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开题报告

南邮开题报告
南邮开题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任务的学习与理解

1、课题任务的整体认识

通过对于任务书的学习和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以及阅读相关论文之后,我对于MIMO技术有了一些基本了解。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实质是为无线系统提供空间分集增益和空间服用增益。在多用户MIMO系统中,如何在不增加系统消耗功率和不牺牲带宽的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保证不同用户之间的公平性,需要对用户的资源接入进行调度。本课题通过探究MIMO 网络中的资源分配方法,研究多用户MIMO网络中的用户选择算法和功率分配方法,通过比较各种算法之间的优劣,得到自己的改进算法,使多用户MIMO系统中的用户选择算法更加公平有效,并用Matlab 仿真软件进行仿真。

2、课题的具体实现要求

(1)深入理解MIMO网络的基础知识,和现有的MIMO资源分配方法;

(2)重点分析研究多用户MIMO网络中的用户选择算法,找到影响网络吞吐量的主要因素,并比较各种算法的优劣;

(3)得到自己的改进型算法,找到能与网络吞吐量直接相关的变量,使该变量作为MIMO网络用户选择的基准,并对网络的用户考虑一定的公平性,给出仿真验证。

3、课题的成果形式

(1)提交开题报告及外文翻译。

(2)提交毕业设计报告及其电子文档。

二.阅读文献资料进行调研的综述

1、多用户MIMO系统的基础知识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它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图1是MIMO系统的一个原理框图。

图1MIMO系统的原理框图

发射端通过空时映射将要发送的数据信号映射到多根天线上发送出去,接收端将各根天线接收到的

信号进行空时译码从而恢复出发射端发送的数据信号。根据空时映射方法的不同,MIMO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

空间分集是指利用多根发送天线将具有相同信息的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发送出去,同时在接收机端获得同一个数据符号的多个独立衰落的信号,从而获得分集提高的接收可靠性。举例来说,在慢瑞利衰落信道中,使用一根发射天线n 根接收天线,发送信号通过n 个不同的路径。如果各个天线之间的衰落是独立的,可以获得最大的分集增益为n 。对于发射分集技术来说,同样是利用多条路径的增益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一个具有m根发射天线n 根接收天线的系统中,如果天线对之间的路径增益是独立均匀分布的瑞利衰落,可以获得的最大分集增益为mn。目前在MIMO系统中常用的空间分集技术主要有空时分组码(Space Time Block Code,STBC)和波束成形技术。STBC是基于发送分集的一种重要编码形式,其中最基本的是针对二天线设计的Alamouti方案,具体编码过程如图2所示。

图2Alamouti编码过程

根据子数据流与天线之间的对应关系,空间多路复用系统大致分为三种模式:D-BLAST、V-BLAST以及T-BLAST。

D-BLAST

最先由贝尔实验室的Gerard J. Foschini提出。原始数据被分为若干子流,每个子流之间分别进行编码,但子流之间不共享信息比特,每一个子流与一根天线相对应,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周期性改变,它的每一层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呈对角线形状,称为D-BLAST(Diagonally- BLAST)。

V-BLAST

同样最先由贝尔实验室提出。它采用一种直接的天线与层的对应关系,即编码后的第k个子流直接送到第k根天线,不进行数据流与天线之间对应关系的周期改变。

T-BLAST

它的层在空间与时间上呈螺纹(Threaded)状分布。原始数据流被多路分解为若干子流之后,每个子流被对应的天线发送出去,并且这种对应关系周期性改变,在发送的初始阶段并不是只有一根天线进行发送,而是所有天线均进行发送,它的空时分布很像V-BALST,只不过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子数据流与天线的对应关系周期性改变。

2、MIMO的应用领域

无线宽带移动通信

为了提高系统容量,下一代的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将会采用MIMO技术,即在基站端放置多个天线,在移动台也放置多个天线,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形成MIMO通信链路。

