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SK系统仿真—MATLAB
--BPSK通信系统的计算机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题目:B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系(院):学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B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1绪论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信号处理方面硬件设计与专业软件设计结合日趋紧密,已经有一些公司开付出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软件。
比较优秀的而且得到广大技术人员认可的有MATLAB。
MATLAB等优秀软件使仿真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
通过对通信过程的仿真,我们就可以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检测某一个方案是否能够实现,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可以代替原来的方案,这样对通信的研究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使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几年手机的普及率的迅速提高就从侧面反映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是以多种先进的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移动通信的主要基本技术包括调制技术、移动信道中颠簸的传播特性、多址方式、抗干扰技术以及组网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关键技术,其中数字调相信号具有数字通信的诸多优点,在数字移动通信中广泛使用它来传送各种控制信息。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随着通信系统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设计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通信系统的模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设计新系统时,要对原有的系统做出修改或者进行相关研究,通常要进行建模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来衡量方案的可行性,从中选择合理的系统配置和参数设置,然后进行实际应用。
MATLAB 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工程计算高级语言,已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的各个领域。
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因此,基于MATLAB的调制解调模块仿真设计对通信系统的教学和科研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本次课程设计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要求而制定的。
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通信工程专业基础课、通信工程专业主干课及科学计算机仿真专业课后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
bpsk 误码率 matlab

bpsk 误码率 matlab以bpsk误码率为标题的Matlab文章引言:误码率是衡量数字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数字通信中,调制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是最常用的一种调制方式之一。
本文将使用Matlab来计算BPSK调制的误码率,并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其应用。
一、BPSK调制简介BPSK调制是一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技术,它将二进制数字序列映射到正弦波的相位上。
在BPSK调制中,二进制1和0分别对应于正弦波的两个不同相位。
具体而言,二进制1对应于正弦波的0度相位,而二进制0对应于正弦波的180度相位。
二、BPSK调制的误码率计算方法误码率是指在接收端解调过程中,接收到的比特错误的概率。
在BPSK调制中,误码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理论公式或仿真方法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使用Matlab进行仿真计算的方法。
1.生成随机二进制数据序列我们需要生成随机的二进制数据序列,以模拟实际通信环境中的数据传输。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randi函数生成指定长度的随机二进制数据序列。
2.进行BPSK调制生成的随机二进制数据序列需要经过BPSK调制,将其映射到正弦波的相位上。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pskmod函数实现BPSK调制。
3.添加高斯噪声为了模拟实际通信环境中的噪声干扰,我们需要向BPSK调制后的信号中添加高斯噪声。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awgn函数实现高斯噪声的添加。
4.进行BPSK解调接收端收到经过噪声干扰的信号后,需要进行BPSK解调,将其恢复为二进制数据序列。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pskdemod函数实现BPSK解调。
5.计算误码率经过BPSK解调后得到的二进制数据序列与发送端的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比较,即可计算误码率。
在Matlab中,可以使用biterr函数实现误码率的计算。
三、实例演示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演示如何使用Matlab计算BPSK调制的误码率。
