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1发展环境:时代给予机会,竞争带来挑战

就后危机时代的国际产业发展形势来看,生物医药产业不仅是经济衰退中投资者的“避风港”,更是长时间周期中的“长跑冠军”。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市场的医药保健股指数走势就仅次于必需消费品,远远好于周期性行业表现。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我国A股市场医药指数跑赢大盘超过20个百分点,市场表现第一,成为最具防御性行业。2009年初《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中国潜力企业200强,有32家医药企业上榜,其中22家是新入榜企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总体判断:目前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大规模产业化的开始阶段,预计到2020年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中国医药产业规模逐年增加,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20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9723.66亿元,利润总额达到354.75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市场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势头。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中国医药市场2010年将达到2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20亿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5大医药市场。就当前国内环境来看,生物制药产业仍是整个医药领域中份额相对较小的部分,2007年仅占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

8.56%,但它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板块,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全民医保加速实施,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药品流通体系改革有望展开,医药行业的需求释放和产业集中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1 2000-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产值及增长率

生物制药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在国家重点支持自主创新的思路下不断获得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创新项目,例如新产品研发,产品的升级换代。具体形式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目前国内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实力仍较薄弱,与国际领军企业的差距较大,多数企业以仿制、外包为主,在国际竞争中居于低端地位。但国内在某些领域,例如疫苗,诊断试剂等方面与国际差距正在逐步缩小。预计在未来5-10年,我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开发将取得显著成果,投放市场的生物工程新药将达到15-20种,其中部分将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生物制药先进水平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1.2发展现状:保持国内优势,参与国际竞合

生物医药产业是高科技密集型产业,也是经济效益很高的支柱型产业,很适合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特点和定位。上海市委、市政府为对接国家重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其中,生物医药产业被确定为本市高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并由上海市科委牵头制定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医药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生物医药产业是医药产业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根据2008年的调查结果,上海全市纳入统计的生物医药生

产企业410家,全行业经济总量1034.6亿元。其中: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为437.3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为547.3亿元;外包服务业收入为50亿元。在制造业领域,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占44.7%,医疗器械占19.4%,生物制品占10.2%,中药占8.1%,其他占17.6%。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

产业产值一直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图2 2005-2009年上海市生物医药制药业产值增长情况

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的位置。上海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共有53位中科院院士,25位工程院院士,2006年以来共有24位973首席科学家、37位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负责人。十五期间,上海在《科学》、《自然》和《细胞》等国际顶尖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约占全国总数的50%。目前,上海已形成了由10多所高校、30多家专业研究机构、30多个研发中心(含外资)、30多家新药临床研究基地、200多家研发型企业组成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应用技术产业转化的优秀榜样,张江药谷已成为上海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一张城市名片。上海生物医药基础研究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但在专业研究机构的能力和深度上、产业规模和企业实力上与国际领军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上海生物医药产

业整体规模仍然有限,总产值落后于山东、江苏和广东等省份,产业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全方位的加强投入。

1.3发展趋势: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发展转型

生物医药是具有强大发展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体现了未来高科技发展的方向,更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全面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策略。从全球应用技术领域未来的发展走势看,生物医药技术将会成为继信息技术后,最有可能推动人类产业革命的新技术。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生物医药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目标是超越印度、韩国,在技术水平和产业水平方面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已被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提出到2012年底,使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实现“3211”的远大发展目标:把上海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使行业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扶持100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创新型企业,打造100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持续保持上海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近期内,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端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和现代中药,选择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配套原料药和医用材料。积极推进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发展。着力培育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业,发挥上海技术、区位和人才等综合优势,积极吸引和大力培育各种生物医药研发和服务机构,重点发展化学和生物外包及临床研究CRO服务,推动服务外包向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承接国际药品代工,使上海生物医药服务外包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坚持“仿创结合、以创为主”的发展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接“重大新药创制”和“肝

炎、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重大专项,不断增强上海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上游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中药合成、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因此,上海应立足产学研一体化和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业化环节的建设,努力实现技术的突破性进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要积极提升产业水平,发挥研发实力和人才优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物,占领产业链制高点;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也是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生物医药产业应及时抓住机遇,锐意进取,力图实现产业规模、产业效益的整体升级,成为上海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的支柱产业。

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2.1 基本判断一:人才数量总体增长,仍难满足产业需求

根据最新统计结果:2009年全市生物医药行业从业人员90400人,同比增长3.58%,约占全国的4.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500万元以上)科技活动人员9141人,其中研发人员6488人,中高级职称人员2734人。根据历年来的统计结果,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数近年来呈现同步于产业规模的明显上升趋势,但2007-2008年间有一定的回落。我们分析: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数在2007-2008年间的下降一方面与国际国内整体经济环境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2007年10月1日颁行的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直接针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既有积弊,在短期内对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震荡效应。但放眼中长期发展趋势,当生物医药产业对新规定不适应的阵痛期过去之后,继之而来的将是整个产业的结构重整、水准提升和加速发展。2008年尽管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需求有所回落,但整个产业仍然保持了产值的大幅增长,展现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

光明前景。2009年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的重新增长表明:在未来几年内,产业对科技人才、尤其是创新型高端人才需求的大幅反弹将是可预期的。

