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试

浙教版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试
浙教版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试

浙教版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试

————————————————————————————————作者:————————————————————————————————日期:

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练习

专题一、比较浮力的大小

2..(1)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则

F1F2 F3(填“>”、“”或“=”)(ρ木<ρ水<ρ铁<ρ铜)

(2)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银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F3′,

则F1′F2 ′F3′(填“>”、“<”或“=”)(ρ木<ρ铁<ρ铜<ρ水银)

(3)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则F A F B F C(填“>”、“<”或“=”)

(4)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银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则

F A′F B′F C′(填“>”、“<”或“=”)

3.(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他们都浸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2)若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呢?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3)若是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块呢?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4.(1)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投入在水中,乙投入在煤油中,静止后,哪个所受的浮力大?

(2)同样重的木块A、B,分别投入到水和煤油中,哪个所受的浮力大?(ρ木=0.6×103kg/m3;ρ煤油=0.8×103kg/m3)

二、典型习题

2. 将质量相等的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浮力等于石块受到的浮力

B.石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木块所受的浮力

C.石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木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重比石块排开的水重小

3. 将体积相等的小石块和小木块抛入一杯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却沉入水中搁在杯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平衡力,石块受到非平衡力

B.石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小于木块所受的浮力

C.石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木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4.如图1所示,同一个小球放入三种不同的溶液中,静止时的浮力情况是( )

A在水中最小B在盐水中最小C在煤油中最小D一样大

5.三个外形相同的木球、铜球和铝球,在水中静止如图2所示,则( )

A.木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铜球一定是空的

C.铝球一定是空心的

D.都不一定是空心的

6.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3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 )

A.P甲

B.P甲>P乙

C. P甲=P乙

D.无法确定

7.如图5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

8.如图7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是()

A.F A>F B>F c

B.F A<F B<F c

C.F A>F B=F c

D.F A<F B=F c

9.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人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8所示.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专题二:求浮力的几种方法

方法1: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其中向F向上、F向下分别表示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例1】一正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10N,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20N,则F浮=______N。

【例2】一正方体边长为10cm,浸没在水中,上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0N,则P上=________,

图图7 图8

P下=_________,F F=__________,F下=_________。

方法2:称重法:F浮=G物-F 其中G代表物体所受的重力,F代表物体浸到液体中时所受的拉力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例1】一物体在空气中重5N,浸没在水中称重为3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当物体的一半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方法3:二力平衡法,当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F浮=G物。

【例1】一物体重4N,放于水中时漂浮于水面,该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当把该物体放于酒精中时,处于悬浮状态,该物体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当物体放入另一种密度只有酒精密度一半的液体时,物体所受的浮力________N。

方法4:原理法:F浮=G排= m排g=ρ液气gV排

【例1】一物体重2N,体积为100cm3,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巩固练习(一)

1.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

A.F甲>F乙B.F甲=F乙

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2.如图,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

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

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

A大气存在压强 B连通器原理

C 浮力产生的原因 D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3.如图是中国第一艘航母___“瓦良格号”,舰长304米、舰宽70.5米,满载时排水量达67500吨.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_________ 牛.“瓦良格号”航行的过程中,两侧的护卫舰不能靠它太近是因为_________ ,外部的水会把两舰挤在一起.(g取10牛/千克)

4.甲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苹果的重力,示数如图所示,再将这个苹果放入水中,静止时苹果浮在水面上,此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 牛.

5.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______ 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 ;如果关系式_________ 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6.体积为10dm3的实心铁块重764.4N,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66.4N,它在水中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90N,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388N,试用三种方法求出铁块所受浮力大小

7.物体如图所示,它的体积V=50cm3.此时将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ρ水

=1.0×103kg/m3,g取10N/kg)

8.小明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杯子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g取10N/kg)

(l)求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求金属块的体积;

(3)通过进一步计算,结合下表所列的“某些金属的密度”,说明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9、正方体的边长为a,密度是ρ,且ρ<ρ水,它在水中静止时,它受到浮力是多少?如果木块上下表面与液面保持平行,木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是多少?

