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教学目的:明确文学的类型和体裁的概念,进而了解几种不同的类型和体裁及其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类型?

文学作品的类型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方式。

这是我们从文学作品所呈现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状况来进行的划分。我们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发现,作家在创作中有不同的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原则,这种原则贯穿创作过程的始终并制约和形成作品特有的创作形态。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我们称之为文学的创作方法:

作家、艺术家一旦意图表现生活并进入创作过程,涉及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如何认识生活、理解人生,接着便是如何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是以什么样的形象方式去表现。他们或者按现实的本来面貌去表现,追求艺术情景与现实情景的肖似;或者立足于对主观理想图景的表现追求情景反照现实情景;或者把客观世界当作主观世界的象征来描绘,追求艺术情景对现实情景的变形与暗示。由于这种种不同的状况,便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也就因为作者创作时遵循的不同原则而具有了各自的特征。

二.文学作品的三种类型

1.现实型文学

(1)概念:186页

(2)特征:

①再现性

再现是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模拟。即尊重客观现实,从实际生活出发去描写和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或者如巴尔扎克所说:法国社会将是历史,而他只是法国社会历史的“秘书”。

再现性具体表现在:

a.注重客观生活的真实再现。

在人物塑造上,注意的中心是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既不写成神,也不写成鬼,而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的血肉丰满的活生生的人。

b.事件描述上,不凭借超人的力量去挑起、推动或解决矛盾。

c.环境描写上,写平平常常的人间生活情景。

注意:“现实主义”注重客观生活的真实再现并不等于照搬生活真实。现实型文学在形象塑造上,特别强调典型性,特别是强调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说:“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现实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根本区别。

这一个特点说明了再现型文学的最主要特征,但任何文学作品都应该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所以在现实型文学中依然存在着作者的情感评价。就引出了再现性的第二点体现:

B.作家的思想感情寓于真实的描写之中(自然流露)。

任何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都是有理想、有倾向、有感情的,巴尔扎克说:“我搜罗了许多事实,又以热情作为元素,将这些事实如实地摹写出来。”

再现型文学作品要求的是主观感情的自然流露,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和理想愿望通过真实描写的生活形象本身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需要特别地由作者加以指出。

②逼真性

逼真的定义:187页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按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细节描写的真实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托尔斯泰认为,作为真正艺术作品的基础,细节描写必须绝对正确。他在《艺术论》中说:“只有当艺术家找到了构成艺术作品的无限小的因素时,他才能感染别人,而且感染的程度也要看在何种程度上找到了这些因素而定。”细节的最根本任务,在于显示被描写对象的真实性。他又说:“这种细节描写只是为了使人感到真实,说明被描绘的事物发生于现实中,而非在梦里。”

托尔斯泰非常注意细节,他要求作家要明察秋毫,他曾指出一些作者细节描写的虚假:柯罗连科的一部作品中说复活节晨祷之时,还照着一片明亮的月光,而事实上,复活节是遇不着满月的。他自己在写《哈吉·穆拉特》时,几次写信给哈住过那个地方的人询问哈住的房子结构如何,穿的衣服和当地人有什么不同,逃亡时同他的亲兵说不说俄语,带不带枪,他骑的马毛色怎样等等。

2、理想型文学

(1)概念:188页

(2)特征:

A.表现性:

表现的定义:188页

表现性具体体现在:

a.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理想型文学不对现实生活做细致入微的描绘,而是描写理想的生活图景,表达自己对进步理想的追求。

理想生活图景包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如《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耕自食,人人平等的理想乐土。”;对理想人物的描绘:孙悟空、杜丽娘;对个人理想的表达,《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说:“艺术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追求理想的真实。”“我所喜欢写作的,是人类的牧歌,人类的歌谣,人类的传奇。……我总觉得有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有的来描写它。”b.从情感表达上,大胆抒发热烈奔放的情感。

乔治·桑曾指责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说:“……从写的东西里头抽去自己的灵魂,这又是什么病态的幻想呢?把本人对自己创造的人的意见隐藏起来,因而让读者对人物应有的意见陷入迷离恍惚,等于甘愿不要人了解,这样一来,读者只好丢开你了,因为假如他想听听你对他讲的故事的话,就全看你有没有明白指出:这个人强,这个人弱。”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凤歌》“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

