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导考

合集下载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4-1)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 没有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

2.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 。

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 全部或部分 地返回到输入端。

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随动系统 。

5. 在 零初始条件 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 传递函数 。

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s 。

7.一阶系统11+Ts ,则其时间常数为 T 。

8.系统传递函数为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 (s)为s s W )( 。

9.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9)(+=s s s G ,系统的阻尼比ξ=0.167、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ωn 为 3 ,调节时间ts (5%)为 6 秒。

10.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正反馈 。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 负反馈 。

11.Ⅰ型系统 不能 无静差地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

1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2ω;90o1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s G ,根轨迹的分支数为 3 。

14.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s)H(s),)()(1)(s H s G s G + 15. 函数f(t)=2t 的拉氏变换为 。

22s 16.单位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 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根轨迹分支数为 。

国开作业《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 (12)

国开作业《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 (12)

题目: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根轨迹是连续的,对称于实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在实轴上根轨迹分支存在的区间的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的总和为偶数。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若在实轴上相邻开环极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在此区间上一定有分离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若在实轴上相邻开环零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在此区间上一定有汇合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根轨迹是连续的,对称于实轴。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在实轴上根轨迹分支存在的区间的右侧,开环零、极点数目的总和为偶数。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若在实轴上相邻开环极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在此区间上一定有分离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若在实轴上相邻开环零点之间存在根轨迹,则在此区间上一定有汇合点。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独立的渐近线共有n-m条。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极点个数为4,则系统根轨迹的分支数为2 。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0型系统不能跟踪斜坡输入,Ⅰ型系统可跟踪,但存在误差,Ⅱ型及以上在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零。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二阶系统在零阻尼下,其极点位于S平面的右半平面。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二阶欠阻尼系统,其阻尼比越大,系统的平稳性越好。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对题目: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其稳定性一样,均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与参数。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两个二阶系统具有相同的超调量,则这两个系统具有相同的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

选项A:对选项B:错答案:错题目:系统的型别是根据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中积分环节的个数来确定的。

选项A:对答案:错题目:在输入一定时,增大开环增益,可以减小稳态误差;增加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可以消除稳态误差。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9-5)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2019-5)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解析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 没有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或变化 。

2.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 。

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 全部或部分 地返回到输入端。

积分环节的相频特性)(ωϕ为 90°。

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随动系统 。

5. 在 零初始条件 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 传递函数 。

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1/s 。

7.一阶系统11+Ts ,则其时间常数为 T 。

8.系统传递函数为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 (s)为 ss W )( 。

9.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9)(+=s s s G ,系统的阻尼比ξ=0.167、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ωn 为 3 ,调节时间ts (5%)为 6 秒。

10.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正反馈 。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 负反馈 。

11.Ⅰ型系统 不能 无静差地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

1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2ω;90o1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s G ,根轨迹的分支数为 3 。

14.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s)H(s),)()(1)(s H s G s G +15. 函数f(t)=2t 的拉氏变换为 。

22s16.单位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根轨迹分支数为 。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作业习题(含解答)

第一章概论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及任务,了解系统的信息传递、反馈和反馈控制的概念及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区别;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环节。

学会将简单系统原理图抽象成职能方块图。

例1 例图1-1a 为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图。

试画出其系统方块图。

例图1-1a 晶体管稳压电源电路图解:在抽象出闭环系统方块图时,首先要抓住比较点,搞清比较的是什么量;对于恒值系统,要明确基准是什么量;还应当清楚输入和输出量是什么。

对于本题,可画出方块图如例图1-1b。

例图1-1b 晶体管稳压电源方块图本题直流稳压电源的基准是稳压管的电压,输出电压通过R和4R分压后与稳压管的电3压U比较,如果输出电压偏高,则经3R和4R分压后电压也偏高,使与之相连的晶体管基极w电流增大,集电极电流随之增大,降在R两端的电压也相应增加,于是输出电压相应减小。

c反之,如果输出电压偏低,则通过类似的过程使输出电压增大,以达到稳压的作用。

例2 例图1-2a为一种简单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其中,X为输入位移,Y为输出位移,试画出该系统的职能方块图。

