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语文题库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及答案

最新高二语文题库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3分)

A 流憩.qì尺牍.dú投奔.bèn 矜.育jīn

B 蜂窠.kě傩.送núo 憎.恶zèng 犬吠.féi

C 髭.须zī欺侮.wǔ讥诮.qiào 岑.寂cén D付梓.zǐ箭镞.zǔ喧阗.tián 犍.为qiá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句义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

(1)话本以描写精彩动人的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见长。

(2)外国有些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的神威。

(3)诗人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般的想象的自由。

(4)政府如果放任房价上涨,甚至将其看作是刺激经济的手段,往往会。

A 栩栩如生惊世骇俗天女散花望梅止渴B生动活泼惊世骇俗五彩缤纷饮鸩止渴

C生动活泼惊天动地天女散花饮鸩止渴 D 栩栩如生惊天动地五彩缤纷望梅止渴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是站在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来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B 最近房价的下滑,造成商品房大量积压,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C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

展的重要出路。

D 香港市民所表现出的良好的世界公民意识令人欣慰,相比之下,祖国内地某些人腰缠万贯却很少关心社会公

益事业的现象,则令人遗憾。

4,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古人说,“思如炊火,悟到时如火候”,只有真下功夫,欣赏才能达到新境界。

B 《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

C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人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

D 《诗经·斯干》赞美周王室的宫室,说它:“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5,补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彩彻区明。,秋水共长天一色。

(2)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形影相吊。

(3)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4),知来者之可追。(5)阁中帝子今何在?。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共6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①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②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

6 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

7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8~11题。(共14分)

《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

皇帝谨问南越王甚苦辛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于代,道里辽远,壅蔽朴愚,未尝致书。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以故悖乎治。诸吕为变故乱法,不能独制,乃取他姓子为孝惠皇帝嗣。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

①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亲昆在真定者,已遣

人存问,修治先人冢。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之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界长沙土地。朕不能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土,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岭以南,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②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终今以来,通使如故。

故使贾,谕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遗王,愿王听乐娱忧,存问邻国。8,对下列家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战事)

B 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嫌弃)

C 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逃跑)

D 故使贾,谕.告王朕意(明确)

9,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例句:悦.亲戚之情话

A 当其时,长沙苦之

B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

C 独人之父母

D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

10,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汉文帝年幼时被送到北方镇守边疆,所以没能与赵佗交往。

B 汉文帝迫于赵佗的武力,派人为赵佗修祖坟,意在诚恳的安抚赵佗。

C 汉文帝的大臣认为高祖在位时就已界定长沙以南归赵佗管理。

D汉文帝不愿看到战争惨剧的上演,派陆贾带上赏赐的东西传达自己的意图。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5分)

①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2分)

②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争也。(3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12~15题。(共20分)

在种类繁多的树木中,中国的批评家和艺术家觉得有几种树因为有特别的线条和轮廓,所以特别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他们便从许多树木中,选出这些树木,把它们当作绘画和诗歌的题材,使它们和人类的某些情感发生联系。在这些树木中,最杰出的是松树、梅树、竹树以及柳树。

人们对于松树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的,而且是最有诗意的。松树比其他树木更能表现出清高的性格。世间有各式各样的美,温柔的美,文雅的美,雄壮的美,庄严的美,峥嵘的美,纯然的力量的美,以及古色古香的美。松树因为具有这种古色古香的美,所以在树木中占有着一个特殊的地位,有如一个态度悠逸的退隐的学士,穿着一件宽大的外衣,拿着一根竹杖在山间的小道上走着,而被人们视为最崇高的理想那样。同时中国人在欣赏松树的时候,总要选择古老的的松树;越古越好,因为越古老是越雄伟的。当一个人站在松树下仰望它时,他感到松树的雄伟,年老,和一种独立的奇特的快乐。老子曰:“天无语。”古松也是无语的。它静默的、恬然自得的站在那里;它俯视着我们,觉得它已经看见许许多多的小孩子在成长了,也看见许许多多的壮年人变成老年人。它跟有智慧的老人一样,是理解万物的,可是它不言,它的神秘

