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 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复习  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复习  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3、生长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

4、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5、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有各自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6、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同种同种同种生物!!!)

7、群落: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8、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以上所有层次,病毒不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里。9、草履虫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

10、蛋白质和核酸大分子也是系统,但是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1、水绵是藻类植物,真核生物。

1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3、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者宽度,比如放大400 倍是指长度和宽度各放大400 倍,面积是放大了160000 倍

14、换高倍镜之后,视野会变暗,此时视野调亮需要放大光圈以及换用凹面镜

15、显微镜成像为倒立虚像,实物为b,看见的为q,考试的时候把卷子看倒的就行。

16、细胞的统一性反映在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及DNA。

17、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18、蓝藻包括蓝球藻、颤藻、念珠藻及发菜。水体富营养化是指N、P 含量多,导致水华现象。

19、蓝藻细胞内含藻蓝素和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20、原核生物的DNA 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21、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统一性,没有揭示差异性。

2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还有其他人。主要是他俩

23、细胞学说说的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4、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是细胞学说的观点,如果说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德国魏尔肖提出来的。25、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列文虎克是荷兰磨镜师,可以理解为配眼镜的,所以制造了显微镜。

26、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

27、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28、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归根结底是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

29、C 是构成细胞的最最最最基本元素

30、鲜重O>C>H>N,干重C>O>N>H

3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32、脂肪的检测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脂肪颗粒才需要用显微镜。

33、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0.1g/mL 的NaOH 溶液,乙液——质量浓度0.05g/mL 的

CuSO4 溶液

34、双缩脲试剂:A 液——质量浓度0.1g/mL 的NaOH 溶液,B 液——质量浓度0.01g/mL

的C uSO4 溶液

35、在脂肪实验鉴定中,要用1-2 滴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

36、低倍镜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物象调节清楚;换高倍显微镜

观察,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37、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8、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的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成人8 种,婴儿9 种,另外12 种

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中能够合成的,叫做非必需氨基酸。

39、几个氨基酸脱水就叫几肽。

40、盐析是物理变化,加热变性是化学变化。吃熟鸡蛋更容易消化的原因是高温使蛋白质分子

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41、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

42、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

4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4、核酸包括DNA 和RNA,DNA 叫脱氧核糖核酸,RNA 叫核糖核酸,DNA 由脱氧核糖核

苷酸构成,RNA 由核糖核苷酸构成。4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

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6、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 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 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

47、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水解是指用8%

的盐酸。8%盐酸作用: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48、观察DNA 与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的材料为,人口腔上皮细胞或者洋葱鳞片叶的内

表皮细胞,注意!!!外表皮细胞有紫色中央大液泡,有颜色,内表皮也有大液泡,但是是透

明的。

49、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 5 种(ATCGU)

50、DNA 初步水解产物,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 初步水解产物,4 种核糖核苷酸。

5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脂肪是储能物质。

52、单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53、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54、淀粉不易溶于水,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55、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

56、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

57、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含量更多。(答题术语:脂肪中含氧少,含氢多,耗氧大,产水产能多)

58、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59、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和器官。

60、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61、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脂质的运输。

62、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63、维生素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64、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机生命。

65、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66、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

67、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95%。

68、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

69、水在细胞内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内

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70、细胞中绝大多数无机盐

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71、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72、钙离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73、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也需要补充体内丢失的无机盐。

74、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这时应该喝淡盐水。

75、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

76、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以及众多的细胞器。

77、红细胞吸水涨破的变化:近水的部分红细胞发生变化,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

胞破裂,内容物流出。

78、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79、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80、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

物质。

81、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8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83、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4、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85、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识别和结合。86、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8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8、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

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89、将各种细胞器分离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90、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91、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92、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93、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94、硅肺——当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

胞结构,使细胞死亡,最终导致肺的功能受损。95、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外。96、液泡内含细胞液,

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97、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98、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99、叶绿体呈绿色、扁

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线粒体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100、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101、观察叶绿体用藓类叶片或者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叶

