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雷暴分布特征分析
国内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之欧阳音创编

49.4
格尔木市
2.3
长沙市
46.6
遵义市
53.3
德令哈市
19.3
衡阳市
55.1
凯里市
59.4
29、宁夏回族自治区
大庸市
48.3
六盘水市
68.0
银川市
18.3
邵阳市
57.0
兴义市
77.4
石嘴山市
24.0
郴州市
61.5
24、云南省
固原县
31.0
20、广东省
昆明市
63.4
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州市
国内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时间:2021.03.11
创作:欧阳音
附录D全国主要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统计表
地名
雷暴日数(d/a)
地名
雷暴日数(d/a)
地名
雷暴日数(d/a)
1、北京市省
2、天津市
29.3
四平市
33.7
福州市
53.0
3、上海市
28.4
通化市
36.7
厦门市
30.1
18、湖北省
本溪市
33.7
蚌埠市
31.4
武汉市
34.2
锦州市
28.8
安庆市
44.3
宜昌市
44.6
9、吉林省
芜湖市
34.6
十堰市
18.8
长春市
35.2
阜阳市
31.9
施恩市
49.7
地名
雷暴日数(d/a)
地名
雷暴日数(d/a)
地名
雷暴日数(d/a)
黄石市
50.4
全国年平均雷暴日数讲解学习

70.O
益阳市
47.3
赣州市
67.2
永州市(零陵)
64.9
广昌县
70.7
怀化市
49.9
l5
山东省
梆州市
61.5
济南市
26.3
常德市
49.7
青岛市
23.1
19
广东省
淄博市
31.5
广州市
813
枣庄市
32.7
汕头市
52.6
东营市
32.2
湛江市
94.6
操坊市
28.4
茂名市
94.4
烟台市
23.2
深圳市
73.9
73.2
西宁市
32.9
甘孜县
80.7
格尔木市
2.3
西阳土家族自治县
德令哈市
19.8
苗族自治县
52.6
化隆回族自治区
50.1
23
贵州省
茶卡
27.2
贵阳市
51.8
27
宁夏回族自治区
六盘水市
68.O
银川市
19.7
遵义市
53.3
石嘴山市
24.0
24
云南省
固原县
31.0
济宁市
29.1
珠海市
64.2
日照市
29.1
韶关市
78.6
l6
河南省
梅县市
80.4
郑州市
22.6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
开封市
22.0
南宁市
91.8
洛阳市
24.8
柳州市
67.3
平顶山市
22.O
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数统计2017版

全年雷暴日数(天/年)全年雷暴日数(天/年)全年雷暴日数(天/年)1. 北京市 1. 河北省 1. 内蒙古自治区01 北京市 36.3(25.0℃)01 石家庄市 31.2 (27.3℃)01 呼和浩特市 36.1 (20.1℃)02 密云 45.302 唐山市 32.702 包头麻池 34.7 (22.6℃)03 邢台市 30.203 乌海市(海勃湾) 16.6 3. 安徽省04 保定市 30.7 (24.5℃)04 赤峰市 32.405 张家口市 45.4 (21.0℃)05 二连浩特市 23.301 合肥市 30.106 承德市 41.9 (23.3℃)06 海拉尔市 30.1 (14.0℃)02 芜湖市 34.607 秦皇岛市 34.707 东乌珠穆沁旗 32.403 蚌埠市 31.4 (27.3℃)08 沧州市 29.408 锡林浩特市 31.404 安庆市 44.309 乐亭 32.109 通辽市 27.505 铜陵市 32.210 南宫市 28.610 东胜市 34.806 屯溪市 57.511 邯郸市 28.811 杭锦后旗 23.907 阜阳市 31.912 蔚县 45.112 集宁市 47.308 宿州市 32.813 围场 44.013 加格达奇 28.709 宿县 31.8 (26.6℃)14 丰宁 50.814 额尔古纳右旗 28.710 蒙城 26.515 怀来 44.315 满州里市 28.311 六安 39.416 遵化 51.216 博克图 33.712 霍山 44.717 蔚县 50.617 乌兰浩特市 29.8 (21.7℃)13 毫县 28.018 昌黎 24.718 多伦 45.519 涞源 37.019 林西 40.320 定县 31.720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33.94. 澳门特别行政区21 沧县 33.121 额济纳旗 7.822 衡水 27.322 化德 43.601 澳门特别行政区暂无23 邯郸市 27.323 开鲁 32.024 蔚县 45.16. 重庆市 3. 宁夏回族自治区3. 湖南省01 达县市 37.101 银川市 18.3 (21.5℃)02 涪陵市 48.501 长沙市 46.6 (29.1℃)02 石咀山市 24.001 重庆市 36.0 (28.2℃)02 株洲市 52.303 固原县 31.002 沙坪坝 40.103 衡阳市 55.104 中宁 15.401 纂江 42.504 邵阳市 57.005 盐池 26.405 岳阳市 45.006 同心 25.08. 福建省06 大庸 48.307 固原 34.807 益阳市 47.301 福州市 53.008 永州市(零陵) 65.3 5. 青海省02 厦门市 47.409 怀化市 49.903 莆田市 43.210 郴州 61.501 西宁市 31.7 (17.4℃)04 三明市 67.511 常德市 54.302 格尔木市 2.305 龙岩市 74.112 涟源市 54.803 德令哈(乌兰县) 19.306 宁德县 54.013 沅江 48.804 化隆县(巴燕) 50.1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数统计07 邵武市 72.914 安化 57.205 茶卡镇 27.208 长汀 79.515 沅陵 63.606 冷湖镇 2.509 泉州市 38.416 花垣 53.807 茫崖镇 5.010 漳州市 60.517 溆浦 56.708 德令哈市 19.311 建阳县 65.518 新化 53.309 刚察县 60.412 浦城 72.919 沚江 66.410 都兰县 8.813 泰宁 70.620 武冈 63.611 同德县 56.914 南平 64.521 零陵 64.112 曲麻莱县 65.715 永安 75.513 杂多县 74.916 上杭 81.5 5. 