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国民革命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三节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教学过程: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中共“三大”(中国共产党方面)

背景: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罢工遭到北洋政府的血腥镇压之后,中国的工人运动暂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由此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虽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取得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所以在二七惨案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大体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尽管这个党在几经挫折后,并没有多少实力,并且成分复杂,严重地脱离群众,但是,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同国民党的合作。

杭州特别会议1922年8月,杭州西湖,决议:……

时间及地点:1923年6月广州

决议:(见书68面)

2.中国国民党“一大”(中国国民党方面)

背景:孙中山于是1920年11月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1922年6月陈炯明炮轰孙中山驻地,8月9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再赴上海,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受到极大打击,陷入困境。他对于国民党内部的腐败深恶痛绝,也透彻地明了与中共的合作将有利于推动国民党的革新,使国民党跳出狭小的圈子,从而拥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中国国民党宣言》、《孙文越飞宣言》

时间及地点:1924年1月广州

决议: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见书68面)

意义:

这样就有了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产生了当时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及其北伐战争。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

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1924年工人运动开始复兴,农民运动也有了初步开展,国共合作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为未来的革命战争准备了军事力量的骨干。

1.工人运动的复兴与农民运动的发展

1924年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罢工

国民党中央设立了农民部,

1924年7月广州开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

广东各县纷纷建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自卫军

2.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建立

1924年5月,孙中山总兼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加伦等苏联红军将领为军事顾问。(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苏俄政府)

同一切旧式军校的根本区别:根据苏俄建军经验,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黄埔军校短期内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在统一广东和推动北伐中都成为军中英杰。国民党军名将的杜聿名、黄维、郑洞国、范汉杰、李仙洲等,共产党军名将徐向前、林彪、陈赓、左权、周士第、王尔

琢等,黄埔军校也因之名扬天下。

3.孙中山北上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离开广州北上,沿途宣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当时孙中山民身患肝癌,但他希图与冯玉祥等“共筹一建设之方略”,由于病情发作,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但是,国共两党广泛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精神,国民革命的呼声更加高涨起来。

4.中共“四大”

5.“五卅运动”……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五卅运动”的广泛性和尖锐性为以前大规模的民众性运动所罕见,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也由此高涨。除通过和平的外交手段、游行示威以“废约”和夺回权益的方式之外,一种以罢工、罢市甚至直接进行暴力冲突以反抗列强的新的民众斗争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和五四运动相比,五卅运动后,民众运动并没有因为抗议获得部分成果而停止,各界人士在继续反帝爱国运动的同时,引导民众转向争取民族政权、反对军阀政府的活动。这一转变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动员,它为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国共两党的发动下,北京、天津、济南、武汉、广州、开封、哈尔滨等城市都相继发动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从繁华的都市到穷乡僻壤,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怒潮,以不可遏止的声势迅速席卷全国。

6.省港大罢工

五卅运动后,显示中国人反帝心态最为明显的运动,莫过于影响深远、规模浩大、时间持久的省港大罢工。

时间:1925年6月,香港、广州两地工人声援上海工人斗争,领导者是苏兆征,坚持了解16个月,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对大革命高潮的形成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一)国共合作下的北伐战争

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革命形势的高涨,国共两党把北伐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下进行的,但主持的是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

注解:广州国民政府的来源

第一次护法运动中,1917年7月孙中山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任大元帅;第二次护法运动中,1920年8月,孙中山重返广东,恢复军政府,改为中华民国政府;1923年1月在孙中山的组织下,原广东的北伐军、滇军和桂军联合击败了陈炯明,2月孙中山重回广州,为谋求与北方的和平统一,孙中山不再设立政府,而于3月2日设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于北京,国民党和政府按合议制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和改组,6月改组大本营为国民政府,因其设立在广州,与北京国民政府区别,习惯上称之为广州国民政府。7月成立,8月统一改编了国民革命军。

序幕:

直接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是:直系吴佩孚、直系分立出来的孙传芳、奉系的张作霖

战略方针:

胜利原因:

(二)工农运动的普遍高涨

以北伐战争为契机,在国共两党的发动下,南方各地的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

在城市: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有了较快发展,1927年春,全国总工会会员已有北伐前的120万增至200万。

1927年1月,武汉人民在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占领了汉口英租界,2月,国民政府英国签订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