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爆轰物理学简答题总结

北理工爆轰物理学简答题总结
北理工爆轰物理学简答题总结

爆轰考点总结

1.爆炸:

爆炸的定义:可简单的定义为由能量极为迅速释放而产生的现象。

爆炸的特点:○1爆炸具有极大的能量释放速度、形成极高的能量密度,并迅速对外界介质做功形成冲击波的特点。○2爆炸过程中,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和极小的空间内发生急剧变化。

爆炸的分类:○1物理爆炸○2化学爆炸○3核爆炸

2.炸药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在适当外部激发能量作用下,可发生爆炸变化(速度极快且放出大量热和大量气体的化学反应),并对周围

介质做功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按应用分类:○1起爆药○2猛炸药○3发射药○4烟火剂

按组成分类:○1单质炸药○2混合炸药

3.爆轰、爆轰波、爆轰波阵面:

爆轰是一伴有大量能量释放、带有一个以超声速运动的冲击波前沿的化学反应区沿炸药装药传播的流体动力学过程。这种带有高速化学反应区的强冲击波称为爆轰波。爆轰的前沿冲击波和放热反应区通称为爆轰波阵面。

1.炸药爆炸的基本特征:

炸药爆炸是一种以高速进行的,能自动传播的化学反应过程,在此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生成大量的气体产物,形成冲击波

1)反应的放热性

2)过程的高速度

3)过程必须形成气体产物

2.炸药的化学反应过程:

根据反应速度快慢可分为热分解、燃烧和爆轰三种基本形式。

热分解是一种缓慢的化学变化,其特点是在整个物质内部展开,反应速度与环境温度有关。

燃烧、爆轰与热分解不同,它们不是在整个物质内发生的,而是在某一局部开始,并以化学反应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一层一层地自行传播。化学反应波的波阵面很窄,化学反应就是在这个很窄的波阵面内进行并完成的。

1.燃烧与爆轰的区别:

(1)传播机理不同:燃烧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及燃烧气体产物的扩散作用传入未反应区的;爆轰则是借助冲击波对炸药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进行的。

(2)波的速度不同:燃烧传播速度很小;爆轰的传播速度很大,一般数千米每秒。

(3)受外界的影响不同:燃烧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很大;爆轰几乎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4)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不同:燃烧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与燃烧波传播方向相反;爆轰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与爆轰波传播方向相同。

17.弱扰动与强扰动的区别:

当介质(Medium)受到外界作用(如振动、冲击等)时,介质的局部状态参量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扰动(Disturbance)。如果扰动前后介质的状态参数变化量与原来的参数量相比是很微小的,则称这种扰动为弱扰动(Weak disturbance)或小扰动。弱扰动的特点是各种参数的变化量是微小的、逐渐的和连续的,若扰动是等熵的

如果扰动前后介质的状态参数发生突跃变化,则称这种扰动为强扰动

强扰动形成过程:每一小步的压缩都是一种等熵变化,但由于每经一步压缩后气体的温度都要上升,气体的声速必将上升,这样下一步的压缩波的波速逐渐增加,一旦集中起来,状态参数的变化将不再连续,就会发生突跃,弱扰动变成强扰动,其波速大于声速。

2.压缩波和稀疏波

压缩波(Compression Wave):扰动传过后,介质的压力、密度、温度等状态参数增加的波称为压缩波,其特点是波传播的方向与介质质点运动方向相同。它的波速大于介质当地的声速。

稀疏波(Rarefaction Wave):扰动传过后,介质的压力、密度、温度等状态参数下降的波称为稀疏波,其特点是波传播的方向与介质质点运动方向相反。在稀疏波扰动过的区域中,任意两相邻端面的参数都只差一个无穷小量,因此稀疏波的传播过程属于等熵过程,它的波速等于介质当地的声速或音速。

3.冲击波:

冲击波又称激波,是一种强烈的压缩波,其波阵面通过的前后参数变化很大,它是一种状态突跃变化的传播。

3.超压与动压

超压:冲击波阵面传播到空间某点时,超过周围环境大气的压力称为超压。公式:

()()22000020211c p p D u k D u ρ??-=--??+-????

动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在正对流动运动方向的表面,流体完全受阻,此处的流体速度为0,其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压力增大,其压力称为全受阻压力,它与未受扰动处的压力之差,称为动压。公式:1/2ρv 2。

4.瑞利线、冲击绝热线和等熵线

(物理意义)雨贡纽(Hugoniot )曲线是不同波速的冲击波在具有同一初始状态的相同介质中传过后所达到的终态点的连线,当介质性质和波前状态一定时,H 线是确定的,若冲击波速度不同,则波后状态必然处在H 线的不同位置上。

(物理意义)波速线是一定波速的冲击波传过具有同一初始状态的不同介质所达到的终态点的连线,当波速一定时,冲击波通过任何介质后,波后状态都对应于此条线上的某一确定点。。

这两条线上的任一点都是和一定的波后状态对应的,它们都不是冲击压缩的过程线,不能认为冲击压缩过程是沿着这两条线中的任一条进行的。

等熵线就是由等熵方程确定的曲线,它表示进行等熵压缩或等熵膨胀过程时介质状态变化所走过的路径。

5.多次冲击压缩能与单次冲击压缩

多次冲击压缩不能与单次冲击压缩达到相同的状态,原因如下:

根据Hugoniot 曲线的物理意义,不同的起始点(波前状态)对应不同的Hugoniot 曲线,如图所示B 点对应的Hugoniot 曲线是以1/6v

b 为渐近线的,而A 点对应的Hugoniot 曲线是以1/6v A 为渐近线的,所以多次冲击压缩达到相同的密度后,其压强总是低于单次冲击压缩,或多次冲击压缩达到相同压强,其密度总是大于单次冲击压缩,故不可能达到相同状态。

6.冲击波的基本性质:

1)冲击波阵面是一个间断面;

2)冲击波是压缩波,不可能是稀疏波;

3)冲击波传过后,介质的熵是增加的;

4)冲击波相对波前介质是超音速的,即

7.证明:冲击波相对波前介质是超音速的:

()()v v p p e e -+=-00021v v p p v u D --=-00

0k A p ρ=00c u D >-

8.证明:冲击波相对波后介质是亚音速的:

9.起爆的有关定义:

感度:炸药在外界作用下(如冲击波)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称为炸药的敏感度或炸药的感度。

起爆冲能:把使炸药起爆所需的外界作用的临界能量,称为初始冲能或起爆冲能。

感度分类:加热感度、火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针刺感度、冲击波感度、光感度、静电感度等。(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针刺感度都是炸药的机械感度。)

炸药起爆的规律:

各种炸药对不同形式的初始冲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同一种装药激起起爆所需要的某种形式的能量不是一个严格固定的值。

同一种炸药对不同初始冲能的感度之间没有一定的当量关系

爆发点:炸药能够导致爆炸的最低的环境温度称为炸药的爆发点。

临界应力:炸药100%不发生膛炸和早炸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做炸药的临界应力。

起爆深度:是指炸药中出现爆轰点的位置距隔板-炸药分界面的距离。

临界起爆压力:当入射压力低于某一临界值时,被发炸药将不能被起爆,此压力称之为炸药的临界起爆压力。10.起爆机理:

热起爆:在一定条件下,若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大于热传导所散失的热量,混合气体就会发生热积累,从而使反应加速,最终导致爆轰。

冲击起爆:一种炸药起爆后产生的冲击波通过某一介质起爆另一种炸药。

10.均质炸药与非均质炸药的冲击起爆机理:

均质炸药是指物理结构非常均匀,具有均一的物理与力学性质的炸药

均质炸药在冲击波进入炸药后,在波阵面后首先受到冲击的一层炸药整体被加热,激发爆轰化学反应,形成超高速爆轰波,该超速爆轰波赶上初始的入射冲击波后在未受冲击的炸药中发展成稳定的爆轰。

非均质炸药是指炸药在浇铸、结晶过程或压装过程所引起的炸药物理结构的不均匀性,如气泡、缩孔、裂纹、粗结晶、密度不均匀以及由于种种原因在炸药中混入杂质等。

非均质炸药的起爆机理为热点起爆机理,即在冲击波作用下,波阵面上的冲击波受到强烈的压缩,但在被压缩层中的炸药温度升高并不是均匀的,因而化学反应首先从被称为“热点”的地方开始,进而传播到真个炸药层。

11.热点的成长过程

(1)热点形成阶段

(2)由热点向周围着火燃烧阶段(快速燃烧过程)

(3)由快速燃烧转变为低速爆轰。

(4)由低速爆轰转为高速爆轰。

12.-爆轰波相对波前超音速:

由波速方程可得:

由声速公式可得:

由图示可知:D>C 0

13爆轰波相对于波后介质为声速:

202

00v D v v p p tg =--=α2020,0v c dv dp tg o s =??? ??-=

α

14.Hugoniot曲线分段

(1)dc段:v>v0,p>p0

D为虚数

(2)c点:v>v0,p=p0

D=0,定压燃烧

(3)CGAI段:v>v0,p

D>0,u<0;爆燃

其中,CGA段(p-p0)负压值较小,

称弱爆燃支;

AI段(p-p0)负压值较大,

称强爆燃支。

(4)A点的爆燃速度最大。

其中,MLd段(p-p0)值较小,

称弱爆轰支;

(5)MK段(p-p0)值较大,

称强爆轰支。

M点的爆轰速度最小。

14.可燃性气体分类:

○1可燃气体

○2可燃液化气

○3可燃液体的蒸气

○4助燃气体

○5分解爆炸性气体

15.气体爆轰浓度极限:

通常情况下,气体混合物中可燃成分的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才会发生爆炸现象,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范围。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叫爆炸浓度下限,而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叫做爆炸浓度上限。

爆炸浓度极限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常数,它与点火能、初始温度、压力、惰性气体等因素有关。

16.ZND 模型、螺旋爆轰的关系:

螺旋爆轰:爆轰波阵面的传播速度是不均匀的,出现周期性的振动现象;爆轰波后产物区,有规则的水平光亮条纹线,而且此光亮条纹线与波阵面的波纹状迹线有关。波阵面迹线上的每一个突峰处,对应于反应产物区中的一条光亮条纹。如果螺旋爆轰波在涂有粉末的管子中传播时,在管壁上会留下螺旋运动的迹线。

成因:螺旋爆轰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主要是由于爆轰波反应区内流动的非一维性造成的,即存在横向波,使得反应区成为多波系的非定常结构。

ZND 模型是对它们的简化,称为光滑的理想爆轰波。但实际上,所有爆轰波阵面是三维的、不光滑的、不稳定的。 ZND 模型:原始爆炸物首先受到前导冲击波的强烈冲击压缩,立即由初始状态O 点被突跃压缩到N 点的状态,温度和压力突然升高,高速的爆轰化学反应被激发,随着化学反应连续不断地展开,反应进程变量λ从N(vN,pN)点开始逐渐增大,所释放的反应热Qe 逐渐增大,状态由点N 沿瑞利线逐渐向反应终态点M 变化,直至反应进程变量λ=1 ,到达反应区的终态,化学反应热Qe 全部放出。

CJ 理论假设:流动是一维的,不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及其粘滞摩擦等耗散效应;把爆轰波视为一强间断面;爆轰波通过后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并放出化学反应热,反应产物处于热化学平衡及热力学平衡状态;爆轰波阵面传播过程是定常的。

17.影响气体爆轰传播速度的因素:

1、气体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与盛气体管子的放置方法(垂直或水平、或倾斜)、起爆源的种类、引爆端是闭口还是开口等无关。与管子的形状有关。

2、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对爆轰波速度影响很小,随温度升高,爆速稍微下降,这是因为温度高使气体密度减小所造成的。如爆鸣气(2H2+O2)初始温度为100C 时,测出的爆速值为2821m/s ,而1000C 时为2790m/s 。

3、混合气体的爆速随初始压力的提高而提高。

4、混合气体的爆速随初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5、加入惰性气体,对于较轻的惰性气体如He ,爆速增加;对于较重的惰性气体如Ar ,爆速减小。

