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手术定位经验交流

神经外科手术定位经验交流
神经外科手术定位经验交流

神经外科的入路对于手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想毕各位都有体会。谈及入路不能不说到定位的问题。定位的准确性与否对于手术的顺利与否是紧密相关的。书本上定位的方法很多。但我想每位战友都会在理论与实践中或多或少的不同的体会和经历。并会形成自己的一个体系。故想对此开展一话题。还请各位高手能积极参与。我先将最为简单的一些基础知识贴与此,仅作抛砖引玉之用。头部重要骨性标志1)眉弓:适对大脑额叶的下缘2)颧弓:其上缘相当于大脑颞叶前端下缘3)翼点:位于颧弓中点上方约3。8CM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4)星点:位于颅后部两侧,是枕,顶,颞三骨在乳突根后上方的交汇点。相当于外耳门上缘与枕外隆凸连线上方1。5CM,外耳道中心点后约3。5CM。其适对横窦转折为乙状窦处5)乳突:后部的内面为乙状窦沟6)枕外隆凸:内面为窦汇主要标志线:1)下横线:自眶下缘至外耳门上缘的连线2)上横线:自眶上缘向后画一与下横线平行的线3)矢状线:眉间至枕外隆凸的连线4)前垂直线:经颧弓中点作与上下横线相垂直的线5)中垂直线:经下颌骨髁突中点向上作一与前垂直线平行的线6)后垂直线:经乳突根部后缘作一与前中垂直线平行的线

楼主的结论都是经典的骨性标志。但是这些标志有其局限:大都是标明了颅底或近颅底结构和病变的关系,在手术前定位时容易发生“错觉”性定位。我结合自己的体会提出一个“野路子”的标志:顶节结。

此节结在顶叶或额叶近顶叶病变的手术定位中作用较大。尤其是利用CT片在接近顶部的扫描层面定位时作用较大,可以使新手避免产生病变在额叶或颞部的错觉。具体应用上就是认真观察病变和顶节结的相对关系,在双顶节结连线的前面还是后面?据中线的距离多少(从比例尺上读出相对精确的数字,必要时可以用尺量)?再结合扫描的层面数(CT平扫一般10mm/层,小儿有时是8mm/层),就能从三维的角度定位病变。用此方法不易在读片时产生“错觉”。顶节结点在C T上就是两侧最向外突出的弧线最高点。贻笑于高手。

见周良辅的神经外科手术学上有非常好的论述,现转录如下,供大家参考: 1)确定CT或MRI横断面扫描的基础.临床常用眶耳(OM)线,瑞氏基底(R线和眉听(EM)线. 2)找出OM平面的扫描片和显影最佳的并于OM线平行的肿瘤层面扫描片.把上述两片重叠(即矢状线和横径中点相互重叠),画出肿瘤层面的外耳道连线,求出肿瘤中央距矢状线和外耳道连线的距离. 3)病人头皮表面的定位.用龙胆紫画出病人的OM线(双侧),径双侧外耳道作OM线的垂直线.根据肿瘤层面与OM层面的距离,定出病人头皮表面的肿瘤层面,再根据肿瘤层面扫描片测得瘤中央与矢状线和外耳道连线的距离,标出肿瘤在病人头皮的投影. 再,头皮的重要标志如下: A 中央沟----鼻根点至枕外粗隆沿矢状缝连线的1/2向后再加2cm为中央沟上端,颧弓中点与中央沟上端连线与额颧突和75%鼻根点至枕外粗隆连线的交点为中央沟下端,连接中央沟上下端即为中央沟的头皮投影. B 外侧裂----额颧突与75%鼻根点至枕外粗隆连线

的前3/4. C 翼点----额颧突后3cm,位于外侧裂投影连线上. D 星点----颧弓根与枕外粗隆连线中点,触摸凹陷点.

平时颅内病变手术定位主要靠CT和MRI定出病灶大概位置再画皮瓣,头部CT影象不如MRI准确,因为CT没有矢状位及冠状位,而且实际工作中CT片第一张片不一定是OM线水平开始,有时同一张片左右高度不同[不对称]所以以数CT层面高度定位不是十分理想,在此介绍的另一种定位方法[以脑室系统定位]有利于两种方法相互矫正,鞍区及脑室结构在[标准OM线起始]CT片上层面位置较恒定:1,颅底2 ,听眦线基线3,碟鞍4,鞍上池,5,三脑室下6 三脑室上[侧脑室底] 7 侧脑室体8 皮层下9 皮层上[层面]。看看脑室结构所在,就知道层面高度。

再谈两点体会:一、根据CT影象在术前定位:1)在头皮上划出眶耳线,垂直眶耳线每1厘米点一个点,代表相应层面的大致位置,根据CT定出肿瘤所在层面的位置。(此乃神外医生的常识)2)在耳前1厘米向上作垂直于颧弓的垂线,此线可将头颅大致分为前后两等份。在包含肿瘤的CT片层面上可划横线将头部分为前后两等份与之相对应,此横线与正中矢状线将该层面分为四个象限,横线设为X 轴,X轴与头皮交点设为A点,正中矢状线设为Y轴,两线交点设

为O点。将肿瘤中心点与O点连成射线,与头皮相交的交点设为B 点。在CT上算出AB线在头皮上的距离,然后在头皮上找到B点即为肿瘤距头皮最近的投影点。二、我们目测肿瘤直径往往会有偏差,我在临床中常采用这个小办法:拿一张纸,将纸的一角作为a点,到CT片上量出肿瘤的长径ab,在纸的b点处折叠,形成标记。然后把ab线放到比例尺上得出肿瘤长径数值,这要比目测精确得多,而且取材也很方便。