假设我们要传输长度为10000的二进制数据序列,传输信道为高斯信道。
基于matlab的QPSK与BPSK信号性能比较仿真

┊┊┊┊┊┊┊┊┊┊┊装┊┊┊┊┊订┊┊┊┊┊线┊┊┊┊┊┊┊┊┊┊┊┊┊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二章Q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1)2.1 QPSK系统框图介绍 (1)2.2Q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2)2.2.1QPSK信号产生方法 (2)2.2.2QPSK星座图 (2)2.3Q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3)2.3.1QPSK解调方法 (3)2.3.2QPSK系统误码率 (3)2.4QPSK信号在AWGN信道下仿真 (4)第三章B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4)3.1B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4)3.2B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4)第四章QPSK与BPSK性能比较 (5)4.1QPSK与BPSK在多信道下比较仿真 (5)4.1.1纵向比较分析 (5)4.1.2横向比较分析 (7)4.2仿真结果分析 (7)4.2.1误码率分析 (7)4.2.2频带利用率比较 (7)附录 (8)代码1 (8)代码2 (8)代码3 (10)代码4 (12)┊┊┊┊┊┊┊┊┊┊┊装┊┊┊┊┊订┊┊┊┊┊线┊┊┊┊┊┊┊┊┊┊┊┊┊第一章概述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
它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人、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BPSK是英文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二相相移键控,是利用偏离相位的复数波浪组合来表现信息键控移相方式的一种。
它使用了基准的正弦波和相位反转的波浪,使一方为0,另一方为1,从而可以同时传送接受2值(1比特)的信息。
本文所研究的QPSK系统与二进制的BPSK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在传码率相同的情况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系统的2倍。
2.在相同信息速率条件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传码率是二进制系统的1/4倍,这一特点使得四进制码元宽度是二进制码元宽度的2倍,码元宽度的加大,可增加每个码元的能量,也可减小码间串扰的影响。
matlab中bpsk解调器输出为对数似然比算法

matlab中bpsk解调器输出为对数似然比算法在MATLAB中,二进制相位移位键控(BPSK)解调器的输出可以使用对数似然比算法(LLR)进行计算。
对数似然比算法是一种用于判断接收信号的符号是0还是1的算法。
假设你已经得到了接收到的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对数似然比计算:1.计算接收信号的实部和虚部的绝对值。
2.对于每个样本,计算两个可能的符号(0和1)下的对数似然比。
这可以通过比较接收信号的绝对值与两个阈值(通常为平均值的一半)之间的差来实现。
3.选择对数似然比较大的符号作为判决结果。
以下是一个MATLAB代码示例,演示如何实现BPSK解调器的输出为对数似然比:matlab 假设接收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存储在变量rx_real和rx_imag中定义阈值threshold = 0.5;计算每个样本的对数似然比for i = 1:length(rx_real)计算实部和虚部的绝对值abs_real = abs(rx_real(i));abs_imag = abs(rx_imag(i));计算对数似然比llr0 = log((abs_real + abs_imag - threshold) / (abs_real + abs_imag + threshold));llr1 = log((abs_real + abs_imag + threshold) / (abs_real + abs_imag - threshold));选择对数似然比较大的符号作为判决结果if llr0 > llr1decision = 0;elsedecision = 1;end输出判决结果disp(decision);end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信号处理和错误纠正措施,例如信道均衡、噪声抑制等。
实验三 Matlab的数字调制系统仿真实验(参考)..

成都理工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 ___ 实验三Matlab的数字调制系统仿真实验(参考)1 数字调制系统的相关原理数字调制可以分为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多进制调制是二进制调制的推广,主要讨论二进制的调制与解调,简单讨论一下多进制调制中的差分相位键控调制(M-DPSK)。
最常见的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有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移频键控(2-FSK)和移相键控(2-PSK 和2-DPSK)。
下面是这几种调制方式的相关原理。
1.1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幅度键控可以通过乘法器和开关电路来实现。
载波在数字信号1 或0 的控制下通或断,在信号为1 的状态载波接通,此时传输信道上有载波出现;在信号为0 的状态下,载波被关断,此时传输信道上无载波传送。
那么在接收端我们就可以根据载波的有无还原出数字信号的1 和0。
幅移键控法(ASK)的载波幅度是随着调制信号而变化的,其最简单的形式是,载波在二进制调制信号控制下通断,此时又可称作开关键控法(OOK)。
多电平MASK调制方式是一种比较高效的传输方式,但由于它的抗噪声能力较差,尤其是抗衰落的能力不强,因而一般只适宜在恒参信道下采用。
2-ASK 信号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如下:(1)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构成;连续谱由传号的波形g(t)经线性调制后决定,离散谱由载波分量决定;(2)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基带脉冲波形带宽的二倍。