解:该系统是一种阀控液压油缸。

当阀向左移动时,高压油从左端进入动力油缸,推动动力活塞向右移动;当阀向右移动时,高压油则从右端进入动力油缸,推动动力活塞向左移动;当阀的位置居中时,动力活塞也就停止移动。

因此,阀的位移,即B点的位移是该系统的比较点。

当X向左时,B点亦向左,而高压油使Y向右,将B点拉回到原来的中点,堵住了高压油,Y的运动也随之停下;当X向右时,其运动完全类似,只是运动方向相反。

由此可画出如例图1-2b的职能方块图。

例图1-2a 简单液压系统例图1-2b 职能方块图1.在给出的几种答案里,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1)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为_______ (A )开环高; (B )闭环高; (C )相差不多; (D )一样高。

(2)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的影响 (A )开环有; (B )闭环有; (C )都没有; (D )都有。

一建 机电工程 相关考点和知识 思维导图 完整版 非常有用 备考必看

一建 机电工程 相关考点和知识 思维导图 完整版 非常有用 备考必看

机电工程常用材料常用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黑丝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黑色金属材料的类型生铁钢铸铁铸钢黑色金属材料的应用钢板和钢管型钢法兰阀门有色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有色金属的类型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铝及铝合金容器管道铜及铜合金空调与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镍及镍合金容器生产工业管道钛及钛合金容器生产其他贵重金属其他金属常用金属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特点常用非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硅酸盐材料的类型及应用水泥保温棉保温棉保砌筑材料砌筑材料性能砌筑材料分类砌筑材料应用陶瓷陶瓷的特性陶瓷的分类陶瓷的主要用途陶瓷制品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特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普通传统的非金属材料特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类型及应用塑料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塑料制品橡胶纤维涂料粘结剂非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非金属板材的类型及应用非金属管材的类型及应用常用电气材料的类型及应用导线的类型及应用裸导线裸绞线型线绝缘导线电缆的类型及应用电力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氧化镁电缆分支电缆铝合金电缆控制电缆仪表电缆母线槽的类型及应用母线槽的分类空气型母线槽紧密型母线槽高强度母线槽耐火型母线槽母线槽的选用绝缘材料的类型及应用绝缘漆绝缘胶气体介质绝缘材料云母制品层压制品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通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泵的分类和性能泵的分类泵的性能参数:流程、扬程、轴功率、转速、效率、必须汽蚀余量特性曲线、工作范围及之间的关系风机的分类和性能风机的分类风机的性能压缩机的分类和性能输送设备的分类和性能输送设备的分类输送设备的性能和特点输送设备的主要参数专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电力设备的分类和性能火力发电设备锅机火力发电的性能及考核指标核能核电站分类核电站设备风力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的分类风力发电机组的组成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光伏发电设备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光伏发电的特点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光热发电设备光热发电的分类光热发电系统槽式光热发电系统塔式光热发电系统光热发电系统的特点石油化工设备的分类和性能静置设备的分类和性能静置设备的分类容器反应器塔设备换热器储罐静置设备的性能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动设备的分类压缩机粉碎设备混合设备分离设备制冷设备干燥设备包装设备输送设备储运设备成型设备动设备的性能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专用设备的分类和性能冶炼设备的分类好性能冶金设备冶金设备的分类和性能烧结设备烧结设备的分类烧结系统组成炼铁设备炼钢设备轧钢设备冶金设备的性能建材设备的分类和性能建材设备的分类水泥设备玻窑锡槽退火窑切装系统耐火材料设备建矿业设备的分类和性能矿业设备的分类探矿设备采矿设备选矿设备矿业设备的性能类和性能电动机的分类和性能电动机的分类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类按工作电源分类按用途分类电动机的性能直流电动机的性能同步电动机的性能异步电动机的性能变压器的分类和性能变压器的分类变压器的性能工作频率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电压比效率电气成套装置的分类和性能电器的分类高压电器及成套装置的性能高压断路器的性能高压开关柜的性能电抗器的性能接触器、触电器的性能互感器的性能机电工程专业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工程测量的方法机电工程测量的作用和内容机电工程测量的特点机电工程测量的原则和要求机电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高程测量水准测量高差法仪高法三角高程测量气压高程测量基准线测量保证量距精度的方法安装基准线的设置安装标高基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机电工程测量的程序机电工程中常见的工程测量设备基础的测量连续生产设备安装的测量安装基准线的测设安装标高基准点的测设管线工程的测量测量内容测量步骤测量方法管线中心定位的测量方法管线高程控制的测量方法地下管线工程测量长距离输电线路钢塔架(铁塔)基础施工的工程测量的要求水准测量法的主要技术要求施工过程控制测量的基本要求工程测量仪器的应用水准仪水准仪组成及用途水准仪的应用水准仪的应用范围S3光学水准仪主要应用经纬仪经纬仪的组成及用途经纬仪的而应用全站仪全站仪及其用途全站仪的应用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水平距离测量全自动全站仪的应用海底管道水下机器人检测技术B