B.虚幻性

a.在构思艺术形象的原则上,按作者的情感逻辑,塑造出不寻常的形象。

具体表现在人物不同寻常、环境不同寻常、情节发展不同寻常。由于这种不同寻常,使浪漫主义作品带上了神奇色彩,也因为这种表达主观幻想的需要,理想型作品在题材上常采用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自然奇观、历史异闻并将之融为一体。

b.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为满足作家情感表达的需要,理想型文学突出强调了想象和幻想的能力。“燕山雪花大如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黄河之水天上来”

3、象征型文学

(1)概念:

“象征”一词源自希腊文,是一剖为二,各执一半的木制信物。这种象征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成象征的是两个实物;二是两个实物相合而共同传达某种信息。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这种象征逐渐演化为“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抽象观念的代表”即流传至今的“象征”一词的广泛含义。

象征型文学是指:189页

(2)特征:

A.暗示性

暗示的含义:189页

暗示是象征最突出的特征。法国诗人莫雷亚斯在他著名的《象征主义宣言》(1886年)中指出:“……象征艺术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从来不深入到思想观念的本质,因此,在这种艺术中,自然的景色、人类的行为,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的自身,这些富于感受力的表象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在这段话里,莫雷亚斯实际上指出了两点:

第一,象征物具有外在指向性。诗中“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它的自身,”而指向其后的思想和情感,这就是“示”。

第二,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秘密”的。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的关系的这种不明确实际上意味着被象征物的不确定,意即象征意义的暧昧和无限。这就是“暗”。

后期象征主义的著名诗人艾略特说:“诗歌不是情绪的发泄,而是情绪的逃避;诗歌不是人格的表现而是人格的逃避。”所谓逃避,就是避免正面直接抒情,要求用象征暗示间接表现。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被欧美资产阶级公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他用万物枯死的“荒原”来比喻现代世界;他把现代人比作“稻草人”“空心人”,只有通过寻找圣杯骑士,救活鱼王,才能使“荒原”苏生。诗人用这个象征性的神话,暗示西方世界的危机和宣扬基督救世的思想。

那么,如何进行暗示呢?前期象征主义的代表法国的马拉美认为:“暗示,才是我们的理想,一点一滴地去复活一件东西,从而展示出一种精神状态,或者选择一件东西,通过一连串疑难的解答去揭示其中的精神状态,必须充分发挥构成象征的这种神秘作用。”马拉美在此指出的暗示之法,归其要旨有如下两点:首先,是指精神状态不能直陈,只能借助“一件东西”来揭示。

艾略特指出:“用艺术形式表现情感的唯一方法是寻找一个(客观对应物);换句话说,是用一系列实物、场景、一连串事件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情感;要做到最终形式必须是感觉经验的外部事实一旦出现,便能立即唤起那种情感。”

如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通过这只不饮不啄,思寻伙伴的失群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其次,展示精神状态的方法是“一点一滴地去复活”和“一连串疑难的解答”。言外之意,象征的主旨不能和盘托出,而应该一点一滴地暗示。

B.朦胧性

朦胧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含义。

朦胧性产生的原因:第一,象征型文学主要采用暗示手法,并且对暗示的被象征物不加以提示。

第二,在文学意象,为了能更丰富准确地寄寓审美意蕴,象征型文学往往要对其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加工,从而文学意象往往会超越其现实的具体属性,带上了假定性。

如舒婷《致橡树》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关于文学体裁

1.概念:

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是作品完整的表现形态)

2.文学体裁的基本分类

在我们对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结构形态的研究中,从不同角度出发,我们对文学体裁进行过不同的分类,大体上古今中外有过三种对文学体裁的分类方法:(1)两分法

“二分法”是我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体裁的划分方法,这一方法的特点是把诗词曲赋等在语言上讲求节奏韵律的叫做韵文,把其它不讲究节奏韵律的叫散文。

我国古代之所以会产生二分法,主要是因为我国诗歌和散文产生的最早,并且相当发达所致。不过,这一分法过于笼统,早已不能适应文体发展的现实需要了。

文章体裁分类汇总

文章体裁分类 一、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作品:四大类 即文学体裁(又称文学样式),诗歌:诗、词、曲、民谣等;散文:描写出对社会、人生、自然界的特殊感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戏剧:指剧本、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可列入小说类) (一)诗歌: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散文:是指与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种类有: ①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的成分) ②抒情散文: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 ③议论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散文 (三)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四)戏剧(略) (五)其他文体 (1)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2)寓言: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3)神话故事;(4)民间故事;(5)传说;(6)回忆录 二、没有塑造形象的是一般实用文章:四大类 (一)记叙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 (二)说明文:说明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 (三)议论文: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或批驳对方观点。有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观后感、读后感等、 (四)应用文:固定格式、固定用途、专门对象。书信、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借条、申请书等。 三、相关常识 (一)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二)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三)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四)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五)中国古典文学体裁分为:诗和文,文又分为韵文和散文。 现代一般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中国的抒情诗和散文(称为古文)最早而比较发达。 西方则分为:诗歌与散文两个基本类型。叙事诗和戏剧成熟较早,此外小说比较发达。 答案补充

