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电影与电视

合集下载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教材解读 史料探究 随堂训练
教材解读
课前自学 释疑解惑 一、默片时代 1.电影出现和发展的条件: (1)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摄影技术、 缩短曝光 、 连续摄影等技术发明,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
展的动力。 2.电影的诞生: 1895
解析:C A项表述绝对化,错误;材料中未涉及通俗文化,B项错误;材料 中“使大家又一次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说明该节目以艺术的 手法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反映出电视弘扬传统文化的功 能,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新旧传媒的比较,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 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 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随堂训练
即学即练 学以致用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电影艺术 电视艺术
综合
题号


1、2
3
4
5
6
一、选择题
1.(2018·山西太原期末)默片演员必须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夸张生
动的动作表演来取悦观众。导致默片出现这种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大众审美的倾向
B.话剧风格的影响
C.电影技术的限制
D.表演技能的突破
——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影视教育发展分析》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影为什么能极大地影响 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 精神需求等方面分析原因。 [结论] (1)电影是科技进步的产物,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 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丰富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方式。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 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第19课《电影与电视》教案

第19课《电影与电视》教案

第19课电影与电视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并且认识二者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影视艺术的各种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励学生学习影视艺术发明者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影视审美取向与价值判断。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电视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利弊。

课时:本节教材用一课时。

板书设计:第19课电影与电视一、默片时代1.电影: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2.阶段:无声与有声3.格里菲斯,卓别林二、坐拥天地1.电视:1926,贝尔德2.电视的优势3.电视的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和展示艺术品4.电视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发明与兴起为人们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电视的出现与普及则使人们可以坐在家中环视全球。

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各种新气息,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

本课两目内容,“默片时代”和“坐拥天地”。

前者主要介绍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而后者则着意阐释电视的发明及其功能与意义。

一、默片时代(一)电影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的发明与应用2、动力:人们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3、技术条件: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技术的发明4、科学家个人的因素:锲而不舍、勇于创新(二)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夜晚,在巴黎卡普西尼斯大道旁格兰德咖啡馆的大厅里,许多人挤在一起,伸着颈脖,兴奋而激动地注视着白墙上的影像:一列火车拖着一缕黑烟徐徐地进站;一个人划着一只小木船驶离码头;一群工人走出吕米埃工厂。

这是当时人们看到的最先进的幻灯,准确地说,这已经不再是幻灯,卢米埃尔兄弟俩把它命名为电影,电影就是在那天晚上诞生的。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教学设计(5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教学设计(5页)

《电影与电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影与电视》是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史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中第三课的内容。

本章包含三节内容,分别从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电视几个方面描述了19世纪以来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千姿百态的现代艺术形式凭借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电影与电视的发明,使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而“缩短”,文学艺术已真正从知识精英的殿堂降落民间,使大众不仅成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者,而且成为它们的创作者。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①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包括产生的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作用;②电影产生的过程;发展趋势③电视的特点与功能能力:①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品和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认识和分析电影、电视产生和发展过程,学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②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电影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②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以下重、难点:3、教学重、难点:①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过程;电视的特点与功能;②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二、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由于学生对电影、电视两类艺术媒介形式都非常熟悉,因此导入环节,我个人认为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⑴播放幻灯片《古代人是怎样看电影的》⑵引用高尔基的一段话“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

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银幕,看来上面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不知什么人,仍诱使你去想象刚才视乎看到的地方……随后不知怎的,你隐的感觉到惊心动魄”⑶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影片或电视剧⑷提问式,询问学生什么是“第七艺术”和“第八艺术”以及他们名字由来的原因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等,都是早在蒙昧时代或者文明时代的初期便已经出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黄梅经典
4)展示艺术作品
空中英语教育
大学生接受教育
《探索·发现》—世界遗产:武陵源
讨论:以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为例介绍电视 的功能,并简要谈谈该节目对自己的影响。
史料一: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 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 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的高低,任何 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图像与文化接 触……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 时性等特点,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氛围。
有声电影 1895
1927
无声电影时代
有声电影时代
现在
①条件:影像和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 ②影响: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
为了促进电影业的发展和繁荣世 界各国都设置了什么电影奖项?
金棕榈奖
金 球 奖
奥 斯 卡 金 像
金熊奖 奖
百 花 奖
金 鸡 奖
金狮奖
金 像 奖金
马 奖
讨论: 你最喜欢的电影或最喜欢的电影 明星是?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D 图四是1927年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
二、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1.电视的概况 --
概 况 20C 年代 发明:

年 发明彩电。
发明
特点 ①
广




视 功 能 ①传播

②开展
的重要手段。
③另一个重要功能是

④把世界各地的
给世人。
2.电视的功能 --
13))传娱播乐资讯(最重要) 鉴
2)远程教育
«火车到站»
无声电影 【电影改革家---格里菲斯】
现代电影之父,影坛的莎士比亚

第19课电影与电视-岳麓书社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教案

第19课电影与电视-岳麓书社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教案

第19课电影与电视-岳麓书社版必修三文明发展历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影、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电影和电视对文化艺术的贡献和作用;2.了解电影、电视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其在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意义;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电影、电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电影、电视对文化艺术发展的贡献;3.电影、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2.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对影视文化进行批判性思考。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电影、电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2.电影、电视对文化艺术发展的贡献;3.电影、电视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问答、小组讨论、展示、课外作业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围绕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对文化艺术的贡献、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等方面展开讲解;2.问答:通过提问进行检查和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自主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展示:让学生进行展示,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记忆;5.课外作业:布置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或调查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经典电影片段或电视剧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电影、电视的看法,了解他们对电影、电视的认识。

2. 讲解电影、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讲述影视的历史和背景:介绍电影、电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了解背景。

(2)展示经典影视作品:通过展示经典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影视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3. 探究电影、电视对文化艺术的贡献(1)探究影视对文艺的贡献:通过引导讨论,分析影视对文学、音乐、舞蹈等文艺的贡献。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2015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2015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一、电影:
1、产生条件:
①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物质基础) ②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水平提高,追 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追求) ③摄影技术、缩短曝光技术、连续摄影等技 术的发明——(技术条件) ④商业利益的驱动——(动力)
2、电影的发明:
时间: 1895年12月28日 人物: 卢米埃尔兄弟(法国) 地点:巴黎“大咖啡馆”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1.19世纪末影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由于 ①摄影技术的发展 ②连续摄影 ③缩短曝光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2.近代电影的发明人是 A、卢米埃尔兄弟 B、格里菲斯 C、卓别林 D、贝尔德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3.在默片时代为电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 人物是
【自我测评】 2.电视有哪些重要功能?举例说明电视对社 会生活的影响。答: (1)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电视的另一 重要功能是娱乐,它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 展示给世人,为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 (2)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素养,增强了人们的国 际意识;还帮助人们接受“空中课堂”的教育 等。
【解析与探究】 阅读以上材料,请思考:电视如何使艺术大众化成为可能? 为什么通过电视传播,欣赏艺术的观众会大大增加?以往的 艺术复制品与电视“复制”有哪些不同? 答: (1)成为可能的原因:电视不同于以往的艺术品的复制方式, 使艺术大众化成为可能;电视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的特点,也使欣赏此种艺术的观众大为增加。此外,电视接 收机的普及和观看的方便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2)增加的原因:以往的艺术品复制困难。音乐、舞蹈、戏剧 大多要靠演出复制;空间艺术品的复制多要靠工艺制作来实 现,成本高,数量少。故观众少,难以实现大众化,而电视 传播则克服了这些弊端,因此观众大大增加。 (3)不同:电视对艺术品的“复制”是“再现”艺术品本身。 因为电视是复制这件艺术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存在过程, 电视用屏幕的二维平面模拟了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用相对 长度的播出时间模拟了现实世界已流逝的一段时间。

