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

健美操
健美操

健美操基本术语健美操方向术语

前 front

右后 right diagonal back

后 back

左前 left diagonal front

右 right side

左后 left diagonal back

左 left side

顺时针 clockwise

右前 right diagonal front

逆时针 anticlockwise

一.基本步伐术语 (低冲击动作)

踏步 march

漫步 mambo

走步 walk

移重心 step tap

一字步 easy walk

后屈腿 leg curl

v字步 v step

后跟点地 tap,touch,(heel)

并步 step touch

吸腿 knee lift

交叉步 grapevine

摆腿 leg lift

踢腿 kick

(高冲击动作)

跑 jog

开合跳 jump jack

双脚跳 jump

并步跳 step jump

单腿跳 hop

弹踢腿跳 flick

点跳 pony

(无冲击动作)

半蹲 squat

弓步 lunge

二.上肢动作术语

●掌型 blade

●拳型 fist

●五指张开型 jazz

(常见上肢动作)

屈臂 bicep curl

伸臂 tricep kickback

侧举 lateral raise

前举 front raise

低摆 low row

提 upright row

胸前推 chest press

下拉 putdown

绕 scoop

摆动 swing

冲拳 punch

绕环 circle

交叉 cross

肩上推 shoulder press

(常用健美操动作名称)

向前后走三步点地walk fwd/bwd touch 向前后走三步吸腿walk fwd/bwd knee 脚尖点地(脚跟前点)tap front(heel front) 脚尖侧点(脚跟侧点)tap side(heel side) 脚尖后点 tap back

上步吸腿四次 step knee repeater

向前摆腿 leg lift front

向侧摆腿 leg lift front

向后摆腿 leg lift back

向前踢腿 kick front

向侧踢腿 kick side

向后踢腿 kick back

向前弹踢腿跳 flick front

向后弹踢腿跳 flick back

向前并步跳 step jump fwd

向侧并步跳 step jump side

向后并步跳 step jump bwd

向前跑 jog fwd

向后跑 jog bwd

前后双腿跳 jump fwd/bwd

左右双腿跳 ski jump

(常用的英文缩写)

向前 forward,fwd

向后 backward,bwd

向左 left,l

向右 right,r

左前方 left diagonal front,ldf

右前方 right diagonal,rdf

左后方 left diagonal back,ldb

右后方 right diagonal back,rdb

原地 on the spot,ots

转体 rotation,rotn

左腿开始 left leg lead,lll

右腿开始 right leg lead,rll

一次 single,sgl

两次 double,dbl

每分钟拍节数 beats per minete,bpms 拍节 counts,cnts

侧交叉步 grapevine,gv

吸腿 knee lift,knee

微课与高校体操教学结合路径

微课与高校体操教学结合路径 微课是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一个具体体现。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并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相结合的一种集合了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和微点评等多类资源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并且能够满足高校学子对于资源传播和共享的需求。在微课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能够得到一定的转变,还能够有效促进终身学习理念在人们心中的树立。在高校的体操教学中微课也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有效促进体操教学的改革并解决了课程内容较少、课时缺乏、集体教学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更加多元化,为高校体育课程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1微课在高校体操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1培养学生对体操的兴趣,调动学习自主性。微课的课程体系和其他的教学方式相比较为简单,课程时间较短,每堂课所包含的知识点也只有一两个,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微课碎片化的原因,因为这样看起来不够全面,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没有系统性。其次,微课只能针对一部分人开展,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也是特定范围内的,所以其实微课本身就具备有强烈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它必须在囊括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结合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抓住当代高校学生的心理,从而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望,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微课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如直观形象,具有新颖性,这些都能够吸引学生对课程产生很大的兴趣,尤其是体操课程,本身就是一种动作化的形式,通过微课能够把更多较难的动作细致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通过微课设计一些和体操教学内容更加贴切的教学环境,更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体操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比其他的课程来说其理论知识的积累占较小的一部分,微课开展也会更加倾向于对具体操作的分析,在对某一个体操动作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具体讲解动作之间连贯的规律,缓解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所出现的紧张情绪,让学生事先通过观看微课来掌握基本的动作内容,在生动形象的课程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进一步激发,然后再组织户外实践教学,学生在基本了解的情况下,会更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分类.doc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分类 健美操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来说也是保健治病的理想手段。那么,下面是我给你介绍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交替类 踏步march 踏步march 走步walk 一字步easy walk V字步Vstep 漫步mambo 跑步jog 二、迈步类 侧并步step touch 并步step touch 迈步点地step tap(heel) 迈步吸腿step knee 迈步后屈腿step curl 侧交叉步grapevine 并步跳step jump 小马跳pony 迈步吸腿step knee 迈步后屈腿step curl 侧交叉步跳grapevine 三、点地类 点地touch step 脚尖点地touch,tap 脚跟点地heel 四、抬起类 抬腿lift step 吸腿knee lift(up) 摆腿leg lift 踢腿kick 吸腿跳knee lift 摆腿跳leg lift 踢腿跳kick 弹踢腿跳flick 后屈腿跳leg curl 五、双腿类

