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设计及反思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67—69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圆面积的含义,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并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类比、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化曲为直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动手实践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

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概括圆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圆纸片、剪刀、胶棒,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课件演示:(牛吃草)看到这个画面,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那牛吃到草的面积是多少你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圆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回顾旧知,孕优新知

在研究圆面积前我们先来做个思维训练,回顾以前学过的关于圆的知识。请同学们拿出圆纸片,找到你了解的知识,并用字母表示它们的名称。(课件演示)

以前我们推导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时都用到一种数学方法---转化法,就是让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研究新知识。

三、研究新知,加深理解

1、课本上就用这种转化法来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大家仔细阅读一下课文,看看你们小组能学到什么,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一起来帮你解决呢?(强调分成偶数等份)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叫圆的面积?

(2)书上是怎样推导圆面积的?

(3)为什么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2、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学具开始探究。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和有相同想法的同学自由合作。研究的过程可能会有困难,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不怕困难勇于探索,遇到问题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纲:(指生读)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你摆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所摆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是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的?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5)你能不能转化成其它图形推导圆面积公式?

(你想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

3、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研究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

请大家关注同学们的发言,从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或发现问题。

小组汇报:①分成4份。②分成8份③分成16份(学生叙述拼的过程,教师板书推导公式)

4、我们回忆一下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指生叙述)

如果给你一个圆,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举起一个圆)谁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那如果给你具体数据,你们想要什么具体数呀?都要几个?(你的贪心还不小呢!幸好没要面积,那样就不用计算了。如果让你随便挑,你要哪个数据?)能说说要半径的理由吗?(你还真会找捷径)那如果老师只给你周长怎么办啊?(根据周长公式求半径)看来,求圆面积的关键条件是什么?(半径)那我们再来读一遍公式好吗?

好,同学们还记得课前那头正在吃草的小牛吗?让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它最多能吃多少草好吗?(课件演示)

(2)如果给出直径你会算吗?出示例1。(指生读题)

四、巩固深化,实际应用

(1)不错,那老师要看看谁的反映最灵活计算能力最强(口答:给半径、直径求面积)。

(2)非常好,谁来给大家读读这道题(应用题:给周长求面积)

(3)拿出课前折叠的圆形纸片,自己动手测量所需的数据后计算圆的面积。互相说说计算圆面积的依据是什么?

(4)智力冲浪:假如这块地真的送给你,你打算怎样为自己设计一个美丽的家园?

五、发散思维,拓展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吧?好,哪个小组拼出了和大家不同的图形?(可以拼出近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将学生的研究结论贴在黑板上)真不错,拼成的这些图形同样可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问题我们留到数学活动课再去进一步探讨好吗?

六、总结反思,课外延伸

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到这里,你觉得自己今天表现怎么样?你觉得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你觉得老师表现怎么样?课堂上你高兴吗?这么高兴的一堂课你都有什么收

获啊?

圆面积教学反思: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推导后的探究。学生有了应用转化的思想来推导面积公式的经验。所以教学设计时,我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的

自主探究创造条件。

1. 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再现推导过程,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到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都是通过拼摆的方法,把要学的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的,从而渗透转化的思想,并为后面自主探究推导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拼摆,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要边操作边思考找出新图形与拼摆成图形之间的联系,然后得出: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当得出结论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用字母怎么表示圆的面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完善公式。在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的思维空间被打开,想象被激活,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3.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利用一张丢失了圆形井盖的图片引入,创设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当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后,我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推导出的公式解决刚才的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这个情景组织教学。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整个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猜想——验证”的过程,一个发现学习、创造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归纳的过程中理解了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结论是怎样猜测和探索的,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公式,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学会了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思考、研究,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得到了落实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 教 学 反 思 福和希望小学:匡俊

第一周 《位置》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第二周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第三周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本只是一节计算课,但我不想应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告诉学生,整数乘法的运算同样适用分数,然后按部就班的教学例题,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教法来解题。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这堂课我设计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放手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再利用四人学习小组相互探讨,利用实例进行验证,最后在班级这个大氛围内最后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辅助性的导,包括后面例题的教学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都充分地得到了激发。

