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毒理学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毒理学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系统(living systems)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biologic mechanisms)、安全性评价(safty evaluation)与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的科学。

(二)研究内容

毒理学两个基本功能:检测理化因素产生的有害作用的性质(危害性鉴定功能)

评价在特殊暴露条件下出现毒性的可能性(危险度评价功能)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

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从整体实验到替代实验,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试验的方法。

第二章毒理学基本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机体所致的不良或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外源化学物作用于生物体的毒效应谱,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1)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2)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3)亚临床改变,4)临床中毒,5)甚至死亡。适应:机体对一种通常能引起有害作用的化学物显示不易感性或易感性降低。

速发性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次暴露后的短时间内所引起的即刻毒作用。

局部毒作用:某些外源化学物在机体暴露部位直接造成的损害作用。

可逆或不可逆作用:停止暴露后可逐渐消失的毒作用/毒作用继续存在。

超敏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免疫反应。

特异质反应: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一种遗传性异常的反应性。

选择性毒性产生的原因:

(1)物种和细胞学差异(细菌、青霉素)

(2)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百草枯、肺)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磺胺类药物的发明)

(4)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肝、肾再生能力强,脑、神经

靶器官(target organ):外源化学物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的器官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特点:

一种毒物可以有几个靶器官,不同的毒物可以作用于同一个或同几个靶器官。

在同一靶器官产生相同毒效应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又称生物学标记或生物学标志物,是针对通过生物学屏障并进人组织或体液的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它们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采用的检测指标。

通常把生物学标志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和易感性标志。

暴露生物学标志: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效应生物学标志: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易感生物学标志: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剂量:机体接触化学毒物的量或给予机体化学毒物的量。

给予剂量: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内剂量(吸收剂量):已被吸收进入体内的量。

暴露特征是决定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暴露特征包括暴露途径和暴露期限及暴露频率。

染毒期限包括急性、亚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实验。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可统称为重复染毒试验。

量反应(graded response),属于计量资料,有强度和性质的差别,可用某种测量数值表示。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属于计数资料,没有强度的差别,不能以具体的数值表示,而只能以“阴性或阳性”、“有或无”来表示。

剂量-效应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现称剂量-量反应关系(grad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

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现称剂量-质反应关系(quantal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剂量-量反应关系和剂量-质反应关系统称为剂量-反应关系,是毒理学的重要概念。化学物质的剂量越大,所致的量反应强度应该越大,或出现的质反应发生率应该越高。剂量-反应关系是受试物与机体损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

实验研究(微观):用实验为人类提供剂量-效应(反应)关系等资料,结合人群接触水平对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性评价。

* 体内实验* 体外实验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受控的临床研究毒理学体内试验毒理学体外试验

优点真实的暴露条件

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测定在人群的作用

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

在人群中测定反应

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

能测定效应的强度易于控制暴露条件

能测定多种效应

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如:性别、年龄、遗传特征等和其他调控因素饮食等)

能评价机制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

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如:机制,代谢)

人力物力花费较少

缺点耗资、耗时多

(多为回顾性),无健康保护

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

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

测定指标较粗(发病率,死亡率) 耗资多

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

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

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

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

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

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

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

化学物质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50是评价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化学物质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越大,其LD50的数值越小。

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

阈剂量: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MIL),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的最低剂量。

安全限值:为保护人群健康,对生活和生产环境和各种介质中与人群身体健康有关的各种因素所规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的限制性量值,在低于此种浓度和暴露时间内,根据现有的知识,不会观察到任何直接和间接的有害作用。制定安全限值的前提是必须从动物实验或人群调查得到LOAEL或NOAEL。

暴露范围(MOE)越大越好。安全范围(MOS)越小越好。

毒作用带(toxic effect zone):是表示化学物质毒性和毒作用特点的重要参数之一,分为急性毒作用带与慢性毒作用带。

急性毒作用带(acute toxic effect zone, Zac):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

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chronic toxic effect zone,Zch):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

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第三章外源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1、生物转运(biotransport):是指在ADME这四个过程中,外源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即都是外源毒物穿透生物膜的过程,且其本身的结构与性质不发生变化。

2、ADME过程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Metabolism)、

排泄(Excretion

3、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指外源毒物的代谢变化过程,即外源化学物形成新的衍生物的过程,所形成的产物结构与性质均发生了改变,所以又称为代谢转化。

4、外源毒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毒物的固有毒性和剂量、毒物到达靶器官的数量以及在靶器官存留的时间。

5、剂量包括外剂量、内剂量和靶剂量;靶剂量指到达靶组织的可与特定器官或细胞交互作用的外源毒物和(或)其代谢产物的剂量,对于外源毒物所致损害作用的性质和强度起决定性作用。

6、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 :是指研究外源毒物的数量在ADME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

7、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特殊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膜动转运)(主要出选择题)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外源毒物顺浓度差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毒物由生物膜浓度较高的一侧向浓度较低的一侧扩散,当两侧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扩散即终止

脂/水分配系数:当一种物质在脂相和水相之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脂相和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

滤过(filtration):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上亲水性孔道的过程;依靠生物膜两侧的渗透压梯度和流体静压的作用。(eg:肾小球、毛细管)

特殊转运(special transport):外源化学物借助于载体或特殊转运系统而发生的跨膜运动。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外源化学物在载体的参与下,逆浓度梯度通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

特点:1、转运系统对于外源化学物的结构具有特异选择性,只有具备某种结构特征的物质才能被转运。2、载体具有一定的容量,存在转运极限。3、使用同一转运系统转运的外源化学物之间可发生竞争性抑制。4、需要消耗能量,代谢抑制剂可以阻断转运过程。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外源毒物,利用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的过程,所以又称为载体扩散;

膜动转运(cytosis transport):胞饮和吞噬:液体或固体外源毒物被伸出的生物膜包围,然后将被包围的液滴或较大颗粒并入细胞内,达到转运的目的,前者称为胞饮,后者称为吞噬,总称为胞吞作用;

8、胃肠道吸收胃肠道是外源化学物的主要吸收途径之一;外源化合物的吸收可发生于整个胃肠道,但主要在小肠;吸收方式: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系统、滤过、胞饮或吞噬

影响因素:1、毒物的理化性质。2、胃肠状况:胃蠕动。3、机体状况:饥饿,病理状态。

9、肝脏的首过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是指经胃肠道吸收的外源化学物通过门静脉首先到达肝脏,进行生物转化后,再进入体循环,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经呼吸道吸收:肺是主要器官;肺泡解剖生理特点;外源毒物经肺吸收迅速,仅次于静脉注射;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体循环而分布全身;

影响因素:1、气态化合物的浓度。2、气态化合物在呼吸道的吸收部位的深浅决定于水溶性。

3、气态化合物在血液中的溶解度。

10、气溶胶毒物经肺吸收的影响因素:粒子大小、水溶性

粒子大小

a) 气溶胶的直径﹥5 μm者多数沉积于鼻咽部;

b) 2μm~5μm沉降于气管、支气管;

c) 1 μm以下的粒子可吸入肺泡吸收入血;

