色石蕊试纸,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氯水的成分有:Cl2、HCl、HClO;所以溶液显酸性、氧化性、漂白性,能够漂白绝大部分有机物。 2.有一充有10m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仍有6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体积比为( ) A.1∶4B.2∶3C.1∶3D.4∶1 【答案】B 【详解】 设NO的体积为amL,则NO2的体积为(10-a)mL,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发生3NO2+ H2O=2HNO3+NO,根据反应方程式,生成NO的体积为10a 3 - mL,充分反应后,6mL气体 为NO,因此有a+10a 3 - =6,解得a=4,NO和NO2的体积比为4mL:(10-4)mL=4: 6=2:3,答案选B。 3.自然界的氮循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硫、氮及其化合物专项复习

专题十硫、氮及其化合物专项复习 考点分析 1 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不同价态之间的转化 2 认识单质硫的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的“功与过” 3 掌握硫酸,重要硫酸盐的性质和用途,以及SO42_检验 , 4 了解硫酸的生产过程,能源的节约和利用问题,环保,酸雨形成,危害,处理措施 5 了解氮元素的存在形式,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了解氮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6 认识氮氧化合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氨的分子结构和实验室制法,掌握硝酸的性质,通过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7了解硝酸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应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 切块一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硫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硫俗称硫磺,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很脆,密度为2g/l熔点为112.8 沸点为 (2)化学性质 ①跟大多数金属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跟非金属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跟强氧化性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跟强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制硫酸,橡胶,黑火药,医药,农药,火柴 2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性氧化物的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碱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漂白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硫酸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形成途径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训练(有答案和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属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Mg 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是放热反应 B .工业上通过电解MgCl 2溶液制取金属镁 C .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 D .镁可以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可以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 B 解析 金属Mg 可以在CO 2中燃烧生成MgO 和C ,同时放出大量的热,A 项正确;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MgCl 2来制取金属镁,B 项错误;Mg 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Mg 置换出Cu ,形成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 项正确;Mg 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MgO 的熔点很高,常用作耐高温材料,D 项正确。 2. .(2019·金华高三模拟)向分别盛有100 mL 水、100 mL 0.1 mol·L -1盐酸、100 mL 0.01 mol·L -1NaOH 溶液的X 、Y 、Z 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ol Na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 +2H 2O===2Na ++2OH -+H 2↑ B .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 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 C .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D .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 答案 D 解析 钠与盐酸反应时钠先与H +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A 错误;三个烧杯中,Y 烧杯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最剧烈,B 错误;X 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OH ,Y 烧杯中生成的溶质为NaCl 、NaOH ,Z 烧杯中生成NaOH ,且Z 烧杯中原溶质为NaOH ,故三个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 错误;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 2的量相同,D 正确。 3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气体A 的饱和溶液―――→Ⅰ加入食盐A 与食盐的饱和溶液―――――→Ⅱ通入足量气体B 悬浊液――→Ⅲ过滤 晶体――→Ⅳ 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大量浓硫酸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纱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 B.稀释时要将水沿器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欲除去NH3中的H2O,可让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所以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 A.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当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散发出去,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气体,但氨气能与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故C错误; D.浓硫酸不分解、不挥发,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硫酸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 A.B.C.D. 【答案】B 【详解】 NO不溶于水,对应D图像,S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体积水溶解40体积SO2,对应图像A,根据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1/3,对于图像B, Cl2+H2O =HCl+HClO,HClO2HCl+O2↑,对应图像C,所以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B,答案选B。 3.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雷雨时空气中的 NO转化为NO2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C.用NaOH吸收NO2和NO D.工厂用NH3催化氧化制NO 【答案】B 【详解】 A.NO转化为NO2不是固氮作用的反应,选项A错误;