IM放样机器人管道检测机器人其他测量仪器电磁波测距仪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电磁波测距仪的应用激光测量仪器激光测量仪器分类激光准直仪和激光指向仪激光垂准仪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激光平面仪激光测量仪器应用起重技术起重机械分类与选用要求起重机械费分类、使用范围及基本参数起重机械的分类常用小型起重设备起重滑车跑绳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穿绕方法滑轮组的选用步骤卷扬机卷扬机的分类卷扬机的基本参数常用起重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流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施工升降机起重机选用的基本参数吊装荷载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吊装计算高度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流动式起重机的使用特点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轮胎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的特性曲线流动式起重机的选用步骤流动式起重机站位的地基要求地耐力要求地耐力检测地基处理吊具种类与选用要求钢丝绳钢丝绳钢丝的强度极限钢丝绳的规格钢丝绳的直径吊索安全系数平衡梁平衡梁的作用平衡梁的形式液压提升装置液压提升器的规格及选用液压泵站的规格及选用机电工程专业技术起重技术吊装方法与吊装方案常用吊装方法按工程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吊装钢结构吊装一般钢结构吊装特种钢结构吊装设备吊装建筑机电设备吊装工业设备吊装管道吊装按起重机械分类塔式起重机吊装桥式起重机吊装流动起重机吊装其他起重机械吊装吊装方案选择步骤技术可行性论证安全性分析进度分析成本分析综合选择吊装方案的主要内容编制说明及依据工程概况吊装工艺设计吊装组织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吊装应急处置方案吊装计算校核书吊装稳定性要求起重吊装作业稳定性的作用及内容起重吊性的作用稳定性的主要内容起重机械的稳定性吊装系统的稳定性吊装设备或构件的稳定性起重吊装作业失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起重机械失稳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吊装系统的失稳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吊装设备或构件的失稳主要原因预防措施桅杆的稳定性缆风绳的是指要求地锚的种类及要求常用地锚的种类桅杆使用的要求焊接技术焊接材料与焊接设备选用要求焊接材料焊条分类、型号及选用焊条分类焊条型号焊条选用基本要求选用原则焊丝分类、型号及选用焊丝分类焊丝型号焊丝选用原则保护气体分类、选用焊接用气体分类焊接用气体选用焊剂分类、选用焊剂的分类焊剂的型号埋弧焊剂使用要求运输保管烘焙回收焊接材料复验钢结构的焊接材料复验特种设备的焊接材料复验焊接设备焊接设备分类焊条电弧焊设备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设备C O2气体保护焊设备埋弧焊设备电渣焊设备螺柱焊设备气电立焊设备常用焊接设备应用范围焊条电弧焊机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机应用与金属材料种类多适用一定的接头厚度范围适用的焊接位置可用于焊接自动化机电工程专业技术焊接技术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设计措施减少焊接量改变焊接分布优化接头形式工艺措施采用较小的焊接线能量合理安排装配焊接顺序屋间进行锤击预热拉伸补偿焊缝收缩焊接高强钢时,选用塑性较好的焊条预热消氢处理焊后热处理利用振动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焊接变形的危害性及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焊接变形的分类焊接变形的危害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进行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合理安排焊缝位置合理选择焊缝数量和长度合理选择坡口形式采取合理的装配工艺措施合理的焊接线能量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接质量检验方法焊接检验方法分类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焊接过程质量检验焊接前检验母材和焊材零部件主要结构尺寸组队质量坡口清理检查焊接前的确认施焊过程检验定位焊缝焊接线能量多层焊后热焊缝检验外观检验焊缝表面几何尺寸无损检测其他检验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机械设备安装技术设备基础种类及验收要求工业安装工程中的土建工程设备基础的种类及应用材料组成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素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垫层基础埋置深