..就在这里。

..和伟大

梅树一部分由其枝丫的浪漫姿态,一部分由其花朵的芬芳而受人们的欣赏。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我们所欣赏的众树之中,松、竹和梅是跟严冬有关系的,我们称之为“岁寒三友”,因为松和竹都是常青树,而梅又在残冬和初春开花。所以梅树特别象征着清洁的性格,那种清爽的、寒冷的冬天空气所具有的清洁。它的光辉是一种寒冷的光辉,同时它和隐居者一样,在越寒冷的空气中,它越加茂盛。它和兰花一样象征者隐逸的美。宋朝一位诗人和

隐士林和靖说:他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他在西湖的隐居之地孤山,今日常常有诗人和学士的游迹,而在他的墓下便是他的“儿子”鹤的墓。讲到人们对于梅树的芬芳和轮廓的欣赏,这位诗人在下的两句诗里表现的最为恰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切诗人都承认这两句诗最能够表现出梅树的美,要找到更恰当的表现方法是不可能的。

竹因其树身和叶的纤细而受人们的爱好,就因为它比别的树木更纤细,所以文人学士把它种在家里来欣赏。它的美比较是一种微笑的美,它给予我们的快乐是温和的,有节制的。种的很疏的细竹欣赏起来最有意思,因此无论在现实生活上或绘画上,两三株竹跟一个竹丛一样的可爱。人们能够欣赏竹树的纤细的轮廓,所以在绘画里也可以画上两三枝竹,或一枝梅花。竹树的纤细的线条与石头的嶙峋的线条很是调和,所以我们往往看见画家把一两块石头和几枝竹画在一处。

柳树随便种在什么地方,都容易生长起来,它常常是长在水岸边的。它有文雅的气质,它是最美妙的女性的树。为了这个缘故,张潮认为柳树是宇宙间感人最深的四物之一,他也说柳树会使人多情起来。人们称中国女人的细腰为“柳腰”;中国的舞女穿着长袖子的长旗袍,是想摹仿柳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的。柳树最容易种植,所以在中国,有些地方满植着柳树,蔓延数英里之远;风吹过的时候,造成一片“柳浪”。不但如此,金莺喜欢栖息在柳枝上,因此无论现实生活上或艺术作品里,柳树和金莺常常是在一起的。

——摘自林语堂先生的《论树与石》,有改动。

12 (4分)文中列的四种“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的树的美质是什么?(每点不超过10个字)

13 (6分)结合文章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⑴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神秘”和“伟大”各有怎样具体的含义?

⑵第三段中说的“一切诗人都承认这两句诗最能够表现出梅树的美”,这种美该如何理解?

14(4分)请分析第五段中画线之处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15(6分)据你的观察,你觉得还有哪些树木

..“适于作艺术欣赏的对象”?(至少两例,总共不少于60字)

四,表达交流(40分)

请先补出下面作文题的空白处,然后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给心情涂上》

五,拓展·延伸(10分)

16 (6分)《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请结合这句话的意意思,试举出

一位历史上够当得起这句话的人物,并作简要评介。(不少于40字)

17(4分)根据下面语段的整体语境,补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

①,②;③,它会变成你的性

格;注意你的性格,④。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参考答案:

1 B(núo- n uózèng- zēng)

2 C

3 D(A“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全局”后加“的高度”;B语序不

当,“造成商品房大量积压”和“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应调换顺序;C,搭配不当,应删去“和未来发展”。) 4 A(B“乐府神话传说”是普通名词;C 间接引用,后一个逗号应放在引号外面;D 间接引