第四周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 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图形。二、知识点 例3:图中的两个圆半径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篇1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我在新课导入时,就由学生们经常接触到的自行车为切入点,农村的学生很多都是骑自行车上学的,对 自行车学生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就创设了为女儿买自行车的情境。通过猜测我买的自行车多少钱,与原价对比,从而引出了打折。然 后再进一步探究,打折究竟是怎么回事,并用所了解的知识来解决 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所投入最多的地方就是创设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情境。如:去商场买衣服,打七折;去菜场买 菜的情境;去两家商店买彩笔;当小经理,设计打折广告等。其中, 去菜场买菜的情境,是农村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是在农村买 菜量多时,经常说的就是全包了,这样买就很便宜的,也就是多买 少算了。以此,我联想到这就是相当于打折了,只是没说“打折” 这两个字而已。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但是,课 后自我反思,这样的设计是不是有了点牵强呢?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思篇2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发展。教学时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样才能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百分率时,我应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 的方法,小组交流,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说出它 们的意义,更好的理解百分率的概念。并且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知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以促进他们更 好的学习数学。 (2)、.精心设计练习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 放练习,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 上或课外练习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篇完整版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一):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转折点。务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务必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最令我烦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原因较多,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个人认为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任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不断的反思,上课前认真准备,同时我还用心的透过其他途径来完善自己的每一节课堂教学。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务必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明白你在讲哪儿,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要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期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下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期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简单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学习上困难比较大的学生较多,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 (1)在班中实行帮教活动,每一个学困生都找到一个学习优秀的好朋友来每一天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辅导和考试,教师定期进行抽查。 (2)我作为数学教师每一天的工作计划中就有关于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3)学困生自己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以不断促使自己努力。 在今后教学中,我必须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用心参与、操作、交流、动脑、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_圆的面积练习题

圆的面积练习题 1.C =( ) = ( ) S= ( ) 2.已知圆的周长,求d= ( ),求r=( ) 。 3.圆的半径扩大2倍,直径就扩大( )倍,周长就扩大( )倍,面积就扩大( )倍。 4.环形面积S= ( )。 5.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 )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 )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 7、圆的半径增加1/4,圆的周长增加( ),圆的面积增加( )。 8、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0.56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000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周长长10厘

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在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再在这个圆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12、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米? 13.求圆的周长。 (1)r =4分米(2)d=6厘米 14.求圆的面积。 (1)r=3分米(2)d=8厘米

(3)c=12.56米(4)c半圆=15.42米 1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 ) (2)周长是所在圆直径的3.14倍。…( ) (3)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4)任何圆的圆周率都是3.14。………( ) (5)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1/2 加直径的长,所以半个圆的面积等于圆面积的1/2加直径的长度。 ( ) 16.一个环形的外圆半径是8分米,圆半径5分米,求环形的面积。 17.环形的外圆周长是18.84厘米,圆直径是4厘米,求环形的面积。 18.校园圆形花池的半径是6米,在花池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水泥路,求水泥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今年,我教学六年级数学课。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力求使教学结构贴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此刻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潜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收到了必须的效果。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透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透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用心性。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对于笔算也进行了提高和帮忙。 二、加强四则运算的练习。由于学生计算潜力较差,且又粗心马虎,我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在教学之外,我让学生天天练几道计算题。计算题中还包括简便计算,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练习,学生的四则计算潜力有了明显提高。 三、应用题一向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对于这个班的状况,更是个性,绝大部分学生的应用题的理解潜力都差。针对这一状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多说、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潜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必须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潜力。 通过以上方法措施的实施,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得到了提高,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成绩。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的面积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的含义,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能正确运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圆的面积,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探究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过程中,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体会“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含义。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同样的三角板两个/每人。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圆的知识,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在黑板上画出同样的(2个)圆,回顾圆的各部分的名称与关系。 怎样根据直径求周长?。 怎样根据半径求周长?。 反过来呢?,。 大家觉得关于圆的知识我们就这么研究完了,够了吗?完整吗? 不够,我们还得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用手中的三角板拼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说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新知探究 1.什么是圆的面积?(出示纸片圆让生摸一摸) 圆所占平面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2.推导圆的面积公式。 (1)演示:将等分成16份的圆展开,问可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若分的分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2)找:找出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的半径 = 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面积 = 长 ×宽 所以: 圆的面积 = 圆的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 = πr × r S 圆 = πr ×r = πr 2 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推算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1)将圆16等份,取其中一份,看作是一个近似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圆面积的16 1。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匆匆已过,面对本学期的两次考试取得的成绩,我除了失望与无奈外,对我自认为做得在理的方法产生了怀疑,低头反思,总结,总结再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漏洞。 一、注重了方法的运用,强化了形式的变化,忽视了学生实际的掌握程度。如:在上数学课时强化了先学后教的方法,却对学生的 信息反馈掌握的不够,造成了部分没有学会的学生形成学习漏洞的 后果,长此以往,差距愈来愈大在。 二、注重了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却忽视了检查与落实,课内作业虽没有懈怠,课外作业却没有兼顾造成大量课外作业没有落实与检查,偶尔检查或放手给学生检查也反映不出真实状况,教师成了只 说不做,只动嘴无行动的大话高手,日积月累,学生的情况无法摸清。 三、强化了差生的补救,忽视了优等生的培养。在教学中由于强化了差生的补救,每节课都要兼顾,总要等,不免浪费了优等生的 宝贵时间,忽视了优等生的小灶。这样每节课优等生总要浪费时间,久而久之也养成了做事疲塌的习惯,干什么事都慢吞吞的,学习的 主动性与灵活性相继丧失,真误人子弟。 当然漏洞还有不少,一言难尽,在本学期,针对我的教学习惯,我将渐渐的打上补丁,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补救。 1、除了强化教法外,更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每节课上利用板演 强化练习,真正找出没有掌握的学生,对学生情况清晣的认识,再 采用自习课上个别补救。 2、针对学生课外作业检查的忽视,我在这一学期与同学们达成 一个口头协议,只要有布置,就得有检查,如果违反二次,就扫教 室一次,以此来督促教师检查。