水溶性:溶解度大的易在上呼吸道吸收,溶解度低的气溶胶易到达肺泡被吸收

11、在毒理学中, 有意义的颗粒直径为0.1~10 μm

经皮吸收影响因素:1、化合物本身的理化性质。2、化合物与皮肤接触的条件。

分布:初期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1、组织器官的血流量。2、再分布取决于外源化学物与不同组织的亲和力。3、随着时间推移,分布受到外源化学物经膜扩散速率及其与组织器官亲和力的影响,发生再分布。

12、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称为蓄积。(CO、铅…)

(1) 物质蓄积(DDT存于脂肪,毒性在神经)

(2) 功能蓄积(百草枯存于肺,引起肺水肿)

凡是毒物蓄积的部位均可认为是贮存库,意义:1、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2、成为二次污染源,是慢性中毒的重要条件。

四种贮存库:血浆蛋白贮存库、肝脏肾脏贮存库、脂肪组织贮存库、骨骼贮存库。

13、排泄的主要途径:经肾脏随尿液排出;粪便排出;经呼吸道随同呼出气体排出;其他途径。

14、经肾脏随尿液排泄::

主要排泄机理肾小球滤过

肾小球简单扩散(脂水分配系数高的物质,肾小管重吸收)

肾小管主动转运

其中简单扩散和主动转运更为重要

15、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是指部分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成结合物,并以结合物的形式排出在胆汁中;肠内存在的肠菌群以及葡萄糖苷酸酶,可将部分结合物水解,则使外源化学物又重新被吸收的过程。

毒理学意义:排泄速度减慢、延长生物半减期、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16、生物转运的毒理学意义 1.吸收与毒性:进入体内毒物的量;吸收途径;吸收部位;2.分布与毒性:器官组织中毒物的量;毒物不均匀分布,浓集点可能就是靶器官;蓄积作用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但又是慢性中毒的一个重要条件。3.排泄与毒性:肾脏排泄;肠肝循环

17、代谢解毒: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以后成为低毒或无毒的代谢物的过程

18、代谢活化:一些外源化学物经过生物转化后,毒性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明显增强,甚至产生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现象

最重要的增毒方式:1、环氧化。2、N—羟化。

生物转化酶的基本特性:1、通常都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2、形成家谱式、超家谱。3、包括结构酶和诱导酶。4、某些生物转化酶的结构在不同个体有所差别,即存在多态性。5、某些外源化学物具有一个或多个手性中心,即存在立体异构体,它们的生物转化表现出立体选择性。生物转化酶主要位于内质网(微粒体)和胞液。

I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细胞色素P450酶系(MFO)主要反应类型有:脂肪族与芳香族羟化;环氧化;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杂原子脱烷基;氧化基团转移;酯裂解;脱氢。

(2)黄素加单氧酶(FMO):主要存在肝肺肾微粒体中,以FAD为辅酶。不能在碳位上催化氧化反应。

II相反应:1、葡萄糖醛酸结合、尿苷二磷酸酸葡萄糖醛酸:催化反应的酶是UDP-葡萄糖

醛酸基转移酶(UDPGT)。2、硫酸结合:催化反应的酶是硫转移酶。3、谷胱甘肽结合:谷胱甘肽(GSH)酶是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其底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含有亲电原子;可与GSH发生非酶促反应。4、甲基化反应。5、乙酰化作用。6、氨基酸结合。

毒物代谢酶的诱导和阻遏:

许多外源性化学物可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并伴有活力增强,毒理学意义:诱导的结果:促进其他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使其增强或加速(1)酶诱导可使长期接触毒物时耐受性增强(2)酶诱导能增强毒物的代谢而解毒,也可增强其毒性。

零级速率:毒物在体内某一瞬间的变化速率与其瞬时含量的零次方呈正比。

非线性毒物动力学:体内外源化学物的数量过多,超过了机体的生物转运、转化及蛋白质结合能力时,其消除由一级速率过程转变为零级速率过程的现象。

第四章毒性机制(Mechanisms of Toxicity)

1、毒性机制涉及多个层次和步骤:毒物从接触部位进入血液循环→毒物从血液循环进入靶部位→增毒与解毒作用→毒物引起的靶分子结构改变或功能紊乱超过修复能力或修复本身障碍时,即产生毒性效应。

2、对细胞的损伤机制:1、膜改变;2、细胞骨架改变;

3、线粒体损伤与功能抑制;

4、内质网损伤;

5、ATP及其辅因子耗竭;

6、Ca2+稳态紊乱;

7、DNA损伤和聚ADP-核糖基化作用;

8、溶酶体不稳定;

9、激发细胞凋亡。

3、毒物引起细胞维持功能改变:

中毒性细胞死亡的机制

细胞损伤即由化学物质或其他因素干扰正常细胞自稳态机制而产生的病理性过程。

1、危害细胞存活的原发性代谢紊乱:A TP耗竭;Ca2+蓄积;ROS/RNS生成情况。

ATP耗竭:干扰线粒体A TP合成的化学物有5类。抑制ATP合酶的4种方式:1、直接抑制;2、干扰ADP的传递;3、干扰无机磷化学物;4、剥夺A TP合酶的驱动力。

细胞内Ca2+持续升高:毒物通过促进Ca2+向细胞浆内流或抑制Ca2+从细胞浆外流而引起胞浆Ca2+水平升高。将导致:1、能量储备的耗竭;2、微丝功能障碍;3、水解酶的活化;

4、ROS和RNS的生成。

ROS与RNS的过度产生:氧化还原循环物质和重金属等外源化学物可直接生成ROS与RNS,细胞内高钙也可引起ROS和RNS的过度产生。

线粒体渗透性转变(MPT)及其后果:

(1)坏死。引起线粒体内膜渗透性突然升高的因素:1、线粒体Ca2+摄取;2、△Ψm下降;

3、ROS和RNS生成;

4、ATP耗竭;

5、原发性代谢紊乱。

(2)凋亡。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线粒体途径;死亡受体途径;内质网应急途径。

ATP的利用度决定细胞死亡的形式:1、当仅有极少数线粒体发生MPT时,被溶酶体自吞噬清除,细胞存货;2、当较多线粒体发生MPT时,自吞噬机制被压制,细胞凋亡发生;3、全部线粒体发生MPT,ATP被严重耗竭,凋亡程序被阻止,细胞倾向于坏死。

4、增毒(toxication)或代谢活化: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为终毒物的过程称为增毒。

5、亲电子剂(electrophiles):是含有一个缺电子原子的分子;易与含电子的亲核物共享电子对而发生反应;亲电子剂的形成与多种化学物的增毒作用有关:

6、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指在其外层轨道中含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分子或分子片段; 自由基通过接受或失去一个电子,或由化合物的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特点:①化学性质十分活泼②反应性极高,半减期极短,作用半径短。

7、解毒(detoxication):消除终毒物或阻止终毒物生成的生物转化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解毒可能与中毒竞争同一外源化学物。

8、终毒物:是指与生物靶分子(如受体、酶、DNA、微丝蛋白、脂质等)反应或引起机体生物学微环境改变、导致机体结构和功能紊乱并表现出毒物毒性的物质。

第五章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化学物因素:

