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类材料及降课件
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质

一.结构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多糖,它是植物细胞支撑物质的材料,是自然界最非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在我们的提取对象-农作物秸秆中的含量达到450-460g/kg。
纤维素的结构确定为β—D-葡萄糖单元经β-(1→4)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多聚体,其结构中没有分支.纤维素的化学式:C6H10O5化学结构的实验分子式为(C6H10O5)n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证明了纤维素由纯的脱水D-葡萄糖的重复单元所组成,也已证明重复单元是纤维二糖。
纤维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比例是:碳含量为44。
44%,氢含量为6.17%,氧含量为49.39%。
一般认为纤维素分子约由8000~12000个左右的葡萄糖残基所构成。
O OOOOOOOO1→4)苷键β-D-葡萄糖纤维素分子的部分结构(碳上所连羟基和氢省略)二.天然纤维素的原料的特征做为陆生植物的骨架材料,亿万年的长期历史进化使植物纤维具有非常强的自我保护功能。
其三类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本身均为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的超分子化合物,并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植物细胞壁结构。
纤维素分子规则排列、聚集成束,由此决定了细胞壁的构架,在纤丝构架之间充满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天然纤维素被有效利用的最大障碍是它被难以降解的木质素所包被。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或木质素分子之间的结合主要依赖于氢键,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除了氢键外还存在着化学健的结合,致使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的化学健结合主要在半纤维素分子支链上的半乳糖基和阿拉伯糖基与木质素之间。
表:植物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和化学组成项目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结构单元吡喃型D-葡萄糖基G、S、H D-木糖、苷露糖、L-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结构单元间连接键β-1,4-糖苷键多种醚键和C—C键,主要是β—O-4型醚键主链大多为β—1,4—糖苷键、支链为β—1,2-糖苷键、β—1,3—糖苷键、β-1,6—糖苷键聚合度几百到几万4000 200以下聚合物β—1,4-葡聚糖G木质素、GS木质素、GSH木质素木聚糖类、半乳糖葡萄糖苷露聚糖、葡萄糖甘露聚糖结构由结晶区和无定型区两相组成立体线性分子α不定型的、非均一的、非线性的三维立体聚合物有少量结晶区的空间结构不均一的分子,大多为无定型三类成分之间的连接氢键与半纤维素之间有化学健作用与木质素之间有化学健作用天然纤维素原料除上述三大类组分外,尚含有少量的果胶、含氮化合物和无机物成分。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件——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定义
高聚物分子链开始运动或冻结的温度。
●玻璃化温度的使用价值
玻璃温度是非晶态高聚物作为塑料使用的最高温度;是作为橡胶使用的最低温度。
●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
高聚物的各种特征温度
升温速度
主链柔性
分子间 作用力
外力大小 作用时间
影响玻璃化 温度的因素
相对分 子质量
增塑剂
交联
共聚
END
范围:0.8×103~8.4×103J/mol
静电引力
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温度T的关系
Tf 过渡区 黏流态
T 高弹态
Tg
二、结晶态高聚物的物理状态 ●结晶态高聚物的形变-温度曲M线
玻璃态
高弹态、黏 流态及两者 之间的过渡 区均随相对 分子质量和 温度的增加 而变宽。
分子链近链端部 分链段内旋转
分子链侧链部 分链段内旋转
☆整个分子链的运动(重心发生位移) 条件:存在分子间或内的干扰和纠缠时,不能实现整个分子链的运动;
在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通过链段一方向的运动可以实现整个分子链的运动。
干扰点 纠缠点 存在干扰、纠缠时的整个分子链运动
溶液及熔融状态下的整个分子链运动
高低,位能越低越容易旋转。分子结构不同,位能不同,一般电负性大、取代基多或大, 位能越大。 0o 60o 120o 180o 240o 300o 360o θ
高分子链的内旋旋转本转质过与程小中分的子位一能般,变只化是σ键多,内旋转复杂高,分构子象多链。的内旋转
共轭双键 由于分子链整个形成共轭体系,造成旋转困难,故只有刚性而无柔性。如 聚乙炔 ~CH=CH-CH=CH-CH=CH-CH=CH~
淀粉纤维素ppt课件下载1 人教版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分子式
(C6H10O5)n (n值淀粉小于纤维素,都为混合物)
存 在 大米、小麦、马铃薯等谷类食物
木材、亚麻、棉花
物
性 无味,白色粉末状物质。不溶于
冷水,热水中膨胀破裂,部分溶 解,部分悬浮,形成胶体
白色、无味、丝状固体物质。 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化性
可用碘鉴别,无还原性, 能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
2、将淀粉水解,并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其
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是( B )