3、对于培优补差中出现的只补差生无培优的情况,我采取因材施教既在一节课上除一般学生完成的作业外,给优等生做完后布置较难的题目,给他们特殊的训练,最终达到培优补差的目的。 问题总是不断出现的,只有在教学中把不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进行解决,才能慢慢地达到教学目的。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 六年级数学总结与反思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诸多的不同和困惑.“困而不谋则穷,穷而不战则亡”必须改变了。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较为成功的是抓着要点重点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综合应用。 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 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 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 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有的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有时担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往要讲的多一些,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 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不那么强烈了。 3、优秀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 教给学生的,要强调扎实。 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籍,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卡片 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新知探究 2.1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 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2.2圆与正方形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知道苏州的园林吧。大家有没有观察过园林建筑的窗户?它有很多很漂亮的设计,也有很多很常见的图形,比如五边形、 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其中外圆内方或者外方内圆是一种很常见的 设计。 师:不仅是在园林中,事实上在中国的建筑和其他的设计中都经常能见到“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比如这座沈阳的方圆大厦、商标等等。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种圆形与正方形结合起来构成的 图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练习题完整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面积练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圆的面积练习题 1.C=()=()S=() 2.已知圆的周长,求d=(),求r=()。 3.圆的半径扩大2倍,直径就扩大()倍,周长就扩大()倍,面积就扩大()倍。 4.环形面积S=()。 5.用圆规画一个周长50.2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厘米,画出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4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小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 7、圆的半径增加1/4,圆的周长增加(),圆的面积增加()。 8、一个半圆的周长是20.56分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9、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000个完全相同的小扇形,割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圆周长长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在一个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再在这

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面积是84.78平方厘米,则小圆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 12、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倍,大圆面积比小圆面积多12平方厘米,小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3.求圆的周长。 (1)r=4分米(2)d=6厘米 14.求圆的面积。 (1)r=3分米(2)d=8厘米 (3)c=12.56米(4)c半圆=15.42米 1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2)周长是所在圆直径的3.14倍。…() (3)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任何圆的圆周率都是3.14。………() (5)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1/2加直径的长,所以半个圆的面积等于圆面积的1/2加直径的长度。()

六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优秀教学反思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本学期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较为成功的是抓着要点重点来发挥学生的思维与综合应用。例如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学完后,给出已知条件:“六(1)班男生23人,女生10人”。提出编题比赛,比一比,谁提出的数学问题最多? 学生通过编题比赛,发现一个简单的条件,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50多个问题,从编题中,学生把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都在题中体现,明白了一些在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而编的分数应用题改成比的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不但数量上多了两倍,又把分数应用题,比的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进行对比,加深了对它们联系的理解。 这种教学思路,我在五年级讲长方体与正方体时也用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自己量出长、宽、高并提出数学问题,在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解决了五、六年级数学灵活性和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在教学中,虽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尽管在后进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 略有进步或进步的幅度小,和我们的预想有些差距。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活变化就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的 能力差。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养成。表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 题,有些简单的问题往往由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 不会检查,明明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们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有的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几天他又遗忘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2、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们教师的教学思

