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压强拓展练习题附答案

浙教版压强拓展练习题附答案
浙教版压强拓展练习题附答案

页眉内容

压强拓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表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内盛有同种液体,比较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和压强,可知:()片"乙刃严氏;B、耳〈理片€忽;=亠A、

*、

C、片丹^戸乙;

D、螞<理Pj任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C、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措施中为了用来增大压强的有:()

A、建筑物的墙基比上部要加宽;

B、滑雪者使用又宽又长的滑雪板;

C、菜刀、剪子用过一段就要磨一磨;

D、芭蕾舞演员用足尖立在舞台上。

6、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

A、大小、方向和作用面积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C、大小和作用面积

D、大小和方向

7、如图所示,用两手指按住一支铅笔,你会感到右手比左手疼,这是因为:()

A、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力;

B、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力;

C、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强;

D、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强。

&有铜、铝、铁三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和直径分别相同,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三者对桌面的压强,则有:()

A、铜柱最大;

B、铝柱最大;

C、铁柱最大;

D、三者一样大。

9、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倍、则甲、

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

A、1 : 2 ;

B、2:1 ;

C、1 : 4

D、4: 1

10、在底面积为0.1米2、高为0.5米的圆柱形铁桶内盛水,水面离桶上沿0.1米,则离桶底0.2米高处水产

生的压强为:()

A、2940帕;

B、1960帕;

C、980帕;

D、以上都不对

20、 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

A 、

B 、

C 、

D 四点液体的压强:

A 、①

B 、 P A

C

、 P 总 迫

D

、 P 昭〉

21、 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A 、平放

B 、侧放

C 、竖放

D 、无法判断

2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 、 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 、 压力变小,压强变小;

C 、 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 、 压力不变,压强不11、使U 形管中的液体保持静止的条件是: (

A 、两边管中的液面必须相平;

B 、U 形管中只能有一种液体;

C 、两边液体对底部正中央的竖直液面的压强相等。

12、 如图所示,两玻璃管下端用橡皮管相连,上端开口,管内装有水,当甲管慢慢上升时:

()

A 、乙管的液面将低于甲管

B 、乙管的液面将高于甲管;

C 、两管的液面仍要保持相平。

13、 上题中如果甲管不动,乙管向左下方倾斜至如图中虚线位置时,甲乙管中水面将:

A 、 甲管中水面不变,乙管中水面降低;

B 、 甲管中水面不变,两管中水面相平;

C 、 甲管中水面升高,两管中水面相平;

D 、 甲管中水面降低,两管中水面仍相平。 14、 比较下列哪种情况中人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A 、人站立在地面上不动时

B 、人在步行时

C 、人蹲在地面上时

D 、人踩高跷时

1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受到外力 F 的作用时,如图所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17、在盛水的烧杯里放一木块,水没有从杯内溢出,则水对杯底的压强与不放木块相比较:

()

A 、压强不变;

B 、压强增大;

C 、压强减小;

D 、无法判定、

18、有一支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着,然后逐渐倾斜(液体没有流出)

强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变化不定

19、高度相同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圆柱体,已知两圆柱体体积 V A =2V B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之比:(

,液体对管底的压

A 、 1: 1;

B 、 2: 1;

C 、 4: 1;

D 、1: 2

的是:(

16、质量相同的A 、B 、C 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示,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 10、一蓄水池长和宽都是 A 点处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为 3米,池水深10米,则池底受到水的

1568帕,该液体的密度 ___________

5、边长为1米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重力为

7.8 X 04牛顿,

若沿图(甲)图所示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 它对桌面的压力是 ____________ ,压强是 __________ ,如果沿 (乙)图的虚线去掉一半,其余部分不动,这时它对桌面的压 力是 ___________ ,压强是 ______________ 。

6、 将两物体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重力之比是

1: 3,接触面积之比是 3: 1,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

强之比为 ______________ 。

7、 由于液体本身受到 _______ ,又因为液体有流动性,所以液体不但对容器 ______________ 和 ___ 有压强,

而且在液体 ____________ 也有压强。

8、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竖直高度、

23、将重30牛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木块上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 = 20牛(如图),则木块对桌面的

压力为:( ) A 、10 牛

B 、50 牛

C 、30 牛

D 、20 牛

24、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就是重力

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D 、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25、 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A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枕木上 C 、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26、 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只对容器的底有压强

C 、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 )

B 、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D 、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

B 、液体的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D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27、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 、 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 a 、b 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 、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 、 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28、如图所示,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

A 、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C 、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二、填空题:

1、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

作用的效果需要比较

B 、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D 、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__的大小有关系,还跟 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的大小有关系。所以,比较压力

二、计算题:

1、有一横截面积为 2厘米2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 20克水和16克某种液体时,液面高度相同。 求:⑴、这种液体

的密度是多少?⑵、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各是多少?