①加热 ③滴入稀硫酸
②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④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 ① ③ ② ④ ① C. ③ ④ ① ② ①
B. ③ ① ④ ② ① D. ③ ④ ① ② ①
❖
1.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 场监理 工程师 代表履 行他们 的职责 和权力 。
2. 物理性质: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具有纤维状结 构的Hale Waihona Puke 质,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3. 化学性质: ①不具有还原性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含醛基, 也属于非还原性糖
②可发生水解,但比淀粉困难,一般需在浓酸中或
用稀酸在加压下才能进行,最终也生成还原性糖
→葡萄糖。 (C6H10O5)n + nH2O
❖
5.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成品、半成品 、设备 、材料 、器具 ,均主 动向监 理工程 师提交 产品合 格证或 质保书 ,应按 规定使 用前需 进行物 理化学 试验检 测的材 料,主 动递交 检测结 果报告 ,使所 使用的 材料、 设备不 给工程 造成浪 费。
❖
谢谢观看
❖
1.我公司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 场监理 工程师 代表履 行他们 的职责 和权力 。
纺织材料学课件第二章_植物纤维(棉)

(3) 截面结构 棉纤维的截面由外至内主要由表皮层、初生
层、次生层和中腔四个部分组成。
棉纤维结构示意图
16
表皮层:影响表面性质
(1)棉蜡、果胶和脂肪组成。
(2)具有防水和润滑作用,使棉 纤维具有良好的适宜于纺纱的表 面性能,但棉腊会影响染整加工, 应在染整加工前将其去除。
初生层:约束和保护作用
(3)转曲期:棉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 形成不规则的螺旋形,称为天然转曲。
10
“天然转曲”的成因: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 态一层一层沉积,螺旋方向有左也有右,在纤维 的长度方向反复改变,当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 扭转,形成“天然转曲”。
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 于纺纱工艺的进行和成纱质量的提高。
称。(有时亦做为棉植物、棉植物开的花的名称) 剥桃棉——从非自然开裂的棉铃中剥取的棉花。
5
(一)棉纤维的分类
1.按品种分类
(1) 细绒棉(陆地棉):原产于美洲大陆。种植量占98% 以上,产量高。长度:23-32mm;细度:0.14-0.22tex;强 度:2.94-4.4cN/根。(1N=100cN) 纺厂主要原料 (2) 长绒棉(海岛棉):原产于美洲西印度群岛,又细又 长又结实的棉花,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长度:33-75mm; 细度:0.09-0.14tex;强度:3.9-4.9cN/根。高档棉产品原料。 (3)粗绒棉(亚洲棉):原产于印度,纤维粗短只能纺粗 特纱,产量低,纺织价值低,已趋淘汰。长度:15-24mm; 细度:0.25-0.4tex;强度:4.4-6.9cN/根。 (4)草棉(非洲棉):纤维粗短,停止种植。
24
(4)氧化剂的作用:氧化剂会使纤维素发生降解 破坏,特别在碱性条件下更严重。(需注意氧化性 漂白的条件) (5)微生物的作用:不耐霉菌,霉变后强力下降。 (6)染色性:染色性好,可用多种染料进行染色。
第二章 再生纤维素纤维

⒉纤维素浸渍
⑴浸渍过程中化学及物理变化 碱与纤维素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两个阶段(化学 变化),首先生成加成化合物
加成化合物还可进一步形成醇化物
酸性较弱的伯羟基则生成
纤维素大分子上酸 性较强的仲羟基生成
物理变化:溶胀和部分低分子溶出,纤维 素的聚合度有所降低。 ⑵影响纤维素溶胀作用的因素 浆粕的膨润作用,包含了纤维间毛细管水 的凝聚作用和纤维素分子上羟基的溶剂化作用。 主要受温度和碱液浓度影响。 ⑶浸渍过程的工艺参数 ①碱液浓度 通常浸渍碱的质量分数控制在18%~20% (最终会被稀释到10%~12% ,该浓度下溶 胀最剧烈)。
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 纤维素是白色、无臭、无味的物质 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能溶解在浓硫酸和浓氯化锌溶液中,同时发生一 定程度的分子链断裂,使聚合度降低 能很好地溶解在铜氨溶液和复合有机溶液体系中 对金属离子具有交换吸附能力(木质素和半纤维 素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对水和其他溶液的吸附性,吸附性 的强弱与纤维素结构及毛细管作用有关 200 ℃以下热稳定性尚好, 200 ℃以上聚合度 下降
苛性钠法—适用于棉短绒。 在蒸煮过程中,纤维细胞发生膨润,初生 壁被破坏,浆粕反应性能提高,大部分半纤维 素及其他非纤维素混合物得以除去,浆粕的聚 合度降低。 ⑶精选 经过洗涤、打浆、筛选、除沙和浓缩等过 程,以提高其纯度和反应性能。 ⑷漂白 除去浆料中的有色杂质和残存的木质素、 灰分、铁质,进一步提高纤维素的反应性能, 并最终调节纤维素的聚合度。
⒉碱纤维素黄酸酯的混合 溶解结束后,为尽量减小各批粘胶间的质 量差异,需将溶解终了的数批粘胶进行混合, 使粘胶均匀,易于纺丝。 四、粘胶的纺前准备 ⒈粘胶的熟成 纤维素黄酸酯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即 使在常温下放置也会逐步分解,酯化度下降。 粘胶在放置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 化学变化,称之为粘胶的熟成。 ⑴粘胶在熟成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淀粉、纤维素PPT下载1 鲁科版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那么,有没 有什么无机催化剂能代替淀粉酶使淀粉 发生水解呢?
