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各个省和个特区中英文对照
印度尼西亚概况 -简介共30页

首都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环境——
印尼是实行共和国政体的统一国家,实行总统内阁制,治国的基础和原 则是“潘查希拉”(即信奉神灵、人道主义、国家主义、民主和社会公 平),又称为建国五项原则。
人民协商会议为国家最高权利机构。 国会是国家立法机构。
——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环境——
1966年8月苏哈托倡议建立东南亚国家联盟,后被其邻国采纳,1967 年由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联合成立了东南亚国家 联盟,印尼在该组织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
印尼已经同11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国外设有80个大使馆。印 尼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50年4月13日与中国建 交,1967年“9·30事件”后于当年10月30日中断外交关系。1990年8 月8日起两国正式恢复外交关系,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得 到迅速恢复。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2.经济基础设施
从1965年以来,政府以每年政府支出的15%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 投资,为印尼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保障。
⊙交通基础设施
公路和水路是重要的运输手段,其中公路担负着国内近90%的客运和 50%的货运。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2.经济基础设施
全国有水运航道21579公里,各类港口672个,主要港口有雅加达的丹 绒不禄港,泗水的丹绒佩拉港和棉兰的勿老港。
种地方民族语言。独立后国家根据国情选定马来语作为印尼国语
(官方语言)。
——印尼的习俗与禁忌 ——
印尼人对乌龟特别忌讳,认为乌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低级动物。伊 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肉制品,不饮酒 。
印度尼西亚共合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素有“千岛之国”的美称。
全国共有大小岛屿1.7506万个,其中面积在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有5个,这些数以万计的小岛分布在赤道线两侧,构成了一幅雄伟壮南方的画面,荷兰著名作家穆尔达杜里曾将它们比喻为“镶嵌在赤道线上的一串翡翠”。
在众多大小群岛之间及周围环绕着近20个重要的大海和海峡。
由于岛屿众多,海岸曲折,因而形成了漫长的海岸线,其海岸线总长足以绕赤道一周。
许多岛屿拥朋美丽的海滩,其中尤以巴厘和龙目岛的海滩最为著名。
面积:190.46万平方公里人口:19460万首都:雅加达时差:比我国慢1小时语言:印度尼西亚语电压:220V—240V 宗教:绝大部分居民信伊斯兰教货币:印度尼西亚卢比(通称盾)地形:岛屿分布比较分散,各岛多山,仅沿海有平原。
除加里曼丹岛外,各岛几乎都有活火山,大巽他群岛中的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火山群岛之间有宽广的山间盆地。
气候:全境多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温度高、降雨多、风力小、湿度大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摄氏25 —27度。
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由于季风影响,有多雨季节和少雨季节之分。
文化: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但境内民族多,各种文化百花齐放。
主要景点雅加达:雅加达是印尼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海岸上。
这里地势平坦,有芝里翁河流经市区注入雅加达湾,湾内有印尼最大的天然良港丹绒不碌港。
如今的雅加达已发展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高楼林立,大型商厦,大饭店比比皆是,而且拥有众多的名胜景点,是印尼全国三大旅游中心之一。
巴厘岛:巴厘岛是个安全好玩的“人间乐园”,永远是夏天,有世界上最美的沙滩和落日,相携爱人同享浪漫最合适不过。
岛南端的古打海滩是购物和大吃的最佳地点,宛如欢腾喧闹的海滨派对,冲浪玩家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了它,广阔的海滩、湛蓝的海水、绚烂的夕阳和价廉物美的酒店使其备受青睐。
在巴厘岛有许多纪念品值得购买,如木雕和石雕、各式各样绘画、精致手工金银珠宝、面具、蜡染织物;土产有咖啡豆、咖喱粉、虾片、香精油等等,自用或馈赠亲友均宜。
各国名称中英文对照

中国 China 北京 Beijing日本 Japan 东京 Tokyo韩国(南朝鲜) Korea 汉城 Seoul朝鲜 North Korea 平壤 Pyongyang蒙古 Mongolia 乌兰巴托 Ulan Bator菲律滨 Philippine 马尼拉 Manila马来西亚 Malaysia 吉隆坡 Kuala Lumpur新加坡 Singapore 新加坡 Singapore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雅加达 Jakarta泰国 Thailand 曼谷 Bangkok越南 Vietnam 河内 Hanoi缅甸 Myanmar 仰光 Rangoon老挝 Laos 万象 Vientiane柬埔寨 Cambodia 金边 Phnom Penh文莱 Brunei 斯里巴加湾 Bandarseri Begawan孟加拉国 Bangladesh 达卡 Dhaka尼泊尓 Nepal 加徳满都 Katmandu不丹 Bhutan 廷布 Thimph印度 India 新徳里 