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照明系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改造已成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智能路灯控制系统作为城市照明系统的核心,其设计和实现对于提高路灯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增强城市照明的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策略。
本文将介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需求,阐述其在城市照明中的作用和意义。
将详细分析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智能路灯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单片机的选型、外围设备的选择、控制算法的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
接着,本文将重点介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系统测试等环节,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优势。
本文将对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未来可能的技术革新和应用拓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发展,为建设更加智能、节能、环保的城市照明系统贡献力量。
二、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本节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该系统设计旨在实现路灯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确保道路照明质量。
能效优化:通过精确控制路灯的开关和亮度,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节能减排。
单片机控制单元:作为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传感器数据,控制路灯的开关和亮度。
传感器单元:包括光强传感器和运动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光线强度和行人车辆流动情况。
单片机根据传感器数据,通过预设的控制算法,决定路灯的开关和亮度。
通信协议:采用稳定可靠的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安全性。
三、单片机控制模块设计单片机控制模块是整个智能路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执行控制逻辑、以及驱动路灯的开关。
在本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广泛应用的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器。
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

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在计算机等大型设备中应用广泛,而且在嵌入式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尤其是在单片机领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为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等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探讨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包括其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通信技术原理在单片机中使用的网络通信技术一般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类型。
有线网络通信技术常用的有以太网、串口通信等,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则包括蓝牙、Wi-Fi、ZigBee等。
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通信,其基本原理都是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有线通信技术中,以太网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通过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完成数据传输,使用RJ45接口将单片机与网络连接,将数据以数据帧的形式传输。
串口通信则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将数据一个一个地传输,常见的有RS232和RS485。
无线通信技术中,蓝牙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常用于手机与周边设备的连接。
Wi-Fi则是无线局域网的一种技术,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传输到局域网中的其他设备。
ZigBee 是一种低功耗、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等领域。
二、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应用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嵌入式系统的智能化提供了支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案例:1. 传感器网络: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将传感器节点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这种应用在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2. 智能家居: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将家居设备进行互联,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比如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等设备,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3. 工业控制: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实现分布式控制和远程监测。
传感器节点和执行器节点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工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三、单片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单片机中的网络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演进。
单片机bin文件结构 -回复