浅谈一下依据颅脑CT的经验:1)首先看CT扫描是否严格按照OM线,以及两侧扫描是否对称。2)满足上述扫描后,定病变对应颅脑表面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选择病变的最大层面,上下位置根据层面平行OM线移动直到病变最大层面L;定前后位置,先用龙胆紫标出头皮正中矢状线N,上述L线平行于OM线向前延长直到与N相交,交点为M,用软尺在CT量出病变最大平面病变中心对应颅骨最近点到颅骨前正中点的弧形距离,从M点向后沿L线量出上述弧形距离MP,则P点就是病变中心,可沿该中心根据病变大小设计手术切口。3)如果CT扫描不标准,则要根据原有CT大致确定病变中心,然后在中心处头皮帖一心电图电极片定位后再行CT复查,根据复查情况调整病变中心位置。复查时要严格按照自己标出的OM线扫描。4)CT定位由于不是三维成相,不如MRI准确。但本人体会只要扫描时满足上述要求,定位还是比较准确。另外有些病变,如高血压脑出血大多还是要根据CT定位的。

对于一些某些手术入路,切口相对固定,比如翼点,额下,乙状窦后入路等等,应不在讨论之列。实际上在临床上最困惑的就是幕上肿瘤的切口确定,现介绍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定位方法,是从张远征教授那儿偷来的,病人全麻后,平躺,术者蹲下,眼睛与病人头部同一高度,距离病人大约一米远,将病人的MRI片置于眼前,下面诸位该明白了吧!目光从片子中穿过,调整眼睛和片子之间的距离,使片子中的头部轮廓和病人实际头部轮廓重合,这样不就可以判断病变的头皮投影了吗!

我也常常用顶结节作为一个重要标志,倒是真的没人教过。顶结节在CT上的位置比较好确定,对于较大的肿瘤以其作为参考点一般比较准确。需要注意的是要参考低位轴片上眶和外耳孔的相对位置(大部分CT片都不会按标准的眶耳线扫描),画出实际的前后方向的扫描基线,按照基线的方向参考顶结节定出肿瘤的位置。如果有MR矢状位片,我有时会在正中矢状位片上测量或估计病变的皮肤投影在鼻根至枕外粗隆之间的比例,比如1/3处的前方几cm,然后拿一根绳子,比出病人的鼻根至枕外粗隆的长度,然后将绳子三折,再比在病人头上,找到1/3点,这样确定病变的皮肤投影的矢状位置就不难了;如果有冠状位片,也如法炮制(准确度稍差,因为基准线不好找)。这些办法均是粗略,需多种办法互相参考。做的多了,经验多了,感觉就有了。我曾见老专家张瓦成主任,也没有怎么量,上去就画,结果位置

恰到好处,这就是经验!

本人体会以OM线为基线,在头皮上划等高线(高程根据需要可选1—2CM),根据同层CT片病变的前后位置,按照比例尺换算后标注在同层等高线上,连接不同等高线上的各点即为病变在头皮上的投影。各位以为如何?

【CN109758230A】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方法和系统【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40538.5 (22)申请日 2019.02.26 (71)申请人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 究院 地址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四道口北街36 号院4号楼 (72)发明人 孟繁乐 查文中 葛建军 王蓉  孟祥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19 代理人 刘广达 (51)Int.Cl. A61B 34/20(2016.01) A61B 34/10(2016.01) A61B 90/0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神经外科手术导 航方法和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神 经外科手术导航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S1、术 前准备:导入病人的术前医学影像,将多种模态 的影像进行融合;制定手术计划;S2、自动配准: 确定世界坐标系;求解影像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 之间的空间变换关系;S3、跟踪引导:将影像空间 中的手术计划映射到世界坐标系,根据增强现实 眼镜相对于世界坐标系的实时位姿,将手术计划 叠加显示在增强现实眼镜所观察到的病人头部 中,并且在增强现实眼镜移动时,手术计划保持 与病人头部的相对位置不变。该系统包括:增强 现实眼镜和工作站。本发明无需空间定位装置及 跟踪器,免于该装置占据手术室内空间;通过增 强现实眼镜直接跟踪手术器械,避免了空间定位 装置与跟踪器之间的光学遮挡问题,且医生无需 在显示器与病人之间切换视线;自动配准使得该 系统操作简便。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09758230 A 2019.05.17 C N 109758230 A

神经外科的基本操作.

神经外科的基本操作很多,我想建议开展一个交流区,从最小的操作开始,如冲水器的使用,电凝的使用,吸引器使用等这样不经意的动作.请各位战友能积极参与,贴出你的心得体会,以供我等学习之用.这样更利于神外的发展. 这是以前一个置顶的帖子,从中学到很多,请大家继续延续我们的交流,以下是gulang100 战友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 神经外科的手术经验交流 神外同仁: 我把收集的神经外科的手术原则拿出与大家共享,望都有借鉴,为中国外科事业做贡献 [color=red]神经外科手术的若干要点 Ossama Al-Mefty 著,清风译 1. Remove the bone, leave the brain alone. 尽可能保护脑组织,可能需要更多切除颅骨。 2. An arachnoid membrane is your best ally. Always do your dissection within the arachnoidal planes. 蛛网膜是你的朋友,要在蛛网膜间隙分离。 3.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surgery of meningiomas. Master it. 显微外科技术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是不可缺少的。 4. Sharp dissection is the safest dissection. 锐性分离是最安全的分离。 5. Never pull or force anything. "Gentle, brother, gentle.尽量减少推压或牵拉脑组织的任何部位。 6. The anatomy of the skull base is complex. Learn it in the laboratory before going to the operating room. 颅底解剖很复杂,实验室的学习很重要。 7. Seek total removal with zeal during the first operation. It is the patient's best chance for cure. The best time is the first time. 在第一次手术中积极寻找完全切除的可能,第一次手术是患者获得治愈的最佳时机。 8. The use of the power drill is indispensable. Practice it. 磨钻的使用在神经外科手术中是必不可少的。多进行实践. 9. Be a vascular surgeon: preserve, repair, or reconstruct vessels. Life and function run through them. 做一个血管外科医师,在需要时保护,修复或重建血管。 10. Veins are more vital than they are usually believed to be. Preserve them.尽可能保留静脉,静脉比想象的还重要。 11. Preserving perforators is the greatest technical challenge and is crucial for preserving function. 保护功能区对神经外科医生是最大的技术挑战。 12. Maintain normal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by avoiding hypotension and cerebral retraction. 维持正常脑灌注压。 13. Plan the closure before the opening. 手术前要计划好如何结束。 14. Repair defects with vascularized tissue. 修复缺损要用带血管蒂的组织。 15. A tumor destroys the normal anatomy. Always be on the lookout for displaced structures. It is better to say "there it is" and be wrong a hundred times than to say "there it was" and be right once. 肿瘤会破坏正常解剖关系,要始终留意移位的结构。说错“它在这儿”一百次也比说对“它曾经在这儿”一次要好。 16. Preservation is the best means of reconstruction. Save every structure. 保留是