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知识点+习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面积 知识点 一、圆的面积的意义 圆形物体、圆形所占平面的大小或圆形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用剪拼法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或三角形) 用S表示圆的面积 三、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1.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面积 例1 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是3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 例2 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 例3 一个圆形蓄水池的周长是25.12m,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四、典型题目精练: 1、我爱犯错误 一个圆形纽扣的半径是1.5cm,它的面积是多少? 3.14×1.52=3.14×3=9.42(cm2) 错题分析:此题在计算1.52时,把1.52算作1.5×2,而1.52=1.5×1.5 正确解答:3.14×1.52 =3.14×2.25 =7.065(cm2) 答:纽扣的面积是7.065cm2。 2.难点我来做判断 (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2)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2,面积之比是1:4。() (3)一个圆的周长扩大3倍,面积也扩大3倍。() 3.疑点题 小明的爸爸放羊时把一只羊栓在木桩上,栓羊的绳子从木桩到羊颈项长4.5米。这只羊最多能吃到的草的面积是多少?

4.易错题 把一张长6dm,宽4dm的红纸剪成一个最大的圆,剪掉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5.变式题 把一个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以半径为宽的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为24.84cm。圆形纸片的面积是多少? 6.易混题 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7.能力提升 (1)草场上有一个木屋,木屋是边长3m的正方形(如图),A是木屋的一角,在A点有一根木桩,用6m长的绳子栓一匹马在木桩上,这匹马的活动范围有多大? (2)如右图,正方形边长为8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一块边长为10m的正方形草地,其中一条对角线的两个端点各有一棵树。树上各拴着一头牛,绳长都是10m,两头牛都能吃到的草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全)

《负数》教学反思 由“看温度计说气温”这一场景,从上海、南京、北京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再引导学生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不同,由此提出问题“在数学上怎么表示呢?”,从而引出负数。这样设计,使学生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流畅自然,简洁明快,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而例题二,由于前面在认识气温时有了一定基础,所以本环节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知识,在突出“以海平面为界”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在先前经验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这在例1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本节课,学生刚刚接触负数,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的认识负数这里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零度、海平面是分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而且练习安排富有层次和变化,不但巩固所学内容,更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不足之处:对于刻度的教学,可能还不够详细,后者说还不到位,学生错误较多。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你能接受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还是要细致,到位。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柱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就有所接触,是继五年级长方体、正方体之后的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一个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典型。因此这节课的学习显得尤为必要,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上课伊始,图片显示建筑物,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圆柱形,给学生一个震撼,了解圆柱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圆柱形的物体很多,学生对圆柱的认识都是感性认识,而课堂教学是对圆柱体进行理性的认识。学生对新知识是好奇的,所以在教学时,动手操作和探索研究,自我发现和掌握圆的柱的基本特征,是本节课的主题。过后组织学生观察、触摸、猜测、操作验证、巩固、应用这几个环节组成。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的圆柱实物,初步感知圆柱特征,是直观感知层面的活动中,对圆柱特征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把握。再把圆柱放在平面上来了解,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层次,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圆柱侧面展开的学习我将它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它将影响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学习。认识到长方形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关系。把教学重难点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并把“观察、猜想、操作、发现”的方法贯穿始终,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的认识,又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练习阶段,紧紧围绕新知我设计了针对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在形式、难度、灵活性上都有体现。判断题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通过“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方式的组织教学”的比较发现,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这说明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 得不值得反思。数学它的学科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及严密的 逻辑性,而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较差。一般学生学起数学来就会普 片感到比较抽象。所以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通过单 一的讲授的形式来灌输知识,而应该多角度多方面的去寻找数学知 识与日常生活的应用联系的纽带。也就是说要充分的把数学知识与 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自己亲身体会过的或亲 自看到过的情境过程中主动学习。数学的学习是让学生经历一个应 用实践来检验认识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 经过自己的思考,概括或发现有关数学结论的过程。例如在教学 《圆的周长的定义》时,我亲自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医院院子里的 圆形花坛边缘走一圈。这样学生就会把圆的周长这个定义理解并掌 握掉,并让学生与先前学习过的围成长方形、正方形的线段进行比较,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而先前学习过的所有四边形及三 角形都是由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如果要求圆的周长学生就会知道 求的是围成圆的曲线的总长。再如,教学《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问题》时,在计算时学生最容易犯得一个共同错误就是把两个底面 积与一个侧面积相加。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求的是两个 底面积与一个侧面积之和;有时求的是一个底面积与一个侧面积之和;而有时仅仅只求侧面积。例如,求制作圆柱形通风管需多少铁皮就 只能求一个侧面积,求制作一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需多少材料就只 能求一个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之和,而求制作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 需多少铁皮就是求两个底面积与一个侧面积之和。当题目没有特别 说明要求几个面时学生就笼统的求出所有面的面积之和。所以,针 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在教学中我就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了宿舍面 前的几棵圆柱的刷漆部分面积。还找来了油桶和无盖的水桶让同学 们观察。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要先确定应 求几个面。