压强是 帕,池底受到水的压力是 牛顿。

11、 底部_

液体在 的容器叫连通器,当连通器中装 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12、 船闸是根据

原理修建的。

1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 ⑴、 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⑵、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

的增大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

的压强都相等。

14、 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的容器内有 A 、B 、C 三点、设在这三点处由液体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15、

p 、P 。三者相比较压强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最大的是

底面积为10厘米2

的量筒中盛有20厘米深的水,水对筒底的压强是 到水的压强是980帕、则该点离水面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厘米。、 帕,若筒壁某一处受

16、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

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

桌面的压力之比为 ____________ ,压强之比为

4:1,则甲、乙两物体对

17、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量筒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甲量筒内盛水,乙量筒内盛酒精, 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比较两液体内同一高度上 A 、B 两点液体压强的大小, 两个量筒内底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

如图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 重力相等,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 20、 .口

B 点压强。 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所盛水等重、 F 甲 _ F 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比较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相比较

F 甲

---I

j i

y.

/

V-/

则A 点压强 同深,两容器的 P 乙;水对容

如图所示,

为6牛顿, A 为边长0.1米的正方体,重 5牛顿,B 为粗糙水平面, 则图甲中B 所受压力为 ____________ 牛,受到的压强是.

F 为竖直作用在A 上的力,大小 __________ 帕斯卡,图乙中B 所

受压力为

牛,受到的压强为

帕。

pA

P 乙; 器底的压强相比较 P 甲

F

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起来置于地面上,A对B的压强力2 X104帕,它的底面积为500毫米2。B

的质量为5千克,它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厘米2,求B对地面的压强?

3、冰面上最大承受压强是1000帕,一个50千克的人,利用木板站在冰面上,已知木板的质量是10千克, 问人在

木板上要安全需至少多大面积的木板铺在冰面上。(g = 10牛/千克)

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C

6、C

7、C

8、A

9、C10、B

11、C12、C13、D14、D15、B

16、A17、B18 B19、A20、C

21、A22、B23、A24、C25、C

26、D27、A28、D

二、填空

1压力、受力面积、单位

2、 - —帕

3、不变、增大

4、L n、—」?「、_.1

5、牛、八「r帕、…-r牛、’一-帕

6、 1 : 9

7、重力、器壁、容器底、内部

8、该点到自由液面

9、0.8 x10s千克/卅'

5

10、9莎1/、8 82X10

11、连通、同种液体、不流动

12、连通器

13、(1)各个方向(2)深度(3)各个方向

14、A点、B点

15、- - 10

16、3: 53: 20

17、小于

18、= v =>

19、 1 X104

20、111100 1100

二、计算题

[、(门克/厘米[(2)F?D_15開牛、“?了阳帕2、厂3、0.6 米2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压力压强

压力和压强 【学习目标】 1. 知道压力概念,会画压力的示意图和会求压力大小。 2. 知道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和单位,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1.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的计算。 2.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力的画法。 学习内容:压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9- P31上面文字内容和插图,重点内容作上记号,记一记。 【自学检测】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阅读课本后我们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 小_有关。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一、压力 1. 在修公路时压路机把路面压平,手向墙上按图钉时都给对方施加了一个力,想一想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共同特点。 ⑴垂直受压物体,(2)指向受压物体。 可见: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是指向受压物体。 2. 物理学中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方向是垂直于受力面,指向 受力物体,画出下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3.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何?下列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如图物体重 说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重力大小的关系。 """""" 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参看课本的实验(图9.1 — 3): 1. 怎样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 2. 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在桌子上加减砝码。 3. 怎样改变受力面积?桌脚朝下或桌面朝下。 4. 比较乙、丙,压力一定时,受的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甲、乙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 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 力面积有关。 5.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①性质不同:压力是弹力 ,重力是引力;②方向不同:压力方向垂 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压力与重力联系:只有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 的物体的重力才等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 【即时练习】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重力就是压力 10N , F=5N

