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监测资料

地下水监测资料
地下水监测资料

地下水监测

3 测验

3.1

一般规定

3.1.1

应建立随监测、随记载、随整理、随分析的工作制度,各项原始监测数据均应经过记载、校核、复核三道工序。

3.1.2测具应准确、耐用,并定期检定,不合格者,应及时校正或更换,否则不得继续使用。

3.1.3

现场监测必须做到:

(1)准时监测,用硬铅笔记载。

(2)监测数据准确,记载的字体工整、清晰,严禁涂抹或擦试。

(3)将本次监测的数值与前次监测的数值进行对照,若发现异常,应分析原因,必要时检查测具和进行复测,并在备注栏内做出说明和及时向监测管理人员报告。

3.1.4

监测数据必须及时进行检查和整理。

3.1.

4.1

定期检查测具。

3.1.

4.2

及时整理各项现场原始记载数据,内容包括:

(1)点绘单项和综合监测资料过程线。

(2)进行单项和综合监测资料的合理性检查。

(3)分析监测资料发生异常的原因,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

(4)对原始记载资料进行校核、复核。

3.1.3原始记载资料不得毁坏和丢失,并按时上报。

3.2高程测量

3.2.1

水准基面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

3.2.2基本水准点高程,应从不低于三等水准点按三等水准测量标准接测;据以引测的国家水准点,在复测或校测时,不宜更换。

3.2.3

校核水准点和基本监测井固定点高程,应从不低于国家三等水准点或基本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接测,同时测量监测井周围不少于4 个地面点的高程取其均值作为该监测井附近的地面高程。

3.2.3统测井固定点高程和地面高程,可从不低于四等水准点按五等水准测

量标准接测。

3.2.5

基本水准点每10年校测一次,校核水准点每5 年校测一次,固定点高程每1?3年校核一次;如有变动迹象,应随时校测。

3.2.6

三、四、五等的水准测量的标准,按照《水文普通测量规范》SL58 -93 执

行。

3.2.7

高程校测应填制统计表,表式样见附录C中表C1。

3.3

水位监测

3.3.1

监测频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点基本监测井每日监测一次。

(2)普通基本监测井5 日监测一次。

(3)统测井每年监测三次。

3.3.2

监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定时自记水位计监测,每日8 时、20时应有监测记录,并记录日内最高、最低水位及其发生时、分。

(2)逐日监测为每日8 时。

(3)5日监测为每月1、6、11、16、21、26日的8时。

4)统测时间为每年汛前、汛末和年末,监测日以5 日监测日中选定,统测时间为相应监测日的8 时。

(5)下列地区在执行上述(1)?(4)款中规定的8时可改为10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3.3.3

测量井口固定点至地下水面距离两次,当连续两次测量数值之差不大于0.02m

时,将两次测量数值及其均值记入原始记载表,当连续两次测量数值之差超过0?02m时,应重新进行测量;自记、逐日、5日及统测水位原始记载表表式样分别见附录C中表C2、表C3、表C4和表C5。

3.3.4

测具检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 1)自记水位计每月检查、校测一次,当自记水位与校测水位的差值大于0?02m或月累计时间误差超过30min时,应对自记水位计进行订正,订正方法可按照GBJ138—90《水位观测标准》执行。

(2)布卷尺、钢卷尺、测绳(含导线)等测具的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允许的误差规定,每半年检定一次,检定量具采用50m 或100m 钢卷尺。

3.4

水量监测

3.4.1

水井开采量监测可采用下列方法: (1)水表法,原始记载表表式样见附录C 中表C6。

(2)堰槽法,可采用三角、矩形或梯形薄壁堰,原始记载表表式样见附录C 中表C7。

(3)流速流量计法,原始记载表表式样见附录C 中表C7。

(4)耗电量(或耗油量)相关法,原始记载表表式样见附录 C 中表

C8。

3.4.2泉水流量监测可采用堰槽法或流速仪法。

3.4.3用于农灌的水量监测应进行灌溉面积的统计。

3.4.4水表、堰槽、流速流量计、电表等测具每年检定一次。

3.5

水质监测

3.5.1 采取水样频次及化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点水质基本监测井(站)每年丰、枯水期各采取水样一次,其中,枯水期采取的水样进行全分析,丰水期采取的水样进行简分析。

(2)普通水质基本监测井(站)每年丰、枯水期各采取水样一次,均进行简分析。

(3)水质统测井(站)每5 年的枯水期采取水样一次,进行简分析。

3.5.2

采取水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样器及水样容器瓶的制造材料不得与水样发生化学反应。