图3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从业人数的增长趋势

相对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持续高速扩张的发展需求而言,现有科研人才数量尚有明显的不足。根据我们对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的调研结果,目前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约23.7%。这一比例较发达国家普遍接近50%的比例明显偏低。在被调研的生物医药研发单位中,表示在上海招聘所需科技人才较为容易和较为困难的比例各占50%,可见上海的生物医药科技人才供给现状尚不能完全满足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2.2 基本判断二:人员效率持续提升,产出能力显著增长

近年来,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的人员产出能力呈现出可喜的稳步增长趋势。目前全产业人员经济效率已达到近50万元/人,比21世纪初接近翻了一番。这充分体现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集约化、效率化,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

高的发展趋势。上海的土地、商务和劳动力成本较高,客观上要求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必须集聚资源,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坚持创新集聚和高水平的发展,必须依赖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优势,全面提升产业能级。因此,进一步提升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将是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所在。目前上海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科研院所也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参与课题调研的各单位中,高达93%的单位都表示会致力于进一步提升本单位科研人员的成果产出能力。随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创新拉动效应和产业集聚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可以预期产业人员经济效率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会继续稳步增长,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的竞争力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图4 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员经济效率的增长趋势

2.3 基本判断三:人才质量仍然偏低,科研力量有待提升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上海重点发展的创新型高科技产业,当前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满足产业自主创新、科技制胜、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需求。相比之下,一些发达

国家和地区则利用资金、研发环境和生活环境等优势条件,汇聚了大批受过良好教育和充分训练的高端科技人才,占据了国际范围内智力竞争的优势地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要急起直追,必须致力于科研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根据调查,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人员的学历结构以本科及以下为主,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约20%。同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也仅占约20%。这一现状与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是不相符的,与上海生命科学、医学领域基础研究在国内国际的优势地位也是不匹配的。科研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将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中所必须解决的瓶颈问题。

图5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人员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另一方面,企业和研发部门等用人对于本单位现有的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认可程度,也可以大致反映出生物医药行业目前及未来对于科技人才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的要求。在被调研的各家单位中仅有7%的单位表示对研发人员的创新能力比较满意,另有57%的单位表示不够满意。根据受调查单位的评价,上海生物医药产业

科研人员普遍在专业知识基础方面较为令人满意,但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大欠缺。这是新兴产业在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2.4基本判断四: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亟需加强

根据上海未来的发展布局,在今后几年中,作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之一的生物医药产业将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传统生物技术新药、合成新药和新型制剂等,要在高端化学原料药制造领域取得突破,加快开发中药及天然提取物,重点突破生物诊断试剂、疫苗及抗体类药物的产业化,着力发展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要求在这些领域实现实质性科技突破,形成有价值的自主知识产权。

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必将对科技人才的研发能力、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提出相对更高的要求。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相关企业和单位最为迫切的科技

人才需求是创新研究团队领军人才的不足,有50%的受访单位认为本单位存在着这方面的人才缺口,其中43%的单位表示领军人才的引进将是本单位未来人才引进的重点。随着产业的整体调整升级,技术的更新换代,创新要素作用的进一步体现和空间、能源、环境、劳动成本等资源要素局限的继续存在,对传统药物生产技术人员的需求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在人才专业结构方面,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人员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基础研究人才的相对丰富和应用研究、转化研究人才的严重短缺情形并存。这体现在仅有14%的受调查单位认为本单位对基础研究人才有需求,而高达50%的受调查单位认为应用研究人才是本单位未来人才需求的重点。

因此,提高科研人才的学历结构和能力结构,特别是增大具有充分行业经验、宽阔国际视野和优秀科研能力的研发带头人在人才结构中的比重,将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需求。同时,应进一步调节基础科研人才、应用研发人才和工业技术人才之间的比例,增加具有原始创新能力、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这部分人才所占的比重。根据上海的生物制药产业未来的整体发展布局,在复杂化学药物合成、中药有效成分分析及开发、生物诊断试剂、抗体及疫苗研发等关键领域,应招揽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在传统化学药物生产、传统制剂等上海缺乏优势的领域,应当适当控制人员所占比例。

三、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技人才需求前景预测

3.1产业集群的壮大需要广纳人才

经过10多年的迅速发展,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现已集聚了430家生物医药企

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对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其中张江“药谷”现已累计引进生物医药企业328家,共有科研人员8580名,生物医药产值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40%。在距张江高科技园区6公里的地方,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正在建设当中。园区预计将在2012年初具规模,它的建设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优势集群和“医、教、产、研”一体化的形成。另一方面,出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看好,跨国医药企业如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礼来、施维雅、罗氏、葛兰素史克等目前均已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强生也即将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这一趋势目前还在继续。

可以预计,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未来将会不断发展壮大,强化优势,显现出资金、

技术与人才的集聚效应。根据趋势外推估计方法,随着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模和产值的进一步扩张,对科研人才的需求量也会同比增长。在我们的调研工作中,受调查生物医药企业及科研机构普遍认为本单位的科研人才需求在未来5年内将继续以年均5%至20%的速度增长。根据所有受调查单位的人才需求估测结果预计:上海未来5年后生物医药产业的科研人才需求总量将为现在的2.1倍。预计2015年,仅张江“药谷”的生物科研人员需求将达到15000到18000人,全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人才需求将高达30000至35000人。迅速增长的人才需求将对上海的