压强(教案)

压强 马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二)教具 演示用:压力小桌,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2个,细砂、沙槽, 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压力小桌,10×10×5厘米3的塑料泡沫,质量为200克的砝码1个(以上器材两人一组)。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请同学们看投影图,猜一猜两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下去了,另一个人没有陷下去? 2.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 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板书课题:第十四章压强第一节压强)。 二、进行新课 1.请同学们观察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三人各画一图(有意识地请能正确画出的同学,以便借此讲解压力的概念)。同学们作图时,教师可走到学生中去,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2.学生停笔后,先讲评下面学生作图情况,然后评讲黑板上画的图,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请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压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师重复一遍学生的回答(板书: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4.学生分组做课本图压力小桌的实验,并讲述压强的概念。 (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 首先照图甲做,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后照乙图做,比较与甲图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相同),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图下面的图注中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照图甲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放上两个砝码,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压力相等吗?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积相等吗?观察压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实验后由学生得出结论。(板书:“压力作用的效果还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3)讲述压强的概念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板书:压强)。 讲述: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应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告诉学生,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4)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板书: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压力及压强大小的比较计算专题 一、知识储备 1、写出计算压强的公式:。 2、比较或计算压力和压强的一般步骤:固体先用公式算,后用 公式算。 二、专题归类 (一)固体 例1.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此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水平推力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现将一块正方体的豆腐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 强;若沿任意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跟踪练习1 1、如图1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 的底面积为5cm2。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

A B 试管倾斜,但水未溢出p A p B A B 有同种液体,两管液面等高 A、B两内径相同的玻璃管盛 p A p B 甲乙 甲、乙两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 质量相等的液体,两试管液面相平 p甲 p乙 a b a b p a p b p a p b 2、如图,用铁和铜制成高度相同的实心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P铁 P铜 3、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立方体(V 甲>V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剩余部分对于地面的压强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二)液体 专题一:比较下列各种情况下压力和压强的大小 (1)两相同的烧杯中装水后如图所示 (2)试管倾斜问题: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汇总 初二物理中压力和压强的知识点比较难理解些,所以更要把公式定理记清晰,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知识融汇贯通: 压强知识点 1.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压强公式:P=F/S,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3.F=PS; 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增大;(2)F不变,S减小;(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6.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 7.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例外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 8.液体压强计算:P=液GH(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解放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垂直距离,单位M。)

9.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1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多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76CM 水银柱高。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大,水的沸点高,饭简易煮好。 14.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006年6月修订“司南”版)8年级第151页至第152页。本节内容是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知识之后的延伸,是区别于静止状态下的压强知识,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的压强知识有较大帮助。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奥秘有强烈探知的愿望。但不善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归纳,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引导。 学生在学习了固、液、气静止时产生压强的知识后,习惯于套公式进行计算,对“静止状态下产生压强”有思维定势。对“流体流动时的压强与静止液体的压强不同”难于理解。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探究小实验和“飞机是如何升上天空的”等感兴趣的问题展开。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小组协作为形式,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情景,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制定科学探究的方案,以有趣的小实验激发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首先,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共性引入课题,通过情景设置和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猜测,进而过渡到本节的重点,即探究验证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 其次,通过升力的产生和生活中的流体现象的分析,突破本节难点,即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现象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奇妙现象。 最后,在教学的结尾,试图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一些尝试。通过“教学链接”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使作业更多地向课外延伸,走向社会,走向开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知道流体具有流动性特点;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初步了解机翼升力产生的原因;尝试应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观点来解释实际问题。 通过探究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立足于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与总结,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

【浙教版】压强拓展练习题(附答案)