并步跳jump 分腿跳squat jump 开合跳jumping jack 半蹲squat 弓步lunge 提踵calf raise 健美操的历史 健美操不仅在美、英、法等国家迅速发展,而且在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展。前苏联早已把健美操列入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在亚洲地区,日本、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也建有许多健美操活动中心及健身俱乐部,人们都开始将健美操作为自己的主要健身方式,由此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健美操热"。 健美操起源于1968年。 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美操比赛, 1984年首届远东区健美操大赛在日本举行,因此,健美操运动在世界各地全面兴起。每年国际上举办的活动有: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世界冠军赛、世界巡回赛。 1992年9月成立了中国健美操协会,总部设在北京。1987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健美操邀请赛,随后1988、 1989、 1990、 1991年先后在北京、贵阳、昆明、北京举办了四届邀请赛。1992年起改名为全国锦标赛,成为每年举办的传统赛事。 另外,1992、1995年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全国健美操冠军赛。1998年,举办了全国锦标赛暨全国健美操运动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美操所特有的保健、医疗、健身、健美、娱乐的实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吸引了不同年龄的爱好者参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群体。各级电视台纷纷制作以健美操竞赛、普及为内容的专题节目,其收视频率远远超过其他节目。

[教学设计]健美操基本步伐教案

[教学设计] 有氧健身操教案 健美操基本步伐教案年 级: 人数48 人教师刘怀美科的类型实践课八年级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分组,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创编动作,提高参与意识,培养主动学习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目情感目标: 感受健美操带来的快乐,克服学生表演时的羞涩感,培养学生互学互助,团结协作的标集体主义精神。 动作的规范和掌握 教学重点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踏步,教侧并步,easy walk,交叉步学内容 教学难点反方向动作的探究、学生的表现力 课堂常规?观看教师健美操表演?热身游戏?学习健美操基本步伐? ?分小组练习,教教 学师巡回指导?进行教学观摩表演?健美操基本步伐的拓展?放松练习?师生评价?顺下课序: 时达成领域目标教学内容老师指导学生活动课间 的(部 分分 钟)

1、建立良好的师课堂常规 1、"宣布上课。向学生体育委员整队,向老师问生关系和学习氛 1、"集合整队,清问好。好。围。点人数 2、"提出本次课的教学要求: 按时集队,做到开 2、"形成良好的课 2、"师生问好,宣内容、教学目标及教学快、静、齐;认真听老师始1 部堂常规纪律。布本课内容要求。的讲话,记住本科的教学分 3、"培养良好的身 3、"提出安全注意事项。目标 体姿势和纪律作 风。 通过圆形错肩跑,1,2 讲解路线仔细听讲 起到热身作用,同击掌,后踢腿 时锻炼学生的身 体控制力,身体协 4 调性 健美操热身,使学健美操手臂步伐 1、"教师音乐领做 1、"跟随教师在音乐的伴奏 生掌握身体的控热身 2、"教师语言提示下进行热身练习,以达到热准制力,腿部缓冲,要求

对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方法的研究

对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方法的研究 体操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探索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是体操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体操教学实践,针对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体操课的教学质量。 标签: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方法 体操运动不仅能健美人的体型,而且能培养勇敢、坚毅、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操不仅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大纲规定教学任务、提高体操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工作方式。体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一定范围的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途径或手段。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体操教学的实践中,不同素质的学生对于体操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对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一、体操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学生对体操运动缺乏兴趣 体操有众多的项目和器械,有各种类型的动作,许多器械上的练习往往在处于“反常”的状态下进行,尤其是竞技体操的器械项目。完成这些“反常”的、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求协调一致与准确性极高的动作,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器械体操运动本身存在的危险性,再加上有些学生体能素质差,对体操运动缺乏兴趣就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体育教育工作所期望达到的要求、结果和标准。体操教学目标也同样是体操教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通常地说,体育专业普修体操要求基本掌握国家三级成套动作,体育专业专修体操要求达到掌握二级成套动作的标准。体操教师只能根据体操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所有的学生执行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们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体操教学中,学生的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的。比如,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好的学生很快掌握了动作的要领,如果教师仍然继续讲解动作,他就会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如去学习其他的技术。而对于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差的学生,如果一味地讲解大大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的动作,他同样会没有积极性。