绿体大而稀)

102、观察线粒体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另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还可以用来观察DNA 和RNA

的分布

103、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用的3H 标记的亮氨酸。

104、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105、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06、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

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107、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

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08、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酶附着位点。

109、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

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110、肾功能发生障碍时,由于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患者会出现水肿、尿毒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够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111、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核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112、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13、核膜的作用是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114、染色质主要由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115、核仁:与某种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116、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117、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118、染色质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

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119、在细胞分裂时,DNA 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

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

120、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21、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物理模型——DNA 双螺旋结构,数学模型——J/S 增长曲线,概念模型——用语言文字描述。

122、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23、细胞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的统一调控下,细胞的各部

分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代谢、遗传等各项生命活动。124、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

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125、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126、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浓度差;②半透膜

127、观察质壁分离时,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的大小,

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128、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

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逐渐发生了

质壁分离。129、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水分子和溶解在水里的物质都能够自由通过。

130、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31、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32、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①19世纪末,欧文顿: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

胞膜进入细胞。(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②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

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③1925年,两位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

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 倍。(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为

连续的两层)

④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他提出生物膜

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他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

一结构。

⑤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33、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134、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

以运动的。135、糖被又叫糖蛋白,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动物细胞表面糖蛋白的识别作用。除了糖蛋白外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糖脂。

136、物质进出细胞,既有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37、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也可以顺浓度,但是一般不考虑)

13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139、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140、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

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主动运输。141、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

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142、胞吞胞吐穿过0 层膜,消耗ATP。

143、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失水死亡,最后细胞变成全透性。

144、低温环境会影响膜的流动性,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145、细胞中每时每刻进行的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46、实验过程中可以改变的因素称为变量。

147、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

148、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149、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

150、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151、在对照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152、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153、酶的作用是显著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154、酶本质的探索

①1857年,巴斯德提出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②李比希: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是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③毕希纳:对酵母进行研磨,获得酵母提取液,称为酿酶。

④萨姆纳:人为酶是蛋白质,最后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⑤切赫&奥特曼:发现少数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5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156、酶的特性:①高效性②专一性③酶作用条件温和

157、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 倍。

158、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159、细胞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来催化的。

160、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酶活性与温度和pH 有关。

161、pH 不影响酶的最适温度,温度也不影响酶的最适pH。

162、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163、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下保存。

164、ATP——三磷酸腺苷。

165、ATP 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是R NA 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166、ATP 的结构简式A-P~P~P,~是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键断裂时,大量的能量会释放出来。

167、ATP 是细胞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168、ATP 与ADP 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

169、细胞内的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170、ATP 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71、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

172、ATP 水解提供能量,伴随着其他的吸能反应;合成ATP 需要其他放能反应提供能量,所以ATP 合成伴随着其他放能反应。

173、ATP 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

174、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 作为能量“通货”的,这也说明生物界的统一性。

175、ATP 可以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生物发电发光、肌细胞收缩、大脑思考及细胞内各种

吸能反应。17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

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177、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

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178、二氧化碳

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的浑

浊程度或者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二氧化碳的产

生情况。179、在酸性条件下,注意要经过浓硫酸酸化,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与乙醇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180、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

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实验里没有对照组,都是实验组,181、一般来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但是,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往往可以定向地

运动到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182、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 的过程。183、呼吸作用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I(NADH),光合作用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II (NADPH)

184、有氧呼吸中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同时产生的,第二步产生二氧化碳,第三步产生水。

185、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都存留

在酒精或乳酸中。186、包扎伤口时选择透气性的纱布或者松软的“创口贴”是为了抑制无氧细

菌的繁殖。

187、谷氨酸棒状杆菌是用来生产味精的。

188、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空气不足,所以种植盆栽需要及时松土。

189、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防止幼根缺氧变黑腐烂。

190、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病菌就容易大量繁殖,治

疗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191、呼吸作用做题时一定要记住丙酮酸才能和线粒体反应,葡萄糖