页眉内容 压强拓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表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内盛有同种液体,比较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和压强,可知:()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C、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措施中为了用来增大压强的有:() A、建筑物的墙基比上部要加宽; B、滑雪者使用又宽又长的滑雪板; C、菜刀、剪子用过一段就要磨一磨; D、芭蕾舞演员用足尖立在舞台上。 6、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 A、大小、方向和作用面积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C、大小和作用面积 D、大小和方向 7、如图所示,用两手指按住一支铅笔,你会感到右手比左手疼,这是因为:() A、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力; B、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力; C、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强; D、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强。 8、有铜、铝、铁三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和直径分别相同,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三者对桌面 的压强,则有:() A、铜柱最大; B、铝柱最大; C、铁柱最大; D、三者一样大。 9、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倍、则甲、 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 A、1:2; B、2:1; C、1:4 D、4:1 10、在底面积为0.1米2、高为0.5米的圆柱形铁桶内盛水,水面离桶上沿0.1米,则离桶底0.2米高处水 产生的压强为:() A、2940帕; B、1960帕; C、980帕; D、以上都不对

初中物理压强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压强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一、压强 1.下列与压强有关的事例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 B .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大气压强 C .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D .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答案】B 【解析】书包的背带较宽,是为了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 错误;当用吸管吸饮料时,首先是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所以,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强,故B 正确;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坝下部比上部建造的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C 错误;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起风时,常看见屋内的窗帘飘向窗外,这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 错误,故选B 。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m 甲可能小于'm 乙 B .'m 甲一定小于'm 乙 C .'m 甲可能大于'm 乙 D .'m 甲一定大于'm 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m=ρV=ρL 3可得:ρ甲L 甲3=ρ乙L 乙3, 由图可知,L 甲>L 乙,则ρ甲L 甲2<ρ乙L 乙2,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 的部分时,截取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甲=ρ甲△V 甲=ρ甲L 甲2h ,△m 乙=ρ乙△V 乙=ρ乙L 乙2h ,因△m 甲-△m 乙=(ρ甲L 甲2-ρ乙L 乙2)h <0,所以,△m 甲<△m 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的质量大,乙截取的质量大、剩余的质量小,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后,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即m′甲一定大于m′乙。 故选D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 B .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C .最早测定大气压数值的是德国科学家马德堡 D .装有相同液体的连通器,各部分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教学内容: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 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压强的影响因素及利用压强的关键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和事实就是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这一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定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通过试验引入新课 出示试验器材, 师:这是一个木板,上面有一个钉子,把一个气球放在上面,压上一个重物………… 学生看到现象:气球破了 师:这儿有一个更恐怖的钉板(出示实验器材,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同样一个气球,放上同样的重物——气球破了。 启发:你认为两次实验的结果不同,原因何在? 学生各抒己见…… 师: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 二、压力 看大屏幕,如图:汽车在地面上,对地面有作用力,牛奶瓶对桌面有作用力,钉子对墙壁有作用力,人对椅背有作用力。 师:这些力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家可以从力的基础知识,力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总结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 2、作用在受力物体上……… 教师总结: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继续讲解: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三、压强 1、压强的作用效果 根据大屏幕上的图,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压力的作用效果。并让学生体验。 根据图,学生思考:两个人对地面都有压力,的作用效果一样吗? 教师继续启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探究。 2、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1)根据以下试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A、分别用粗绳和细绳提起钩码,手的感觉有何不同》? B、分别用食指压住气球的两端,手的感觉有何不同? C、用一只手指轻轻的挤压气球,再用力挤压气球,球的形变情况如何? D、用一只手的手掌抵住气球,另一只手的手指抵住气球,球的形变怎样? 教师再演示砖、桶的试验 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受压面积有关 (2)试验探究 请同学们利用所提供的试验器材验证你的猜想,同学们要把以往所学到的物理方法运用到实验中,注意团结协作,小组交流、 (3)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上台来交流汇报 (4)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还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强的概念 出示课件: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呢? 大家各抒己见 教师分析引导,类比速度的概念得到: 压强: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继续讲解压强的公式、单位,让学生了解1帕的含义。 四、课后作业的布置及练习

【浙教版】压强拓展练习题(附答案)