用,去掉冒号,并把句号放在引号外面。)5见教材6“欲”。它巧妙的写出了黄昏时分夕阳似落非落、夜幕似降非降的霎那之间的景象。 7用典下阙用了三个典故:第一,诸葛亮指挥战斗的形象。借此暗示自己当年抗击金兵时潇洒风度,抚今追昔,感慨不已。第二,《楚辞》中的《招魂》篇。借此表达自己恢复中原的壮举难以实现的满腹哀怨与牢骚。第三,杜甫诗中“纨绔不锇死,儒冠多误身”(《奉曾韦丞相丈二十二韵》),表现对议和派的强烈控诉,以及自己一身落魄蹉跎的痛苦心境。(具备其中一点且句意通顺,即给分)8 C (亡:损失。)9 A (意动用法。) 10 B(并非“意在诚恳的安抚”,而是给赵佗一个下马威,暗示他不要乱来。)11 ①前一向我得到您给隆虑侯将军写的信,您想寻找亲兄弟,还希望(我)罢免长沙的两位将军。

②(一国中)两位皇帝同时存在,又没有一位使者来沟通我们的想法,这是(你我)争执的原因。 12 松树:

姿态雄伟,古色古香(或超尘脱俗);梅树:姿态浪漫,性格清洁;竹树:线条纤细,温和节制;柳树:气质文雅,多姿多情。(答案中须有画线的语义)

13 ⑴神秘,指松树沉默、恬然的生存状态令人景仰,引人思索。

伟大,指松树雄伟、脱俗的外在气质,引发人们内心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答案中若无与“生存状态、外在气质”相近语义,则至少扣1分)

⑵上句描写梅的轮廓,精妙地突出了梅树的身影倒印在水中,无拘无束的浪漫姿态;下句描写梅树的芬芳,

生动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之下,梅树的香气从水面悄悄飘起,似有若无,飘散不尽的情状。(答案应扣“轮廓、芬芳”展开分析,否则,酌情扣分)

14 此处运用了联想(相似联想)手法(1分),由柳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想到与之相似的中国的舞女穿着长袖子的长旗袍的姿态(1分);它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情趣(2分)。

15 示例:⑴梧桐树具有一种壮观、雄奇的美,它向上奋力伸展的枝干,托起片片舒展的叶子,昭示着一种力量,一种信心。⑵槐树具有一种温和、古朴的美,它立于故乡的村头,繁茂的枝叶,笼罩着淳朴的乡情,引起游子甜美的回忆。(此题为开放性题,只要学生能按要求举两个树木的例子,有对美质的概括,能展开解释,且句子通顺,就可给全分)

17 ⑴句意解释:此句是说做人要有骨气,要能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不能随波逐流。⑵示例:①庄周就能当得起这句话,他在楚王以相位利诱的时刻,不愿去做受刑的“牛”,保持了自己清洁的人格。②苏武就能当得起这句,他身处北漠十九年,手持汉节而牧羊,并没因为环境的恶劣投降匈奴。③文天祥就能当得起这句,他虽身陷囹圄,毅然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句意解释2分,举例评介4分)

18 ①注意你的行动;②它会变成你的习惯;③注意你的习惯;④它会变成你的命运。(各1分)

高中语文(必修5)检测题

石油中学魏宝平

2009年9月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必修五试题 安徽马鞍山市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组 考生注意: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迄今收讫精益求精筋疲力尽 B.枭雄袅娜始终不逾瑕不掩瑜 C.崛起倔强鱼目混珠锱珠必较 D.萧瑟笙萧宁缺毋滥烂熟于心 2.下面语段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两种南辕北辙的人生,有的成为伟人,有的成为罪人。也许没有一个人在为官之初就想祸国殃民,他们几乎都是翻云覆雨,想做一番为国利民的大事业,然而,人生的种种利欲的诱惑,往往使这些人离经叛道。这些反面角色给后人带来了警示。在人生的分水岭上,何去何从,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A.南辕北辙 B.翻云覆雨 C.离经叛道 D.掉以轻心 3.下列各句,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十月九日,广东亚运会的圣火点燃仪式正式启动,为迎接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全国各大城市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是轰轰烈烈的。 B.提高居民收入的含金量,应大幅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如果物价上涨过快,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物价,就必然导致居民实际收入缩水。 C.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重申,中国对稀土的生产、贸易和开采实行有序管理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不会把稀土作为讨价还价的工具”。 D.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平抑房价,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央政府坚决遏制部分大、中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 4.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性格鲜明而又颇具复杂性 ②甚至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 ③有时他很狭隘 ④当刘备、关羽做他的下属时,他都曾以礼相待 ⑤但他有时又具有宽容的气度 A. ③①②⑤④ B. ②①③⑤④ C.①③②⑤④ D. ④③①②⑤ 二、(9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5~7题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高二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总结 【一】 一、文言实词 (2)众人匹之 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 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