构效关系与定量构效关系

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的毒性:对位大于邻位大于间位。

理化性质:脂/水分配系数;大小;挥发性;气态物质的血/气分配系数;比重;电离度和荷电性。

个体间在化学物代谢中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酶的多态性。

1、化学结构取代基的影响:取代基的影响、异构体和立体构型、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分子饱和度

2、化合物的联合作用(joint action ):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产生的交互毒性作用。

有五种类型: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加强作用、拮抗作用

拮抗作用的机制可以是功能拮抗、化学拮抗或灭活、处置拮抗、受体拮抗。

第六章外源性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

第一节急性毒作用

一、概述

(一)急性毒性的概念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

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接触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源化合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二)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以及其他的急性毒性参数,通常以LD50为最主要的参数,并根据LD50值进行急性毒性分级。

2、通过观察动物的中毒表现、毒作用强度和死亡情况,初步评价毒物对机体的毒效应特征、靶器官、剂量-反应(效应)关系和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性。

3、为后续的重复剂量、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试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4、为毒理学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二、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的要点

急性毒性替代试验:1、固定剂量法;2、急性毒性分级法;3、上-下移动法。

急性毒性试验的观察和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中毒体征及发生过程、体重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死亡情况和时间分布等。

LD50试验的意义(LD50的价值):1、LD50标准化药物毒作用强度,评价药物对机体毒性的大小,比较不同药物毒性的大小;2、计算药物的治疗指数,药效剂量和毒性剂量的距离;

3、为后续的重复给药毒理学试验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

4、通过比较不同途径的LD50值,获得生物利用度的信息;

5、试验结果可用来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为临床毒副反应提供监测参考。局限性:1、评价新药或化学物时,给予有效的信息较少,实用性有限。2、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很多。3、物种差异对LD50影响大。4、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消耗的动物量大。

(二)急性毒性试验设计原则

(1)经口(胃肠道、灌胃)染毒:

?空腹

?灌胃后2-3 h复食

?灌胃的体积不超过体重的1-2%:小鼠为0.1- 0.5ml/10g较合适;大鼠通常用0.5-1.0ml/100g;家兔为10ml/2kg体重,狗不超过50ml/10kg 。

(2)经呼吸道接触吸入接触分为两种方式

?静式吸入

?动式吸入

挥发性化学物质的浓度:

C=(a×d)/L×1000×1000

C:设计化学物质浓度,mg/m3;

a:依设计应该加入化学物质的体积,ml;

d:受试化学物质的比重,g/ml;

L:染毒柜体积,L。

(3)经皮肤染毒

?研究外源化学物经皮肤吸收应当尽量选择皮肤解剖、生理与人类较近似的动物为对象,目前多选用家兔和豚鼠。

?但由于研究化学物经皮肤吸收的毒性(求经皮LD50) 所需的实验动物较多,使用家兔、豚鼠不够经济,也常用大鼠代替。

经皮肤染毒程序

给予受试物前24h,确定受试部位

机械或化学脱毛面积10%~15%体表面积

检查去毛部位有无异常现象

单位体重相同容积染毒,接触时间与人实际接触该化学物的时间相仿

(4)注射染毒

对注射药品或需作比较毒性观察的药品进行毒性试验以及某些毒作用机制和毒代谢动力学研究中采用。

急性毒性试验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进行分级。

第二节局部刺激试验

蓄积作用(accumulation):外源化学物连续反复地进入机体,且吸收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排出的速度或总量,化学物质可能在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

物质蓄积(material accumulation):反复多次接触化学毒,可以用分析方法测出体内物质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

功能蓄积(functional accumulation)或损伤蓄积(damageaccumulation):长期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后,机体内虽不能测出其原型或代谢产物,却出现了慢性毒性作用。

第三节短期、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

短期重复剂量毒性作用:实验动物或人连续接触外源性化学物14-30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亚慢性毒性作用: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时间(相当生命周期的1/10)接触外源性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慢性毒性作用:实验动物或人连续较长时间(接近生命周期)接触外源性化学物所产生的中毒效应。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1、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的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了解其毒性机制。

2、观察长期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3、研究重复接触受试物毒性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从初步了解到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和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小剂量(LOAEL),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提供参考值。

4、确定不同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效应的差异,为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

5、亚慢性为以后的试验作指标筛选。

亚慢性毒性的研究方法

1、实验动物的选择

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择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

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被选择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急性毒性试验常用大鼠、小鼠、狗

○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常用大鼠、狗

○皮肤刺激试验和致敏试验常用兔豚鼠

○眼刺激试验常用兔

○遗传毒理学试验多用小鼠

○致畸试验常用大鼠、小鼠和兔

○致癌试验常用大鼠和小鼠

○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常用母鸡

2.染毒方式与染毒期限

?尽量选择和人类接触途径相似的方式。

?与预期进行的慢性毒性作用研究的接触途径相一致。

?口、呼吸道、皮、静脉(药物)。

染毒方式

?经口染毒

?经口染毒途径:灌胃法、喂饲法、胶囊法

?大小鼠建议灌胃,犬胶囊法或灌胃法。

?受试物掺入饲料的最大量有严格的规定,30天试验不得超过10g/100g饲料,亚慢性

90天试验不得超过8g/100g饲料,慢性试验不得超过5g/100g饲料,否则会影响动物的营养状况,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亚慢性毒性试验每日染毒的时间应保持一致,一般在每日上午进行,给药后喂食

?经呼吸道染毒

?通常每日2-6h。

?工业毒物可以缩短至1h,环境污染物可延长至8h。

?经皮染毒

?每天6h,每周对染毒部位脱毛一次。

?经静脉注射染毒

?长期操作实施困难,必要时可用腹腔替代。

3.观察指标

系统尸解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脏器系数 (称脏/体比值):是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以100g体重计。如肝/体比:即(全肝湿重/体重)×100。

此指标的意义是实验动物在不同年龄期,其各脏器与体重之间重量比值有一定规律,若受试化学物使某个脏器受到损害,则此比值就会发生改变,可以增大或缩小。

慢性毒性作用

1.染毒途径和期限

a)染毒途径

?染毒途径和人类实际接触相似的途径

?实际工作多经口染毒,一般每周5-6天。

?长期呼吸道染毒需动式吸入染毒

b)染毒期限

?根据实验要求和动物物种。

?工业毒物6个月或更长,环境毒物、食品要求1-2年。工业毒物的试验通常每日吸

入4~6小时;环境污染物一般要求每日吸入8小时或更长。

?观察致癌时,最好接近预期寿命,终生染毒。

2.观察指标

?检查项目

?一般性指标

?实验室检查

?病理学检查(最客观)

?其他特异性指标

?以亚慢性毒性实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优先其筛选出来的敏感或特异

性指标。

?为研究毒性的迟发性、可逆性,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停止染毒后继续观察1-2月。3.慢性毒性试验的注意事项

1、重视实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需要选择具有丰富长期毒性实验经验的专业化人才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全面管理。参加实验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尤其是对每天灌胃或静脉给药等风险较大的操作,应排除一切出现操作失误的可能性。

2、合理的实验设计:剂量设计是长期重复毒性试验成败的关键。剂量设置应能得到如下结果:足够高的剂量以能观察到受试物的毒性作用,动物死亡率不能超过10%,如果是阴性结果,剂量设计必须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否则,应该谨慎做出结论。

