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简要概述

合集下载

第七章审计抽样

第七章审计抽样

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审计目标。 例如,审计人员对某一企业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 审计目标是测试该企业应收账款总账余额是否正 确。现假设该企业应收账款总账余额为500000元, 由100个顾客的账户余额构成。 2、确定总体和抽样单位。依据上述具体目标,确 定该企业的全部应收账款账户为审计对象总体, 各个明细账户则为抽样单位。 3、确定样本规模。
1、抽样风险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审计人员因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 或方法,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 可能性。非抽样风险与审计人员采用的抽样方法 无关。且不是由于采用了审计抽样而带来的。产 生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人为错误,如审计人员未能辨别出样本中的 异常情形; (2)运用不当或无效的审计程序; (3)错误解释样本的结果。
在下列情况下不能运用审计抽样方法:
1、被审计单位没有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 健全,资料残缺不齐; 2、被审计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即使建立但很不完 善,财务管理混乱; 3、检查贪污舞弊问题,查处大案要案方面的财务收支; 4、核定某些特殊重要内容的审计事项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 项; 5、检查总体的完整性; 6、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或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 7、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审计抽样既可用于对内部控制的测试,也可用于实质性测试
在属性抽样中,把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量化为 10%、5%。
6、估计总体偏差率 作为可容忍的偏差率、可容忍的偏差率的补充,估计总体偏差率是 为了确定样本量。在估计时,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审计结果进行估算; 也可以选取少量的样本进行估算,这些样本可以作为最终样本的一部 分。
7、确定样本规模
1)四个要素对样本量的影响。样本量受到可容忍偏 差率、可接受的过度信赖风险、估计的总体偏差 率和总体规模的影响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

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第十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一、大纲(一)审计抽样概述(二)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三)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二、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抽样概述1. 审计抽样的定义(1)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2)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但并不是对这些测试中的所有程序都适用的,通常不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3)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

(4)审计抽样也不同于抽查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情况,确定审计重点,取得审计证据,使用中并无严格(2)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主要有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两种。

①属性抽样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②变量抽样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目标:估计总体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③双重目的抽样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抽样。

3.统计抽样与专业判断(1)在审计抽样过程中,无论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也不论决策者是否具备设计和使用有效抽样方案的能力,都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认为统计抽样能减少审计过程中的专业判断或取代专业判断的观点是错误的。

(2)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统计抽样和非统计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获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4.样本的设计(1)设计样本时的考虑因素:①审计目的②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应当根据审计目的和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抽样单位。

③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A 抽样风险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第八章审计抽样

第八章审计抽样
广义的抽查作为一种技术,可以用来了解情况、确定审计重点、 获取审计证据,使用中并无严格要求。审计抽样作为一种方法,需要 运用抽查技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根据审计目标及环境要求做出科学 的抽样决策,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
3审计抽样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程序
审计抽样的种类
• 按抽样决策划分: --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 • 按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划分: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总体是指审计人员从中选取样本并据此得出结论的整套数 据,可分为多个层或子总体,也都可予以分别检查。抽样 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注意一下三点:
1 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
但是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或有特殊重要性的全部项目进 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则不是审计抽样。
2审计抽样不能完全等同于抽查
货币单位抽样
• 无论进行健全性或控制性测试还是实质性 测试,均可采用货币单位抽样。 • 货币单位抽样,是以审计对象总体的金额 作为样本单位,以每一金额单位有相同的 被审计机会的一种选样方法。---随机选样 • 特点:能使金额较大的项目比金额较小的 项目有更多的被选取的机会。要把负数先 剔除。
• 它将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模型中的常用属 性混合起来,以属性抽样理论为基础,但 是得出的结论是以货币金额(数量)而不 是以错误率来表示的。因此,它有时又被 称为属性和变量联合抽样(CAV)、累进 货币金额抽样(CMA)、按概率比例大小 抽样(PPS)、与大小成比例抽样(SP
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及分层
总体——实施抽样的范围
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 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如果应收账款中没有个别重大项目,则总体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 余额的所有项目;如果已将应收账款中的个别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 独测试,对剩余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只包括构成应收 账款期末余额的部分项目。