神经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外科分册 (一)腰椎穿刺 一、适应症 1、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占位性病变,做腰椎穿刺测量颅内压和进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测定。 2、鉴别脑震荡、脑挫伤和颅内血肿。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用于诊断、减压及引流。 3、出血性脑血管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和变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颅脑手术后检查颅内压及进行脑脊液化验。 6、脊髓病变,行腰椎穿刺检查,了解脑脊液动力学情况,明确脊髓腔有无梗阻及梗阻程度。 7、特殊检查,如脊髓造影和核黄素脑池扫描等。 8、椎管内注射药物,如抗生素等。 9、某些原因不明的昏迷、抽搐等疾病的鉴别诊断。 二、禁忌症 1、凡有脑疝征象(如双侧瞳孔不等大、去皮质强直、呼吸抑制等)者,属绝对禁忌。 2、临床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存在视盘(视乳头)水肿,颅骨X片或CT扫描提示有显著颅内压增高者。 3、穿刺部位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者,腰椎穿刺造成椎管甚至颅内感染。 4、开放性颅脑损伤或者有感染的脑脊液漏,腰椎穿刺时放液可造成颅内逆行感染。 5、穿刺部位的腰椎畸形或骨质破坏者。 6、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休克或濒于休克者,或躁动不安不能配合者。 7、上颈段脊髓占位性病变,脊髓功能完全消失时,腰椎穿刺术后易出现病情恶

化,甚至呼吸停止。 三、术前准备 1、术前向病人和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与必要性,减少其顾虑,取得合作。 2、做局部麻醉药皮内试验。 四、操作方法及程序 1、病人取去枕平卧位,床面平整,保持姿势平稳,病人头与身体呈一直线,躯干背面应与检查台垂直,头部向胸前尽量俯屈,下肢尽量向胸腹部屈曲,使脊背弯成弓状,椎间隙增大到最大程度。如病人意识不清,可由助手协助以维持体位。 2、选择穿刺点。两髂脊最高点的连线与背部正中线的交点为第4腰椎棘突。一般选取腰3-4或4-5椎间隙进行穿刺。 3、消毒皮肤,铺孔巾。 4、局麻。先于穿刺间隙做一皮丘,然后垂直刺入,浸润皮下及深层组织。 5、进针。在选定的腰椎间隙,以左手拇指紧按住皮肤以固定,右手持穿刺针,针尖由穿刺点垂直脊背稍向头侧倾斜刺入,如针尖遇到骨质时将穿刺针方向略做深浅调节,当针尖穿过黄韧带和硬脊膜时,可感阻力突然减轻。此时针尖可能已进入蛛网膜下腔,取出针芯,既有脑脊液滴出。若无脑脊液滴出,可将穿刺针捻转或略做深浅调节,亦可缓慢将针退出直到有脑脊液顺利滴出。仍无脑脊液滴出,可将穿刺针退出皮下,调整方向后,再行刺入。 6、测压。见到脑脊液滴出后即接上测压管,瞩病人完全放松,平稳呼吸,将头稍伸直,双下肢改为半屈位,进行测压,先测初压。如压力高时,不可释放脑脊液,将针拔出,仅取压力管中的脑脊液做细胞计数和生化测定。如压力不高,可缓慢放出需要量的脑脊液,放液后侧末压。 7、将未污染的针芯插入,将穿刺针拔出。局部再次消毒,覆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8、穿刺后嘱病人去枕仰卧或俯卧,足部抬高4-6h,以免发生脑脊液经穿刺针孔漏入硬膜外隙引起颅内压降低,导致腰椎穿刺后头痛。若有头痛、恶心,可延长平卧时间,并酌情对症处理。 五、注意事项 1、测压前,病人头部应与身体呈一直线,全身放松,均匀呼吸,头颈部及腰部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试行)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重甲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2.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乙、丙、丁类手术,但应侧重乙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3.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甲、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4.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5.助理医师(医士) 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丁类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 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甲类手术 神经外科i (1) 经幕上、下入路各种肿瘤切除术; (2)经幕上、下入路各类动脉瘤夹闭术; (3)经幕上、下入路畸形血管切除术; (4)自体(异体)肾上腺髓质或黑质脑内移植术; (5)新开展的各种手术。 乙类手术

外科手术学基础考试重点(1)教学内容

外科手术基础操作考试重点 一、手术操作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外科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无菌原则、无瘤原则、微创原则 灭菌:又称之为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消除,使之达到无菌处理抗菌:是指用化学方法杀死存在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医院常用的物理灭菌法有:热力、紫外线灭菌 临床运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有效期为7d) 手术室运用最多的气体熏蒸灭菌法是:福尔马林熏蒸发 灭菌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仪表检测、化学指示剂、生物指示剂、程序检测 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做到三定:定物,定位,定量 手术室内空气应该定期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100平米空间可用80%乳酸12ml倒入锅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完后将火熄灭,紧闭3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 手术衣的无菌范围:腋前线颈部以下及腰部至肘关节以上5cm 无瘤原则:是指应用各种措施防止手术操作过程中离散的癌细胞直接种植或播散 一般肿瘤活检的首选方式是:切除活检 微创原则:指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组织轻柔爱护,最大限度的保存器官组织及其功能,促进对伤口的愈合(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精细分离组织、严密地保护切口、迅速彻底止血、分层缝合组织、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视野) 二、外科常用手术器械和使用方法 手术刀的作用:主要用于切割组织,有时也用刀柄尾部钝性分离组织 手术刀的使用方法:执弓式、执笔式、握持式、反挑式 高频电刀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出血 手术剪分为组织剪(直组织剪、弯组织剪)和线剪(剪线剪、拆线剪) 临床上常用的几种血管钳:蚊式血管钳、直血管钳、弯血管钳、有齿血管钳 手术镊分为有齿镊和无齿镊 持针器的作用主要用于夹持缝合针来缝合组织,也用于器械打结;执握方法有:把抓式、指扣式、单扣式 布巾钳主要用于夹持固定手术巾,并夹持皮肤,防止手术中移动或松开 组织钳:Allis钳,一般用于夹持组织,不易滑脱 拉钩分为:甲状腺拉钩、腹腔平头拉钩、皮肤拉钩、S形拉钩、自动拉钩 手术器械台摆置原则:1)严格分清无菌与有菌的界限 2)器械台面和手术台面以下为有菌区 3)保持无菌不类干燥 4)台面保持干燥、整洁、器械安放有条不紊 手术前准备的基本内容 1进入手术室之前 1.1手术治疗方案的确定 1.1.1诊断的确定和手术适应症的掌握 1.1.2手术方法的选择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的护理配合.