请同学们根据二糖的水解实验, 设计一个能证明淀粉在稀硫酸作用 下是否发生了水解,水解是否彻底 的实验方案。
[实验]
①淀粉+稀H2SO4
加NaOH溶液中和酸
加碘水 —不显蓝色
加银氨溶液 —产生银镜
②淀粉+H2O
加碘水 —显蓝色 加银氨溶液 —不产生银镜
3、纤维素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白色、无气味、无味道具有纤维状结构的 物质,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7-5] [观察思考] 纤维素与淀粉哪个较容易水解?
水解产物是否相同?
(C6H10O5)n + nH2O 催化剂
纤维素
nC6H12O6
葡萄糖
纤维素分子中每个单糖单元有3个醇羟基, 因此纤维素能表现出醇的一些性质。如能发生 酯化反应。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教学目标: 1、了解淀粉、纤维素的重要性质。 2、了解淀粉、纤维素的主要用途以及它们在日
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阅读] “节引言” [思考] 1、什么是多糖?淀粉、纤维素的通式? 2、淀粉、纤维素是否属于纯净物?它们 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一、淀粉
1.存在:植物的种子或块根中
胶棉: 易于燃烧, 但不爆炸 胶棉的乙醇-乙醚容液(封瓶口)
纤维素乙酸酯 : 电影胶片的片基
黏胶纤维:人造丝(长纤维) 人造棉(短纤维) 玻璃纸
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 然后在常压下硬化,研制出第一个合成塑料--“赛 璐珞“。”赛璐珞“是一种坚韧材料,具有很大的抗 张强度,耐水, 耐油、耐酸,能够低成本地生产 各种颜色的产品,为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开拓了 道路。
淀粉纤维素ppt课件下载 人教版

(C6H10O5)n
纤维素
+ nH2O
催化剂 水浴加热
nC6H12O6
葡萄糖
3、用途: ①酯化反应:制造纤维素硝酸酯。 [C6H7O2(OH)3]n
[(C6H7O2)(OH)3]n + 3nHO-NO2 浓硫酸 [(C6H7O2)(O-NO2)3]n + 3nH2O
纤维素三硝酸酯
纤维素一般不容易完全酯化生成三硝酸酯 (含N: 14.14%). N%: 12.5--13.8% 火棉 ——无烟火药。 N%: 10.5--12% 胶棉 ——制喷漆。 ②制造纤维素乙酸酯 又名醋酸纤维
•
3.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招标 人及监 理工程 师批准 的“施 工组织 设计” 进行工 程的质 量管理 。在分 包单位 “自检 ”和总 承包专 检的基 础上, 接受监 理工程 师的验 收和检 查,并 按照监 理工程 师的要 求,予 以整改 。
•
、4.贯彻总包单位已建立的质量控制 、检查 、管理 制度, 并据此 对各分 包施工 单位予 以检控 ,确保 产品达 到优良 。总承 包对整 个工程 产品质 量负有 最终责 任,任 何分包 单位工 作的失 职、失 误造成 的严重 后果, 招标人 只认总 承包方 ,因而 总承包 方必须 杜绝现 场施工 分包单 位不服 从总承 包方和 监理工 程师监 理的不 正常现 象。
结论:淀粉水解后生成还原性单糖, 能发生银 镜反应。
不论是直链淀粉还是支链淀粉,在稀酸作用下都 能发生水解反应, 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 C6H10O5)n + nH2O 稀硫酸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淀粉在人体内进行水解: 唾液淀粉酶, 胰液淀粉酶。
3、淀粉的用途:食物、工业原料---酿公司在开工前,将根据合同中明 确规定 的永久 性工程 图纸, 施工进 度计划 ,施工 组织设 计等文 件及时 提交给 监理工 程师批 准。以 使监理 工程师 对该项 设计的 适用性 和完备 性进行 审查并 满意所 必需的 图纸、 规范、 计算书 及其他 资料; 也使招 标人能 操作、 维修、 拆除、 组装及 调整所 设计的 永久性 工程。
纤维素

含量及测定
富含纤维素的食品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良好的清理肠道的作用,是适合IBS(肠易激综合征) 患者食用的健康食品。常见食品的纤维素含量如下:
麦麸:31% 谷物:4-10%,从多到少排列为小麦粒、大麦、玉米、荞麦面、薏米面、高粱米、黑米。 麦片:8-9%;燕麦片:5-6% 马铃薯、白薯等薯类的纤维素含量大约为3%。 豆类:6-15%,从多到少排列为黄豆、青豆、蚕豆、芸豆、豌豆、黑豆、红小豆、绿豆。 无论谷类、薯类还是豆类,一般来说,加工得越精细,纤维素含量越少。 蔬菜类:笋类的含量最高,笋干的纤维素含量达到30-4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 菜花、菠菜、南瓜、白菜、油菜。 菌类(干):纤维素含量最高,其中松蘑的纤维素含量接近50%,30%以上的按照从多到少的排列为:香菇、 银耳、木耳。此外,紫菜的纤维素含量也较高,达到20%。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含纤维素食物有:鸡、鸭、鱼、肉、蛋等;含大量纤维素的食物有:粗粮、麸 子、蔬菜、豆类等,其中棉花含量最高,达到98%。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适当多食用豆类和新鲜蔬菜等富含纤维 素的食物。目前国内的植物纤维食品,多是用米糠、麸皮、麦糟、甜菜屑、南瓜、玉米皮及海藻类植物等制成的, 对降低血糖、血脂有一定作用。
纤维素图片(3张)纤维素与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系列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这样的反应过 程,称为纤维素氧化。纤维素大分子的基环是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化学组成含碳 44.44%、氢6.17%、氧49.39%。由于来源的不同,纤维素分子中葡萄糖残基的数目,即聚合度(DP)在很宽的范 围,是维管束植物、地衣植物以及一部分藻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醋酸菌(Acetobaeter)的荚膜,以及尾索类 动物的被囊中也发现有纤维素的存在,棉花是高纯度(98%)的纤维素。所谓α-纤维素(α-cellulose)这一名 称系指从原来细胞壁的完全纤维素标准样品用17.5%NaOH不能提取的部分。β-纤维素(β-cellulose)、γ-纤 维素(γ-cellulose)是相应于半纤维素的纤维素。虽然,α-纤维素通常大部分是结晶性纤维素,β-纤维素、 γ-纤维素在化学上除含有纤维素以外,还含有各种多糖类。细胞壁的纤维素形成微纤维。宽度为10-30毫微米, 长度有的达数微米。应用X射线衍射和负染色法(negative染色法),根据电子显微镜观察,链状分子平行排列 的结晶性部分组成宽为3-4毫微米的基本微纤维。推测这些基本微纤维集合起来就构成了微纤维。纤维素能溶于 Schwitzer试剂或浓硫酸。虽然不易用酸水解,但是稀酸或纤维素酶可使纤维素生成D-葡萄糖、纤维二糖和寡糖。 在醋酸菌中有从UDP葡萄糖引子(primer)转移糖苷合成纤维素的酶。在高等植物中已得到具有同样活性的颗粒 性酶的标准样品。此酶通常是利用GDP葡萄糖,在由UDP葡萄糖转移的情况下,发生β-1,3键的混合。微纤维的形 成场所和控制纤维素排列的机制还不太明确。另一方面就纤维素的分解而言,估计在初生细胞壁伸展生长时,微 纤维的一部分由于纤维素酶的作用而被分解,成为可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3 建筑级纤维素
建筑干混沙浆用甲基纤维素等4种产品标准 1、甲基纤维素 2、羟乙基纤维素 3、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4 纤维素材料的优势:
其一, 纤维素大分子链上有许多羟基, 具有较强的 反应性能和相互作用性能, 因此, 这类材料加工工 艺比较简单、成本低、加工过程无污染。 其二, 该材料可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 这与利用淀 粉与聚烯烃共混所制得的生物降解材料不同, 因 为对于后者, 淀粉可以被生物降解, 但聚烯烃却不 能或很难被生物降解。 其三, 纤维素材料本身无毒。因此, 纤维素为基质 材料的潜在使用范围将非常广泛。
2.2.1 木质素纤维的优点
木质素纤维是天然木材经过化学处理得到的有机 纤维,外观为棉絮状,呈白色或灰白色。通过筛 选、分裂、高温处理、漂白、化学处理、中和、 筛分成不同长度和粗细度的纤维以适应不同应用 材料的需要.由于处理温度高达250℃以上,在 通常条件下是化学上非常稳定的物质,不为一般 的溶剂、酸、碱腐蚀,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 无放射性的优良品质,不影响环境,对人体无害, 属绿色环保产品,这是其它矿物质素纤维所不具 备的。纤维微观结构是带状弯曲的,凹凸不平的, 多孔的,交叉处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韧性、分散 性和化学稳定性,吸水能力强,有非常优秀的增 稠抗裂性能。