New Delhi斯里兰卡 Sri Lanka Srijayewardenepurakotte 马尓代夫 Maldives 马累 Male巴基斯坦 Pakistan 伊斯兰堡 Islamabad阿富汗 Afghanistan 喀布尓 Kabul伊朗 Iran 徳黒兰 Teheran伊拉克 Iraq 巴格达 Baghdad沙特阿拉伯 Saudi Arabia 利雅得 Riyadh科威特 Kuwait 科威特 Kuwait卡塔尓 Qatar 多哈 Doha巴林 Bahrain 麦纳麦 Manama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U A E 阿布扎比 Abu Dhabi阿曼 Oman 马斯喀特 Muscat也门 Yemen 萨那 San’a叙利亚 Syria 大马士革 Damascus约旦 Jordan 安曼 Amman黎巴嫩 Lebanon 贝鲁特 Beirut以色列 Israel 耶路撒冷 Jerusalem土耳其 Turkey 安卡拉 Ankara塞浦路斯 Cyprus 尼科西亚 Nicosia俄罗斯 Russia 莫斯科 Moscow哈萨克斯坦 Kazakhstan 阿拉木图 Almaata乌兹别克斯坦 Uzbekistan 塔什干 Tashkent土库曼斯坦 Turkmenistan 阿什哈巴徳 Ashkhabad 塔吉克斯坦 Tadzhikistan 杜尚别 Dushanbe吉尓吉斯坦 Kyrgystan 比什凯克 Bishkek阿美尼亚 Armenia 埃里温 Yerevan格鲁吉亚 Georgia 等比利斯 Tbilisi阿塞拜疆 Azerbaijan 巴库 Baku澳大利亚 Australia 堪培拉 Canberra新西兰 New Zealand 恵灵顿 Wellington巴布亚新几内亚 Papua New guinea 莫尓兹比港 Port Moresby 马绍尓群岛 Marshall Is. 马朱罗 Majuro密克罗尼西亚 Micronesia Palikir瑙鲁 Nauru 瑙鲁 Nauru基里巴斯 Kiribati 塔拉瓦 Tarawa所罗门群岛 Solomon Is. 霍尼亚拉 Honiara图瓦卢 Tuvalu 富纳富堤 Funafuti西萨摩亚 Western Samoa 阿皮亚 Apia瓦努阿图 Vanuatu 维拉港 Port Vila斐济 Fiji 苏瓦 Suva汤加 Tonga 努库阿洛法 Nuku’alofa挪威 Norway 奥斯陆 Oslo瑞典 Sweden 斯特哥尓摩 Stockholm芬兰 Finland 赫尓辛基 Helsinki丹麦 Denmark 哥本哈根 Copenhagen冰岛 Iceland 雷克雅未克 Reykjavik爱尓兰 Ireland 都柏林 Dublin英国 UK (England) 伦敦 London徳国 Germany 柏林 Berlin法国 France 巴黎 Paris荷兰 Netherlands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比利时 Belgium 布鲁塞尓 Brussels卢森堡 Luxembourg 卢森堡 Luxembourg瑞士 Switzerland 伯尓尼 Bern奥地利 Austria 维也纳 Vienna西班牙 Spain 马徳里 Madrid葡萄牙 Portugal 里斯本 Lisbon摩纳哥 Monaco 摩纳哥 Monaco意大利 Italy 罗马 Rome梵蒂冈 Vatican 梵蒂冈 Vatican马耳他 Malta 梵莱塔 Valletta希腊 Greece 雅典 Athens列支敦士登 Liechtenstein 瓦杜兹 Vaduz波兰 Poland 华沙 Warsaw捷克 Czech 布拉格 Prague斯洛伐克 Slovakia 布迪斯拉发 Bratislava罗马尼亚 Romania 布加勒斯特 Bucharest匈牙利 Hungary 布达佩斯 Budapest保加利亚 Bulgaria 索非亚 Sofia斯洛伐尼亚 Slovenia 卢布尓雅那 Ljublijana克罗地亚 Croatia 萨格勒布 Zagreb阿尓巴尼亚 Albania 地拉那 Tirana乌克兰 Ukraine 基辅 Kiev白俄罗斯 Belarus 明斯克 Minsk摩尓多瓦 Moldova 基希讷乌 Kishinev爱沙尼亚 Estonia 塔林 Tallinn拉脱维亚 Latvia 里加 Riga立陶宛 Lithuania 维尓纽斯 Vilnius加拿大 Canada 渥太华 Ottawa美国 USA (America) 华盛顿 Washington墨西哥 Mexico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危地马拉 Guatemala 危地马拉 Guatemala City 萨尓瓦多 El Salvador 圣萨尓瓦多 San Salvador 古巴 Cuba 哈瓦那 Havana牙买加 Jamaica 金斯敦 Kingston多米尼加 Dominica 圣多明各 Santo Domingo海地 Haiti 太子港 Port-Au-Prance巴拿马 Panama 巴拿马 Panama委内瑞拉 Venezuela 加拉加斯 Caracas哥伦比亚 Colombia 波哥大 Bogotá厄瓜多尓 Ecuador 基多 Quito圭亚那 Guyana 乔治敦 Georgetown苏里南 Suriname 帕拉马里博 Paramaribo秘鲁 Peru 利马 Lima巴西 Brazil 巴西利亚 Brasilia玻利维亚 Bolivia 拉巴斯 La Paz巴拉圭 Paraguay 亚松森 Asuncion乌拉圭 Uruguay 蒙得维的亚 Montevideo智利 Chile 圣地亚哥 Santiago阿根廷 Argentina 布宜诺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埃及 Egypt 开罗 Cairo利比亚 Libya 的黎波里 Tripoli阿尓及利亚 Algeria 阿尓及尓 Alger突尼斯 Tunisia 突尼斯 Tunis摩洛哥 Morocco 罗巴特 Rabat埃塞俄比亚 Ethiopia 亚的斯亚贝巴 Addis Ababa 苏丹 Sudan 喀土穆 Khartoum索马里 Somalia 摩加迪沙 Mogadishu乍特 Chad 恩贾梅纳 N’djamena尼日尓 Niger 尼亚美 Niamey马里 Mali 巴马科 Bamako塞内加尓 Senegal 鞑靼 Dakar利比里亚 Liberia 蒙罗维亚 Monrovia科特迪瓦 Ivory Coast 亚穆苏克罗 Yamoussoukro 加纳 Ghana 亚克拉 Accra尼日利亚 Nigeria 阿布 Abuja喀麦隆 Cameroon 雅温得 Yaounde扎伊尓 Zaire 金沙萨 Kinshasa肯尼亚 Kenya 内罗毕 Nairobi乌干达 