健美操常用的手型基本步伐

健美操常用的手型、基本步伐 2013-03-06 09:19:23| 分类: 健美操| 标签:健美操手型步伐|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概论 健美操就是融体操、音乐、舞蹈、美学于一体,通过徒手、持轻器械与用专门器械的操化练习达到健身、健美与健心的目的的一种娱乐、观赏型体育项目。其内容丰富,变化繁多,简单易学。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器械的限制,可使全身各关节都得到充分的活动,各部位的肌肉得到均匀的发展,塑造良好的体态。它除了具有一般体育活动共有的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外,对减肥与改善体形体态,提高韵律感及协调性有着特殊的作用。 现代健美操就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萌芽,最初就是美国太空总署为太空人设计的体能训练项目。1969年杰姬·索伦森综合了体操与现代舞创编了健美操,这种操带有娱乐性,简单易学,深受人们的欢迎。70年代风靡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目前,国际上共有7个健美操组织,国际健美操联合会(IAF)、国际健美操健身联合会(FISAF)、国际体操联合会等。 根据健美操活动的目的与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为标准可划分为: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表演健美操。 健身健美操,就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改善气质、娱乐休闲目的的一项运动。 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健身健美操正以其良好的健身效果与艺术美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青睐, 因此我们大部分的学生都对健美操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对健美操有所认识与了解。尤其就是动感十足的音乐、舒展大方的动作、极具表现力的风格,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这一切都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健美操名词术语简释: (一)动作力度:就是指肌肉用力的程度。它就是衡量健美操动作质量的重要条件,就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 (二)表现力:就是通过面部表情与身体动作来抒发内在情感的能力。 (三)动作的幅度:就是指身体活动范围的大小,就是充分展示柔韧性的能力。 (四)动作的速度:单位时间内完成动作的多少为动作的速度。竞技健美操就是每秒24拍以上。 (五)特色难度动作:在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员必须完成一些特定的、不同类型的难度动作(动力性力量、静力性力量、跳跃、踢腿、平衡、柔韧)。 (六)健美操特色化动作:具有健美特色的体操动作,就是成套健美操的主要动作。 (七)基本步伐:吸腿跳、踢腿跳、开合跳、弓步跳、后踢腿跳、踏步、弹踢腿跳。 中英文对照健美操基本步伐术语 弹动(Spring) 踏步(March)走(Walk) 一字步(Easy-Walk) V字步(V-step) 曼步(Manbo)并步(Step touch)交叉步(Grapvine)半蹲(Squat)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主要的七种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主要的七种. 健美操的步伐分为7大类;吸腿跳、开合跳、弓步跳、踏步、后踢腿跳、弹踢腿跳、踢腿跳。 种类:有膝弹动;膝踝弹动;(踝弹动)。 形式:有并腿的弹动;分腿的弹动。 方向:有向前的弹动;向左、右前45度方向的弹动;左、右绕的弹动。 技术要点:两膝与踝关节自然屈伸。 踏步类 踏步类动作运动强度较低,要求在运动过程中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保持接触。常见的步伐如下: 踏步march 种类:有脚尖不离地的踏步;脚离地的踏步;高抬腿的大幅度踏步。 形式:有原位踏步;移动踏步及转体的踏步。 方向:有向前、后、左、右走的踏步。 技术要点:落地时,由脚尖过渡到脚跟着地,屈膝时,胯微收,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走步 种类:一种。 形式:一种。 方向:有前Forward走、后back走、斜向走、弧形走。 技术要点:基本上同踏步。 "V"字步"V"step 种类:有正"v"字步;倒"v"字步。 形式:有平移的、转体的和小幅度跳的正"V"字步和倒"V"字步。 方向:有左、右腿的正和倒"V"字步。 技术要点:一脚迈出,另一脚随之迈出成一条平线,两脚距离略比肩宽,两膝自然弯曲,然后依次收回。 恰恰步(水兵步) 种类:一种。 形式:有平移的和转体的恰恰步。 方向:有向前、向后、向侧的恰恰步。

技术要点:在2拍节奏中,快速踏步3次。 并步类touch常见的步伐如下: 点地 种类:有脚尖点地;脚跟点地。 形式:有原位点地;移动点地及转体的点地。 方向:有脚尖向前、侧、后、斜方向的点地;脚跟向前、侧、斜的点地。 技术要点:地点时,有弹性点地,腿自然伸直。 交叉步grape or too touch 种类:一种。 形式:有平移的交叉步;转方向的交叉步;小幅度跳的交叉步。 方向:有向前、向后、向侧的交叉步 技术要点:一脚迈出,另一脚在前或在后交叉,重心随之移动。 弓步类lunge 种类:有静力性的弓步;动力性的弓步。 形式:有左右弓步移重心的弓步move;移动的弓步;转体的弓步;跳的弓步。方向:有上步弓步;后撤弓步;向侧伸弓步lunge side。 技术要点:一腿屈膝,脚尖与膝垂直,另一腿伸直,重心落于两腿之间。由于弓步的形式很多,因此在做法上有所不同。 半蹲类skurt 种类:小分腿半蹲skurt down up;大分腿半蹲skurt side。 形式:向侧一次;向侧两次two skurt;转体。 方向:向侧(左右)。 技术要点:半蹲时,立腰。 吸腿类knee lift or knee up 种类:一种。 形式:有原位的吸腿及跳;移动的吸腿及跳和转体的吸腿及跳。 方向:有向侧、向前的吸腿及跳。 技术要点:大腿用力上提,小腿自然下垂。 弹踢类skip 种类:一种。 形式:有原位的弹踢腿及跳;移动的弹踢腿及跳和转体的弹踢腿及跳。

我国高校体操教学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我国高校体操教学中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厦门六中体育组林昭军 摘要:本文在访问和调查了集美大学体育系学生上体操课时出现的心理变化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在学习动作时易产生的一些心理上的问题,经分析总结,并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体操动作心理问题感知觉兴趣 调查方法:(1)问卷法对集美大学体育系2007级的学生发放问卷60份,收回60份,问卷成功率100%。问卷共设15道问题,前14道为是非题,第15道为开放性问题。 (2)访谈法对集美大学体育系2007级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3)统计法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整理、分类、讨论。 (4)文献法查阅有关资料5种,并作了较深入的研究。 体操课程是我国体育院系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体操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动作多是在身体处于非正常位置下完成的,体操动作本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心理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调查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会遇到在上器械或练习中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畏惧、胆怯、动作失控等现象,而部分体操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心理学知识在体操教学中的运用,这就难免会造成教学效果不明显,甚至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在体操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心理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学生学习动作时产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尽快地掌握体操动作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体操课中学生学习动作时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及相应表现 1.1畏惧心理由于体操项目中一部分动作难度较大,对身体姿态的要求较高,大部分学生过去对体操动作接触少,没有形成良好的运动感知觉,心理上没有准备;动作的概念和表象不清晰,头脑中没有完整动作的形象;过去在学习体操动作时自己受过伤或亲眼目睹过其他同学因动作失误而造成的伤病现象;保护措施不到位,器械不合乎标准,学生在完成一些复杂动作时,害怕摔倒或跌下等,都会引发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如双杠的滚杠、单杠的杠上转体180度,跳马的纵马分腿腾跃等动作,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此类动作,没有建立器械上的身体感知觉,不敢轻易尝试动作。调查显示有52.78%的学生在学习体操动作时会经常产生这种心理。这些学生表现为不愿意学习器械上的动作,不敢上器械,或在器械上练习时身体发抖,心跳加速。对难度较大的动作感到恐惧,不愿意接触危险性较大的动作,练习时总是想着受伤时的情景,做动作犹豫不决、唯恐失误,不按动作节奏去做,以自己认为安全的方法去完成动作,从而造成动作不协调、不规范或根本不正确,动作学习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如果继续练习会不断出现错误。 1.2厌倦心理体操课中一些内容比较枯燥、动作过于单调,如队列队形练习、广播操、素质练习等。一些同学从初中就开始学习这些动作,便觉得内容老套,学起来没兴趣,加上体操动作对学生注意力的要求较高,从而造成身心疲惫,缺乏乐趣。体操动作的技术特点决定了体操学习必须勤学多练,一些器械上的动作对身体局部环节的要求较高,如单杠动作中多数动作都需要在双手握杠的基础上完成,这就难免会造成学生手皮疼痛,起水泡等现象,另外当运动量过大时,人体的生理机能会产生一些变化,造成学生课上萎靡不振,课下腰酸背痛,从而产生厌倦心理。调查显示有62.78%的学生在上体操课时经常产生这种心理,由此可见,这种心理问题存在的较为普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严重地影响学习进展和教学效果。产生厌倦心理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不愿意上体操课,练习时不按老师的要求做,投机取巧,不尽全力,想方设法偷懒,有时借故见习,学习情绪不高,注意力易转移,总是想着别人会怎样评价自己,或想一些无关的事情,从而降低动作质量。1.3自卑心理由于每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心理基础、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本体感知觉等,加上由于专项不同而导致的运动基础的差异,使一些学生感到自己