文学作品分类的词汇

书籍英语 通俗小說:popular novel 偵探小說:detective novel 歷史小說:historical novel 愛情小說:love novel (= romance) 懸疑小說:mystery novel 推理小說:whodunit 冒險小說:adventure novel (= saga) 武俠小說:kung- fu novel 幽默小說:humorous novel 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 短篇小說:short story 極短篇:short short story 戲劇 戲劇:drama 短劇:short play 喜劇:comedy 悲劇:tragedy 鬧劇:farce 通俗劇:melodrama 雜文 雜文:miscellanies 短論:essay 評論:review 書評:book review 學科 星相學:physiognomy 考古學:archeology 生物學:biology 大氣生物學:aero- biology 語言學:linguistics 動物學:zoology 天文學:astrology 氣象學:meteorology 地震學:seismology 心理學:psychology 醫學:medicine 藥學:pharmacy 昆蟲學:entomology 新聞學:journalism 財政學:finance 經濟學:economics 整形外科:plastic surgery 魔術:magic 故事書 故事書:storybook 傳奇故事:legendary 民間故事:folklore 童話:fairy tale (= nursery story) 童謠:carol 寓言:fable 傳記

浅析汪曾祺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浅析汪曾祺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论文关键词:汪曾祺作品语言风格 论文摘要:汪曾祺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具有独特地位的作家,也是一位深受读者欢迎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汪曾祺的作品充分汲取了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本文以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为研究对象,拟探讨汪曾祺小说语言风格特色, 对于进一步理解汪曾祺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帮助,也期待人们对汪曾祺语言有更深入的鉴赏和研究。 在当代文坛上,汪曾祺以自己珠玉般的篇什,显示了他那简淡恬适的个性气 质和古朴明净的传统风格,表现了驾御语言的高超功力和卓然不凡的语言风度。由于种种原因,汪曾祺并不算一位多产作家,然而,他那篇篇佳作赢得了人们的喝彩,尤其是他那幽兰清菊般的语言更是令人口齿留韵,难以释怀。汪曾祺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且由于汪曾祺长期在北京从事文学和京剧戏曲的编辑和编剧工作,大大影响了他的小说语言,使他操成更为纯熟流利的京味儿普通话。而这京味儿又是最恰到好处的,它平添了文学的生活姿态和个性色彩,而绝无油嘴子之弊,令人感到朴素而不平板,流畅而不浮滑,自然本色,舒爽清新。 这种语言的功底和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汪曾祺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甘美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了一种新文体。 一、口语化的语言

汪曾祺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曾经写道: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这种文化的积淀自古就有之,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蕴蓄,就形成了一种“书面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增添文章的底蕴与深奥,让文章显得悠长而具有深味。与这种“书面文化”相对的则是一种“口头文化”,它是一种民间文化,可以是方言,也可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它集中就表现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接近。他自己也说:我对民间文学是有感情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比喻的新鲜和韵律的技巧使我惊奇不置。而当这种“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一结合,就变得雅俗共赏,俗中见雅,既符合知识分子的阅读要求,也给平民带来了阅读的方便。下面就分析汪曾祺作品中口语的运用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闻其声,这一声“吱——”让食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干脆利落的一个“有”,石破惊天的一个“!”,“以稚童的语气呼之欲出,真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王安忆语)。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便可体会到,正如王安忆说过的“汪曾祺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确实如此。王安忆又说:“汪曾祺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汪曾祺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举个例子,“我家后园有一棵紫薇。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紫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