巩固训练(二)

1.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水

=1.0×103kg/m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700Pa

B.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2.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10N/kg)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 B.水对烧杯的压强一定增大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为0.5N,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于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g取10N/kg),则金属块的密度ρ金为()

5.水面

上漂浮着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们浸入水的体积相等

B.他们的总体积可能相等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甲的总体积比乙大,甲的密度不一定比乙大

6.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1400N

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

D.石料完全浸没水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

金属金铜铁铝

密度(×103kg/m319.3 8.9 7.9 2.7 A.1.0×103 kg/m3B. 4.0×103 kg/m3C. 2.0×103 kg/m3D. 4 kg/m3

7.将质量为0.8kg、体积为1×10﹣3m3的长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容器中,木块漂浮在液面上.现用力缓慢向下压木块,当力的大小为2N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如图所示.g=10N/kg

求:(1)求木块的密度;(2)液体的密度;(3)当压木块的力为1.6N时,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

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500g,面积100cm2,高为15cm的圆柱体容器(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放在水平桌面的中央,容器中装有1000cm3水,将一个重3N,高为10cm的实心长方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竖直浸入水中,当物体A刚好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N,(g取10N/kg)

(1)求物体A受到的浮力;(2)求物体A的密度;

专题三:漂浮悬浮类

漂浮问题“五规律”

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4: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5: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题组一(规律一、二、三)

1. 把一个苹果(ρ苹果<ρ水)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中,苹果静止时将处于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若苹果受到的重力为1.5N,则从桶中溢出的水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N

2.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

水的烧杯中,则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3.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4.把重10N,体积为1.2×103c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是.(填“漂浮”、“悬浮”、“沉到水底”)

5.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浮,F浮=6N 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7、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6

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 A、F B、F C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 ;

_______ 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

8.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

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ρ甲 ___ρ乙,F甲____ F乙

题组二(规律四、五)

1、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

2. 如图所示,用细线把木块系在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内注水。当木块有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线对木块的拉

力为5N;当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线对木块的拉力为30N。木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__ N。

3、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浮在水面,它露出水面的部分高4cm,求:

(1)水对木块向上的压强、压力是多大?(2)木块受到的浮力多大?(3)木块的重力是多大?(4)这个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4.一个体积为80cm3的木块,漂浮在某种液体中,有40cm3的体积露出液面,试问:液体的密度为多少?(ρ木=0.6×1O3kg/m3, g =10N/kg)

5、有一重为2. 94N的木块体积为600 cm3,在木块上放一砝码时,木块恰好没入水面,那么砝码的重为多少牛?如果把砝码拿走,则木块下挂一质量为多大的铁块,木块才能刚好没入水中?

(已知ρ铁=7.9g/ cm3)

6.一边长为10 cm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若g取10N/kg,求:①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②用手将木块缓慢压人水中,当木块刚好全部没人水中时,手对木块的压力是多大?

题组三(冰块的熔化)

1、一块冰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______。

2、一空心冰块漂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______。

3、一容器中装一定量的盐水,水中漂浮一块冰,当冰块全部熔化后,容器中的液面_________。

4、一空心冰块漂浮在油面,当冰块全部熔化后,液面___________。(ρ油<ρ水)。

5、一大容器中装有一些水,水面上漂浮一小容器,小容器中装有下列物体,当将小容器中的物体放入大容器中后,液面如何变化。

(1)石块(ρ石>ρ水),液面__________。(2)水;液面__________。

(3)塑料(ρ塑<ρ水)液面___________。(4)乒乓球;液面__________。

专题二浮沉的的判断及应用

1、把质量为4.5kg,体积为5dm3的实心球分别放入水中和酒精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分别是多少?