4.2 纤维素材料的展望
20世纪是能源、材料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 康即环保保健相互联系的世纪 开发生物可降解材料是大势所趋,它是解 决当前“塑料垃圾”问题的有效途径,而 多糖类完全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开发则具有 更加光明的前景。
谢 谢 !
2.5.1纤维素的其它应用
药用辅料乙基纤维素等12种产品标 准 007乙基甲基纤维素 0008乙基纤维素 0008-1乙基纤维素水混悬液 0011乙基羟乙基纤维素 0167甲基纤维素 167-1 0508粉状纤维素 0514羟乙基甲基纤维素 0515羟乙基纤维素 0517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0519羟丙基纤维素 0632羧甲基纤维素钠
1.3.1纤维素的优点
a 与合成高分子相比,纤维素还具有可完 全生物降解、无毒、无污染、易于改性、 生物相容性好、可再生等优势,被认为是 未来世界能源、化工的主要原料. 有关纤维 素材料的研究对于发展绿色化学、促进人 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天然 高分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最 宝贵的天然可再生资源。
2.2.2 木质素纤维
2.2.3 木质素纤维材料的优势
用于沥青道路、混凝 土、砂浆、石膏制品、 木浆海棉等领域,对 防止涂层开裂、提高 保水性、提高生产的 稳定性和施工的合宜 性、增加强度、增强 对表面的附着力等有 良好的效果。其技术 作用主要是:触变、 防护、吸收、载体和 填充剂
2.2.4木质素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
2.1 多聚合纤维素的优势
“多聚合纤维素预防组织粘连的基础与临床 应用研究”研制成功一种可用来预防创作 与手术后组织粘连的高科技新材料--多聚合 纤维素,并在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中 证明它具有良好的粘连效果。 新型可吸收的防粘连材料-多聚合纤维素 (Poly-CMC),分别在骨科、普外、神经 外科等多学科进行了广泛的基础与临床前 瞻性的研究。 多聚合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 一种理想的防粘连材料。它可杜绝或减少 由于粘连引起起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 死亡率和病残率。
1.2 纤维素的来源
a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 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b 棉花的纤维素含量接近100%,为天然的 最纯纤维素来源。一般木材中,纤维素占 40~50%,还有10~30%的半纤维素和 20~30%的木质素。 C 麻、麦秆、稻草、甘蔗渣等,都是纤维 素的丰富来源 。
3 纤维素的降解机理
4 机械降解:
纤维素原料在磨碎、压碎或强烈压缩 (如切削木片时木片一端被强烈压缩) 时, 纤 维素往往受到机械作用而降解。也即是说, 纤维素大分子结构受到破坏, 表现在聚合度 下降, 强度下降。
4.1 纤维素材料的研究现状
纤维素材料为基质的生物降解塑料 根据降解机理大致可分为光降解塑 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当前, 为了改 善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 又发展了 光生物双降解塑料。
2.5.2 纤维素的其它应用
一、食品添加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3种产品 标准 1、羧甲基纤维素钠 2、甲基纤维素 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二、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标准 三、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标准
2.5.3纤维素的其它应用
一、钻井用羧甲基纤 维素钠等3种产品标准 1、技术级低粘竣甲基 纤维素 2、技术级高粘梭甲基 纤维素 3、淀粉醚 二、阳离子羟乙基纤 维素产品标准
1.3.2纤维素的优点
