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指检
肛门直肠的检查方法

病因病理:多由肛腺感染引起
肛提肌上部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 间隙脓肿、高位肌间脓肿
肛提肌下部脓肿:肛门周围脓肿、坐骨直肠间 隙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旁间隙的感染途径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位置
肛门周围脓肿:多见,局部症状明显, 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痔
2
3
1
4
5
分类与病理
痔
痔
临床表现 便血:无痛、间歇性便后出鲜血 痔块脱出 疼痛 瘙痒
2
诊断:肛门视诊、直肠指诊、肛镜检查
3
鉴别诊断: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
4
痔
一般治疗 注射治疗:一~二期内痔 红外线凝固疗法 胶圈套扎:一~三期内痔 手术治疗 痔单纯切除术:二~三期内痔、混合痔 痔环形切除术:严重的环痔 血栓性外痔剥离术:血栓性外痔 其它:PTH
3
病理:慢性肛裂“三联症”-肛裂、前哨痔、 肥大乳头
肛裂
肛裂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病史、症状与体检 鉴别诊断:与其它可引起肛管溃疡的疾 病相鉴别 治疗 非手术:PP粉坐浴、保持大便通 畅、扩肛 手术:肛裂切除术 肛管括约肌切断术
肛裂
直肠肛管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直肠肛管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腔内超声、CT、MRI
乙状结肠镜检查
肛门镜检查
直肠指检
体位:左侧卧位、膝胸位、截石位、蹲 位、弯腰前俯位
肛门直肠的检查方法
直肠肛管检查体位
1
齿线下肛管皮肤裂伤后形成的小溃疡,多位于后正中线上
2病因:与机械性创伤等多源自因素相关4临床表现:疼痛(周期性)、便秘、出血
治疗
肿、高位肌间脓肿、直肠壁内脓肿
肛肠直肠检查体位及方法

有无溃疡,及其溃疡的位置、形状、大 小、边缘、多少、分布、溃疡间的粘膜 情况;
新生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出血,有 无带蒂及蒂的长短等
乙状结肠镜检查——适应症
(1)便血的病人; (2)慢性腹泻的病人; (3)大便习惯改变者; (4)便秘或排便不畅者;
乙状结肠镜检查——适应症
指套是否染脓血。
器械检查——直肠镜检查(肛门镜)检查
肛管有无溃疡, 内痔的大小、数目、位置。 肛乳头的大小、数目、位置。 下段直肠有无肿块,粘膜有无溃疡,充
血,水肿等。 肠腔内有无脓血 肛窦有无病变
器械检查——直肠镜检查(肛门镜)检查
禁忌症:肛管直肠急性感染或剧烈疼痛 的病症,如肛裂,肛周脓肿等,以及肛 门狭小者
(5)大便带粘液或脓血便者; (6)不明原因肛门、会阴、下腹部或腰部
胀痛者; (7)不明原因慢性贫血或长期低烧者; (8)肛门直肠肿块者。
乙状结肠镜检查——禁忌症
(1)肠腔狭窄者: (2)肛门直肠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肛周脓
肿; (3)引起肛门疼痛剧烈的疾病,如肛裂; (4)肠腔内有异物者;
空,小儿禁食8h,乳婴儿麻醉前4h, 重大手术麻醉前放置导尿管,入手术室
前去除假牙及发夹
麻醉前处理
抗凝药术前应停用,使凝血机制接近正 常,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抗忧郁药 能使麻醉中易发生呼吸、循环意外,也 应停用。
第二讲
肛门直肠麻醉
麻醉定义
是指使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 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机能,以达 无痛和肌肉松驰的目的,便于施行手术。
麻醉目的
在于安全有效地消除手术时病人的疼痛 感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麻醉前的准备
了解病情
医学知识之肛门指检