2、一个重20N的物体,体积为2.4dm3的物体(1)投入酒精中,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少?(ρ酒精=0.8×103kg/m3)(2)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多少?(g=10N/kg)

3、一个物体重为88.2N,将其放入密度0.8×103kg/m3的液体中静止,受到的浮力为78.4N,若放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

少?

4.如图所示,一个空心球置于水中,恰能悬浮,沿虚线将其分成大、小两部分,则()

A、小的部分上浮,大的部分下沉

B、两部分仍保持悬浮

C、小的部分下沉,大的部分上浮

D、物质密度未知,不能判别

拓展:若该球是实心的?

5.有一种救生艇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2.4m3,艇的自重为1×104N,为保证安全,该救生艇最多承载的人数大约是()(g=10N/kg)

A.18人B.28人C.32人D.48人

专题四利用浮力求密度连接体空实心问题

1、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有2/5体积露出水面,将该木块放入另一液体中,静止时有3/4体积浸在液体中,求木块和另种液体的密度。

2.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1,如图6(a)所示;再

将一金属块投入水中,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2,如图(b)所示;若将金属块放在木块上,木块

恰好没入水中,这时水面达到的刻度是V3.如图(c)所示.金属密度是多少?

3、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N,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1)金属块的体积;(2)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4)金属的密度是多少?

4.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2/5.在木块上部放一个重物A,或在其下部吊一个重物B(不计细线的重力和体积),可使木块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A、B的密度均为ρ,则A、B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多少?(把连接体当成一个物体)

5.一个体积是100cm3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5N,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这个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若空心,空心体积是多大?(已知ρ铁=7.9×103kg/m3,取g=10N/kg)(比较体积:由F浮算出V排、由物体重力或质量算出V物)

6.如图,物体A的体积V A=20厘米3,B的体积V B=10厘米3,用细绳连接后放在水里平衡时,绳上受到的拉力F

拉=0.17牛。求:(1)物体A的密度.(2)物体B的密度.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答案 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

八年级科学(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C-12 O-16 Na-23 H-1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2. 生活中常接触到“加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用品,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单质 3.世界首个铟金属交易中心已在我国成立并开业。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相对 原子质量为115,则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 A.49 B.18 C.66 D.115 4. 三聚磷酸钠(Na 5 P 3 O 10 )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 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 5 P 3 O 10 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4 C.+5 D.+6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6.过氧化氢(H 2 O 2 )是隐形眼镜的洗涤成分,关于过氧化氢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7.有一条酸河,经分析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 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 H 2 O +7O 2 =2 FeSO 4 +2 H 2 SO 4 据则R的化学式为() A. FeS B. Fe 2 S 3 C. FeO D. FeS 2 8.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①②⑤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⑤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波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籽似地嵌在原子中 10.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1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A为原子序数 B.B为元素名称 C.C为元素符号 D.D为中子数 B.危险标 志 C.细胞结构 图 D.甲烷分子 A.眼球结 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基础测试卷易错题难题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素质测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5分) 1、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 A 、味精 B 、泥沙 C 、纯净的冰块 D 、植物油 2、刚被车床切削过的零件,切削前后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温度 C、体积 D、 密度 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在达到 1000C 时,一定会沸腾 B 、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小,密度会变小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D 、水是由氧气和氢气构成的 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5、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 A 、大鱼说法正确 B 、小鱼说法正确 C 、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 、无法判断 6、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 ) A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 、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图7 C 、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7、物体A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如果把物体A 向右移一点(不落地),则物体A 对桌面的( ) A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 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C 、压力变大,压强不变 D 、压力和压强都变大 8、在20℃时,36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达到饱和,以下关于食盐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 、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B 、食盐的溶解度是136克 C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D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 9、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 B 、溶质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剂的质量 10、关于压力的概念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跟重力有关 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11、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为2牛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 杯接住(如图所示)。则 ( ) A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牛 B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C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牛 D 、溢水杯底部受 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牛 我…浮力大!我…大!