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 1.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悲乎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7.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 ) 朝来暮去颜色故。(古义:容貌。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古义:叹息声。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刚才。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古:逃跑。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 ) ) ) ) 赢粮而景从。(古:背负,担负。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第二卷两部分,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第Ι卷(共3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盘缠( chan ) 迤.逦(yǐ) 喝.彩( hē ) 玷.辱( diàn ) B.尴.尬( gān ) 洗漱.(s hù) 毡.笠( zhān ) 讥诮.( xiào ) C.庇.护( bì)央浼.( miǎn )降.服( xián g ) 怂.恿( sǒng ) D.凫.水(fú) 酒馔.( zh uàn )斜睨.( nì) 笑靥.(yè)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斟酌凛冽寒喧不加思索 B. 妥当睥睨眺望义愤填赝 C. 休憩糍粑厮打撕心裂肺 D. 消耗赍发搠扎提心掉胆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环境优雅的会客室,装点时尚大胆,设计奇特而又催人奋进的文化墙上,各种堂而皇之 ....的美文,让人陶醉。 B.为确实做好返校学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校通过严把学生入口 关,确保了学生的健康安全,同时也体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 ....的关怀。 C.退休后的老张,认为自己正年富力强 ....,除了享受自己幸福的生活以外,也是回报社会、再次创业的大好时机。 D.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1.5万余人,让众多“考碗族”耿耿于怀 ....了几天的职位表终于在昨天出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葛振华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本村经济的确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确气息。 B.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C.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D.阅览室图书经常出现“开天窗”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一现象反映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者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共3题,9分) 青春不等于文学 周国平 时下流行青春文学。韩寒和郭敬明创造了令人口惊叹畅销奇迹,新概念作文大赛顿时成为耀眼的品牌,小作家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各地破土而出。 青春拥有许多权利,文学梦是其中之一。但是,我不得不说,青春还是金秋,只问是不是文学。在文学的国度里,青春、美女,海归、行走都没有特权,而人们常常在这一点发生误会。问你会不会拉提琴,如果你回答也许会,但还没有试过,谁都知道你是在开玩笑。然而,问你会不会觉得你是严肃的。指出这一点的是托尔斯泰,他就此议论道:任何人都能听出一个没有学过提琴的人拉出的音有多难听,但要区分胡写和真正的文学作品却须有相当的鉴别力。 我读过一些青春写手的文字,总的感觉是空洞、虚假而雷同。有两类青春模式。一是时尚,背景中少不了咖啡厅、酒吧、摇滚,内容大抵是臆想的爱情,从朦胧恋、闪电商业局、单商业局、失商业局到多角恋、畸恋,由于其描写的苍白和不真实读者不难发现,这一切恋归根到底只是自恋而已。另一类是装酷,夸张地显示叛逆姿态,或者房间地编造惊世骇俗情节。文字则漫无节制,充斥着没有意义的句子,找不到海明威所说的那种“真实的句子”。我们从中看到的是没有实质的情调,没有内涵的想象对虚构和臆造的混淆,一句话,是对文学的彻底误