3、实验动物环境的要求:实验动物的饲养和实验环境标准化十分重要。正规的毒理学实验一般要求在经GLP认证的科研单位进行。

4、检测条件的控制:仪器设备、试剂的选购、安装、保管、维护、校正,到检测方法、样品处理等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制定,经常性的室间和室内质控,操作人员的培训等均要纳入科学的管理之中。

第七章致突变作用

1、突变(mutation) 是指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变异。

2、致突变作用或诱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因子引起细胞

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同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简单地说,突变的发生及其过程即为致突变作用。

3、遗传毒性: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

不同效应。

4、遗传负荷:物种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5、诱发突变的类型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a)碱基置换(base—pair substitution):指某一碱基配对性能改变或脱落所致的突变。

b)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 :指发生一对或几对(3对除外)的碱基减少或增

加,以致从受损点开始碱基序列完全改变,形成错误的密码,并转译成为不正常的

氨基酸。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CA

c)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 aberration)

d)染色体型畸变(chromosome aberration)

染色体结构异常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数目改变

e)非整倍体和多倍体(aneuploidy and polyloid)

6、DNA损伤与突变

a)碱基损伤

诱导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主要靶分子为DNA,而诱导非整倍体和多倍体的靶部位常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成分,如纺锤丝。

碱基错配:主要物质:亲电子化合物。

烷化剂(alkylating agent)是对DNA和蛋白质都有强烈烷化作用的物质。

烷化作用指烷化剂提供甲基或乙基等烷基与DNA共价结合的过程。

AP位点:丧失碱基的DNA留下了一个无嘌呤或无嘧啶的位点,通常称AP位点。如果不正确的碱基插入AP位点,可引起突变,大部分是颠换。

鸟嘌呤的O-6位被烷化常引起碱基错配,由原来的G:C转换为A:T(上图),并常诱发肿瘤。

鸟嘌呤的N-7位发生烷化后可导致鸟嘌呤从DNA链上脱落,称为脱嘌呤作用,致使在该位点上出现空缺,形成AP位点;偶然在复制时,随机配一个碱基,导致转换或颠换;多功能烷化剂,导致染色体或染色单体断裂。

DNA损伤的类型:加合物形成;键断裂;交联;嵌入。

b)DNA链受损

1. 二聚体的形成:当细胞或机体受到紫外线刺激,会使DNA发生化学变化,其主要产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4-6)光产物。可阻止DNA的复制,并引起细胞死亡。

2. DNA加合物(DNA adducts)形成:活性化学物与细胞大分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稳定复合物,很难用一般的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使其解离。

3. DNA-蛋白质交联物(DNA-Protein crosslinks,DPC)形成:它是致突变物对生物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重要的遗传损害,也是一种稳定的共价结合物。

7、细胞分裂过程的改变与突变

8、观察项目的选择:

1.观察的效应终点类型

i.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可直接反映外源毒物的致突变性,是评价外源毒物致突变性唯一可靠的方法。还有许多试验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不反映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分离异常,而仅反映致突变过程中发生的其他事件。因此,将试验观察到的现象所反映的各种事件统称为遗传学终点(genetic endpoint)。

遗传学终点分为4类:

①DNA原始损伤(形成加合物,断裂,交联);②基因突变;

③染色体畸变;④染色体组畸变。

2.成套的观察项目

关于遗传毒理学成套观察项目中哪些试验可入选的原则有:

①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应包括4种类型的遗传学终点。

②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的哺乳细胞、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等。

③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

④应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

通常,对于一种受试物应当先用原核细胞或体细胞的体外试验按遗传学终点合理配套进行试验,并对有阳性结果的遗传学终点验证其在体内的真实性,再行选用生殖细胞致突变试验进行遗传危害的评价。

机体对DNA损伤有修复机制。

1、直接修复(遗传物质的高度保真原因):(1)光复活;(2)“适应性”反应。

2、切除修复:切除核苷酸修复(NER),切除碱基修复(BER)。

核苷酸切除修复(NER):4个基本步骤:(1)糖基化酶;(2)插入酶;(3)DNA聚合酶;(4)DNA连接酶。NER和BER是化学损伤的主要修复方式。

碱基切除修复(BER)由DNA糖基酶作用于受损的DNA,该酶可识别异常的碱基,通过切除碱基与脱氧核糖连接的键,使受损的碱基脱落,产生一个无嘌呤或无嘧啶位点即AP 位点。

致突变试验的目的:评定外来化合物对体细胞及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对遗传危害性作出初步评价,并预测其致癌可能性。

将致突变试验的观察终点称为遗传学终点:4种。(1)基因突变;(2)染色体畸变;(3)染色体组畸变;(4)DNA原始损伤。

入选遗传毒理学成套观察项目的原则:(1)一组可靠的试验系统应包括每一类型的遗传学终点。(2)通常的实验材料有病毒、细菌、真菌、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植物、昆虫及哺乳动物等。(3)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配合,体内试验接近实际情况,但由于毒性动力学或其他原因,有时会漏检致突变物。

9、常用的致突变试验:(一)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常用菌株有鼠伤寒沙门菌和大肠杆菌。

Ames试验采用鼠伤寒沙门菌组胺酸缺陷型突变株作为指示微生物,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性的试验。其原理是人工诱变的突变株在组胺酸操纵子中有一个突变,突变的菌株必须依赖外源性组胺酸才能生长,而在无组胺酸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缺乏组胺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

正向突变指野生型基因失活的突变。最常用的基因座是hprt和tk,其产物是次黄嘌呤鸟嘌呤转磷酸核糖基酶(HPRT)和胸苷基酶(TK)。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是利用突变体的测试菌株,观察受试物能否纠正或补偿突变体所携带的突变改变,判断其致突变性。常用的菌株有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大肠杆菌(E. Coli)。

(二)微核试验: 微核(Micronucleus ,MN)的产生与染色体损伤有关

ⅰ微核是指位于生物细胞的细胞质中独立于主核,直径小于主核1/2O~1/3,完全与主核分开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微小核。

ⅱ它可以是整条染色体,也可以是染色体断片,染色性与主核一致,其中部分微核具有DNA 复制能力。微核是由于外界损害因素使染色体发生断裂,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不能随有丝分裂进入子细胞,而导致染色体丢失或断裂,从而形成一个或数个小核。

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NT)是观察受试物能否产生微核的试验。其主要可检出DNA 断裂剂和非整倍体诱变剂。

S9:S9指经酶诱导剂处理后制备的肝匀浆,再经9000g离心分离所得上清液,加上适当的缓冲液和辅助因子。

10、致突变试验的质量控制:设立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盲法观察;资料的统计学分

析;试验结果的重现性;

11、评价总原则:实验质量控制;剂量设计是否达到要求;与对照比较有无显著性差异。

第八章外源化学物致癌作用

1、化学致癌过程:引发阶段,促进阶段、恶性进展阶段。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

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为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引发阶段的主要特征

:不可逆;

所引发的“干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法识别;

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固定突变”;

剂量-反应关系良好,但很难测定的阈值,无可测定的最大反应;

存在自发启动的引发作用(内源性);

对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其他化学因素敏感;