审计学-审计抽样

审计学-审计抽样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1、定义: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
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 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2、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 险: (1)弃真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注 册会计师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给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 可能性。 (2)采伪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 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程 度的可能性。

2、本书定义所谓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 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 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 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1)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
项目的方法。但如果注册会计师在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 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一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会 涉及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新准则) (2)通常不使用于询问、观察和分析性复核程序, (3)在逆查、顺查、函证中的广泛使用。
3、统计抽样对注册会计师有三方面的益处(不讲) (1)有助于设计有效的抽样; (2)有助于衡量已获得证据的充分性; (3)有助于评价样本结果; (4)统计抽样能使注册会计师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4、统计抽样的意义在于(不讲): ①统计抽样能够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②采用统计抽样,总体各项目被抽中的机会是均等的, 可以防止主观臆断; ③统计抽样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的概 率有多大,并可根据抽样推断地要求,把这种误差控 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之内; ④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根本区别是: (1)统计抽样是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的; 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是统 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好得多。 (2)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 人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因此可能造 成注册会计师所取得的审计证据[h2] 超出或者低于为 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所需要的证据数量。 (3)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得当,也可以达到同统计抽 样一样的效果。

审计抽样概述(ppt 52页)

审计抽样概述(ppt 52页)
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 而选取总体项目。
4.其他选样方法 如整群选样(如从52个周的凭证中,随机选取) 和
判断选样
三、样本结果评价
2. 1.
推断总体误差 分析样本误差
3.
形成审计结论
(一)推断总体误差 1、控制测试中
注册会汁师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就计算出样本偏 差率,样本偏差率是审计人员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估计。
——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2)有助于审计人员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 性,以及定量评价样本结果 统计抽样的缺点:统计抽样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
统计抽样的要求: (1)统计抽样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 (2)统计抽样要求单个样本项目符合统计要求。
注意: (1)统计抽样、非统计抽样二者均需要审计师的专
非抽样风险
1、定义: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 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一般而言,注册会计师将非 抽样风险界定为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者误解审计证据而没 有发现误差等风险。
2、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1)审计人员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2)审计人员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审计人员未 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估水平的其他控制进行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
风险评估水平。
③A低于但接近B 考虑是否接受总体,扩大测试范围
(2)非统计抽样
(根据经验和职业判断,要求更加谨慎)
A:样本偏差率
B:可容忍偏差率
①A大于B
不能接受
②A低于但接近B
不能接受
③A大大低于B
可以接受
④不大不小
考虑是否接受,是否扩大样 本规模

第十章 审计抽样

第十章  审计抽样

第十章审计抽样§10.1 审计抽样概述一、选取全部项目选取全部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其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和截止测试,而不适合控制测试。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交易量少,且每笔交易都很重要,单笔样本金额巨大。

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选取特定项目选取特定项目是指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注册会计师通常按照覆盖率或风险因素选取测试项目,或将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三、审计抽样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三个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能够推断总体特征)。

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1)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对于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此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3)对于实质性程序,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与选取特定项目的异同。

[相同点]:二者都是对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不同点]:(1)审计抽样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而选取特定项目则不是。

(2)审计抽样可以量化,而且可以根据样本特征推断总体特征;而选取特定项目则不能。

[例题1]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便对总体进行推断。

审计抽样方法的选择对于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审计抽样方法。

首先,随机抽样是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在进行随机抽样时,每个样本都有相同的机会被选中,从而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

随机抽样可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随机抽样等方式进行。

其次,系统抽样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系统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有序性的情况。

系统抽样可以通过等距抽样和等比抽样等方式进行。

再次,区间抽样是将总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后,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有序排列的情况,可以有效地减少随机性带来的误差。