【关键词】医学影像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诞生了一种人工智能化的神经外科手术辅助系统―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它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了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1]。我院于2004年3月从德国BrainLab公司引进了一套Vector VisionⅡ型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导航系统,至2004年12月已开展各类神经外科导航手术66例,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要点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4年12月共进行神经外科导航手术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9~75岁。病灶性质:胶质瘤26例,垂体瘤18例,脑膜瘤14例,血管瘤4例,斜坡肿瘤4例。 2 神经导航系统简介 神经导航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外科或影像导向外科,它根据肿瘤在头皮的投射,准确地设计手术入路,引导医师避开脑部的重要功能区,选择最佳入刀口并缩小手术范围,术中能一直自动地提示目前手术操作的位置与病变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最小的损伤彻底切除肿瘤[1,2]。 神经导航系统组织[2]:(1)计算机工作站、Unix操作系统、手术导航软件(处理大量数据和图像资料);(2)红外线定位系统:包括红外线发射装置和红外线接受器及定位工具(如探头、标准手术器械、参考定位架等);(3)三维数字转换器和高清晰度显示器等。 3 护理配合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 由于多数患者对神经外科导航这一新技术、新设备不了解,对导航的优点持怀疑态度,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术前访视时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其需求,积极介绍导航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此类手术的特点和优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以解除其思想包袱,帮助他们树立对手术的信心,使其能积极地配合各项操作和检查。 3.1.2 器械准备 包括常规开颅手术器械、神经外科显微器械、颅内蛇形牵开器、显微镜、磨钻、头架及导航系统手术器械。导航棒、参考架、识配器应放在经高压消毒的专用器械盒内,反射球需经环氧乙烷消毒,术前检查导航仪的性能是否完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1.3 空间设置 神经外科导航手术应安排在较大手术间进行,布局要合理,设备与人员布局应定点定位。红外线定位系统摆放于手术床头,高清晰度显示器置于手术床尾,以利于术者观看。校对红外线定位系统的角度及距离,使其与参考架之间无屏障[3]。手术医生位于患者的头端,麻醉机安放于手术医生的斜对面,器械车、器械护士在床醉师对侧,手术托盘置于患者躯干上方,双极电凝器、磨钻、吸引器安放在手术医生左右侧,显微镜显示屏安放于助手医生的对面。 3.2 手术配合 3.2.1 开颅前准备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学习资料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节组织切开 (一)皮肤切开的基本原则:充分显露,减少损伤,适宜切口,利于重建 1、切口应选择在病变附近 2、尽量与该部位血管和神经路径平行,组织损伤少 3、愈合后不影响生理功能 4、经过的组织层次尽量少,有利于缝合 (二)皮肤切开的要求 1、切口大小以方便手术为原则 2、切开时要用力适当,方向要精确 3、力求一次完成 4、遵循解剖学层次 第二节组织分离技术 (一)锐性分离:用锐利的刀或剪在直视下作细致的切割与剪开。 常用于较致密的组织,如腱膜、鞘膜和瘢痕组织等的剥离。对组织损伤较少,宜在直视下进行,动作应精细准确。 用刀分离法:刀刃宜锋利,刀刃应与所需切开的组织或组织间隙垂直,每次只切开一短距离。有时在两层组织间进行平面的解剖,刀刃与组织平面成一钝角。 用剪分离法:将剪刀闭合伸入组织间隙,然后张开分离,仔细观察确无重要组织及血管后,再剪断。最好不直接剪,而用推剪的方法,即将剪刀尖微张,轻轻向前推进。操作要较细致、准确。一般不致损伤重要组织,解剖也较迅速。 (二)钝性分离 用血管钳、闭合的解剖剪、刀柄、剥离子、海绵钳夹纱布团、手指及各种特殊用途的剥离器如膜衣剥离器、脑膜剥离器等分离疏松组织的方法。如分离正常解剖间隙、较疏松的粘连、良性肿瘤或囊肿包膜外间隙等。 (三)分离的注意事项 1.必须清楚被分离器官或病灶的周围关系,在未辨清组织以前,不要轻易剪、割或钳夹,以免损伤重要组织或器官。 2.操作要轻柔细致准确,使某些疏松的粘连自然分离,显出解剖间隙。对于因炎症等原因使正常解剖界限不清楚的病例,更要细心与耐心地轻柔细致准确地解剖分离。 3.分离技术是多种操作的结合,为了分离不同病灶及周围组织器官,必须多种技术结合使用。第三节手术野的显露