非金属元素氮硫及其化合物 复习学案

专题十五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H、N、O、Si、S、N、Cl等)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了解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尤其对本部分在实验中的考察要求要明白。 2.通过做题体会本部分的考察思想,掌握一般的答题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能够在对化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找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动力 【情境连接】 近五年来,本讲内容多次出现在新课标高考试题中,考查的知识主要有:①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卤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及综合应用,共出现15次。例如:2011北京理综6题,2009山东理综10题,2010北京理综27题。②碳和硅对应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应用,共出现14次;碳和硅对应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及综合应用,共出现4次。例如:2011天津理综7题,2010福建理综9题,2009年浙江理综28题,2008广东化学23题。③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是新课标高考的常考内容,主要的考点有:+4价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SO2的漂白作用与HClO的比较,浓硫酸的特性,浓硫酸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SO2、SO42-的检验,酸雨与大气污染及防治。2011年全国各省市对本专题的考查共8次,例如:2011年江苏单质第3题,2011年北京理综27题,2011年课标27题。④全国各省市对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考查共出现20次。主要的考点有N2、NH3的分子结构及性质,氮的氧化物、硝酸的重要性质及计算,NH3、NO、NO2的制备及检验等,例如:2011江苏单科19题,2009宁夏理综7题,2009海南化学4题。 【研读文本】 本讲内容的考查常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比例较大。高考试题对本讲能力点考查以了解和综合应用为主,还涉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或稍难。 高考的考查形式主要有3种,一种是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及其相互转化相结合;一种是以工业生产流程图为载体考查综合应用。三是以实验设计为中心考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测2012年高考对本讲知识的考查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卤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主,题型为非选择题,分值约为6分。中等难度。 ?(2)考查以碳和硅单质及化合物性质及应用为主,延续选择题形式,分值约为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历年高考化学易错题汇编-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 ,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气体B 为纯净物,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请回答: (1)组成A 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_,A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固体A 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气体E 与甲醛在一定条件可生成乌洛托品(学名:六亚甲基四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乌洛托品可以用分子式表示)。 【答案】Ca 、H 、N 2Ca HN 2422Ca HN 5HCl 2CaCl H NH Cl +=+↑+ 34NH 6HCHO +→ (或6124C H N )26H O + 【解析】 【分析】 溶液C 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说明溶液C 中含有Ca 元素,可知沉淀F 为CaCO 3,4.00g 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4.00g =0.04mol 100g/mol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固体A 中含有Ca 元素,其质量为 0.04mol×40g/mol=1.60g ;气体E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气体E 为NH 3,所以溶液D 中含有NH 4+,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溶液C 中含有N 元素,固体A 中含有N 元素;气体B 为纯净物,其物质的量为0.448L =0.02mol 22.4L/mol ,固体A 中Ca 元素的质量为1.60g ,则其 他元素为1.90g-1.60g=0.30g ,可先假设E 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若该气体为NO 、NO 2、O 2,则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O ,而0.02mol NO 或NO 2或O 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均大于0.30g ,故不合理,若该气体为H 2,固体A 中另外一种元素为H ,则符合题意,同时可以参考CaH 2与水的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固体A 中的三种元素为:Ca 、N 、H ;Ca 的常见化合价为+2价,已知固体A 中Ca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质量为1.60g ,N 元素的和H 元素质量为0.04g 共0.30g ,N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据此可推测A 的化学式可能为

高中化学知识点:氮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氮及其化合物 氮及其氧化物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 2的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45__左右。 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NO NO 2 物理性 质 颜色 无色 红棕色 毒性 有毒 有毒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化学性 质 与O 2反应 2NO +O 2===2NO 2 与H 2O 反 应 3NO 2+H 2O===2HNO 3+NO 与人体、环境的关 系 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 2,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 氨、铵盐 1.氨的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700)。 (1)与水反应:NH 3+H 2O NH 3·H 2O NH +4+ OH -,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2)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工业制HNO 3的基础反应) (3)与酸反应 与氯化氢反应:NH 3+HCl===NH 4Cl , 现象:产生白烟。 应用:用于NH 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2.铵盐的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或无色晶体,都易溶于水,属于离子化合物 (1)不稳定性:NH 4Cl=====△NH 3↑+HCl ↑, NH 4HCO 3=====△NH 3↑+CO 2↑+H 2O 。 (2)与强碱反应:NH 4Cl +NaOH=====△NH 3↑+NaCl +H 2O 。 应用于NH +4的检验和NH 3的制取。 3.NH 3的制取原理 (1)工业制法: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实验室制法: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硝酸 硝酸是易挥发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水互溶。 1.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①与除Au 、Pt 外大部分金属反应(如Cu):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②常温下浓HNO 3使Fe 、Al 钝化。

硫、氮及其化合物讲课教案

硫、氮及其化合物

第八部分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1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 3 2 SO Na 2 SO Na2 BaSO 4 2 1.S的燃烧 2.S与H2化合 3.用硫粉处理洒落地面的液态汞 4.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5.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 6.H2S的不完全燃烧 7.H2S的完全燃烧 8.H2S通入CuSO4溶液(离子~,此反应可用于H2S的检验与吸收) 9.实验室用FeS溶于稀硫酸或稀盐酸制备H2S气体(离子~) 10.工业上制硫酸的3个反应 11.实验室用Na2SO3粉末与浓硫酸制备SO2 12.SO2溶于过量烧碱(离子~)