最后,判断抽样是一种根据某些特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抽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审计对象具有一定特征或特定情况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根据审计对象的不同特点和审计目的的不同,可以灵活运用以上几种抽样方法,以达到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进行抽样时,还需要注意样本的大小和抽样的精度,以及对样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总之,审计抽样方法在审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对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审计抽样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07第七章、审计抽样

07第七章、审计抽样
2013-8-1 第七章 29
分层的要求:不重、不漏。使每一抽样单元 必须属于一个层次,且只能属于一个层。 分层的标志:产生变异性的变量
分层的适用范围:变量抽样
分层的后续处理:对不同层采用不同的抽样 比例或审计程序。各层的样本只能推断各层, 将各层的推断结论合计,得到总体的结论。
2013-8-1
第七章
(1)随机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 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优点:(1)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 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2)有助于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 充分性,定量评价样本结果。
2013-8-1 第七章 11
缺点:(1)统计抽样需要特殊的专业技能,因 此使用统计抽样需要增加额外的支出对注册会计师 进行培训;
2013-8-1 第七章 5
厄特马斯特公司的律师陈述:道奇与尼文会计 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应该很轻易地查出斯特公司 在19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虚增了70多万 美元应收账款项目这一事实。这个虚构事项如果 被纠正的话,将使斯特公司报告的净资产减少近 70%。那么厄特马斯特公司也就不可能贷给它如此
(2)统计抽样要求单个样本项目符合统计要求, 这些也可能需要支出额外的费用。
非统计抽样,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 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使用非统计抽样,无法量化抽样风险,只能根 据职业判断对其进行定性的评价和控制。
2013-8-1 第七章 12
特点:使用非统计抽样时,也必须考虑抽样风 险并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但无法精确地测定出抽 样风险。非统计抽样如果设计适当,也能提供与设 计适当的统计抽样方法同样有效的结果。
2013-8-1 第七章 27
【例题2·单选题】为通过抽样方法证实X公司 2009年末应收账款是否存在高估的错误,A注册会 计师需要确定相应的抽样总体。在以下所列的各个 总体中,你认为最适当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
次数。
•目标: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
L 属性抽样涉及的基本概念
误差
峪注会认为使内控程序失去效能的所有控制无效事件
审计对象总体 5总体所有项目的特征及被选取的概率应是相同的. 预计总体偏差率 可容忍偏差率 可接受的低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5低估重大错报风险:信赖过度风险(P313)
5矗可信赖程度,指样本性质能够代表总体性质的可 靠性程盈. 样本量与各因素的关系(P301,重点掌握)
种情况属于(
)。
]
A,误受风险
b
B.信赖过度风险;
C.误拒风险
D.信赖不足风险
3.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续)(P292)
④两种抽样的选用
峪不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
/不影响获取证据的适当性 峪不影响注会对发现样本错误所作的适当反应
懈蠲球购中的专业判断或
-圭L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P292) 3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测试目标 -确定审计对象总体和抽样单位
二、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续3)
6. 运用审计程序审查样本
7. 评价抽样结果 (P306-310)
(1)分析样本误差
❖强调:(P306-307)
峪注会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 证据时,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若无法或没有 执行替代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一项误差。
必 若某些样本误差项目具共同特征,则应将这些共
-圭、属性抽样的过程与方法(教材312-316)
•:•例1: X公司系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经营计 算机硬件的开发、集成与销售,其主要业务流程通常 为:向客户提供技术建议书一签署销售合同一结合库 存情况备货一委托货运公司送货一安装验收一根据安 装验收报告开具发票并确认收入。注册会计师于2006 年初对X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经初步了 解,X公司2005年度的经营形势、管理及经营机构与 2004年度比较未发生重大变化,且未发生重大重组行 为,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椅 :与柱未量由反向关紊
峪预期总体误差:与样本量成正向关系