神经外科的手术原则

神经外科的手术原则 Ossama Al-Mefty 著,徐桂兴译 1. Remove the bone, leave the brain alone. 为尽可能保护脑组织,需要尽可能多的切 除颅骨。 2. An arachnoid membrane is your best ally. Always do your dissection within the arachnoidal planes. 蛛网膜是你的朋友,要尽力在蛛网膜间隙分离。 3. Microsurgical technique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surgery of meningiomas. Master it. 显微外科技术对于脑膜瘤手术是不可缺少的,掌握它。 4. Sharp dissection is the safest dissection. 锐性分离是最安全的分离方式。 5. Never pull or force anything. "Gentle, brother, gentle. 尽量减少挤压或牵拉脑组织的 任何部位,“温柔、温柔、再温柔” 。 6. The anatomy of the skull base is complex. Learn it in the laboratory before going to the operating room. 颅底解剖很复杂,实验室学习很重要。 7. Seek total removal with zeal during the first operation. It is the patient's best chance for cure. The best time is the first time. 第一次手术中应积极地追求全切,因为第一次手术是患者获得治愈的最佳时机。第一时机是最佳时机。 8. The use of the power drill is indispensable. Practice it. 磨钻的使用是神经外科手术中 是必不可少的。多多练习。. 9. Be a vascular surgeon: preserve, repair, or reconstruct vessels. Life and function run through them. 做一名血管外科医生:,保护、修复或重建血管,因为功能和生命始于此。 10. Veins are more vital than they are usually believed to be. Preserve them., 静脉比 你想象中更重要,尽可能保留静脉。 11. Preserving perforators is the greatest technical challenge and is crucial for preserving function.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及手术名称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及手术名称 第一部分: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第二部分: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第三部分:颅骨骨折 按形态分: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 按骨折部位分: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 颅前窝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 颅中窝 颅后窝 按与外界是否沟通:开放性、闭合性 第四部分:脑的损伤 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脑损伤 原发性脑损伤 脑震荡、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挫裂伤下丘脑损伤去脑强直去皮层昏迷 脑干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脑水肿 颅内血肿 硬膜外、硬膜下、脑内血肿 急性、亚急性、慢性 第五部分:颅内肿瘤 星形细胞,少枝胶质瘤 室管膜瘤 髓母细胞瘤 脑膜瘤 脊索瘤 颅内转移瘤 血管母细胞瘤 颅咽管瘤,垂体瘤 其他: 脑脓肿 结核瘤 脑寄生虫病 椎管内肿瘤: 硬膜外肿瘤:起源于硬膜外脂肪,血管,脊神经根,脊膜等组织。组织类型有神经鞘瘤、脊膜瘤、血管瘤、脂肪瘤、皮样及上皮样囊肿、肉瘤及转移瘤等。 硬脊膜下肿瘤:主要起源小神经根和脊膜,约占椎管内肿瘤

65%~70%。主要有神经鞘瘤及脊膜瘤。均属良性肿瘤。 髓内肿瘤主要来源于脊髓的神经胶质细胞,多为恶性。有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及胶质母细胞瘤。 第六部分:血管性疾病: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颅内个部位血管均可发生。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先天性的血管异常主要的缺陷是脑的局部缺乏毛细胞血管,使动脉与脑静脉之间形成短路,引起一系列脑血循环动力学的改变, 颈动脉海绵窦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或其分支的破裂形成的动静脉窦。80%以上是外伤引起,症状多数是伤后两个月内出现,亦可有迟达半年的。 颅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底异常血管增生症,病因不明 脊髓血管畸形:少见,多为AVM;海绵状血管瘤,硬脊膜动静脉瘘等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四级手术:急性脑血栓动脉内溶栓术: 海绵窦动静脉瘘栓塞术: 脊髓血管畸形栓塞术: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止血 止血是处理出血的手段和过程,是手术过程中自始至终经常碰到并需立即处理的基本操作,止血是否及时是否恰当至关重要。手术医师应熟悉各种止血的方法。 1.压迫止血法:是手术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其原理是以一定的压力使血管破口缩小或闭合,继之由于血流减慢,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可迅速形成血栓,使出血停止。压迫止血可用一般纱布压迫或采用40℃-50℃的温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加压需有足够的时间,一般需5分钟左右再轻轻取出纱布,必要时重复2-3次。压迫止血还可用纱布填塞压迫法,因其可能酿成再出血及引起感染,不作为理想的止血手段,但是对于广泛渗血及汹涌的渗血,如果现有办法用尽仍未奏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采用填塞压迫止血以保生命安全。方法是采用无菌干纱布或绷带填塞压迫,填塞处勿留死腔,要保持适当的压力,填塞时纱布数及连接一定要绝对准确可靠,填塞时要做到有序的折叠。填塞物一般于手术后3-5天逐步松动取出,并且做好处理再次出血的一切准备。 2.结扎止血法:有单纯结扎和缝合结扎两种方法。 单纯结扎法经常使用,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见的出血点,首先进行钳夹,钳夹出血点时要求准确,最好一次成功,结扎线的粗细要根据钳夹的组织多少以及血管粗细进行选择,血管粗时应单独游离结扎。结扎时上血管钳的钳尖一定要旋转提出,扎线要将所需结扎组织完全套住,在收紧第一结时将提的血管钳放下逐渐慢慢松开,第一结完全扎紧时再松钳移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止血钳不能松开过快,这样会导致结扎部位的脱落或结扎不完全而酿成出血,更危险的是因结扎不准确导致术后出血。有时对于粗大的血管要双重结扎,重复结扎,同一血管两道线不能结扎在同一部位,须间隔一些距离,结扎时收线不宜过紧或过松,过紧易拉断线或切割血管导致出血,过松可引起结扎线松脱出血。 结扎止血法 缝合结扎法即贯穿缝扎,主要是为了避免结扎线脱落,或因为单纯结扎有困难时使用,对于重要的血管一般应进行缝扎止血,方法见下图: 缝扎法(1)操作步骤 缝扎法(2)-两种缝扎法 3.电凝止血法: 电凝止血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出血点,也可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再用电灼器接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标准

神经外科 ㈠一级手术 1、颞肌下减压术 2、颅骨肿瘤手术 3、颅骨缺损修补 4、颈部动脉结扎术㈡二级手术 1、凹陷性颅骨骨折复位术 2、颅脑外伤钻孔探查术 3、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 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 5、硬脑膜下积液清除术 6、颅骨成形术(颅骨修补术) 7、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 8、高血压性皮层下血肿清除术 9、颅骨骨髓炎手术 10、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 11、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 12、脑脓肿穿刺吸引术 13、颅骨凸面纤维结构不良症手术 14、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

15、硬脊膜外肿瘤切除术 16、脊髓硬膜下髓外肿瘤切除术 17、椎板减压术(后入路) 18、硬脊膜外脓肿切开引流术 19、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 20、侧脑室—延髓池分流术 21、梗阻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 22、枕骨大孔区畸形颅后窝减压术 23、脑膜膨出修补术 24、脊膜膨出修补术 25、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切除术 ㈢三级手术 1、脑内血肿清除术 2、颅后窝血肿清除术 3、脑挫伤液化组织清除术 4、脑脊液漏修补术 5、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6、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7、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