1.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数字频率调制又称频移键控(FSK),二进制频移键控记作2FSK。
数字频移键控是用载波的频率来传送数字消息,即用所传送的数字消息控制载波的频率。
2FSK信号便是符号“1”对应于载频f1,而符号“0”对应于载频f2(与f1不同的另一载频)的已调波形,而且f1与f2之间的改变是瞬间完成的。
从原理上讲,数字调频可用模拟调频法来实现,也可用键控法来实现。
基于MATLAB的BPSK信号仿真分析

基于MATLAB的BPSK信号仿真分析文章在深入分析BPSK信号工作机理的基础上,采用MALTAB为仿真工具,实现了对BPSK信号的仿真。
进一步,借助仿真结果验证了BPSK信号产生和接收机理的正确性,从而为后续BPSK信号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签:MALTAB;BPSK;仿真Abstract: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BPSK signal,this paper realizes the simulation of BPSK signal by using MALTAB as the simulation tool. Furthermore,the correctness of the generation and reception mechanism of BPSK signal is verified by the simulation results,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application of BPSK signal.Keywords:MALTAB;BPSK;simulation引言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导航通信、扩频通信、电子对抗技术等的飞速发展,BPSK信号的应用越来越广。
进一步,BPSK信号视为典型信号的代表之一,它具有频带利用率高、带宽小、抗干扰性好等诸多优点,因此以BPSK信号为基础开展的研究工作成为了热点。
鉴于此,开展对BPSK信号机理及特性分析可为后续诸多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新方法、新思路[1]。
1 BPSK信号机理1.1 BPSK信号调制机理BPSK信号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
在B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仔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
其时域表达式可用(1)式来表示。
MATLAB2psk通信系统仿真报告
实验一 2PSK调制数字通信系统一实验题目设计一个采用2PSK调制的数字通信系统设计系统整体框图及数学模型;产生离散二进制信源.进行信道编码(汉明码).产生BPSK信号;加入信道噪声(高斯白噪声);BPSK信号相干解调.信道解码;系统性能分析(信号波形、频谱.白噪声的波形、频谱.信道编解二实验基本原理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
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
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①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
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比如对载波的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相移键控(PSK)基本的调制方式。
图1 相应的信号波形的示例1 0 1调制原理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
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
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度。
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相位差180度.也就是反相。
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度相位."0"码控制发180度相位。
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
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
因此.2PSK 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Acos t+)其中.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图2 2PSK信号波形解调原理2PSK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
BASK BPSK QPSK MSK调制解调原理以及Matlab代码
目录第一部分仿真的参数设置 (1)第二部分BASK调制与解调 (2)第三部分BPSK调制与解调 (6)第四部分QPSK调制与解调 (10)第五部分MSK调制与解调 (14)第六部分误码率随信噪比变化 (18)参考文献 (20)Matlab代码 (21)BASK (21)BPSK (24)QPSK (27)MSK (31)误码率随着信噪比变化 (35)第一部分仿真的参数设置仿真过程中应用到的参数设置以及相应的解释如表1所示[1]。
表1. 参数设置及其解释第二部分BASK调制与解调BASK调制解调的概要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BASK调制解调原理图首先,信源随机产生1000个二进制(1/0)码并画出其频谱图,如图2.2所示。
图2.2 信源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随后,用10Hz的载波频率去调制信源信号完成BASK调制,调制后的时域波形及其频谱如图2.3所示。
可以看到,调制后的频率确搬移到了10Hz处。
图2.3 BASK已调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谱图而后,已调信号进入信噪比为20dB的高斯信道。
接收端接收到经过信道信号,其时域波形和频谱如图2.4所示,可以看出分布在整个时间轴上的噪声信号。