肛门指检肛门指检介绍:肛门指检(引)就是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伸进患者的肛门,以检查疾病的一种简便易行却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方法。
一般来讲,肛门直肠指检可分为肛外指检和肛内指检两部分。
肛门指检正常值:直肠前后左右壁有无压痛、包块及狭窄,指套无血迹以及黏液,无特殊气味。
肛门指检临床意义:异常结果:直肠癌:可以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样,有脓液、坏死组织及暗红色的血液,并感觉肠腔狭窄,指套上也染有暗红色血液。
直肠息肉:可触及质软且可推移的肿块,指套上常染血,色鲜红。
内痔:柔软的静脉团,不易触及,但如有血栓形成,可摸到光滑的硬结。
肛瘘:可摸到索状物,有时在肛瘘内口可扪及小硬结。
肛裂及感染指检时剧烈触痛者多见于肛裂及感染。
需检查人群:有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溃疡性结肠炎病史、癌相关标志物检测阳性、粪便隐血检查阳性的高危人群,检查时间则要提前10年,即从45岁开始每年必须坚持做指检。
35岁以上的喜吃海鲜鸡鸭鱼肉并运动量少的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肛门指检的例行检查。
肛门指检注意事项:检查时:尽量放松,听医生嘱咐摆好体位。
肛门指检检查过程:检查方法:肛门直肠指检可分为肛外指检和肛内指检两部分。
肛外指检的方法是:戴好手套后,用食指触及肛门周围有无硬结、肿物和压痛,有无波动感,并检查肛外皮下有无瘘管、索条及走向等。
肛内指检即肛门直肠指检,检查方法是:在戴好手套或指套后,在食指和肛门部位涂些润滑油,将食指伸入直肠内检查。
【注意事项】大家在用药的时候,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何诊断直肠癌

如何诊断直肠癌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
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通过镜检可获得病理诊断。
一、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
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
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二、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三、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70%-79%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四、气钡灌肠对比造影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肠的多发癌灶,直肠癌的影像表现为:①结节状充盈缺损,多在直肠的内侧壁,圆形光滑或轻度分叶,局部肠壁僵硬,凹入。
②菜花状肿块,较大,表面不平,分叶明显,其底宽,肠壁僵硬。
③不规则的环状狭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断,分界截然。
④不规则的腔内龛影,三角形、长条形等,较浅,周围环堤宽窄不均。
⑤完全性肠梗阻,或肠套叠征象,阻塞近段有时难以显示。
应该注意的是,钡灌肠的X线检查有时无法显示直肠病变,易让人们产生无病变的错觉。
五、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
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
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
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六、B超检查如何诊断直肠癌?对发现直肠肿瘤的病例,可进一步作直肠腔内B超。
这是一项近年发展起来的无创检查,其优点是可判断直肠癌的浸润深度及范围,同时对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也有一定价值。
肝脏B超尤为重要,以防直肠癌肝转移的漏诊。
原文链接:/zca/2015/0722/227084.html。
早期肠癌自检方法

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一)直肠指检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
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
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一、直肠肛门指捡肛指检查简单易行,直肠指检目前仍是直肠癌手术前一系列检查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室检查1)大便隐血试验:此方法简便易行,是大肠癌普查初筛方法和结肠疾病的常规检查。
有条件者还可应用免疫学方法以提高正确率。
2)血红蛋白检查:凡原因不明的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者应建议作钡剂灌肠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血清癌胚抗原(CEA)检查:CEA检查不具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因此不适合作为普查或早期诊断,但对估计预后、监察疗效和复发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凡有便血或大便习惯改变、经直肠指检无异常发现者,应常规进行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内镜检查能在直视下观察病灶情况,并能取活检作病理学诊断。
纤维结肠镜检查就目前而言是对大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绝大部分早期大肠癌可由内镜检查发现。
四、双重对比造影传统的钡剂灌肠X线检查对早期癌和大肠腺瘤显示常有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已大大提高了早期大肠癌和小腺瘤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卒,目前已成为放射科常规检查。
五、CT诊断CT不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方法,但CT对结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疗后有可能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
直肠癌有那些诊断方法