度不同的设备基础种类及应用浅基础扩展基础联合基础独立基础深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结构形式不同的基础种类及应用大块式基础箱式基础框架式基础使用功能不同的基础分类及应用减振基础绝缘热基础设备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的验收要求设备基础位置、标高、几何尺寸的验收要求设备基础外观质量检查验收预埋地脚螺栓检查验收设备基础常见质量通病基础上平面标高超差预埋地脚螺栓的位置、标高超差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超差机械设备安装程序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机械设备安装主要工序内容施工设备设备开箱检查基础测量放线基础检查验收垫铁设置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设备固定与灌浆设备固定设备灌浆设备零部件清洗与装配润滑与设备加油设备试运转安装后的调试单体试运转无负荷联动试运转负荷联动试运转工程验收机械设备安装方法机械设备安装的分类机械设备典型零部件的安装螺纹连接件装配过盈配合件装配齿轮装配联轴器装配要求轴承装配要求滑动轴承装配滚动轴承装配机械设备固定方式地脚螺栓垫铁机械设备安装新技术应用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机械设备安装精度控制要求机械设备安装精度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因素设备基础垫铁埋设设备灌浆设备制造测量误差环境因素安装精度的控制方法提高安装精度的方法设备安装偏差方向的控制补充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偏差补偿受力所引起的偏差补偿使用过程中磨损所引起的偏差设备安装精度偏差的相互补偿电气工程安装技术配电装置安装与调试技术配电装置的现场检查配电装置柜体的安装要求配电装置试验及调整要求配电装置送电运行验收送电前的准备工作送电前的检查送电验收电机安装与调试技术变压器安装技术开箱检查变压器二次搬运变压器吊芯检查变压器就位变压器接线变压器的交接试验绝缘油试验与SF6气体试验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检查所有分接的电压比检查变压器的三相联接组别测量铁芯及夹件的绝缘电阻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绕组连同套管交流耐压试验额定电压下的冲击合闸试验检查相位送电前的检查送电试运行电动机的安装技术电动机安装前的检查开箱检查抽芯检查电动机的干燥电动机安装电动机接线电动机接线方式危险环境下电动机接线要求电动机试运行试运行前的检查试运行中的检查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电气工程安装技术电机安装与调试技术输配电线路施工技术架空线路施工程序及内容线路测量基础施工要求杆塔组立要求电杆的整体组立横担和绝缘子的安装整体立杆铁塔组立铁塔组立方法铁塔施工方法螺栓的紧固放线架线线盘假设放线要求导线连接要求线路试验竣工验收检查电缆线路的敷设室外电缆线路的敷设要求直埋电缆敷设要求排管电缆敷设要求电缆排管的敷设电缆保护管的敷设电缆沟或隧道内电缆敷设的要求电缆敷设要求电缆敷设前的检查电缆施放要求电力电缆接头的布置标志牌的装设电缆线路绝缘电阻测量和耐压试验绝缘电阻的测量耐压试验防雷与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防雷措施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防雷措施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防直击雷的要求防雷装置安装要求接闪器安装要求接闪器的试验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接地极的安装要求金属接地极的安装接地模块的安装接地线的敷设要求室外接地线的安装室内接地线的安装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接地要求在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电气设备接地的要求在有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在有火灾危险的环境中电气设备接地要求防静电接地装置的要求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管道分类与施工技术工业管道的分类按管道材质分类按管道设计压力分类按管道输送介质的温度分类按管道输送介质的性质分类工业管道的施工程序工业金属管道安装前施工条件对施工队伍的要求现场条件施工前应具备的开工条件工业管道安装的施工程序工程交接验收技术条件办理工程交接验收手续的条件工程交接验收的技术资料技术文件施工检查记录内容试验报告内容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管道施工技术要求工业管道安装技术要求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危险标识工业金属管道安装前的检验管道元件及材料的检验阀门检验管道安装技术要点管道敷设及连接管道保护套管安装阀门安装支、吊架安装静电接地安装热力管道安装要求架空敷设或地沟敷设补偿装置安装要求支架、托架安装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管道工厂化预制的优点及应用管道工厂化预制的优点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应用管道工厂化预制的条件及流程管道工厂化预制的条件管道工厂化预制的流程管道工厂化预制的主要技术内容确定预制内容,深化设计图纸确定预制内容深化设计图示简要性准确性一目了然可追溯性制定预制工艺制定流水预制操作工艺选用预制工艺设备规划预制场地预制场地的确定预制模块的布置预制设备的定位布置实施预制及质量检查防护和包装长输管道施工程序长输管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长输管道施工程序工业机电工程安装技术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管道试压技术要求工业管道系统试验的主要类型及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