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费用

第十一章费用
第十一章费用

第十一章费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费用、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概念;掌握生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掌握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内容和核算。熟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熟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熟悉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了解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内容提要】

二、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核算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确定费用应不应该开支,应开支的费用,应不应该计人生产成本;然后通过“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计算本月生产成本,并将本月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对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应将月初在产品成本与本月生产成本之和,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该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和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有: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法、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费用计价、约当产量比例法、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等。

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还必须根据其生产经营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种。

三、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本期发生的直接计入损益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营业费用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企业发生的营业费用在“营业费用”科目核算,并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营业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并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财务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为扩大销售市场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应当计入(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支出

C.营业费用 D.其他业务支出

2.用于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科目是( )。

A.制造费用 B.待摊费用

C.生产成本 D.营业费用

3.应计入产品成本,但不能直接分清应由何种产品负担的费用。应( )。 A.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B.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C.作为制造费用处理,期末再通过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D.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

4.产品大批量生产,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品种法 B.约当产量法

C.分批法 D.分步法

5.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管理费用列支范围的是( )。

A.技术转让费用 B.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C.坏账损失 D.无形资产转让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费用中,属于管理费用开支范围的有( )。

A.土地使用税 B.职工退职金

C.待业保险费 D.存货跌价准备

2.下列费用中,不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有( )。

A.车间机器设备修理费用

B.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备折旧费用

C.工会经费

D.劳动保险费

3.下列费用中,计人生产成本的有( )。

A.直接材料费用 B.营业费用

C.直接人工工资 D.制造费用

4.下列费用中,应作为营业费用处理的有( )。

A.非专设销售机构销售人员的工资

B.销售产品运输费用

C.融资租赁设备支出

D.专设销售机构费用

5.下列项目中,应计入财务费用的有( )。

A.购买债券发生的大额手续费

B.接受外币资本投资时发生的折算差额

C.提前支付应收账款获取的现金折扣

D.票据贴现时发生的贴现差额

6.下列计提的各项准备中,不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的是( )。

A.计提坏账准备

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D.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三、判断题

1.费用与成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本是费用的一个组成部分,费用中予以对象化的部分就是成本,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 )

2.营业费用与制造费用不同,本期发生的营业费用直接影响本期损益,但本期发生的制造费用则不影响当期损益。 ( )

3.对于已一次性支付而应由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应当按其收益期,采用摊销的方式分期计入相关期间的成本费用。 ( )

4.期初在产品与期末在产品的数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对生产费用进行分配时,可以不考虑期初和期末在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 ( )

5.企业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的费用,包括车间管理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都应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 )

6.企业按照客户订单组织产品生产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 )

四、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某工业生产企业有一生产车间——甲车间,生产A、B两种产儡。该企业本月发生的相关经济业务如下:

(1)本期领用材料43 500元,其中甲车间投产A产品领用材料16 000元;投产B产品领用材料24 000元;甲车间领用机物料2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材料l 500元。

(2)应付工资20 000元,其中甲车间生产A产品工人的应付工资为8 000元,生产B产品工人的应付工资为4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应付工资为3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付工资为5 000元。

(3)接应付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4)以银行存款支付本企业转让技术费用l 800元以及咨询费用 l 200元。

(5)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8 000元,其中甲生产车间折旧费用为6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折旧费用2 000元。

(6)甲车间的制造费用按机器生产工时进行分配,A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B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

要求:编制上述经济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某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2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以银行存款支付:银行借款利息25 000元(其中在建工程利息费用15 000元);咨询费用500元;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850元;待业保险费用l 200元;产品展览费用400元;购入土地使用权12 500元;捐赠2 000元;生产车间水电费800元;劳动保护费l 100元;各项税收罚款及滞纳金1 450元;违反合同罚款760元;办公用品50元;营业税和所得税2 300元;短期投资手续费120元;生产设备保险费 l 630元;诉讼费用320元;业务招待费用2 400元;销售产品运输费用100元;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用150元。

(2)分配职工工资50 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4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 000元;公司管理人员工资3 000元;建筑工程人员工资5 000元。并按上述工资总额的14%的比例提取职工福利费。

