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高管能力与高管薪酬
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长,与薪酬差距大 等新特 点,高管薪酬 问题越来越受到实务 界和
学术界的关注 。 学术界更是对高管薪酬作 了大量 的理论和实证研
( 二 )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行为界定 国内外学者做 了很多不 同的定义 , 刘峰等
究,确定合理 的高管离是现代企业 的重要特 征 ( Ba l e &Me a n s , 1 9 3 2 ) ,由于
( 2 0 0 2 )和任春燕等 ( 2 0 0 3 )认为盈余管理主要是指公 司高管在
不违 反法律法规 和会计制度 的前提 下采取 多种 手段使报 告盈余
信息不 对称 的存 在 ,导致 所有者和 经营者 之间存在代 理冲突 问 题, 所有者拥有 公司的最终剩余财产 , 但不参与公 司的经营管理 ,
为的监督提供 一些借鉴。
关键 词 :高管薪酬;盈余管理
一
、
引 言
与公 司业绩是 负相关关系 或者没有 明显 的关联 性 ( 潘亚岚 等 ,
2 0 0 8 :P i e t e D u f h u e S等 ,2 0 0 8 ) 。
随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 , 我 国高管薪酬表现 出脱离业绩超速增
1 9 9 8 ) 的非最优化 的方法调整公 司的经济活动 的真是盈余管理活
动 ( G r a h a m e t a l ,2 0 0 5 ) 。
公司高 管是否有 动机 为获得 自 身薪酬 最大化 而进行盈 余操
纵活动 , 最 终损 害公司的长 期利 益是企业 应该关注 的重点。成功 的激励 机制会促 使管理者 强化对公 司发展 目标 和文化价值 的认 同感 ,并将这种认 同感 不断转化 为工作上的动 力和积极性 ,促进 自身与公司 的共 同进步 ;另一方面,失败 的激励机制会让管理者 利 用盈余管理活动过度追求短期利益来增加 自身薪酬 , 损害公司 利益 。 所 以正确识别高管盈余管理行为,建立合理 的激励机制对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幅度、方向与高管薪酬——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

境中, 如果 高管 通过盈 余 管理 减小 了盈余 波 动性 , 提高 了与公 司未 来 业绩 有关 的信 息含 量 , 这将 对 股东 财 富具有正 向促 进作用 。薪酬 契 约理论 把上 市公 司高 管薪 酬 看成 重要 的公 司治 理机 制 , 通 过有 效 的薪 酬机 制可 以协调 股东 和 高管 的利 益 冲突 , 实 现股东 财 富最大 化 。管理 层机会 主 义观 点则认 为 , 高 管对 自 己的薪酬安 排有 很大影 响 , 可 以利 用 自身权力 以多 种 方式 进行 寻 租。 由于 高管 也 有 动 机从 自身 私 利最
局进行 盈余 管理 提供 了一 些条 件 。盈余 管理 既可 能是通 过对 会计 政策 的选 择使 公 司市场 价值达 到最大 化 的行 为 , 也 可 能是高 管人 员通 过 有 目的地控 制对外 财务 报告 过程 以获 取私 利 的披 露管理 。就是 说 , 盈
余 管理形 成 的财务 报告 , 虽 然信 息缺 乏 真实 性 , 但 也有 其 合 理性 。 比 如 , G r a h a m e t a 1 . ( 2 0 0 5 ) 在 调查 中 发现 , 在负责 财务 的高 管 中 , 9 5 % 的人 认为 较低 的盈余 波 动与更 为准 确 的分析 师 预测及 较低 的融资成 本 相 联系 , 因此 , 高 管倾 向于进 行盈 余 管理 。既然 有证 据表 明盈 余 管理 对 公 司 财 富 的增 加 有积 极作 用 , 那
么, 高管 薪酬是 否会 因公 司财 富 的增加 而相 应增 加 呢?高管 薪酬 问题 的核 心在 于 , 股东 为 了实 现财 富最 大 化这一 终极 目标 , 通过 设计 薪酬 契 约这种 激励 机制 , 引导 高管 的努力 方 向与 股东 的利益 相一 致 。为 了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实 际会 计盈 余在 奖金 计 划盈余 的上下
限之 间 时 ,管理 层才 会采 用 增加 报告 收益 各种 措 施 以最 大化 其预 期红 利 的
余 为 绩 效 评 价 指 标 的 薪 酬 激 励 没 有 使公 司高 管更 为显 著 地操 纵盈 余 , 而 且 这 类 公 司 对 管 理 层 有 更 为 完 善
高管 薪酬 激励 设 计 的合 理 与 否 确 实影 响 其 对盈 余 的操 控 。 公 司规 模 、 高
管持 股 比例 、 前 三 名 股 东持 股 比例 、 公 司成 长 性 与 盈 余 管理 正相 关 , 资 产 负债 率 、 独 立董 事 比例 、 公 司上 市年 限 与盈 余 管理 之 间呈 负相 关 。 因
假 设 ( 一) 文 献 回顾
通 过 盈 余 管 理 的 手 段 粉 饰 财 务 数 据
获取 高 薪 。在 我 国 , 由于 市 场经 济起 步晚 , 发展不成 熟 , 上 市 公 司 中 国企 占大多 数 , 所 有者 的缺 位 及 职业 经 理 人市 场 尚未 完善 建 立 , 更 是 使 高 管薪 酬激 励成 为 盈余 管 理 的一个 诱 因 。因 此, 本文提 出如下假设 : 高 管 为 了取
( 二) 理 论 分 析 与研 究假 设
问
外研 究的 热 点, 但 是将高管 薪
酬 与盈 余管 理相 结合 的探 索 于近 几年
才 出现 。 在 2 0 0 8年 的金 融危 机 的背景 下, “ 天价 门” 事 件 的频频 发 生 , 以及 随
现 代 企 业 所 有 权 与 经 营 权 的 分 离 ,股东 享 有 所 有 权但 无 经 营 权 , 聘 请 职业 经 理 人 来 管 理 企 业 日常 的 运 营活 动 , 由此 出现 代 理理 论 。为 了 维 护 企 业 价 值 最 大 化 即股 东 利 益 最 大 化 的 目标 , 股 东 与 管 理者 通 过 签 署 与 公 司业 绩 相 关 的激 励 契 约 来 制 约 、 监 督 管理 行 为 。 由 于双 方 信 息 不对 称 , 股 东 并 不 完 全 了 解 管 理 者 对 公 司 的 贡献 , 一般 采 用便 于取 得 的 会计 指标
盈余管理行为研究的新视角:基于高管薪酬公平性角度

接对会 计盈余 进行 修正 ,快 速地 提高
公 司 的业绩 。 因此 , 高 管很 可能产 生 了
为提 高 自身公 平感 而 产生盈余 管 理的
动机 。