高二语文必修五阶段性测试题

新泰二中2010级高二阶段性检测一 语文试题 2011.10.19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36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谂知(rěn)龟裂(jūn)伶俜 (língpīng ) 蝇(yíng)头微利.....B.谨庚(gēng)蟪蛄(huìgū)晦朔(shuò)蓬蒿(gāo) ......C.迍迍(dūn)萦回(yíng)夭阏(yāo yù)呱呱(ɡū)而泣.....D.玉醅 (pēi ) 契(qì)约狙(jū)击举案(àn)齐眉....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哽咽葳蕤主薄铤而走险 B、伶聘公姥窈窕谈笑风生 C、慰藉誓违怅然委曲求全 D、婀娜掷躅嗟叹一筹莫展 3、下列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8岁的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不负众望,赢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赛金牌。心直口快 的她不忘父母含辛茹苦养育之恩,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拿了金牌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她的回答受到中国体育官员于再清的批评: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但网民们特别是年轻网民对于再清批评意见的指责却不绝如缕。 A. 不负众望 B. 心直口快 C. 含辛茹苦 D. 不绝如缕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日本丰田汽车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脚垫门”、“加油踏板门”等相继出现,原因是过度扩张、忽视质量问题造成的,丰田“召回门”事件无疑给国内的一些汽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B.国家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拥有的权利,首次把“知情权”放在权利的第一位,并且用“您”来称呼纳税人,这一改变立刻得到社会的赞许。 C.布匹面料制造商利用化学工程的研究成果,把大量蓝色、红色的轻薄梭织棉布投放市场,供那些生产预防免受紫外线伤害的产品的厂家选用。 D.迪拜世界公司宣布暂停偿还部分债务,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振荡,我们可以从这一事件中反映一个问题,过度依赖房地产业容易导致金融危机。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长寿长乐补酒有增强免疫力、抗老防癌之奇功,能调控血压、改善血凝状况,对治疗腰腿痛、神经衰弱及不育症均有显著疗效。.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考试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考试

————————————————————————————————作者:————————————————————————————————日期:

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试题 为了巩固大家的语文知识,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五综合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飏(yánɡ)壶觞(shānɡ) 矫首(jiáo) 窈窕(yǎo) B.台隍(huánɡ) 绣闼(tà) 遄飞(chuán) 捧袂(mèi) C.榆枋(fānɡ) 晦朔(sù) 穷发(fà) 泠然(línɡ) D.供养(ɡònɡ) 逋慢(bū) 矜育(jīn) 侥幸(jiǎo) 【解析】A项,“矫”应读jiǎo;C项,“朔”应读shuò;D项,“供”应读ɡōnɡ。 【答案】 B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臣以供养无主木欣欣以向荣 B.控蛮荆而引瓯越天柱高而北辰远 C.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解析】A项,前者是介词,因;后者是连词,表修饰。B项,都是连词,表并列。C项,都表示顺着上文的语意,申说应有的结果。D项,都是结构助词“的”。 【答案】 A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宾主尽东南之美 D.则刘病日笃 【解析】C项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B、D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答案】 C 4.下列各项中对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齐谐》者,志怪者也③彼且奚适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问征夫以前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 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 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常

1.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代表作:《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水浒传》是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共 120 回。小说以 “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水泊梁山 108 名英雄好汉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 治者的残忍与腐朽,歌颂了好汉们除暴安良的英雄行为;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刺配后,几经周折后被分到看守草料场的 工作。因大雪压塌住处,无奈来到一个破旧的山神庙暂住一宿。正因此才凑巧听见 门外陆谦和富安的谈话,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点被害死。恼怒中,林冲终于 爆发,提枪戳死两人。可以说,正是这次事件,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 景化为泡影,走投无路,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 中国的四大名著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2.契诃夫, 19 世纪末期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 和著名的剧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 王”的美称。代表作:短篇小说《套中人》、《变色龙》,戏剧:《樱桃园》, 《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 3.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中篇《边城》 是他的代表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 白。 4.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田园诗鼻 祖,田园诗用语质朴自然。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 5.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 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6.庄子,名周,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 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书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或称《南 华真经》,现存 33 篇。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 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高度评价庄 子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 要》 ) 7.李密,西晋文学家。代表作《陈情表》。表是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8.朱光潜,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代表作 有美学佳作《谈美》。有“美学老人”之称。 9.钱钟书,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的学术著作有《谈艺录》, 《管锥编》 ,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 短篇小说《人.兽.鬼》, 著名长篇小说《围城》。《围城》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画了抗战环境下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试卷