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电影与电视

高中历史必修3第19课电影与电视

电视的发展及特点
覆盖面广
影舞 时空
时效性强 1928年电视样机 1934年(德国)1936年(法国)1936年(英国)1941年(美国)
现场感强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电视的功能 扩大视野
1)传播资讯(最重要)
影舞 时空
天气预报
新闻联播
播放公益广告
电视的功能
影舞 时空
大学生接受教育
改变了生农民活接方受式教育
身体健康,
学习进步!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课标: 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举例说明影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影舞 时空
1、电影诞生的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19气2时7年代 (2摄、影电技影术的、缩发短展曝:光默、连片续时摄代影等有技术声的电发影明)时代
➢精神文明的需要
➢商业利润的驱动
知识迁移——近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影舞 时空
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 1905年《定军山》(京剧题材)
第一部故事片: 1913年《难夫难妻》
第一部有声电影:
1931年《歌女红牡丹》
如你赢不了,至少你可以给予你的对手一个微笑。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成长这一路就是懂得闭嘴努力,知道低调谦逊,学会强大自己,在每一个值得珍惜的日子里,拼命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炫耀是需要观众的,而炫耀恰恰让我们失去观众。 一个人最炫耀什么,说明其内心最缺乏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也是其最自卑的地方。 你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你也不必和命运争吵,命运它是最公平的审判官。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喜欢花的人是会去摘花的,然而爱花的人则会去浇水。 地球无时不刻都在运动,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巩固练习:
1、电影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不包括 A 电气时代科技的发展 C 人类的精神需求 B 商业利益的驱动 D 知识经济的到来 ( (
D)
2、有关电影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由法国人发明
②诞生于19世纪末
A)
③有声电影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
④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杰出代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天气预报
新闻联播 播放公益广告
电视的功能
大学生接受教育
农民接受教育
2)远程教育
空中英语教育
电视的功能
3)娱乐
电视的功能
鉴 宝 节 目
黄梅经典
4)展示艺术作品
《探索· 发现》——世界遗产:武陵源
第19课 一、电影 二、电视
电影与电视
1、电视的发明: 1929年,英国,贝尔德(电视之父) 2、电视的特点
以在意大利广场的雕塑旁“散步”……。这反映了电
视的 (
A 传播资讯的功能
B 娱乐功能 C 把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的功能 D 播报新闻的功能
C

3、电视的功能: ①传播资讯 ②远程教育
③娱乐
④展示艺术作品
第19课 一、电影 二、电视
电影与电视
1、电视的发明: 1929年,英国,贝尔德(电视之父) 2、电视的特点
3、电视的功能 4、电视的影响: ①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了素养
②使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悄然改变
③对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电影理论家,电 影艺术奠基人。格里菲斯不断探索,吸收别人的发明并融会贯通, 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比较完备的电影叙事语言。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6年,英 国人贝尔德
发明了电视
1936年,英 国广播公司 正式播送电 视节目,每 天2小时
20世纪五六 十年代黑白 电视机在发
达国家普及
20世纪八九十年 代彩色电视机在
西方国家普及
20世纪六十 年代彩色电
视机诞生
二、贝尔德发明电视
1、电视的发明 1926年 贝尔德
人类第一台电视机 电视发明人贝尔德 贝尔德(1888—1946),英国工程师。机械式扫描电视 发明者。 1926年1月28日,《泰晤士报》报导了贝尔德在伦敦举行 的电视公开表演,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电视进行无线传输。 贝尔德也因此被称为“电视之父” 。 此后,贝尔德还对彩色 电视、日光电视、立体电视、大屏幕电视进行了研究。
• ①发明者: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 ②改进者:美国人格里菲斯“ 现代电影之父”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 ③喜剧明星:卓别林(作品有《 》《 》《 》等)