单片机bin文件结构-回复单片机BIN文件结构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在单片机系统中,BIN文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包含了单片机的机器指令代码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信息。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片机BIN文件的结构,以及每个部分的功能和意义。
一、BIN文件概述BIN文件是Binary的缩写,即二进制文件。
它是一种以二进制形式存储的可执行文件,不同于文本文件,无法直接用文本编辑器打开查看其内容。
BIN文件经过编译、汇编或其他转换工具处理后,其中包含了单片机的全部指令和数据信息。
二、BIN文件组成一个完整的BIN文件通常由多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具体组成如下:1. 引导区(Bootloader):引导区是BIN文件的起始部分,在单片机启动时首先被加载执行。
它主要负责初始化单片机系统,并将控制权转交给主程序。
2. 主程序区(Main program area):主程序区包含了单片机的主要逻辑代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程序。
它由编程人员根据需求编写,控制单片机的各个功能。
3. 数据区(Data area):数据区存储着程序运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常量、变量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被主程序读取和修改,为程序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
4. 中断向量表(Interrupt Vector Table):中断是单片机系统中常见的一种事件处理机制,可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实时响应外部的触发事件。
中断向量表记录了不同中断事件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当中断发生时,单片机会自动跳转到对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执行。
5. 配置字(Configuration word):配置字是用来配置单片机的工作模式和其他相关参数的。
它包含了诸如时钟源、位宽、芯片封装等信息,通过配置字,可以让单片机以相应的方式工作。
三、BIN文件生成过程在单片机的开发过程中,编程人员需要将编写完成的源代码经过编译、汇编等一系列的工具转换,生成可供单片机加载和执行的BIN文件。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

单片机STM32F103C8T6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详细阐述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红外遥控器作为一种常见的遥控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安防、玩具等多个领域。
然而,红外遥控器发出的红外信号往往需要通过解码器才能被设备正确识别和执行,因此,设计一款高效、稳定、可靠的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和信号特点,然后详细阐述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性能特点和在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接着,将详细介绍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红外接收头的选择、电路设计和PCB制作等。
在软件设计部分,将详细阐述如何通过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编程实现红外信号的接收、解码和处理,以及如何将解码后的数据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给主控制器。
本文还将对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包括信号接收距离、解码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旨在为红外遥控器解码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红外遥控器基础知识红外遥控器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遥控设备,它利用红外光作为信息载体,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光信号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这种遥控方式因其简单、低成本和无需视线连接等优点,在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空调、音响等。
红外遥控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红外辐射和光电器件的检测。
遥控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红外发射管,当按下按键时,发射管会发射出特定频率和编码的红外光信号。
接收端则配备有红外接收头,该接收头内部有一个光敏元件(如硅光敏三极管或光敏二极管),用于检测红外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为了区分不同的按键操作,红外遥控器通常采用特定的编码方式对按键信号进行编码。
基于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灌溉系统

基于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灌溉系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基于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灌溉系统是当前智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使用32单片机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农田灌溉过程的智能监控和控制,提高灌溉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便捷的灌溉管理方式。
研究基于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灌溉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32单片机技术构建智能灌溉系统,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和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灌溉系统,通过系统化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将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准控制和管理。
具体目的包括:提高灌溉的效率和精准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灌溉成本;提升农田的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便于农民对农田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本研究,将实现灌溉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1.3 研究意义智能灌溉系统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精度,有效节约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土壤的湿度和作物的需水量,实现精准灌溉,避免因为过量或者欠量灌溉而导致的土壤盐碱化或者作物干旱死亡等问题。