压强拓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表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3、如图所示,甲、乙两圆柱形内盛有同种液体,比较两容器底部所受压力和压强,可知:()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跟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的大小也有关; B、液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则液体的压强也一定越大; C、同种液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措施中为了用来增大压强的有:() A、建筑物的墙基比上部要加宽; B、滑雪者使用又宽又长的滑雪板; C、菜刀、剪子用过一段就要磨一磨; D、芭蕾舞演员用足尖立在舞台上。 6、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的:() A、大小、方向和作用面积 B、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C、大小和作用面积 D、大小和方向 7、如图所示,用两手指按住一支铅笔,你会感到右手比左手疼,这是因为:() A、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力; B、右手受到的压力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力; C、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左手受到的压强; D、右手受到的压强大于笔尖受到的压强。 8、有铜、铝、铁三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和直径分别相同,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三者对桌面 的压强,则有:() A、铜柱最大; B、铝柱最大; C、铁柱最大; D、三者一样大。 9、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2倍、则甲、 乙物体的底面积之比是:() A、1:2; B、2:1; C、1:4 D、4:1 10、在底面积为0.1米2、高为0.5米的圆柱形铁桶内盛水,水面离桶上沿0.1米,则离桶底0.2米高处水 产生的压强为:() A、2940帕; B、1960帕; C、980帕; D、以上都不对

《压力和压强》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 – F F-G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 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压力和压强_说课稿

压 力 与 压 强 说 课 稿 班级:11级物理学 姓名:史鹏军 学号:11121011015

《压力和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

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液体压力与压强计算(提高篇)

液体压力与压强计算(提高篇) 1.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100cm2、高为2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时,请计算容器内A点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3)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2.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塑料薄片,竖直浸入水中20厘米深处,如果在管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当该液面超出水面5厘米时,薄片刚好落下,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3.有一连通器,左右管口口径相同,先往连通器里倒入一些水,然后在右管中倒入一些油,此时测得如图所示的基线以上的水柱高度为8cm,油柱高度为10cm,问这种油的密度是多少? 4.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2=13m,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高度h3=10m,水龙头出水口直径为2cm.求:(1)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压强是多少? (2)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g取10N/kg)

5.人民公园绿化带内有一个喷水管,其管口与为其供水的水塔内的水面高度差h=20m,管口的内截面的面积S=4×10-4㎡.开关打开时管口喷水速度V=20m/s,水从管口喷出到落地所用的时间t=0.5s.求: (1)开关关闭不喷水时,管口处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2)开关打开喷水时,空中水柱的质量. 6.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重力为0.5N.(g取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外力F的大小 (3)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 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人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 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7.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容器A中盛有0.1米高的水,容器B中盛有质量为1.6千克的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 ①求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求容器B中酒精的高度h酒精. ③若要是使容器A和B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可在容器倒入金属细颗粒(选填“A”或“B”);求倒入金属细颗粒的体积V金. 8.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 的压强为200Pa. (1)求玻璃杯的重力. (2)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如图(a)、(b)、(c)中的哪一种.(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小部分压力练习题 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的 C .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一定越大D.压力大,压强一定大 2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和压 力() A ?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B ?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较大 C?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D?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3?—长方形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若沿虚线AB水平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 力______ ,压强—;若沿竖直方向切去 1 / 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 ,压强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在一个案件中,公安人员在海滩案发现场发现了罪犯留下的清晰的站立脚印,立即用 蜡浇注了鞋模?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 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 压强为1 ? 5X104Pa.请你帮助公安人员计算出罪犯的体重为多少?(p蜡=0? 9X103kg/m3) 5?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物体G1、G2的重力分别为90牛和60牛,它们的密度 与水的密度相同,若将G1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在水里,杠杆还能平衡吗?如不平衡,应怎样 调节G2的位置使杠杆再次平衡. 第二部分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压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压强,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力,因而液体有向 ____ 的压强,,从水喷出的缓急、远近情况可以知道,压强随_________ 而增大? 2?液体内部某一点的深度是从__________ 的竖直高度? 3?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__________ ,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______ ;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连通器,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有________ ?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_______ ?

压强和浮力教案

【重点难点】 1.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有关压强 的现象. 2.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点梳理】 1.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物体_______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压强的定义式:p=_______.对于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压强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1Pa=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_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_______.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_______;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_______.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液体受到___重____力的作用. 6.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②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③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7.由于大气层受_______力的作用,所以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这种压强叫_______压强.历史上最早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叫_________________.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的科学家____________完成的.人们通常把相当于_______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Pa. 8.大气压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 9.机翼的升力: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_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_______,这一压强差产生压力差,使飞机获得竖直向上的升力. 【例题精析】 考点1压力和重力 1.(2012.巴中)如图所示,重50 N的物体A静止在 斜面B上,对斜面B的压力为40 N.作出物体A受到的 重力及物体B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新浙教版七下压力和压强综合练习