文章体裁分类

文章体裁分类 有塑造形象的是文学作品:四大类 一、诗歌:诗、词、曲、民谣等。 二、散文:描写出对社会、人生、自然界的特殊感悟。 三、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四、戏剧:指剧本、戏剧文学、电影文学(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民间故事等可列入小说类) 没有塑造形象的是一般实用文章:四大类 一、记叙文: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传记、记人叙事。 二、说明文:说明具体事物或事理,介绍科技知识、地理状况等。 三、议论文: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看法或批驳对方观点。有时评、社论、按语、杂文及观后感、读后感等、 四:应用文:固定格式、固定用途、专门对象。 书信、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借条、申请书等。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它是文学形式的因素之一。一切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体裁来表现,没有体裁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这犹如人们做衣服,必定要量体裁衣,选择一定的样式。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文学体裁,例如神话、史诗、寓言、行情诗、叙事诗、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悲剧、喜剧、正剧、抒情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等。这些名目繁多的文学体裁的产生和演变,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据和它本身的发展规律。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常见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一散文 这里说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不是古文体的散文。 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散文的重点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主题要明确集中。 二小说 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以及微型小说(如《鞋匠》); 按照写作体制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莎菲女士日记》)、书信体(如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按照小说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等; 按照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药》))。 小说的命题方式多种多样:1 以主人公命题,如《孔已己》;2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命题,如《荷花淀》;3以主要事件命题,如《灌园叟晚遇仙女》;4 以贯穿全文的构成情节的细节命题,如《药》;5 以故事发生的时间或背景命题如《夜》。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 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主要是先秦的"寓言"。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女娲补天》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的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张华的《博物志》;干宝的《搜神记》等。 3 唐代出现了唐代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著名传奇有:蒋防的《霍小玉传》,元稹的《莺莺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白行简的《李娃传》。 4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 。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5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6 明、清出现了章回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 1 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 4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三、戏剧

文学体裁及分类

第一部分:四大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它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 一、小说 1.小说的概念及分类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短篇和中篇。 按照体例格式,可分为书信体小说、日记小说、章回体小说、系列小说等。 按照内容的不同,小说可分为言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心理小说等。 2.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故事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展现人物性格、行为、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情节,首先要完整,从故事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其次要紧凑,即做到简练而不冗繁、集中而不分散,主线鲜明,可有适当的跳跃却并不中断。第三要新颖,即不落俗套,这样可以避免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乏味感。为了使小说引人入胜,情节应生动曲折;同时,小说运用细节描写,它是使情节丰富的重要手段。 小说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中,应该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直接描写,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塑造人物是小说的重要任务。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因此,小说所刻画的人物,被称为“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 环境是小说第三个要素。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环境和人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首先,环境创造人物。环境不仅仅是人物生存的场所,还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动因。其次,人物也创造了环境。人物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时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小说描写人物的手法 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4.小说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如《红楼梦》)、中篇(如《阿Q正传》)、短篇(如《最后一课》)及微型小说(如《鞋匠》)。 按小说内容可分为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现代小说(如《阿Q正传》、科学幻想小说、公安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作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如《三国演义》)日记体(如《狂人日记》)、书信体(如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自传体(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按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如《促织》)、白话小说(如《药》)。