人才供给能力形成严峻挑战。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急需具有较高文化科学知识、年富力强、敬业乐业而又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以促进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难题,提升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整体实力。

3.2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高端人才

随着本土医药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更加注重,跨国公司本地研发机构不断增多,将使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对于高端科研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

高端科研人才首先要具有技术能力:一方面,研发人员掌握的具体技能要满足研发项目的需要,另一方面,研发人员同时对于全球范围内的整个行业领域有充分深入的了解,能够把握领域发展热点,指导研发工作的方向。其次是语言能力:由于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科研往往是全球化的,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可能与其他国家的研发中心合作或同步进行,使用的研发平台和标准等也往往是基于英语或其他语言的环境之下。最后是创新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研发人员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善于突破常规的创新能力是各个研发机构看重的素质。此外,研发项目的进行通常需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对领军人员还有着很高的沟通协调能力要求。根据我们对受调查单位的不完全统计结果,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仅占科技人才总量的3.2%,这个比例远远无法满足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发展需求。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人才仍以高校和研究所的毕业生为主,在以上三方面的实际工作技能方面往往有着不同程度的欠缺。因此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科研人员暂时仍以“海归”人士占据主流地位,未来有待本土人才弥补的空间巨大。我们的调研结果显示:具有组织、沟通、管理综合能力的科技人才;高水平研发带头人才和具有产学研结合经验的人才分居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未来人才需求上升幅度最大的前三位。预计未来上海生物医药

产业高层次、国际化、综合型、管理型高端科技人才的增长率将明显超过科技人才总量的增长率。预计2015年张江“药谷”对高级科研人员(课题组长)的需求量将达到1200到1500人,上海全市生药产业高级科研人员需求量将超过2000人。

3.3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

同是一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开发项目不同,对研发人员技能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高端化学原料药制造、中药及天然提取物开发、生物诊断试剂、疫苗及抗体类药物的研发以及数字化高端医疗设备的发展等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这些具体领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知识,掌握专门研究方法的科技人才。

根据我们对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调研结果,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最为迫切的科技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药物开发人才、生物医学工程设备、材料开发人才以及生物医药产业中下游技术开发人才这几类专门人才领域上,而基础研究人才相对不太缺乏。造成这种人才需求不平衡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上海的生物医药人才培育大都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生多是定位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的上游研究,在产业专业领域接受的训练不足,很难迅速适应企业具体研发工作的需求。而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绝大多数企业还不能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因此,重点领域专业科研人才的缺口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将会面临的很大问题。按当前趋势预计,到2015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专业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至300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高端化学药物开发、中药开发、生物制剂和生物材料、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上海发展中资源和环境的局限愈来愈明显,上海传统化学药物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断下滑,对于传统化工、制药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受限。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在上海生物制药产业中新兴领域的专业人才不

足和传统领域的专业人才过剩将会同时存在。为了避免科技人才结构性失调带来的不利局面,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思路,优先保障重点发展领域的人才供给。

四、建设生物医药科技人才高地的政策建议

4.1依托科教培育人才

上海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资源,最大优势是智力优势。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要进一步发展,人才是稀缺资源也是重要瓶颈。因此,首先应当依托于上海良好的科教基础,真正利用起上海人才高地的优势,发挥驻沪高校、研究所的作用,为生物医药产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研发人才。

在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应注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创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有机统一。应当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相关学科专业的复合交叉,渗透融合,构建人才培养的专业链,为学生搭建宽厚的基础知识与扎实的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培养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人才。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设置上,应注重产业发展特别是重点领域发展的需求。教育理念上,要使学生充分接触前沿知识、交叉领域以开拓思路,增强创新意识。

要注重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只有通过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当前,生物医药类专业毕业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看重的重要条件。因此应鼓励教育机构与产业机构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共同教育、训练科技人才。在教学形式和实习研究内容上应鼓励创新、体验,发掘学生自身的科研潜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创业教育”理念的宣传,促进学生主动、有效的更新知识结构,为走出校门投身科研事业做好准备。

要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拓宽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深化高校教育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科技人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机制,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互动融合。进一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通道,为产学研联合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4.2展示诚意吸引人才

当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和全方位提升,亟需加大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主管部门应充分展示诚意,为国内外科技人才的引进铺路。建议设

立“生物医药产业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尽快建立包括留学人员专项资金、引进国外智力专项经费和创业扶持资金、小额贷款、优惠担保在内的资金扶持体系。鼓励海外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来沪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活动,扶持留学人员来沪就职、创业和进行科技成果的示范和规模化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通过构建“国(户)籍不限、来去自由”的科技人才吸引方式,不断健全国内外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逐步建立适宜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在沪工作的,技术项目交流和人才引进协同并进的工作体系。

要加快建立归国人员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留学归国人员项目资助、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吸引人才和智力的激励、保障机制。

要积极争取外地高层次科技人才来沪工作。争取领域内知名专家定期赴沪开展交流、调研、咨询活动,号召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领域权威专家广泛参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重大投资项目等重大决策的可行性论证、评估等方面工作。