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MIMO技术可以比较简单地直接应用于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将基站的单天线换为多个天线构成的天线阵列。基站通过天线阵列与小区内的具有多个天线的移动台进行MIMO通信。从系统结构的角度看,这样的MIMO系统与传统的单入单出(SISO)蜂窝通信系统相比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和传统的分布式天线系统相结合

传统的分布式天线系统可以克服大尺度衰落和阴影衰落造成的信道路径损耗,能够在小区内形成良

好的系统覆盖,解决小区内的通信死角,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最近在MIMO技术的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与MIMO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系统容量,这种新的分布式MIMO系统结构——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DWCS)成为MIMO技术的重要研究热点。

无线通信领域

MIMO技术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近几年的持续发展,MIMO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在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第3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已经在标准中加入了MIMO技术相关的内容,B3G和4G的系统中也将应用MIMO技术。在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中,正在制订中的802.16e、802.11n和802.20等标准也采用了MIMO技术。

雷达领域

MIMO技术同样也应用于雷达领域,主要通过多个天线发射不同的正交波形,同时覆盖较大空域,并利用长时间相干积累来获得较高的信噪比。

3、多用户MIMO相关用户选择算法

多用户MIMO系统可以在不需要额外的时隙和频谱资源的前提下同时与多个用户通道,与单用户MIMO 系统相比,能有达到更高的信道容量。但是,基站所能同时服务的用户数严格受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限制。用户选择的基本思想是当较多的用户共享信道资源时,基站端在每个时隙进行调度,基站选择信道条件较好的用户接入。

基于脏纸编码的用户选择方案

为闭环发射技术的多用户分集方案,发射端知道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采用脏纸编码方案可以实现系统的最大和容量,但该方案具有高度复杂性,在实际中并不适用。在实际的系统中,基站很难完全获知所有用户的信道状态信息,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发射端仅有信道质量信息CQI的情况。CQI在用户端估计获得后,通过信道反馈给基站,基站根据此信息对用户进行选择。在多用户MIMO系统中,随着用户数的增加,采用简单的发射与接收技术就能获得与脏纸编码相同的渐近容量。

使和数据率最大化的用户天线联合选择算法

该算法每次选择一根使和数据率最大的天线,多次迭代以完成全部用户天线子集的选取。相比于穷尽算法,这大大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和运行时间,但当用户数较多的情况时算法的复杂度仍然过高.

基于用户信道范数的用户天线选择算法

该算法将用户调度和天线选择在不影响精度的前提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算法的复杂度相对于使和数据率最大化的用户天线联合选择算法进一步降低,但该算法总是贪婪地调度信道矩阵范数最大的天线且倾向于调度最多可调度的用户,对接收天线子集的搜索也不全面,以致系统和数据率较低。

4、通过分析任务书,我将我此次论文的任务总结为以下几点

(1)了解并掌握部分最新的多用户MIMO系统的用户选择算法,并进行总结。

(2)通过现有的MIMO算法,了解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技术的区别和优劣。

(3)得到自己的改进型算法,找到能与网络吞吐量直接相关的变量,使该变量作为MIMO网络用户选择的基准,并对网络的用户考虑一定的公平性.

(4)仿真分析,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三.初步拟定的执行(实施)方案(含具体进度计划)

2015.11-2015.12 搜集并查阅资料,深入学习理解MIMO网络原理,完成开题报告。

2016.1-2016.3仔细研读参考文献,发掘思路,研究分析不同的用户选择算法。

注:可另附A4纸

SQL语言的应用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茅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 右键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 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 下一步 选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中“在 现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然后点击下一步 完 成 关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点击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10001927db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要求:需为每张表建立主键,其他完整性约束可自己添加。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操作系统教程》南邮正式版——习题解答