(2)同一个二级类型区的各水质监测井(站)的采取水样时间间隔不宜超过

5d。

(3)正在开采的生产井或泉水,在出水水流的中心处采集水样。

(4)在监测井内采集水样前,应测量地下水位,然后必须排水,排水量不得少于井内水体积的3 倍;采取水样深度应超过地下水面以下0.5m。

(5)采样量:简分析不少于500mL,全分析不少于1000mL。

(6)采样前,用水样刷洗水样容器瓶三次。

(7)采集水样后,水样容器瓶应加盖、密封,并现场填写水样标签(内容包括:监测井站编号,采取水样年、月、日、时,地下水埋深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5.3

化验项目要求如下:

(1)简分析项目包括:K+ , Na+, Ca2+, Mg2+ , CO23—,H C03

SO24—, Cl —,矿化度,离子总量,p H值,总硬度,总碱度,味、嗅、色度,透明度,氟化物。

(2)全分析项目包括:简分析项目,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悬浮

物,碘,侵蚀性二氧化碳,游离二氧化碳,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硝酸盐氮;氰化物,砷化物,汞,挥发酚,六价铬,铁,磷,铜,铅,锌,镉;饮用水增加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

3.5.4

水样分析时限、程序、方法、质量控制,水样的存放与运送,水样编

号、送样单的填写,分析结果记载表表式、填制要求和测具检定要求,均应按《水质监测规范》SD127-84 执行。

3.6 水温监测

3.6.1

水温监测频次及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重点水温基本监测井每月监测三天,每天监测 4 次:监测时间

为每月的6、16、26 日的2、8、14、20 时。当积累3 年以上监测资料,经过分析掌握了动态规律时,可改为每月16日8时、20时各监测一次。

(2)普通水温基本监测井每年的2、5、8、11月的16 日8 时各监测一次。

3.6.2

水温监测的同时应监测气温,并于监测日8 时监测地下水位。

3.6.3

水温计、气温计最小分度值应不大于0.2C,其最大误差应不超过

士0.2C。

3.6.4水温计、气温计每年检定一次,检定用的水温计、气温计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士0.1C。

3.6.5

监测水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温计应放置在地下水面以下 1.0m 处(泉水或正在开采的生产

井可将水温计放置在出水水流中心处),静置10min 后读数。

(2)监测时,应连续监测两次,取其均值记入水温监测原始记载表(表式样见附录C 中表C9);

若连续两次监测值之差大于0.4 C时,应重新进行监测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 1、概述 地下水资源较地表水资源复杂,因此地下水本身质和量的变化以及引起地下水变化的环境条件和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不能直接观察,同时,地下水的污染以及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是缓变型的,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成为不可逆的破坏。因此准确开发保护地下水就必须依靠长期的地下水监测,及时掌握动态变化情况。 2、系统解决方案 2.1系统概述 地下水位遥测、地下水在线监测系统依托中国移动公司GPRS 网络,工作人员可以在监测中心远程查看地下水的水位数据。监测中心的监测管理软件能够实现数据的远程采集、远程监测,监测的所有数据进入数据库,可以生成各种报表和曲线。 2.2系统组成 该系统由四部分组成:监测中心、通信网络、水位监测终端、水位计。 2.3系统拓扑图

2.4监测中心 2.4.1中心软件系统概述 该软件是地下水监测系统专用软件,采用B/S结构,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领导者或其它工作人员经授权后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通过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可进行权利范围内的操作。如果需要,该软件可以在INTERNET 公网上发布,被授权者在任何地方的计算机上都可以通过INTERNET 公网访问和操作该系统。 该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包括两大模块:一个是人机界面、另一个是通讯前置机。每个模块又由若干小模块组成。通讯前置机软件主要负责监控中心与现场设备的通信,它具有强大的兼容性,可支持任何厂家生产的GPRS 、CDMA 、MODEM 、RS485等通信产品,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共存一个系统。人机界面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远程操作、人工录入、数据查询、数据报表、数据分析、地图管理等多项内容,可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设计组合成个性化的监控与管理系统软件。