高二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文言选择题。(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 ..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乃瞻衡宇B.穷睇眄于中天 C.零丁孤苦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没有 ..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阮籍猖狂 ..不许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C.腹犹果然 ..蓬蒿之间 ..D.翱翔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是是() A.当敛裳宵.逝B.俊采星.驰 C.宾主尽东南之美.D.则刘病日.笃 4.下列各句中“之”字意义与用法不同 ..于.其他三项的是() 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B.悦亲戚之.情话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下列各项中对相同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齐谐》者,志怪者也。③彼且奚适也④杨意不逢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⑥问征夫以前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而莫之夭阏者 A.①/②⑦/③④⑥/⑤⑧B.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C.①⑥/②⑦/③④⑧/⑤D.①⑥/②⑦⑧/③④/⑤ 二、按课文内容默写。(26分) (1),知来者之可追。(8),物换星移几度秋。(2),鸟倦飞而知还。(9),命途多舛。(3),抚孤松而盘桓。(10)穷且益坚,。(4)登东皋以舒啸,。(11),桑榆非晚。(5)木欣欣以向荣,。(1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6),彩彻区明。(13),形影相吊。(7),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文言文阅读题。(共4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6—9题。(20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2单元 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⑥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 不许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乎遑欲何之为故)2()1( B.?? ?????辞不赴命供养无主以臣遂见用于小邑余贫苦以家叔,)2(,)1( C.?? ?????亦若此矣其自视也征一国者而控于地而已矣而时则不至,,)2(,)1( D.?? ?????已是汤之问棘也而昨非是觉今实迷途其未远)2(,)1( 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最新高二语文必修五试题期末试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试题期末测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碜力能扛鼎垂手可得俗不可奈 B.虐杀食不厌精突如奇来寥若晨星 C.肆意举止安详方枘圆凿烘云托月 D.编撰好景不长捍然不顾以逸待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 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0年4月6日,《鲁迅箴言》由三联书店出版。365条箴 言,让读者感受到了鲁迅温馨的力量和韵致 ..。 B.他性格内向,不善与陌生人打交道,刚见到她的时候,脸都 涨红了,期期艾艾 ....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C.象棋人机大战凸显了计算机思维与人类思维的差别,观战的 内行觉得计算机的走法其实很普通,但我这个象棋方面的半瓶醋 ...却对各种奥妙困惑不已。 D.上清寺是最具传奇色彩的地方,周公馆、桂园、人民大礼堂、 三峡博物馆……,举手投足 ....间都可以窥见历史的遗踪和时代的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李刚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当起了村支书,他积极寻找发展本村经济的切入点,考虑问题与众不同,给村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B.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D.有专家认为,保护圆明园遗址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复建,哪怕是“部分”复建,而是研究、发掘她展现出的遗存或废墟的价值。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

新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必修五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原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译文 我家境贫困,耕种田地不够用来供给自己(生活)。孩子生了一屋子,米缸里没有储存的粮食,维持生活所需要的东西,(我也)没有得到它的办法。亲戚朋友经常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求官又没有门路。刚巧碰上有出使到外地去的事情,各地州郡长官都以爱惜人才为美德,我的叔父因为(看到)我贫困艰苦(就加以推荐),于是就被任命为小城的官吏。在那时,战乱还没有平息,心里害怕远地的差使。彭泽县距离家乡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之用,因此就请命要了下来。(但)没几天,思念田园,就产生了归乡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勉强做作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是切肤之痛,但违背自己本心(更会)使我受到双重的痛苦。我曾经做过一些事情,(但)都是为了口腹的需求而勉强驱使自己;于是烦恼得愤懑不已,感到自己非常有愧于平生的志愿。但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可是)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心情悲痛,希望立刻就去奔丧,于是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秋八月到冬季,在官位上做了八十多天。趁着这件事情来抒发自己心里的情意,写了篇文章命名为《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检测 单元质量检测三