《操作系统教程》南邮正式版 习题解答 第三章进程管理与调度习题 1、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利用了系统与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一个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并行执行,这种设计技术称“ 多道程序设计”,这种计算机系统称“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或简称“多道系统”。在多道程序设计的系统中,主存储器中同时存放了多个作业的程序。为避免相互干扰,必须提供必要的手段使得在主存储器中的各道程序只能访问自己的区域。 提高工作效率,具体表现在: ?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 ?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计算机系统配置多种外围设备,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并行工作时,可以将使用不同设备的程序搭配在一起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得系统中各外围设备经常处于忙碌状态,系统资源被充分利用; ?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以及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 从总体上说,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中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算题量,从而提高了吞吐率。 2、请描述进程的定义和属性。 答: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调度和保护的独立单位。 进程的属性有:结构性?共享性?动态性?独立性?制约性?并发性 3、请描述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及关系。 答:

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数据集),进程能得到程序处理的结果。进程和程序并非一一对应的,一个程序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上就构成了不同的进程。通常把进程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两大类,把完成操作系统功能的进程称为系统进程,而完成用户功能的进程则称为用户进程。 4、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三种进程状态如何变化? 答: 通常,根据进程执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状态,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状态: ·等待态:等待某个事件的完成; ·就绪态:等待系统分配处理器以便运行; ·运行态:占有处理器正在运行。 进程在执行中状态会不断地改变,每个进程在任何时刻总是处于上述三种基本状态的某一种基本状态,进程状态之间转换关系: 运行态→等待态往往是由于等待外设,等待主存等资源分配或等待人工干预而引起的。等待态→就绪态则是等待的条件已满足,只需分配到处理器后就能运行。 运行态→就绪态不是由于自身原因,而是由外界原因使运行状态的进程让出处理器,这时候就变成就绪态。例如时间片用完,或有更高优先级的进程来抢占处理器等。 就绪态→运行态系统按某种策略选中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此时就变成了运行态。 5、进程控制块是什么,有何作用?通常进程控制块包含哪些信息? 答: 进程控制块(Process Control Block,简称PCB),是操作系统为进程分配的用于标志进程,记录各进程执行情况的。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标志,它记录了进程从创建到消亡动态变化的状况,进程队列实际也是进程控制块的链接。操作系统利用进程控制块对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标志信息含唯一的进程名 ·说明信息有进程状态、等待原因、进程程序存放位置和进程数据存放位置 ·现场信息包括通用、控制和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 ·管理信息存放程序优先数和队列指针 进程控制块的作用有:

马原期末测验考试重点内容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黄宇晗 一、考试题型 1.单选20分 2.多选20分 3.简答题4题×6分 4.辨析题4题×6分(判断正误2分,理由4分) 5.材料分析题12分 二、考试范围 1.绪论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考 2.§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考,其中第三点(P53)考一道多选题,详见重点问题(一) 3.§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考 4.§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5.第七章考§7.1的两个问题(下方重点) 三、重点问题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1 / 10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P22)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总+4分,P10-15) 1.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分: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2 / 10

毕设开题报告范文

副教授 所在院(系) 部: 武魂学院 专业名称: 工业工程 2013年03月20日 学生姓名 唐山 学号 1 专业 控制系魂师 称: 名: 师: 数控机床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唐山 周漪 学号:1 副教授 帆羽