8、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9、夭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 10、嗅沟脑膜瘤切除术 11、蝶骨脊中、外 1/3 脑膜瘤切除术 12、侧脑室内肿瘤切除术 13、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 14、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 15、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 16、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清除术 17、高血压性小脑内血肿清除术 18、大脑半球凸面 AVM 切除术 19、大网膜脑内移植术 20、脑脓肿切除术 21、颅底纤维结构不良症手术 22、头皮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 23、颅骨骨膜窦切除术 24、颅骨巨骨细胞瘤切除术 25、颅骨肉瘤切除术 26、经颅视神经管狭窄减压术

神经手术导航简介

1.神经导航手术简介 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术,简称脑立体定向术,是利用空间一点的立体定向原理,通过影像学定位及测算,确定脑内某一解剖结构或病变,即靶点在颅内坐标,再借助立体定向仪,通过特殊器械与装置,对靶点进行操作,以达到诊断及治疗的目的。随着近几年来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CT、MRI等影像学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平台,并且立体定向仪也向通用、精确、轻巧的方向发展,这些均使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其仍存在缺陷,如:立体定向装置笨重,缺少灵活性;定位和导向非实时、非直觉且计算方法繁琐复杂;不适于儿童或颅骨较薄者,定位架影响气管插管,增加麻醉操作难度。 神经导航技术又称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或影像引导外科,其提供了真正的包括定向和定位信息的动态影像引导,通过精确的三维数字化影像,不仅提供点和线的数据,而且提供了精确的体积和方位坐标,此项技术对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程序没有明显干扰,手术准备时间相对延长,但使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缩短,作为一种手术辅助高精密度操作技术,使神经外科对脑深部病变的精确操作得到飞跃。同时,随着术中超声或术中MRI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导航技术的影像漂移缺陷,而机器人与遥控外科的发展,可更好的与导航系统相结合,使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更趋于微创、微侵袭且更安全。 脑内病灶的周围往往有很多主管记忆、语言或感觉、运动的重要功能区,且常常为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所包饶,因此在手术中要避开重要区域的同时精确到达病变的位置难度很大。常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虽亦能奏效,但很有可能伴随着较大面积的探查,甚至术中难以找到病灶,由此可能导致术后严重的并发症。 1.1.神经导航手术有哪些优点? 1.术前设计手术方案(选择最便捷、安全的手术入路); 2.准确定出手术实时的三维位置(现在到了什么地方); 3.显示术野周围的结构(周围是什么重要结构); 4.指出目前手术位置与靶灶的空间关系并实时调整(应向什么方向前进); 5.显示手术入路可能遇到的重要结构(沿途有什么,如何避开重要神经、血管); 6.显示病灶切除范围。 总之,借助于神经导航系统的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可以提高现有手术的质量,使现代神经外科手术趋于更微创、更安全。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外科缝合与打结的基本方法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不同部位的组织器官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缝合。缝合可以用持针钳进行,也可徒手直接拿直针进行,此外还有皮肤钉合器,消化道吻合器,闭合器等。缝合的基本步骤以皮肤间断缝合为例说明缝合的步骤: 缝合步骤(1)进针;(2)拔针;(3)出针;(4)夹针 (1)、进针缝合时左手执有齿镊,提起皮肤边缘,右手执持针钳(执法见前面章节),用腕臂力由外旋进,顺针的弧度剌入皮肤,经皮下从对侧切口皮缘穿出。 (2)、拔针可用有齿镊顺针前端顺针的弧度外拔,同时持针器从针后部顺势前推; (3)、出针、夹针当针要完全拔出时,阻力已很小,可松开持针器,单用镊子夹针继续外拔,持针器迅速转位再夹针体(后1/3弧处),将针完全拔出,由第一助手打结,第二助手剪线,完成缝合步骤。 常见缝合方法简介:

1、单纯缝合法:使切口创缘的两侧直接对合的一类缝合方法,如皮肤缝合。 (1)、单纯间断缝合:操作简单,应用最多,每缝一针单独打结,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腱膜的缝合,尤其适用于有感染的创口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 (2)、连续缝合法:在第一针缝合后打结,继而用该缝线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 连续缝合法 (3)、连续锁边缝合法:操作省时,止血效果好,缝合过程中每次将线交错,多用于胃肠道断端的关闭,皮肤移植时的缝合。

连续锁边缝合法 (4)、8字缝合:由两个间断缝合组成,缝扎牢固省时,如筋膜的缝合。 两种8字缝合法 (5)、贯穿缝合法:也称缝扎法或缝合止血法,此法多用于钳夹的组织较多,单纯结扎有困难或线结容易脱落时。 2. 内翻缝合法:使创缘部分组织内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外面保持平滑。如胃肠道吻合和膀胱的缝合。 (1)、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又称伦孛特(Lembert)缝合法,常用于胃肠道吻合时缝合浆肌层。

神经外科常用手术器械使用心得

1. 吸引管 与其他神经外科手术操作一样,吸引管在颅脑损伤的手术中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功能包括吸除手术野的血液,保持清洁的手术野,寻找出血点,切开脑组织,清除血肿,清除失活的碎化脑组织,协助探查颅底脑表面,吸干压在明胶海绵上的棉片、协助止血。吸引管的操作过程中,吸引力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一般在切开头皮时可用较粗的吸引管,吸引力也可强一些,有利于头皮的止血。而在脑部操作时应更换较细的吸引管,并根据吸引对象的不同调节吸引力。清除硬脑膜外血肿时吸引力可大一些,但不宜用强吸引力去吸除紧密粘连在硬脑膜上的小血块;吸除脑棉片中的水分时,吸引力也可大一些。在脑组织上直接操作时,吸引力应调节到吸引管只能吸去水分和血液而不能吸动脑组织、血管和神经的程度。在所有的操作中最好吸引管下始终有棉片保护。在清除失活的碎化脑组织时吸引力也不能太大,以免损伤正常的脑组织和脑血管。吸引力的调节可通过墙壁吸引器的调节或通过吸引管侧壁开孔的多少来调节。 2. 双极电凝 由于颅脑损伤的手术很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双极电凝很少用到尖端很细的镊子。根据物理上尖端放电的原理,过尖的双极电凝镊只能用于弱电流情况下的电凝,功率稍有增大便可引起被凝组织的焦化,也易引起组织与镊子的粘连。因此治疗颅脑损伤用的双极电凝镊最好采用镊尖宽度大于1mm的镊子。双极电凝功率的大小应以被电凝组织不被焦化为宜,电凝开启后2-3秒钟组织变黄为较好的功率选择。双极电凝的镊子切忌用刀片或锐器去削刮,以免损伤镊尖的功能。尽管双极电凝比单极电凝对组织的热损伤小得多,但皮层和重要功能区使用双极