湖北省14 玛多县(黄河沿) 46.815 班玛县 73.410. 甘肃省01 武汉市 34.216 祁连托勒 41.802 黄石市 50.4 (27.6℃)17 祁连 56.001 兰州市 23.6 (21.5℃)03 十堰市 18.818 互助却藏滩 75.602 金昌市 19.604 老河口市 26.019 玉树 69.403 白银市 24.605 随州市 35.120 同仁隆务 60.704 天水市 16.306 远安 46.505 酒泉市 12.9(24.7℃/0.5m)07 荆州市(江陵) 38.47. 山东省06 敦煌县 3.508 宜昌市 44.6 (27.2℃)07 靖远县 23.909 襄樊市 28.101 济南市 25.4 (28.7℃)08 夏河县 63.810 恩施市 49.702 青岛市 20.8 (27.3℃)09 安西县 7.111 汉口 36.703 淄博市 28.310 张掖市 11.9 (22.3℃)12 郧西 39.004 枣庄市 31.511 窑街(红古) 30.213 郧阳 31.005 东营市(垦利) 32.212 玉门镇 8.614 光化 28.1 (28.3℃)06 潍坊市 28.413 高台 12.515 竹溪 38.707 威海市 21.214 祁连山 20.116 宜城 28.508 沂源 36.515 武威 13.717 随县 34.809 烟台市 23.216 环县 28.318 钟祥 42.010 济宁市 29.117 榆中 36.619 巴东 35.611 日照市 29.118 临夏 39.920 英山 54.812 龙口 29.819 平凉 32.821 天门 43.613 惠民 29.120 临洮 35.522 江陵 47.714 德州 29.223 五峰 51.015 禹城 21.012. 广东省24 来凤 61.616 临清 22.025 崇阳 51.817 益都 24.001 广州市 76.1 (30.4℃)18 冠县 23.302 汕头市 52.6 (29.4℃)7. 黑龙江省19 泰山 29.603 湛江市 94.6 (30.9℃)20 泰安 31.304 茂名市 94.401 哈尔滨市 27.7 (18.4℃)21 兖州 29.105 深圳市 73.902 齐齐哈尔市 27.722 荷泽 30.606 珠海市 64.203 双鸭山市 29.823 临昕 28.207 韶关市 77.904 大庆市(安达) 31.908 梅州 79.605 牡丹江市 27.59. 陕西省09 南雄 84.706 佳木斯市 32.210 连县 71.807 伊春市 35.401 西安市 15.611 梅县 83.108 绥芬河市 27.102 宝鸡市 19.712 揭阳 77.309 嫩江县 31.303 铜川市 25.713 惠阳 87.110 漠河乡 35.204 榆林市 29.614 高要 105.711 黑河市 31.505 延安市 30.5 (24.3℃)15 汕尾 52.912 嘉荫县 32.906 略阳县 21.916 宝安 68.413 铁力县 36.307 山阳县 29.417 信宜 108.914 克山县 29.508 汉中市 31.418 台山 87.815 鹤岗市 27.309 榆林县 29.919 徐闻 98.816 虎林县 26.410 安康市 32.317 鸡西市 29.911 渭南市 22.114. 广西壮族自治区18 安达 32.512 绥德 39.0 (24.8℃)19 尚志 43.613 洛川 32.301 南宁市 84.614 华山 27.302 柳州市 67.39. 江苏省15 武功 20.103 桂林市 78.216 商县 31.304 梧州市 93.501 南京市 32.6 (27.7℃)17 佛坪 35.505 北海市 83.102 连云港市 29.618 镇安 36.306 百色市 76.803 徐州市 29.4 (25.9℃)19 宁陕 36.007 凭祥市 82.704 常州市 35.708 河池市 64.005 南通市 35.611. 上海市09 全州 62.006 淮阴市 37.810 融安 80.807 扬州市 32.901 上海市 28.4(27.2℃)11 金城江 63.708 盐城市 31.912 贺县 91.509 苏州市 28.113. 山西省13 蒙山 89.110 泰州市 32.114 都安 79.911 沭阳 32.301 太原市 34.5 (24.7℃)15 百色 71.212 睢宁 35.802 大同市 42.3 (23.0℃)16 田东 78.113 东台 39.003 阳泉市 40.017 桂平 100.814 高邮 37.604 长治市 33.718 靖西 72.515 镇江 22.305 临汾市 31.119 玉林 102.616 溧阳 43.506 离石 38.520 钦州 96.507 晋城市 32.011. 江西省08 山阴 41.616. 贵州省09 五台山 43.801 南昌市 56.4 (29.9℃)10 和顺 39.401 贵阳市 49.4 (24.1℃)02 景德镇市 59.811 介休 39.002 六盘水市 68.003 上饶市 65.012 沁县 39.303 遵义市 53.3 (25.0℃)04 吉安市 71.6 (27.8℃)13 河津 24.704 桐梓 46.705 宁岗 78.214 运城 23.005 凯里市 59.406 广昌 69.406 毕节 61.307 九江市 45.7 (28.9℃)15. 河南省07 盘县 80.108 新余市 59.408 兴义市 77.409 鹰潭市(贵溪县) 70.001 郑州市 21.4 (26.3℃)09 独山 53.110 赣州市 67.202 开封市 28.2 (26.8℃)10 沿河 47.511 广昌县(盱江镇) 70.703 洛阳市 24.8 (27.1℃)11 赤水 45.312 彭泽 57.204 平顶山市 28.912 思南 54.213 庐山 48.305 焦作市 26.413 铜仁 57.014 修水 67.806 安阳市 28.614 黔西 61.515 玉山 65.707 濮阳市 28.015 镇远 51.516 宜春 67.508 信阳市 28.816 威宁 68.517 萍乡 68.709 南阳市 30.617 锦屏 43.118 南城 71.110 卢氏 25.418 安顺 63.119 乐安 65.011 驻马店市 31.419 榕江 62.0(28.5℃)20 遂川 69.712 固始 36.320 罗甸 72.921 大余 74.513 商丘市 25.022 寻乌 84.614 三门峡市 24.318. 辽宁省15 新乡 24.113. 吉林省16 许昌 25.5 (26.1℃)01 沈阳市 26.9 (21.7℃)17 栾川 25.202 大连市 19.201 长春市 35.2 (19.3℃)18 鲁山 31.103 鞍山市 26.902 吉林市 40.519 淮阳 24.104 本溪市 33.7 (22.1℃)03 四平市 33.720 西峡 40.005 丹东市 27.304 通化市 36.721 汝南 28.906 锦州市 28.805 图门市 23.822 泌阳 32.307 营口市 30.006 白城市 29.908 阜新市 27.707 桦甸市 40.417. 