高校理论课教案:体操概述

一、体操概述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讲授和演示,使学生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一)、了解什么是体操?它包括那些内容和特点,体操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初步建立体操这一项目的完整概念,使学生树立爱专业的思想,提高学习体操的自觉性。 (二)通过对体操发展的简述,向学生进行历史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以上二点,以第一点为主要目的。只有对体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才有助于今后体操教学,但注意,在讲授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二、教学组织 (一)教学安排:本章安排在体操课的第一次课进行教学,以便学生一开始就给学生建立一个初步的完整概念,对以后的体操课起到明确目标,学习动员的作用。 (二)教学时数:二学时。 (三)课的形式和组织:本章为理论性问题,在教室内以多媒体作为辅助应用启发法、讲解法、演示法等形式进行教学。以组听课。 (四)课前准备:以个人备课为主,必要时可在教学小组内,采取问题研究或试讲形式备课,但无论采用那种方式,都必须做到下列要求: 1.充分熟悉教材,能一看提纲而有条理地讲解具体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根据教学目的,着重概述,处理好与各章节教学的关系,避免重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有条有理。 3.内容要讲解,防止背诵或宣读,理论联系实际,举例生动,说话通俗,做到深入浅出。 课前印好讲授提纲,上课时发给学生,有助于学生记写笔记。 三、讲授内容和重点 本章共分四个部分,根据教学目的,讲授重点应放在“体操的内容和分类”、“体操的特点”两部分“对休操发展简况”一节只作简略介绍,主要介绍参考资料课外阅读。 (一)前言部分:这部分主要讲明体操的概念、目的、作用和地位几点。 在讲解时,以“体操“总的方面来概括地说明、上述几点。例如体操的目的,应从增强人民体质的最根本的目的来讲,体操的作用可从对生理和心理上的影响说明其效果,可用个别实例(影片)来加深认识,使学生建立一个总的概念。最后讲解体操的地位时,除讲明在厂矿、机关、部队开展外,结合培养目标,重点应提示在大、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明确任务引导进入下面各节内容的学习。 (二)体操的内容和分类

健美操理论试题及答案(全)

健美操理论试题(全) 名词解释 1、健身健美操 也称大众健美操,主要目的在于“健身”,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有序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工作效率,是集健身、娱乐、防病为一体的群众性、普及性健身运动。它的动作简单,实用性很强,音乐速度较慢,能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和锻炼的全面性,动作常有重复出现,适宜不同年龄结构的人参与。 2、表演健美操 主要目的是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美的追求。通过表演观赏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满足人们展示和表现自我的需要。它是事先编排好,专为表演者而设计的成套健美操。它比健身健美操动作复杂,音乐速度可快可慢,动作较少重复,并有一定的表演效果,要求参加者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协调性和表演意识等。 3、竞技健美操 主要目的是比赛。它是在音乐伴奏下,表现连续复杂的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该项目起源于传统的有氧运动,成套动作必须展示连续的动作组合,柔韧性,力量与七种基本步伐的使用并结合难度动作高质量的完美完成。 4、拉丁健美操 是将传统拉丁舞中的桑巴、伦巴、恰恰与健美操的巧妙结合,配以热情奔放、动感十足的拉丁音乐形成崭新的健身方式 5、身体能力 是指人的身体具备某种程度的工作或运动的能力,也称身体素质 6、健美操的身体能力训练 是对提高从事竞技健美操技术所需要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平衡性等运动能力的训练 7、健美操训练频度 是指一周进行健美操锻炼的次数 8、健美操锻炼负荷 是指人体在进行健美操锻炼中所承受的生理运动负荷及心理运动负荷的总称 9、健美操的基本姿态 指完成动作时正确的形态和身体的标准位置 10、无冲击力步伐动作 是由一些简单无冲击力步伐组编而成的,其中包括膝关节弹动、踝关节弹动、半