要提升科技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逐年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要求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建立科技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列入年

度预算,切实保证人才队伍建设的费用。并通过提供经费补贴、免费教育培训等方式,积极鼓励科技人才强化自身能力。

4.3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发展环境建设是现代人才竞争的重要因素,管理部门应当为生物医药科技人才提供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优秀人才得以安居乐业,能够全身心投入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建设事业。

要加强政策配套和集成支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定支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政策的配套衔接,整合资源,形成支持合力。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及区市有关部门的产业化项目要向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倾斜,扶持科技型自主创业。要把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结合起来,以项目为载体、以公共财政为引导,加强对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支持力度。

要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各地要着力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的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注重科技人才的就业、择业辅导,做好提升科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训工作,加强政府、企业与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组织境内外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管理部门特别是园区主管部门要主动关心科技人才的生活、工作,热心帮助科技人才解决具体困难。

要着力提升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各级政府要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取得重大成就、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技人才,进一步激发各类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为上海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4改革机制用好人才

目前,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科研人才面临着总体性短缺和结构性浪费并存的问题。能否用好、用活科技人才,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中的关键所在。各级管理部门应积极创新,改革过时的人才管理和使用机制,以求做到人能尽其才,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利用宝贵的人才资源。

应尽快调整不合时宜的有关人才政策法规。组织专门力量,对近年来出台的人才工作的有关法规、制度进行全面审定,需要完善的予以修改完善,应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要面向全社会公开科技人才政策,要加快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法制化进程。要督促园区、企业人才主管部门落实好科技人才规章制度,确保科技人才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实施特殊制度,加大荣誉激励和经济补助力度。

要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的咨询决策制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听取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有关方面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搞好论证,保证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流通体系。打破人才的部门、单位壁垒,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拓宽就业渠道,提倡新的就业观念。要推动科技人才向企业转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人才共用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实际作用。要鼓励科技人才自主创新创业,并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要创新基于绩效标准的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尽快构建以绩效为重点,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科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探索完善科技人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手段,促使优秀科技人才能够在岗位上尽快脱颖而出,发挥其最大效能。

要创新科技人才选拔机制。要按照发展的标准,关注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建立优胜劣汰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要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股权激励、设立特殊岗位、实行协议工资、允许兼职兼薪等方式体现技术参与收入分配的重要性,鼓励一流人才作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 调研报告 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〇二〇年二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市场需求,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建设行业的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现状以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调研分析,现将调研结果作如下报告: 一.建筑业的大发展,市场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持续增长,2019 年已达75131亿元,较之2018年又增长了12.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以上要出自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完成,近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64%,增加值年均增长7.29%,都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6.98%的增长速度。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近五年来建筑业从业人员以年均4.25%的速度不断加,行业队伍的迅速扩大,使得行业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的总量需求逐年大幅度地增长。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2011年到2019年,我国城市化率由38.9%迅速提高到52.1%.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相当低。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2025年城市化率要达到55%左右,全国城市人口将达到8.2-8.7亿。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急迫的、大量的需求。 三.建设事业中新兴行业的出现,拓展了急需人才的技术领域 伴随着建设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市场化进程,近年来出现了从业人员数量增长很快的新兴行业,比较突出的有建筑装饰业、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业,2019年这三业中从业人员数量分别已达950余万、258万和323万。这些新兴行业的出现,明显加剧了人才市场中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的局面。 四.建筑领域的科学进步,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提出了大量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建筑工程施工先进技术水平的试题和工程投资的取向正在发挥重要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已占建筑工程总投资的8%—15%,大量的现有建筑正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的改造,建设行业的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单位,已经对建筑智能化技术人才,尤其是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一线人才,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 我国建筑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当前,在建筑5293万从业人员中,生产一线的人员技能低,绝大多数未经任何培训直接上岗,高级工不足5.4%,技师不足2%,高级技师不足0.8%.专业技术人员194.6万,经营管理人员254.6万,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和5%,两类人员合起来仅9%这个比例数远远低于全国各行业18%的平均水平,也低于采掘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数量上严重短缺,是目前建筑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建筑技术人才短缺突出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这三个专业领域。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领域

园林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园林行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园林行业是近几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城市生态环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大背景下,快速形成和壮大的新兴朝阳产业。面对园林行业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同行竞争,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园林专业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可以抓住这一机遇,使人才市场需求和竞争机遇变成办好园林专业的活力。 调查目的: 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一直都是各个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了园林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人才的能力要求,人才的素质要求等,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行业定位逐步清晰和具体起来,为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提供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和调整依据。使我系园林专业学生能够适应所学专业的人才职业需求,毕业后尽量进入职业角色,胜任岗位职责,更好的实现“零距离”就业。 调查内容: 园林行业岗位人群应具备的能力、现阶段从业人员的现状、湖南及周边省市园林及相关行业人才需求等。 调查方法: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资源搜集等 调查时间:2018年12月-2018年8月 1 / 16