天津市09 朝阳市 36.908 天池 28.410 彰武 39.309 长岭 37.101 天津市 29.3(24.5℃)11 抚顺 28.310 双辽 35.102 塘沽 25.312 建平 36.411 延吉 22.812 海龙 40.5计全年雷暴日数(天/年)1. 四川省01 成都市 34.0 (26.7℃)02 自贡市 37.603 渡口市 66.304 泸州市 39.105 乐山市 42.906 绵阳市 34.9 (26.1℃)07 平武 32.0 (24.1℃)08 仪陇 36.409 内江市 40.610 攀枝花市 66.311 若尔盖 64.212 马尔康 65.713 巴塘 78.414 康定 52.115 西昌市 73.2 (24.9℃)16 甘孜县 81.5 (19.5℃)17 酉阳县(钟名镇) 47.918 阿坝 90.019 松潘 54.920 广元 28.4 (25.4℃)21 万源 30.422 巴中 37.123 德格 75.824 茂汶 24.925 炉霍 78.326 达县 38.227 奉节 43.828 小金 51.729 灌县 41.830 南充 40.1 (28.8℃)31 万县 47.232 梁平 46.133 乾宁 96.634 遂宁 41.935 简阳 48.4 (27.0℃)36 理塘 87.137 雅安 35.738 内江 41.239 峨眉山 42.240 汉源 48.541 自贡 43.842 彭水 42.543 九龙 67.644 泸州 40.9 (27.8℃)45 宜宾 39.3 (27.8℃)46 马边 46.047 越西 75.348 雷波 52.749 盐源 88.050 会理 74.951 达川市 37.13. 台湾省01 台北市 27.95. 香港特别行政区01 香港 34.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1 乌鲁木齐市 9.3 (22.1℃)02 博乐阿拉山口 27.803 塔城市 27.704 富蕴县 14.005 库车县 26.506 克拉玛依市 31.307 石河子市 19.408 伊宁市 27.209 哈密市 6.810 库尔勒市 21.611 喀什市 26.512 奎屯市(乌苏县) 21.013 吐鲁番市 8.7 (31.7℃)14 且末县 4.615 和田市 2.816 阿克苏市 32.717 阿勒泰市 21.418 巴里坤 19.819 鄯善 7.220 麦盖提 6.721 于田 3.69. 西藏自治区01 拉萨市 68.902 日喀则县 78.803 昌都县 57.104 林芝县(普拉) 47.505 那曲县 85.206 噶尔县 19.107 改则县 43.508 察隅县 14.409 申扎县 68.810 波密县 10.211 定日县 43.412 丁青 76.513 泽当 57.314 江孜 75.011. 云南省01 昆明市 63.4 (22.9℃)02 东川市 52.403 个旧省 50.204 大理市 49.805 景洪县(允景洪)116.406 昭通市 58.4 (20.8℃)07 丽江县(大矸镇) 75.808 腾冲 79.809 临沧 82.310 思茅 97.411 德钦 20.612 元江 71.713 独山 58.214 中甸 45.715 镇雄 64.016 华坪 87.017 会泽 60.618 东川汤舟 48.219 宾川 58.520 元谋 82.021 楚雄 63.522 丘北 78.023 开远 77.724 耿马勐定 98.625 澜沧 97.926 江城 71.327 河口 108.028 勐腊 111.513. 浙江省01 杭州市 37.6 (27.7℃)02 宁波市 40.003 温州市 51.004 衢州市 57.605 舟山 28.706 丽水市 60.507 金华 61.908 嘉兴 40.009 遂昌 56.310 龙泉 64.911 衡县 56.414. 海南省01 海口市 104.302 儋县 121.003 琼海 105.504 三亚市 69.901 琼中 115.502 西沙 29.7。
1976—2017年内蒙古最大风速时空特征分析

文章编号 1005-8656(2019)04-0022-041976—2017年内蒙古最大风速时空特征分析张宇(内蒙古气候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摘要 利用内蒙古58个国家级气象站1976—2017年逐日最大风速资料,分析了逐日最大风速在全年时段及四季时段内的平均值和极大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全区年平均最大风速为6.8m·s-1,四季平均最大风速分别为8.0(春)、6.4(夏)、6.4m·s-1(秋)和6.2m·s-1(冬),以春季最大、冬季最小。
最大风速在各时段的平均值在空间分布上均存在两个高值区,分别位于阿拉善盟东北部—巴彦淖尔市西北部、包头市北部—乌兰察布市北部—锡林郭勒盟西北部;两个低值区,分别位于鄂尔多斯市东部—呼和浩特市中南部、呼伦贝尔市东北部;以及两个在冬—春时段出现的季节性高值区,分别位于兴安盟南部—通辽市北部、锡林郭勒盟偏南部—赤峰市西部。
最大风速的极大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平均值的基本相似,仅春、秋季在空间分布上出现局部高值区。
全区大部分测站逐日最大风速在全年时段和四季时段中的平均值和极大值都有减小的趋势,其中以春季的减弱倾向最为明显,对全年趋势演变的贡献最大。
全区大部分测站最大风速的平均值和极大值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
关键词 最大风速平均值;最大风速极大值;时空分布特征;趋势分析;气候突变中图分类号 P42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4174/ki.nmqx.2019.04.005引言风是表征空气运动的物理量,它是由许多在时空上随机变化的小尺度脉动叠加在大尺度规则运动上的空气流动[1]。
风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例如,风是引起岩石风蚀、水土流失以及沙丘活化移动等现象的关键因子[2],是塑造地形地貌的重要动力;风可促进近地面层的热量和气体交换,影响农田环境条件,也是传播植物花粉和病虫害的媒介之一[3];大风若与低温冻害同时发生,常常会使冻害的损失进一步扩大[4];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应用前景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