智能灌溉系统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操作的难度和劳动强度。
智能灌溉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农民根据实时的气象和土壤信息进行灌溉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研究和开发基于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灌溉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是智能灌溉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植物种类、气候条件等。
在本系统中,我们采用了基于32单片机的控制系统,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和可靠性。
ISP

新器件新技术 I S P技术在簧蠢仪矗远穗升级帕应用
■青岛海洋大学褚东升 刘滨 綦声波 马志强 … 就智能仪器中的I s P技术原理及其在仪器远程升级中的应用前景等柞出说明,并给出 …P89c5l RD+的I SP实现原理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 ISF 远程升衄P89C51RD+ 智 ̄ig-i9.嚣 1 IsP技术简介 智能仪器是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是典型的嵌人 式系统。因此. 片机技术的发展对智能仪器的发 展起着重要的怍用;同样,智能仪器的发展也对单 片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片内带快闪存储器 lFLASH MEMORY}的单片机一经推出.便得到了 业界的热烈响应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快闻存储器比 普通的EPROM存储器的改进之处是不仅可以读. 而且可以用软件快速地擦除和写入、使得ISP技术 成为现实。ISP技术.即在系统可编程技术一是指 电路扳上的空白器件可以编程写^最终用户代码 而不需要从电路板上取下器件;已经编程的器件 也可以用IS P万式擦除或再编程
2 智畿仪器远程升级 智能仪器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每 种仪器的设计部不可能做到尽善尽姜.尤其是软件 部分,由于其灵活性较大,也往往是最容易出错的 地方。在一种新产品刚推上市场的过程中,往往会 发现系统中存在某种可 修复的“BUG”,即通过 软件的修改就可 达到目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 产品的软、硬件都没有问题,但随着形势的发展. 用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都能够通过修 改软件来达到。根据以往的做法.在对仪器仪表进 行升级换代时.一种万式是将整个仪器换掉.再一 种方式就是派专业人员到现场对仪表“开膛破肚” 进行升级 这两种方式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尤其是当该仪器的销售已达到一定数量时:但如 果在仪表中使用了1SP技术 上述过程可能就简单 多了。在因特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能够拥有一台联 网的PC机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而PC机一 般都带有RS.232C串口,这些硬件设备对于使用ISP 技术的仪器仪表进行升级已经足够了。
汽车软件远程升级系统设计

学术|制造研究ACADEMIC平台中的数据,会涉及到车主车辆相关的私密数据。
为保证云平台存储的用户隐私信息不被泄露,需要设置访问权限,并对数据进行加密存储。
(2)平台数据完整性:保存在云平台的数据应当具备完整性,不被恶意破坏,不应出现因硬件、软件等外部条件造成数据的丢失、错误。
(3)平台数据的可恢复性:用户对存储在云平台的数据进行访问时,需要无差错响应用户的请求。
如果遇到安全攻击事件,应能够保证数据的可恢复性,防止因数据丢失造成的巨大损失。
(4)平台数据安全方法:云平台数据安全应采用体系化的信息安全建设,从物理、网络、计算、存储、信息和应用等方面构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并在管理方面将信息安全纳入到考虑范围,以降低数据泄漏等安全风险。
(5)车载终端数据存储:由于固件代码保存在具有永久存储功能的器件中,应考虑其是否支持加密算法,芯片中是否有保护寄存器,以及是否可以通过设置Read-only等模式对固件存储进行保护。
可以增加微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内部自带的固件存储单元的固件提取难度,同时减少或禁用ECU上的JTAG、RS232和USB等对外调试接口,减少固件被读取的危险。
2.1.3 密钥安全(1)APP安全防护:当前大多数汽车APP缺乏软件防护和安全保障,通过逆向攻击就可以看到TSP接口、参数等信息,存放在APP中的密钥、控制接口等信息均易被获取[6],因此,应当对移动APP进行有效的防护。
关于密钥的存储,由于大部分手机都没有内置eSE芯片,可采用软件白盒的方式,通过软件白盒保证数据存储和传输安全。
(2)密钥存储:可能发生白盒攻击。
当前主流方式是软件白盒和硬件eSE芯片方案,将密钥通过预制或动态下发的方式存储在白盒或者eSE芯片中,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白盒攻击。
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也要经过白盒或eSE芯片加密后进行,保障数据的传输安全[7]。
2.2功能安全功能安全是为防止汽车在远程升级过程中,由于意外发生造成车辆无法行驶或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情况发生,可将其视为冗余设计[8]。
基于51单片机的网络通信接口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网络通信接口设计摘要:文章将TCP/IP协议嵌入通用8位单片机中,通过单片机控制网络芯片RTL8019AS实现了低端单片机的Internet接入。
文中给出系统硬件原理框图和有关实现TCP/IP协议的程序处理流程图,对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做了阐述,并详细的介绍了硬件电路的连接,分析了实现TCP/IP通信的硬件原理,使普通的8位单片机具有了互联网络的接入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TCP/IP协议;通信协议;开放互联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3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合一的加速发展和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常常使用CAN总线、RS-232和RS-485串行通信、IIC 和IIS等总线实现多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换以及互联,通过这种总线互联的方式进行通信不仅受到信号传输距离限制,而且只有很少与之有关的通信协议,即使有也是孤立于Internet之外。
若将系统接入Internet则可以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监控和诊断;并可以成为网络共享资源的一部分,而且还可以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