17.云雾爆轰:

所谓云雾爆轰系指液体燃料雾滴散布于气体氧化剂或空气当中形成的液一气两相混合物的爆轰。

17. 凝聚炸药

所谓凝聚炸药是指液态和固态炸药。

与气体爆炸物相比,除形态不同外,凝聚炸药还具有密度大、爆速高、爆轰压力大、所形成的能量密度高等特点,因而爆炸的破坏性强、威力大。

18.探针法测爆速/爆压的原理:

爆速:利用各种类型的测时仪器或装置测定爆轰波从一点传到另一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t ,然后去除两点间的距离

?s ,这样就可得到爆轰波在两点间的传播平均速度D ,即

爆压:利用锰铜材料在动态高压作用下的压阻效应,也就是利用从实验得到的关系确定压力值,测量CJ 压力。

19.炸药的临界直径和极限直径:

在轴对称条形装药中,炸药的定常爆速随直径的减小而减小,当直径小于某一直径时,炸药便不能维持定常爆轰,该直径为临界直径。而随炸药直径的增加,爆速逐渐增加,当直径增大到一定尺寸后爆速不再增加,这时称为极限直径。这种装药直径大小对爆轰波的传播过程和传播速度的影响就叫作炸药爆轰传播的直径效应。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爆轰产物和爆轰反应区会受到侧向稀疏波的影响,直径越小受到的影响越大,反应区的能量密度越小,波阵面强度越低,使得爆轰波的速度越低,反之亦然。

19.影响直径效应的因素:

(1)炸药的性质及状态

(2)炸药颗粒度的影响

(3)炸药密度

t S D ??=R R P ?-

(4)装药的外壳

20.影响凝聚炸药爆速的因素:

1、炸药性质

2、装药密度

3、颗粒尺寸和装药外壳对爆速的影响

4、附加物

5、轴向沟槽对爆速的影响

6、低速爆轰现象(初始起爆能量)

20.低速爆轰现象:

现象描述:某些炸药,由于起爆能量不同,爆轰可以出现差别很大的高速或低速传播,而且在高爆速和低爆速之间没有稳定的中间速度。

原因:低速爆轰时,在反应区中爆炸反应不完全,只释放了部分能量,而相当多的一部分能量是在CJ面以后的燃烧阶段放出的,这样,用来支持爆轰传播的能量就较小,故低爆速爆轰传播的机理可以用表面反应机理解释。21.燃烧转爆轰的过程及条件:

过程:(1)燃烧波阵面后产物压力的迅速提高,进而造成压缩波向未反应炸药的传播;(2)火焰波阵面前方压缩波扰动的追赶聚集从而在未反应炸药内的某一距离处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冲击波;(3)未冲击波引爆未反应炸药的阶段,即SDT阶段。

条件:(1)单位体积炸药中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如在冲击作用下形成大量的裂纹致使燃烧比表面积骤然扩大,燃烧失稳,使燃烧区压力急增,燃速加快,最后形成爆轰。

(2)炸药或推进剂在燃烧时存在包装或外壳,燃烧产物不能及时扩散,致使燃烧区压力迅速提高,形成冲击波冲击压缩未反应炸药,转化成爆轰。

(3)燃烧波阵面前方炸药中存在缺陷,在冲击作用下容易形成热点,形成爆轰。

22.爆轰波波形的控制方法:

所谓爆轰波形状控制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控制爆轰波传播的方向,以达到改变爆轰波形状的目的。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在炸药中设置惰性块;改变引爆方式(改变引爆位置、多点引爆等)以及采用高低速炸药组合等。

23.不稳定爆轰(冲击波)转稳定爆轰:

1当用爆速较高的传爆药柱引爆主装药时,在主装药的前部存在一段爆速高于主装药CJ爆速的不稳定爆轰区,并且传入的冲击波速度与主装药CJ爆速相差越大,不稳定爆轰区越长。

2当传入的冲击波速度低于极限爆速但高于临界爆速Dc时,通常会逐渐增长到极限爆速。传入的冲击波速度越低,不稳定爆轰区越长。

3当传入的冲击波速度低于临界爆速Dc时,不足以激发主装药的爆轰化学反应而逐渐衰减为声波。

24.TNT当量定义:

在实验测定炸药作功能力时,一般采用在同样条件下,被试炸药作功能力与一定密度下某一参比炸药作功能力的比值作为试样的相对作功能力。常用的参比炸药为梯恩梯,相对比较值称为梯恩梯当量。

冲击阻抗及其影响:(自学内容)

冲击阻抗(Shock Impedance):是指介质密度与冲击波速度的乘积,它是介质的动力学刚度,其量纲为Pa/(m/s)。其物理意义为:介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获得1m/s的速度所需之压强的大小。

当介质的冲击阻抗大于炸药的冲击阻抗时,则炸药爆炸后在与其接触的介质中形成冲击波,而同时反射回爆轰产物中也为一冲击波

当介质的冲击阻抗小于炸药的冲击阻抗时,则炸药爆炸后在与其接触的介质中形成冲击波,而同时反射回爆轰产物中也为一稀疏波。

当介质的冲击阻抗等于炸药的冲击阻抗时,则界面处不发生反射现象,入射波强度不变地传入介质中。

p-u平面上的Hugoniot曲线:(自学内容)

曲线的物理意义:在p-u平面上,不同强度(或不同波速)冲击波通过同一初始状态点O(p0,u0)之后所突跃到的终态点的轨迹,称之为p-u坐标平面上的冲击波的Hugoniot曲线或冲击波的极曲线。