(3)预提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5 000元。

(4)摊销无形资产价值4 000元。

(5)结转本月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整理版)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概念: 1、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书写——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备注:酸根离子不一定有氧元素(Cl-),可能有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不一定有金属元素( )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相关性质 (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三态转化,形状改变,挥发,潮解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燃烧,爆炸,生锈,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溶解性,挥发性,易潮解,吸水性等 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的性质:脱水性,易风化,有毒,酸碱性等 三、实验现象的描述 1.溶液颜色是否改变:溶液从X色变为Y色 2.是否有X色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有X色沉淀/气体生成需要描述现象, 3.固体物质是否逐渐消失/溶解:X色固体逐渐消失/溶解但不可直接说出 4.和气压有关的现象:液面上升,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气球胀大生成物的名称 5.导致气压变化的原因: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气体减少,气压减小 热胀冷缩:受热膨胀,气压增大 四、溶解性表(是指物质放在水中的溶解性) (1)大多数酸可溶()(2)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微溶,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其余全不溶。 两种有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 以上说的不溶是指物质不溶于水会生成沉淀,但有的沉淀会溶于酸,将沉淀分类: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氯化银( )、硫酸钡( )两者都是白色沉淀 溶于酸,会有气体产生:碳酸盐沉淀,如碳酸钙( )、碳酸钡( )等 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附:医院里常用BaSO4做胃的透视检查,虽然Ba2+是重金属离子,会让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会电离出Ba2+,所以对人体无害。但如果勿服用BaCO3,则BaCO3会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溶于水的BaCl2,然后电离出Ba2+,让人中毒死亡。化学反应方程式: 如果需要解毒,则可以喝一些硫酸盐的溶液,利用SO42- 和Ba2+ 产生BaSO4沉淀来解毒。以Na2SO4为例,注意是和BaCl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五、反应条件 1: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3个条件任意一个)注:当生成物只有沉淀时,要求反应物都为溶液 2:金属跟酸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要排在氢前面 注:浓硫酸、硝酸跟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因为他们具有强烈的氧化性 3:金属跟盐反应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单质的金属要比盐中金属活泼 4:反应物中的盐要可溶 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物质的化学式) 生石灰——熟石灰——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授课题目 第一节收入 第二节费用 第三节利润 第四节利润分配教学目的与要求 1、要求掌握收入确认的标志及会计处理 2、要求掌握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的含义及核算 3、要求掌握利润结转方法及会计处理 4、要求掌握利润分配的步骤及性质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1、收入的确认 2、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的含义及会计处理 3、利润结转方法及会计处理 4、利润分配的步骤及性质 【难点】 1、收入的确认 2、利润分配的步骤及性质 教学方法与时间分配本章以教师课堂讲述为主,结合胶片教学本章预计占用5 学时教学过程 第一节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及分类: (一)收入的概念 1、含义: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点 (1)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二)分类: 销售商品收入 1、按性质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2、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企业销售商品时,如同时符合以下4 个条件,即确认为收入: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1)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随之转移。

(2)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之转移 ①企业销售的商品在质量、品种、规格等方面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又未根据正常的保证条款予以弥补,因而仍负有责任。 ②企业尚未完成售出商品的安装或检验工作,且此项安装或检验任务是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销售合同中规定了由于特定原因买方有权退货的条款,而卖方又不能确定退货的可能性。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及其账务处理 1、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1)一般原则:按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格;无合同或协议的,按交易双方同意的价格 (2)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采用总价法进行核算 (3)企业发生商业折扣,按折扣后的价格确认收入。 (4)企业发生的销售折让,在发生折让时冲减发生当期的销售收入2、账务处理 (1)一般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egl.B企业向A企业销售产品30件,每件售价50元,单位成本300元。B 企业已按合同发货,并以银行存款带电运杂费300元货款尚未收到。该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8%,应交维护城市建设税150 元,应交教育费附加60元。B企业已开除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如A企业和B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B 企业的会计分录如下: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借:应收账款17,85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 银行存款300 结转该主营业务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贷:库存商品9,000 计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410 贷: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1200 应交税金-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50 其他应交款-应交教育费附加60 (2)不能确认收入的处理 eg3. A企业5月2日以托收承付方式向B企业销售一批商品,成本为80000 元,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120000元,增值税20400元。该商品已发出,并已向银行办妥托收承付手续,此时得知B企业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巨额损失,资金周转十分困难,经与购货方交涉,确定此项收入目前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决定不 确认收入。A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发出商品80 000 贷:库存商品80 000 借:应收账款-B企业(应收销项税额)20 4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 400 若12月4日A企业得知B企业经营情况逐渐好转,B企业承诺近期付款,A企业可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B企业1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80,000