引发剂的强度以经一定的促长阶段后发生的癌前病变来定量。

促长阶段的主要特征

可逆(基因表达、细胞水平);

促长剂的有效性仅出现在引发作用之后;

促长细胞群(promoted cell population) 的存在取决于促长剂的持续存在;

内源性促长剂可起“自发”促长作用;

剂量-反应显示有可测定的阈值,有可测定的最大效应;

对饮食和激素等因素敏感;

以能否有效的扩大引发细胞群来确定促长剂的相对强度。

促进剂特点:器官特异性;物种特异性;具有阈剂量;是一个可逆过程;受体介导起作用。进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不可逆;

核型不稳性性导致细胞基因组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有可测定的和/或形态学可描述的细胞基因组的改变;

进展的早期阶段,已改变的细胞对环境因素敏感;

可见良性和/或恶性肿瘤;

促进展剂可使已促长的细胞进入该阶段;

可以发生自发的进展作用。

主要表现为:自主性和异质性增加、生长加速、侵袭性加强、出现浸润和转移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在肿瘤细胞中发现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的现象可作为整个基因组中DNA复制错误增多的一种指标,是肿瘤细胞基因不稳定性一项灵敏的生物学标志。

启动与促进剂关系特点:1、启动之后,促慢性作用可引起肿瘤;2、启动剂单独不引起肿瘤;

3、只有促进剂无启动剂不引起肿瘤;

4、二者先后顺序很重要;

5、启动剂不可逆改变,早期为可逆的。

2、化学致癌作用机制两种学说:

体细胞突变致癌学说

(一)DNA加合物、蛋白质加合物、DPC:(二)DNA修复与致癌过程:

变异一般发生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增变基因。(三)癌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非突变致癌学说:(四)基因表达调控异常与肿瘤的发生

3、(一)DNA加合物:许多致癌物是亲电剂与生物大分子(如DNA)结合→形成加合物→造成DNA损伤部分细胞恶性转化→肿瘤;

DNA加合物在化学致癌作用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引起肿瘤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DNA修复与化学致癌:正确修复:受损的DNA完全回复原有的结构与功能,不发生突变;

错误修复:经修复的DNA部分仍可能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缺陷,细胞虽能生存,但出现突变。

(三)癌基因、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

(四)基因调控异常:表观遗传学调控失调;细胞异常增生;免疫抑制;内分泌激素失衡;过氧化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抑癌基因p53和Rb的失活以及端粒酶的激活是人体细胞获得永生化的必要条件,即“端粒假说”。

根据化学致癌物引起癌变的机制或模式,可将化学致癌物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和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

遗传毒性致癌物:进入细胞后与DNA共价结合,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癌变的化学物质。分为直接与间接致癌物和无机致癌物。间接又有前致癌物、近致癌物和终致癌物。表观遗传毒性致癌物

以灵敏度和特异性两个指标来衡量试验的可靠性。

在哺乳动物致癌试验中,以癌前病变为最终观察点。

5、IARC将化学物对人类致癌性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报告)和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资料分为四级(2002):1级,对人类是致癌物;2级,对人类是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3级,对人的致癌性尚不能确定的物质。(497种);4级,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1种)

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1、畸形(malformation):指出生前因素引起发育生物体的严重的解剖学上形态结构的缺陷(异常)。

2、畸胎(terate):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3、致畸性(teratogenicity)和致畸作用(teratogenic effect):均指在妊娠期(出生前)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后代结构畸形的特性或作用。(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后立即可被发现)

4、致畸物或致畸原(teratogen):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化学物。

变异:是由遗传和遗传外因素控制的外观变化,或由于分化改变而引起的差异。

5、胚胎毒性(embryotoxicity):通常是指外源性因素造成的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的所有的毒性。表现为:胚胎期染毒而出现畸胎、生长迟缓、着床数减少和吸收胎,也偶有晚死胎

6、胚体-胎体毒性:外源性理化因子对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时的有害影响叫胚体毒性,对孕体器官形成期结束之后的有害影响叫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

6、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出现的有害作用。具体表现可分为:

生长迟缓:即胚胎与胎仔的发育过程在外源化学物影响下,较正常的发育过程缓慢。

致畸作用:由于外源化学物干扰,活产胎仔胎儿出生时,某种器官表现形态结构异常。

功能不全或异常:即胎仔的生化、生理、代谢、免疫、神经活动及行为的缺陷或异常。

胚胎或胎仔致死作用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在胚胎或胎仔发育期间对胚胎或胎仔具有损害作用,并使其死亡。

出生缺陷:指婴儿出生前即已形成的发育障碍,包括畸形和功能缺陷。

最容易引起畸形的阶段是器官形成期。

7、着床前期发育毒性

从受精算起,到完成着床之前(人类为11-12天,啮齿类动物为前6天)

通常是未分化细胞受化学毒物损伤而致胚泡死亡,即着床前丢失

也有着床前接触毒物导致畸形的例子,如甲基亚硝脲致小鼠神经管畸形和腭裂

器官形成期:

器官形成期是发生结构畸形的关键期,也叫致畸敏感期。大多数器官对致畸作用有特殊的敏感期,即所谓的时间“靶窗”。

胎儿期:

胎儿期外源化学物的不良作用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特异的功能障碍、经胎盘致癌,偶见死胎。

典型致畸作用的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比较大。

从NOAEL到胚胎死亡剂量之间的剂量范围叫致畸带。越宽危险性越大。

8、(一)母体因素对发育毒性的影响

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是指外源毒物在一定剂量下,对受孕母体产生的损害作用

具体表现:

影响发育的母体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疾病、营养、应激等,也可以通过胎盘毒性影响发育。

(二)母体毒性与发育毒性的关系

?母体毒性作用与致畸作用关系

?具有发育毒性,但无母体毒性出现。(如:沙利度胺,最危险)

?出现发育毒性的同时也表现母体毒性。(不具有特定致畸作用机理,但可破坏母体正常生理稳态。)

?仅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

?在一定剂量下,既不呈现母体毒性,也未见致畸作用。

胎儿酒精综合症(FAS)

12、反应停的代谢活化产物引起胚胎细胞的粘联受体下调,阻碍发育过程中细胞与细

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扰了细胞之间的通讯从而导致肢芽结构异常

13、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试验与评价:

动物发育毒性试验:三段生殖毒性试验分别为:

I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II段:胚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III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围生期毒性试验)

14、外源化学物发育毒性的评价

?结果评定

?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即根据出现的畸形总数,计算每个活产幼仔出现的畸形平均数。

?畸形出现率:即作为畸胎的幼仔在活产幼仔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

?母体畸胎出现率:即出现畸形胎仔的母体在妊娠母体总数中所占的百分率。

15、致畸作用机理:Wilsom(1977)提出了畸形发生的9种机制,包括突变、染色体断

裂、有丝分裂改变、改变核酸完整性或功能、减少前体或底物的补给、减少能源支持、改变膜特性、渗透压不平衡和酶抑制作用

近年来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胚胎有代偿机制弥补外源性化学物的影响,但是,是否产生畸形依赖于在致病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在损伤和修复之间的平衡。