18春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1)》在线作业

------------------------------------------------------------------------------------------------------------------------------ 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1》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单选题)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满分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实轴上 D虚轴上 正确:B 2.(单选题)最小相角系统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满分 A奈奎斯特曲线不包围(-1,j0)点 B奈奎斯特曲线包围(-1,j0)点 C奈奎斯特曲线顺时针包围(-1,j0)点 D奈奎斯特曲线逆包围(-1,j0)点 正确:A 3.(单选题)两个或多个环节具有同一输入信号,而以各自环节输出信号代数和作为系统总输出信号,这种结构成为()。 (满分 A串联 B并联 C开环 D闭环 正确:B 4.(单选题)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 (满分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 B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 C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 D无阻尼自然频率减小 正确: 5.(单选题)两典型二阶系统的超调量δ%相等,则此两系统具有相同的()。 (满分 A自然频率 B相角裕度 C阻尼振荡频率 D开环增益K 正确: 6.(单选题)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满分:) A微分 B相乘 C加减 D相除 正确: 7.(单选题)状态变量具有()的特征。 (满分:)

------------------------------------------------------------------------------------------------------------------------------ A唯一性 B特征值不变性 C特征值可变 D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 8.(单选题)频率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满分:)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正确: 9.(单选题)按照系统是否满足叠加原理可分为()。 (满分:) A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B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模拟系统 C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D定值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 正确: 10.(单选题)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为常数,则此系统为()。(满分:) A0型系统 BI型系统 CII型系统 D高阶系统 正确: 11.(单选题)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 (满分:) 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 正确: 12.(单选题)Bode图包括幅频特性图和相频特性图,横坐标均为()。 (满分:) A时间 B弧度 C角频率 D相位 正确: 13.(单选题)系统的频率特性() (满分:) A是频率的函数 B与输入幅值有关 C与输出有关 D与时间t有关 正确: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考试时间:2012年1月4日下午16:20 — 18:00 二、考试地点(另行通知) 三、考试题型 1.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2.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3.作图题(10分,每题5分) 4.简答题(28分,每题7分) 5.计算题(22分,第1题10分,第2题12分)四、复习提纲 (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1.测量的概念 2.测量的分类 3.误差的定义 4.误差的分类 5.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 6.不确定度的概念 7.不确定度的分类 8.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 9.有效数字的概念 10.数值修约规则 11.有效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 12.数据处理(作图法、逐差法、最小二乘法)(二)长度测量 1.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分度值与零点误差 2.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 (三)单摆 1.单摆周期公式 2.累积放大法(四)固体液体密度测量 1.物理天平的调节 2.静力称衡法 3.比重瓶法 (五)液体粘度的测定 1.斯托克斯公式 2.落球法 (六)牛顿第二定律验证 1.气垫导轨调平方法 2.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方法 (七)杨氏模量的测量 1.光学放大法 2.拉伸法 (八)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1.透镜成像特点 2.凸透镜焦距测量(自准直法、一次成像法、二次成像法) 3.凹透镜焦距测量(辅助透镜法) (九)牛顿环 1.光的干涉条件 2.牛顿环干涉图像特点 (十)电磁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1.伏安法(内接法、外接法、限流、分压) 2.电表读数规则 3.电表仪器误差 (十一)二极管伏安特性测定 1.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 2.二极管反向伏安特性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大学物理(下)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感应电场中电磁感应定律可写成?-=?L K dt d l d E φ ,式中K E 为感应电场的电场强度。此式表明: (A) 闭合曲线L 上K E 处处相等。 (B) 感应电场是保守力场。 (C) 感应电场的电力线不是闭合曲线。 (D) 在感应电场中不能像对静电场那样引入电势的概念。 2.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周期是 (A) 2.62s (B) 2.40s (C) 2.20s (D) 2.00s 3.横谐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 的波形如图,则该时刻 (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 (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4.如图所示,有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 播,坐标原点O 的振动规律为)cos(0φω+=t A y , 则B 点的振动方程为 (A) []0)/(cos φω+-=u x t A y (B) [])/(cos u x t A y +=ω (C) })]/([cos{0φω+-=u x t A y (D) })]/([cos{0φω++=u x t A y 5. 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2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00mm ,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A )100000A (B )40000A (C )50000A (D )60000 A 6.若星光的波长按55000A 计算,孔镜为127cm 的大型望远镜所能分辨的两颗星2 4 1

北理工20年春季《自动控制理论1 》在线作业_3.doc

1.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实轴上 D.虚轴上 【参考答案】: B 2.最小相角系统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A.奈奎斯特曲线不包围(-1,j0)点 B.奈奎斯特曲线包围(-1,j0)点 C.奈奎斯特曲线顺时针包围(-1,j0)点 D.奈奎斯特曲线逆包围(-1,j0)点 【参考答案】: A 3.两个或多个环节具有同一输入信号,而以各自环节输出信号代数和作 为系统总输出信号,这种结构成为()。 A.串联 B.并联 C.开环 D.闭环 【参考答案】: B 4.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 B.阻尼比减小,超调量增大 C.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减小 D.无阻尼自然频率减小 【参考答案】: B 5.两典型二阶系统的超调量δ%相等,则此两系统具有相同的()。 A.自然频率 B.相角裕度 C.阻尼振荡频率 D.开环增益K 【参考答案】: B 6.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微分 B.相乘 C.加减 D.相除

【参考答案】: C 7.状态变量具有()的特征。 A.唯一性 B.特征值不变性 C.特征值可变 D.以上均不正确 【参考答案】: B 8.频率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参考答案】: A 9.按照系统是否满足叠加原理可分为()。 A.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B.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模拟系统 C.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D.定值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 【参考答案】: A 10.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为常数,则此 系统为()。 A.0型系统 B.I型系统 C.II型系统 D.高阶系统 【参考答案】: A 11.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 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 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 【参考答案】: B 12.Bode图包括幅频特性图和相频特性图,横坐标均为()。 A.时间 B.弧度 C.角频率 D.相位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材料