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思路

1我国高校艺术体操教学现状上世纪50年代初,艺术体操由前 苏联传人我国。1955年聘请了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娃在北京体育 大学前北京体育学院任教,接着在上海、武汉等6所体育院校开设了 艺术体操课,并将艺术体操传播到全国高校。各高校将艺术体 操作为体育教学内容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迅速地开展起来。 有的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有的则列为选修课。不仅如此,不少 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艺术体操对大学生心理、生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对艺术体操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教学方法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如崔瑞华的《艺术体操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徐秀娣的《高校艺术体操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刑庆和的《关 于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研究》,李荣的《艺术体操教法研究》等,在 教材的编写上也不断完善,从而使得这一具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在 高校中持续地发展。从1984年起,艺术体操已成为我国大学生 运动会比赛项目之一。2艺术体操的特点一是艺术体操动作具 有自然性、韵律性、优美性。艺术体操动作细腻,每一个动作 完成都是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这些协调配合动作构成了艺术体操 的自然属性,动作要求自然、流畅。也就是说,艺术体操是在 自然动作的基础上派生出如跳、转体等特有动作。从本质上讲, 做动作时需利用身体各部位的重力和惯性作用的自然性。韵律性体现在艺术体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各种不同器械的难度动作。 因此,动作要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节奏就是动力在时间、空间上得 到合理的分配。用最省力的方法完成最大动作,使肌肉紧张与

放松相交替是节奏的根本原则[1]。艺术体操不仅在音乐的结合上,而且与舞蹈、美术如动作的造型、队形的变化、动作的图案和 服饰等艺术形式都有密切联系。因此,艺术体操所具有的动作美、形体美、和谐美、表现美等艺术特点充分体现其运动的价值和意义。二是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将体操中的身体、器械难度动作与舞蹈艺术和音乐的节奏融为一体,是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都难以比拟的。音乐的选择和舞蹈的编排对于艺术体操动 作的性质、练习者的风格极其重要。音乐的节奏应与动作的节奏相吻合。如华尔兹动作节奏是三步,在音乐的表现上是强、弱、弱。因此,在练习时应突出第一拍。不仅音乐与动作紧密相连,而且表现的音乐与情感的流露要相得益彰,达到以情传神、以情带动的艺术表现的境界。将动作、舞蹈与音乐分割,都难以体现出艺术体操之魅力。三是合理地运用器械。艺术体操是以持轻器械为主要练习形式。在动作练习过程中,器械自始至终地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是否达到 一致,是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显著特点之一。如抛球软踹燕接球,练习者就要根据自身所要完成的徒手动作,估计器械抛起所需要的高度、方向,并要控制好出手的时机和力量。从这一角度讲,器械是肢体的延伸,是器械与身体动作完美结合的体现。四是突出地表现出女性的美。作为女子唯一的一个体育项目,充分体现出女子柔软的美、协调的美和融合的美,使得有的男子体育项目也借鉴其独特的训练方法。在日本也举行了男子艺术体操

健美操的基本步法

健美操的基本步法 高密市井沟镇袁学乐 踏步类 踏步类动作运动强度较低,要求在运动过程中至少有一只脚与地面保持接触。常见的步伐如下: 踏步种类:有脚尖不离地的踏步;脚离地的踏步;高抬腿的大幅度踏步。 形式:有原位踏步;移动踏步及转体的踏步。 方向:有向前、后、左、右走的踏步。 技术要点:落地时,由脚尖过渡到脚跟着地,屈膝时,胯微收,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走步 种类:一种。 形式:一种。 方向:有前Forward走、后back走、斜向走、弧形走。 技术要点:基本上同踏步。 "V"字步 种类:有正"v"字步;倒"v"字步。 形式:有平移的、转体的和小幅度跳的正"V"字步和倒"V"字步。 方向:有左、右腿的正和倒"V"字步。 技术要点:一脚迈出,另一脚随之迈出成一条平线,两脚距离略比肩宽,两膝自然弯曲,然后依次收回。 恰恰步(水兵步) 种类:一种。 形式:有平移的和转体的恰恰步。 方向:有向前、向后、向侧的恰恰步。 技术要点:在2拍节奏中,快速踏步3次。 并步类常见的步伐如下: 点地 种类:有脚尖点地;脚跟点地。 形式:有原位点地;移动点地及转体的点地。 方向:有脚尖向前、侧、后、斜方向的点地;脚跟向前、侧、斜的点地。 技术要点:地点时,有弹性点地,腿自然伸直。 移重心(经半蹲左右) 种类:有双腿、单腿的移重心。 形式:有原位的移重心;移动的移重心;转体的移重心;跳的移重心。 方向:有向前、后、左、右的移重心。 技术要点:身体重心从一端移向另一端时,必须经两腿之间。 3.1.2.3并步 种类:有两腿同时屈的、一直一屈的并步 形式:原位的并步;移动的并步("之"字步);转体的并步。 方向:有向前、后、左、右的并步。 技术要点:一脚并于另一脚,重心要随之移动,两膝自然屈伸。 交叉步

大学体操教案

教案 体育系 2005级 3、4、5、12、13 班第1次课 2007年3月12、13、14日星期 1、2、3 动作要领: 撑地蹬离立即屈臂低头,顺势 经肩、背、臀向前屈体滚翻,经屈 体立撑成直立姿势 技术要点:1、撑地蹬离,做快速向前滚翻时,髋角不小于90度。2、起肩跟上体,同时两手应用力推离,3、身体折紧两臂前伸,随即上体抬起成直立。 动作规格: 圆滑、协调、腿直。 、讲解动作的技术要领与、组织练习纠正错误