浙教版科学八上浮力专题(培优)

浮力培优训练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如图,重5N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硬板MN上,容器底面积为300cm㎡,高度为25cm,装有15cm深 的水。一根原长为10cm的轻质弹簧、细弹簧EF吊着柱形木块刚好静止在水面上。弹簧上端E连接在固定不动的支架上,下端F连接在木块(不吸水)上表面的中心上,弹簧长度每变化1cm,弹力变化量为1N。木块的重力为5N,底面积为50cm2,高度为20cm。现将水平硬板MN缓慢向上移动,木块始终保持竖直方向,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 B.当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2cm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N C.当容器内水的深度为17cm时,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为1N D.当硬板向上移动25cm时,容器对硬板的压强为1500Pa 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 2.如图甲所示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某种液体,现将密度为0.6×103kg/m3的正方体木块A放入 容器中,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与浸入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在木块上表面轻放一个物块B(V A=2V B),A的上表面刚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若将物块B单独放入此液体中,它静止时将() A.悬浮 B.漂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容器中盛有液体A,物块M漂浮在液体A 中。物块M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1,液体A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盛有液体B,物块N 漂浮在液体B中,物块N排开液体的质量为m2,液体B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已知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容器中液体A、B质量相等,物块M、N质量相等。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p1=p2 B.p1> p2 C.m1=m2 D.m1>m2 4.如图甲所示,高5cm、重5N的长方体物块被弹簧固定在烧杯底部。现向烧杯中匀速缓慢加水,水 位高度H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弹簧每受到1N的力伸长或压缩1cm,弹簧体积及所受浮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B.t1~t2时刻,弹簧的长度变化了15cm C.t.时刻,物体所受的浮力为10N D.该物体的密度为0.4×103kg/m3 第4题图第5题图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八年级上科学好题、易错题精选

八年级上科学好题、易错题精选推荐(二) 1.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右图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说明水的温度从8℃降低至2℃的过程中,等体积的水的质量( c ) A、先变小后变大 B、保持不变 C、先变大后变小 D、一直变大 2.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D ) A、降温到0℃,水结成冰 B、加热到100℃,水变成水蒸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D、给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对密度定义式ρ=m/V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D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C )A、铁的质量比大头大 B、铁的重力为比木头大 C、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5.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 B ) A、50m3 B、50dm3 C、50cm3 D、50mm3 6.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 D )

A、1 g B、1 g C、3.5×10-1g D、3.5×10-2g 7.一只最多能装下500克水的瓶子,也能装下500克的( D )物质柴油酒精汽油浓硫酸密度(千克/米3)0.85×1030.80×1030.71×103 1.84×103 A、柴油 B、酒精 C、汽油 D、浓硫酸 8.天平两端各放一块铝块和铁块,天平平衡,则铝块和铁块的质量之比是 1:1 ,密度之比是 27:79 ,体积之比是 79:27 。 9.有四个容量都为500毫升的瓶子,分别装满海水、纯水、酒精和汽油,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海水>ρ纯水>ρ酒精>ρ汽油) ( A ) A、海水 B、纯水 C、酒精 D、汽油10.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 A ) A、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不变 B、质量不断减少,密度也减小 C、质量不变,密度也不变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1.医院里有一人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里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B ) A、1 kg/m3 B、2 kg/m3 C、2.2 kg/m3 D、2.5 kg/m3 12.关于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B、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受压物体表面 D、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水平地面 13.书包带宽5cm,与肩部接触部分长度为35cm,总质量为7kg,小红选择这种书包的理由及她肩部所受压强大小正确的是( A )书包带有两条 A、减小压强;2×103Pa B、增大压强;2×102Pa C、减小压强;2×104Pa D、减小压力;2.45Pa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强化-浮力 (原卷版)

期末强化1:八上专题复习训练之浮力 本卷中g=10N/kg 基础强化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给分) 1、二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潜水艇的大半身已被淤泥浸没) 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2、如图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1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 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2,则F1与F2的关系是() A、F1>F2 B、F1