绪论-《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 有效数字:测量结果中所有可靠数字和一个欠准数统称为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在单位换锁或变换小数点位置时,不能改变有效数字位数,而是应运用科学计数法,把不同单位用10的不同次幂表示。 2、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准确性和可靠程度,或者说它是被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11 n i i x x n ==∑ A 类不确定度 211()=()n i i A x x x U n n σ=-=?-∑ B 类不确定度 3B U ?=仪 合成不确定度 22A B U U U =+ 测量结果的表示 x x U =± 3、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法、逐差法 作图法:1):图示法:选取合适的坐标纸,把两组互相关联的物理量的每一对测量值标记成坐标纸上的一个点,用符号“+”表示,叫做数据点,然后根据实验的性质,把这些点连成折线,或拟合成直线或曲线,这就是图示法。 2):图解法解实验方程:线性方程,Y=mx+b 其参数的误差与所有测量数据的误差都有关,也与坐标纸的种类、大小以及作图者自身的因素有关。 3):曲线的改直 逐差法: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两物理量之间又呈现线性关系时,我们除了采用图解法,最小二乘法以外,还可采用逐差法。 逐差法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函数关系为线性。 实验一 长度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1、 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及注意事项 调平:1)转动调平螺丝,使水准的水泡剧中。 2)调零:天平空载,游码置于横梁上的零位置,指针应在标尺中央或在中央附近对称摆动。 3)称横: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适当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平衡。 注意事项: A 、常止动:为避免道口受冲击损坏,取放物体、砝码,调节平衡螺母以及不是

大学物理习题册题目及答案第5单元 狭义相对论

第一章 力学的基本概念(二) 狭义相对论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一 选择题 [ B ]1. 一火箭的固有长度为L ,相对于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v ,火箭上有一个人从火箭的后端向火箭前端上的一个靶子发射一颗相对于火箭的速度为2v 的子弹,在火箭上测得子弹从射出到击中靶的时间是 (A ) 21v v L + (B )2v L (C )12v v L - (D )211) /(1c v v L - [ D ]2. 下列几种说法: (1) 所有惯性系对物理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 (2) 在真空中,光的速率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 (3) 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只有(1)、(2)是正确的; (B) 只有(1)、(3)是正确的; (C) 只有(2)、(3)是正确的; (D) 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 A ]3. 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A) t c ?? (B) t v ?? (C) 2)/(1c v t c -??? (D) 2 ) /(1c v t c -??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 C ]4. 一宇宙飞船相对于地以0.8c (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的速度飞行。一光脉冲从船尾传到船头,飞船上的观察者测得飞船长度为90m ,地球上的观察者测得光脉冲从船上尾发出和到达船头两事件的空间间隔为 (A) m 90 (B) m 54 (C)m 270 (D)m 150 [ D ]5. 在参考系S 中,有两个静止质量都是 0m 的粒子A 和B ,分别以速度v 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相碰后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粒子,则其静止质量0M 的值为 (A) 02m (B) 2 0)(12c v m - (C) 20)(12c v m - (D) 2 0) /(12c v m - (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 [ C ]6. 根据相对论力学,动能为 MeV 的电子,其运动速度约等于 (A) c 1.0 (B) c 5.0 (C) c 75.0 (D) c 85.0 (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电子的静止能V e M 5.020=c m ) [ A ]7. 质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当其动能为静止能量的4倍时,其质量为静止质量的多少倍 (A )5 (B )6 (C )3 (D )8 二 填空题 1. 以速度v 相对地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恒星所发射的光子,其相对于地球的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中, 相对性原理说的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速不变原理说的是 _______________略___ _______________。 3. 在S 系中的X 轴上相隔为x ?处有两只同步的钟A 和B ,读数相同,在S '系的X '的轴上也有一只同样的钟A '。若S '系相对于S 系的运动速度为v , 沿X 轴方向且当A '与A 相遇时,刚好两钟的读数均为零。那么,当A '钟与B 钟相遇时,在S 系中B 钟的读数是v x /?;此时在S '系中A '钟的 读数是 2 )/(1)/(c v v x -? 。 4. 观察者甲以 c 5 4的速度(c 为真空中光速)相对于观察者乙运动,若甲携带一长度为l 、截面积为S 、 质量为m 的棒,这根棒安放在运动方向上,则 (1) 甲测得此棒的密度为 s l m ; (2) 乙测得此棒的密度为 s l m ?925 。 三 计算题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题库B-12 单项选择题(答案仅供参考) 1.两个直接测量值为0.5136mm 和10.0mm ,它们的商是( C ) 0.1 :D 0.051:C 0.0514:B 05136.0:A 最少为三个有效数字 2.在热敏电阻特性测量实验中,QJ23型电桥“B ”和“G ”开关的使用规则是:( A ) A :测量时先按“B ”,后按“G ”,断开时先放“G ”后放“B ” B :测量时先按“G ”,后按“B ”,断开时先放“B ”后放“G ” C :测量时要同时按“G ”和“B ”,断开时也要同时放“B ”和“G ” D :电桥操作与开关“G ”和“B ”的按放次序无关。 3.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使图形稳定的调节方法有:( B ) A :通过示波器同步调节,使图形稳定; B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 C :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幅度; D :调节示波器时基微调旋扭,改变扫描速度,使图形稳定。 观察丽莎如图时没有用扫描电压,所以ACD 不适用,只能通过调节两个输入信号使之 匹配 4.QJ36型单双臂电桥设置粗调、细调按扭的主要作用是:( A ) A:保护电桥平衡指示仪(与检流计相当),便于把电桥调到平衡状态; B:保护电源,以避免电源短路而烧坏; C:保护标准电阻箱; D: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烧坏。 5.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 A ) A:QJ36型双臂电桥的特点之一,是它可以大大降低连接导线电阻的影响。 B :QJ36型双臂电桥连接低电阻的导线用铜片来代替,从而完全消除了导线引入的误差。 C :QJ36型双臂电桥设置“粗”、“细”调按钮,是为了避免电源烧坏。 D :双桥电路中的换向开关是为了保护被测的低电阻,以避免过度发热而烧坏。 6.某同学得计算得某一体积的最佳值为3 415678.3cm V =(通过某一关系式计算得到),不 确定度为3064352.0cm V =?,则应将结果表述为:( D ) A :V=3.415678±0.64352cm 3 B: V=3.415678±0.6cm 3 C: V=3.41568±0.64352cm 3 D: V=3.42±0.06cm 3 7.几位同学关于误差作了如下讨论: 甲:误差就是出了差错,只不过是误差可以计算,而差错是日常用语,两者没有质的区别。 乙:误差和差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误差是无法避免的,而差错是可以避免的。 丙:误差只是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估算时需要考虑。 丁:有测量就有误差,误差伴随实验过程始终,从方案设计、仪器选择到结果处理,均离不开误差分析。 正确的选择是:( B ) A :甲乙丙丁都对; B :乙和丁对,甲和丙错;