调查整理:王xx 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走访了湖南xx生态科技园、xx三雄园林公司、xx中青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xx世纪枫园林公司,发放了20份调查问卷,收回20份;与广东巨杨园艺公司、广东维生种苗公司、广东怡华园艺公司、上海棕榈园林公司、广东广和园艺公司、广东旺林园艺公司、广东鸿瑞园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电话访问;结合对网络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得出了以下结果: 1、园林行业技术人才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特别是园林科研、生产技术推广、苗木养护、绿化工程、工程管理、预算和规划的技术人才更为急需。 2、现阶段园林行业从业者特别是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兼职和跨行业技术人员占40%;本专业(中专或普通大专、本科毕业)真正接受过高职专业训练的人员占30%;而擅长苗木养护、工程管理和预算、规划的岗位型技术人才仅占10%。 3、年轻的从业者普遍存在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 4、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不高。 5、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但是不稳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又爱又怕。 结果分析: (一)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步伐,在众多的城市改造、道路拓宽、广场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绿化景观设计,因而对此类

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103-89 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 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 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 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 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 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 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 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

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名称: 印刷技术 系 别: 包装印刷系 专业负责人: 陈海生 日 期: 2010年5 月20 日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制 二O一O年四月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印刷技术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印刷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指导思想 为使我院印刷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高职教育的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及时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来研究分析高职院校印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现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也有必要对广东省内兄弟院校的印刷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等情况进行考察。调研的主要内容有: (1) 中山火炬开发区及周边地区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情况; (2) 企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核心技能的具体要求、所需的知识结构等; (3)考察、了解省内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情况。 主要采用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等方式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的现状、印刷技术专业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调查计划表见表1。 表1:调研企业及兄弟院校计划表 时间段调研单位及部门名称调研内容负责人 5.10—5.20 中山中荣纸类制品有限公司 人才结构、人员招 聘情况,企业的主 要就业岗位、典型 岗位工作任务对 学生核心技能的 具体要求、所需的 知识结构等 陈海生、付文亭金田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鸿兴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皮阳雪、蒲涛安姆科软包装(中山)有限公司李新芳,陈海生广东省印刷复制协会蒲涛、陈海生珠海豪迈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市包装印刷协会蒲涛、陈海生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陈海生、付文亭中山伟达印务有限公司官燕燕、谢文彬中山华力包装有限公司付文亭、李新芳东莞富阳彩印有限公司官燕燕、李新芳广州天禧科技有限公司付文亭、官燕燕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官燕燕、陈海生

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市场营销专业社会和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目的 认真落实“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及时了解市 场营销专业发展前景、营销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 海南岛发展特色相关岗位有特殊能力的需求。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能力、知识、素 质要求,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就业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与专业建设目标。 二、人才培养状况 目前全国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达到118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45 万人。有数据表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3%以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总体表现为:一方面,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适用型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一般销售人员无人问津,大量积压。 三、调查的范围和方法 1、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等多种方法。 2、被调查者: 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四、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营销行业人才需求背景分析 1、营销人才需求量增加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2、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增加 由于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这个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人才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 21 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么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要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篇1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

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3、了解本专业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收集工作任务和项目,了解岗位生产对象,生产流程等,深入到工作岗位的细节,考虑潜在的因素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Fudan-Zhangjiang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號碼:1349) 截至二零一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中期報告 *僅供識別

五年財務摘要 業績 未經審核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二零一四年二零一三年二零一二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零年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收入153,370 156,933 82,684 39,044 35,898經營利潤╱(虧損)41,371 34,050 18,462 641 (2,506)財務成本(1,057) (3,515) (1,586) (1,760) (1,356)除所得稅前利潤╱(虧損)40,314 30,535 16,876 (1,119) (3,862)所得稅費用(5,034) (6,315) (2,686) 2,440 –本期利潤╱(虧損)35,280 24,220 14,190 1,321 (3,862)應佔本期利潤╱(虧損): 本公司權益持有者36,296 27,904 16,205 3,353 (2,301)非控制性權益(1,016) (3,684) (2,015) (2,032) (1,561)本期總綜合收益╱(虧損)35,280 24,220 14,201 1,316 (3,862)應佔本期總綜合收益╱(虧損): 本公司權益持有者36,296 27,904 16,212 3,348 (2,301)非控制性權益(1,016) (3,684) (2,011) (2,032) (1,561)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53,356 41,042 21,916 3,980 887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本期 利潤╱(虧損)的每股基本 及攤薄收益╱(虧損)(人民幣元)0.0393 0.0337 0.0228 0.0047 (0.0032)資產及負債 未經審核經審核 二零一四年二零一三年二零一二年二零一一年二零一零年 六月三十日十二月三十一日 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人民幣千元 總資產748,575 749,216 537,296 358,881 304,154總負債(147,370) (183,291) (277,183) (157,814) (135,449) 601,205 565,925 260,113 201,067 168,705 歸屬於本公司權益持有者 的股本及儲備569,013 532,717 223,228 170,062 139,243非控制性權益32,192 33,208 36,885 31,005 29,462 601,205 565,925 260,113 201,067 168,705