由于以太网进行通信一般都基于TCP/IP协议,整个网络只需要有底层通讯协议就能够满足系统要求,并且便于和Internet实现互联。
TCP/IP协议是一个庞大的协议簇,对系统资源消耗比较大,如何在RAM较小的单片机系统上实现TCP/IP协议成为以太网应用于单片机系统的难点。
因为用在低端单片机系统中一方面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另一方面容易造成系统不能实时响应。
因此我们可以使用由台湾Realtek公司生产的高度集成以太网控制器芯片RTL8019AS。
1系统硬件接口设计实现Internet接入的方案很多,如PC网关+专用网、EmWare的EMIT技术、集成了网络控制器的微处理器、低端单片机+网卡芯片相结合等。
上述方案中以“低端单片机+网卡芯片”实现Internet接入最为经济、简单;其原理是用单片机加载TCP/IP协议控制以太网网卡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与以太网进行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 0107(2011)12- 0053- 05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software upgrading and maintenance of data acquisition ter-
minal,a remote upgradable data acquisition terminal is designed.The terminal can communicate with
Key w ords: remotely upgrading;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MC37I
CLC num ber:TP368.2
Docum ent code:B
Article ID:1003- 0107(2011)12- 0053- 05
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编程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 进,不少单片机都具有自编程功能,比如 Atmel 公司生产 的 AVR 系列单片机。本文在 AVR 单片机的基础上,采用 西门子公司 GPRS 模块 MC37I 无线网络接入方案,实现
了远程升级的软硬件设计。 1 系统简介
图 1 系统原理框图
如图 1 所示,单片机的远程升级系统可以分为单 片机系统、客户端、服务器三个部分。单片机系统即需
摘 要:随着微控制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使得对单
片机的升级维护存在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的单片机远程升级的方案。单片机借助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模块连接到 Internet 上的服务器,远
Chen Xin1,Liu Hui- w ei1,Zhao Yan- ping1,Yang Chun- lai 2(1.Shanxi Province Power Company EHV Power Transmission Branch Company,Shanxi Taiyuan 030000;2.School of Contro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3)
53
电子质量 (2011 第 12 期)
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研究与实现
要进行远程升级的微控制器系统,应具有 GPRS 联网的 功能。客户端是操作员对单片机系统进行升级的直接操 作终端,通过运行客户端程序,操作员可以看到连接到 服务器上的各微控制器系统,从而可以对其进行程序下 载校验工作。服务器是连接单片机系统与客户端的桥 梁,由于单片机与客户端都很难具备公网 IP,因此在 Internet 上,两者互不可见,需要借助于服务器才能进行 数据通讯。
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式来传输的,其 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56~114Kbps。
GPRS 模块是专为嵌入式设备接入 GPRS 无线网络 的一种集成模块。其内部具有射频发射和接收电路,嵌 入式设备可以通过 RS232 与 GPRS 模块连 接 ,接 入 GPRS 网络。
55
电子质量 (2011 第 12 期)
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研究与实现
本系统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MC37I 模块,MC37I 是西门子公司推出的双频 GSM/GPRS 无线模块。MC37I 的特点包括:
(1)支持 GSM900 和 GSM1800 双频; (2)支持分时复用 Class10 级标准; (3)支持 SMS 短信、CSD 数据交换、语音通讯和传真; (4)支持标准的 AT 指令; (5)支持 3V,1.8V 的 SIM 卡。 MC37I 具有一个 SIM 接口、2 个模拟音频接口和 1 个数字音频接口、天线接口以及标准和辅助两个串行口。 本系统中只用到了模块的 SIM、天线和串行口接口。SIM 卡接口通过抽屉式 SIM 卡座连接中国移动标准手机卡, 天线接口外接 50 欧姆天线,两个串口分别用于连接 PC 和嵌入式设备。两个串行口都支持 AT 命令。在本设计 中,标准串行口用于连接 PC 机,PC 机可以用 MC37I 模 块作 Modem 拨号连接到 Internet;辅助串口用于与单片 机连接,单片机通过该串口拨号连接到 Internet。 标准串口共有 8 根信号线和一根地线,因此标准串 口有 8 路信号需要进行电平转换。本系统中选用了 MAXIM 公司生产的标准串口驱动芯片 MAX3238CAI。 MC37I 正常工作之前 IGT 引脚需要启动信号来启 动模块运行。IGT 启动信号必须在模块 BATT+ 达到 3.3V 之后维持低电平至少 100ms。为了避免有电流流入 到该引脚,设计中采用了集电极开路驱动电路。选用了 飞利浦公司生产的 NPN 晶体管 BC847,集电极直接接 到 MC37I,发射极连接到 GND,基极通过一个电阻连接 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产生启动信号。GPRS 模块电路 如图 3 所示。
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研究与实现
电子质量 (2011 第 12 期)
单片机程序远程升级的研究与实现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Upgrading Program of MCU
陈新 1,刘慧威 1,赵彦平 1,杨春来 (2 1.山西省电力公司超(特)高压输变电分 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2.华北电力大学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河北 保 定 071003)
程客户端通过访问服务器实现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借助于单片机内部的自编程程序,即可实现
单片机程序的远程升级。介绍了单片机 Atmega128 的自编程原理以及 GPRS 模块的通信机理,并详细
说明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经过验证,方案运行可靠,稳定。
关键词:远程升级;单片机;GPRS;MC37I
中图分类号:TP368.2
the operation mode of GPRS modem named MC37i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hardware design and
the software are discussed.The system has been proved to be workable and stable.