工业管道系统试验的主要类型压力试验泄露性试验真空度试验管道系统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管道压力试验的规定及实施要点管道压力试验的一般规定试验介质的规定试验压力的规定脆性材料试验规定试验过程发现泄漏的处理规定试验完毕后的相关规定管道压力试验的替代形式及规定气压试验代替液压试验液压试验代替气压试验的规定代替现场压力试验的方法管道系统试验的实施要点管道液压试验的实施要点管道气压试验的实施要点管道泄露性试验的实施要点管道真空度试验的实施要点管道吹吸技术要求工业管道吹吸的规定及实施要点工业管道吹吸的规定吹扫与清洗方案的编制管道吹扫与清洗方法吹吸的顺序及清洗排放的要求管道吹吸合格后的检查确认实施要点水冲洗实施要点空气吹扫实施要点蒸汽吹扫实施要点油清洗实施要点化学清洗实施要点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闭式冲洗工艺及适用范围冲洗原理冲洗工艺适用范围冲洗实施要点冲洗系统的设计冲洗工艺的确定系统选择原则冲洗位置的选择冲洗系统安装管网冲洗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塔器设备安装技术安装准备工作设备随机资料和施工技术文件设备随机资料施工技术文件开箱检验核对装箱单塔体外观质量检查外观检查分段到货验收基础验收基础地脚螺栓安装基准到货设备的保护封闭隔离塔器安装技术整体安装程序现场分段组焊卧式组焊立式组焊产品焊接试件耐压试验与气密性试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前应确认的条件水压试验气压试验程序要求气密性试验重新试验施工质量验收工程划分子单位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金属穿管制作与安装技术金属储罐金属储罐的分类金属储罐安装方法金属储罐正装法外搭脚手架正装法内挂脚手架正装法水浮正装法金属储罐倒装法倒装法边柱倒装法金属储罐焊接工艺金属储罐焊接顺序罐底焊接工艺罐壁焊接工艺罐顶焊接工艺金属气柜金属气柜的分类湿式气柜干式气柜气柜组装方法预防(矫正)焊接变形技术措施预防焊接变形技术措施组装技术措施焊接技术措施地板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壁板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矫正焊接变形技术措施机械矫正火焰加热矫正检验与试验焊缝质量检验焊缝外观质量检查焊缝无损检测试验抽真空试验冲水试验基本要求冲水试验项目静置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技术球形罐安装技术球形罐的构造及形式球形罐的构造球形罐的形式桔瓣式球形罐足球式球形罐混合式球形罐球壳和零部件的检查和验收质量证明文件检查球壳板检查产品试板检查外形尺寸和数量标识和技术条件球形罐组装与焊接球形罐散装法球形罐分带组装法球形罐焊接一般原则焊接顺序球形罐焊后整体热处理整体热处理前的条件热处理工艺实施整体热处理后质量检验效果评定产品焊接试件检验耐压和泄露试验耐压试验泄露性试验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技术金属结构组成钢结构组成应用范围金属结构制作金属结构制作内容零(部)件加工金属结构预制金属结构制作程序和要求金属结构工厂化制作的一般程序金属结构制作工艺要求金属结构安装工艺与要求金属结构安装一般程序金属结构安装的主要环节基础验收及处理金属结构基础验收基础保护与处理金属结构安装的程序框架和管廊安装分部件散装分段安装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准备扭矩控制质量检验要求高强度螺栓连接检验其他检验发电设备安装技术电厂锅炉设备安装技术电厂锅炉设备的组成电厂锅炉设备的组成电站机组容量电站锅炉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要点电厂锅炉安装一般程序锅炉钢架安装技术要点锅炉受热面组合安装施工要求锅炉受热面施工程序锅炉受热面施工要求锅炉受热面施工场地的确定锅炉受热面施工形式的选择锅炉受热面组件吊装原则和顺序电站锅炉安装质量控制要点锅炉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锅炉受热面安装质量控制燃烧器安装质量控制锅炉密封质量控制锅炉整体水压试验质量控制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安装质量控制锅炉热态调试与试运行严密性水压试验锅炉化学清洗锅炉蒸汽管路的冲洗与吹扫锅炉试运行运行完毕办理移交签证手续汽轮发电机安装技术汽轮发电机系统设备的分类及组成汽轮机分类及设备组成发电器分类及设备组成汽轮机主要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汽轮机设备安装程序电站汽轮机的安装技术要点基础和设备的验收气缸和轴承座安装转子安装隔板的安装气封及通流间隙的检查与调整上、下气缸闭合凝汽器安装轴系对轮中心的找正发电机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发电机设备安装程序发电机定子安装技术要求发电机定子的卸车要求发电机定子的吊装技术要求发电机转子安装技术要求发电机转子穿转前进行单独气密性试验发电机转子穿装工作要求风力发电设备安装技术风力发电设备的组成风力发电设备的分类风力发电设备的构成风力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风力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基础坏、基础平台、变频器、塔基柜的安装要求塔筒安装要求机舱安装要求叶轮安装要求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技术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技术光伏发电设备的组成光伏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支架安装要求光伏组件安装要求汇流箱安装要求逆变器安装要求设备及系统调试光热发电设备安装技术光热发电设备的组成光热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塔式光热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槽式光热发电设备的安装程序光热发电设备安装技术要求槽式光热发电集热设备安装技术要求塔式光热发电设备集热器安装技术要求。