5、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秤上,将它们同时浸没于同一液体中,两弹簧秤减小的数值相同。则两物 体必定有相同的()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形状 6、浸没在液体中的某物体,它受到的浮力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液体的体积 B、物体的密度 C、液体的密度 D、物体所处的液体深度 7、甲、乙两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关于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甲物体比乙物体重,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如果甲物体密度比乙物体大,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如果甲物体体积比乙物体小,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D、如果甲物体空心,乙物体实心,则甲物体受到的浮力比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8、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则它们所受的浮力() A、a最小 B、b最小 C、c最小 D、一样大 9、如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和小鱼在争论,大鱼说:“我的体积大,排开水的体积大,受到的浮力大。” 小鱼说:“我在深处,受到的压强大,受到的浮力大。”则() A、大鱼说法正确 B、小鱼说法正确 C、大鱼、小鱼的说法都错误 D、无法判断 10、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曾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失事,下列有关潜水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水艇是靠改变浮力大小来上浮或下沉的 B、潜水艇上浮时,重力大于浮力 C、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上浮或下沉的 D、潜水艇下潜时,重力小于浮力 11、如图所示的密度计,放在液体甲中,液面位于A处;入在液体乙中,液面位于B处,则() A、甲液体密度较大 B、乙液体密度较大 C、甲、乙液体密度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2、一个质量是10千克体积为15分米3的物体,先让它浸没在水中,放手静止后,此物体受到的浮 力是()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浙教版科学八下 八年级下第一章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原子结构的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 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汇总浮力易错题

初二物理知识点汇总水的浮力(难题、易错题)

水的浮力(难题、易错题) 1、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在液体中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则它们此时受到的浮力相比较() 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2、一个重20N的金属块,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用弹簧测力计去拉金属块,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那么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A.20N B.16N C.4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一个热气球体积为2600m3,在空气中它受到的浮力是N。(ρ空=1.29kg/m3,g取10N/kg) 4、有一物体的重量为50牛,将它放在一个未装满水的容器中,水溢出了15牛,则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5牛 B.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15牛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15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有一个空心铝球,体积为0.5×10-3米3,重4牛顿,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它将() A.静止在水中任何深度,受到的浮力为4牛B.下沉,受到的浮力为5牛 C.上浮到液面而静止,受到的浮力为4牛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分别静止在水面以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 A.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甲物体的密度比乙物体小 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1∶2,将甲物体浸没在水中,乙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它们受到的浮力F甲和F乙之比为() A.5∶4 B.1∶1 C.5∶2 D.5∶8

八上科学浮力易错题——实验探究

浮力易错题——实验探究 一、实验探究题(共18题;共82分)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________可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__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牛,金属块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 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物体分别逐渐浸入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和3(或4、5和6)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了一个重1.5N的物块,如图甲所示,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0.5N,他就在0.5N刻度线处标上1.0g/cm3;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如图丙所示,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________N处对应标上0.8g/cm3字样,聪明的他就将图甲所示装置改装成了一个能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 3.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 面所处的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0 2 4 6 8 10 12 F(N)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成正比; (2)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完全浸没的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所处的深度 ________关;(选填“有”或“无”)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横截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________ 4.小雨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浙教版-科学-八上-浮力 教案