图2.4 已调信号经过高斯信道后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通入BASK解调模块,先乘上载波,获得一个拥有两个频率(10-10;10+10)的信号,其时域波形与频谱图如图2.5所示。
图2.5 BASK解调后的信号时域波形与频谱图而后通入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载波,时域波形与频谱图如图2.6所示,可以看出此时20Hz处无功率谱密度。
图2.6 通入LPF后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最后将信号进行判决,与信源信号进行对比,如图2.7所示,其误码率为2.14%(如图6.6所示)。
图2.7 信宿恢复信号与信源产生信号波形图对比第三部分BPSK调制与解调BPSK与BASK调制与解调原理基本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信源码是双极性码。
其基本原理如图3.1所示。
【VIP专享】BPSK扩频误码率matlab仿真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BPSK 信号调制、相干解调方法;2.掌握扩频、解扩的方法;3.掌握BPSK 扩频信号误码率计算。
实验内容1.BPSK 信号的调制;2.BPSK 信号扩频;3.不同信噪比环境下BPSK 扩频信号误码率计算,并与理论误码率曲线对比。
实验原理BPSK 信号调制原理1.系统原理高斯白噪声图5 BPSK 调制系统原理框图BPSK 调制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脉冲成形的作用是抑制旁瓣,减少邻道干扰,通常选用升余弦滤波器;加性高斯白噪声模拟信道特性,这是一种简单的模拟;带通滤波器BPF 可以滤除有效信号频带以外的噪声,提高信噪比;在实际通信系统中相干载波需要使用锁相环从接收到的已调信号中恢复,这一过程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恢复的载波可能与调制时的载波存在180度的相位偏差,即180°相位反转问题,这使得BPSK 系统在实际中无法使用;低通滤波器LPF 用于滤除高频分量,提高信噪比;抽样判决所需的同步时钟需要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恢复,即码元同步,判决门限跟码元的统计特性有关,但一般情况下都为0。
2.参数要求码元速率1000波特,载波频率4KHz ,采样频率为16KHz 。
BPSK 信号扩频原理通信理论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围绕着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两个基本问题展开的,所以有效性和可靠性是设计和评价一个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是指通信系统传输信息效率的高低。
这个问题是讨论怎样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法传输最大数量的信息。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多路复用技术可提高系统的有效性。
显然,信道复用程度越高,系统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就越好。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传输的有效性是用传输速率来衡量的。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指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信息。
由于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收到的信息与发出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
可靠性就是用来衡量收到信息与发出信息的符合程度。
因此,可靠性决定于系统抵抗干扰的性能,也就是说,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决定于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
创新实践报告报告题目: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信息工程学院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二O一四年十月十五日一、引言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通信系统功能越来越强,性能越来越高,构成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要求通信系统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水平。
这样尖锐对立的两个方面的要求,只有通过使用强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技术和工具才能实现。
在这种迫切的需求之下,MATLAB应运而生。
它使得通信系统仿真的设计和分析过程变得相对直观和便捷,由此也使得通信系统仿真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通信系统仿真贯穿着通信系统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对通信系统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信系统仿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极好的灵活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通信系统性能。
通信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二、仿真分析与测试(1)随机信号的生成利用Matlab中自带的函数randsrc来产生0、1等概分布的随机信号.源代码如下所示:global NN=300;global pp=0。
5;source=randsrc(1,N,[1,0;p,1—p]);(2)信道编译码1、卷积码的原理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是由伊利亚斯(p。
Elias)发明的一种非分组码。
在前向纠错系统中,卷积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优于分组码,并且运算较简单.卷积码在编码时将k比特的信息段编成n个比特的码组,监督码元不仅和当前的k比特信息段有关,而且还同前面m=(N—1)个信息段有关。