收稿日期:2023-06-25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李 静(包头市气象局,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本研究的暴雨过程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挺西伸以及中低层显著切变线共同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下发生的,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㊁葵花8号卫星和S WA N 雷达拼图资料,从雨带的移动与传播㊁红外云图㊁可见光云图㊁水汽云图等方面进行特征分析㊂结果显示:此次暴雨过程主要受西风槽东移,强盛的低空急流,以及暴雨期间,不断新生的小尺度对流单体影响㊂暴雨的水汽源地主要是南海,特别是强降水时段,随着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增强,出现明显的低空急流,向呼和浩特输送源源不断的水汽和能量,这些都为此次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㊂关键词:暴雨;大暴雨;副高;云图中图分类号:P 458.1+21.1(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6 0098 04呼和浩特地处中纬度地区,北依大青山㊁南濒黄河,地形较为复杂㊂北部是山区,中部为平原,南部则多丘陵地带,暖季常受强对流天气影响,造成城市内涝㊁风暴灾害等,给当地的经济㊁社会均造成巨大影响㊂暴雨是夏季常常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同时也是气象预报服务的难点和重点㊂夏季,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带来西南暖湿气流,同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冷暖空气的频繁交汇对流不稳定发生发展易造成暴雨㊂目前,已经有学者通过对多个个例的云型及不同通道的亮温分布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指出静止卫星与业务天气雷达相比能够更早地捕捉到对流云团的发展情况,但因为静止卫星的观测特点,仅能捕捉到对流云顶的特征,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监测和预报强对流不能只依靠该资料,还需要其他多源观测资料配合[1-4]㊂笔者利用常规天气资料㊁卫星资料㊁S WA N 资料从雨带的移动等方面做出对比研究,为今后同类型暴雨 大暴雨的预报和服务提供参考㊂1 天气实况与环流形势分析1.1 天气实况2022年8月13日下午至14日上午,呼和浩特市由北至南出现一次大范围暴雨,局地大暴雨的天气过程㊂从8月13日15:00开始呼和浩特市中南部(和林㊁托县㊁清水河)局地有对流云团生成,且单点强度均在50d B Z 以上,出现短时强降水㊂过程性降水则在13日20时以后开始,全市135个监测站,从13日15:00 14日10:00降水量统计来看,全市大暴雨5个站,暴雨63个站,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土左旗哈素海,为161.8mm ,雨带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暴雨站较为集中,主要在大青山以南;大暴雨站主要分布在土左旗西南地区,以及和林㊂由单站小时降雨量分布来看,降水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13日21:00 14日07:00,其间伴有小时雨量20mm 以上的短时强降水,有明显的中小尺度对流,且此次暴雨期间伴有明显的雷电活动,局地有雷暴大风出现㊂此次强降水结束了呼和浩特市维持较长时间的高温干热天气㊂1.2 大尺度环流背景与影响系统2022年8月13日20:00,500h P a 高空上,副高东退南落,副热带高压588线位于40ʎN~20ʎN 之间,西伸脊点位于120ʎN ,形成带状环流,台风位于日本岛中部,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且有所减弱㊂河套地区的西来槽东移加深,呼和浩特位于槽前,受副高边缘的西南气流和高空槽前的西南气流共同影响,呼和浩特地区的西南气流明显加强;700h P a 上在河套地区有明显的冷式切变线,而850h P a 上在河套南部形成一条东西向的暖式切变线,切变线南侧有明显的低空西南急流,切变线附近不断有对流单体新生,强降水落区主要位于暖式切变线附近㊂强降水区域出现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右侧,有强辐散场与之配合,高空槽向东移动提供了中层干冷空气入侵的条件,同时槽前辐合上升㊃89㊃2023年8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A u gu s t 202316530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16T o t a l N o .530对形成强对流非常有利㊂地面形势场表现为暖低压控制,发生强降水前为暖湿的南风气流控制,为强对流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在气旋触发作用下,致使降水发生前伴随出现短时雷暴大风天气㊂14日08:00,500h P a西风槽东移,呼和浩特市大部位于槽后西北气流中,伴随冷空气东移,雨带东南压,只有呼和浩特市南部清水河县仍有降水,其余地区降水结束(图略)㊂2雨带的移动与传播雷达观测是针对降雨云系最直观的监测手段之一,对2022年13日下午 14日早晨的降雨过程进行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时序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见图1):13日15:00在呼和浩特市南部地区开始有数个小尺度对流单体新生,并沿着西南气流向偏北方向快速移动;土左旗上游也有明显的强对流云团东移,即将影响土左旗及市区㊂16:00多个对流单体在沿着低空急流移动的过程中不断合并加强,且在原有对流云团移动的前方一直有对流单体新生,并合并至原单体中,在和林西部产生了短时强降水,18:00之后对流云团开始减弱,全市以间歇性小雨为主㊂20:00以后,呼和浩特市上游又有多个小尺度对流单体的触发,强度均在55d