动作要领: 由直立开始,上体前屈,直腿后坐,两手靠近大腿两侧撑地。接着臀部着地,上体后倒,同时举腿翻臀经屈休立撑成站立。 技术要点: 1.举腿翻臀同时用力伸直两臂。2.髋角要小,脚落地时尽量靠近头部。并腿坐开始做屈休向后滚翻,成分腿立撑式屈体立撑、护者位于左侧,双手提腰,助其推手和翻转。 动作规格:滚动圆滑,腿直。 二、双杠:后摆挺身下 1/2 技术要领: 由支撑前摆开始,身体后摆过杠下垂直部位,两腿顺势向后上方摆起/接近最高点时,重心左移,同时右手迅速推杠,于左手前换握左杠,挺胸抬头,左手摆至侧上举,保持挺身姿势落地侧立。技术要点: 1.后摆合胸直臂顶肩。杠有力,换握及时。 动作规格: 身体后摆应高于肩水平。保护帮助方法: 保护者站在下法异侧,一手托大腿,另一手扶肩帮助完成。三、专项身体素质 1、扶持手倒立:40-60秒 2、引体向上:5-10次 一、放松练习 互相按摩放松 二、总结下课 总结本次课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安排学生课后复习及预习内容。

教案 体育系 2005级 3、4、5、12、13 班第5次课 2007年3月26、27、28日星期1、2、3 动作要领: 由右腿骑撑右手反握开始,左臂推杠,使身体重心移至右臂上,上体主动向右后侧倒, 后举右腿;接着左手推离杠,以右臂为轴,上体带动向右转体180度,左手换握杠,右腿向左腿并拢成支撑。 技术要点: 1.移重心,上体侧倒,挺身控腿。 臂支撑为轴,用上休带动身体转动 体与杠垂直而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控制平衡。 、提问动作的技术要领与保护帮助方法; 补充纠正并进一步强调动作的技术关键和规格要求;、组织练习纠正错误

完整word版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的意义

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的意义 健美操是一项融体育与艺术、集健身与娱乐于一体的有氧健身运动,并以其独具的特色和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深受大家的喜爱. 它不仅能够促进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其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他们中的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体力活动相对较少。单纯的脑力劳动之后,如果没有适宜的身体锻炼,必然会使他们的健康状况受到影响。健美操是融体操、音乐和舞蹈于一体,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达到了健身健其主要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价值。心的效果。 1.健美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经常进行健美操锻炼,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脏器官都有良好的影响。会使心肌纤维逐渐变粗,心肌增厚,收缩有力,可使血管壁弹性增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长期健美操的有氧运动,人的呼吸加深,呼吸频率减少,吸氧量增大,促进良好的新陈代谢。通过健美操的腰部、腹部、髋部等全方位的运动,加强了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了消化机能,促进了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健美操练习可以塑造形体美,尤其是力量练习,促进骨骼粗壮、肌肉围度增大,从而弥补先天的体型缺陷,使人变得均匀健美。,健美操练习还可缓解精神压力,娱乐身心,预防各种疾病的产生。 2.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健美操学习中,学生可从运动展现自我,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在做运动学动作的过程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消除紧张压抑的情绪,消除心理冲突。使运动与身心紧密结合在一起,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3.健美操运动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气质与性格:健美操是讲究艺术性的项目,具有健身美体的特点,练习时要求能够表现自身的美,使自身的内在情绪得到宣泄,个性得到张扬,消除郁闷,更乐于与人交往,积极乐观。健美操的配乐一般属于旋律清晰、情绪激扬,强调韵律激昂振奋、节奏鲜明强劲,健美操音乐节奏具有心理上在人的生理、,在情感上给予练习者强烈的感染力,一定的扩散力和穿透力 产生强烈的激励。健美操的这种特点使人的内在心理在动作与音乐诱导下得到具体展现的特征,长期练习,可使内倾因素逐渐变得外向, 使人变得活泼开朗。所以,健美操运动最终改变了人的气质与性格特点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身心结合的运动。它动作丰富、节奏感强。在音乐下做运动不仅能有效地改善人体神经压力,及时缓解情绪,而且还对培养学生性格气质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健美操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积

健美操基本步伐训练说明及图解

健美操基本步法 (一)高冲击力步伐及其组合训练 1、高冲击力步伐概念极其分类 高冲击力步伐动作是指在做动作时,两脚都离地的动作。即为平常所说的跳类动作。主要包括单脚起跳、两脚起跳、迈步起跳和跑步四大类: (1)单脚起跳类(Lift jump or leap) 此类动作是指先抬起一腿,另一腿跳起的动作。 ①吸腿跳(Knee lift jump) 图2-1-45 动作描述:一腿屈膝抬起,落下还原,另一脚离开地面,向上跳起。 技术要点:支撑腿保持屈膝弹动,大腿上抬至水平,上体保持正直,注意身体的稳定性。 动作变化:向前吸腿跳、向侧吸腿跳、向前侧吸腿跳、转体吸腿跳。 ②屈腿跳(Leg curl jump) 图2-1-46 动作描述:一腿站立(跳起),另一腿向后屈膝,放下腿还原。 技术要点:支撑腿保持弹性,两膝并拢,脚跟靠近臀部。屈膝腿的膝关节不宜超过支撑腿的膝关节,落地时注意缓冲。 动作变化:左右依次后屈腿跳、转体后屈腿跳。 ③弹踢腿跳(skip jump) 动作描述:两腿起跳,单腿落地,另一腿小腿后屈,然后小腿前踢伸直。 技术要点:两脚落地的过程,弹踢腿脚尖伸直,上体保持正直。 动作变化:向前弹踢腿跳、向侧弹踢腿跳、转体的弹踢腿跳、移动弹踢腿跳。 ④摆腿跳(Leg lift jump)