中考浮力专题 一、浮力的概念 导入:1、当人在游泳时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脚底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如图所示,躺在水面上的人为什么可以躺在水面上而不下沉? (1)定义: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方向: 总是竖直向上 (3)大小: 二.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 利用实验称量法求浮力, 即F浮=G-F 例1有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挂在弹簧秤下示数为4.9N,当把它放在液体里时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减少了2.5N,则:(1)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2)该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3)该物体的密度是多少? 例2、质量为890克的铜方块挂弹簧上时示数为8.7N,物体所受的浮力是多大? (2)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 例1一个正方体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下底面受到的压力为2N;在水下某深度时,上底面受到15N 压力,下底面受到20N压力,则此时物块受到浮力是________N;当物块下沉到某位置时,上底受到压力增大至20N时,下底受到压力是_______N. 例2把一木桩从水面插入池塘的淤泥的过程中,木桩受到的浮力。 三、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例。将一只鸡蛋放入装水的烧杯中,鸡蛋会沉底,若再往水中加盐,会看到什么现象?原因是 ,通过这个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四.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例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13-77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由①②③实验可得由④⑤可得 . 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一)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教学方案】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2.举例说明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3.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2.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3.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三、教学准备 1.随身听、饮料罐。 2.地球仪图片、细胞模式图图片、眼球模型图片、水分子模型图片等。 四、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谈话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1.观察与思考。(展示一部随身听给学生看) 师:请大家看一下这部随身听,你能告诉老师如何使用它吗?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部随身听上并没有汉字,而且你也没有看过说明书,你是怎么知道它的使用方法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根据机身上的符号,特别是按键上的符号)。师:我们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那么假如你要在巴黎都市购买一套住房,你会去销售大厅看什么? 生:回答问题(楼房沙盘)。 2.讲述。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有时我们也会用到模型来表示事物。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二、模型 1.列举。 师:在生活中,我们曾听说过“模型”这个词。例如我们常见的地球仪、动物细胞模式图等。请你说说什么是模型,并列举几个模型的例子。 生:(学生回答: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提问。 师: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用过哪些模型呢?(地球仪、细胞模型、眼球模型、皮肤模型、水分子模型等。(注:老师可以下载这些模型的图片并播放。)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地球仪和植物细胞模式图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下科学基础易错题

五下科学题库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与()、()、()等有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和()来改变物体的沉浮。当物体越()越()的就越容易浮,当物体越()越()就越容易沉。 2、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主要与()和()有关。 3、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物体的()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时,(),如果重量相同时,()。 5、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一块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虽然重量没有改变,但它在水中的()可能会发生改变,这是因为()发生了变化。 6、我的造船计划:①②③ 7、把小船和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船和塑料块都有一个()的力,这个力叫(),与他自身的受到的()方向()。 8、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在液体中测得的重力是5N,它受到的浮力是()。 9、一个能浮的物体自身的重力是2N,用6N的力把它压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 10、马铃薯放入水中是(),在水中加入()或加入(),能让马铃薯()起来。 10、比较液体的轻重的仪器叫()。 11、鱼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控制沉浮的。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沉浮子”是通过改变()来控制沉浮的。 12、阿基米德定律是: 13、一卷牙膏皮放入水中会(),把它撑成筒状会(),说明牙膏皮撑成筒状后体积(),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二、选择题 1、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做船,甲做的橡皮泥能承受22个垫圈,乙做的能多承受2个,排水量大小比较()。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2、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大的是()。 A、大塑料块 B、小塑料块 C、一样大 3、大小不同,轻重相同的塑料块浮在水面上,它们受到水的浮力()。 A、大塑料块 B、小塑料块 C、一样大 4、当塑料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是()。 A、等于它的重力 B、大于它的重力 C、小于它的重力 5、沉在水中的不同大小的三块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大石头块最大 B、小石头块最大 C、一样大 6、同体积的清水、马铃薯、盐水、油,最轻的是()。 A、清水 B、油 C、马铃薯 D、盐水 7、小华在游泳池游泳,当他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滴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A、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D、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1课时1-5水的浮力(三)