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最新版

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甲方(委托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方(受托方): __________ 环境监测站。 甲、乙双方就本合同中所描述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内容、工作条件要求、 费用支付、违约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法律问题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国家有关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由签约各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监测技术服务类别。 本合同属于:1、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口;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3、排污许可申报监测□ ;4其他委托监测□。 第二条、监测技术服务内容。 3.1地表水监测。监测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采样点数_____;监测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地下水监测。监测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采样点数_____;监测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废水监测。监测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采样点数_____;监测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大气监测。监测项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布点个数: _____ ;监测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监测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布点个数: _____ ;监测频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6固定排气筒废气监测。监测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地下水监测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9月22日 陕西颐信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下水监测系统 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 1 - 1.1项目背景...................................................................................................................................... - 1 - 1.2新产品研究.................................................................................................................................. - 2 - 二、系统简介............................................................................................................................................ - 2 - 三、系统功能............................................................................................................................................ - 3 - 四、系统方案............................................................................................................................................ - 4 - 4.1数据流程及组网.......................................................................................................................... - 4 - 4.2系统组成...................................................................................................................................... - 4 - 4.3数据采集...................................................................................................................................... - 5 - 4.4数据传输格式.............................................................................................................................. - 5 - 五、系统软件............................................................................................................................................ - 5 - 5.1软件平台...................................................................................................................................... - 5 - 5.2数据接收软件.............................................................................................................................. - 5 - 5.3数据查询分析软件...................................................................................................................... - 6 - 六、系统特点.......................................................................................................................................... - 10 - 七、产品性能.......................................................................................................................................... - 10 - 7.1一体化智能水位采集装置........................................................................................................ - 10 - 7.1.1产品特点....................................................................................................................... - 11 - 7.1.2技术指标......................................................................................................................... - 12 - 7.2无线手持参数设置仪................................................................................................................ - 12 - 八、工程实例.......................................................................................................................................... - 14 -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施工合同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 施工合同 发包方: 承包方:

发包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以下简称乙方)为圆满完成甲方承担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水井施工任务,经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友好协商,乙方自愿在对实地进行踏勘及分析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包承担甲方部分水井施工工程,为明确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双方本着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条款,并共同遵守: 第一条施工地点和任务 一、工程名称: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 井建设工程第2标 二、工程地点:云南省临沧市 三、工程量:施工水文地质监测井11口,总进尺约1715.0米。 四、工作内容:人员设备进出场、水井凿井、洗井、成井、下管、填砾、抽水试验、取水样、岩土样。施工过程中乙方须认真观测和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第二条技术质量要求 一、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云南省监测井建设工程第2标段技术要求》执行。 二、成井质量按照《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2014)和《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0270-2014)执行。 第三条工程价款及付款办法 一、工程价款 1、本工程采用阶梯进尺每米综合单价的形式: 0-50m阶梯段(含5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50-100m阶梯段(含1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100-300m阶梯段(含300m)工程承包综合单价为元/进尺米; 最终按甲方实际验收工程量进行结算。工程单价不因地质条件、

污水处理合同样本

污水处理承担协议书 时间:2007-12-20 来源:(责任编辑:心悦) 立协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保护,切实有效地搞好污水的处理,提高社会放益和经济效益。根据乙方的委托,甲方同意承担乙方废污水的处理。为了明确甲乙双方责任,确保废污水处理效果,根据国家《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和《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以及《××市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办法》和《××县征收城镇排水设施使用费与征收城镇废污水排放增容费的实施办法》、 《××区人民政府×府字(93)第111号》等文件 规定,甲乙双方应共同遵守下列条款: 一、甲方同意接纳乙方每日废污水排放总量 吨,通过乙方专设管道或提升泵房将废污水输入甲方污水管总网,由甲方负责处理和排放;甲方所排放的水质受环保部门监督。乙方急需增加废污水排放总量时,应先向甲方办理手续, 方可增加排放量。 二、乙方内部管道设置必须做到雨、污水分流,不得混接,乙方在度污水总排放口设置监测井,总闸门和污水计量装置,若无计量装置或计量装置失足等,由甲方按照有关规定核定乙方废污水排放总量。 三、根据甲方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文件等有关规定,乙方排放废污水浓度应符 合下列标准: BOD5 ≤200mg/1、CODcr ≤300mg/1、SS ≤250mg/1、PH6~9色度低于32倍。 但根据乙方要求,需增加废污水排放水质浓度,甲方同意乙方排放度污水水 质浓度CODcr≤ mg/1。