国开作业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4(20分)26参考(含答案)

国开作业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任务4(20分)26参考(含答案)

题目:频率特性是线性系统在单位阶跃函数作用下的输出响应。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二阶振荡环节低频渐近线为0分贝线,高频渐近线为斜率为20dB/dec的直线。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一阶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为1/T。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积分环节的对数相频特性为+90°的直线。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与精确曲线相比,最大误差发生在转折频率处。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均在s平面左半平面的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自身的结构和参数及外输入有关。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错
题目: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和对数相频特性是一一对应的。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比例环节的幅相特性是平面实轴上的一个点。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0.4,和填空题60互斥)比例环节稳态正弦响应的振幅是输入信号的K倍,且响应与输入同相位。

选项A:对
选项B:错
答案:对
题目:积分环节的幅值与ω成正比,相角恒为90°。

选项A:对
选项B:错。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综合练习概念题解析一、填空1. 自动控制就是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 使生产过程的输出量按照给定的规律 。

(没有,运行或变化)2.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 。

(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3.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就是的系统的输出 地返回到输入端。

(全部或部分)4. 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这样的系统称之为 。

(随动系统)5. 在 下,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线性系统(或元件)的 。

(零初始条件,传递函数)6. 单位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

(1/s )7.一阶系统11+Ts ,则其时间常数为 。

(T ) 8.系统传递函数为W(s),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输出拉氏变换Y (s)为 。

(s s W )()9.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函为)1(9)(+=s s s G ,系统的阻尼比ξ= 、无阻尼自振荡角频率ωn 为 ,调节时间ts (5%)为 秒。