第11课时水的浮力(三)——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能用物体浮沉条件解释、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密度计的原理,会用密度计测液体的密度。 3.加强对浮力知识的有关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简述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物体的浮沉情况。 [答] 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来说: (1)当F浮>G物,物体就上浮,最后处于漂浮状态; (2)当F浮=G物,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3)当F浮ρ物,上浮后漂浮; (2)当ρ液=ρ物,物体悬浮; (3)当ρ液<ρ物,物体将下沉。 2.浸没在液体中的某一物体,如果它所处的深度增加,则它受到液体的 ( A ) A.压强增加,浮力不变 B.压强增加,浮力增加 C. 压强不变,浮力增加 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3.如图l一28所示,A、B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当同时将它们的绳子剪断后,在木块上浮未露出水面和铁块下沉未到底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减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减小,铁块所受的浮力增大 C. 木块所受的浮力增大,铁块所受的浮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不变,铁块所受的浮力也不变 4.甲、乙两只小球的质量、体积都相同,把它们分别浸在A、B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状态如图1—29所示。若它们受到的浮力是F甲与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ρA与ρB,则( C ) 甲>F乙,ρA>ρB甲ρB甲=F乙,ρA<ρB

[科学探究] 一、实验 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可观察到橡皮泥下沉到容器底部。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又可观察到橡皮泥将漂浮在水面上。 1.轮船:用钢铁制成空心即可。 其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轮船满载时受到水的浮力,排水量可用吃水线来表示。 2.潜水艇。 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 现的。需下沉时,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ρ水,石块投入水中后要下沉,即F浮石F浮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1=ρ水gV排1,F浮2=ρ水gV排2,因此V排1>V排2,即水面要下降一些。 [答] C [例3] 用同一支密度计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如图1—3l所示,则甲、乙、

浙教版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测试

精心整理八上科学浮力分类专题练习

专题一、比较浮力的大小 2..(1)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1、F 2、F 3,则 F 1F 2F 3(填“>”、“”或“=”)(ρ木<ρ水<ρ铁<ρ铜) (2)体积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银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1′、F 2′、F 3′, 则F 1′F 2′F 3′(填“>”、“<”或“=”)(ρ木<ρ铁<ρ铜<ρ水银) (3)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F B 、F C ,则F A F B F C (填“>”、“<”或“=”) (4)质量相同的实心木球、铁球和铜球分别放在水银中,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A ′、F B ′、F C ′,则 F A ′ F B ′ F C ′(填“>”、“<”或“=”) 3.(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他们都浸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2)若是体积相同的木块和石块呢?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3)若是质量相同的木块和石块呢?哪个受到的浮力大?;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哪个大? 4.(1)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投入在水中,乙投入在煤油中,静止后,哪个所受的浮力大? (2 3333 2.A.C. 3.A.C. 4.A 5.A. 6.7F 甲、F 乙、F 丙89 A 专题 二:求浮力的几种 方法 方法1: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其中向F 向上、F 向下分别表示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压力。 【例1】一正方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上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 10N ,下底面受到的水的压力为20N , 则F 浮=______N 。 【例2】一正方体边长为10cm ,浸没在水中,上底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0N ,则P 上=________, P 下=_________,F F =__________, F 下=_________。 方法2:称重法:F 浮=G 物-F 其中G 代表物体所受的重力,F 代表物体浸到液体中时所受的拉力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例1】一物体在空气中重5N ,浸没在水中称重为3N ,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 ,当物体的一半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 方法3:二力平衡法,当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时,F 浮=G 物。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 一、磁现象: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1、磁性:能够吸引、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2、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3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 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 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四指弯向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3、电磁铁 A、定义: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 B、优点:磁性有无由通断电来控制,磁性强弱由电流大小来调节,磁场方向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通过线圈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分为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 电话: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发电机),电流沿着导线流入对方听筒,听筒又把变化的电流通过电磁铁转化成声音信号(电动机)。 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量,则受力方向将改变;如果两个量同时改变,则受力方向将不变。 2、应用——直流电动机 ①构造:线圈(转子)、磁铁(定子)、换向器、电刷; ②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③能量转换: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④平衡位置: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受平衡力作用。 ⑤换向器作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保证线圈持续转动。 六、电磁感应(磁生电): 1、物理学史:该现象1831年被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 (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2、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