电子商务专业行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电子商务专业行业人才需求 调研报告 一、行业发展目标 目前,许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或相关课程,由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商务模式,各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还未达成共识,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有权威性的能够与实践需要相吻合的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就业需求形势与培养模式的不确定性,技工教育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合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职业需求特点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一、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分析 1.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预测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高速增长,我国电子商务也急剧发展,使得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由于互联网用户正以每年100%的速度递增,该行业的人才缺口相当惊人,预计我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采用传统经济与网络经济结合的方式生产经营。根据这个现象,可以知道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就业前景是有希望的,国家政策正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已经对电子商务给予极大重

视。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技工学校等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人才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在进入人才市场时本应抢手,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2.技工学校电子商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该怎样有机的把电子商务课程组织好?学校该如何做好与社会的对接?是当前电子商务教育行业应该反思的一个问题。 (2)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说到这一点,其实除了校方,学生也要负有一定的责任,学生在这一方面自己应该主动做好与社会的对接。 (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教与学出现脱节现象。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存在的教学需求,大多数学校的教材、实验设备都很薄弱,实践机会也不足,这是大多数学校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困

康复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背景: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促进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治疗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技术专业。据有关方面曾对我国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现状做过调查,我国拥有13亿人口和6千万之多的残疾人,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5640人, 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 达到1:5到1:10。康复治疗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落后于康复医疗实际的需 要。因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开设,正是顺应社会民众健康、审美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的残疾、手术后的恢复等在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有着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市场广阔,就业前景更是可观。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国富民强,健康为本,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的程度,对健康和医疗保 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由治疗服务扩大到康复服务,国家提出2015年达到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学校为适应人民医疗观念的转变,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要求,组织力量对省内相关医院进行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题调查,目的是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课程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改革等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时间: 2012-2013-2学期暑假期间、2013-2014-1学期寒假期间以及平时学院与医 院交流期间。 (三)调研对象: 1、长期从事临床康复治疗技术的行业专家。 1 / 20 2、临汾市内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含三级、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康复科主任或主管康复工作的负责人。 3、临汾市内从事临床康复工作的一线大夫。 4、我院康复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康复工作2-5年的毕业生以及高职康复专业的 实习生。 (四)调研内容: 1、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了解我国医疗卫生行

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目录 1 人才需求调研整体思路框架 ............................................... 调研内容....................................................... 调研对象....................................................... 调研方法与形式................................................. 调研问卷及访谈设计思路与意义................................... 企业调研问卷及访谈 ........................................................ 高校调研问卷及访谈 ........................................................ 在校生调研问卷 ............................................................ 毕业生调研问卷 ............................................................ 2 调研数据汇总与分析..................................................... 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招聘与职业素质要求......................................... 校企合作切入点分析............................................. 兄弟院校的建议................................................. 学生意见分析................................................... 毕业生能力需求反馈分析......................................... 3 调研归纳总结与建议..................................................... 人才需求方面................................................... 校企合作方面................................................... 课程建设方面................................................... 4 附表................................................................... 附表1:企业调研问卷............................................. 附表2:学校调研问卷............................................. 附表3:在校生调研问卷........................................... 附表4:毕业生调研问卷...........................................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了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我们组邓军~唐艳~陈佑明~唐铮、张艳辉学员在此培训期间对计算机专业就业岗位、用人需求进行了市场调研~在调研过程中侧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主要地点是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将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维修维护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及电脑销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电脑销售岗位的需求~能根据就业市场对计算机维修维护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电脑销售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 或岗位群, ~能根据岗位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教、学、做”合一为总体原则选择教学方法~广泛运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使培训者理解和吸收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较强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创建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深化计算机专业“校企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适合本专业本层次培养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品质。(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11-7-14 地点: 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 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对象: 调研社会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以及计算机维修维护及电脑销售岗位的职责和任务。本次调研的对象是用人单位: 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1、专家座谈会 调研中~我们在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分别请到了郭海清董事长、张宝文总经理和联龙公司通信事业部包迎松总经理参与了座谈。在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请到了费锡秋总经理和李丁事业IV 部总经理助理参与了座谈。会上各专家都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各层次岗位的人才需求及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等都表示了不同意见。会上~专家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就业人才的要求~首先是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能很好地与客户沟通等, 其次才是技术过硬型人才。至于学历~那是没有制约性的影响的。 2、参观交流本次调研我们分别参观了湖南省联龙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南省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各部门办公室和工作室以及他们的零售卖场部。发现这两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联龙公司是以销售为主~需要的人才主要是懂计算机的有经验营销人员, 嘉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以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施工和服务为主~需要的人才主要是精通计算机硬件或精通计算机网络以及技术过硬、动手能力强的人。 至于学历、个人品质, 如积极向上~善于学习、沟通能力、服从意识、团结协作意识, 与岗位的关系~从交流中发现~从事销售业务、与客户沟通等岗位与学历没有直接关系~而技术主管、人事经理等与学历有一定联 2 系~而对于维修技术人员来说~学历的影响还是占相当的比重。 (二)调研内容 (1)湖南联龙投资有限公司

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计算机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还访问了51job和job168等人力资源网站。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甘肃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JZRK001 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项目组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报告