电凝仍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降温。 3. 脑压板 在清除脑内血肿和探查颅底时常需要用脑压板协助显露手术野,脑压板的形状应尽可能与接触面的脑组织形态相吻合,切忌将用力点集中在脑压板的尖端,否则极易造成受压脑组织的挫伤,甚至于插入脑组织内。用手扶持脑压板时用力要均匀,时松时紧很容易造成受压区域的脑挫伤和脑出血。另外还应时刻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用脑压板强行推压脑组织。 一些国内外的专业书籍都多少有提到手术器械的使用,包括吸引器的不同握法。如Yasargil的《Microneurosurgery》第4册提到不同手柄器械的使用差异;Perneczky 热衷于在手术中显微器械的旋转与器械在手中的平衡,把手柄设计成圆形。 Rhoton常写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有很多临床医师都认为正确的简单操作,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如我看到过很多神经外科医师(包括我自己)在开颅后,在颅骨和硬膜间填塞明胶海绵,然后悬吊硬膜。但Rhoton指出应该不分离硬膜,把窄条明胶海绵放在骨缘处,然后悬吊硬膜。 电凝完善的表现: 1.血管颜色由白变黄,管壁仍保持一定的柔韧性; 2.血管皱缩,血管直径明显变小,约为原血管直径的一半;

实用神经外科手术技巧

实用神经外科手术技巧【杨树源主编】 本书是天津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外科手术技巧系列丛书之一。根据出版社的要求,邀请了国内34位著名专家根据其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及专长,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最新文献而撰写的,力求较全面地介绍各种手术的步骤及优缺点,详尽地介绍各手术的操作要点、难点,如何避免术中损伤重要功能结构,如何防治术后并发症等,使读者对所介绍的手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近40多年来神经外科手术和设备有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神经外科的主要手段,使神经外科手术疗效大为提高,术后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因而在本书各主要章节中介绍了相应的应用显微解剖及显微外科手术特殊器械及技巧,如在脑血管病、脑垂体瘤的切除术等更为突出。本书并对近年来兴起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内窥镜及神经导航在神经外科的应用等也做了相应的介绍。希望读者对近年来神经外科手术各方面的进展有较全面的了解。 杨树源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教授,195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原天津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天津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神经外科学会会员,国际外科学会会员,欧亚神经外科学会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专家评委,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研究杂志、中美创伤杂志、现代神经病学杂志副主编,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等12种国内杂志编委,日本神经外科杂志英文版(Neurologia medico-Chirurgica)顾问及评议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天津市政府授衔神经外科专家。 从事神经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5年,在脑肿瘤、脊髓髓内肿瘤、神经修复与再生、颅脑外伤、脑脓肿、脑囊虫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60年代起对脑脓肿进行了从临床到基础的深入研究,在国外发

神经外科手术记录

颅咽管瘤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右侧头位。取左翼点+纵裂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硬脑膜张力不高。电凝硬膜渗血。弧形剪开硬脑膜并悬吊。用蛇形牵开器牵开额叶。剪开侧裂池蛛网膜;分离侧裂池、剪开颈内动脉池、鞍上池。因筛前动脉粗大、额叶导静脉粗大;放弃纵裂入路。术中见左侧视神经扁平、上抬。鞍上、鞍内有包膜完整肿瘤。穿刺肿瘤,抽出淡黄色液体5ml,囊液为淡黄色、油状、内含金色结晶。电凝肿瘤包膜,包膜内为白色、泥状沉积物,囊壁部分钙化;予以刮除、摘除内容物及钙化。包膜部分切除(70℅).细致电凝止血,反复生理盐水冲洗,用止血纱布覆盖鞍内。缝合硬脑膜并用人工硬脑膜覆盖。硬膜外放置引流管一根。颅骨复位,用颅骨连接片5枚固定。缝合肌层、皮下、皮肤。手术顺利,出血400ml。输浓缩红细胞2u。 脑外伤开颅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右侧头位。取右额颞部皮肤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头皮各层,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自骨膜下分离皮瓣,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

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硬膜外血肿大小约4×4×4cm,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脑膜部分挫碎。手术全部清除血肿,彻底止血。脑压很高,打开硬膜,脑组织向外膨出,颞叶脑组织挫碎并颞叶内部分小血肿。手术清除挫碎颞叶组织及血肿,彻底止血。脑搏动良好,但脑压仍高。人工硬脑膜扩大修补,去骨瓣减压。放回皮瓣,逐层缝合。手术顺利,出血约500ml,输浓红8单位,术后安返病房。 基底节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 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仰卧左侧头位。取右额颞“马蹄形”头皮切口。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单;切口膜固定巾单缘。依次切开头皮各层,双极电凝、头皮夹止血。沿帽状腱膜下钝性分离。将皮瓣翻向颞部并牵开固定。切开肌层、骨膜;沿骨膜下分离,将肌瓣翻向颞部并牵开。电钻钻颅孔7个,线锯一一锯开,取下骨瓣备用。骨缘骨腊止血,硬膜悬吊。见硬脑膜张力高并蓝变,电凝硬膜渗血。弧形剪开硬脑膜。分离侧裂中部额侧切口约2cm。导入显微镜操作:用脑压板牵开侧裂并向岛叶皮层探查。电凝切开岛叶皮层约2cm见血肿,血肿约8cm×8cm×8cm的脑内血肿、呈血凝块样。手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血肿腔彻底止血并帖服止血纱布。清除血肿后脑压仍较正常高,搏动好。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硬膜下腔,查无出血,用人工硬脑膜修补硬膜。硬膜外彻底止血并留置引流管一根。行去骨瓣减压。放回皮肌瓣,依次缝合肌层、皮下、皮肤。手术顺利。术后入监护室。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技术参数