第十三章免疫毒理学

免疫毒性特点:1、对比其他更为敏感;2、免疫系统对外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的复杂性;3、对各器官免疫毒性反应的不一致性;4、个体差异大。

1、外源性化学物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外源性化学物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免疫抑制、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

2、免疫抑制

外源化学物免疫抑制的主要表现:外源化学物免疫抑制的结果是宿主抵抗力降低,主要表现为抗感染能力降低和肿瘤易感性增加。

3、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亦称变态反应(allergy)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病理损伤为主的异常特异性免疫应答。

4、(三)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

新药免疫毒性评价项目:免疫抑制、超敏反应、自身免疫、免疫原性、不良免疫刺激。

毒理-人卫版第五版毒理学名解和知识点

毒理学基础 名词解释: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或人)一次或24小时内接触多次一定剂量外源化学物后在短期内所产生的毒作用及死亡。 蓄积: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超过代谢与排泄的速度,以相对较高的浓度富集于某些组织器官的现象。 致突变性(mutagenicity):指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在一个试验群体中突变率可以定量检测。 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广义概念是外来因素,特别是化学物引起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能力,而且此种改变可随细胞分裂过程而传递,突变是致突变作用的后果,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突变(mutation):遗传结构本身的变化即引起的变异称为突变。突变实际上是遗传物质的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可分为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自发突变是在未知因素作用下、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突变,发生率低、发生过程长,与物种进化有关;诱发突变是指认为的造成突变。 遗传毒性(genetic toxicity):指对基因组的损害能力,包括对基因组的毒作用引起的致突变性及其他各种不同效应。 遗传毒理学(genetic toxicology)研究化学性和放射性物质的致突变作用以及人类接触致突变物可能引起的健康效应。 基因库(gene pool):指某一物种在特定时期中能够将遗传信息传至下一代的处于生育年龄的群体所含有的基因总和。 遗传负荷(genetic load):指一种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以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化学致癌作用(chemical carcinogensis):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或诱导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类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发育毒理学(developmental toxicology):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胚胎毒性:分为胚体毒性和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胚体毒性(embryotoxicity):外源性理化因子对孕体着床前后直到器官形成期结束时的有害影响叫~。?胎体毒性或胎儿毒性(fetoxicity):对孕体器官形成期结束以后的有害影响叫~。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指出生前后接触有害因素,子代个体发育为成体之前诱发的任何有害影响。 母体毒性(maternal toxicity):是指化学毒物对妊娠母体的有害效应,表现为增重减慢、功能异常、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在发育毒性试验中常用母体增重减缓和死亡率来表示。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是现代毒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毒理学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参考剂量(RfD)和参考浓度(RfC):为日平均暴露剂量或浓度的估计值,人群终生暴露于该水平,预期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的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以忽略。 基准剂量(BMD):是依据动物试验剂量-反应关系的结果,用统一的统计学模式求得的引起一定比例(通常定量资料为10%,定性资料为5%)动物出现阳性反应剂量的95%可信限区间的下限值。 第五章毒作用影响因素 ★毒作用影响因素有:1)毒物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机体因素,包括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机体其 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3)暴露因素,包括暴露剂量与内剂量,暴露途径,暴露持续时间,暴露频率等。 4)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季节或昼夜节律,动物笼养。 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如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被称为联合作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2、适应的主要表现: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组织或器官的萎缩还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注意与发育不良、未发育的区别) 1、分类:①生理性萎缩:多与年龄有关。如青春期胸腺萎缩②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和举例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 恶性肿瘤、长期饥饿→全身器官、组织萎 缩 肾盂积水→肾萎缩 下肢骨折固定后→下肢肌肉萎缩 脊髓灰质炎→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 萎缩 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等萎缩 3.病理变化: 肉眼观: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质地变韧。 镜下观: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数目减少,间质增生,细胞浆内出现脂褐素。 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增多,功能增强。 分类 ①生理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蛋白合成增加,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 ②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病时的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摘除,对侧肾脏肥大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如肢端肥大症 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 分类 生理性:①女性青春期乳腺②病理性:激素或生长因子过多,如乳腺增生病 注:肥大与增生往往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的组织,其组织器官的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化生: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的形成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解三角形 .正弦定理: 2)化边为角: a : b: c sin A : sin B : sin C ? 7 a si nA b sin B a sin A b sin B ' c sin C J c sin C ' 3 )化边为角: a 2Rsin A, b 2Rsin B, c 2Rsin C 4 )化角为边: sin A sin B a ; sin B J b sin C b sin A a c' sin C c ' a b 5 )化角为边:si nA , si nB , si nC 2R 2R 3.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下列两类三角形的问题: ① 已知两个角及任意一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例:已知角B,C,a , 解法:由 A+B+C=180,求角A,由正弦定理a 竺A, 竺B b sin B c sin C b 与c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 的对角,求其他两个角及另一边。 例:已知边a,b,A, 解法:由正弦定理旦 血 求出角B,由A+B+C=180求出角C,再使用正 b sin B 弦定理a 泄求出c 边 c sin C 4. △ ABC 中,已知锐角A ,边b ,贝U ① a bsin A 时,B 无解; ② a bsinA 或a b 时,B 有一个解; ③ bsinA a b 时,B 有两个解。 如:①已知A 60 ,a 2,b 2 3,求B (有一个解) ②已知A 60 ,b 2,a 2.3,求B (有两个解) 注意:由正弦定理求角时,注意解的个数 .三角形面积 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并且都等于外 接圆的直径, 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C 2.变形:1) a b c a sin sin si sin 2R (其中R 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b c sin sinC c 2R 沁;求出 sin C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 bsin A

小学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上册1-3年级)

小学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上册1-3年级) 一年级上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 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

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考研《环境毒理学》简答题知识点总结手写版-环境工程考研适用

第一章 1简述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方法p241-08j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主要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化学性污染物以及一些环境物理因素如噪声、射频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 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1、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集体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包括吸收、分布、排泄等生物转运过程和代谢转化等生物转化过程2、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定方法,即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一般毒性试验(急性、亚急性、慢性实验)、繁殖实验、代谢实验、蓄积实验等3、各种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和有害物理因素对机体的危害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2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p270-10j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动物实验为主,包括体外实验和整体实验俩种基本类型。但动物学实验须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体外实验包括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整体实验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实验。但动物学实验研究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往往不尽一致,假阳性、假阴性、过低或者过高估计毒物潜在危害程度等情况常存在。因此单纯依靠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都是不可靠的,完整的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有机结合起来,用微观研究进行毒性筛选、机理探讨,并为宏观研究提供所学的观察指标,而宏观则为微观提供选题方向,并进行验证对一项具体的研究来讲,如果某种毒性已经被广泛生产或应用,应首先分析对人群的影响,发现对健康损害的迹象,然后用微观实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将这些实验研究结过进一步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中加以验证,再确定病损的因果关系。3什么叫环境毒理学?它是怎样产生的?p259-09w1 环境毒理学是利用毒理学的方法研究环境,特别是空气、水和土壤中已存在或即将进入的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在环境中的转化产物,对人体健康的有害影响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对环境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p271-10w1 环境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正常生存,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同时也是环境医学评价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基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生活居住环境日益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特别是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事件的教训,促使人们进行深入的毒理学研究,以阐明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或几种污染物对生物体得作用及其机理,以致环境毒理学迅速发展为一门毒理的分支学科,成为环境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环境毒理学主要任务是什么?p284-11w3 环境毒理学的主要任务有三点:1、判明环境污染物和其他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不断不要对现有物质进行研究,而且还必须对所有新的化学物质,在普遍应用之前,予以检测。2、探索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即用最灵敏的探测手段,找出环境污染物与机体作用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3、定量评定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确定其剂量—反应关系,为制定环境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6环境毒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p298-12.1 第二章 1简述环境中污染物的转化规律p241-08j2 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污染物的转化。根据其转化形式可以分为:物理转化、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三种类型,物理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蒸发、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蜕变等一种或几种物理过程实现的转化;化学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化学反应过程发生的转化,如: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光化学反应等;生物转化是指污染物通过生物相应酶系统的催化作用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2什么是生物性迁移?如何定量研究生物性迁移?p271-10w2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