再 者 ,高层管 理人员 比董事会 拥 有 更 多的公 司 内部 信息 。若是 董 事会
的监督 能力 弱 ,董事会 成员 可能 无法
口 胡倩 倩
基于高管薪酬公平性角度
一
( 中南财 经政 法 大 学会 计 学 院 湖北 武 汉 4 3 0 0 7 3 )
摘要 : 壶釜薪劐公 _ 平性是 响公 一 高层桀 _ 墨者行 煎煎重要 国 童 金业盈金_ 又 是金 司 制定 壶釜藏酣的圭要拯垒 盟而_ 作 金 司 一 政篡 一 的 震 考和 _ 执行者 地壶
相同。
员 相 比较所 得到 的公平 感 。公平 理论
强 调薪 酬分 配应趋 于平 均 ,鼓励 高 管 之 间进 行更 多合作 ,共 同追 求公 司业 绩 。特 别是 在 中国 , 人们偏 好 公平 , 注 重 集体 主义 ,对薪 酬 的公平 具有 更 强 的敏感 性 。
了条件 。那 么高 管是 否会 为 了提 高 自 我 薪 酬公 平 感 , 而利 用 权 力 对会 计 盈
高 管常 将 自己 的薪 酬 和他人 的 薪 酬 进行 比较 ,并据 此来 判 断 自己是 否
得 到 了公平 的薪 酬待 遇 。一 旦 高管察 觉 到不 公平 性 , 就会 产生 消极 的行 为 ,
余 进行 管理 呢?现 有文 献主 要集 中于
高 管 薪酬 与 盈 余管 理 的关 系 、 高 管薪 酬公 平 性 和公 司业 绩 的关 系 。很 少有 文 献 注 重 高 管 薪 酬 公 平 性 与 盈 余 管
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的高管薪酬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更是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过去的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盈利能力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高管薪酬较高的公司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盈利表现。
也有研究表明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并不一定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还存在许多复杂因素在其中起作用。
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公司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演化和调整。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和分析,探讨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对于企业经营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和治理结构的运作情况,可以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高管薪酬的设置涉及公司治理、激励机制、董事会监督等多方面因素,了解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于提高企业治理水平、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激发高管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绩效和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探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高管薪酬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以及公司盈利能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程度。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的薪酬管理建议,优化高管薪酬结构,提升组织绩效,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影响高管薪酬与公司盈利能力关系的因素,从多方面分析影响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有效的管理策略。
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浅析

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商业环境中,高管变更和盈余管理一直是广受关注的研究议题。
高管变更指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变动,包括董事会成员、首席执行官、财务主管等。
而盈余管理则是公司通过操作财务报表来控制和影响盈余的过程,旨在达到特定的经济目标或应对市场压力。
研究背景中,学者们普遍认为高管变更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新任高管可能面临之前高管留下的财务状况问题,需要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调整公司财务表现,以展现自己的管理成果。
高管变更也可能导致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不稳定,增加盈余管理的机会和动机。