B Z以上,对流单体东移合并,并在土左西部大青山以南维持发展,与850h P a暖式切变线的位置较为吻合,强回波在此位置2h以上,造成此区域的短时强降水;土左旗及托县交界处在雷达拼图上也可以看到明显的V型缺口,此时的降水也与雷达较为一致㊂23:00暖式切变线附近的回波东移减弱与南侧的雨带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西北 东南向的雨带,一直到14日03:00雨带移动缓慢,在呼和浩特市维持较长时间,且带状回波上不断有对流单体新生并向东偏东南方向移动,带状回波35d B Z以上区域的北边界与850h P a暖式切变线位置较为一致,强降水落区位于此切变线附近及南侧㊂03:00以后冷空气明显南压,呼和浩特市北部武川降水云团逐渐消散,降水基本停止;随着冷空气南压,受不断侵入的冷空气与西南暖湿气流的交绥,地面冷锋前侧依然有不断新生的对流单体,但强度较降水开始时有所减弱㊂06时以后,随着锋区不断南压,此时对流云系与地面的锋区对应较好,锋区增强时,降水云系增强,雨强增大㊂08:00以后全市降水趋于结束,呼和浩特市没有明显的降水回波[5-6]㊂此次暴雨过程,小尺度对流单体在大青山以南地区触发,并不断沿引导气流移动,影响此次强降雨区域,且强降水回波位于850h P a暖式切变线附近及南侧,雨带走向也与其基本一致㊂a.15:00;b.16:30;c.17:00;d.18:00;e.20:00;f.21:00;g.23:06;h.00:42;i.02:18;j.03:18;k.06:06;l.08:36图12022年8月13日—14日雷达拼图㊃99㊃李静㊃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2023年第16期3云图特征分析红外云图可以很好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发生㊁发展和消亡,色调越深,温度越高,卫星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越大;色调越浅温度越低,辐射越小㊂可见光云图能更好地捕捉到小尺度对流云团,对局地对流天气的预报意义重大㊂水汽云图能直观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分布,色调浅白的地区是对流层上部的湿区,一般与上升运动相联系;色调黑区是大气中的干区,对应大气中的下沉运动[1-3]㊂此次个例属于高空槽前大范围的云系影响,云系走向为沿500h P a槽前自西南向东北引导气流方向㊂由葵花8号的红外云图逐时演变来看(见图2),13日11:20位于鄂尔多斯的对流云团受地面辐合线触发并加强,且在云团尾部不断有新生云团,合并加入形成中尺度对流云系,之后随着高层气流东移㊂14:30呼和浩特中北部由露点锋激发了新的对流云团,并与处于鄂尔多斯的云团合并成为新的对流云团;此云团,强度梯度较大,云团边界清晰,云顶亮温达到-48ħ㊂15:30的红外云图上,呼和浩特市主要受588先副热带高压外边缘的对流云团影响,呼和浩特地区已经出现一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同时云团发展到一定高度,且在河套地区多小尺度对流单体不断发展,范围不断扩大,云顶亮温在其西北梯度处达到-52ħ,且逐渐东移完全影响呼和浩特市;此时水汽图上(见图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588线外边缘有一条水汽输送带,色调发白发亮,显示此处的上升运动非常强;可见光图像(图略)上表现为,从14:30开始由露点锋触发的呼和浩特中北部的对流云团上有对流泡,并有竖纹状纹理及暗影,说明其上冲云顶较高,对流旺盛,其色调白亮的位置与红外云图云顶亮温大值区相吻合,而合并形成的对流云团结构较为紧实,云顶光滑有暗影,其东移南压影响市区近两小时,造成市区的短时强降水㊂16:30对流云团继续东移南压,红外云图显示对流云团形成较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 C C,其中心云顶亮温大于-52ħ,17:30对流云团受高空引导气流继续东移南压,而M C C在地面风速辐合同时高空冷空气自上而下从地面入侵,逐步发展为逗点云系,18:30由于地面冷空气进一步加强,云系逐渐南移减弱,19:30随着高空冷空气入侵,云系逐步东移影响呼和浩特南部,造成这一区域的短时强降水;而可见光云图显示随着系统东移,云团由北向南移动,且白亮密实的云团范围越来越大,引起呼和浩特西部的短时强降水,直至18:20随着太阳高度角降低,可见光云图逐渐云团色调逐渐变暗;但在18:50的可见光云图上依然能清晰地看到云系的暗影,证明其发展较为旺盛,与红外云图对比可知,在未来两小时内东移造成呼和浩特南部的短时强降水㊂由于下午不断新生发展的对流云团影响,呼和浩特地区已有一定的短时降水产生,因此低层近地面形成了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这对夜间主体降水的产生也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㊂主体降水时段, 13日20:30副高稳定维持,西南低空急流开始加强,河套地区的暖式切变东移开始影响呼和浩特市,红外云图上也可以看到色调更明亮的云团主要位于低层暖式切变线附近及其南侧2~3个纬度范围之内,与此次的大暴雨落区也基本吻合,同时呼和浩特市南侧不断有新生发展的对流云团进入,并沿引导气流方向,影响呼和浩特市中部地区;水汽图上,整个呼和浩特都是颜色白亮的,说明该区域的上方是范围较大的上升运动区㊂至14日02:00对流云团东移缓慢,稳定维持在呼和浩特市,造成该区域这一时段的强降水,降水时间持续近6h,此时呼和浩特北部云团南压,出现明显的分界线;同样水汽图上,呼和浩特北部武川出现颜色较暗的区域,而且一直向东南方向推进,结合前面分析的高空形势,判断有冷空气自西北地区侵入,证明伴有下沉运动㊂随着西北冷空气向前推进,强对流云团持续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受其影响强度不断减弱,降水也随之逐渐结束[7-8]㊂以上分析表明,此次暴雨 大暴雨降水云系主要特征为:当中低层水汽较为充沛时,云带范围相对宽广,云带走向主要沿500h P a引导气流方向移动;云带的强度和强降水的影响范围主要取决于中低层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抬升条件,副高一方面提供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另一方面,稳定少动也保证了降水的持续时间㊂持续的水汽输送㊁切变线㊁高低空急流㊁地形的触发可诱发对流云团不断的生成和发展,造成了降水过程中副高588线边缘不断有小尺度对流单体持续新生,不断新生的对流云团合并加强,导致系统东移的过程中一直有新的能量供给,从而造成降水天气一直持续没有减弱㊂水汽图上没有出现明显的暗区,说明这次降雨期间冷空气配合一般,直至降水结束,呼和浩特西北地区才开始出现暗区,说明此时冷空气才开始向西南方向移动㊂㊃001㊃总第530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a .15:30红外云图;b .20:30红外云图;c .01:30红外云图;d .15:30水汽图;e .20:30水汽图;f .01:30水汽图图2 2022年8月13日 14日葵花8号卫星云图与500h P a 高度场(实线,单位:d a g pm )㊁850h P a 风场(风矢,单位:m ㊃s -1)叠加4 结论通过对2022年8月13 14日副热带高压边缘中底层辐合导致的暴雨 局地大暴雨雨带的移动和传播㊁卫星云图特征㊁S WA N 特征的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此次暴雨云带走向主要沿500h P a 引导气流方向移动,云带的强度和强降水的影响范围主要受副高影响,呼和浩特位于副高边缘,副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条件,同时其稳定少动的形势也保证了降水的持续时间㊂在稳定降水的同时,副高边缘不断新生的小尺度对流单体通过发展㊁合并㊁加强,进一步影响呼和浩特市的暴雨落区㊂此次暴雨的水汽源地主要是南海,特别是这次强降水期间,西南急流明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和暖空气;过程中中小尺度特征十分明显,且此次暴雨过程以短时强降水为主,说明700h P a 和850h P a 的暖湿气流发展强盛是本次暴雨过程层结不稳定的主要原因㊂②葵花8号红外云图很好地反映了本次天气过程云团的变化情况,发生 发展 消亡,云团发展强盛的区域与呼和浩特市的强降水落区也较为吻合;而V I S 可见光图像和水汽图像上暗区的不同,可以反映此次降水时冷空气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强度不大,侵入时间也比较晚㊂[参考文献][1] 金巍,俞小鼎,曲姝霖,等.辽宁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干侵入和卫星云图演变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6):51-58.[2] 张芹,王洪明.一次东北冷涡背景下的飑线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8,41(2):43-51.[3] 余晖,罗哲贤,朱雪松,等.热带风暴形成过程中的涡旋自组织及其复杂性:一个典型个例的红外云图分析[J ].海洋气象学报,2017,37(2):22-30.[4] 方翀,郑永光,林隐静,等.导致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的云型分类及统计特征分析[J ].气象,2014,40(8):905-915.[5] 樊李苗,俞小鼎.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2013,32(1):156-165.[6] 许长义,易笑园,段丽瑶,等.多种观测资料在一次弱降水雷暴大风分析中的综合应用[J ].气象科技,2017,45(2):355-363.[7] 刘晓初,李潇潇,李燕,等.大连地区雷暴大风探空资料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1):176-181.[8] 胡波,杜惠良,滕卫平,等.基于云团特征的短时临近强降水预报技术[J ].气象,2009,35(9):104-111.㊃101㊃李静㊃一次暴雨过程的雨带移动分析2023年第16期。
呼和浩特市一次飑线系统分析

呼和浩特市一次飑线系统分析张敏【摘要】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高时空密度自动气象站地面观测网等实况资料,对2017年8月7日呼和浩特地区一次飑线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常规观测站资料时空分辨率低,数值预报难以准确描述中小尺度系统,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很难在短时预报中给出飑线的发生发展预报;(2)常规探空资料计算的CAPE值对于飑线发生潜势的指示性是非常有限的;(3)目前业务中,对飑线的预报只能通过大尺度环流背景结合加密自动气象站,以及短时临近雷达监测来实现;(4)高空槽前和东北冷涡后部的西北和偏北气流汇合南下,以及低空切变线带来的偏南气流北送,是这次飑线形成的环流背景.【期刊名称】《内蒙古气象》【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8-11)【关键词】飑线;东北冷涡;切变线;基本反射率【作者】张敏【作者单位】内蒙古气象台,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引言飑线是中纬度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经常会伴有强风、雷暴、大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已经被国内很多学者做过研究[1-5]。
飑线往往很难在大尺度天气图上反映出来,而且数值天气预报还不具备很好的预报中小尺度系统能力,因此,要在短期预报中准确地预报出这类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强度、影响时间是很困难的[6]。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型户外庆祝活动定于2017年8月8日在呼和浩特市野马图举办,内蒙古气象台负责活动日的气象保障活动,这是一次社会影响范围较大的气象保障活动,对预报员的天气预报技能以及气象保障服务技能都是严峻的考验。
在提前3d(8月5—7日)对高空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后认为,内蒙古中部主要受东北冷涡后部偏北气流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图略),呼和浩特市7日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8日以小雨天气为主(图略)。