六年级上册_圆的面积(知识点+习题)

圆的周长知识点 1、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它表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用字母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3.14。 3、已知直径d,求周长C?用公式:C=兀d。 4、已知周长C,求直径d?用公式:d=C÷兀。 5、已知半径r,求周长C?用公式:C=2兀r。 6、已知周长C,求半径r?用公式:r=C÷2÷兀。 7、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再加上直径的长度。 公式:兀d÷2+d或D兀r+2r, 即5.14r. 8、圆周长的一半,公式:C=πr或 C=兀d÷2. 9、想想:四分之一圆的周长怎么求?圆周长的四分之一呢?1兀=3.14 2兀=6.28 3兀=9.24 4兀=12.56 5兀=15.7 6兀=18.84 7兀=21.98 8兀=25.12 9兀=28.26 10兀=31.4 例题分析 ①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②圆无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多一些,我们叫它做(), 用字母()表示。 ③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2:3,它们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 ④一个圆的直径扩大2倍,它的半径扩大()倍,它的周长扩大()倍。 ⑤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次可以找到它的圆心;对折()次可以找到它的 直径。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一个圆中有一条直径,两条半径.( ) 2、整圆的面积一定比半圆的面积 大.( ) 3、从圆内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通过圆心的直线叫直径.( ) 5、π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 6、水桶是圆形的。() 7、所有的直径都相等。()8、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9、两个圆的直径相等,它们的半径也一定相等。() 10、π就是3.14,对吗?() 11、半圆形的周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 二、. 填空 1、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 )和( )决定的. 2、任何一个圆内所有的直径都通过( ). 3、从()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4、时钟的分针转动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5、通过()并且()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 6、用圆规画一个直径20厘米的圆,圆规两脚步间的距离是()厘米。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所有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 的()。 8、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直径的()倍,圆的周长是这个圆的半径的() 倍。 9、如果圆的半径扩大2倍,那么圆的直径扩大()倍,那么圆的周长扩大()倍。10半圆的周长=() 11、知道圆的(),就可以求圆的周长。 13、半径是3分米的一个圆,它的周长是()分米。 14、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形,它的周长是()厘米。 二、应用题 1、展览馆门前的圆形水池周长是78.5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半径是多少米? 2、一台压路机前轮半径是0.4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动6周,十分钟可以从路的一端转 到另一端,这条路约长多少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设计者蒙敏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第67-68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1及做一做的第1题。练习十六的第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相关问题。 2.经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和“极限”的数学思想,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体验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1.谈话引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今天我们学习圆的面积。(板书:圆的面积) 2.已知r,圆周长的一半怎样求?(板书:C/2=πr) 3.以前我们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课件展示),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4.谁来说说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5.我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课件展示) 6.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7.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补充感知、理解意义 (1)(出示圆片):那位同学来指一指圆的面积是哪一部分? (2)同学们再用手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的面积。 (3)谁来说说什么叫做圆的面积?(板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学生齐读。 2.比较猜测、探明方向,并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1)提问:猜猜圆面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下面我们来动手验证一下是否与半径有关: ①用你们准备好的圆拼一拼,看看拼成了什么图形? ②根据你拼成的图形,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并填好课本67页的内容: a、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b、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 c、长方形的宽与圆的半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探究、分析,并将结果汇报。 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C/2=πr),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r) (3)请你推导出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 πr×r= πr2 齐读公式 S= πr2 强调r2= r × r(表示2个r相乘) 同学们太捧了,学会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巩固运用、形成技能 1.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2.求圆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只有知道半径才能求圆的面积? (1)课件出示例1 (2)学生独立审题 (3)课件展示解答过程. 3.已知一个圆的直径为40分米,求这个圆的面积?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学反思 一、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熟悉得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结论,知道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 3、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二、学生出现的问题: 1、对于零下温度的对比,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时候,找不到哪个是最高温度,哪个是最低温度。 2、不知道和平均成绩作比较的时候,什么时候记为正,什么时候为负 3、数形结合问题多一些,不能准确找出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这三个问题中,数形结合的多一些。学生在表达中出现了两类问题:第一种表达不准确,如数越大,气温就越低。还有的同学表示,不能够准确区别温度的高低,特别是零摄氏度以下。 第二种是表达的不具体。如数轴上的数学,有时候搞不清楚有分数时怎么写,在数形结合直线上写分数时会搞的糊里糊涂的,这些都是表达的不够具体或者不准确。