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企业成本费用分析 第三章企业成本费用分析知识网络图 成本与费用的含义及其作用 企业成本分析的意义 成本分析的意义企 业产品成本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成总成本分析产品成本分析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费期间费用分析用分期间费用的含义和种类 析产品销售费用分析期间费用分析管理费用分析 财务费用分析 第一节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一、成本与费用的含义与作用 (一)成本与费用的含义及关系 类别成本费用项目 含义生产某种产品、完成某个项目发一定时期内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耗费总和。生的各项耗费区别 1:不是会计要素是会计要素 2:可专门归集,形成对象化成本不能对象化 3:补偿期可能在当期,也可能在当期计入损益,当期补偿 以后。 联系费用是成本的基础,没有发生费用就不会形成成本 (二)成本构成与特性 1、成本构成 (1)定义:是指成本是由哪些项目所组成 (2)分类:1):直接费用:直接构成或作用于产品实体的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2):间接费用:与产品实体关系不大,但是发生在生产环节和生产场地,是产品必不可少的 我条件。如:厂房、机器、设备的维修费用。管理人员的劳动。 2、成本特性(成本习性) (1)定义:是指成本与产量依存关系的特征。 (2)成本按成本特性分类: A、固定成本: , 约束性固定成本:同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形成及其正常维护相关联的成本。如:折旧、 保险、财产税、管理人员工资。 , 酌量性固定成本:企业根据经营发展规划而自己安排的有关成本。如:研发费、广告 费、职工培训费。 A、变动成本 B、半变动成本:手机费、保底加提成的工资。 (三) 成本费用的作用 1:~是取得收入的前提 2:~是保证企业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 3:~是企业待续经营的必要条件 二、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 (一)、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 (二)、为未来预测和计划提供依据 (三)、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节、产品成本分析

中级财务会计II(注会)课程第十一章-成本费用练习和案例

、单项选择题 第十一章 成本费用 1. 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属于 ( ) A.生产成本 B.直接费用 C.间接费用 D.期间费用 2. 下列各项中,不应记入管理费用的是( ) A.排污费 B.矿产资源补偿费 C.业务招待费 D.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3. 销售商品时代垫的运杂费应记入( A.应付账款 C.预付账款 ) B. 应收账款 D.其他应付款 ) 4 企业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应 ( A.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C.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5. 完工产品验收入库,应 A.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C.借记"制造费用"科目 6. 企业发生的其他间接费用, A. 营业费用 C.生产成本 7. 以下各项中,核算时应记入财务费用的是 ( A.商业折扣 B.现金折扣 C.销售折让 D.销售退回 8.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计入( A.管理费用 B.主营业务成本 C.销售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9 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导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是( A. 超过税前扣除标准支付的业务招待费 B. 可以在所得税前弥补的亏损 C.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D. 确认预计负债 10. 企业应于会计期末,将本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转入( ) A.本年利润”科目借方 B.本年利润”科目贷方 C.利润分配”科目借方 D.利润分配”科目贷方 B.贷记"生产成本 D.贷记"制造费用 II II 科目 科目 ) B.贷记"生产成本 D.贷记"制造费用 应先归集在 ( ) B.制造费用 D.营业成本 科目 科目 科目 II II

、多项选择题 1. 费用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 ( ) A. 直接工资 C.人工费用 2. 生产成本包括 ( A. 直接材料 C.其他直接费用 3. 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包括的费用要素有( ) A. 折旧费 C 税金 4. 财务费用包括 ( A . 利息净支出 C.金融机构手续费 B.利息支出 D.提取的职工福利费用 ) B.汇总净损失 D.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 5. 在" 营业税金及附加 "科目中核算的税金有 ( ) A. 所得税 C.资源税 B.消费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6. 其他业务成本主要包括 ( ) A.原材料销售 B.包装物出租 C.以固定资产投资 D.转让无形资产 7. 在下列情况下,将导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 A.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C.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D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8.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 出。费用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 A.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B. 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 C .费用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D .费用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9. 下列科目中,在企业年度终了时,一般情况下应无余额的是( ) A ?本年利润 B ?营业外收入 C ?应交税费 D ?所得税费用 10.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 “递延所得税资产 ”科目借方登记的内容有 ( )。 B.材料费 用 D.期间费 用 ) B.直接人工