图2-1-48 动作描述:一腿自然摆动,另一腿向上跳起,落地时两腿屈膝缓冲。 技术要点:保持上体正直。主力腿屈膝缓冲,摆动腿抬起时幅度不要过大且要有控制。 动作变化:向前摆腿、向侧摆腿。 (2)两脚起跳类(Jumping or jumping jack) 动作描述:这类动作是指两脚起跳、两脚落地的动作。两腿的动作基本一致,两脚需要腾起一定高度,落地时注意屈膝缓冲。 ①并腿跳(Jump) 图2-1-49 动作描述:两腿并拢同时跳起,屈膝,然后落地缓冲; 技术要点:起跳时,两脚同时用力,落地缓冲有控制; 动作变化:向前并腿跳、向后并腿跳、向侧并腿跳。 ②开合跳(Jumping jack) 图2-1-50 动作描述:由并腿跳起,分腿落地,再由分腿跳起,并腿落地。 技术要点:分腿屈膝蹲时,两脚自然外开,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夹角不小于90度,膝关节有弹性的缓冲,脚跟落地。 动作变化:原地开合跳,转体开合跳。 ③弓步跳(Lunge jump) 动作描述:并腿向上跳起,前后成分腿姿势落地,接着再向上跳起,并腿落地。 技术要点:落地时,膝关节有弹性的缓冲,分腿落地时双脚的脚尖都朝前方,并且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动作变化:左右弓步跳、前后弓步跳、侧弓步跳

健美操基本步伐训练说明图解

健美操基本步法 (一)高冲击力步伐及其组合训练 1、高冲击力步伐概念极其分类 高冲击力步伐动作是指在做动作时,两脚都离地的动作。即为平常所说的跳类动作。主要包括单脚起跳、两脚起跳、迈步起跳和跑步四大类: (1)单脚起跳类(Lift jump or leap) 此类动作是指先抬起一腿,另一腿跳起的动作。 ①吸腿跳(Knee lift jump) 1 图2-1-45 动作描述:一腿屈膝抬起,落下还原,另一脚离开地面,向上跳起。 技术要点:支撑腿保持屈膝弹动,大腿上抬至水平,上体保持正直,注意身体的稳定性。 动作变化:向前吸腿跳、向侧吸腿跳、向前侧吸腿跳、转体吸腿跳。 ②屈腿跳(Leg curl jump) 图2-1-46 动作描述:一腿站立(跳起),另一腿向后屈膝,放下腿还原。 技术要点:支撑腿保持弹性,两膝并拢,脚跟靠近臀部。屈膝腿的膝关节不宜超过支撑腿的膝关节,落地时注意缓冲。 动作变化:左右依次后屈腿跳、转体后屈腿跳。 ③弹踢腿跳(skip jump) 动作描述:两腿起跳,单腿落地,另一腿小腿后屈,然后小腿前踢伸直。 技术要点:两脚落地的过程,弹踢腿脚尖伸直,上体保持正直。 动作变化:向前弹踢腿跳、向侧弹踢腿跳、转体的弹踢腿跳、移动弹踢腿跳。

④摆腿跳(Leg lift jump) 图2-1-48 动作描述:一腿自然摆动,另一腿向上跳起,落地时两腿屈膝缓冲。 技术要点:保持上体正直。主力腿屈膝缓冲,摆动腿抬起时幅度不要过大且要有控制。 动作变化:向前摆腿、向侧摆腿。 (2)两脚起跳类( Jumping or jumping jack ) 动作描述:这类动作是指两脚起跳、两脚落地的动作。两腿的动作基本一致,两脚需要腾起一定高度, 图2-1-49 动作描述:两腿并拢同时跳起,屈膝,然后落地缓冲; 技术要点:起跳时,两脚同时用力,落地缓冲有控制; 动作变化:向前并腿跳、向后并腿跳、向侧并腿跳。 ②开合跳(Jumping jack ) 图2-1-50 动作描述:由并腿跳起,分腿落地,再由分腿跳起,并腿落地。 技术要点:分腿屈膝蹲时,两脚自然外开,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夹角不小于90度,膝关节有弹性的缓冲,脚跟落地。 动作变化:原地开合跳,转体开合跳。 ③弓步跳(Lunge jump ) 动作描述:并腿向上跳起,前后成分腿姿势落地,接着再向上跳起,并腿落地。 技术要点:落地时,膝关节有弹性的缓冲,分腿落地时双脚的脚尖都朝前方,并且基本在一条直线上。

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现状及对策

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现状及对策 体操教学是高校体育类专业的主修课程之一,通过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体操运动基础知识、技巧等内容,培养其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品质。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则是促使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从而增强体力,以应对今后的工作体力要求,提升身体素质,因此,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就变得尤为重要。 标签:高校体育;体操教学;现状 1.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的现状 体操教学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及技术来达到增强学生体能的目的,且可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于无形中培养学生对于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除此之外,还对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操教学对体力和器材及场地的要求较大,以至于现在的大部分学校已不见体操教学的身影,从而导致学生只学习球类运动或田径类运动知识,而不能全面发展身体机能。而体操教学如何融入体育教学中也是现存的一大问题。为此,对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就变成一件急需解决的事情,因此,本文从体育教师、学生体操学习、体操器材及场地三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1)体育教师情况。体育教师情况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由于男女生所学习的体操项目对学生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以至于男女教师不能混合教学。从而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年龄比例不协调。因为体操教学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并对学习者的体能和身体状况有很大的要求,因此,一部分年轻的教师和年老的教师就会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力不从心,从而影响体操教学质量。还有一方面是教师数量过少,不能达到基本教学水平要求,从而导致教师少学生多的情况下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身体素质下降,学生体操学习情况就会不理想。 (2)学生体操学习情况。学生体操学习情况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学生在入学前的身体素质及体能位于低水平状态,从而影响着学生学习体操。另一方面,大部分女学生无法忍受及坚持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这也影响着学生对于体操的学习。还有一方面就是学生对于体操器材的恐惧心理,害怕自己会受到伤害,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体操动作。 (3)体操器材及场地情况。体操器材及场地情况分别从以下方面来讨论:一方面,学校受到资金的约束,导致体操器材的不规范、不完整及分配不合理,而这些会严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器材的利用率不高。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类专业体操教学存在着极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尽快改善这种现状,让体操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独领风骚。为此,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健美操的基本手步伐