我对学生的数学总结不仅做了修改,而且发现学生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发现学生在平时的练习当中,不能够很好的把这些问题给解决掉,而是等待老师让写数学总结的时候把它展示出来,那么我就提醒学生,在平时就要做到不懂就问,不要等到写数学总结才发现问题的存在。工夫要下在平时。学生单元总结中,李金如的总结写的非常的具体:如例三主要讲数轴上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画一条数轴0表示起点,一段为1米让你描述出正数的位置,那就是向东走一米就达到了正1的位置。同样她也有表达不准确的地方,如分不清楚温度的高低,她举例说北京是零下三摄氏度,不知道是高是低,哈尔滨零下十八摄氏度,不知道是高是低。温度的高低需要比较,如果他这样写:北京是零下三摄氏度,哈尔滨是零下十八摄氏度,它们的温度谁高谁低?这就是非常准确的描述。 三、问题解决 我结合学生的问题重点讲了零下温度的对比和数轴上的正负数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如数轴0为起点,右边的统统为正,左边的数就为负数,当出现分数时,可以把分数化为小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温度从下往上是升高的,建议让学生画数轴来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 学教学反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上传: 姚淇更新时间:2012-5-9 19:29:56 开学的第一天就学习了面的旋转,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能很快快适应到学习中,没有了以往的浮躁,学习热情高涨。 面的旋转的教学内容实际就是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材的重点不仅限于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为了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情境图1和图2,感受“点动成线”,通过学生用笔代替线段在桌面上平移,感受“线动成面”,通过转动竖立的数学书(代替一个长方形的面),感受“面动成体”。利用课件教学,非常形象直观,学生接收效果好 第一单元《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表面的含义,为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打下了基础。圆柱的底面积计算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新知识,因此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计算侧面积。课前布置学生如何把圆柱的侧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转化后的图形与圆柱有什么联系,学生预习效果很好,很快推导出了侧面积计算公式,突破了难点。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1、计算出错多。本单元的计算都牵扯到圆周率,计算比较麻烦,出错率高,因此让学生背诵从1×到10×,提高学生计算效率。2、底面积忘记乘2,或者多算。应该让学生在做题时,审好题,弄清题意。 第一单元《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有了圆柱、圆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节课提示课题后,我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同爱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计算圆柱的体积,在设计练习时要多动脑,花心思去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通过反思,我概括出五种类型: 1.已知圆柱底面积(s)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sh。 2.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r2h。 3.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高(h),计算圆柱体积可以应用这一公式:v=π (d/2)2h。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操作和演示,讲解和尝试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使新课与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与练,相结合。 1、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对于圆柱体侧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严格遵循主体性原则,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圆柱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突破难点。 2、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 3、讲解与练习相结合 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做到讲、练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使练习随着讲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使讲、练,真正做到了有机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是有效的、实用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圆柱的体积》教学反思 圆柱的体积一课,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公式导出后,如何进行计算应用。 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是: 1、学生对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不深入; 2、在计算的过程中,单位名称用错,体积单位用面积单位。

3、对于书中所给的立体图形,认识不到位,不能正确分辨直径、半径以及圆柱的高,做题出错。圆柱的高也可以叫做圆柱的长(个别学生不清楚)突破难点的方法: 1、为了避免单位名称的错误,可在课前复习中设计单位换算的填空题,辨析题等。例如: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学生利用学具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应放手让学动手动脑自己解决,但动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务布置清楚,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圆柱与长方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3、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突破以往数学学习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者,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图形的教学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注重操作,注重实践,可以让教学达到最高效。 就正如探究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不再是实验演示的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参与操作的主动探索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新活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是探究学习的科学方法,探究成功的喜悦以及探究失败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变的有思想、会思考、会逐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