四、在废污水接纳期间,乙方遇特殊原因需临时排放超浓度污水,应提前五天书面通知甲方,并经甲方同意后,方能排放。甲方因特殊情况,需乙方暂减少排放量或停止排放时,应提前十天书面通知乙方。 五、甲方对乙方排放的水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和监测,并作为向乙方计收污水处理费用的依据,乙方应协助配合提供方便。甲方按水质监测业务收费标 准向乙方收取水质监测费用。 六、根据“谁污染、谁治理”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甲方为乙方处理废污水实行有偿服务,污水处理运行费用计算方式:暂按甲方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基本运行费用每吨为 元。但遇乙方超浓度排放水质,由甲方按实超标COD/1元,每公斤计收污水处理费。凡遇国家和政府政策性调价,由甲方通知 乙方。 (二) 为确保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建设部《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太湖流域接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接纳工业废水管理的通知》、《苏州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苏州工业园区污水排放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法规及文件规定,甲乙双方就甲方向乙方城市污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排放的污水委托乙方进行处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污水接纳要求及标准 1、甲方已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或按乙方要求的时限内(最长不超过本协议生效后的三个月)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如甲方在本协议签署后三个月内仍未取得《城市排水许可证》,本协议自动失效; 2、甲方排放的污水来源仅限于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 3、甲方应当按照《城市排水许可证》许可的排水种类、总量、时限、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排放污水,如上述许可内容发生变化,甲方应当申请对《城市排水许可证》许可内容进行变更并重新与乙方签署《污水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建井技术要求 吉林省地下水协会 2016年5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概论 (1) 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4) 第三章、环境监测井的设立原则 (5) 第四章、设立方法 (6) 第五章、监测井建设要求 (8) 第六章、监测井材料质量要求 (13) 第七章、物探测井技术要求 (15) 第八章、抽水试验及样品采集要求 (16) 第九章、辅助设施建设要求 (20) 第十章、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25)

第一章、概论 1、监测井意义 用钻孔法完成的监测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变化情况的专用井。其施工方法和常规水井相似,完井后在井中放置监测仪器,并定时采取水样进行分析测试。监测井布置在污染源集中区点,在国外已采用水平井大面积测控地下水污染情况。

2、地下水环境监测井分类 为准确把握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和地下水体中污染物的动态分布变化情况而设立的水质监测井。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通常包含井口保护装置、井壁管、封隔止水层、滤水管、围填滤料、沉淀管和井底等组成部分。按设立目的可分为简易监测井和标准监测井;按井结构可分为单管单层监测井、单管多层监测井、巢式监测井和丛式监测井等。简易环境监测井 简易监测井是为了进行临时性调查,初步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种类所设立的临时性环 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 标准环境监测井是为了连续、长期对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点位进行水质监测所设立的长期性环境监测井。单管单层监测井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单一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单管多层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内安装单根井管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巢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钻孔中安装多根不同长度井管分别监测不同深度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目标含水层的监测井。 丛式监测井 指在一个监测点(场地、区域)附近分别钻多个不同深度的监测

最新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 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 监测数据通信报文规定 (试行)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水利部水文仪器及岩土工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0前言 (2) 1工作体制与方式 (2) 2传输规约 (2) 3通信报文 (4) 3.1 自报报文 (5) 3.1.1 报文传输链路 (5) 3.1.2 监测站自报报文(上行) (5) 3.1.3 监测站自报报文(下行) (9) 3.1.4 监测站校时 (9) 3.2 远程数据下载报文 (9) 3.2.1 远程数据下载报传输链路 (10) 3.2.2 远程数据下载(下行)报文 (10) 3.23 远程数据下载(上行)报文 (11) 3.3 实时数据查询报文 (12) 3.3.1 实时数据查询报传输链路 (12) 3.3.2 实时数据查询报(下行)帧结构 (13) 3.3.3 实时数据查询报(上行)帧正文 (14) 4 备用信道 (15)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 数据通信规约报文规定 0 前言 本规定依据SL651-2014《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编制。 1工作体制与方式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监测站工作体制采用自报式工作方式,其中: 1)水位监测站采用采六发一工作方式,每间隔4小时采集一次,每天采集6次(同时存入固态存储器),分别是12:00、16:00、20:00、0:00、4:00,最后一次采集为次日早8:00;每天早8:00发送一次数据(六组数据); 2)泉流量监测站工作方式是:通过监测堰槽水位监测流量数据,每10分钟采集一次(同时存入固态存储器),达到设定水位变幅门限,实时自报; 3)地下水水质站为5天采集报送一次数据(同时存入固态存储器)工作方式,采集报送数据时间是每月1日、6日、11日、16日、21日、26日早8:00。2传输规约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数据通信协议采用《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651-2014)。 1. SL651-2014规约在一种报文帧结构框架内,规定了ASCⅡ字符编码和HEX/BCD编码的两种报文编码结构;其通信协议基于面向字符异步通信方式;本项目采用HEX/BCD编码的报文编码结构; 2. 本项目根据实际数据采集参数、频度等报送数据要求,从SL651-2014规约规定的报文结构中选择适宜的报文正文、要素编码组合(均匀时段水文信息报),确定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单帧报文长度; 3. 遥测站分类码编码规定见SL651-2014附录A,功能码定义见SL651附录B,编码要素及标识符规定见SL651-2014附录C,遥测站参数配置标识符见SL651-2014附录D。对于未做规定的遥测站分类码、功能码、编码要素及标识符、遥测站参数配置标识符,可在预留的自定义区间内加以扩展定义。在HEX/BCD编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1.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一技术方案 1.系统组成及概述 1.1系统结构组成 地下水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两部分构成:监控子站(地下水子站),水质监控中心平台。 1.2监控子站组成及概述 1.2.1 地下水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采用投入式、免试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仪器通过地下水监测井悬吊于待监测水层中,对地下水体实施现场原位连续自动监测。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地下水监测系统与中心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系统由供电系统,数据采集传输单元、水位水温传感器、水质多参数分析仪、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平台等组成。 地下水监测系统示意图