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指导思想 1、调查背景 学校在不断加强管理,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内涵建设。学校领导坚持以学生为本,在全校率先以建筑工程施工和焊接技术两个专业为试点专业推进课程改革,拉开了我校专业课程改革序幕,以改革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努力形成精品专业,把学校建设成中职特色品牌学校。为此,学校成立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指导委员会和建筑施工专业课程改革课题组,对我校建筑工程施工进行课程改革,改革现行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建筑企业需求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以岗位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根据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建筑工程教研室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并根据课改要求开展了社会调研工作。 2、调查目的 (1)为了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工作,把握当地建筑企业、行业的真实情况和最新动态,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目的就是为了详细、真实地了解当地建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了解当地建筑企业、行业对三年制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对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结构的需求变化,尤其是一线施工技术人员的具体要求,为该专业的课改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并打下扎实的基础。 (3)了解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岗位,

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培养面向。 3、调研方法 (1)问卷和当面交流调查法:设计《甘肃省理工中等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表》和《甘肃省理工中等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调查表》,并给教研室教师印发了调查表,通过利用假期、业余时间深入当地建筑企业、行业,和建筑企业、行业各管理层次人员交流;及发在03、05、06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各班的QQ群上和通过电话、学生来校当面交流等方式征询意见,搜集信息。(2)文献调查法:通过查找相关专业性的报刊、杂志、书籍资料,获取可靠、准确的统计信息资料。 (3)上门调查法:通过主动上门到当地建筑主管部门,收集当地建筑企业、行业数量、规模、人员等统计资料。 4、调查对象 主要有建筑主管部门、建筑企业和个人(我校毕业生)。(1)从涉及的部门来看主要包括:当地建筑主管部门(建委职能部门)、武威当地建筑企业、武威当地建材检测企业、武威当地工程咨询企业、武威当地建筑工程设计企业、武威当地工程监理企业、天津电建风电事业部等相关建筑行业、企业单位。 (2)从涉及的企业来看:有国营建设工程集团、民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建材检测公司。 (3)从涉及的人员来看:有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员、技术员、监理员、制图员、资料员、试验员),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寒假期间,本人对山东省企业展开了一项关于人才需求的调查,共有10家企业参与调查,分别是山东旅行社、山东大厦、济南玉泉森信大酒店等。从调查的结果看,企业最缺的人才类型是专业技术人才。从需求层次上看,高学历人才、技术超群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果显著的高级营销人才、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才仍然是用人单位青睐的对象。此外,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山东人才需求的特点。 1、企业目前最紧缺的人才类型 笔者对企业的调查题目是:你认为目前企业最缺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共有10家企业参与调查,其中选择专业技术人才的有6人,占总投票人数的60%;选择高级营销人才的有3人,占30%,选择高级管理人才的有2人;选择基层操作工的有1人。 一般来说,企业人才需求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技能人才。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普通认为,目前企业最缺也是人才市场中最难招的就是专业技术人才。从山东人才网近期的招聘情况看几乎所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都供不应求,中小企业更是面临专业技术人员难招的困境。目前,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财务人员、人力资源人员等都有大量需求。而对于广大外资企业来说目前急需大量本土化管理、外语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高薪难觅专业技术人才的现象。当前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在调查中发现,公司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应聘者的条件是技能技术能力。调查中还发现,目前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崛起,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将是无庸置疑的。 优秀的营销人才一直是企业招募的重点,从本次调查中也不难发现,企业对于优秀营销人才的渴求。从山东人才网2008年全年及2009年前两个月的人才指数分析看,营销人才一直位居热门招聘的首位。人才市场上大量的空缺职位便是中小企业的营销和业务岗位。营销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规模较一般、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再加上营销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对人员的需求基本上常年不断。由于门槛较低,一线的业务员为数众多。从山东人才网招聘

人才调研报告

XXX地区人才调研情况汇报 接市局调研通知,我区通过发放调研问卷、查阅有关资料、电话咨询等形式在全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开展工作,对搜集的区企业人才现状、人才需求及校地企合作方面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本次调研企业共计38个。从本次的调研样本来看,工程机械行业样本数量相对较多占整体样本比例的34%;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各占比为13%,纺织服装占比5%,煤化工、农副食品、批发及零售、新能源、住宿及餐饮产业企业各占比为3%;其他产业企业占比为21%(图1)。

学历、职称等级分布 本次调查中,调研企业人员总数为37899人,在企业人员学历构成方面,专科(高职)学历的员工有9378人,占总人数的2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有5872人,占比为15%(图2)。已具有职称的员工有2966人,占样本总人数的8%。具有初级职称的企业员工有1728人,占已具有职称员工总数的58%;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企业员工有1238人,占比为42%;(图3)。

数据的呈现与调研企业样本有关,此次调研企业多数为规模以上生产型企业,基层工人众多,对员工的学历要求较低。 XX区调研企业中2015年吸纳驻济高校毕业生共计175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形势“降产能、去库存”的发展趋势,人才供给远远大于人才需求。另外,电话调研了几所驻济高校,2016年的就业率数据未出,2015的就业率均