新七下压力和压强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 F2 C. P1<P2 D. P1>P2 2.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3.下图中,采用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的事例是() 4.社团活动在潍坊各校轰轰烈烈开展,小明参加了杂技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5.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

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7.在下图所示的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甲图中将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 B.乙图中将切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丙图将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D.丁图中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8.下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物理与压力与压强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 A .△F 甲一定大于△F 乙 B .△F 甲可能大于△F 乙 C .△F 甲一定小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 p ' C .p = p '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原来物体的重力为G 原,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 1;给原来的物体增加 G 部分的物体,如图所示,成为规则物体,那么,整个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1111 G G G G G p p S S S S += =+=+原原总 ; 沿虚线将该物块切去一部分,设此时剩余部分的重力为G ',梯形的下表面积为S 2,根据第一幅图的情况可知,质量和面积是等比例减小的,所以总压强是不变的。根据关系可知: G G G G G p p S S S S += =+=+总2222 '''; 根据p 总相等可得: 1G G p p S S + =+2' 那么: 1 G G p p S S = 2-'->0 所以: p >p ′; 故选B 。 3.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液体,其中V 甲大于V 乙,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甲小于p 乙。若从容器内分别抽出部分液体甲和乙,此时,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 甲′、V 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等于V 乙′ B .若p 甲′小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 C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大于V 乙′ D .若p 甲′大于p 乙′,则V 甲′一定小于V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压力压强说课稿

压力压强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它既是已学过的密度、质量、重力及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学习浮力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是突出了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是通过科学探究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因此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我制定本节课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据此确定下面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简单计算及应用.(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有效组织好探究活动归纳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真正理解压强的概念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答有关问题。 本节课主要通过利用身边器材, 二、说教法学法: 初三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压强的知识和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压力虽然在生活中有感性认识,但认识可能是片面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探究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学生对“探制变量法”和科学探究的环节还不是很熟悉,还不能达到灵活地运用,这需要老师及时地作适当地引导。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探究活动的主人,学生掌握科学内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从“对人”和“对物”的感受导出探究的课题: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

压力和压强(听课教案)

压力和压强...... 一、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理解压力的概念。 2、知道影响压力产生效果的因素。 3、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 4、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解释这方面的现象。 ㈡能力训练点 1、熟练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应用压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通过模拟教学,对抽象问题具体化,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理解压力的概念及压力的方向、懂得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②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会进行压强的计算。 ③利用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①压强的概念。 ②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设想 压力和压强是初中物理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学生对于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全面掌握压力和压强的有关识,在复习压力时,主要是通过几种典型的情况,使学生明确压力的方向、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会画出压力的图标。对于压强,通过让学生练习理解它的物理意义、公式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公式中受力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具体例子来说明。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实现目标要求。现拟下面的复习想法: 1、确定复习目标(见素质教学目标)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第一、识记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第二、在识记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 第三、注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复习的测评、反馈、矫正。 四、教学准备 课件、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㈠关于压力 1、压力的定义及压力方向 2、请几位同学画出下列几种情况下的物体对受力面压力的示意图并注明压力的大小。假设物体的重力为G。

浙教版新教材-七下-压力和压强教案与典型习题

压力与压强 一、压力 1、压力定义: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特点: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分析:1手指按瓶子:手与瓶子相互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的表面上,并与接触面相互垂直。 2压路机压地面,滚筒与地面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并与地面垂直。 3钳子夹核桃,钳子与核桃之间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核桃壳上,并与核桃壳表面垂直。 2、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 二、压强 1、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 注意:1、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水平支持面上静止时 F=G 2、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或面积。 3、单位统一 ρ的单位用kg/m3,h 的单位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 2、单位:帕 (Pa) 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 (1帕=1牛/米2,所以计算时面积单位一定先要换成m2,否则很容易出错。) 3、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 (2)减小压强的方法: 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 4、固体压强:横截面相等的柱体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压强用:P=ρg h 5、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因而对容器侧壁以及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 (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 (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 P=ρg h) 推导过程——P= F/S=G/S=mg/s=ρvg/s=ρshg/s=ρg h 公式理解: 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跟液体的质量、重力、体积以及容器的形状、底面积等无关。 在液体压强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如图所示,甲图中A 点的深度为30cm,乙图中B点的深度为 40cm.丙图中C点的深度为5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