地下水监测系统效果图 1.2.2地下水水质监测站配置 1、标准配置 目前国内地下水监测常规因子: 水文监测因子:水温、水位; 水质监测因子: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 监测因子选择原因 水位地下水总量控制 水温地下水的温度场与压力场和化学场的变化密切相关 溶解氧溶解氧对饮用水地下原水的除铁、锰的效果有影响 电导率(EC) 地下水的电导率异常与其污染状况密切相关 浊度浊度是地下水透明度的衡量指标 pH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因子 2、可选配置 地下水监测可扩展监测因子: 水质监测因子:总溶解性固体、氨氮、硝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钙、CODmn、盐度、矿化度、水中油等

总溶解性固体(TDS) 也称地下水总矿化度,是地下水中各种离子的集中体现,也是研究地下 水化学特征的重要指标 氨氮、硝酸盐 地下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来源:污水废水下渗污染、化学肥料的污染、垃圾粪便的污染 氯化物地下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主要来源:第一、水流过含有氯化物的地层,将其中的氯化物溶入水中。第二、水源受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第三、接近海边的江水或井水受海潮水或海风影响使氯化物含量增高。 氟化物饮用水源水受污染的重要指标 钙地下水硬度的重要来源 CODMn 衡量地下水水质有机物污染状况 盐度、矿化度衡量地下水溶解物质的指标 水中油地下水工厂、加油站污染状况 1.3系统特点 ●太阳能、市电、电池供电多种模式 ●长期、连续、定点在线监测,全自动无人值守工作 ●适合于各种水文地质类型含水层水文、水质监测 ●多通道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有数据记录、处理、报警功能 ●根据野外环境,具备相应避雷保护、抗干扰功能,提高系统野外适应性 ●野外环境长期专用传感器,高精度、高稳定性 ●传感器多层抗生物污染设计:环境安全防垢部件和防垢涂层;独特的双清洗刷装置 ●标准化接口,模块化设计,安装简易、灵活,可根据需求扩展监测参数 ●采用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技术,对水体进行免试剂原位监测,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DOC)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作为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采用化学法、电化学法、光谱法等分析方法,能对水质参数进行实时连续在线测量和分析。水质在线监测仪器主要监测对象有: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有机碳(TOC)、总磷、锑、砷、铜、汞、铬、金属离子、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等。 1 COD在线监测仪器发展现状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反映了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个指标是为了了解水中的污染物将要消耗多少氧。 1.1 COD在线监测仪器的技术原理 目前COD在线监测仪器的主要技术原理有6种: 1)重铬酸盐法-光度比色法; 2)重铬酸盐法-库仑滴定法; 3)重铬酸盐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4)电化学氧化法-氢氧基及臭氧(混合氧化剂)氧化法; 5)电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法; 6)紫外吸收法(UV法)。 为便于比较,可将以上6种技术原理归为三类:重铬酸盐法、电化学氧化法和紫外吸收法(UV法)。 1.1.1 重铬酸盐法 1)重铬酸盐法根据测得数值的方法不同分为光度比色法、库仑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通常在一定的温度下,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经过高温消解后,Cr6+被水中还原性物质还原为Cr3+。再使用分光光度计、库仑滴定、氧化还原等方法测得数值,利用该数值与试样中氧化还原物质浓度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2)该类是国家推荐使用的方法,有测量准确、测量范围广、技术成熟等优点。 3)但该类仪器也存在以下问题:①测量时间相对较长,一旦水质突变,有可能无法及时监测;②通常采用加温或加压的办法提高消解速度,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易故障;③产生强腐蚀性、含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废液,易腐蚀管路,同时会产生二次污染。 1.1.2 电化学氧化法 1)电化学氧化法根据所使用的氧化剂不同分为氢氧基及臭氧(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和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采用三电极设计,包括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即阳极):该电极头表面镀PbO2,接电源正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的工作电压下,溶液中的OH-在PbO2的表面放电产生OH 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辅助电极(即阴极):该电极也是铂电极,接电源负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信号电流通过阴、阳两极。参比电极:该电极独立于信号电流以外,自身电位稳定,作为工作电极的电位参照,当水样与电解液定量进入测量池时,有机物被工作电极表面所产生的OH基所氧化,而氧化过程所消耗的电流大小与水样的COD值的大小成线性关系。只要将氧化所消耗的电流信号通过检测、放大与处理就可知与水样浓度相对的COD值。 2)电化学氧化法测量时间较短,运行可靠,OH基通常能将有机物100%氧化,不存在选择性问题,测量范围较广,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废水。采用该原理的在线监测仪器结构相对简单,由于是链式反应,基本上不消耗电解液。 3)电化学氧化法不属于国标或推荐方法,在应用时,需要将其分析结果与国标方法进行比对试验并进行适当的校正。同时电化学氧化法的在线监测仪器需要添加温度补偿。 1.1.3 紫外吸收法(UV法) 1)UV是Ultraviolet Ray(紫外线)的简称,UV计是应用紫外线吸光度原理,用双波长吸光度测定法测量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的一种自动在线监测仪器。由于各种有机物对254nm的紫外光大多有吸收,通过测定污水对UV254的吸收程度得到UV吸收值,在通过UV值与COD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就可以自动换算出所测水样的COD值。同时UV计利用波长为550nm的参比光可以自动校正浊度、电源的波动、元器件老化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从而提高测量精度。 2)UV法不用试剂,不用取样,对样品条件没有任何限制,不需要样品的预处理,因此结构简单,故障率低。适用于市政污水宏观监测、水质变化比较稳定的环境,对水中的一大类芳香族有机物和带双键有机物尤为灵敏,对苯类、苯环