在90%以上。济宁本地就业率差距较大,XX技师学院因生源基本都在本地,本地就业率在95%左右,XX医学院毕业生源本地就业人数仅在30%左右。 二、人才需求及招聘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未来3年内,仅这部分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787人。人才需求前五位的专业依次为制造类、财经类、生化与药品类、轻纺食品类、电子信息类。(图4) 招聘渠道 87%的受调查企业都选择了在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其次参加人才市场招聘会、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占比为68%、61%相差较小;经人推荐介绍的企业占比为53%。(图5)可见,企业在招聘渠道上的选择都是多样性的,一般都是线上线下结合拓展招聘渠道。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 调研报告 太原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二〇一一年七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申报的背景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遍及各行各业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浪潮为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服务等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计算机、通信与消费电子的融合预示着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的来临;在消费层面,IT 产品与数码、家电、手机等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与移动通讯环境的平滑对接,引导着电子产品由模拟到数字的生活变革,数字电视、3G融合的数字产品、移动通讯等新应用不断涌现,孕育着巨大的市场,这些都对从事电子技术行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电子产业以每年25%以上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的电子制造业中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电子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二、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对企业的调研,经济发达地区对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1、对人才学历层次的需求 现在的企业面临着日趋白热化的残酷竞争,为了减员增效,提高人才的利用率,不愿意承担培训人才的任务,即企业不养“闲人”,所以企业就千方百计地寻找可以直接上岗的人才,为了提高企业的资质等级,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企业都需要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 2、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电子技术应用行业需要的是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特别对技能型人才要求比较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在企业内很多人都承担了不同的工作角色,打破了原有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用人模式,倡导“一个萝卜几个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几乎所有企业都喜欢既懂技能又懂管理,专业知识面广,一专多能,具有一定社交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各专业请参照统一的格式,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可行性报告)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色, 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趋势,为××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调研对象: 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及职业学校两类主体。 通过企业调研,主要反映出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岗位设置及对人才结构类型的要求、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要求。 通过学校调研,了解现行专业教学情况、学生就业去向、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与培养现状、企业对现行专业教学的要求与建议等,为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提供比较全面、客观的依据。

(根据专业需要,列出调查组成员名单,调研时间安排。调研对象主要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相关大中小企业相关生产岗位、人才服务中心、历届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毕业生。) 二、调研内容 (一)调研范围和内容: 以所承担的专业为主,重点调查相应的岗位或岗位群。 1.行业发展研究 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要求(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依据)。相关行业发展现状(行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国际化发展趋势)、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供求状况。相关行业文化、职业道德素养状况 2.企业调研 重点调研相关企业技术变化(工艺、设备、材料等);运营方式变化(商业业态、分销系统发展、服务类型);劳动组织变化(流水线、小组工作、岗位轮换、一人多岗等)等内容,重点研究上述三个方面变化提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变化要求,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的变化情况,要求列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各不少于10项。 (根据选用的调研方法列出详细的调研内容,内容要包括1.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情况。2.专业岗位职业能力。3.专业岗位知识能力。等等) 3.学校调研

游戏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游戏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一、调研的背景 从2000年中国游戏市场的兴起至今,游戏产业在中国的真正发展虽然只有10来年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和市场潜力却非常惊人。如今,游戏产业已成为政府大力扶持的经济支柱产业。 中国市场的游戏产品由最初代理日韩、欧美游戏为主,逐渐被本土游戏作品所代替。本土游戏数量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一方面彰显了我国游戏产业具备了更强的自主创作研发实力,另一方面由于游戏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速度缓慢,行业人才紧缺依然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游戏开发技术日新月益,游戏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为了使游戏专业能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课程教学更适合岗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游戏专业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进一步了解游戏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岗位设置情况及变化趋势,企业对游戏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能根据就业市场对游戏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能根据岗位要求进行教学分析,以培养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我院自2009年以来就已经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依托,在软件技术专业中开设了游戏开发方向。经过两年多的人才培养实践,为游戏开发方向向游戏专业转化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管理经验、师资力量和实验实训基地。下面我们将从游戏行业背景、产业背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游戏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 二、行业与产业发展对游戏人才需求的趋势 (一)行业背景 2012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包括PC网络游戏市场、移动网络游戏市场、PC单机游戏市场等)实际销售收入248.4亿元人民币,比2011上半年增长了

18.5%。从下图可看出从2004年至2012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逐年递增。 图1 2004-2012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对比 图片来源:2012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来源: GPC and IDC, 2012 1、网络游戏行业状况 中国的网络游戏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侠客行》为代表的文字网络游戏(MUD,中文译为泥巴)时代开始,到1998年始创的联众世界、 1999年《网络创世纪》进入中国,再到2001年《龙族》、《红月》、《金庸群侠传ONLINE》、《大话西游ONLINE》、《三国世纪》等众多网络游戏的上市及上海盛大代理的《传奇》的奇迹成功,直到今天国内网络游戏市场已是一片兴盛。 网络游戏作品也从由代理日韩、欧美游戏为主,逐渐进入到自主研发阶段。如今完美时空、盛大、网易、巨人、久游、网龙等厂商都已推出各自的自主研发的作品。2012年网络游戏出版继续延续了井喷的态势,除中小企业大批涌现将带动原创作品数量,大中型企业也将陆续推出大量新作。本土原创游戏在实现由量变到质变跨越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游戏在游戏品种、数量、题材类型、市场规模和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由单一大型多人在线到网页游戏、社区游戏、手机网游等新品种不断的涌现,由以魔幻类游戏题材为主到益智、军事等各种题材的游戏投放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