小说题材分类

小说(虚构的文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宝清县第二高中黄玉梅编辑整理 【虚构与真实】: 故事情节——(生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的真实) 人物形象——(典型)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细节的真实) 主题思想——(深刻)以小见大,反映人性、社会 (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性善恶、人生哲理、思想观念、社会问题)。 【关注时代、地域、题材】 1、时代——民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外国小说)。 2、地域——江南水乡、黄河流域、湘西文化、陕北、山东、东北、蒙藏 3、题材分类——乡土文学、都市文学、革命文学、伤痕文学、改革文学、 【小说的题材与主题(思想情感)】 一、乡土文学(乡村文学): 1、解放前——多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小说创作主要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二三十年代,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红高粱》“湘西派”《边城》“荷花淀派”“山药蛋派” 主要特征: 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 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赞美、热爱,而这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2、城市化进程中——从“传统农业”走向“工业时代”,现代工业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与城市化相伴的往往是享乐主义的盛行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中国人本来就面临着精神困惑。 作家永远是人类良知良能的守望者。他们开始将目光投向乡土,回望传统,守望精神家园,表达对美好家园的眷恋、怀念,呼唤精神家园的回归。 二、都市文学(城市文学): 1、解放前---- 在茅盾之前,鲁迅等人的小说创作主要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较少表现都市的生活。茅盾的小说,如《子夜》等全面描写了都市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在都市中各阶级、阶层的人物。并且,茅盾还开创了“时代女性”和“资本家”两大人物形象系列,丰富了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由于茅盾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老舍《有声电影》、朱自清《》、郁达夫《故都的秋》) 2、当代城市文学——是指城市生活浓厚的政治色彩、商业色彩以及大众化色彩,经由创作主体心灵的感受与投射,赋予城市文学文本相应的文化风貌,功利性(包括政治功利和物质功利)、世俗性、娱乐性构成了城市文学最核心的意义要素。 三、革命文学: 1、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反对旧文学,是提倡新文学,是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批判封建思想、抨击封建主义文学,歌颂“民主,自由”,追求“个性解放”。 语言上反对文言,提倡白话,用白话写作。 2、抗战文学:14年抗战中仅仅中国的军民人员伤亡超过3000万以上。 抗战小说指中国现代小说家表现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浴血奋战,抵抗直至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小说,包括由多个流派,众多小说家创作出来的和难以数计的作品。有战争期间发表的,也有战后发表的。从整体看,中国抗日题材文学具有史诗性、真实性和政治性。 主要包括3部分: 一是上海、北京等沦陷区的小说,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以艺术的形式记载日寇、汉奸的罪行,歌颂人民的不屈斗争。《四世同堂》《青春之歌》 二是国统区、沦陷区的小说,一部分表现了爱国军民的奋起抵抗,较多的则以张天翼、沙汀、茅盾、巴金、艾芜、张恨水的作品为代表,暴露了腐败统治的黑暗内幕。《红岩》 三是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小说,以赵树理、孙犁、马烽、西戎等的作品为代表,既热烈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的英勇斗争,又生动地表现了民主根据地的新生活、新气象,小说创作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马峰和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刑野的《王二小》、管桦的《小英雄雨来》、华山的《鸡毛信》等等。 四、伤痕文学: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反思文学:“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不再像伤痕小说那样直接展示个人所受的伤痛,而是较冷静的审视和挖掘造成这些伤痛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五、改革文学:改革文学在它的发展初期,侧重揭示旧体制的种种弊端,强调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感应着时代的节奏,改革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文学中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叱咤风云、大刀阔斧的“开拓者”与保守势力的尖锐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改革文学作品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的深化,作家们反映改革的视野更加阔大、眼光也日益深入;在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作品更注重剖析在改革中日益显露出来的国民身上的落后的文化因袭,表现改革对人的传统价值尺度的冲击,揭示商品经济冲击下旧有生活方式的逐渐瓦解,以及所有这些在人的心灵上产生的强烈震动。这既是改革文学的深化、也是文学使自己不再附庸于政治的一种努力。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是改革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浅析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浅析xx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 在当代文坛上,xx以自己珠玉般的篇什,显示了他那简淡恬适的个性气质和古朴明净的传统风格,表现了驾御语言的xx功力和卓然不凡的语言风度。由于种种原因,xx并不算一位多产作家,然而,他那篇篇佳作赢得了人们的喝彩,尤其是他那幽兰清菊般的语言更是令人口齿留韵,难以xx。xx同别人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接受过西南联大正规的高等教育,当属科班出身,且由于xx长期在xx从事文学和京剧戏曲的编辑和编剧工作,大大影响了他的小说语言,使他操成更为纯熟流利的京味儿普通话。而这京味儿又是最恰到好处的,它xx了文学的生活姿态和个性色彩,而绝无油嘴子之弊,令人感到xx而不平板,流畅而不浮滑,自然本色,舒爽清新。 这种语言的功底和魅力显然得益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的完美化合。xx将精练的古代语言词汇自然地消融在文本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xx的乳汁,兼收并蓄,克钢化柔,扫除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独创了一种新文体。 一、口语化的语言 xx在《xx文学的语言问题》一文中曾经写道: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这种文化的积淀自古就有之,从《诗经》到《xx》,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和蕴蓄,就形成了一种“书面文化”。这种文化可以增添文章的底蕴与深奥,让文章显得悠长而具有深味。与这种“书面文化”