人教必修五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中国茶道 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橘皮、桂圆、红枣等来喝;另一类是“清饮”,不加入任何有损茶的本味、真香的配料,单用开水泡喝。“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喝茶”;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品茶”;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茶艺”;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但讲究表现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内涵。 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茶道追求“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太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太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庄子说:“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老子和庄子所启示的“虚静观复法”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道德的无上妙法。道家的“虚静观复法”在中国的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 “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交朋结友;佛家讲茶道,意在参禅悟道,见性成佛;道家讲茶道,意在品茗养生,羽化成仙;普通百姓讲茶道,意在去腥腻,涤烦渴,享受人生。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

最新语文必修五测试题

精品文档 第2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钟明鼎食老当益壮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淹淹一息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C.千里逢迎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皇天后土 D.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芥书生形影相吊 2.下列各句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②云销雨霁,彩彻区明③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而止④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⑤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⑥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A.①②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③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身之志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故为乎遑欲何之???A.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用于小邑???B. ?(2)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1)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C. ?(2)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D. ?(2)汤之问 棘也是已???5.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 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 一般将辞赋并称。 B.《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 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逍遥游,即超然物外、无拘无束、绝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自由地生活在社会上。它是庄子不满黑暗现实的羁绊而提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与 社会理想。 D.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对某些事情陈述自己的看法或有所议论,也用于臣 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6.《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 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 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岭南,历史上是指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范围包括了我国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的大部分以及越南北部。五岭之名,最早起于秦。《史记·张耳陈馀列传》云:“(秦)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今人多把“五岭”解释为大庾岭、越城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五座山的总称。不过,历史上有人认为,五岭并非专指五座山的名称,而是指五条入岭的通道。五岭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福建五省区交界处,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 “岭南地区属于古代‘五服’之‘荒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岭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陈恩维说,古代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岭南负山临海,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在历史上曾长期阻碍了该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古人的政治地理观念里,岭南给人以边远、偏僻、贫穷、蛮荒的印象。王风未被,春风不度,所以唐杜佑在《通典》中说:“五岭之南,涨海之北,三代之前是为荒服。”明确指出岭南远离政治中心、经济落后。 唐宋之际,岭南是政府安置流人谪宦的聚居地,据统计,两《唐书》所载唐代有名有姓且有具体贬谪地者共211人,其中岭南道就有138人,约占贬谪总人数的65%,此外载有人名无具体地名或有地名无具体人名的岭南谪宦还有200人左右。而宋代整个岭南地区的谪宦,仅见于史籍者,即有400多人,湮没无考者,则更是不计其数。柳宗元《舍弟宗一》诗曰:“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二十年。”在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侯艳看来,“一身去国”是被社会文化主流抛弃和政治追求失败后的无限悲怨,“万死投荒”之“荒”无疑是唐宋文人对于贬所“岭南”的整体印象,此乃地理印象、历史印象与现实印象叠加的产物。 中原文人通常在异化的地理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认同的感受不大一样,因此岭南带给文人的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也完全不同。“瘴”是古人对岭南之地描写最多也最具标志性的一个词。何为“瘴”?瘴是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其产生与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关。 到唐以后,随着贬谪流寓至岭南的文士不断增多,关于“瘴”的描写越来越多。据相关学者统计,《全唐诗》中,“瘴”这个字共出现了288次,其中与岭南相关的超过了200次。“瘴疠”出现30次,“瘴云”出现23次,“瘴烟”出现21次,“瘴雨”出现17次,“瘴海”出现16次……宋之问、刘禹锡、苏轼等人的文作都曾对此做过大量描述,不难看出,“瘴”字在当时已成为流寓文士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人教版)】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质量检测(含解析人教版)】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五 一、基础巩固(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行伍(háng)跬步(kuǐ) 锋镝(dí)锲而不舍(qiè) B.逡巡(qūn)鞭笞(chī) 句读(dòu)经传(zhuàn) C.氓隶(méng)劲驽(jìn) 瓮牖(yǒu)参省(xǐng) D.中规(zhòng)槁暴(pù) 遗镞(zú)老聃(dān) 解析:C项,“劲”应读jìng。 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③以致天下之士 ④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⑤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③⑤ B.②⑥⑦ C.③④⑤ D.②④⑧ 解析:①“然而”意为“这样,那么”;②“肥饶”与现代汉语 相同;③“以致”意为“用来招纳”。④“逡巡”与现代汉语相 同;⑤“以为”意为“把……设为”;⑥“用心”意为“使用心 力”;⑦“从而”意为“跟随并且”;⑧“先后”与现代汉语相同。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C.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②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①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解析:A项,①连词,表递进,并且;②连词,表转折,却。B项,①连词,表因果,所以;②形容词,原来的。C项,①代词,它 的;②副词,大概。D项,①②都是助词,的。 答案:D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归咎,归罪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测试题(一大张,780份)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渗漉.(lù) 偃.(yǎn)仰呱呱.(guā)坠地茕.茕孑立(qióng) B.栏楯.(shǔn) 珊珊.(shān) 断壁颓垣.(huān) 终鲜.兄弟(xiǎn) C.扃牖.(yǒu) 异爨.(cuàn) 奴颜婢.(bì)膝逮.奉圣朝(dài)D.枇.(pí)杷修葺.(róng) 如丧考妣.(bǐ) 猥.以微贱(wèi) 2.选出对下面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往往 ..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 B.而.母立于兹(你)顷之.(音节助词) 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 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中的文言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庭中()为篱,()为墙,凡再变()。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乳二世,先妣抚()甚厚。 A.初已矣也彼 B.始已也矣其 C.始已矣也之 D.初已也也之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 ....。 B.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 .. 虚名 ..、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 C.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 ....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被困难吓倒。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B.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里·波特与密室》和《哈里·波特与魔法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C.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6.下列各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 A.妪,先大母婢也。 B.某所,而母立于兹。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D.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臣具以表闻 B.臣以险衅 C.臣以供养无主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8.下类各句中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两下里。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蜗角”和“蝇头”都是形容极小,这里比喻张生对莺莺的情感极其淡薄。