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 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 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 草食动物则依赖其消化道中的共生微生物 将纤维素分解,从而得以吸收利用。
1.4 纤维素的应用
全世界用于纺织造纸的纤维素,每年达800万吨。 此外,用分离纯化的纤维素做原料,可以制造人 造丝,赛璐玢以及硝酸酯、醋酸酯等酯类衍生物 和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醚类衍生物,用于石油钻井、食品、陶瓷釉料、 日化、合成洗涤、石墨制品、铅笔制造、电池、 涂料、建筑建材、装饰、蚊香、烟草、造纸、橡 胶、农业、胶粘剂、塑料、炸药、电工及科研器 材等方面。 纤维素化学与工业始于160多年前, 是高分子化学诞生及发展时期的主要研究对象,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成果为高分子物理及化 学学科的创立、发展和丰富作出了重大贡献。
(1) 生物物理降解: 当微生物攻击侵蚀高聚材料后, 由于生物细胞的增长使聚合物组分水解, 电离或 质子化而分裂成低聚物碎片, 聚合物分子结构不 变, 这是聚合物生物物理作用而发生的降解过程。 (2) 生物化学降解: 由于微生物或酶的直接用, 使 聚合物分解或氧化降解成小分子, 直至最终分解 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降解方式属于生物化学 降解方式。
3 纤维素的降解机理
2 氧化降解:
纤维素容易发生氧化反应是因为它的每 个D2葡萄糖基C2、C3 和C6 上存在醇羟基, 当氧化剂作用于纤维素时, 根据不同条件相 应生成醛基、酮基或羧基。 少量铜、铁、钴等过渡金属离子对纤维 素的氧化降解有催化作用, 镁却有保护作用
3 纤维素的降解机理
3 微生物降解:
纤维素类材料及降解
主讲人:--参与人:--- --- ---
主要大纲
1、纤维素及其来源 2、纤维素材料的种类及其应 用 3、纤维素材料的降解种类 4、纤维素材料的研究现状及 展望
1.1 纤 维 素
纤维素(cellulose) 是由葡萄糖组成的 大分子多糖,不溶 于水及一般有机溶 剂。是自然界中分 布最广、储量最大 的然高分子,是构 成植物细胞壁的基 础物质.
3 纤维素的降解机理
1 水解降解
①酸性水解: 纤维素大分子的苷键(配 糖键) 对酸的稳定性很低, 在适当的氢离子 浓度、温度和时间下,它发生水解降解。 ②碱性水解: 纤维素的配糖键对碱在一 般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 但在一定的情况下 也能发生碱性水解, 它使纤维素的配糖键部 分断裂, 产生新的还原性末端基, 聚合度下 降, 强度下降。
2.3.1 建筑级纤维素的作用机理
纤维素醚在砂浆中的作用机理如下: 1.砂浆内的纤维素醚在水中溶解后,由于 表面活性作用保证了胶凝材料在体系中有效地均 匀分布,而纤维素醚作为一种保护胶体,“包裹” 住固体颗粒,并在其外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 砂浆体系更稳定,也提高了砂浆在搅拌过程的流 动性和施工的滑爽性。 2.纤维素醚溶液由于自身分子结构特点, 使砂浆中的水份不易失去,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内逐步释放,赋予砂浆良好的保水性和工作性。
F1方程式赛车道;高温多雨地区路面、停 车场;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干线道路 的抗滑表层; 桥面铺装。特别是钢桥面铺装;高寒地区、 防止温缩裂缝;城市道路的公交车专用道; 公路重交通路段、重载以及超载车多的路 段;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公共汽车站、货 场、港口码头
2.3.1 建筑级纤维素
建筑级纤维素醚是碱纤维素与醚化剂在一定条件 下反应生成一系列产物的总称。碱纤维素被不同 的醚化剂取代而得到不同的纤维素醚。按取代基 的电离性能,纤维素醚可分为离子型(如羧甲基 纤维素)和非离子型(如甲基纤维素)两大类。 按取代基的种类,纤维素醚可分为单醚(如甲基 纤维素)和混合醚(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按 可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水溶性(如羟乙基纤维素) 和有机溶剂溶解性(如乙基纤维素)等,干混砂 浆主要用水溶性纤维素,水溶性纤维素又分为速 溶型和经过表面处理的延迟溶解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