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分型及中医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

一、临床表现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以红斑、丘疹、斑块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遗传、感染、免疫、代谢、内分泌及精神、神经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目前许多学者认为,银屑病是T淋巴细胞介导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学属于“干癣”、“风癣”、“松皮癣”、“白庀”、“白壳疮”等。按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四型:

1、寻常型银屑病

本病好发于头皮、躯干、四肢伸侧、骶髂部,多对称分布。病程缓慢,反复发作。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大部分患者皮损冬重夏轻,但有些患者亦可无明显季节规律。

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进行期皮疹大多为豆大红色丘疹或斑块,边界清楚,表面附有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后呈现红色发亮的薄膜,即薄膜现象,再刮去薄膜,可见针尖大小点状出血现象,又称Auspitz征。银白色鳞屑、薄膜现象、点状出血现象为本病3大特征。进行期可有同形反应,即在局部外伤部位发生银屑病损害,亦称Koebner现象。进行期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静止期和退行期一般不再有新生皮损出现。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呈多形态,如点滴状、钱币状、蛎壳状、环状、地图状等。

头皮为好发部位,皮损通常为斑块状,边界清晰,皮损处毛发呈束状。面部银屑病常呈脂溢性皮炎样,因经常洗脸而鳞屑较少。小腿部位静止期皮损常浸润肥厚呈暗红色,似慢性皮炎样改变。

银屑病甲损害特点是甲板上出现点状凹陷(顶针征),较重者甲板不平、增厚、甲剥离等,有时似甲癣样改变,可行真菌检查以鉴别诊断。

2、脓疱型银屑病

临床上分为掌跖型和泛发型,前者主要发生在掌跖部位,对称,表现为手部大、小鱼际及掌心或足底部对称性红斑,红斑上有针头至粟粒大小较深在的无菌性脓疱,数天后脓疱自行干涸,结痂,痂脱后出现鳞屑,以后鳞屑下又有新疱形成,还可伴有指甲病变。患者一般情况好,自觉症状较轻。

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通常起病急,伴有高热、关节痛、关节肿胀及全身不适。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大片状针头至粟粒大小脓疱,快速增多,彼此融合成片,边缘较多的小脓疱。脓疱于数日后干枯脱屑,但又可有新的脓疱出现。可出现沟纹舌和甲受损。

3、关节病型银屑病

患者除有银屑病皮疹外尚具关节病变,其表现类似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侵犯大、小关节及脊柱,但以指、趾末端关节受累最为常见,而且关节症状多与皮

肤症状同时加重或减轻。X线检查虽有其一定特点,但部分患者显示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而类风湿因子阴性。当累及脊柱和/或骶髂关节时,则表现为强直性脊柱炎型关节炎。

4、红皮病型银屑病

多由于治疗不当,尤其是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应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糖皮质激素用药不规则或减量方法不当所致。泛发型哝疱型银屑病也易转为本型。临床表现为初起时在原有银屑病部位出现潮红,很快发展到全身。呈剥脱性皮炎样表现,全身大面积皮肤潮红、肿胀,伴大量皮屑脱落,可间以小片正常皮岛。发生在手、足部位的皮疹可呈手套、袜套样皮屑脱落。患者可伴有黏膜和甲损害。大部分患者有发热、畏寒、头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显示白细胞升高、多有低蛋白血症及肝、肾功能异常。病程多较长,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不愈,易复发。红皮病皮疹消退后可见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出现,似水落石出。