如何撰写完美的企业成本费用分析报告

如何撰写完美的企业成本费用分析报告 很多企业都很重视开源节流,但往往对费用分析不够重视,节流针对性不强,或者不知道如何分析,拔剑四顾心茫然。对于企业而言,财务做好分析等于给企业做了一个诊断,往往通过费用分析可发现一些问题,从而未雨绸缪。 一位财务朋友曾经就有这么一段经历,通过对水费的分析,发现在生产没有太大波动的情况下,水费却比平时多了不少。后来他跟后勤部门反映,请他们务必检查一下水管情况,结果也如他所料的那样,是某处水管的小漏水导致的。结果这位朋友帮公司省钱了,立了一功,得到老板的赏识! 每个财务人员都会遇到被老板要求提供费用分析报告的时候。所以,撰写一份完美的费用分析报告,是每个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下面是费用分析报告的正常步骤: 一、一个企业主要分析的对象有: 1. 人力成本分析 人是企业产生效益的主要资源,用人成本也是企业关心的。主要侧重于人工效率分析,如何提高人工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2. 主营成本分析 主营成本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成本,也是分析的重点。主要侧重于成本利润率分析,如何降低成本利润率。 3. 专项费用 今年新增加的专项费用,比如本期立项的工程、本期开展的活动、本期新产品的研发费用。专项费用分析主要侧重于“投入—产出”的分析,企业对新增费用比较关注投入能带来的收益,或者投资的回报。 4. 其他波动较大费用分析 二、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所有事后结果分析,剖析原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现根本问题,对已经发生事情进行总结反思,所以解决问题的根本点一定是在事前。做费用分析的目的也一定是为了更好的为企业的决策服务。 第一步,用财务数据说话 首先进行总体分析,总体分析是做数据趋势的判断,主要方式: 一是单一数据的同期比、预算比、或者几年数据的趋势分析; 二是费用使用效率指标的同期比、预算比等; 单一数据的对比分析让我们对费用的整体情况有个把握,但不管是增加还是降低,每个数据波动都是一个疑问,带着这个疑问结合指标分析,判断重点分析对象。 第二步,然后开始指标分析 (1)成本率 成本率指标的计算,为了识别成本费用结构波动。不管异常出现在哪个方向,主营业务成本和人工费用必须进行剖析,如果有异常则带着疑问去剖析,如果没有异常则带着“能否更好”的心态去剖

成本费用分析 产品成本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产品成本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企业的实际成本会与其目标——标准成本不符,两者之间的差额称为成本差异。为了消除偏差,就要对产品成本的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即分析实际产量下产品实际成本总额与该产量下的成本标准水平的差异大小及产生该差异的具体原因,以便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在进行产品成本分析时,首先要分析由于耗用水平、价格、生产能力变动而造成的成本差异;然后再分析引起这三个因素变动的原因,就可找到产生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和对策。 (1)变动成本差异的分析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制造费用都属于变动成本,其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相同。由于它们的实际成本高低取决于实际用量和实际价格,标准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所以其成本差异可以归结为价格脱离标准造成的价格差异与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类。其中:价格差异集中表现了各生产投入要素(如材料、人工、机器等)的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间的差异;数量差异集中反映各种投入要素的利用率情况。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①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实际产量下的直接材料实际总成本与标准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它可分解为材料单价差异(简称价差)和材料耗用量差异(简称量差),其计算公式为: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材料耗用量差异=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的标准耗用量) 材料单价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产量的实际耗用量 由于某些产品耗用的直接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如生产调和油的企业,在保证油的口味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其单位产品中的花生油和菜子油的比例可适当调整,如增加价格较低的菜子油的比例,降低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这种由于调整不同价格可替换直接材料引起的直接材料成本降低称为直接材料结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材料总的利用率实际受利用低价材料的利用程序和每种材料利用效率综合影响,因此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可进一步分解为结构差异和产出差异。 直接材料结构差异=∑(各直接材料实际总用量×各自实际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材料实际总用量×各自预算比重)×标准价格直接材料产出差异=∑(各直接材料实际总用量×各自预算比重)×标准价格–∑(各直接材料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②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是指在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实际总成本与其标准总成本的差额,它可分解为人工效率差异(即工时耗用量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即工资分配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即工资分配率差异)。其计算公式为: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直接人工成本–实际产量下直接人工标准成 本 =实际产量×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实际产量×单位产品 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第十一章成本费用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费用确认的一般原则有()。 A.及时性原则 B.明晰性原则 C.历史成本原则 D.配比原则 2.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应计入( )。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业务成本 3.企业生产用库存原材料发生盘亏的损失,应计入(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营业外支出 4.企业基本生产工人的劳动保险赞,应当计人(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生产成本 5.下列各项中,应列作管理费用处理的是( ) A.自然灾害造成的流动资产净损失 B.生产车间的排污费 C.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失 D.生产工人的劳动保险赞 6.某产品需要经过两道工序制成,该产品单位工时定额50小时,其中第一工序20小时,第二工序30小时。月未经盘点该产品在产品为80件,其中第一工序30件,第二工序50件。则该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为( )件。 A.36 B.56 C.16 D.4I 7.如果产品的消耗定额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为了简化计算,月末在产品可以( )。 A.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B.按定额成本计价 C.按定额原材料费用计价 D.按定额加工费用计价 8.专设销售机构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应计入()。 A.管理费用 B主营业务成本. C.销售费用 D.其他业务成本 9.下列费用中,不属于管理费用列支范围的是() A.车船使用税 B.矿产资源补偿费 C.工会经费 D.无形资产转让费 10.下列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A.所得税费用 B.财务费用 C.制造费用 D.工资费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费用中,应在发生的当期全部转入损益的有( )。 A.制造费用 B.财务费用 C.管理费用 D.销售费用 E.辅助生产费用 2.按规定应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的损失项目有() A.产成品盘亏损失 B:原材料盘亏 C.投资发生的损失 D.固定资产清理的净损失 E.无形资产处置损失 3.下列项目属于销售费用的有( ) A.销售产品代垫的运费 B.产品的广告费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工资 D.产品展览费 E.坏账损失 4.企业选择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应根据( )。 A.生产经营特点 B.生产经营组织类型 C.会计人员人数 D.成本管理的要求 E.企业规模的大小 5.财务费用是企业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赞用,包括( )。 A.利息支出(含利息收入) B.汇兑差额 C.筹资人员工资 D.金融机构手续赞E.筹资人员差旅赞