Uganda 坎帕罗 Kampala坦桑尼亚 Tanzania 达累斯萨罗姆 Dar es Salaam 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r 塔那那利佛 Antananarivo 莫桑比克 Mozambique 马普托 Maputo津巴布韦 Zimbabwe 哈拉雷 Harare南非 South Africa 比勒陀利亚 Pretoria中东国家包括(西亚北非的统称):巴勒斯坦Palestine 以色列Israel 伊拉克Iraq 科威特Koweit 伊朗Iran 沙特阿拉伯Saudi Arabia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nited Arab Emirates 叙利亚Syria 突尼斯Tunis 黎巴嫩Lebanon 巴林bahrein islands 卡塔尔cartel 也门Yemen 阿曼Oman 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 阿尔及利亚Algeria 埃及Egypt 约旦Jordan 土耳其Turkey 塞浦路斯Cyprus 苏丹Sudan 迪拜Dubai 利比亚Libya 摩洛哥Morocco 阿拉伯Arabia 索马里Somali 科摩罗Comorin 阿富汗Afghanistan欧洲:阿尔巴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lbania爱尔兰Ireland爱沙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stonia安道尔公国The Principality of Andorra奥地利共和国Republic of Austria白俄罗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elarus保加利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lgaria比利时共和国The Kingdom of Belgium冰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celand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Bosina and Herzegovina波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olish丹麦王国The Kingdom of Denmark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俄罗斯联邦The Russia Federation法兰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rance梵蒂冈城国The Vatican City State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荷兰王国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捷克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zech克罗地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roatia拉托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atvia立陶宛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卢森堡大公国The Grand Duchy of Luxembourg罗马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Romania马其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马耳他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ta摩纳哥公国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摩尔多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ldova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挪威王国The Kingdom of Norway葡萄牙共和国The Portuguese Republic瑞典王国The Kingdom of Sweden瑞士联邦Confederation of Switzerland斯洛伐克共和国The Slovak Republic斯洛文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lovenia圣马力诺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an Marino乌克兰Ukraine西班牙Spain希腊共和国The Hellenic Republic匈牙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Hungarian意大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taly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北美和拉丁美洲:/ReadNews.asp?NewsID=67澳洲:/ReadNews.asp?NewsID=69亚洲: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Macau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阿富汗伊斯兰国The Islamic State of Afghanistan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阿塞拜疆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巴勒斯坦国The State of Palestine巴林国The State of Bahrain不丹王国The Kingdom of Bhutan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东帝汶East