基坑监测项目服务合同书

技术服务合同书合同编号:***** 委托方:**** 服务方:**** 20**年**月**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就 ****幼儿园工程项目基坑边坡工程监测的技术服务工作,本着自愿、有偿、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签订如下协议: 一、基本情况 1、监测范围:基坑、边坡监测方案编制,主要有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等项目。具体范围按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施工图及其相关规定要求进行监测。 二、服务内容、期限 1.提交地基安全监测技术方案; 2.监测施工及相关工作; 3.编制按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日常监测,特殊情况下按委托方 要求加密观测; 三、服务要求 1.按规范要求编制日常监测和加密监测方案,监测成果异常 时,观测完成后即时提供监测成果(先口头报告,三小时 内提供文字报告); 2.编制阶段性提交变形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变形观测成果; 3.编阶段性提出变形观测分析报告范围;

4.编制当基坑整体施工完成后,基坑位移、沉降值连续三个 月达到满足规范规定要求稳定后,由监测单位出具基坑稳定的结论性意见。 5.监测成果须经安监站、质监站等相关政府部门认可、审批 通过及备案。(本合同总价包干金额已含服务方单位办理相关手续费用,不再额外支付其余费用) 四、委托方责任 1.委托方负责协调与土建施工的关系,保证土建施工对监测 仪器埋设的配合; 2.委托方负责对服务方进度、质量和进行检查和监督; 3.按施工进度和监测成果提出观测频次具体要求; 4.按本合同要求及时支付费用,保证合同顺利执行。 五、服务方责任 1.根据边坡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安全等 级、周边环境条件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建筑基坑工

水质检测合同书

二次供水检测委托协议书 Authorization Agreement of Water & Waste Water Testing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 委托方地址: 联系人:电话:邮箱: 被检方: 被检方地址: 联系人:电话:邮箱: 受托方:(以下简称“乙方”) 受托方地址: 联系人:电话:邮箱: 一、检测类别 □废水□中水□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 二次供水□其他 二、检测内容详表 三、委托事项 1. 样品来源: 本次现场采样(检测)日期、时间由甲方确定,并以原始记录为准;□客户送样。 2. 是否分包:□是, 否;分包项目:,