成本费用分析报告如何写

成本费用分析报告如何写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重要的手段。成本分析报告的种类按时间可分为月度成本分析、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成本分析报告的格式、成本分析的组成、成本分析实务等内容。 一、概述 成本费用分析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成本分析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题、数据表格、文字分析说明三部分组成。 成本费用分析报告的格式 成本分析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题、数据表格、文字分析说明三部分组成。 (1)标题 标题由成本分析的单位、分析的时间范围、分析内容三方面构成。如:《××棉纺厂××××年×月份的成本分析报告》。 (2)数据表格 成本分析报告数据表格的一般内容有:原料成本表、工费成本表、分品种的单位成本表等。 (3)文字分析说明 文字分析说明重在以表格数据为基础,查明导致成本升高的主要因素。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包括:①建厂时带来的固有因素。②宏观经济因素。③企业经营管理因素。④生产技术因素。这几类因素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一般来说,内部因素应该是分析的重点。 (4)提出建议

成本分析报告是从影响成本诸要素的分析入手,找出影响总成本升或者降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措施,以供领导决策参考。 导语 导语也称前言、总述、开头。分析报告一般都要写一段导语,以此来说明这次情况分析的目的、对象、范围、经过情况、收获、基本经验等,这些方面应有侧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或侧重于情况分析的目的、时间、方法、对象、经过的说明,或侧重于主观情况,或侧重于收获、基本经验,或对领导所关注和情况分析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作重点说明。 如果是几个部门共同调查分析的,还可在导语中写上参加调查分析的单位、人员等。总之,导语应文字精练,概括性强。 应按情况分析主旨来写,扣住中心内容,使读者对调查分析内容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领导所关注和调查分析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引人注目,唤起读者重视。 主体 主体是分析报告的主要部分,一般是写调查分析的主要情况、做法、经验或问题。如果内容多、篇幅长,把它分成若干部分,各加上一个小标题;难以用文字概括其内容的,可用序码来标明顺序。主体部分有以下四种基本构筑形式。1)分述式:这种结构多用来描述对事物作多角度、多侧面分析的结果,是多向思维在谋篇布局中的反映。其特点是反映业务范围宽、概括面广。 2)层进式:这种结构主要用来表现对事物的逐层深化的认识,是收敛性思维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反映。其特点是概括业务面虽然不广,开掘却很深。 3)三段式:主体部分由三个段落组成:现状;原因;对策。 如此三段,是三个层次,故称三段结构。 4)综合式:主体部分将上述各种结构形式融为一体,加以综合运用,即为综合式。例如,用“分述结构”来写“三段结构”中的“现状”;用“三段结构”来写“层进