(完整版)大学物理下册期末考试A卷.doc

**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下)考试日期 任课教师 ______________试卷编号_______ 考生姓名学号专业或类别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40 10 10 10 10 10 10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部分常数:玻尔兹曼常数 k 1.38 10 23 J / K , 气体普适常数 R = 8.31 J/K.mol, 普朗克常量h = 6.63 10×34 J·s,电子电量e 1.60 10 19 C;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1. 一理想卡诺机在温度为 27℃和 127℃两个热源之间运转。若得分评卷人 使该机正循环运转,如从高温热源吸收1200J 的热量,则将向低 温热源放出热量 ______J; 2.1mol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至体积增大一倍为止,即 V22V1则在该过程中熵增S_____________J/k。 3.某理想气体的压强 P=105 Pa,方均根速率为 400m/s,则该气 体的密度 _____________kg/m3。 4.AB 直导体长为 L 以图示的速度运动,则导体中非静电性场强大小 ___________,方向为 __________,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

5 5.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为 20.0 μ F,两板上的电压变化率为 dU/dt=1.50 × 10V/s ,则电容器两平行板间的位移电流为___________A。 6. 长度为 l ,横截面积为 S 的密绕长直螺线管通过的电流为I ,管上单位长度绕有n 匝线圈,则管内的磁能密度w 为 =____________ ,自感系数 L=___________。 7.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三个顶点上固定的三个点电荷如图所示。以无穷远为零电 势点,则 C 点电势 U C =___________;今将一电量为 +q 的点电荷 从 C点移到无穷远,则电场力对该电荷做功 A=___________。 8.长为 l 的圆柱形电容器,内半径为R1,外半径为R2,现使内极 板带电 Q ,外极板接地。有一带电粒子所带的电荷为q ,处在离 轴线为 r 处( R1r R2),则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大小F_________________;若带电粒子从内极板由静止飞出,则粒子飞到外极板时,它所获得的动能E K________________。 9.闭合半圆型线圈通电流为 I ,半径为 R,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外磁场中,B0的方向垂直于AB,如图所示。则圆弧ACB 所受的磁力大小为 ______________,线圈所受磁力矩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光电效应中,阴极金属的逸出功为2.0eV,入射光的波长为400nm ,则光电流的 遏止电压为 ____________V。金属材料的红限频率υ0 =__________________H Z。11.一个动能为40eV,质量为 9.11 × 10-31 kg的电子,其德布 罗意波长为nm。 12.截面半径为R 的长直载流螺线管中有均匀磁场,已知 dB 。如图所示,一导线 AB长为 R,则 AB导线中感生 C (C 0) dt 电动势大小为 _____________,A 点的感应电场大小为E。

大学物理狭义相对论习题及答案

第5章 狭义相对论 习题及答案 1. 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与相对论的时空观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者有何联系? 答:牛顿力学的时空观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空间和时间,这种空间和时间是彼此孤立的;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认为自然界时间和空间的量度具有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具有不可分割性,而且它们都与物质运动密切相关。在远小于光速的低速情况下,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与牛顿力学的时空观趋于一致。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 (1)相对性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定律都具有相同形式;(2)光速不变原理 在所有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为c ,与光源运动与否无关。 3.你是否认为在相对论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有没有绝对性的方面?有那些方面?举例说明。 解 在相对论中,不是一切都是相对的,也有绝对性存在的方面。如,光相对于所有惯性系其速率是不变的,即是绝对的;又如,力学规律,如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在所有惯性系中都是成立的,即相对于不同的惯性系力学规律不会有所不同,此也是绝对的;还有,对同时同地的两事件同时具有绝对性等。 4.设'S 系相对S 系以速度u 沿着x 正方向运动,今有两事件对S 系来说是同时发生的,问在以下两种情况中,它们对'S 系是否同时发生? (1)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同一地点; (2)两事件发生于S 系的不同地点。 解 由洛伦兹变化2()v t t x c γ'?=?- ?知,第一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即两事件同时发生;第二种情况,0x ?≠,0t ?=,故'S 系中0t '?≠,两事件不同时发生。 5-5 飞船A 中的观察者测得飞船B 正以0.4c 的速率尾随而来,一地面站测得飞船A 的速率为0.5c ,求: (1)地面站测得飞船B 的速率; (2)飞船B 测得飞船A 的速率。 解 选地面为S 系,飞船A 为S '系。 (1)'0.4,0.5x v c u c ==,2'341'x x x v u v c v v c +==+ (2)'0.4BA AB x v v v c =-=-=- 5.6 惯性系S ′相对另一惯性系S 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取两坐标原点重合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在S 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1x =6×104m,1t =2×10-4s ,以及2x =12×104 m,2t =1×10-4 s .已知在S ′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 (1)S ′系相对S 系的速度是多少? (2)S '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 解: 设)(S '相对S 的速度为v , (1) )(12 11x c v t t -='γ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考试

“物理实验III-1”期末考试试卷(C卷) 一、填空、选择、简答题(任选4题,若多答则按前4题记分)(在选择的题上画圈)(8分) 1 单双臂电桥测量电阻值的适用范围是:( ) (A)单双臂电桥都可以测量任何阻值的电阻; (B)单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中值电阻,而双臂电桥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 (C)双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D)单臂电桥只适用于测量低值电阻;而双臂电桥测量电阻的范围不受限制; 2 误差按照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即_________和系统_________。 3 进行十一线电位差计实验时,在工作电流标准化的过程中,检流计始终单方向偏转,不指零,其原因为: (A)标准电池接反(B)检流计灵敏度不高 (C)电阻丝不均匀(D)工作电源过高 4 在上图中画出x偏转板上的信号波形: 5 探测线圈处于什么条件下毫伏表的读数最大?毫伏表读数最小,又说明什么问题? 答: 6 在进行n次测量的情况下,任一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 (A) (B)(C)(D) 7 用螺旋测微计计量长度时,测量值=末读数—初读数,初读数是为了消除(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其他误差