数控机床的人因工程学设计 指导教师 副教授 所在院 (系) 斯莱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类型 工程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的 内容和意义 课题背景: 数控机床是现代高科技机电产品的一种重要设备 ,正在被广泛地 应用于加工制造业的各个领域,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现代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相应地对提高数控机床效率 的研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数控机床的工作质量不但取决于机器本身的性能和质量 ,还取决 于操作者,也就是取决于该系统中人机系统的功能质量,只有当操作者 与机器的节奏相协调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率。然而目前在设计数控 机床的时候由于很少从人机工程方面进行考虑 ,对人机系统缺乏必要 的实验和研究,造成机器生产出来投入使用时,才发现由于人机系统不 合理,操作人员不能舒适得使用机床,使得机器的效率不能很好发挥出 来,甚至危及操作者人身安全。最后不得不付出很高的代价 ,拖延大量 【1】 时间对机器进行改造,这种修补又难以使人机关系得到彻底改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对机床外观造型进行设计改善。 课题内容: 1.提出:在整个人机系统中机床要由人操作使用来实现其功能, 机床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使用的好坏,而人机交互的过程 影响着操作者使用机床的状态,因此使用人机工程系统分析对机床造 型进行改善,让机床以易懂、安全、舒适、亲切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 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在对机床造型进行改善设计时, 根据数控机床的工作功能与操作特点,对其进行人机工程学的系统研 究,分别从数控机床外观造型人机分析、数控机床控制面板人机界面 研究、机床色彩人性化设计研究、机床标牌人性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研 究,使机床设计在其功能性、操作性的基础上加入人的因素,将人作 为设计的主题,做到以人为本。 课题名称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手机戏、移动音乐、手机支 付、位置服务等 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 HTML5是下一代 Web 语言,它不再只是一种标记语言,它为下一代 Web 提供了全新的 框架和平台,包括提供免插件的音视频、图 像动画、本体存储以及更多酷炫而且重要的 功能,并使这些应用标准化,从而使 网目前正处于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而 HTML5是近十年来 Web 标准最巨大的飞 跃。和以前的版本不同 来表示Web 内容,它的使命是将 Web 带入一个成熟的应用平台 频、图像、动画以及同电脑的交互都被标准化。一般广义而言的 HTML 、CSS 和 JavaScript 三个部分,不单单只是 HTML 部分而已, 许多的创新,让整个网页程序功能更加缤纷。尽管 HTML5的实现还有 很长的路要走,但 HTML5正在改变 Web 。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HTML5对于移动端的开发有着独特的优势,相比传统的 app , HTML5采用网络通用语言,不用考虑终端设备或者操作系统的不同,对于音频视频 自由嵌入,多媒体 形式更为灵活。 HTML5像传统的 Flash, Flex , Silverlight , Objective-C 那样,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生态 系统。对 于年轻一代开发者,HTML5应当是他们首选技能,HTML5会形成很大的市场。 一切正如正益无线总裁王国春所说: “ HTML5代表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总有一天它 将成为主流技术。” 本次设计的内容,作为移动端的游戏,主要是为了验证 HTML5在移动端开发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可另附页) HTML 5从根本上改变了开发商开发 Web 应用的方式,从桌面浏览器到移动应用言和 标准都正在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着各种操作平台 匚门。前端开发虽然起步时间晚,但是发展 势头迅猛,在各种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动下,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重视 Web 产品的前 端重构与开发,如淘宝、腾讯、新浪、百度、搜狐等都对自己的网站进行了重构并同时 使用了 HTML5中的 新特性。现在开发的 Web 新产品的页面交互也越来越丰富,视觉效果 也越来越绚丽。互联网公司除了重视前端开发之外,还在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001?2012年,腾讯、百度及奇虎 360公司先后加入了万维网联盟( W3C ),共同参与互 联网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促进了国内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课题名称 基于HTML5的移动端打地鼠游戏的设计 课题来源 其他 职称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Web 能够轻松实现类似桌面的应用体验。移动互联 HTML5在其中很有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HTML5并非仅仅用 ,在这个 平台上,视频、音 HTML5则包含了 CSS3和 JavaScript 也有 HTML5的优势与特性,确定 指导教师 学号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学号11003829 学生姓名____林钢_____ 指导教师胥备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胥备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右键→新建SQL Server注册→下一步→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下一步→选 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点击下一步→选中“在现 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点击下一步→完成→关 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设置: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M11003829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建立学生表、插入数据。 学生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S1 WANG 20 M S2 LIU 19 F S3 CHEN 22 M S4 WU 19 M S5 LI 21 F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7)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SEX VARCHAR(7), Primary Key(SNO), ); use M11003829;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1' ,'WANG', '20',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2', 'LIU','19',' F');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3', 'CHEN' ,'2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4', 'WU', '19',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5', 'LI', '21', 'F'); 建立课程表、插入数据。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马原必背知识点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 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著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 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 ,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 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本科毕设开题报告范本