相对的则是一种“口头文化”,它是一种民间文化,可以是方言,也可以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它集中就表现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很接近。他自己也说:我对民间文学是有感情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比喻的xx和韵律的技巧使我惊奇不置。而当这种“口头文化”与“书面文化”一结合,就变得xx俗共赏,俗中见xx,既符合知识分子的阅读要求,也给平民带来了阅读的方便。下面就分析xx作品中口语的运用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1 / 8 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xx,这一声“吱——”让食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干脆利落的一个“有”,石破惊天的一个“!”,“以稚童的语气呼之欲出,真是世故到了天真的地步”(xx语)。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便可体会到,正如xx说过的“xx的小说,可说是顶容易读的了。总是最平凡的字眼,组成最平凡的句子,说一件最平凡的事情。”确实如此。xx又说:“xx讲故事的语言也颇为老实,他几乎从不概括,而尽是详详细细,认认真真地叙述过程,而且是很日常的过程。” xx小说散文的语言特色重要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举个例子,

中国文学分类

中国文学分类 1.诗歌 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诗歌可分为若干类别。按国别分,可分为中国诗歌和外国诗歌;中国诗歌按时代分,可分为古代诗歌和新诗;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分为诗、词、曲;中国古代的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l字以上);(1997年全国已考)元曲可分为小令和套数(又叫套曲);新诗又可分为自由诗和用旧形式写成的新诗。 2.小说 小说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小说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按内容分可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按写作体例分,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等。按语言形式分,可分为文言小说、白话小说等。 3.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 甲.现代散文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春》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 乙.古代散文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4.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这里所说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即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一种文体。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可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和舞剧(如舞剧《红色娘子军》)。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可分为独幕剧(如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多幕剧(如曹禺的《雷雨》)。按题材反映的时代分,分为历史尉(如郭沫若的《屈原》)、现代剧(如丁毅、贺敬之的《白毛女》)。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举例论述文学作品的类型

举例论述文学作品的类型 内容摘要:举例分析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三种文学类型,对三种类型进行了区别。 文学作品类型的含义是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形式,和文学体裁有本质的区别。 文学作品的约定文类有三种: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这是一般的文学作品的类型分类。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如按创作手段分为:口语文本,文字文本,印刷文本,大众媒介文本和网络文本;按创作动机分为:主导文化文本、高雅文化文本、大众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按创作题材的分类尚未统一。 本文已约定文类的文学作品类型的三种形式,进行举例分析。 一、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 1.再现性,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文学作为反映,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一方面,它应在其话语系统中,真实地再现现实矛盾与规律;另一方面,文学应在认识基础上,显示出对现实矛盾和规律的情感评价。 2.逼真性,现实型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再现现实矛盾和本质规律,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便是逼真性。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的描绘。客观事物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例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 《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讽刺了一些心灵丑陋的旧中国人。 根据鲁迅做小说的目的、治疗国民弱点的论述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言论,我们可以概括《阿Q正传》的创作意图:着眼于启蒙,写出中国人的人生,主要是广大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惨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沉睡的民众。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 《阿Q正传》之所以说是典型的现实型文学是因为它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娴熟地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方法,采用了融现实与历史于一炉的手段,“杂取种种人”,创造典型形象,勾勒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从而使典型具有极大的艺术概括力量。 另外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并且文章用“传记”式结构,塑造了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小说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以叙述为主,把情景和场面描写融入叙述的表现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复杂命运和性格。 《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这种逼真性,使当时社会中的矛盾和人民的压抑淋漓精致的表现在读者面前。 另外贾平凹《废都》,《秦腔》;老舍的《四世同堂》;余华的《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也都是现实型文学的代表作品。

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分析

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分析 韩寒是我国文学界“80后”的代表人物,其文学作品名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是文学影响力却很大。在阅读韩寒文学作品时,对其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的理解韩寒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还可以促进我们文学素养的提升,这对于我们综合发展有极大帮助。对此,下面就韩寒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全面探究。 标签:韩寒;文学作品;语言风格 前言 文学是语言艺术的高度凝练,就如建筑物无法离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一样,文学作品如果脱离了语言,就不复存在。有很多学者认为,在探讨文学作品时,首先在于文学中语言的特殊性,语言风格是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的重要内容,其可以充分揭示出语言规律,有助于读者更好的感知文学作品的魅力。 1.幽默的语言风格 幽默主要是通过语言中的各种组成要素,如修辞、语法、词汇等,达到引人发笑的效果。在文学领域中,幽默是一种妙趣横生、轻松诙谐的语言特色,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引人发笑、深含意蕴、带有讽刺。在韩寒的文学作品中,幽默的语言风格主要表现在: (1)词语的变异。词语变异是组成幽默表现风格的常用手段,其通过对常规进行变通,从而将违反逻辑规律的内容表现出来。在韩寒的文学作品中词语变异主要是通过词义变异的方式体现出来,其不提倡改变词语本身的形式,而是改变词语的使用环境,赋予词语新的含义,从而增添审美情趣。在韩寒的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赋予词语临时语境意义,使得词语本身的意义与临时意义形成比较大的反差,构建出一个幽默的氛围。 (2)理性意义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是打破已约定俗成词义在人们心中的态势,产生一种轻松、幽默的氛围,使得表达更加具有直观性。例如在《长安乱》中:但是,就是逐城的县管,极度的聪慧,他将自己的银票和下人专门模仿的形似的监银的签名微微浸入水中,签字变化开,笔锋便无迹可寻,然后说是下雨时候淋到了。这种方法后来慢慢流传,民间称之为“洗钱”。这里的“洗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将非法得来的钱财,通过存入银行,改变名义、性质的方式,将其变为合法收入。在这里作者字面意思入手,将其调侃为逐城的县管为了让银票产生流通效应而采取的一种荒诞做法。通过这样的理性意义变异,将逐城县管的愚昧行为和现代社会犯罪犯罪结合起来,产生了戏谑的幽默效应,让人感叹还可以这样理解“洗钱”。 2.繁丰的语言风格