二、适宜技术

1、中药内服

①血热夹毒型: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合土槐饮加减(水牛角10g,生槐花15g,生地15g,金银花15g,连翘15g,土茯苓30g,白茅根15g,紫草15g,白鲜皮20g,玄参15g,牡丹皮10g,甘草10g)。②湿热蕴积型: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活血,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萆薢15g,薏苡仁30g,黄柏15g,白术10g,茯苓15g,泽泻15g,牡丹皮l5g,生地15g,滑石15g,茵陈10g,车前草15g,甘草10g)。③血虚风燥型: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方用四物汤合消风散加减(当归15g,生地15g,赤芍10g,白芍15g,荆芥10g,防风10g,胡麻仁15g,知母15g,玄参15g,丹参15g,鸡血藤15g,甘草10g)。④瘀滞肌肤型:治宜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当归15g,生地10g,川芎10g,夏枯草15g,牡蛎15g,枳壳15g,丹参20g,土茯苓3Og,白花蛇舌草15g,陈皮10g)。各型均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中药外洗

外洗方:茵陈30g 土茯苓30g 三棱30g 雷公藤30g 莪术30g 透骨草30g 侧柏叶30g。冷水煎,2日1剂,分2次温敷。《湖南中医药导报》

3、针刺疗法

处方:主穴取血海、三阴交、曲池、合谷、风池。配穴:瘙痒及皮损多发于四肢加风市;多发于躯干加风门;病情反复难愈或病程长加肺俞、膈俞、足三里、膏肓;失眠烦躁加内关、神门。

操作:穴位常规消毒,曲池、台谷、血海、风市、风池、风门均用泻法,不留针;三阴交、肺俞、膈俞、足三里、膏肓、内关、神门用补法,留针20分钟。

3~5天1次,7次为一疗程。《中国针灸》

4、穴位埋线

处方:取曲池、肺俞、血海、足三里、大肠俞。血热者加大椎,血燥者加三阴交、肾俞,血瘀者加膈俞。

操作:取适宜体位,选取穴位4~5对,以甲紫液标示,局部严格常规消毒后,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将1/0号羊肠线剪成1-2cm不等长度备用,每次按穴位区组织厚薄选取相应长短的羊肠线,穿入12号腰穿刺针中。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先刺入穴位得气后,用针芯将羊肠线推至穴内,然后快速拔针并查看针孔处无暴露羊肠线后,用创可贴贴护针孔。每隔2O天埋线1次,相应穴位轮换选用。3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用中医药杂志》5、穴位注射

处方:曲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肝俞、肾俞穴。临床辨证为血热夹毒及湿热蕴积型用双黄连注射液:血虚风燥及瘀滞肌肤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注射方法:选定穴位,碘伏消毒,用1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取药液后,在已选穴位处快速进针,上下缓慢提插至得气,一般注射为中速。慢性体弱者,应缓慢注入;急性体壮者,可快速注入。每次取2~3组穴位,每次每穴注射0.5~1 mL 药液,隔日注射1次,15次为1个疗程。《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6、自血疗法

处方: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手五里、曲池、阴陵泉,均为双侧,每次三组穴,交替运用。

操作:在无菌操作下将肱静脉血抽取12mL分别迅速注入双侧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边提插使其产生酸麻胀的针感,以免凝固。1星期1次,20天自血注射3次。《上海针灸杂志》

7、耳穴割治:

①外敷药物制备:海珍珠粉、白芥子各100g研末过80目筛后装瓶备用。

②在耳郭的神门、肝、内分泌穴位上常规消毒后,左手将耳固定,右手持11号手术刀片,快而稳准地在穴位皮肤上划割约0.5cn长的切口,穴点在切口中央,深浅以出血为度,勿伤及软骨。然后把外敷药撒在切口上,观察片刻,无过多出血即可。为预防感染,3天以内局部不要沾水和挤压,一般3~5天治疗1次,两耳交替剖治,7次为一疗程。皮损部位严禁洗、抓或外涂药物。《中国针灸》

8、刺血拔罐

处方:主穴为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配穴为大椎、委中、至阳、神道、身柱、陶道。

操作:首先在所选穴位用三棱针点刺四孔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闪火拔罐,急速叩吸,留罐25min。主穴每次必取,配穴可交替选用。每次除去火罐后遗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