xxxxxxx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题目直升机制造协调系统准确度计算模块开发学生姓名xxxxx 学号xxxxxxxx 毕设地点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职称教授 2008年 3 月15 日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 文献综述: 飞机制造工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生产工艺准备工作和生产中要解决大量的互换协调问题,即飞机的制造准确度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及其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互换协调问题是直升机制造工艺的主要特点之一,协调准确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保证成套工艺装备的制造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是保证产品制造准确度、装配协调和产品互换性的物质基础。该问题涉及到诸如协调路线制定、尺寸传递中各环节容差分配、协调准确度预测等诸多环节,以成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开发计算机辅助直升机制造容差分配决策系统,是直升机设计、制造高水平高效率进行的有力保证。本次毕业设计旨在开发该系统中的协调准确度计算模块,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已知容差分配下的协调准确度进行量化的评价,减少实际直升机生产中的不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直升机采用厂所设计、制造分开的研制体系,由直升机设计所完成产品数模、设计图纸的设计,除少量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外,产品设计图纸通常只以自由公差的形式标明零件的通用公差要求。再由直升机制造企业完成协调方案制定、装配单元划分、工装设计制造、零件制造及产品装配,企业需根据以上条件对涉及工艺分离面上部件对接的大量零件、工装进行容差分配,以满足装配的互换协调要求。过去工艺人员采用等公差法、等精度法进行容差预分配,该方法能保证尺寸链封闭环协调要求,但未充分考虑各组成环的尺寸大小、加工难易程度等结构工艺特点,简单地为各组成环规定了严格的公差容限,即要求较高制造准确度以保证设计要求,上述预分配方案还需要根据工艺能力进行调整。由于每个环节的容差调整都将影响尺寸链封闭环的最终累积误差,过去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协调准确度计算和容差优化调整的体系,多凭经验处理,存在随意性较大、失误较多、一次性装配成功率较低等突出问题。随着对直升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结构及制造工艺也不断发展,制造协调准确度的要求日益严格,企业迫切需要专用的软件系统辅助直升机制造工艺容差设计。 自从1978年c.Flillyard提出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来设计零件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以来,国内外在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领域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几何公差表示、公差分析和综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开发了大量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原型系统,这些成果为实现CAD/CAM集成起到了桥梁作用。

马原考试期末重点.docx

马原考试期末重点【详尽版三稿修改稿】 重点内容:绪论,一到五章。 一?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①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也包括了继承者对它的发 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重点,参见书P】 2.马克思主义起源:①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和欧文【重点】)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无产阶级斗争一一三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 理论的指导)【了解】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 理和发展真理。 二.辩证法与唯物论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及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的含义: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3实践的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这是意识的本质) 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依赖于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 6?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能动性的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 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试题 一填空: 2.主存储器与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控制方式有程序直接控制、中断驱动方式、DMA方式和通道控制方式。 4.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两个特性: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5.程序经编译或汇编以后形成目标程序,其指令的顺序都是以零作为参考地址,这些地址称为逻辑地址。 7.进程由程度、数据和FCB组成。 8.对信号量S的操作只能通过原语操作进行,对应每一个信号量设置了一个等待队列。 21.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24、在设备管理中,为了克服独占设备速度较慢、降低设备资源利用率的缺点,引入了虚拟分配技术,即用共享设备模拟独占设备。 25、常用的内存管理方法有分区管理、页式管理、段式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26、动态存储分配时,要靠硬件地址变换机构实现重定位。 27、在存储管理中常用虚拟存储器方式来摆脱主存容量的限制。 35.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独立运行和调度 的基本单位。 36. 在信号量机制中,信号量S > 0时的值表示可用资源数目;若S < 0,则表示等待该资源的进程数,此时进程应阻塞。 37. 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是系统调用。 38. 设备从资源分配角度可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 42. 地址变换机构的基本任务是将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内存中的物理地址。44.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重要特征是并发和共享。 47.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三种。58.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目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时间片最大应为20ms。分时系统采用的调度方法是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66.使用缓冲区能有效地缓和I/O设备和CPU之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71.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系统软件。 90.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假如系统分配给一个作业的物理块数为3,且此作业的页面走向为2,3,2,1,5,2,4,5,3,2,5,2。OTP算法的页面置换次数为3 ,LRU算法的页面置换次数为4,CLOCK算法的页面置换次数为5 。 108. 现代操作系统的特征是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 109.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和请求和保持,不剥夺条件和环路条件。 110.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是CPU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和用户接口。112.文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实现按名存取。 119.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叫临界资源。 120.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一个拥有资源的单位,也是一个调度和执行的基本单位。 二、单选题 1.()不是基本的操作系统。