第八部分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 3 2 SO Na 2 SO Na24 BaSO 4 2 SO 2 SO 3 23 H 2 O 2 /Na 2 O 2223 KMnO 4 /H Fe Ca(ClO)2 SO 3 H 2 SO 4 SO 4 2- 2 等 13.SO2溶于水 14.SO2与CaO化合 15.Na2SO3溶液(或亚硫酸)暴露空气中变质(离子~) 16.少量Mg在SO2中燃烧 17.过量Mg在SO2中燃烧 18.SO2使氯水褪色(离子~) 19.SO2与H2O2反应 20.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离子~) 21.SO2与H2S混合 22.工业上用氨水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23.工业上用石灰石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生成石膏)

24.灼热的C与浓硫酸反应 第八部分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3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相互关系 3 2 SO Na 2 SO Na24 BaSO 4 2 SO 2 SO 3 23 H 2 O 2 /Na 2 O 2223 KMnO 4 /H Fe Ca(ClO)2 SO 3 H 2 SO 4 SO 4 2- 2 等 25.铜与浓硫酸反应 26.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27.SO2通过Na2O2 28.将Na2O2投入Na2S溶液(离子~) 29.Cu2O溶于酸性H2O2溶液(离子~) 30.Cu溶于酸性双氧水 31.NO2与SO2混合 32.O3与SO2混合 33.O3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离子~) 34.S溶于热的烧碱溶液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钠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一、钠及其化合物 1.生氢材料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为确定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2g甲固体与一定量的水蒸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可燃性单质气体乙,同时得到2g化合物丙。 ②用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 请回答: (1)乙的分子式____。 (2)写出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丙中的阴离子_____。 【答案】H2 2NaH+O2点燃 2NaOH 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 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解析】 【分析】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据此分析。 【详解】 由0.05mol甲与0.8g氧气恰好发生化合反应,得到2g丙,得甲的质量为:2g-0.8g=1.2g, 则M(甲)= 1.2g 0.05mol =24g/mol,根据甲由X、Y两种元素组成,甲是生氢材料,两元素的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可得符合条件的化合物为NaH,NaH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g)=H2↑+NaOH,符合题意,则乙为H2,丙为NaOH; (1)乙的分子式为H2; (2)甲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O2点燃 2NaOH; (3)丙中的阴离子为氢氧根离子,检验氢氧根离子的方法为:取少量丙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有OH-的存在。 2.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I的转化关系如框图所示,其中A为化合物,B为常见金属单质,H的焰色反应为黄色,Y不使品红溶液褪色。(部分反应条件、溶剂及产物已略去)

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一、氮气 合成氨原理,人工固氮) 雷电时空气中发生的反应,大气固氮 镁带在空气燃烧其中之一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一氧化氮与氧气 2、二氧化氮与水 3.涉及NO2气体颜色深浅、压强、密度、气体体积等都要考虑此反应 4、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制硝酸 5、硝酸工业尾气吸收 6、实验室制NO 实验室制NO2 三、氨气与铵盐 1 NH3·H2O 2、氯化氢与氨气相遇有白烟生成,相互检验 3、硝酸工业重要反应

4、用氨水检验氯气管道的泄漏(平行反应) 5、氨气实验室制法 (注意点①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代替,原因是: a、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产生NH3; b、在高温下能腐蚀大试管。) ②因氨气比空气轻,易与空气发生对流,所以收集时,导气管应插入收集气体的试管底 部附近,并在试管口塞一团干燥的棉花团,来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到纯净的氨气。 ③制备NH3也可以通过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利用NH3·H2O NH3↑+H2O原理制备。也 可以在烧碱或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来制备,烧碱或生石灰溶于水为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并增大溶液中c(OH-)使NH 3+H2O NH3·H2O NH4++OH-向逆方向移动,从而产生NH3) 6、工业上制氨气 NH4HCO3 7、 NH4Cl 8、NaOH+ NH4Cl (NH4)2SO4 + 2NaOH (检验铵根离子:加浓的氢氧化钠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四、硝酸 1、硝酸分解 2、铜与硝酸反应 3、往热的浓硝酸中逐渐加铁至过量依次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4、碳与浓硝酸反应 五、硝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