病理学各章节重点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四种适应性改变: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1. 五种病理性萎缩:(失去养分压)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压迫性萎缩 2.化生(常考名解):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3.细胞水肿的特点:肉眼观,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新鲜标本色淡,浑浊无光泽。光镜下,弥漫性细胞肿大,胞浆疏松,淡染;轻度为颗粒状物质,重度为气球样变 4.肝脂肪变的特点:肉眼观,肝脏体积增大,边缘钝,颜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水中漂浮感;光镜下,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中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空泡。特染:苏丹3~橘红色,锇酸染色~黑色 5.虎斑心(名解):慢性酒精中毒或缺氧可引起的心肌脂肪变,病变常累及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肉眼表现为大致横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形似虎皮斑纹,故称虎斑心 6.玻璃样变的好发部位(常考):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细小动脉壁 7.坏死的类型和特点:(1)凝固性坏死,多见于心肝脾肾,镜下特点为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仍保存,干酪样坏死,镜下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坏死部位原有组织结构残影消失(2)液化性坏死,多见于脑,骨髓等,镜下特点为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3)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 8.细胞核的变化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必考):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9.坏疽的类型和特点:(1)干性坏疽,常见于动脉阻塞但静脉回流尚畅通的四肢末端(2)湿性坏疽,多发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3)气性坏疽,是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10.坏死的结局(简答/多选):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第二章:损伤与修复 1.按再生能力分类的三类细胞(常考):不稳定细胞(表皮细胞):再生能力强;稳定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潜在较强的再生能力;永久性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再生能力弱或无再生能力, 2.肉芽组织(必考名解):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新鲜的肉芽,故称肉芽组织 3.肉芽组织的作用(问答题):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损伤;机化和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4.肉芽组织的结局(问答题):转化为瘢痕组织。主要标志: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步消失;部分毛细血管官腔闭塞,数目减少;成纤维细胞变为纤维细胞 5.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二期愈合: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淤血的三种原因(常考多选):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心力衰竭 2肝淤血:左心衰竭肺淤血(可见心衰细胞),右心衰竭肝淤血 3.血栓形成的三大条件(必考~多选/简答):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4.栓塞的四种类型:白色血栓,静脉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唯有白色血栓在动脉);混合血栓,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红色血栓,多见于延续性血栓的尾部;透明血栓,微循环小血管内 5.血栓的结局:软化,溶解,吸收;机化,再通;钙化;影响: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变形,广泛性出血

(完整版)解三角形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基础强化(8)——解三角形 1、①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②. 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B>C 则6090,060A C ?≤

小学数学各章节知识点

一年级上册 (一)数一数。多少个。 (二)比一比。长、重、高、近、多…… (三)分一分。分门别类的分组。 (四)认位置前后左右。 (五)认识10以内的数(一) 等于,大于,小于。 (六)认识图形(一) 长方体、正方体、球。 (七)分与合 (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号、减号。5128++=,10532--=,8172+-=。 (九)认识11-20各数。12是一个十,两个一。 (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年级下册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认识图形(二)。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三)认识100以内的数。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竖式计算。 (五)元角分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七)减法: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后再减。 (八)加法: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二年级上册 (一)认识乘法。乘数×乘数=积。2×4读作2乘4。 (二)乘法口诀(一)。1到6的乘法口诀。 (三)认识图形。根据边数,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四)认识除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6÷2,6除以2。被除数÷除数=商。 (五)口诀求商(一)直接用乘法口诀算。 (六)厘米和米。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做线段。 连接两点可以做一条线段。 1米=100厘米 (七)位置和方向。 ● 第几排第几个。 ● 东西南北,地图或平面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八)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乘、除法的竖式计算。 (九)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 (十)观察物体。判断是哪个方位看到的或拍到的。 (十一)统计和可能性。摸球。可能,不可能,一定。 二年级下册 (一)有余数的除法 (二)认数。 10个10是100,10个100是一千。4个百,2个十,9个一:429。 (三)分米和毫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四)加法。 (五)认识方向。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毒理学基础知识点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个体中发生的量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基本类型是S形曲线。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质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替代法又称“3R”法: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的数量和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毒效应谱: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作用的类型:①速发性或迟发性作用; ②局部或全身作用;③可逆或不可逆作用;④超敏反应⑤特异质反应。 急性毒作用带:为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ac=LD50/Limac。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窄,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小。 慢性毒作用带:为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表示为:Zch= Limac /Limch。Zch值大,说明Limac 与Limch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反之,则说明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小。 选择性毒性:水平:可发生在物种之间、个体内(易感器官为靶器官)和群体内(易感人群为高危人群三个水平。原因:①物种和细胞学差异;②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③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亲和力的差异;④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物质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 毒性和毒效应的区别:毒性是化学物固有的生物学性质,我们不能改变化学物的毒性。毒效应是化学物毒性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体健康有害作用的表现,改变条件就可能影响毒效应。 ADME过程:吸收: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的接触部位透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的过程。分布:是指外源化学物吸收后随血液或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过程。代谢。排泄:外源性化学物及代谢产物由机体向外转运的过程,是机体中物质代谢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①流行病学研究:优:真实的暴露条件;在各化学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测定在人群的作用;表示全部的人敏感性。缺:耗资、耗时多;无健康保护;难以确定暴露,有混杂暴露问题;可检测的危险性增加必需达到2倍以上;测定指标较粗。②受控的临床研究:优:规定的限定暴露条件;在人群中测定反应;对某组人群(如哮喘)的研究是有力的;能测定效应的强度。缺:耗资多;较低浓度和较短时间的暴露;限于较少量的人群(一般<50);限于暂时、微小、可逆的效应;一般不适于研究最敏感的人群。③体内试验:优:易于控制暴露条件;能测定多种效应;能评价宿主持征的作用;能评价机制。缺:动物暴露与人暴露相关的不确定性;受控的饲养条件与人的实际情况不一致;暴露的浓度和时间的模式显著地不同于人群的暴露。④体外试验:优:影响因素少,易于控制;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人力物力花费较少。缺:不能全面反映毒作用,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价的最后依据;难以观察慢性毒作用。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毒性的机制并举例:吗啡: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箭毒生物碱:引起呼吸肌麻痹;呋喃妥因:介导的氧化损伤;多柔比星:细胞毒药物对肺泡的直接损害;胺碘酮:细胞内磷脂的沉积;紫杉醇:介导P物质的释放;环磷酰胺:致癌变作用。 常用的致突变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分析、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SC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显性致死试验、程序外DNA合成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o .