【VIP专享】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 目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 评分内容评分标准总分评分 平时成绩10%认真对待课程设计,遵守实验室规定,上机不迟到早退,不 做和设计无关的事。 10数据设计是否完整、合理10流程设计是否全面、深入10 设计内容 30% 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10 文档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清晰10 文档写作 20%文档格式是否符合要求10运行效果20 系统运行 40%现场问题的回答20 总评分 其他问题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翟丹妮日期2015.6.10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问题描述 1.场景介绍 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2.存在的问题 数据录入方式的问题,查询问题,sql语言的编写 3.解决方式 你的系统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使用ACCESS数据库来处理 二.系统分析 1.用户分析 教师、学生 2.流程分析 设计学生数据结构,输入信息,排版建立窗体搜索 3.数据分析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1)构建一个教学管理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4.功能分析 针对各类用户,你的系统打算分别提供哪些功能 学生成绩的录入,搜索,排名等

马原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整理

马原重点知识点 题型:1、选择(1x10*)2、判断(1x10*)3、材料分析(20x4*) (1、反应什么理论简述即可。2、感想结合理论展开) 绪论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 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 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 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 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_1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现实)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的目的是开发以工作流为核心、B/S架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带宽越来越大,网络的普及也越来越平民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办公

流程,基于这些流程我们井然有序的完成各种工作,同时在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中正致力于高层次的网络办公自动化,基于这些系统将为他们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节省大量的办公费用,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别的系统整合在一起比如ERP等,这样将非常方便的整合整个企业的资源,已科学的方式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使企业能在当今激烈的环境中信息化建设处于前列。 2)国内外研究概况 办公自动化是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我国办公自动化软件从80年代发展至今,从最初的提供面向单位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可提供面向企业级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软件。第一代办公自动化只是以数据为处理中心,提供面向单位的辅助办公产品,虽然完成了办公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介质方式向比特方式的飞跃,但信息仍然是高度独立的,发展到第二代,它以工作流为中心,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到随后的群件技术的发使得办公自动化发生了质的飞跃,分布式组件技术、三层计算模式、Internet技术、多媒体技术、基于工作流的分布式应用、Lotus Notes、Microsoft

Exchange等群件平台出现使得可以很方便地实现非结构化文档的处理、全文检索、工作流管理这些重要的OA功能,并且使软件的柔性构造功能将不断加强,工作流是这种办公自动化的最重要的表现。这种方式以E-mail、文档数据库管理、复制、目录服务、群组协同工作等技术作支撑,让群体协同工作成为可能,实现了对人事、文档、会议等的自动化管理。大体分来,办公自动化系统可分为事务型、管理型和分析决策型三种不同的层次。 1. 事务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支持一个机构内各办公室的基本事务活动,主要功能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加工、存储和查询,如文字处理、文档管理、电子报表、电子邮件、电子日程管理、文档的整理、分类归档、检索等。 2. 管理型的办公系统包含业务管理的那部分功能,是事务型办公系统和支持职能管理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3. 决策型办公系统包括决策支持功能,是在管理型办公系统的基础上再加上决策支持系统而构成,除具备前述的功能外,还具备对业务数据的进行分析、评测等决策支持的功能。