Timor菲律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hilippines格鲁吉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eorgia哈萨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大韩民国The Republic of Korea吉尔吉斯共和国The Kyrghyz Republic柬埔寨王国Kingdom of Combodia卡塔尔国The State of Qatar科威特国The State of Kuwait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黎巴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ebannon马尔代夫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dives马来西亚Malaysia蒙古国Mongolian孟加拉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angladesh缅甸联邦The Union of Myanmar尼泊尔王国The Kingdom of Nepal日本国Japan塞浦路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yprus沙特阿拉伯王国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ajikistan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土库曼斯坦Turkmenstan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文莱达鲁萨兰国Brunei Darussalam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锡金Sikkim新加坡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The Syrian Arab Republic亚美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rmenia也门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Yemen伊拉克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raq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以色列国The State of Israel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约旦哈希姆王国The Hashemite Kingdom of Jordan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 Nam非洲: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Algeria阿拉伯埃及共和国The Arab Republic of Egypt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安哥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Angola贝宁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enin博茨瓦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otswana布基纳法索The Burkina Faso布隆迪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Burundi赤道几内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Equatorial Guinea多哥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ogo厄立特里亚国The State of Eritrea佛得角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ape Verde冈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Gambia刚果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Congo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吉布提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Djibouti几内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a几内亚比绍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ine - Bissau加纳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hana加蓬共和国The Gabbinese Republic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喀麦隆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ameroon科摩罗伊斯兰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Islamic Republic of the Comoros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te d'Ivoire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莱索托王国The Kingdom of Lesotho利比里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iberia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卢旺达共和国The Rwandese