签字确认:。 3. 是否留样: 是,□否;留样保存小于 4 天,保存条件:冷藏。 4. 是否加盖 CMA章/ □CNAS资质章: 是,□否。 限值依据GB5749-2006 。 5. 报告数量: 2份书面检测报告(标准服务);□_____份书面检测报告(每增加1份,加收元)。 6. 报告发放形式:□自取; 国内快递,寄送地址;□其他。 7. 服务类别: 标准服务(7个工作日);□加急服务(3个工作日,加收50%附加费);□特急服务(2 个工作日,加收100%附加费);□根据客户要求(_____个工作日,加收______%附加费); □双方协商:个工作日。 8. 委托方未指定检测/测试方法将参考博慧检测方法。 9. 其他事项:。 四、报酬及支付方式 2. 支付方式:□签订本协议时付清; 甲方在本协议生效且收到乙方等额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付清; □其他方式。 3. 发票类型: 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普通发票 4. 甲方开票资料(甲方填写) 公司名称: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纳税识别号: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5. 甲方付款账户信息(甲方填写) ■与开票资料相同;□与开票资料不同,具体如下: 公司名称:

国产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应用原理及研发步骤分析

国产全光谱水质在线监测仪的应用原理及研发步骤分析 一、全光谱在线分析仪器市场现状 我国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以往主要依赖进口,从2000年开始,成熟的国产化设备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我国的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厂家主要以民营为主,在成长初期,普遍存在规模偏小、技术不够成熟、仪器的可靠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我国复杂的水体环境和日益多样化的污染物监测需求。另外,仪器市场整体存在集中度不高、区域分割严重、单一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小等问题。后期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重视和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的建立,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厂家数量迅速增长,部分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与国外品牌如美国哈希、日本岛津等相抗衡的仪器生产企业。 具体到光谱在线监测领域,国内目前主要以单光谱UV254为主,较为先进也只有COD等少数数值可进行在线测量,且测量参数及精度较国外设备均有一定差距,如S::CAN公司的高端产品spectro就可以同时测量COD,BOD,BTX,NO3-N,TSS,温度,AOC等参数,并保证测量精度。 外国设备价钱高企业和政府采购难以负担高额成本,而国内仪器设备技术落后等缺陷却无法满足精准监测的要求,此外国外仪器在国内也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针对这一矛盾现状,陕西正大环保科技与浙江大学强强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推进全光谱在线设备国产化进程,正大环保以多年的设备设计与运维经验选择相应的原材料进行整合,提供基础设备;浙江大学提供设备内部计算模型及先进完善机制,共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运行稳定,数据可靠,价格合理的全光谱在线监测设备。 二、全光谱分析法原理 朗伯-比尔定律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是最基础、最根本的依据, 如图所示, 可以用如下公式描述:式中: A 为吸光度值; I0为空白溶液(即不存在吸收物质)时的光强度;I为吸收后的光强度; b为光程, 单位为 cm; c 为溶液的摩尔浓度;为摩尔吸光系数, 单位为I/(mol.cm) 图 1 朗伯比尔定律示意

环境影响报告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甲方合同编号: 乙方合同编号: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 项目名称: 委托方(甲方):XXXXXX 受托方(乙方): 签订时间:年月

根据的建设需要,甲方(XXXXXX)委托乙方()对该工程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甲乙双方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达成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第一条设计内容及要求 1.项目名称: 2.编制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 3.编制范围:同工程设计范围 4.设计深度:可行性研究阶段 第二条工作进度 1.工作前提条件:收到甲方下达的项目委托书。 2.工作进度:自乙方收到甲方提供项目评价所需资料之日起(资料清单见附件及其他必要的支撑性文件),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 3.《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专家评审后10个工作日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 第三条甲方责任 1.根据乙方清单,向乙方及时提供方案编制所需的有关文件和基础资料,资料清单见附件。 2.及时对乙方提供的设计文件验收; 3.按合同规定及时向乙方支付方案编制费用; 4.配合、协调处理乙方工作中需甲方解决的问题。 第四条乙方责任