8 分光计的刻度上有720个分格,每一格为30’,角游标的30个分格对应着刻度盘上的29个分格,该游标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 二、有效数字及运算(6分) 1.计算下列函数有效数的结果: (1) x=9.80, lnx=________ (2) x=5.84, =________ (3) x=0.5275, =________ 2.把下列各数按数字修约规则取为四位有效数字 (1) 21.495 _______ (2) 43,465 _______ (3) 8.1308 _______ 三、推导不确定度传递公式(8分) (1) N=x+y+2z (2) f = (a ≠b) 四、(6分)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2 24l g T π=计算重力加速度。已获得摆长l 与周期T 的测量结果为: (100.0100.010)l cm =± (2.00210.0020)T =±秒 写出表示重力加速度g 的测量结果,即: 要求推导出不确定度的方差传递公式 ?g g ?= 计算出不确定度?g ?=最后写出测量结果g g g =±?。

高二物理相对论练习题(有答案)

相对论的诞生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1、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狭义相对论内容的是( ) A.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 B.物体的质量随着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D.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长度具有相对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有差别的 B.在真空中,若光源向着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则光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为c v C.不管光源相对观察者做什么样的运动,光相对观察者的速度为定值 D.狭义相对论认为不同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不一定相同 3、如图所示,一根10m长的梭镖以相对论速度穿过一根10m长的管子,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下列关于梭镖穿过管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者一定看到梭镖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管子能完全遮住它 B.观察者一定看到管子收缩变短,因此在某些位置上,梭镖从管子的两端伸出来 C.观察者一定看到两者都收缩,且收缩量相等,因此在某个位置,管子恰好遮住梭镖 D.与观察者的运动情况有关,观察者看到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依赖于所选参考系 4、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某一星体飞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你根据你的质量在增加发觉自己在运动 B.你根据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发觉自己在运动 C.你根据你在变小发觉自己在运动 D.你永远不能由自身的变化知道你的速度 5、假设太空爱好者乘飞船到距离地球10光年的星球上去,若该爱好者欲将行程缩短4光年。则飞船相对于地球的飞行速度为( )

A.0.5c B.0.6c C.0.8c D.0.9c 6、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质量增大 B.有轨电车的质量增大 C.摩托车和有轨电车的质量都增大 D.摩托车和有轨电车的质量都不增大 7、有两个惯性参考系1和2,彼此相对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参考系1看来,2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快了;在参考系2看来,1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慢了 B.在参考系1看来,2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快了;在参考系2看来,1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快了 C.在参考系1看来,2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慢了;在参考系2看来,1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快了 D.在参考系1看来,2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慢了;在参考系2看来,1中的所有物理过程都变慢了 8、能用来计时的钟表有多种,如图所示,从左到右依次为沙漏计时仪器、电子表、机械表、生物钟。由相对论的知识可知,物体的运动可以使得某一种计时仪器变慢,则也一定能使所有的计时仪器变得一样慢。则对上述表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正确,对各式计时仪器的影响一定相同 B.错误,对各式计时仪器的影响不一定相同 C.AB 两个选项分别说明了两种不同情况下的影响 D.以上选项均错误 9、A 、B 两架飞机沿地面上一足球场的长轴方向在其上空高速飞过,且A B v v ,关于在飞机上的人观察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材料

大学物理实验期末复习 材料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绪论-《测量的不确定度与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 有效数字:测量结果中所有可靠数字和一个欠准数统称为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单位换算:在单位换锁或变换小数点位置时,不能改变有效数字位数,而是应运用科学计数法,把不同单位用10的不同次幂表示。 2、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测量值的分散性、准确性和可靠程度,或者说它是被测量值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评定。 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 11n i i x x n ==∑ A 类不确定度 A x U σ= B 类不确定度 B U = 仪 合成不确定度 U =测量结果的表示 x x U =± 3、数据处理方法:作图法、逐差法 作图法:1):图示法:选取合适的坐标纸,把两组互相关联的物理量的每一对测量值标记成坐标纸上的一个点,用符号“+”表示,叫做数据点,然后根据实验的性质,把这些点连成折线,或拟合成直线或曲线,这就是图示法。 2):图解法解实验方程:线性方程,Y=mx+b 其参数的误差与所有测量数据的误差都有关,也与坐标纸的种类、大小以及作图者自身的因素有关。 3):曲线的改直 逐差法: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两物理量之间又呈现线性关系时,我们除了采用图解法,最小二乘法以外,还可采用逐差法。

逐差法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变化而函数关系为线性。 实验一长度和固体密度的测量 1、物理天平的调节过程及注意事项 调平:1)转动调平螺丝,使水准的水泡剧中。 2)调零:天平空载,游码置于横梁上的零位置,指针应在标尺中央或在中央附近对称摆动。 3)称横:观察天平是否平衡,若不平衡,适当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平衡。 注意事项: A、常止动:为避免道口受冲击损坏,取放物体、砝码,调节平衡螺母以及 不是用天平时,都必须放下横梁,止动天平。只有在判别天平是否平衡时才启动天平。 B、轻操作:启动、止动天平时,动作务须轻且慢,以使天平刀口不受撞击。 最好在天平指针摆到刻度尺中央时止动天平。 C、必须用镊子搬动砝码和拨动游码,不许用手直接抓取或拨动。称横完毕, 砝码必须放回盒中原位,不许放在秤盘及砝码盒以外的其他地方。 D、天平的负载不得超过其最大称量,以防损坏刀口或压弯横梁。也不应将 高温物体、酸、碱等腐蚀性物品直接放在秤盘中称横,以防被腐蚀。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答案一:读数=固定刻度+可动刻度+估读值 (1) 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2)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为“0”。

《大学物理 》下期末考试 有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 卷) 说明 1考试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请把答题纸撕下。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Aωsinφ; (B) Aωsinφ; (C) -Aωcosφ; (D) Aωcosφ 参考解:v =dx/dt = -A ωsin (ωt+φ) ,cos )sin(2 4/?ω?ωπA A v T T t -=+?-== ∴选(C)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参考解:,1615)(221242122122 1221=-=kA k kA kA mv A ∴选(E )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参考解: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选(D )