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时就被分解了。192、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体积分数95%乙醇加适量无水碳酸钠/丙酮提取色素,分离色素用层析液分离。注意:提取和分离的方法不同。193、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194、无水乙醇提取色素时需要少量多次,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二氧化硅有助

于研磨得充分。过滤用的是单层尼龙布。195、白化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种贮

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

196、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干后再画一两次。(总的来说就

是画2~3 次)

197、叶绿素(叶绿素a 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

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注意:色素不仅仅只有这四种。198、叶绿体一般呈椭球形或球形。每个基粒都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这些囊状结构称为类囊体。吸收光能的四

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199、1880 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照射水绵,发现耗氧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

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了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200、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01、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1779 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

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1845 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

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864 年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1939 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

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20 世纪40 年代,卡尔文

用小球藻(真核生物)做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

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202、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

中进行。

203、光反应产生的A TP 只用于暗反应消耗。

204、光反应进行:水的光解,光能转化为A 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205、暗反应进行:CO2 的固定,C3 的还原,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

学能。

206、如果没有光反应,可以提供[H]、ATP 和酶,暗反应也能完成。

207、光合作用的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糖类的数量。

208、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光照的长短

与强弱,光的成分以及温度的高低等。209、硝化细菌不能利用光能,但是能将土壤中的氨氧

化成亚硝酸,进而将亚硝酸氧化成硝酸,硝化细菌能够利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释放出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些糖类可供硝化细菌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210、夏季中午光

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原料的供应。

211、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212、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

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13、一般来说,细胞核中的DNA 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如果细胞太大,细胞

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214、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

续的过程。

215、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216、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217、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218、前期:两消现两体(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

中期排中央(染色体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中央,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分两边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加倍,染色体组也加倍),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219、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放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是从细胞两极放出纺锤丝

形成纺锤体。220、动物细胞末期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

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壁)。221、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

经过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中,保持了亲自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22、无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无丝分裂,但是有DNA 复制。蛙的红细胞。

223、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24、解离的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225、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26、洋葱根尖培养至5cm,剪取2~3mm。

227、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

228、制片时需要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229、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30、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知道死亡。231、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32、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33、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234、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是不同的。235、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236、细胞衰老的特征:①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②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③ 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④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⑤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37、自由基学说: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很容易产生自由基,辐射及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238、自由基产生后,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①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产物同样是自由基,新产生的自由基又会去攻击别的分子,由此引发雪崩式反应。②攻击DNA,引起基因突变。③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239、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 称为端粒。

240、端粒学说:端粒DNA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就会缩短一截,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

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正常DNA 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细胞活动趋于异常。241、细

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程序性调控也叫细胞编程性死亡。242、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43、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244、癌细胞: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45、癌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糖蛋白减少。

246、致癌因子: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247、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如紫外线、X 射线。损伤DNA

248、化学致癌因子: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

249、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的有关的核酸序列。

250、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251、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52、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 个基因突变,才

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种累积效应。

必修二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性状,用具有相对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

3、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4、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注:孟德尔提出假说时,生物界还没有认识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5、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测演绎推理的结论。

6、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7、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8、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9、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10、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11、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12、四分体: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13、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14、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5、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16、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17、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卵巢位于腹腔内,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

不同的卵泡,位于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就是卵细胞。18、受精作用: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与此同时,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防止其他精子进入。受精

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

来自卵细胞(母方)。

19、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

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20、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

明显的平行关系。

①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

的形态结构。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

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③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21、摩尔根——假说-演绎法

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②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3、基因的自由组合

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4、伴性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25、肺炎双球菌转化

①格里菲思——存在转化因子

②艾弗里——DNA 是转化因子,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6、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赫尔希和蔡斯

DNA 是遗传物质

27、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8、DNA 分子是以4 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 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

T、C、G 四种碱基。

29、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A=T,

G=C

30、DNA 特点:

①D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

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1、DNA 复制

①解旋

②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配对

③形成两个新的DNA 分子

DNA 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

能够准确的进行。

32、DNA 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33、遗传信息蕴藏在4 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 分

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 分子的特异性。34、基因

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35、RNA 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 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36、RNA 有三种,mRNA、tRNA、rRNA。

37、转录:RNA 是在细胞核中,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38、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编码这个蛋白质的一段DNA 双链将解开,双链的碱基

得以暴露。

39、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

蛋白质。

40、每种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41、每个tRNA 的这3 个碱基可以与mRNA 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因而叫反密码子。

42、一个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少量的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43、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44、【资料】R N A病毒中发现一种R NA复制酶,像D NA复制酶能对D NA进行复制一样,

RNA 复制酶能对RNA 进行复制。

45、1970 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 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 为模板合成DNA。

46、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7、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8、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49、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50、基因突变: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51、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

突变,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52、容易诱发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的因素可以分为

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 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 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53、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

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54、DNA 碱基组成的改变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因此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55、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56、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57、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MI 前、MI 后)58、基因突变是染色体的某一个位点上基因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而染色体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59、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 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引起的遗传病。

60、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6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①细胞内个别人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②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62、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63、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64、诱导多倍体方法:

①低温处理

②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65、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66、单倍体植株长的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67、单倍体育种:

①花药(花粉)离体培养②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自交后

代不发生性状分离68、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

69、人类遗传病通常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70、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71、检测手段有:羊水检查、B 超检差、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

72、杂交育种: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73、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X 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74、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7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76、达尔文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没有做出科学的解释。

77、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78、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79、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国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80、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81、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8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突变。

83、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也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84、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85、由于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86、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

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的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

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87、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88、能够把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89、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90、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

流的现象。

91、隔离:不同种群中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9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93、精明的捕食者:捕食者吃掉的是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

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94、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95、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必修三

1、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3、细胞内液占2/3,细胞外液占1/3。

4、血液不是体液,因为血液既有血浆又有大量的血细胞。

5、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6、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7、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

接生活的环境。8、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

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9、组织液、

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温度37℃左右。pH 为7.35~7.45 之间。

11、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

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

持。

1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5、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1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18、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19、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20、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21、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2、神经中枢会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

23、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4、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大于细胞内,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大于细胞外。

25、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26、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

27、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8、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9、神经递质通过扩散通过突触间隙。

30、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32、下丘脑:与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有关,还与生物节律等控制有关。

33、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34、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35、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36、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37、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排尿是先天的,脊髓控制。憋尿是后天的,大脑皮层控制。

38、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的控制。

39、W 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V 区发生障碍,不能看懂文字;S 区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H 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话。40、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41、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42、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43、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44、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45、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46、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47、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

素由下丘脑产生,垂体后叶释放,

48、胰岛素的生理功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9、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0、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51、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52、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53、下丘脑产生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产生TSH(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5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55、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

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56、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 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57、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

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58、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

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59、热量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60、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

6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62、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 细胞(胸腺中成熟)和B 细胞(骨髓中成熟)。

63、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64、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65、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叫做非特异性免疫。66、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67、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68、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抗原。

69、抗体由浆细胞产生,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70、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7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72、过敏反应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73、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

74、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75、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76、艾滋病传播途径:①母婴传播②血液传播③性传播

77、达尔文设计实验发现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

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78、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

79、温特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

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80、1931 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丁酸。

81、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除了IAA 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

82、植物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

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83、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

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84、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

反应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85、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这种运输称

为极性运输。

86、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

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87、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的激素相似,它既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

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88、生长素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89、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90、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不能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

91、生长素类似物有α-萘乙酸(NAA)、2,4-D等,具有与I AA相似的生理效应。

92、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结实、获得无子果实、促使扦插枝条

的生根等。9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选用当地主要绿化树种或花卉

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或者其他想要研究的植物枝条。94、处理插条的方法:浸泡法:溶

液浓度低,并且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比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处理几小时至一天;沾蘸法:

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5cm 即可。

95、预实验: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一个预实验。

96、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

97、恶苗病: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出现植株疯长的现象,植株往往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并且

结实率大大降低。

98、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

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的发育。99、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是根尖,作用是促进细

胞分裂。

100、脱落酸: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101、乙烯:合成部位为植物体各个部位,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10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

多种植物相互作用共同调节。103、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10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105、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106、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

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07、生长素类似物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108、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109、乙烯利可以用来催熟水果。

110、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就可以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111、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这样就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112、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

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就有可能有致癌作用。113、脱落酸

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在自然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

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114、种群密度:种群在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11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16、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

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117、单子叶植物的叶片一般呈条形或披针形,叶脉一般是平

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一般是网状脉。

118、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119、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采用样方法。120、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121、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

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122、出生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23、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124、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125、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126、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127、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128、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群落的空间特征才是垂直分布和

水平分布。

129、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①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②提出合理的假设;③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

或修正。

130、J 型增长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

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数学模型:Nt=N0λt 131、种群

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32、在环境条件下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 值。

133、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其K 值就会变小。这是生物

锐减的原因,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给生物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

提高环境容纳量。

134、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135、培养酵母菌,对酵母菌进行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

136、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是,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

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137、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

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38、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139、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140、豆科植物跟根瘤菌之间,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

的养料,供植物利用。

14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42、森林植物的分层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下面各层要比上层的光照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

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143、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类似分层

现象。

144、水平结构常呈现镶嵌分布。

145、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

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146、丰富度的统计方

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147、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

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

148、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

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不同时间(如白天与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土层)作调查。149、采集小动物可以用简易采集法,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来,体

型较小的则可以用吸虫器采集。

150、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15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152、地衣分泌的有机酸可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于是,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153、演替的过程: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

154、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55、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

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156、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

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森林,弃耕农田等。

157、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158、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159、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160、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

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

16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62、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63、分解者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

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164、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

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165、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性。

166、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167、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168、一切生命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输入,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169、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70、太阳能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

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171、同化量=呼吸作用+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172、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中给分解者的能量)

173、未被利用: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174、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75、能量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17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177、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 个营养级。

178、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179、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在一段较长时期内没有能量(太阳能或现成有机物质)输入,这个生

态系统就会崩溃。180、“桑基鱼塘”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181、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82、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

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183、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

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一条基本原理。

18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

18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

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186、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187、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188、组成生物体的C、H、O、N、P、S 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

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89、土壤微生物的分

解作用影响因素有:①分解者的分解效率②生活垃圾的成分③分解者的培养条件。190、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191、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192、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

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3)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变化 (4)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5)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态。 以上内容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几乎为高考必考点,有关生态系统的考点也频繁出现,但它们的难度并不高,解题所需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相关题目要努力拿到满分。 4.选修 4:生物技术实践 这本教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如下: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G

高考理综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2012高三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统一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化学元素 必需元素 大量元素 有害元素 微量元素 基本元素:C 、H 、O 、N 主要元素:C 、H 、O 、N 、P 、S 最基本元素:C 非必需元素 无害元素 C 、H 、 O 、N 、 P 、S 、 K 、Ca 、 Mg Fe 、Mn 、B 、Zn 、Cu 、Mo 等 Al 、Si 等 Pb 、Hg 等

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 分 类 元素组成 主要生理功能 水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无机盐 ①构成化合物(Fe 、Mg )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 糖类 单糖 二糖 多糖 C 、H 、O 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 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质 脂肪 磷脂(类脂) 固醇 C 、H 、O C 、H 、O 、N 、P C 、H 、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Vit.D ) ④保护和保温 蛋白质 单纯蛋白(如胰岛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C 、H 、O 、N 、S (Fe 、Cu 、P 、Mo ……)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②调节代谢(激素)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 核酸 DNA RNA C 、H 、O 、N 、P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②控制生物性状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高三必备:高考生物常考点整理