《餐饮成本费用分析》word版

餐饮成本费用分析 来源:餐饮管理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3日点击数: 264 【字体:小大】【收藏】 一、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费用分类 在讨论餐饮成本费用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和掌握餐饮成本费用的分类。餐饮企业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人工费用、低值易耗品与洗涤费用、餐饮成本、能源费用和其他费用。 人工费用 人工费用指一定时期内餐饮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的费用总和。在餐饮企业,人工费用主要包含:员工工资、社会保险、福利费、员工教育费、劳动保护费、员工住房费和其他人工成本费用。餐饮企业劳动力包含:高层及中低层管理人员、服务员、厨师、厨房其他工作人员、保洁员、保安、维修人员、行政人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人工费用所占总成本费用比率因企业定位和所经营的菜系有很大区别,一般在20%-40%之间。 ⑴员工工资:指各餐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应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⑵社会保险:指国家通过一定的方法对职工支付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此项人工成本费用只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部分,不计算个人缴纳的部分。因为个人缴费已计算在工资总额以内。 ⑶福利费:是在工资以外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职工福利费用。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卫生费、职工因工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集体福利事业补贴(包括集体、生活福利设施,如员工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浴室、理发室、妇女卫生室等,以及文化福利设施,如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宫、图书室、体育场、游泳池、职工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等)、上下班交通补贴。 ⑷员工教育费:指餐饮企业为员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就业前培训,在职提高培训、转岗培训、派外培训、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费用等。 ⑸劳动保护费:指餐饮企业购买员工实际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费用。如工作服、保健用品、清凉用品等。 ⑹员工住房费:指餐饮企业为改善员工工居住条件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员工宿舍的折旧费(或为员工租用房屋的租金)、企业交纳的住房公积金、实际支付给职工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困难补助以及企业住房的维修费和管理费等。

第十一章 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检查

第十一章成本与费用的核算与检查 第一节成本与费用概述 一、费用、成本的涵义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企业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提供劳务的成本。 企业应将当期已销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当期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应将当期已销商品的进价转入当期的费用。 费用和成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本和费用的区别在于,成本是针对一定成本计算对象(如某产品、某类产品、某批产品、某些生产步骤等)而言的,费用则是针对一定期间而言的。二者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费用中的产品生产费用是构成产品成本的基础,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计入当期的费用之中。一种产品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费用;一个时期的费用可能分配给几个时期完工的产品。

二、费用的特点 ㈠费用是在企业日常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非日常活动即企业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流出的经济利益就不属于企业的费用。 ㈡费用的发生往往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递耗)或负债的增加。 ㈢费用发生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㈣费用是企业流出的经济利益,不包括暂付、代垫的款项。 三、费用的分类 ㈠按经济性质分类:费用按照其经济性质,可以分为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三大类,大体包括以下九个要素: 1 外购材料: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耗费的一切从外部购入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 2 外购燃料: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耗费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包括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3 外购动力:只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4 工资:指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支出。

收益管理-第十一章 收入 精品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企业销售代制品取得的收入 B.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得价款 C.企业销售材料所得价款 D.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所取得的股利收入2.在收取手续费的代销方式下,受托方按( )确认收入。 A.受托代销商品的成本 B.受托代销商品的实际售价 C.应收取的手续费 D.受托代销商品的售价与应收取的手续费之和 3.企业结转因自然灾害而毁损固定资产的净损失时,应借记( )科目。 A.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B.营业外支出——盘亏损失 C.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D.固定资产清理4.下列关于企业采用表结法于会计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需结出本月发生额 B.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需结出月末累计余额 C.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需将本月发生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 D.在年末时需将各损益类科目的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5.某企业“生产成本”科目的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为生产产品发生直接材料费用80万元,直接人工费用15万元,制造费用2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费用lO万元,本期结转完工产品成本100万元。假定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期末“生产成本”科目的余额为( )万元。 A.5 B.15 C.25 D.35 6.在下列各项税金中,应在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的是( )。 A.车船使用税 B.城市维护建设税 C.印花税 D.房产税7.某企业20XX年度的利润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包括本年收到的国库券利息收入10万元;全年计税工资为400万元,实发工资为35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XX 年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310 2 B.326.7 C.343.2 D.349.8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销售自制半成品取得的价款 B.无形资产出租收入 C.在视同买断的代销方式下,企业作为受托方销售所代销的商品而取得的价款 D.企业代国家收取的增值税 9.下列各项中,在发出商品时,企业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是( )。 A.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发出委托代销商品 B.发出分期收款销售的商品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章)

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章)第一章认识 大洲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小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 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繁复多样的亚洲气候:繁复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赫;季风最 巨大,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内流区面积广漠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19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漠,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夏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富的资源:非洲地域空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有大陆”。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美洲:“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财务专题-收入成本费用分析.