但实际情况是7日14时,呼和浩特市受到飑线强对流系统影响,出现了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1h降水量达到了10.1mm。
全国年平均雷暴日数

9.9
昌都县
57.1
且末县
6.O
林芝县
31.9
和田市
3.2
那曲县
85.2
阿克苏市
33.1
26
陕西省
阿勒泰市
21.6
西安市
l7.3
31
海南省
宝鸡市
l9.7
海口市
114.4
铜川市
30.4
32
台湾省
渭南市
22.1
台北市
27.9
汉中市
31.4
33
香港
34.0
序号
地名
雷暴日数
(d/a)
北海市
83.1
榆林县
29.9
百色市
76.9
安康县
32.3
凭祥市
83.4
27
甘肃省
21
重庆市
36.0
兰州市
23.6
22
四川省
金昌市
19.6
成都市
35.1
白银市
24.2
自贡市
37.6
天水市
16.3
渡口市
66.3
酒泉市
12.9
泸州市
39.1
敦煌市
5.1
市山乐
42.9
靖远县
23.9
绵阳市
34.9
窑街
30.2
达州市
37.4
28
青海省
西昌市
73.2
西宁市
32.9
甘孜县
80.7
格尔木市
2.3
西阳土家族自治县
德令哈市
19.8
苗族自治县
52.6
化隆回族自治区
2010年《内蒙古气象》总目次

21 0 0年 7月 下 旬包 头 地 区 高 温 天 气 浅 析 … ( ,3 62 )
应 用 气 象 小 区 域 热 浪 风 险 性 评 估 方 法 述 评 … … … … … ( ,4 12 )
基 于 MO I D S影 像 和单 通 道 算 法 的 阿拉 善 盟 地 表 温
副 热 带 高 压 与 锡 林 郭 勒 盟 冬 季 降 水 的 关 系 … f, ) 42 0
河套 灌区食用 向 日葵空壳 率高 的原 因及对策 … (,8 3 ) 2 农 业 气 象 条 件 对 阴 山北 部 马铃 薯 生 长 发 育 的影 响
… … … … … … … … … … … … … … … … … … …
2 1 第 6期 00年
内 蒙 古
气 象
6 3
21 0 0年《 内蒙古气象》 目次 总
天气 气候
呼和浩特 20 0 9年 近 地 层 风 特 征 分 析 … …… ( 7 52 ) 乌兰察布市 2 1 年 2 00 月极端最高气 温的分 析…(2 ) 5 9 内蒙 古 高 温 酷 暑 天 气 的 气 候 学 特 征 和 环 流 类 型
… … … … … … … … … … … … … … … … … … …
( ,7) 13
( ,) 33
黑 河 下游额 济 纳旗 生态 环境 对调 水 的响应 … ( ,8 13 ) 蒙古 绵羊 驯养 之初 探 …… … …… …… …… … ( ,8 2l) 阿拉 善植被 退 化成 因及 保护 措施 浅 析 …… …( , 1 22 ) 利 用二 元二 次 函数研 究 甜菜 氮磷 配 比效益 … ( ,6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增 加 为 02 d .9 。托 克 托 、 川 、 武 和林 格 尔测 站 气 候
倾 向率较 大 , 明这些 地 区 雷暴 日减 少较 多 。其 平 说
均 的气 候 倾 向率 为 一 . 5 /0a也 就是 说 该 地 区每 1 3 d1 t 4
1 雷 暴 日数减 少 近 1 0a .d 5
序 列 的震 荡 规律 和 局 部特 征 , 用 该 区域 的年 雷 暴 利 日资 料 进行 Molt 波 分 析 ( 图 4 , r 小 e 见 ) 结果 表 明 呼
和浩 特 地 区 6站 雷暴 日变 化存 在 多时 间 尺度 结 构 。 在 3 a整 个 时域 中, 测 站 平 均 雷 暴 日在 2 a和 7 6个 0 1 a尺度 上正 负 闭合 中心均 较 明显, 明雷暴 日数序 2 表
意 细 节l 9 j 。气象 中常用 的 Mol 小 波 是 最 常 的复 rt e
值 基小 波 , 函数 为 :
1
雷 暴作 为 一种 局 地性 强 对 流天气 ,常常 造 成人
畜 雷 击伤 亡 、 坏 建 筑 物 、 毁 电力 和 通 信设 施 、 成森 酿 林 火 灾等 .雷 电灾 害 已成 为联 合 国公 布 的 l O种最
势 ; 针对 呼和 浩特 地 区雷暴 的 长序 列 气候 变化 趋 但
势 方 面 的研 究 很 少 。 本 文利 用 l 7 — 2 0 9 1 0 7年 常规
总 体上 呈 南 北部 多 中部 少 特 征 , 现 为较 好 的纬 向 表
型, 、 北 中部 的年平 均 雷暴 日数 相差 1 d左 右 。 0
变 为 3 左 右 的周期 。 a
( ) 小 波分析 的结 果看 , 4从 内蒙古 呼 和浩 特雷暴
具 有 2 、a和 4 a3 a的短 周 期 和 1a 2 a的长 周 期 震 2 、0
荡 变 化 , 周期 震 荡贯 穿在 整个 3 a里 , 负 中心 交 长 7 正 替 出现 .而在 七八 十年 代 以 2 短 周期 震 荡 为主 . a 在
列在 该 时 间尺度 下交 替 振 荡显 著 ,雷暴 存 在 2 a和 2 1 a 右 的周 期 性 变化 。对应 雷 暴 1a的变 化周 期 2左 2 可 知 ,9 1 2 0 17 - 0 7年 该 地 区 主要 经 历 了 3 雷 暴 偏 个
多 期 和 2个雷 暴偏 少 期, 多雷 暴 时段 为 1 7 — 18 、 9 1 90
f93年) 到最 高峰(58) 17 达 4 .d, 逐 年 下 降, 20 然后 到 01
年达 到最 低值 (52 ) 7 2 . 。3 a中年平 均 雷暴 日数 超 过 d 3 d的有 2 a 6 1 ,占 5 . ,大 部分 出现 在 9 68 % 0年代 以
前 : 总 的来 说 呈 下 降趋 势 , 与 我 区平 均 和 其 他 但 这
严 重 的 自然 灾 害之 一 。雷 电灾害 预警 与 防御 问题 已
( = 删 一 埘 e f ( e ) ) e
2 雷 暴气 候特征
21 空 间 分 布 特 征 .
涉及 到各 行 各业 ,引 起 了社 会 各 界 的广 泛 关 注 , 许
多 学 者 对 各 地 雷 暴 活动 的气 候 特征 进 行 了大 量 研 究『 / 果 大部 分 显 示 雷暴 日数 均有 减少 的 变化 趋 】, -结 5
特 地 区雷 暴 具 有 2 3年 和 4年 的 短 周 期 及 1 、 0年 的 长 周 期震 荡 变 化 , 中 以长 周 期 震 荡 为 主 要 特 征 。 、 22 其
关键 词 : 雷暴 : 气候特征 ; 波分析 小
中图 分 类 号 : 4 6 P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引 言
在一 起 的 多 尺度 成 分 , 对不 同尺 度 成 分 采 相 应 并 F H
粗 细 的时 域取 样 步 长 , 而 能不 断 聚 焦 到 曲线 的任 从
图 1 呼和 浩 特 地 区 l 7 一 20 9 l 0 7年 年 平 均 雷 暴 日分
2 1 年 第 3期 01
22 年 际 变 化 特 征 .