高三必备:高考生物常考点整理高考复习面广量大,不少学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同学们如何才能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下面来看看高考生物常考点,相信对你的复习有很大帮助~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 5.0— 6.0细菌PH6.5— 7.5放线菌PH7.5— 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 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2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自养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细菌、绿硫细菌和蓝藻) 2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高考生物常考点整理的很及时吧,在高考的最后复习中,大家一定不要慌,做好最后的复习~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知识点 1.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意义的部分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 5.0— 6.0细菌PH6.5— 7.5放线菌PH7.5— 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高尔基

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HONP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 22.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 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23.检测被标记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质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体处发现放射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2019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2019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逼近,你准备好了吗?对于每门课程你能否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呢?现在就来看一看对于生物学科,北京四中网校教学部宋老师给学生们哪些指导,以使各位同学学习高效有序、有的放矢地做好最后冲刺复习。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我们要对自己生物学科的学习状况了然于心,否则冲刺复习时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现在有必要梳理一下我们高中生物都学了些什么,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学习的重点。下面我们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 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 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 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0、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1、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统称为活化能。 22、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最全知识点汇总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7、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 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这种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19、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本通精华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本通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12) 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26) 第四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37) 第五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41)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 (72)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9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高频考点总结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一章走近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具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5.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与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7.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8.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功能有:结构蛋白、催化作用(酶)、运输载体、信息传递(激素)、免疫(抗体)等。 9.核酸是由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连接而成的长链,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核酸分DNA和RNA两种。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T、G、C。R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碱基是A、U、G、C。 10.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人和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11.脂质分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 1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doc

2017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2017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篇一 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 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2017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篇二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

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XX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16.病毒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举例:①基因工程中作载体,②细胞工程中作诱融合剂,③在免疫学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预防。 17.遗传中注意事项: (1)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概率。 (2)显性突变、隐性突变。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则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频率去解,特别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书写格式要正确,如常染色体上基因写前面XY一定要大写。要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6)一次杂交实验,通常选同型用隐性,异型用显性。 (7)遗传图解的书写一定要写基因型,表现型,,,P,F 等符号,遗传图解区别遗传系谱图,需文字说明的一定要写,特别注意括号中的说明。 (8)F2出现3:1(Aa自交)出现1:1(测交Aa aa),出现9:3:3:1(AaBb自交)出现1:1:1:1(AaBb aabb测交或Aabb aaBb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必修1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 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分类 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w.糖原→葡萄糖

2020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资料: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一)

名词: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a、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合成物质,贮存能量;b、异化作用(分解代谢):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2、病毒:属于生物,无细胞结构,它们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生活和繁殖后代,所以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者可能是rna。 3、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 4、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如:狗见主人摇头摆尾),属于应激性。 5、适应性: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6、遗传性: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相似的特性。 7、细胞学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8、生物工程学: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从而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9、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语句: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一切动植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3、生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同化作用>异化作用。 4、遗传使物种保持相对稳定,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都是由遗传物质——核酸决定的。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由核酸控制的。 5、能够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 6、生物科学的发展: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成就:细胞学说创立;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b、实验生物学阶段(成就: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c、分子生物学阶段(成就:1944年,美国的艾弗里用细菌做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的标志是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英国的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7、当代生物学的主要朝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微观已达到分子水平;宏观是关于生态学的研究。 8、生物工程的成就a、医药: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b、农业:抗植物病毒、两系法杂交水稻、转基因鲤鱼、抗虫棉; c、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石油草和超级菌。 9、世界五大问题:解决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最新2019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 、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 或RNA 4 、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 、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 、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 、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 、O 、N 、P、S、K、Ca 、Mg ②微量无素:Fe、Mn 、B、Zn 、Mo 、Cu ③主要元素:C、H 、O 、N 、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 、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 、(1)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 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 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 反应。 (2) 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 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 A 液,再加 B 液) NH2 11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C—COOH ,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 基的不同。 12 、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 —CO —)叫肽键。 13 、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 形成的肽键数= 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 、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 和一个羧基(—COOH) ,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 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 、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