财务专题——收入成本费用分析 一、收入分析 (一)收入的相关概论 1.收入的含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定义,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或二者兼而有之,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2.营业收入的确认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3.收入包括的内容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从事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过程中取得的收入,分为主 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 (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进行经常性业务取得的收入,如销售商品的收入和提供 劳务的收入,是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 (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除基本业务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出售材料和出租资产的收入等,同样也是利润形成的来源。 (二)收入分析 1、收入的结构分析

(1)收入的行业结构:看是否处于成长、夕阳行业?主打行业是否突出? (2)收入的产品结构:看产品是否单一或系列?是否分布于全产业链或单一产业链?主打产品或配套产品?产品之间的关联度? (3)收入的地区结构:判断是地区性还是全国性或国际性公司?(如是国际型公司,影响收入因素就很多了:他国经济政策、关税、汇率等) (4)主营与次营业务结构: 2、收入的增速分析 (1)同比分析:与上年同期比、与历史最好水平比较、与计划目标比较等。本期数/上年同期数-1 (2)环比分析:与本年上期比较等。本期数/本年上期数-1 3、平均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分析 (1)平均发展速度(水平法) 由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因此,在对环比发展速度求序时平均数时,不能用算术平均的方法,而需用几何平均法。于

第十一章 成本费用练习题

第十一章成本费用练习题 【资料】某房地产企业所有房地产开发建造项目均采用出包方式施工。2011年规划在取得甲地块后,通过土地开发在甲地块先后开发建造A、B两栋结构类型不同的商品房,开发后期还将建造不能有偿转让的幼儿园,为A、B两栋商品房服务。开发建造由第二分公司具体实施。2011年该房地产公司发生的与这个开发项目相关的开发建造费用如下: (1)用银行存款支付甲地块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用450 000元。 (2)用银行存款支付甲地块工程及水文地质勘察费4 500元。A工程概算勘察费2 000元,B工程概算勘察费3 000元,幼儿园概算勘察费为 1000元。 (3)按合同规定,用银行存款预付承包单位工程款80 000元,备料款60 000元。 (4)拨付承包单位材料一批,实际成本201 000元,结算价格200 000元,用于房屋开发A工程。 (5) 用银行存款为土地开发甲工程支付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费50 000元,为房屋开发A工程支付供水、供电、供气工程费100 000元。。 (6)房屋开发A工程领用电梯交付安装,实际成本250 000元。 (7)第二分公司领用机物料2 000元,用于管理用设备的消耗。 (8)应付职工薪酬45 600元,其中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薪酬17 100元,专设销售机构职工薪酬5 700元,内部独立核算单位第一分公司管理人员薪酬9120元,第二分公司管理人员薪酬13 680元。 (9)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中列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折旧费5 000元,第一分公司折旧费2 000元,第二分公司折旧费1 000元。则: (10)承包单位转来“工程价款结算账单”,要求支付已完建安工程款640 000元,其中土地开发项目甲工程40 000元,房屋开发项目A工程60 0000元,本次结算应扣回预付工程款280 000元,扣回预付备料款60 000元。工程款净额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11)用银行存款支付邮电费、办公费等17 000元,其中行政管理部门10 000元,第一分公司3 000元,第二分公司4 000元。则: (12)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实际成本6 000元,其中第一分公司1 200元,第二分公司1 800元,行政管理部门3 000元,分6个月摊销。

第11章收入费用利润练习题

第11章收入费用利润练习题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核算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收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收入的取得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C、收入必然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收入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2.某工业企业2006年度营业利润为4 53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5 000万元,销售费用为20万元,管理费用15万元,投资收益为20万元,营业外收入为120万元,营业外支出为1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06年度的净利润应为( )万元。

A.3397.5 B.3427.5 C.3 412.5 D.3753.75 3.如果企业销售的商品已经发出但尚未完全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应将发出商品的成本转入( )科目。 A、发出商品 B、在途物资 C、主营业务成本 D、其他业务成本 4.甲企业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为50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为3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为200万元,其他业务成本为100万元,销售费用为15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为45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0万元,投资收益为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 )万元。 A.300 B.320 C.365 D.380 5.商品销售附有退回条件的,如果不能对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计时,则确认收入的时点 ( )