/
直肠癌有那些诊断方法
常见的直肠癌诊断方法有哪些?直肠癌是肛肠疾病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直肠癌早期的一些症状症状与很多普通的肛肠疾病比较相似,很容易造成患者的错误判断,没有在意,从而耽误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一旦病发就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是致命。
直肠癌有那些诊断方法?
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
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一)直肠指检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
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癌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扪及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合肥凤凰肿瘤医院专家介绍说,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
位于直肠中、上段癌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三)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
直肠癌有那些诊断方法?以上内容是对“常见的直肠癌诊断方法有哪些?”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怀疑自己可能患有直肠癌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原文链接:/zca/2015/0722/227082.html。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_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与筛查
前列腺癌的早期检查主要依靠直肠指检、PSA检查等几种手段。
每一位怀疑有前列腺癌的患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早期的相关检查,及早得到确诊。
那么这些检查究竟有哪些内容,又有何意义呢?
早期检查一:直肠指检
首先是直肠指检,是最简单、最经济和实用的方法。
通俗的讲是通过医生的食指触摸前列腺,可以发现很多无症状前列腺癌患者,可获得早期诊断及根治的机会。
如果发现有前列腺结节,则怀疑有前列腺癌可能,应该进一步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确诊。
早期检查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PSA不高(不高于4ng/ml),当前列腺癌及其他前列腺疾病状态时升高,目前是筛查前列腺癌最敏感的瘤标。
病人检查前避免接受刺激前列腺而引起PSA升高的检查或操作,如性生活、前列腺按摩、膀胱镜检查、导尿、尿路感染、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前列腺穿刺活检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
如果PSA升高,应复查一次,如果仍然升高,且排除明显是因为炎症或其他影响因素导致者,则怀疑有前列腺癌的可能,应该行前列腺穿刺活检。
早期检查三:经直肠超声检查
经直肠超声检查,也就是将超声探头像直肠指检一样放入直肠,没有任何损伤和只有轻微不适。
此项检查对血清PSA有升高作用,因此应该在抽血后进行。
前列腺癌早期检查/qlxa/zs/0729535.html。
直肠癌怎么确诊

直肠癌怎么确诊一般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
对直肠癌的确诊,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
直肠癌怎么确诊。
一、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必要检查步骤,约70%-79%的直肠癌患者于就诊时,可通过直肠指检被发现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
二、直肠镜检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组织作病检。
三、气钡灌肠对比造影有助于了解和排除大肠的多发癌灶,直肠癌的影像表现为:①结节状充盈缺损,多在直肠的内侧壁,圆形光滑或轻度分叶,局部肠壁僵硬,凹入。
②菜花状肿块,较大,表面不平,分叶明显,其底宽,肠壁僵硬。
③不规则的环状狭窄,管壁僵硬,黏膜中断,分界截然。
④不规则的腔内龛影,三角形、长条形等,较浅,周围环堤宽窄不均。
⑤完全性肠梗阻,或肠套叠征象,阻塞近段有时难以显示。
应该注意的是,钡灌肠的X线检查有时无法显示直肠病变,易让人们产生无病变的错觉。
四、癌胚抗原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已普遍开展,一般认为对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价值,连续测定血清CEA可用于观察手术或化学治疗效果。
手术或化学治疗后CEA明显降低,表示治疗效果良好。
如手术不彻底或化学治疗无效,血清CEA常维持在高水平。
如手术后CEA下降至正常复又升高,常提示肿瘤复发。
五、病理学检查是直肠癌确诊的主要依据。
由于直肠癌手术常涉及改道问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为避免误诊误治,术前或术中一定要取得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以指导治疗。
绝对不要轻易挖除肛门。
原文链接:/zca/2015/0722/22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