通常将N称为编码约束长度,将nN称为编码约束长度。
一般来说,卷积码中k和n的值是比较小的整数.将卷积码记作(n,k,N)。
卷积码的编码流程如下所示。
可以看出:输出的数据位V1,V2和寄存器D0,D1,D2,D3之间的关系。
根据模2加运算特点可以得知奇数个1模2运算后结果仍是1,偶数个1模2运算后结果是0。
2、译码原理卷积码译码方法主要有两类:代数译码和概率译码.代数译码主要根据码本身的代数特性进行译码,而信道的统计特性并没有考虑在内.目前,代数译码的主要代表是大数逻辑解码.该译码方法对于约束长度较短的卷积码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设备较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代码:
主程序:
%基带信号s(t)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num=10; %码元个数
tnum=200;%码元长度
N=num*tnum;
a=randint(1,num,2); %产生1行num列的矩阵,矩阵内0和1随机出现
fc=0.1; %载波频率
t=0:0.05:9.99;
s=[];c=[];
for i=1:num
if(a(i)==0)
A=zeros(1,tnum);
else
A=ones(1,tnum);
end
s=[s A];
cs=sin(2*pi*fc*t);
c=[c cs]; %产生载波信号
end
figure(1);subplot(4,1,1);plot(s);grid on;
xlabel('基带信号s(t)');
axis([0 N -2 2]);
%BPSK已调信号。采用模拟调制方法
s_NRZ=[];
for i=1:num
if(a(i)==0)
A=ones(1,tnum);
else
A=-1*ones(1,tnum);
end
s_NRZ=[s_NRZ,A];
end
e=s_NRZ.*c;
figure(1);subplot(4,1,2);plot(e);grid on;
xlabel('BPSK调制信号');
axis([0 N -2 2]);
%加高斯噪声
am=0.7; %输入信号经信道后振幅由1衰减为0.7
SNR=5;
snr=10^(SNR/10);
N0=(am*am)/2/snr;%计算噪声功率
N0_db=10*log10(N0);%将噪声功率转换为dBW
ni=wgn(1,N,N0_db);% 产生1行N列的高斯噪声
yi=e+ni;%BSK已调信号中加入白噪声,输入信噪比为SNR
figure(1);subplot(4,1,3);plot(yi);grid on;
xlabel('加入高斯白噪声的已调信号yi(t)');
% %带通滤波器
[b1,a1] = BUTTER(3,[2*pi*0.0001,2*pi*0.01]);%计算带通滤波器的H(z)系数
y=filter(b1,a1,yi);%对信号yi进行滤波,得到信号y
figure(1);subplot(4,1,4);plot(y);grid on;
xlabel('经带通滤波器后信号');
%与恢复载波相乘
x1=2*c.*y;
figure(2);subplot(4,1,1);plot(x1);grid on
xlabel('与恢复载波相乘后的信号x1(t)');
%低通滤波器
[b2,a2]=butter(2,0.005); %计算H(z)系数 ,频率为(1/200)
x=filter(b2,a2,x1); %对信号x1滤波,得到信号x
figure(2);subplot(4,1,2);plot(x);grid on
axis([0 N -2 2]);xlabel('经低通滤波器后信号波形')
x=fun_panjue(x);%调用函数,进行抽样判决
figure(2);subplot(4,1,3);plot(x);grid on;
xlabel('加噪后解调信号x(t)');
axis([0 N -2 2]);
x=fun_yanc(x); %调用函数,进行消除延迟
figure(2);subplot(4,1,4);plot(x);grid on;
xlabel('加噪后去掉延迟的解调信号x(t)');
axis([0 N -2 2]);
%误码率计算
Err1=length(find(x~=s))%计算解调信号中错误码元个数
Pe_test1=Err1/N%计算实际误码率
Pe1=(1/2)*erfc(sqrt(snr))%计算系统理论误码率
%% 理论误码率曲线
Pe=[];
for SNR=1:10
am=0.7; %输入信号经信道后振幅由1衰减为0.7
E=am*am/2;
snr=10^(SNR/10);
N0=(am*am)/(2*snr);
no=N0/(2*200); %计算噪声功率
N0_db=10*log10(N0);%将噪声功率转换为dBW
ni=wgn(1,N,N0_db);% 产生1行N列的高斯噪声
yi=e+ni; %BSK已调信号中加入白噪声,输入信噪比为SNR
y=filter(b1,a1,yi);%对yi进行滤波(带通滤波器),得到信号y
x1=2*c.*y; %与恢复载波相乘
xx=filter(b2,a2,x1); %经低通滤波器滤波
xx=fun_panjue(xx);%抽样判决
xx=fun_yanc(xx); %消除延迟
snr=10^(SNR/10);
Pe=[Pe,(1/2)*erfc(sqrt(snr))];%计算理论误码率
end
Pe;
figure;
SNR=1:10;
semilogy(SNR,Pe,'b--');hold on %以log10(Pe)为纵坐标画图
grid on
子程序一:抽样判决
(由于存在“倒pi”现象,故以0为基准进行判决,大于0,判为0;小于0,判为1)
function w=fun_panjue(w)
N=length(w);
if w(100)>0
w(1:100)=0;
else
w(1:100)=1;
end
for i=101:N
if w(i)>0;
w(i)=0;
else
w(i)=1;
end
end
子函数二:消除延迟
(由于抽样判决后会产生延迟,故认为对解调信号进行时移,以减小甚至消除延迟,便于与
基带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实际误码率)
function m=fun_yanc(m)
N=length(m);
leng=0;
if m(1)==0
for i=1:N
if m(i)==1
leng=i;
break;
end
end
else
for i=1:N
if m(i)==0
leng=i;
break;
end
end
end
leng1=leng-(floor(leng/200))*200;
for i=1:(N-leng1)
m(i)=m(i+leng1);
end
for i=(N-leng1):N
m(i)=m(N-200+10);
end
运行结果:
输入信噪比为5 dB时,计算的错误码元,实际误码率,理论误码率
Err1 =
15
Pe_test1 =
0.0075
Pe1 =
0.0060
各波形图如下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