气象 站 资料 对 雷暴 的活 动特 征进 行 分析 ,以期揭 示
在气 候 变 化 背 景 下 呼 和 浩 特 地 区雷 暴 日数 的变 化 规律 , 防雷 减灾 工作 提供 科 学依 据 。 为
1 资料 及方 法
按 世界 气象 组 织 的定 义,把 某 站 听到 有 雷声 的
一
个 观测 日叫做 雷暴 日。本 文 所用 资料 为 呼和 浩特 地 区 6个 气 象 站 1 7 - 2 0 9 1 0 7年 3 a雷 暴 日数 资 7
集 中出现 在 5 —9月 的 5个 月 中 : 季雷暴 日数约 占 夏 全 年 总 日数 的 7 . 35 %左 右 , 冬季 几乎 没有 雷暴 出现 。
期 性 变 化具 有 局部 化特 征 , a周期 主要 表 现 为七 八 2 十年代 ; 9 在 O年 代 存 在 4 a左 右 的 周 期 , 2 0 从 0 0年
23 季 节 变 化 特 征 .
个 雷 暴 日 , 大 值 和 最 小 值 相 差 近 3倍 多 , 明该 最 说
地 区雷暴 日数 年际 问相差 较 大 。
222 阶段性 变化 较 明显 ..
呼 和浩 特 地 区雷 暴 的季 节 性 变化 十分 明显 , 雷 暴 多 出现 在夏季 。雷暴 发生频 率最 高在 6 7 8月 . 、、 平 均 雷暴 日数为 77 、02 d和 8 5 ,分 别 占全 年 雷 . 1. 3 8 .d 7 暴 日数 的 2 .%、 8 %和 2 . ;—9月 累计雷暴 日 1 2 2. 3 40 5 %
呈 南 北 多 中部 少 的纬 向型 特 征 ;7年 来 雷 暴 日数 在 波 动 中 呈减 少趋 势 , 均 下 降 幅度 为 1 3 /O ; 地 区 的 雷 暴 3 平 . 5dla 该 4
有 很 强 的 季 节 性 特 点 , 中 出现 在 5 9月 的 5 月 中 , 夏 季 ( , , ) 个 月 占 7 .% ; 小 波 分 析 的 结 果 看 , 集 — 个 而 6 78 3 3 5 从 呼和 浩
从 17一 2 0 9 l 0 7年 呼 和 浩特 地 区雷 暴 日数 的空 间分布看 , 暴 日数 在 2 ~ 6 雷 1 5 d之 间 。其 中武 川 站年 平均 雷暴 日数最 多 ,达 4 . / ;托 克托 站 最 少 , 11 a d 为 3 . /。 图 1 1 da 4 显示 ,呼和浩 特 地 区年平 均雷 暴 日数
1 呼和 浩特 6个 测站年 雷暴 日数 气候 变化参 数
221 年 际变化 差异 大 ..
呼 和浩 特 地 区 6测 站 近 3 a平 均 共 出现 1 4 7 37 个雷暴 日, 年平 均 雷暴 日 3 .d 6 。近 3 d来 呼和 浩特 4 7 地 区年 平均 雷 暴 日数 在波 动 中减 少 . 暴 出 现最 多 雷 的是 1 8 9 2年武 J 站 和 19 l I 9 2年 清 水 河 站 ,有 5 6个 雷暴 日;出现最 少 的是 2 0 0 1年托 克 托 站 ,只 有 1 8
9 0年代 表现 为 4 左 右 的周 期 , 2 0 a 从 0 0年 变 为 3 左 a
右 的周期 震荡 变化 。
参 考 文献 :
【】 敏 峰 , 霞 . 国 雷 暴 天 气 的 气 候 特 征 【l 带 气 象 学 报 ,9 81 l张 冯 我 J热 _ 19 ,4
( ) 6 1 2 2 : ,6 . 5
为 了更 好分 析 呼和浩 特地 区 6个测 站年 雷暴 日
2 . 减少 趋势 较 明显 .3 2
呼 和浩 特 地 区 6测 站 雷 暴 的气 候 趋 势 系数 除 清 水 河 站 其 他 都 小 于 零 ( 1, 水 河 测 站 气 候 趋 表 )清
势 系数 00 4 ,该 地 区年平 均 雷 暴 日数 每 1 . 7 4 0年 大
摘要: 基于 17-20 年 呼和浩特地区 6 9 1 07 个气象站 的逐 日 雷暴 观测资料 , 运用数理统 计及小波分析 等方法 ,
对 呼 和浩 特 地 区雷 暴 的 时空 分 布 特 征 和 气 候 变 化 规 律 进 行 分 析 。 果 表 明 : 和 浩 特 地 区 年 平 均 雷 暴 日数 为 3 . , 结 呼 64 d
[] 桂 玉 , 修 群 . 国 南 方 雷 暴 的 气 候 特 征 研 究 l1 象 科 学 , 2徐 杨 我 J气 . 2 0 ,13: 9 37 0 1 () 9 - 0 . 2 2
【】 新 玲 , 宇 , 岚 , . 西 省 雷 暴 的 气 候 特 征 II 原 气 象 ,0 4 3蔡 刘 康 等 陕 J. 高 20 ( 3 :8 13 2 )1 - 2 .
该 地 区年 平 均 雷暴 日于 2 0世 纪 七八 十年 代 基
本 在 年平 均线 以上 变化 ( 图 2 , 在 7 见 )并 0年 代 初
数为 3. , 45 占全年 雷暴 日数 的 9 . 图 3中显示 了 d 47 %。 各 站 雷暴 季 节 分布 共 同性 , 呈单 峰 曲线 变化 , 即峰 值 均 出现在盛 夏 7月 ; 中武川 雷暴 日多 达 1 . , 克 其 2 d托 0
5 0
内 蒙 古 气 象
2 1 年 第 3期 0 1
18 - 19 、02 2 0 9 7 9 3 2 0 - 0 7年 。在较 小 的时 间尺 度上 , 雷暴 年 际 变化 存 在 2 3 、 a和 4 a左 右 的短周 期 。短 周
() 3 呼和 浩特 地 区全 年 3 1 — 1月均 有 雷暴 出现 ,
[] 冬 艳 , 吉 武 , 胜 安 , . 南 雷 暴 气 候 特 征 及 大 气 环 流 背 景 分 4郭 辛 吴 等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