3.2 文学作品的体裁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 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指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 关于文学作品体裁分类标准的不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文学体裁的划分: 关于文学体裁的划分大致有三种: 1、二分法:是指安装语言有韵无韵,把作品分为韵文和散文两种。这种分法在早期东西方文学史上都有。 2、三分法:三分法是依据构思方式和形象塑造方法把文学作品分为叙事类、抒情类和戏剧类。这种方法在西方非常流行。 其中,叙事类文学包括小说、史诗、叙事诗、史传文学和报告文学。 抒情类作品则指抒情诗、抒情散文和散文诗等。 戏剧则有悲剧、喜剧和悲喜剧(正剧)。 3、四分法:四分法则是按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有的还在此基础上形成影视文学。 我们基本上采用四分法,但在实际分析中又有所区别,安装作品的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划分为诗、小说、剧本、散文以及边缘文学体裁。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地介绍一下各类体裁的特点。 二、诗 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旧诗与新诗等。它的基本特点诗凝练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1、凝练性 诗的凝练性集中体现在诗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和及其精炼的语词。它要求精选生活中的材料,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事物,用很少的语词把它表现出来。它不会象小说、剧本那样去细致描写认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活动。即使是长于叙事的叙事诗,也不能象小说哪有铺展开来。为了凝练地表现形象,诗人常常对语词反复锤炼,力争言简意深,一笔传神,在有限的诗行里,准确含蓄地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勾勒出生活的场景,如马致远《天净沙》、柳宗元《江雪》。 2、跳跃性 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跳跃性的特征。由于诗行和语词的有限,诗必然具有跳跃性,它常常由过去跃向未来,由东跳向西,超越时空的限制。诗的跳跃性有多种方式,如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时空综合的,由客观向主观、关联式的、平行式的、对比式的等等跳跃。采用何种跳跃式结构,取决于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诗的跳跃性为读者留下了空间,使读者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3、音乐性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最强调音乐性。其音乐性具体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诗的节奏是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有规律的变化。我过诗歌中节奏主要体现在停顿的安排和声调的变化上。如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五顿,平上去入四声变化,平仄的安排等等。音长和音步则是外语诗歌的特点。 韵律也称押韵。即相同的音在不同诗行的相同位置上有规律性地重复出现。韵律有头韵、腹韵、脚韵(尾韵)之别。诗的押韵,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

文学体裁分类

诗歌,戏剧,小说,散文, Novel: 篇幅:长,中,短 内容: romance Historical novel Gothic novel science fiction Poetry: line 诗行stanza 诗节 内容 Epic is a lengthy narrative poem, ordinarily concerning a serious subject containing details of heroic deeds and events significant to a culture or nation. The best known epics in English literature is John Milton's Paradise Lost and the Anglo-Saxon story Beowulf. Ballad Elegy is a type of literature defined as a song or poem, written in elegiac couplets, that expresses sorrow or lamentation, usuall y for one who has died. Two famous elegies include Thomas Gray’s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and Walt Whitman’s "When Lilacs Last in the Dooryard Bloom’d". ode lyrics epigram dramatic poetry confessional poetry imagist poetry