南邮《操作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1. 什么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p1):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有效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可归结为: (1) 方便用户使用(2) 扩大机器功能(3) 管理系统资源(4) 提高系统效率(5) 构筑开放环境。 2.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可分成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资源包括两大类: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硬件资源分为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等;信息资源则分为程序和数据等。 *5、操作系统有哪些类型?它们有什么特征? 7.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有什么特点?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同时把多个作业(程序)放入内存并允许它们交替执行和共享系统中的各类资源;当一道程序因某种原因(如I/O请求)而暂停执行时,CPU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操作系统在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使得系统有了多道,宏观上并行,微观上穿行的特点。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减少了CPU时间的浪费,增加了系统吞吐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第二章 2.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通过程序接口和操作接口两种方式把他的服务和功能提供给用户。3.什么事系统调用?系统调用与普通调用的区别是什么? 答:系统调用本质上是应用程序请求操作系统内核完成某功能的一种过程调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过程调用,他与一般的过程调用有以下几方面明显差别: ①调用形式不同 ②被调代码的位置不同 ③提供方式不同 ④调用的实现不同 *4、系统调用有哪几种类型?

第三章 2.请描述进程的定义和属性。 答: 进程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调度和保护的独立单位。 进程的属性有:结构性?共享性?动态性?独立性?制约性?并发性 3.请描述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及关系。 答: 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数据集),进程能得到程序处理的结果。进程和程序并非一一对应的,一个程序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上就构成了不同的进程。通常把进程分为“系统进程”和“用户进程”两大类,把完成操作系统功能的进程称为系统进程,而完成用户功能的进程则称为用户进程。 4、进程有哪3种基本状态?3种进程状态如何变化。 1答: 转换1:CPU调度算法将CPU分配给此进程 转换2:执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或被其他更重要的进程抢占CPU 转换3:等待某种事件(如I/O的完成,或被他人占用的临街资源变成可用状态)转换4:进程所等的事件发生(如I/O完成,或所等待的临界资源变成可用状态)转换5:进程允许被执行(5态图) 转换6:进程被终止(5态图)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马原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黄宇晗 一、考试题型 1.单选20分 2.多选20分 3.简答题4题×6分 4.辨析题4题×6分(判断正误2分,理由4分) 5.材料分析题12分 二、考试范围 1.绪论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不考 2.§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不考,其中第三点(P53)考一道多选题,详见重点问题(一) 3.§2.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考 4.§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考 5.第七章考§7.1的两个问题(下方重点) 三、重点问题 (一)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强哪些能力?(P53五点,多选题)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唯物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

思维能力。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P22) 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其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概念(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总+4分,P10-15) 1.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分: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鲜明的政治立场;③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④崇高的社会理想。 (五)物质和意识的关系(P28-31)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南京邮电大学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利用竞争情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学生姓名周亮班级学号B10111733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课题任务的学习理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企业的竞争范围越来越广,竞争强度愈演愈烈,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企业想要在如此复杂多变,险象环生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修炼“奇功”,就必须采取措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竞争情报体系,用以及时预测市场环境的演变和竞争对手的策略,同时修炼好自身“功力”。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就是企业如何利用竞争情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现代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技术,人才,管理,和信息优势的竞争,欧美经验表明,要想做到企业屹立百年不倒就必须时刻让自己拥有竞争优势。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竞争情报活动的主战场。反之竞争情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阅读文献综述 1.竞争情报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态势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现代企业在新经济中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两个方面提升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一是竞争情报是关于企业竞争要素的动态研究,它带给企业的是一种经过提炼了的、竞争现状的描述信息,并为企业采取应对性策略提供建设性意见,竞争情报的这种作用体现为一种过程,因此可称之为过程作用;二是竞争情报本身具备知识属性,它是企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体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作用体现为一种结果,所以可称之为结果作用。通过对竞争情报的收集与分析,能够增强人们对竞争情报的认识,帮助从事竞争情报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的高级管理、决策人员,准确、快速的获取竞争情报,并提取重要信息做出正确决策,为企业带去更多利润,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