Republic马达加斯加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dagascar马拉维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lawi马里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il毛里求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uritius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Mauritania摩洛哥王国The Kingdom of Morocco莫桑比克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ozambique纳米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amibia南非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尼日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Niger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c of Nigeria塞拉利昂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ierra Leone塞内加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enegal塞舌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eychelles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Sao Tome and Principe斯威士兰王国The Kingdom of Swaziland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he Sudan索马里共和国The Somali Republic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The United Republic of Tanzania突尼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nisia乌干达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Uganda赞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ambia乍得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had中非共和国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印度尼西亚综合介绍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
2.地形、地貌、气候和降水 印尼的地形主要由群岛、山脉、火山、沿海平原、河流、湖泊 和海峡组成。 四大群岛:(1)大巽他群岛,包括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 和苏拉威西等大岛;(2)小巽他群岛,主要包括巴厘、龙目、 松巴哇、松巴、弗洛勒斯等岛屿;(3)马鲁古群岛(也称为 “香料群岛”)由苏拉威西与伊利安查亚之间的岛屿组成;(4) 伊利安查亚岛。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
旅游胜地: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13600多个岛屿中最耀眼的一个岛, 位于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岛东部,全岛总面积为5,620平 方公里。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 岛”的美誉。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 “神仙岛”的美誉。 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 乐、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每年来巴厘岛的外国游客总数 达300多万人次,是世界著名的渡假胜地,也是蜜月胜地。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1.经济计划及发展状况 后苏哈托时代的经济(1998-现在) 进一步放宽投资限制,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手续,降低关税,鼓励 出口;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等。 2004年10月,苏希洛当选地第六任总统。其政府重视吸引外来投 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消除贫困、加强法制建 设和反腐工作。2008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4503亿美元,同比增长 6.1%,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4.对外贸易 ⊙印尼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目前中国的“小天鹅”、“长虹”、“大显通信”、“中国华电” 和“同仁堂”都成功地进入了印尼市场。近年来中国与印尼双边投 资贸易合作呈快速上升的趋势。 2008年中国对印尼非金融类直接投资8000万美元。主要合作项目有: 泗马大桥、加迪哥蒂大坝以及巨港电站、风港电站等一大批电站建 设项目。
印尼概况

国旗国徽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面积 1,904,443平方公里(资料来源:2002年经济学家信息部国别报告)人口 2.15亿(2004年印尼国家统计局数据),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7.5%,其他26%。
民族语言2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