毒理学重点整理知识点

绪论(课件) 1.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的区别 1.1.概念不同。 食品安全是种概念,食品卫生也是属概念。 1.2.范围不同。 食品安全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的安全。 食品卫生通常并不包含种植养殖环节的安全。 1.3.侧重点不同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 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2.什么是毒理学? 2.1.传统定义: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2.现代定义:研究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危险度评价和危险度管理的 综合学科。 3.常用食品毒理学研究方法 3.1.从方法学来分 3.1.1.微观方法 利用生物化学、细胞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从细胞水平甚至分子水平观察到多方面毒性作用现象,其中包括一些极微小的毒作用表现。 3.1.2.宏观方法 研究人的整体以至于人的群体与毒物相互作用的关系。 3.2.根据采用方法的不同 3.2.1.体内试验 实验对象采用哺乳动物检测外源化学物的一般毒性,躲在整体进行。 3.2.2.体外实验 利用游离器官、培养的细胞或细胞器进行研究。多用于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急性毒性作用的初步筛检、作用机制和代谢转化过程的深入观察研究。 4.毒理学有哪几个研究领域? 4.1.主要领域 4.1.1.描述毒理学 4.1.2.机制毒理学 4.1.3.管理毒理学 4.2.其他领域 4.2.1.法医毒理学 4.2.2.临床毒理学 4.2.3.环境毒理学 4.2.4.生态毒理学 4.3.毒理学分支 4.3.1.靶器官毒理学 4.3.1.1.肺(呼吸系统)毒理学 4.3.1.2.血液(造血系统)毒理学 4.3.1.3.免疫系统毒理学 4.3.1.4.生殖和内分泌系统毒理学 4.3.1. 5.神经系统与行为毒理学 4.3.1.6.肝与胃肠道毒理学 4.3.1.7.肾毒理学 4.3.1.8.皮肤毒理学、眼毒理学…… 4.3.2.以机制研究为基础的毒理学 4.3.2.1.分子毒理学 4.3.2.2.细胞毒理学 4.3.2.3.遗传毒理学 4.3.2.4.生化毒理学 4.3.2. 5.受体毒理学…… 4.3.3.根据研究对象和科学领域的不同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 1. 适应性反应的的常见形态学类型是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2. 萎缩的分类:萎缩分为生理性和非生理性萎缩两类。病理性萎缩 按其发生原因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脂肪〉肌肉〉肝、肾〉心、脑)②压迫性萎缩③失用性萎缩④去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⑥老化和损伤性萎缩 3. 肥大根据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可分:内分泌性肥大和代偿性肥大 4. 鳞状上皮化生简称磷化,最常见的是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化生为 鳞状上皮 5. 细胞水肿(水变性)好发于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实质性器官 6. 脂肪变多发生于肝细胞 7. 玻璃样变常可分为: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细胞内玻璃样变、 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8. 脂褐素又称消耗性色素或老年色素,在细胞中常常位于核周围或 核的两端为黄褐色的细颗粒 9. 细胞死亡有两种类型:坏死和凋亡 10. 坏死的基本病变:细胞核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大 致可表现为三种形式: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11. 坏死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纤维素样坏死 12. 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析出、机化包裹、钙化 13. 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特征:细胞皱缩、染色质凝聚、凋亡小体形成、

邻近细胞吞噬、质膜完整 14. 病理性钙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15. 人体的细胞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分为三类: 不稳定细胞:体腔、体表、自然管道、淋巴造血细胞 稳定细胞:肝、胰、汗腺、肾小管上皮细胞 永久细胞:神经元、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 16. 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成分):肉眼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形 似鲜嫩的肉芽;镜下: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平行排列,新生的纤维结缔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网之间,多少不等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核淋巴细胞等炎细胞散在其中 17. 肉芽组织的功能:填补缺损、抗感染保护创面、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18. 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区别 19. 血栓形成条件:心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包括血流缓慢和涡 流形成,血液凝固性增高 20. 血栓的类型:白色血栓,混合血栓,红色血栓,透明血栓 21. 血栓栓塞是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肺动脉栓塞95%以上来自下肢深部 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尔可来自盆静脉 或右心附壁血栓 22. 梗死的原因: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痉挛、血管受压闭塞 23. 梗死的一般形态学特征:如脾肺肾等梗死灶多成锥形,切面呈楔形或三 角形,其尖端位于血管阻塞处,常指向门部,底面为器官的表面;心冠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知识点归纳 1、三角形三角关系:A+B+C=180°;C=180°—(A+B); 2、三角形三边关系:a+b>c; a-b,则90C <;③若2 2 2 a b c +<,则90C >. 11、三角形的四心: 垂心——三角形的三边上的高相交于一点 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相交于一点(重心到顶点距离与到对边距离之比为2:1) 外心——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外心到三顶点距离相等)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的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 12 、请同学们自己复习巩固三角函数中 诱导公式及辅助角公式(和差角、倍角等)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 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 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食品分析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 一、食品分析概念、性质: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及安全性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学科。 食品分析的任务: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与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 食品分析的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食品的物质组成,结合营养学、毒理学与生物化学的知识食品营养及安全 成分。 ●控制与管理生产,保证与监督食品的质量。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矿物元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 二、食品分析方法: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酶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分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类。灵敏度低,误差小,常量组分的分析。 定量分析:解决这种组分含有多少的问题,就是食品分析的基础。包括重量法与容量法。 重量法:测水分、灰分、脂肪、果胶、纤维等。 容量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与沉淀滴定法。 仪器分析法: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通过光电仪器来测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法与物理化学分析法。灵敏度高,误差大,微量或痕量组分分析。 物理分析法:通过对某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折光率、旋光度、沸点、透明度、比重等的测定,求出食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物理化学分析法:常用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 生化分析法:以生化反应为定量基础。酶法、免疫分析、受体分析法。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PPM ——parts per million (10-6)( mg / kg )或( mg / L ) PPB —— parts per billion (10-9) PPT —— parts per trillion (10-12) 第二部分食品分析基础知识 一、采样原则: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典型性适用于:污染或怀疑污染的食品;掺伪或怀疑掺伪的食品;中毒或怀疑中毒的食品。正确采样:1、要均匀,有代表性;2、要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 采样:在大量产品抽取有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这项工作叫采样。 检样:有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原始样品:把许多检样综合在一起。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处理再抽取其中一部分作分析检验用的称平均样品 试样:从平均样品中分取供全部项目检验用的样品。 复检样品:留作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或分歧时复检用的样品。 保留样品:由平均样品分出的需封存保留一段时间,以备再次验证的样品。 缩分:指按一定的方法,不改样品的代表性而缩小样品量的操作。 一般程序:需检食品原始样品平均样品(试验样品、复检样品、保留样品每份样品数量>=0、5kg) 采样方法:颗粒状样品(粮食、粉状食品):应从某个角落,上中下各取一类,然后混合,用四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