(0.167,3,6)10.反馈信号(或称反馈):从系统(或元件)输出端取出信号,经过变换后加到系统(或元件)输入端,这就是反馈信号。

当它与输入信号符号相同,即反馈结果有利于加强输入信号的作用时叫 。

反之,符号相反抵消输入信号作用时叫 。

(正反馈, 负反馈)11.Ⅰ型系统 地跟踪单位斜坡输入信号。

(无静差)12. 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2s ,则它的幅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相频特性的数学表达式是 。

(2ω,90o)1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s s s K s G ,根轨迹的分支数为 。

(3) 14. 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前向通道上的传递函数为G(s),反馈通道的传递函数为H(s),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传递函数为 。

(G(s)H(s),)()(1)(s H s G s G +)15. 函数f(t)=2t 的拉氏变换为 。

(22s )16.单位负反馈结构的系统,其开环传递函数为)2(+s s K 则该系统为 型系统,根轨迹分支数为 。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册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形考册答案

机电控制工程根底作业1、一、简答题1、对控制系统的根本要求通常有哪些?稳定性〔长期稳定性〕、准确性〔精度〕和快速性〔相对稳定性。

2.人工控制的恒温箱,人工调节过程包括哪些内容?1).观测恒温箱内的温度(被控制量)与要求的温度(给定值)进展比拟,得到温度2).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偏差大小和方向调节调压器,控制加热电阻丝的电流以调节温度回复到要求值。

人工控制过程的实质: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3.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当给定量或扰动量突然增加时,输出量的暂态过程可能有哪些?单调过程衰减振荡过程持续振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4.开环控制系统有哪两个主要特点?开环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其特点是,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应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5.闭环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闭环控制的特点是,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不仅存在着正向作用,而且存在着反应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有直接影响。

6.什么叫做反应控制系统系统输出全部或局部地返回到输入端,此类系统称为反应控制系统〔或闭环控制系统〕。

7.控制系统按其构造可分为哪3类?控制系统按其构造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统。

8.举例说明什么是随动系统。

这种系统的控制作用是时间的未知函数,即给定量的变化规律是事先不能确定的,而输出量能够准确、迅速的复现给定量(即输入量)的变化,这样的系统称之为随动系统。

随动系统应用极广,如雷达自动跟踪系统,火炮自动瞄准系统,各种电信号笔记录仪等等。

9、自动控制技术具有什么优点?⑴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⑵提高了产品的质量;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有效的劳动;⑷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开展,许多生产过程依靠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直接操作是难以实现的,还有许多生产过程那么因人的生理所限而不能由人工操作,如原子能生产,深水作业以及火箭或导弹的制导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自动控制更加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10.对于一般的控制系统,当给定量或扰动量突然增加某一给定值时,输出量的暂态过程可能有几种情况?单调过程衰减振荡过程持续振荡过程发散振荡过程11、什么是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叫做系统的数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第四章
基本概念
系统数学模型 (s)
第五章
系统性能指标 稳、准、快
系统的校正、综合 第六章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重要概念
教学资源
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负反馈控制系统 ★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六个基本环节 ? 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准、快 ★
教材 导学方案 教学辅导 控制元件 、反馈元件在、线平台 比较元件 、放大变换元件 、 执行元件 、校正元件 作业
系统、权威 互动 丰富
2、考前复习资源汇总
文字资源
形成性作业解析(2014年)(省市电大群内) 复习课PPT课件(省市电大在线平台) 概念题、计算题汇总(省市电大在线平台) 往届试卷(省市电大在线平台) 半开卷纸建议性内容(省市电大在线平台) 课程辅导材料(中央电大在线平台) 其他(导学方案等)
2、考前复习资源汇总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三章典型计算题
教学资源
教材
导学方案
导考课件
类型:(1)求系统性能指标。已知条件:系统结构图;系统传递函数(开环、闭环);文在字线描平述台;响应曲
线图。(2)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3)稳态误差的求解(查表法)
教学辅导
典型习题。试卷。
作业、试卷
半开卷纸内容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重要概念