通过编程 Boot 熔丝位使复位向量指向 Boot 区的起 始地址,这样在单片机复位后即开始运行 Boot 区的引 导程序。
在自编程的过程中,Z 指针与 RAMPZ 寄存器用于 SPM 命令的寻址。Z 指针是一个十六位的寄存器;而 RAMPZ 用于选择 Z 指针访问的是哪个 64K RAM,仅用 到了 8 位中的 1 位。由于 Flash 存储器是以页的形式组 织起来的,程序计数器可以看作由两部分构成:其一为 实现页内寻址的低位部分;其二为实现页内寻址的高位 部分。
54
单片机程序远程Βιβλιοθήκη 级的研究与实现电子质量 (2011 第 12 期)
图 2 主控制器电路
图 3 GPRS 模块电路
发的数据,便于开发。主控制器电路如图 2 所示。
2.2 GPRS 模块电路 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 GSM 移动电话用户可
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它通过利用 GSM 网络中未使 用的 TDMA 信道,提供中速的数据传递。GPRS 和以往
当数据传递完毕后,由单片机发送 AT 命令来断开 MC37I 与网关节点之间的连接,如果想再传递数据,还 需要重新拨号登录网关节点。
1.1 单片机自编程原理
Atmega128 单片机有128K 的 Flash,可以分为应用 程序 Flash 区和引导程序 Flash 区两部分,这两个区的 空间大小可以由熔丝位配置。应用程序和引导程序分别 存放在这两个区中。AVR 单片机提供了 SPM 和 LPM 两 条指令和一个寄存器 SPMCSR 专门进行自编程操作。 SPM 指令用于 Flash 写操作,可以实现页写、页擦除及写 锁定位。LPM 指令用于 Flash 页读操作。
单片机的程序开发,首先要在编译环境下,经过编 译生成十六进制文件,这个文件需要被下载到单片机的 程序存储器中,现在多为 Flash,然后单片机才能够执行 这个程序。通常,这个程序都是通过装在专用的编程工 具或者 JTAG 仿真器来实现。AVR 单片机具有自编程的 功能,通过保存在 Boot 区的引导程序,能够对 Flash 进 行自编程。十六进制文件通过串口传输到单片机,然后 经由引导程序将其写入到应用区 Flash 中。可以直接将 串口连接到上位机进行程序下载,当然这是传统的设计 方式。本设计中采用远程的方式,单片机与客户端之间 借助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十六进制程序通过网络传输 至单片机,完成程序更新升级。
程序存储器的更新以页的方式进行。在编程页存储 器时首先需要将该页擦除,然后才能把临时页存储器中 存储的数据编程到这一页。SPM 指令每次写入一个字的 数据到临时页缓冲器。自编程过程可以分为三步:
(1)写临时页缓冲器; (2)执行页擦除操作;
2 硬件结构
2.1 主控制器电路
本系统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性能、低功耗的 8 位 微控制器 Atmega128 作为主控芯片。数据采集终端需要 与其他外设进行数据通讯,因此需要控制器具有 UART 接口、SPI 接口等常用外设接口。此外,控制器与 GPRS 模块之间的硬件连接也是由 UART 接口来实现的,这就 要求控制器具有两个独立的 UART 接口。远程升级的实 现还要求控制器具有对片内 Flash 进行自编程的功能, 综合考虑选用了 Atmega128 作为本系统的主控芯片。
sever on the internet via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modem.The client on the other side of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