健美操的基本手步伐 基本步伐是健美操动作中最基本的单位,是进行健美操练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基本步伐的练习,能培养练习者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健美操基本步伐根据人体运动时对地面的冲击力大小分为无冲击步伐、低冲击力步伐、高冲击力步伐三大类。所以,基本步伐的训练又主要包括无冲击步伐组合训练、低冲击力步伐组合训练、高冲击力步伐组合训练三大类: (一)无冲击力步伐概念及其分类 无冲击力步伐动作是指两腿始终接触地面的动作。 ①膝弹动 动作描述:两腿并拢,膝关节有弹性的屈伸。 技术要点:膝关节由弯曲到还原,还原时膝关节应处于微屈状态。 ②半蹲 动作描述:两腿有控制的屈和伸。可分为并腿半蹲和分腿半蹲。 技术要点:分腿半蹲时,两腿左右分开稍大于肩,脚尖稍外开,膝关节角度不小于90度,方向与脚尖方向一致,臀部向后45度方向下蹲,上体保持直立。 动作变化:并腿半蹲、迈步半蹲、迈步转体半蹲。 3弓步 动作描述:两脚前后分开,平行站立,下蹲。 技术要点:半蹲时,后腿膝关节向下,大腿垂直于地面;重心在两脚之间,前腿膝关节弯曲不能超过90度,膝关节不能超过脚尖。 动作变化:原地前后弓步、原地左右弓步、转体弓步。 (二)低冲击力步伐 1、低冲击力步伐概念及其分类 低冲击力步伐动作是指在做动作时一脚着地,另一脚离地的动作。低冲击力步伐动作是目前健身健美操编排运用最多的动作类型。主要有踏步类、点地类、迈步类和单脚抬腿类四种类型。

(1)踏步类March 动作描述:此类动作两脚依次抬起,在下落时膝、踝关节有弹性的缓冲。技术要点:注意两腿的相对位臵以及脚尖膝盖的朝向,做动作时注意膝关节、踝关节有弹性的缓冲,另外根据动作的需要,躯干部分要有适当的起伏变化,与基本步伐协调 ①踏步:Mar 动作描述:两腿原地依次抬起,依次落地。 技术要点:下落时,踝、膝、髋关节依次有弹性地缓冲。 动作变化:踏步转体、踏步分腿、踏步并腿、弹动踏步。 2一字步:easy walk 动作描述:一脚向前一步,另一脚并于前脚,然后依次还原。 技术要点:向前迈步时,脚跟先着地,过渡到全脚掌;前后均要有并腿过程; 每一拍动作膝关节始终有弹性地缓冲。 动作变化:向前向后的一字步、转体的一字步。 3V字步: V-step 动作描述:一脚向前侧方迈一步,另一脚随之向另一方迈一步,成两脚开立,屈膝,然后依次退回原位。 技术要点:两腿膝、踝关节始终保持弹动状态,分开后成分腿半蹲,重心在两腿之间。 动作变化:倒V字步、转体V字步、跳的V字步。 4漫步: Mambo 动作描述:一脚向前迈出,屈膝,重心随之前移,另一脚稍抬起,然后原地落下;或向后撤一步,重心后移,另一脚稍抬起,然后原地落下。 技术要点:两脚始终保持交替落地,身体重心随动作前后移动,但始终在两脚之间。 动作变化:转体的漫步,跳的漫步。 (2)点地类: 动作描述:此类动作两腿有弹性的屈伸,点地时,一腿屈膝,另一腿伸直。 技术要点:整个动作过程中,膝盖要有弹性的屈伸,包括动作完毕时,两腿膝盖也应处于微屈状态,而不应过分伸直,从而破坏健美操特有的弹性。 动作变化:前点地、侧点地、后点地 脚尖前点地:Tap forward 动作描述:一腿稍屈膝站立,另一腿伸出,脚尖点地,然后还原到并腿姿势。技术要点:支撑腿始终保持屈膝站立,并且随动作有弹性的屈伸。

高校体操立体教学应用

高校体操立体教学应用 一、在体操教学中引入立体教学的意义 体操教学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在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是讲解、示范性的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高校体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我国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逐渐地由过去的高度专业化逐渐地向厚基础、高素质的磨损转变,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不断增多和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突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体操教学的质量。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平均式教学,则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立体教学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机械性和局限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在立体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也不在仅仅是知识的储备器,而且可以借助各种先进的教学工具来促进体操教学。通过立体教学可以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同时立体性也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将集体教学和分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个性。立体教学不仅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素养。 二、立体教学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在师范高校的体操教学中可以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从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立体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来作为教学的载体,从而实现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自主性学习。立体教学在体操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体教学对老师的教学方法的影响 通过采用立体教学,老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更加重视其指导性的功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平台,老师可以很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