A、发出商品时 B、购货方承认付款时 C、收到货款时 D、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 6.在售后回购方式下,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内分期计入( )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7.企业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如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劳务收入应当( ) A、在开始提供劳务时确认 B、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 C、在完成劳务时确认 D、在收到劳务价款时确认 8.某工业企业2007年3月份发生的费用有:发生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0万元,发生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60万元,支付广告费用40万元,计提短期借款利息40万元,支付固定资产维修费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单项选择题 【劳务收入的计算·单选题】某企业于2×15年11月接受一项产品安装任务,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预计安装期为16个月,合同总收入为200万元,合同预计总成本为158万元。至2×16年年末已预收款项160万元,余款在安装完成时收到,至2×16年12月31日实际发生成本152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8万元。2×15年已确认收入20万元。则该企业2×16年度应确认收入为()万元。 【答案】A 【解析】该企业2×16年度应确认的收入=200×152/(152+8)-20=170(万元)。 【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进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16年6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赊销商品500件,单位售价600元(不含增值税),单位生产成本480元,甲公司发出商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协议约定,商品赊销期为1个月,3个月内乙公司有权将未售出的商品退回甲公司,甲公司根据实际退货数量,给乙公司开具红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退还相应的货款。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合理地估计退货率为10%。退货期满时,乙公司实际退回商品60件,则甲公司实际收到退回商品时应冲减()。 A.主营业务收入36 000元 B.主营业务成本4 800元 C.预计负债7 200元 D.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 120元 【答案】B 【解析】应冲减主营业务收入=10×600=6 000(元),选项A错误;应冲减主营业务成本=10×480=4 800(元),选项B正确;应冲减预计负债=500×(600-480)×10%=6 000(元),选项C错误;应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0×600×17%=6 120(元),选项D错误。 【广告制作的会计处理·单选题】2×15年12月1日,甲公司(广告公司)和乙公司签订合同,甲公司为乙公司制作一个广告片,合同总收入为2 000万元,约定广告公司应在2×16年2月10日制作完成,2×16年2月15日交予电视台。2×15年12月5日,甲公司已开始制作广告,至2×15年12月31日完成制作任务的4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公司2×15年不应确认收入 B.甲公司2×16年应确认收入2 000万元 C.甲公司2×15年应确认收入2 000万元 D.甲公司2×15年应确认收入800万元 【答案】D 【解析】广告制作费应在年度终了时根据项目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甲公司2×15年应确认收入=2 000×40%=800(万元)。 【建造合同收入及减值损失的计算·单选题】某建筑公司于2×16年1月签订了一项总

第十一章 责任成本与成本考核 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责任成本与成本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般应以()作为成本考核指标。 A.可比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指标 B.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完成率 C.标准成本 D.责任成本 2.()是目标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A.成本控制 B.成本考核 C.成本分析 D.成本计划 3.既要对收入负责,又要对成本费用负责的是()。 A.成本中心 B.费用中心 C.利润中心 D.投资中心 4.()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 A.责任成本 B.标准成本 C.定额成本 D.产品成本 5.下列有关责任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B.责任成本是发生在成本中心的成本 C.责任成本只包括可控成本 D.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完全不同 6.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责任中心是()。 A.成本中心 B.利润中心 C.投资中心 D.不确定 7.责任成本考核的关键在于()。 A.编制责任成本预算 B.修订责任成本预算 C.确定成本考核指标 D.评价最终业绩 8.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应以()为重点。 A.责任成本 B.产品成本 C.变动成本 D.可控成本 9.下列有关可控成本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成本的可控性是就特定的责任中心、特定的期间和特定的权限而言的 B. 某项成本对某责任中心是可控的,但对另一责任中心却是不可控的 C. 有些成本在这个时间是可控的,而在另一个时间可能是不可控的 D.下一级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往往是上一级责任中心的不可控成本 10.目标成本责任制的核心是()。 A.责、权、利相结合

B.并借以控制和降低各种产品的生产 C.明确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 D.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预算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全面地审核和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主要区别是()。 A.成本核算的对象不同 B.成本核算的原则不同 C.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同 D.成本核算的目的不同 E.成本信息来源不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责任中心所计量和考核的责任成本必须是可控成本 B.责任中心发生的成本都是可控成本 C.可控成本是相对于不可控成本而言的 D.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划分是绝对的 E.可控成本是对责任中心进行成本考核的主要依据 3.成本考核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A.编制责任成本预算 B.计算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 C.修订责任成本预算 D.确定成本考核指标 E.进行业绩评价 4.责任中心具有的特征是()。 A.拥有适当的经营决策权 B.承担与其经营权相适应的经济责任 C.建立与责任相配套的利益机制 D.局部利益必须与企业整体利益相一致 E.一般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种类型 5.下列有关责任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责任中心,不论层次高低、所负责任大小,都要考核其责任成本。 B. 责任成本是企业目标成本管理的核心 C. 责任成本是指由特定的责任中心所发生的耗费 D. 责任成本的核算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 E. 责任成本预算应按各责任中心的预定业务量进行编制,并按实际发生的业务量进行调整 6.将责任中心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依据是()。 A.规模大小 B.费用多少 C.控制区域 D.权责范围 E.业务量 7.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A. 原始成本信息是相同的 B. 加工整理的主体是相同的 C. 责任成本控制的有效与否将直接影响产品成本的耗费水平 D.两者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