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结→构结图构的图运算法则 :
串联运算法则 传递函数→定义→微分方程→性并质联★运算?法则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反馈运算法则 (教材38页)
结构图→化简 ?
放大环节(比例环节) 惯性环节 积分环节 振荡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时滞环节
0
Real Axis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四:根轨迹法 第四章典型分析题
复习内容:作业解析题。
半开卷纸内容
教学资源
教材 导考课件 教学辅导 作业、试卷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五:频率响应法
第五章重要概念
0
-10
Magnitude (dB)
-20
系统的频率特性概念
-30
系统的频率特性的表示
最小相位系统
-40
1、考前复习方法指导
三种复习形式
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复习 通过小组学习活动 集中复习辅导课。
1、考前复习方法指导
四个复习技巧
制定复习时间表 基础知识复习抓住“两线两点” 解题能力训练由易到难 同类问题一起处理
2、考前复习资源汇总
三个在线平台
中央电在“电大在线” 江苏电大“电大在线” 市电大“电大在线”
课程:《机电控制工程基础》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辅导教师 侯宁
考前辅导课内容
1、考前复习方法指导 2、考前复习资源汇总 3、重难点内容辅导 4、师生课堂现场交流
1、考前复习方法指导
三个复习环节
第一环节是基础知识复习阶段。基本的概念、观点、原理、定理、公式都疏理出来,有意识地 去记忆。注意主要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二环节是解题能力训练阶段。典型分析题、综合题。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深化理解,检验自 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环节是综合能力提高阶段。通过模拟试卷及往届试卷的考前练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重要概念 R(S)
±
R(S)
±
G(S)
H(S) G(S) H(S)=1
教学资源
C(S)
R(S)
G(s)
C(S)
1 G(s教)H材(s)
(s) C(s)导教考学课辅件导 G(s)
R(s)在线平1 台 G(s)H (s)
作业、试卷
C(S) R(S)
G(s) 1 G(s)
s2
n2 2ns
n2
s2 2ns n2 0
s1,2 2 1 n
s1、s2完全取决于特征参数ξ和 ωn。也就决定了二阶系统的阶 跃响应的不同性质。
j
j
j
j
j
0
0
0
0
0
0 1
0
1
0
1
临界阻尼 欠阻尼
无阻尼
负阻尼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三章重要概念
(P.79)
系统的零极点与S平面的对应关系,特征方程 ★
系统性能指标与响应曲线的对应关系 ★ ?
(P.51、57)
劳斯稳定判据★ 稳态误差★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的分类
闭环传递函数 闭环特征方程 其特征根
s C R s s 1 K K v/ v s /( s T ( m T s m s 1 ) 1 ) T m s 2 K s v K v
教学资源
串联校正的类型(串联超前校正 、串联滞后校正 、滞后-超前校正 ) PID校正(PI、PD、PID三种校正器 ) 基本概念判断
教材 复习课件 在线平台 作业、试卷
半开卷纸内容
4、师生课堂现场交流
谢谢 谢谢
C(S)
(s) C(s) G(s)
R(s) 1 G(s) 反馈运算法则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二章典型计算题
类型:(1)由微分方程求对应的系统传递函数;(2)结构图化简并求开、闭环传递函数。 复习内容:作业解析。
半开卷纸内容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三章重要概念
0
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图
-45
Bode Diagram
Phase (deg)
-90
-2
-1
0
1
2
10
10
10
10
10
Frequency (rad/sec)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五:频率响应法 第五章典型分析题
习题内容:作业解析。 半开卷纸内容
教学资源
教材 导考课件 教学辅导 在线平台 作业、试卷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六:控制系统校正和综合 第六章重要内容
3、重难点内容辅导之四:根轨迹法
第四章重要概念
8
Root Locus
6
4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2的绘制法则(起点 、终点 、分支数和对称性 、实轴上的根轨迹、根轨迹的分离点和会和点 、渐近 线倾角、0 渐近线交点 )
Imaginary Axis
-2
-4
-6
-8
-3
-2.5
-2
-1.5
-1
-0.5
视频、音频 主讲教师重、难点辅导(中央电大在线平台) IP课件(中央电大在线平台)
2、考前复习资源汇总
网上互动实时资源
重、难点辅导(中央电大在线平台) 课程论坛讨论区(江苏电大在线平台) CHAT讨论区、BBS(江苏电大在线平台)
3、重难点内容辅导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结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系统分析
t 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