高中语文必修五单元测试卷全套 (含答案)新人教版必修5

必修五第一单元测试 一、基础知识 (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赍.(j ī)发 迤.逦(l ǐ ) 仓廒.(áo ) 孤僻. (p ì) B.辖.(qi á)制 怂.(s ǒng )恿 酒馔.(zhu àn ) 吃荤. (h ūn ) C.伶?(l íng )俐 碾轧?(y à) 嘟囔?(nang ) 窸窸窣?(z ū)窣 D.皱褶.(zh ě) 娇嗔.(zh ēn ) 吮.(sh ǔn )吸 战战兢兢.. (j ī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玷辱 沾染 拈轻怕重 缝补 船篷 篷荜生辉 B.讥梢 消失 静悄悄 交头接耳 六神无主 战战兢兢 C.稍稍 树梢 度日如年 渡船 谙熟 黯然神伤 D.皱褶 熠熠 光怪陆离 嗔怪 慎重 嗔目结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 了足足十五年。 (2)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 的对象。 (3)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小脸上的眼镜, 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 A.辖制 嘲笑 制服 B.管制 嘲笑 降服 C.辖制 取笑 降服 D.管制 取笑 制服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C.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二、课内阅读(24分,每小题3分) (一)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维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远大,您的举动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却这么马马虎虎,唉,这么马马虎虎!您穿着绣花衬衫出门,人家经常看见您在大街上拿着书走来走去;现在呢,又骑什么自行车。校长会听说您和您姐姐骑自行车的,然后,这事又会传到督学的耳朵里……这还会有好下场吗?” ———《装在套子里的人》 5.别里科夫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降服柯瓦连科? 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别里科夫具有怎样的性格? (二)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