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 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 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参考解: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两束光分别经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是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同时存在着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n 2 e 。 ∴选(A ) 5.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m (B) 1m (C) 0.5m (D) 0.2m ; (E) 0.1m 参考解:由单缝衍射的暗纹公式, asin φ = 3λ, 和单缝衍射装置的几何关系 ftg φ = d/2, 另,当φ角很小时 sin φ = tg φ, 有 1103 310500061025.0101232==?=---?????λa d f (m ) , ∴选(B ) 6.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 参考解:从我们做过的实验的经历和实验装置可知,最为准确的方法光栅衍射实验,其次是牛顿环实验。 ∴选(D ) 7.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 0 / 8. (B) I 0 / 4. (C) 3 I 0 / 8. (D) 3 I 0 / 4. 参考解:穿过第一个偏振片自然光的光强为I 0/2。随后,使用马吕斯定律,出射光强 10201 60cos I I I == ∴ 选(A ) n 3

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2》在线作业1答案

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2》在线作业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基于能量的稳定性理论是由()构建的。 A.Lyapunov B.Kalman C.Routh D.Nyquist 正确答案:A 2.引入状态反馈的目的是()。 A.配置系统的极点 B.改变系统的能控性 C.改变系统的能观性 D.使得系统能观 正确答案:A 3.齐次状态方程就是指状态方程中不考虑()的作用。 A.输入 B.输出 C.状态 D.系统 正确答案:A 4.对于单变量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就是传递函数的()。 A.零点 B.极点 C.拐点 D.死点 正确答案:B 5.齐次状态方程的解就是系统在无外力作用下由初始条件引起的()。 A.自由运动 B.强迫运动 C.离心运动 D.旋转运动 正确答案:A 6.线性系统的系数矩阵A如果是非奇异的,则系统存在()平衡点。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无穷多个 正确答案:A 7.原系统的维数是n,则全维状态观测器的维数是()。 A.2n B.n C.3n D.n-1 正确答案:A 8.能够完整的描述系统运动状态的最小个数的一组变量称为()。 A.状态变量 B.状态空间 C.状态方程 D.输出方程 正确答案:A 9.由初始状态所引起的自由运动称为状态的()。 A.零输入响应 B.零状态响应 C.输入响应 D.输出响应 正确答案:A 10.以状态变量为坐标轴所构成的空间,称为()。 A.状态变量 B.状态空间 C.状态方程 D.输出方程 正确答案:B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由动态方程导出可约传递函数时,表明系统是()。 A.可控不可观测 B.可观测不可控 C.不可控不可观测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 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 2.物理天平 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 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 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 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 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 5.万用表 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 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 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 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 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 答:不可以 8.箱式电桥 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 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 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 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

17春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I》在线作业

2017秋17春北理工《自动控制理论I》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开环控制系统特征是没有()环节。 A. 给定 B. 放大 C. 反馈 D. 执行 正确答案: 2. 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 A. 型别ν<2 B. 系统不稳定 C. 输入幅值过大 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正确答案: 3.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 振荡次数越多 B. 稳定裕量越大 C. 相位变化越小 D. 稳态误差越小 正确答案: 4. 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 B. 稳态误差 C. 调整时间 D. 峰值时间 正确答案: 5. 两个或多个环节具有同一输入信号,而以各自环节输出信号代数和作为系统总输出信号,这种结构成为()。 A. 串联 B. 并联 C. 开环 D. 闭环 正确答案: 6.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的表达式。 A. 输入信号 B. 输出信号

C. 系统动态特性 D. 系统的特征方程 正确答案: 7. 在信号流图中,支路上标明的是()。 A. 输入 B. 引出点 C. 比较点 D. 传递函数 正确答案: 8. 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 上升时间 B. 峰值时间 C. 调整时间 D. 最大超调量 正确答案: 9. 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 0.6 B. 0.707 C. 0 D. 1 正确答案: 10. 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正确答案: 11. 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为常数,则此系统为()。 A. 0型系统 B. I型系统 C. II型系统 D. 高阶系统 正确答案: 12. 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 距离虚轴很近 B. 距离实轴很近 C. 距离虚轴很远 D. 距离实轴很远 正确答案: 13. 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 微分 B. 相乘 C. 加减

北理工17春秋自动控制理论I在线作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V1.开环控制系统特征是没有()环节。 A.给定 B.放大 C.反馈 D.执行 2.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A.型别ν<2 B.系统不稳定 C.输入幅值过大 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3.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4.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A.超调 B.稳态误差 C.调整时间 D.峰值时间 5.两个或多个环节具有同一输入信号,而以各自环节输出信号代数和作为系统总输出信号,这种结构成为()。 A.串联 B.并联 C.开环 D.闭环 6.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的表达式。 A.输入信号 B.输出信号 C.系统动态特性 D.系统的特征方程 7.在信号流图中,支路上标明的是()。 A.输入 B.引出点 C.比较点 D.传递函数 8.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 9.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呈现出等幅振荡,则其阻尼比可能为()。 A.0.6 B.0.707

C.0 D.1 10.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A.增加开环极点 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增加开环零点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11.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在阶跃函数作用下,稳态误差为常数,则此系统为()。 A.0型系统 B.I型系统 C.II型系统 D.高阶系统 12.主导极点的特点是()。 A.距离虚轴很近 B.距离实轴很近 C.距离虚轴很远 D.距离实轴很远 13.对于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的元件又称比较器。 A.微分 B.相乘 C.加减 D.相除 14.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测量,通过反馈影响控制信号。 A.输入量 B.输出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 15.系统的频率特性() A.是频率的函数 B.与输入幅值有关 C.与输出有关 D.与时间t有关 16.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根平面的()。 A.右半部分 B.左半部分 C.实轴上 D.虚轴上 17.带动控制对象,直接改变被控变量的控制元件称为()。 A.放大元件 B.执行元件 C.测量元件 D.补偿元件 18.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增加时,系统() A.阻尼比增大,超调量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