“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的天才”
• 3.发展:有声电影
• ①条件: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日趋成熟
• ②设立 奥斯卡奖
1889年,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发明了电影留影机后, 又经过5年的实验后,发明了电影视镜。
奥斯卡奖的中国籍作曲家。2001年,《卧虎藏龙》获得十项提 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外语片奖,而谭盾、鲍徳熹和叶锦添,则 分别捧走最佳原创音乐、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3项大奖。 2006年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导演李安荣获最佳导演奖, 成为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亚洲导演,这也是华人导演在奥斯卡 历史上第一次获此殊荣。
法国金棕榈奖
柏林金熊奖
香 港 金 金像 球奖 奖
中国华表奖 威尼斯金狮奖
• 二.电视( 1926 年) • 1.发明:英国人 __贝__尔__德____
• 2. 电视的特点:
• 3.功能:
•①
•②
•③
•④
• 4.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
• 扩大视野,使人们
习惯、
• 悄然改变。
, 方式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地点:法国巴黎卡普宁路十四号咖啡馆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
卢米埃尔兄弟研究成功了“ 活动电影机” 1895年12月28日,他 们在巴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了影片《工厂的大门》《火车 到站》等。后来,这一天被命名为“世界电影日”。
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格里菲斯(1875—1948),美国著名导演、著名电 影理论家,被称为“现代电影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 生》就是格里菲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1915年拍摄, 到 1988年仍保持默片票房收入全球的最高记录。
1972年,他在奥斯卡有史以来最热烈且 持续时间最长的起立鼓掌声中,接受了 美国电影学院颁发的奥斯卡特殊成就奖。
默片时代最杰出的电影明星、喜剧大师
“电影艺术中绝无仅有天才”
以下卓别林的三部经典之作,片名分别是:
1936《摩登时代》1940《大独裁者》1931《城市之光》
卓别林主演的最 后一部无声影片
第19课
课标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
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
• 1、思维拓展:电影出现和发展的条件
• ①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物质基础)
• ②科技:科技迅猛发展
• ③文化:人类新的精神需求
• ④商业利润刺激
• 2.产生时间(1895年):无声电影(默片时代)1927年前
“伟大的哑巴”开始说话
问.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的标志是
A.电影节的推动
B.奥斯卡奖设立
C. “默片时代” DD..有有声声电电影影崛崛起起
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 1927年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 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 院奖”,1928年设立,每 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80多年来一直享有盛誉。它 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 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 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 可忽视的影响。 1931年电 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图书馆的 女管理员玛格丽特·赫里奇 在仔细端详了金像奖之后, 惊呼道:“啊!他看上去真 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从 此,这一别名不胫而走。
华人影人与奥斯卡渊源已久
1955年和1963年,华裔摄影师黄宗霑就曾 分别以《玫瑰文身》和《赫德》两次获得 奥斯卡摄影奖,成为首位站在奥斯卡领奖 台上的华人。1984年,中、柬混血演员吴 汉,因影片《战火屠城》获得奥斯卡最佳 男配角奖,这是华裔演员在奥斯卡上获得 的第一个表演奖。1987年,著名作曲家苏 聪,为影片《末代皇帝》配乐,获得当年 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苏聪成为首位获得
电视的发展
1928年 1934年
1936年
电视样机 (德国) (法国)
1936年 1941年 (英国) (美国)
1948年
1953年
1961年
2.根据材料思考电视的特点?
• 材料一:2009年10月26日 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 • 局局长王太华24号表示,目前,中国电视机社会拥 • 有量已经超过4亿台。目前,中国共有公共电视频道 • 1283个,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目最多的国家;电视 • 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58%。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全球 直播约40亿人观看。
卓别林第一部有声影片 获1941年奥斯卡最佳电 影、 最佳男演员、最佳 男配角、 最佳编剧、最 佳音乐5 个奖项。
为什么卓别林 的经典默片能名垂青史?
喜剧因素大多来源生活,关切社会底层的生活, 把严肃的题材和喜剧片的幽默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 尖锐地批判和讽刺社会的种种弊端,思想内涵丰富而 深刻。
为此美国政府掀起对卓别林的迫害。他的电影在美国许 多大城市被禁映。1947年12月,卓别林在巴黎报纸上 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向全世界 控诉他所遭遇的迫害。1952年9月美国政府司法部发表 声明说政府将拒绝卓别林再入境。从此,他在瑞士定居 下来。 1977年12月25日,88岁高龄的世界杰出的喜 剧大师与世长辞了。
周总理与卓别林
思考:“默片时代”的电影特点有:① 声音与画面脱节 ②剧情具有即兴性 ③ 多为喜剧 ④只有黑白两种颜色 ⑤演员 一般以简洁明快的故事情节和夸张生动 的表演来取悦观众
A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B.①②③④ D.①②
优秀的影片,大多剖析人性的本 质,回归人性的真善美,使人深深 感动,终身难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