1.按照现行的规范、标准和技术条件开展环境影响报告编制工作,并按合同规定时间和数量向甲方提供成果,乙方交付的技术成果需满足通过有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评审要求和标准。 2.参加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对评审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负责解释,并负责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环评报告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报告质量需满足获得专家评审通过要求。 第五条技术成果验收 双方确定,按以下标准和方式对乙方提交的技术咨询工作成果进行验收: 1.乙方提交工作成果的形式:向甲方提交报批稿的环境影响报告书8套、相应配套电子版(PDF版本)1份。如甲方在乙方提交上述成果后要求加出报告,则乙方按每本报告300元计取出版费用。 2.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及方法:报告的编制质量通过专家评审,项目通过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获得批复。 第六条知识产权及使用 1.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利用乙方提供的合同成果所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归甲、乙双方所有。 2.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利用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作条件所完成的新的技术成果,归甲、乙双方所有。 3.甲方不得擅自修改乙方的设计成果,不得擅自将乙方成果转让给第三方使用。 第七条违约责任

2020-J-55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2020-J-55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项目 项目背景: 近年来地下水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天然地下水赋存状态,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生产生活安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问题,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2015 年,由自然资源部与水利部联合申报的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正式批复,通过3年时间在全国共建设20469 个监测站点,以全国16个主要平原和盆地为主要监控区,建立较完整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实现地下水动态的实时监控,监测控制面积350万km2。工程建成后,所有地下水监测站点均通过一体化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实现地下水水位、水温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化监测。 为保障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顺畅运行,建立一个完整的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通过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地下水位、水温自动监测传输、统一数据标准、满足数据信息共享等需求,基于云计算、物联网、GIS等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化平台及业务子系统,对数据实现全面在线化管理、综合分析、模拟计算及成果共享发布。满足地下水监测工程业务联动的工作需求,实现部委间水位水温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水质数据的年度共享。 资金来源:

财政性资金 建设概况: 系统实现了对全国地下水自动化监测井管理,多家设备自动化接收与解译,数据校核管理、分析、应用及共享,每年为国家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一套覆盖全国的高精度地下水监测数据。 一、实现了地下水监测数据的接收、存储和查询 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一套满足多家设备厂商不同数据传输协议接入,全国10171个自动化监测站点同时发送接收数据,并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满足业务分析应用,建立分布式非关系型数据库满足大量动态监测数据的快速检索与查询。 二、实现地下水监测、采集、运维与管理体系的桌面化管理 通过数据接收与设备管理子系统、监测井与数据管理子系统和移动客户端之间的业务联动,设备厂商实现监测井的维护信息上报,各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业务人员通过客户端对监测井与设备运维、水位校测、水质采样等现场信息实时上报,监测中心以及总站信息管理人员通过信息系统远端监控与支撑,共同完成对地下水监测站点的在线管理。 三、实现了地下水监测数据的主要专业分析功能 地下水监测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接收、管理、分析、展示、共享与发布等6大类近70项功能。为监测数据分析及应用提供了数据统计分析、水位动态分析、均衡计算、水质分析评

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合同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托方):环境监测站。 甲、乙双方就本合同中所描述的环境监测技术服务内容、工作条件要求、费用支付、违约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法律问题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国家有关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由签约各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监测技术服务类别。 本合同属于:1、环境影响评价监测□;2、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 3、排污许可申报监测□;4其他委托监测□。 第二条、监测技术服务内容。 3.1 地表水监测。监测项目:;采样点数;监测频次:。 3.2 地下水监测。监测项目:;采样点数;监测频次:。 3.3 废水监测。监测项目:;采样点数;监测频次:。 3.4大气监测。监测项目:;布点个数:;监测频次:。 3.5 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监测项目:;布点个数:;监测频次:。 3.6 固定排气筒废气监测。监测项目;

测孔个数:;监测频次:。 3.7 噪声监测。监测类别:;布点个数:;监测频次:。 3.8 分析方法:乙方实验室资质认定通过的标准分析方法□。其它方法□:。 3.9 监测布点方案由甲方□、乙方□提供,作为合同附件。 3.10 报告份数:份。 3.11 其他:。 第三条、工作条件要求。 4.1甲方为乙方提供如下条件: (1)提供监测对象及服务项目相关资料、信息等,包括:。 (2)提供监测服务所需工况、场地、设施、安全条件和其他工作条件等,包括:。 4.2甲方需在年月日前提供满足正常采样、监测的工作条件。 第四条、合同完成期限。 在满足正常监测工作条件的情况下,本合同签订日起天,乙方向甲方提交监测报告。 第五条、合同经费及支付方式。 6.1合同经费。本合同经费总额为:元(大写)¥元。(收费依据:赣发改收费字[2007]1762号《关于调整江西省环境监测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经费构成如下: (1)现场勘察、方案编制元;(2)采样和分析等费用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