:提高样本代表性和审计针
对性,缩小样本规模
•:•可缩减总体分布的差异性影响;(P294)
•:•可重点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通常,应 对 包含最重要项目的层次卖施全部审查。
4.确定样本规模(续)
—\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续2)
14•.确定样本规模
•关注点:审计对象总体的 和完整性
(审计对象总体与具体测右 )
-确定实现测试目标的审计程序和误差的范畴
•控制测试中的误差范畴 (P295) •实质性测试中的误差范畴
二、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续1)
4.确定样本规模
①影响因素
椅审计对象总体规模:与样本量成正向关系

: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
必可信赖程度:与样本量成正向关系
同特征的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实施相应的审计程
序,并据审计结果进行单独的评价。
峪分析所发现的误差时,还应考虑误差的方面, 包
括其 。
10
7.评价抽样结果
1
(2)采用适当方法推断总体误差
(3)将推断的总体误差与可容忍误差比较,重估 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后,将推断的总体误差率与可容忍误 差率比较,若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 试内控制度的预期信赖程度,应考虑增加样本 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椅需要致决:
|
•抽多少?
|
♦怎么抽?
•怎么审查样本?
J
1.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结果如何评价?q
本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P283) J抽样风险
峪与样本量成反比
峪控制测试中: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
5实质性测试中:误受风险(B风险)、误拒风险(a 风险)
焰对审计工作的影响:(P285图)
•非抽样风险
7.评价抽样结果(续)
实 蕾 应 行 误 调 虑
质 差 认 比 差 整 是
性 进 除 为 鑫 , 后
测 行 非 有 调 , 应
试 比 有 重 整 若 建
后 较 进 大 后 调 加
错饕样总本; 3若霰推后本体量
推 证 , 断 的 量 误
将 断 据 据 总 推 或
推 的 证 此 体 断 执
断 总 明 要 误 总 行
第一节审计抽样概述
一、相关概念:
•:・审计抽样定义: .:. 理解.
(P281)
峪审计对象总体:(P281)
并非所有审计程序均适用,如询问、观察、重新执 行和分析程序(P282-283)匕仅在留下控制运行轨迹 的控制测试及细节测试中使用,不适用于风险评估 程序。
崎不同于 (P287)、
(P287-289);
关的事项,请花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利用概塞
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答案】V •【解析】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利用概率法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如果抽样结果有95%的可信赖程度,则抽样结果有5% 的
可容忍误差。()
:【答案】X
I
1.【解析】可信赖程度+风险=,此处的风险包括抽样
风险。
3
13 (
一、属性抽样的概念 (P311)
•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 称 为属性抽样。
•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 定 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属性:审计对象总体的质量特征,即被审计业务或 被 审计内控是否遵循了既定的标准及存在的偏差频 率或
的 体 不 求 差 体 替
总 误 误 代 置
塞 在 审 皇 审 忍 序
番 重 计 蠢 计 误 。
差 过 大 单 忍 过 程
与预 预期
错3报
位矍 误容 逑. ‘,

■ 9
否的加断 或差接近可
(4)形成增审计样结论 执行替代
差应
J注在册审会计计过师荏负中责3对,JDr注公_册司:会20计05师年遇度?财IJ务以报下表与进审行计抽森
焰无法量化,对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都有一定影响
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P285)
•:•选择的总体不适于测试目标
•:•人为错误,如未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等;
•:•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2:
注册会计师确认某帐户余额的可容忍误差
为 1000元,依据抽样结果判断的差错额
120为0元,而该帐户的实际差错仅为800元, 这
②具体预先制定的 样
未量表,查得样本量;
j
•:・实质性测试中:量化影响因素,再据预先设定
的公式,计算得出样本量。
-确定抽样方法并抽样 (P303)
恃随机选样: ⑥系统选样:
则木宜用 尚随意选样:
利用随机数表 须先确定总体是否随机排列,否
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