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新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首都雅加达(JAKARTA),人口838.5万(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
国家元首总统苏希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2004年10月20日就任。
重要节日伊斯兰教开斋节、宰牲节; 5 月 20 日民族觉醒日(纪念 1908 年印尼民族运动组织"至善社"成立); 8 月 17 日独立日。
简况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
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约6000个有人居住。
海岸线长 54,716 公里,领海宽度 12 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世界银行数据)。
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 25 -27 ℃。
公元 3 至 7 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王朝。
13世纪末 14 世纪初爪哇出现强大的麻喏巴歇(满者伯夷)封建帝国。
15世纪先后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入侵, 1602 年荷兰在印尼成立具有政府职能的"东印度公司",开始长达 300 多年的殖民统治。
1942年日本入侵,1945 年日本投降后爆发争取民族独立的8月革命,于8月17日宣告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45年至1950年,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其间曾被迫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荷印联邦。
印度尼西亚

历史沿革
第三大都市万隆风景秀丽有仙之都美称约在150万至3.5万年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称之为爪哇猿人。智 人约于4.5万年前进入该地区。
公元3—7世纪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国。有记载的的朝代包括信奉佛教的室利佛逝(7世纪中叶—1293 年) ,后被麻喏巴歇征服;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新柯沙里王国(1222—1292年) ,引发了元爪战争,之后王室 借助元朝军队在爪哇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强大的麻喏巴歇封建帝国(1293—1478年)。
印尼地处热带,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为25-27摄氏度,湿度为70-90%。印度尼西亚有两个季节,对 于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而言,通常每年4月至10月为旱季,11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没有夏季或冬季的极端情 况。
印尼河流众多,水量丰沛,但都比较小。较大的河流有爪哇岛的梭罗河以及加里曼丹岛的巴里托河、卡普阿 斯河、马哈坎河,其中梭罗河全长560公里。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马宁焦湖、车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 帕尼艾湖等,其中苏门答腊的多巴湖为印尼第一大湖。
印度尼西亚国徽印度尼西亚国徽是一只金色的昂首展翅的印尼神鹰,象征印尼人民的光荣和胜利。8月印尼独 立日,神鹰尾部有八根羽毛表示8月,双翅上各有十七根羽毛表示17日,从而纪念17日这个值得印尼人民骄傲的 日子。神鹰胸前有一枚盾牌,盾面上有5幅图案:正中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兰教的象征,印尼大多数国民都信奉伊 斯兰教;金色水牛头展现人民主权,绿色椿树坚实刚劲,如同民族主义在印尼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棉桃和稻穗织 出一片繁荣昌盛,金链环紧紧相扣,象征国内各种族一律平等。一条黑色横线横贯盾徽,表示赤道穿过印尼领土。 神鹰双爪下的白色饰带上用古爪哇文书写着印尼格言“殊途同归”。
13—14世纪在爪哇形成强大帝国、16世纪末沦为荷兰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8月17日独立后, 先后武装抵抗英国、荷兰的入侵,其间曾被迫改为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并加入荷印联邦。1950年8月重新恢复 为印度尼西亚共和国,1954年8月脱离荷印联邦。
印度尼西亚概况--简介教学内容

印度尼西亚概况
提纲
自然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
习俗与禁忌
常见疾病与医疗状况
交通与出行
工程相关法律法规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位于亚洲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素称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
2.地形、地貌、气候和降水 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印尼亚是一个火山之国,全 国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00多座。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以及 海洋性气候带来充沛的雨量。
种地方民族语言。独立后国家根据国情选定马来语作为印尼国语
(官方语言)。
——印尼的习俗与禁忌 ——
印尼人对乌龟特别忌讳,认为乌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低级动物。伊 斯兰教徒禁食猪肉和使用猪肉制品,不饮酒 。
