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孙明洁

城市社会学是用社会学的理念、理论、方法和

观点来分析、研究城市和城市社会的社会学分支

学科。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是社会学中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随着城市的发

展,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形成了诸多学派。根据城市

社会学各主要学派形成发展的先后、理论的差异,

这里分阶段对城市社会学主要学派的理论和最新

发展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传统城市社会学

11欧洲的传统城市社会学

工业革命在19世纪的欧洲掀起了城市发展

的大浪潮,造成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食物、住

房、卫生设施供不应求,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就业的

不稳定导致城市里疾病流行,犯罪率上升,街道混

乱不堪。这些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关注,欧洲的

传统城市社会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1)腾尼斯(Toenn ies):通体社会和联组社会

1887年,德国人腾尼斯在“通体社会和联组

社会”一文中,将人类生活划分为两种相对的类

型:“通体社会”和“联组社会”。通体社会以小乡村

为代表,联组社会以大城市为代表。腾尼斯认为,

乡村中存在实质上一致的目标,人们为了共同利

益而共同劳动,把人们联系起来的纽带是具有共

同利益和共同目标的家庭和邻居。“通体社会”的

生活是“亲密无间的、与世隔绝的、排外的共同生

活”。而城市生活则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甚

至相互敌对的,因而“联组社会”是理智的,工于心

计的。腾尼斯把通体社会看作“活生生的机体”,把

联组社会看作“机械的结合”(康少邦等译,1986),

显然他对城市是悲观失望的。

(2)迪尔凯姆(E.D u rkhei m):机械团结和有

机团结

法国人迪尔凯姆与腾尼斯同属一个时代,也

创立了一种相互对立的生活模式:机械团结和有

机团结。机械团结是指在共同信仰和习惯、共同仪

式和标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系。介入这种

团结的人几乎是同质的,他们无意识地联系在一

起,所以是机械的。而有机团结是以人与人之间的

差别为基础的社会秩序,它是现代城市的特征,它

依赖复杂的劳动分工,使居民有获得更多自由、更

多选择的可能性,因而是有机的(康少邦等译,

1986)。虽然城市会产生许多问题,但有机团结还

是优于机械团结的。与腾尼斯相比,迪尔凯姆对城

市社会是比较乐观的。

(3)齐美尔(G.Si m m el):城市的精神生活

德国人齐美尔从考察城市生活的社会心理出

发研究城市,在他的著名论文“都市与精神生活”

中提出“个人应学会使自己适应社会”。城市的特

征在于城市生活充满理智,工于心计。城市是一个

竞争体,它推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中错综复杂的空

间组织、城市经济方面发达的劳动分工,金钱在城

市生活中的重要性都揭示了城市的理智。城市人总第89期 城市问题 1999年第3期

必须学会适应城市生活,从而更加聪明、理智和老于世故。

(4)韦伯(M.W eber):完全城市社区

德国城市社会学家韦伯考察了欧洲和中东历史上的城市,并将它们与他所知的印度和中国的历史城市加以比较。韦伯在“城市”一文中提出了“完全城市社区”的定义:“一个聚居地要成为完全城市社区,它必须在贸易2商业关系中占有相对优势。这个聚居地作为整体需要具备下列特征:①防卫力量;②市场;③有自己的法院;④相关的社团;

⑤至少享有部分的政治自由”(康少邦等译, 1986)。韦伯认为只有中世纪的城市才是完全城市社区。同时,他强调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政治、经济的互动不同,产生的城市也就不同。

从现在的观点看来,腾尼斯、迪尔凯姆、齐美尔和韦伯的思想只是对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城市的反映,他们的思想也是比较幼稚的,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如腾尼斯的“通体社会”和“联组社会”的概念,迪尔凯姆的“有机团结”和“机械团结”的概念都过于绝对化,城市远非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欧洲传统城市社会学思想可以说只是城市社会学的启蒙思想,但他们的思想构成了传统城市社会学的核心和主要研究领域,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对城市社会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21美国的传统城市社会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迅速工业化和城市高速发展时期,移民大量涌入。随着城市的发展,同样出现了严重的城市问题,美国城市社会学应运而生。

(1)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克(R1Park)、伯吉斯(E1B u rgess)和麦肯齐(R. M ckenzie)。1925年三人联合发表了《城市》一书,标志该学派的诞生。芝加哥学派把城市看作一个由内在过程将各个组成部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有机体,并将生态学原理(竞争、淘汰、演替和优势)引入城市研究,从人口与地域空间的互动关系入手研究城市发展。他们认为,城市的区位布局、空间组织是通过竞争谋求适应和生存的结果。竞争和适应是城市空间组织的基本过程,自然的经济力量把个人和组织合理地分配在城市的特定区位上,最终形成最佳的劳动分工和区域分化,使整个城市系统达到动态平衡。所以城市堪称秩序和和谐的典范(帕克等,1987)。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个人为争夺城市中的有利地段而展开激烈的竞争,同时经济状况或支付地租的能力又决定个人或社会集团在此过程中的竞争能力。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地理空间上产生居住隔离,强者占据城市中的有利区位并形成独特的社区,弱者占据较差的区位,也形成社区。同时每个社区又在竞争中不断调整自身成员的数量和质量,谋求与其它社区或集团的平衡,因而城市的发展还是有序、和谐的。伯吉斯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同心圆模式和霍伊特(Hoyt)提出的城市扇形模型都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此外,芝加哥学派还注意到了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组织的作用。他们认为,经济竞争从根本上决定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变化,而文化因素或价值观影响城市空间的微观结构。

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在30年代和40年代受到了严厉的攻击。50年代以来,又形成了以霍利(A.H aw ley)、奎因(J.Q u inn)、邓肯(O.D uncan)和施努尔(L.Schno re)等人为代表的“新正统生态学派”和以法尔(W.F irey)、乔纳森(C.Jonas2 san)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生态学派”。60年代生态学派研究的主题又转入社会区域分析。其后由于电脑的普及以及因子分析方法的应用,用归纳法说明城市结构的研究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60年代末生态学派渐渐走向衰落。

(2)沃斯(L.W irth):城市化理论

1938年,美国学者沃斯在他的著名论文“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城市化理解为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过程。他认为,城市的本质是异质性,城市是“由城市异质性的个人组成的、较大规模的、较高密度的永久性的聚落”(W irth,1938)。他认为,人口异质性的增大、人口规模的扩大和人口密度的提高三者综合作用决定城市生活。沃斯将欧洲的传统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观察研究相结合,第一次向世人证明创造一种真正的城市理论是完全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城市社会学是在美国产生的。

二、新城市社会学

60年代,欧美城市由于郊区化的发展和城市中心产业的外迁,城市中心的税收减少,财政收入降低,公用设施得不到更新和修建,城市商业、服

6 城市问题 1999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