研究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公司管理层变动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机制,也能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公司的风险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探讨,将进一步探讨这一主题,并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高管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高管变更可能导致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情况,并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角度进行探讨。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进一步验证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旨在总结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指导其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高管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探讨盈余管理对公司绩效和市场反应的影响等,希望能够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观点。
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企业持续发展和健康经营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2. 正文2.1 高管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高管变更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研究表明,高管变更可能会对公司盈余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新任高管可能会带来新的管理风格和策略,从而影响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高管变更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人员变动,影响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意在承担一定风险的 隋况下利用会汁准则的弹 陛, 选择增加报告利润的会计方法 ; 反之, 若高管年薪与报告利润之间的相关 较弱 , 高管即
使增加了报告利润, 也并不iii 奖金报酬 , i i 则盈余操纵的幅度会减小。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2 :
假设2 盈余 管理 幅度 随着 高管 年薪 与报告 利润 的相 关性 增加 而增 加 :
财佘 通 ・ 综合 2 1 年第 8 下) 00 期(
上市公 司高管薪酬激励 与盈余管理 实证分析 冰
吴建华 刘睿 智
( 、 理工 大学经济学 院; 、 1 武汉 2 武汉纺织大学经济管理学 院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0 摘要 : 本文以 2 0 年至 2 0 的上 市公 司为样本 , 01 0 5年 分析 了上 市公 司高管年 薪与盈余管理之 间的关系,
引言
国外研究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文献发现, 高管运用会 } 十 判断增加基于盈余的 ̄- tl 。 -z l 如当高管薪酬契约存在上下限约束时, ff fl t f f顷向于 电. ] 选择增加收入的会汁方法, 无法达到契约规定的下限时, 倾向于选择递延收益的会计方法, 达到或超过 即寸也厦可能递延收益, , 使未来更容易 达到盈余 目 获得更多的奖金报酬。 标, 我国上市公司虽然不用详细披露高管薪酬契约, 但是已有相当一部分文献发现高管年薪与会计盈余之间的
管理层权力、盈余管理与薪酬差距激励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盈余管理、高管能力与高管薪酬
在众多高管巨额薪酬遭到社会曝光并引起强烈舆论争议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聚焦于高管的薪酬问题,与此同时,国家政策层面也不断推出薪酬改革方案,这些种种使得高管薪酬的问题研究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社会价值。
此外,在两权分离制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冲突使得理论界对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研究不断深入。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愈发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之相应的高管能力研究也在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系统性的理论阐述以及文献梳理对高管能力与高管薪酬的关系,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关系,以及盈余管理、高管能力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证。
通过运用DEA-Tobit模型更为准确地衡量高管能力,并在结合我国产权背景下希望能对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认识从高管能力的角度进行一定补充。
本文利用来自2008-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16个行业下的7506个样本数据,在结合相应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高管能力与高管薪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的相关性更高;(2)盈余管理程度与高管薪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在国有企业中相关性更高;(3)与能力低的高管相比,能力高的高管更有可能利用盈余管理来拉动自身薪酬;进一步引入产权后,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拥有较高能力的高管更有可能利用盈余管理来拉动自身薪酬。
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