文学作品的类型

文学作品类型 现实型文学(现实主义文学) 理想型文学(浪漫主义文学) 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的特征 (一):再现性 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是刻画或模拟。他理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文学作为反应,是两者的统一。一方面,真实的再现现实矛盾与规律;另一方面,在认识基础上,显示出对现实矛盾和规律的情感评价。 作品分析: (二):逼真性 定义: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状貌和细节的真实,是它的特色。 (1)写实 (2)细节的真实 作品分析: 听见前面大家拿吃时的铝盒碰撞声,他常常闭上眼睛,嘴巴紧紧收着,倒好像有些恶心,拿到饭后马上就开始吃,吃得很快,喉结一缩一缩的,脸上绷满了筋,常常突然停下来,很小心的将嘴巴或下巴上的饭粒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若一个没按住,饭粒儿由衣服掉下地,他也立刻双脚不在移动,转了上身找……吃完后,他把两双筷子允净,拿水把饭盒冲满,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棋王》阿城(本段抓住现实生活,从本有的事物中汲取材料,描绘得逼真动人,让人身临其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理想型文学 (一)定义: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型和虚幻性。 特征: 1、表现型:只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作品分析: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⑹。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⑺,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⑻似的。《故乡》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与现实的一个比照,从而突出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 2、虚幻性:夸张、变形、虚构(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内心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作品分析: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人是需要睡觉的。别的推销员生活得像贵 妇人。比如,我有一天上午赶回旅馆登记取回定货单时,别的人才坐下来吃早餐。我若是跟我的老板也来这一手,准定当场就给开除。……秘书主任的逃走仿佛使一直比较镇定的父亲也慌乱万分,因为他非但自己不去追赶那人——《变形记》(虽使用变形夸张,遵循内心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西游记》

文学类文本较偏题目解题方向语言创作特色叙述特点完整版

文学类文本较偏题目解题方向语言创作特色叙 述特点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

文学类作品中不太常见的考题作答思路 说明:一二点是主要针对小说而言的,第三四五点小说和散文甚至诗歌可用。 一、小说中对话描写的作用有: 1.对话与人物的关系:①更易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②导引人物出场。 2.对话与情节的关系:①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②为后文埋下伏笔。 3.对话与环境(往往和社会环境有关)的关系:小说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显得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行文真实、自然。 4.对话与主题的关系:暗示主题 5.对话与效果的关系:用对话引(误)导读者 二、小说是如何叙述故事的: 1.叙述的角度: ①第一种是“作者参与”的叙事观点。在这种叙事观点中,作者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甚至就是主人公。作者参与事件的发生发展。用这种叙事观点进行创作,容易形成小说的真实性、亲切性和说服力,也容易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由于参与者的视野有限,许多情节只能用“旁听”、“猜测”等方式来表达。在要求情节逻辑严密的科幻小说中,以及在篇幅很长的作品中,这种叙事技巧的缺点很大。) ②第二种是“作者全知”的叙事观点。在这里,作者象上帝一样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既能写客观存在的东西,又能写一个人的主观世界,还能同时写不同时空中发生的事情。用作者全知的视角去写,可以突破时空障碍,最大限度地方便叙述。(不过,它的最大问题便是可信性不足。如果作者功力不够,细节上处理不好的话,读者很容易觉察出情节的编造痕迹。) ③第三种是“作者观察”的叙事观点,叙事者不参与到情节中去,并且只写他看到的听到的事情,这样写出的故事近似白描。但叙事者不能写不可能旁观到的东西, 2.叙述的形式:对话式、讲述式(比如,山东卷《活着》开头: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文学文本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文学文本的类型和体裁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点: 1、了解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特点及发展、演变的状况; 2、掌握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特点,难点是各种类型文学的发展、演变状况教学时数:12学时 教材内容提要: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6学时) 根据文学创造主客体关系和文学反映现实方式的不同,可将文学作品划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一)现实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现实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逼真性。 (二)理想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虚幻性。 (三)象征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于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朦胧性。 (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在古代的文学活动中,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文学类型初步形成。 在近代的文学活动中,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三种文学类型充分发展,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象征主义分别成为其典型形态。 现实主义文学;理想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 在现代的文学活动中,文学类型出现了多向演变的态势。 第二节文学文本的体裁(6学时) 根据文学文本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可将文学文本分为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 (一)诗 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的反映生活与表达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二)小说 小说是一种侧重于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三)剧本 剧本是一种侧重于以人物台词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剧本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四)散文与报告文学 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情感与境遇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