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技术参数 一、主机部分: 1.所有设备须为同一品牌,必须提供本品牌最高端型号; 2.CPU中央处理器速度≥ 3.0GHz;内存≥8GB,硬盘≥1TB; 3.医用高清显示器≥27英寸,支持多点触控功能;专用台车配备工作平台,便于键盘 鼠标操作; 4.主机自带UPS功能,断电可持续工作10分钟以上; 5.具有USB和CD/DVD功能,可将导航过程图像资料刻录到USB和光盘。具备连接医 院局域网络传输标准影像(需承担接口费用); 6.主机带有安全防护系统,可自定义用户权限,具有加密,防火墙等功能,保护导 航主机数据安全性; 7.需提供CFDA/FDA等证明电磁导航技术可应用于神经外科; 二、定位追踪系统: 1.配置电磁追踪技术,具备同机升级光学追踪技术功能; 2.具有DICOM 3.0协议标准接口,可连接医院局域网络传输标准影像(需承担接口费 用); 3.动态参照定位技术,病人和参考架一起移动不影响导航精度; 4.提供平板式电磁发生器及床旁电磁发生器两种选项; 三、软件系统和临床应用支持: 1.配置神经外科导航软件,能开展神经外科肿瘤切除,活检导航手术等; 2.能融合多种诊断影像,支持CT/MRI/CTA/MRA/PET/DTI/BOLD的图像融合,可同时 对比CT和MRI图像; 3.软件设计符合手术流程,可根据不同医生的手术习惯保存设备和工具设置; 4.支持医院MRI中的DTI和BOLD等成像模式数据,能够满足功能神经外科中对神经

传导束的识别及导航; 5.支持用于神经外科的点面双重注册法,通过叠加式注册提高整体注册精度,满足不 同的临床要求和使用习惯; 6.手术导航系统支持自动探测marker贴位置无需手动选择; 7.注册后可检查任何的点位置对应的精度误差;提供导航注册精度区域评价体系 (即可用不同颜色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显示手术区域导航精度,二维、三维图像中有手术区域精度偏差小于1MM和2MM的区域精度提示; 8.可自动识别、自动切换专用导航工具,无需注册; 9.可设计并存储≥10个手术计划,并区分显示,术中可修改手术计划; 10.术中实时跟踪手术工具的位置轨迹,同时显示在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影像画面 上; 11.支持开颅模拟、工具安全范围、内镜入路模拟等高级计划系统; 12.具有屏幕自动拍摄和同步录像功能,能将导航图像画面自动拍摄并保存为JPEG格 式文件到工作站硬盘,也可同步将导航实时图像进行录像,可直接在软件内预览、编辑; 四、导航工具: 1.所有工具无需电池供电; 2.支持无框架活检导航技术,并有专用活检视角及计划模拟系统,实时查看角度及 深度,提供微创无框架追踪技术; 3.提供柔性探针,长度>20cm,术中弯折不影响导航精度; 4.电磁导航下提供两种参考架模式,可支持无创及颅骨固定两种方式; 五、售后及其他: 1.提供技术资料、中英文操作手册及维修手册; 2.厂家配备专职临床、技术人员,提供免费现场安装、操作培训、维护,以及手术 跟台; 3.国内有维修中心和零件仓库,(需提供证明文件)。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目录 序号手术名称级别备注 1 胼胝体切开术四级 四级 2 幕上深部病变切除术(备 注:松果体区(含三脑室后 部)肿瘤) 四级 3 脑干肿瘤切除术(含枕骨大 孔区肿瘤切除术) 4 脑膜动脉栓塞术四级 5 脉络丛血管瘤切除术四级 6 经口咽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四级 7 脊髓肿瘤切除术四级 8 椎管内脑膜瘤切除术四级 9 马尾神经肿瘤切除术四级 10 胸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四级 11 腰椎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四级 12 神经瘤切除术四级 13 颅神经瘤切除术四级 14 臂丛神经吻合术四级 15 经口蝶脊索瘤切除术四级 四级 16 复杂性颅底肿瘤切除术(4 级复杂,颅底再造按颅骨修 补处理或上颌颅底手术) 四级 (1)含经口腔入路颅底斜 坡肿瘤切除术(上颌入路颅 底海绵窦侵入肿瘤切除术) (2)海绵窦区肿瘤四级

17 复杂颅内动脉瘤夹闭切除 四级术 四级(1)颅内巨大动脉瘤夹闭 切除术(动脉瘤直径大于 2.5cm,多夹除一个动脉瘤 加收) 四级(2)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切除术(动脉瘤与动静脉畸 形不在同一部位加收) 18 颅内畸形血管切除术四级 19 复杂性脑血管畸形切除术四级 四级20 颅内巨大动静脉畸形栓塞 后切除术 四级21 椎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成 形术) 四级22 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及脊髓 髓内肿瘤切除术 四级(1)脊髓内病变切除术(肿 瘤长度超过5cm加收) 四级(2)髓外硬脊膜下病变切 除术(肿瘤长度超过5cm加

收)(备注:颈段) 四级23 椎管内脂肪瘤伴脊髓栓系 松解术 四级24 脊髓脊膜膨出伴脊髓栓系 松解术 25 小脑穿刺术三级 26 脑膜活检,经皮三级 27 脑膜活检三级 28 脑活检,颅骨钻孔三级 29 颅的活组织检查三级 30 颅切开术(开颅术)部位的再切开术(引流)三级 31 开颅探查术三级 32 开颅肌肉贴敷术三级 33 颞肌颞浅动脉贴敷术三级 34 脑囊肿摘除术三级 35 脑叶切除术三级 36 脑皮质切除术三级 37 大脑半球切除术三级 38 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三级 39 胼胝体切开术三级 40 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 三级术 三级41 癫痫病灶切除术(术中发现 病灶按肿瘤切除手术计价) 42 癫痫刀手术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