农村地区有嚼佬叶、槟榔的习惯,如主人递上槟榔盘,客人最好尝 尝,以答谢主人的盛情。
印尼人敬烟,总是将烟盒先磕一下,使几支烟露出烟盒,然后再递 到客人面前。客人取烟时,一般先将露出烟盒最长的那支烟按进烟 盒,然后取露出烟盒最短的一支,以示谦虚。从烟盒中取一支递给 客人,或远抛给客人被认为是对人不敬。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环境——
4.对外贸易
印尼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放宽对外资的限制,简化进出口手续 ,降低关税,鼓励出口。
主要出口产品有石油、天然气、纺织品和成衣、木材、藤制品、手工 艺品、鞋、铜、煤、纸浆和纸制品、电器、棕榈油、橡胶等。
中外地名中英文对照表(I-J)

Iberia 伊⽐利半岛 Iceland 冰岛 Ida 伊季⼭ Idaho 爱达河 Iharka 伊加尔卡 Illampu 伊廷普⼭ Illinois 伊利诺伊 Incahuasi 英加⽡锡⼭ Inchon 仁川 India 印度 Indian Ocean 印度洋 Indiana 印第安纳 Indianapolis 印第安纳波利斯 Indochina 印度⽀那半岛 Indonesia 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 Indore 印多尔 Indus 印度河 Innsbruck 因斯布鲁克 Inverness-shire 因弗内斯郡 Iona 爱奥那岛 Ionia 爱奥尼亚 Iowa City ⾐阿华城 Iowa ⾐阿华 Ipoh 怡保 Ipswich 伊普斯威奇 Iran 伊朗 Iraq, Irak 伊拉克 Ireland 爱尔兰岛;爱尔兰共和国 Irish Republic=Eire 爱尔兰共和国 Irkutsk 伊尔库茨克 Irrawaddy 伊洛⽡底江 Ischia 伊斯其兰岛 Islamabad 伊斯兰堡 Isle of Wight 威特岛 Israel 以⾊列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 Italy 意⼤利 Ivanovo 伊万诺沃 Ivory Coast 象⽛海岸 Izmir 伊兹密尔 Iztaccihuatl 伊斯塔西⽡脱⼭ Jackson 杰克逊 Jadotville 雅多维尔 Jaipur 斋浦尔 Jakarta, Djakarta 雅加达 Jamaica ⽛买加 James 詹姆斯河 Jamshedpur 贾姆谢德布尔 Japan ⽇本 Japan, Sea of ⽇本海 Japura 雅普拉河 Jarvis 贾维斯岛 Jassy 雅西 Java ⽖哇 Jefferson City 杰斐逊城 Jena 耶拿 Jervis Bay 查维斯湾 Jesselton 亚庇 Jiangsu 江苏 Jiangxi 江西 Jibuti=Djibouti 吉布提共和国 Jilin 吉林 Jinan 济南 Jinsen 仁川 Johannesburg 约翰内斯堡 Johore 柔佛 Jonkoping 延雪平 Jordan 约旦 Julian Alps 尤利安⼭ Jungfrau 少⼥峰 Jurua 茹鲁阿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尼各个省和个特区中
英文对照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苏门答腊Sumatera
亚齐达鲁萨兰特区 Nanggroe Aceh Darussalam 班达亚齐 Banda Aceh
北苏门答腊省 Sumatera Utara 棉兰 Medan
西苏门答腊省 Sumatera Barat 巴东 Padang
廖内省 Riau 北干巴鲁 Pekanbaru
占碑省 Jambi 占碑 Jambi
南苏门答腊省 Sumatera Selatan 巨港 Palembang
明古鲁省 Bengkulu 明古鲁 Bengkulu
楠榜省 Lampung 班达楠榜 Bandar Lampung
邦加-勿里洞群岛省 Kepulauan Bangka Belitung 邦加槟港 Pangkalpinang
廖内群岛省 Kepulauan Riau 丹戎槟榔 Tanjungpinang 2002年9月24日成为印尼第31个省
爪哇Jawa
大雅加达首都特区 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 雅加达 Jakarta
西爪哇省 Jawa Barat 万隆
中爪哇省 Jawa Tengah 三宝垄 Semarang
日惹特区 Daerah Istimewa Yogyakarta 日惹 Yogyakarta
东爪哇省 Jawa Timur 泗水 Surabaya
万丹省 Banten 西冷 Serang(暂时)
小巽他 Sunda Kecil
巴厘省 Bali 登巴萨 Denpasar
西努沙登加拉省 Nusa Tenggara Barat 马塔兰 Mataram
东努沙登加拉省 Nusa Tenggara Timur 古邦 Kupang
加里曼丹 Kalimantan
西加里曼丹省 Kalimantan Barat 坤甸 Pontianak
中加里曼丹省 Kalimantan Tengah 帕朗卡拉亚 Palangkaraya
南加里曼丹省 Kalimantan Selatan 马辰 Banjarmasin
东加里曼丹省 Kalimantan Timur 三马林达 Samarinda
苏拉威西 Sulawesi
北苏拉威西省 Sulawesi Utara 万鸦老 Menado
中苏拉威西省 Sulawesi Tengah 帕卢 Palu
南苏拉威西省 Sulawesi Selatan 望加锡 Makasar
东南苏拉威西省 Sulawesi Tenggara 肯达里 Kendari
哥伦打洛省 Gorontalo 哥伦打洛 Gorontalo
西苏拉威西省 Sulawesi Barat
马鲁古和巴布亚 Maluku &.Papua
马鲁古省 Maluku 安汶 Ambon 1999年马鲁古省分为南北两省
北马鲁古省 Maluku Utara 德尔纳特 Ternate
巴布亚省 Papua 查亚普拉 Jayapura
1963年印尼在美拉尼西亚人为主的西伊里安建立伊里安查亚省,1969年8月得到联合国支持。
1999年印尼将伊里安查亚省分为西中东三省:
西伊里安查亚省 Irian Jaya Barat 苏朗 Sorong
中伊里安查亚省 Irian Jaya Tengah 提米卡 Timika
东伊里安查亚省 Irian Jaya Timur 查亚普拉 Jayapura
伊里安查亚省议会抵制了这个决议,2001年改省名为巴布亚省。
1975年12月,印尼悍然侵占东帝汶,1976年宣布东帝汶为印尼第27个省。
1999年,东帝汶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