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图①是由白色纸板拼成的立体图形,将它的两个面的外表面涂上颜色,如图②所示.则下列图形中,是图②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

解:由图中阴影部分的位置,首先可以排除C、D,

又阴影部分正方形在左,三角形在右,而且相邻,故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本题虽然是选择题,但答案的获得需要学生经历一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当然学生也可以将操作活动转化为思维活动,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空间观念.

2.如图,直线AB,CD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若∠AOC=76°,则∠BOM等于()

A.38°B.104°C.142°D.144°

【答案】C

【解析】

∵∠AOC=76°,射线OM平分∠AOC,

∴∠AOM=1

2

∠AOC=

1

2

×76°=38°,

∴∠BOM=180°?∠AOM=180°?38°=14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相等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棱柱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三棱柱的展开图为3个矩形和2个三角形,故B不能围成.

考点: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4.下面四个图形中,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棱柱的展开图的特点作答.

【详解】

A、是三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B、两底在同一侧,也不符合题意;

C、是三棱柱的平面展开图;

D、是四棱锥的展开图,故不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

5.下列立体图形中,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圆锥的特征可知,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圆锥.故选B.

⊥,从A地测得B地在A地的北偏东43?6.如图,有A,B,C三个地点,且AB BC

的方向上,那么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

A.北偏西43?B.北偏西90?C.北偏东47?D.北偏西4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向角的概念和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详解】

如图,过点B作BF∥AE,则∠DBF=∠DAE=43?,

∴∠CBF=∠DBC-∠DBF=90°-43°=47°,

∴从B地测得C地在B地的北偏西47°方向上,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方位角,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角度间的关系求出能表示点位置的方位角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O是直线AB上一点,OC平分∠DOB,∠COD=55°45′,则∠AOD=()

A.68°30′B.69°30′C.68°38′D.69°38′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平分,求出∠COB,再利用互补求∠AOD

【详解】

∵OC平分∠DOB,∠COD=55°45′

∴∠COB=55°45′,∠DOB=55°45′+55°45′=111°30′

∴∠AOD=180-111°30′=68°3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角度的简单推理,计算过程中,设计到了分这个单位,需要注意,分与度的进率是60

8.如图,三角形ABC中,AD平分∠BAC,EG⊥AD,且分别交AB、AD、AC及BC的延长线于点E、H、F、G,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A.∠1=1

2

(∠2﹣∠3)B.∠1=2(∠2﹣∠3)

C.∠G=1

2

(∠3﹣∠2)D.∠G=

1

2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得,∠1=∠AFE,由外角的性质,∠3=∠G+∠CFG=∠G+∠1,∠1=∠2+∠

G,从而推得∠G=1

2

?(∠3﹣∠2).

【详解】

解:∵AD平分∠BAC,EG⊥AD,

∴∠1=∠AFE,

∵∠3=∠G+∠CFG,∠1=∠2+∠G,∠CFG=∠AFE,

∴∠3=∠G+∠2+∠G,∠G=1

2

?(∠3﹣∠2).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角度的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如图,AB∥CD,EF平分∠GED,∠1=50°,则∠2=()

A.50°B.60°C.65°D.7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理即可求.

【详解】

∵AB∥CD

∴∠GEC=∠1=50°

∵EF平分∠GED

∴∠2=∠GEF= 1

2

∠GED=

1

2

(180°-∠GEC)=65°

故答案为C.【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理,解题关键是熟记角平分线定理.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4AB =,7AD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E ,则DE 的长是( )

A .4

B .3

C .3.5

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EB EBC ∠=∠,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推出

AEB ABE ∠=∠,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4AB AE ==,即可求出DE 的长.

【详解】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EB EBC ∠=∠

∵BE 是ABC ∠的平分线

∴ABE EBC ∠=∠

∴AEB ABE ∠=∠

∴4AB AE ==

∴743DE AD AE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线段长问题,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角对等边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A =90°,EG ∥BC ,且CG ⊥EG 于G ,下列结论:①∠CEG =2∠DCB ;②∠ADC =∠GCD ;③CA 平分∠BCG ;④∠DFB =12

∠CGE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垂直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依次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①∵EG∥BC,

∴∠CEG=∠ACB,

又∵CD是△ABC的角平分线,

∴∠CEG=∠ACB=2∠DCB,故正确;

②∵∠A=90°,

∴∠ADC+∠ACD=90°,

∵CD平分∠ACB,

∴∠ACD=∠BCD,

∴∠ADC+∠BCD=90°.

∵EG∥BC,且CG⊥EG,

∴∠GCB=90°,即∠GCD+∠BCD=90°,

∴∠ADC=∠GCD,故正确;

③条件不足,无法证明CA平分∠BCG,故错误;

④∵∠EBC+∠ACB=∠AEB,∠DCB+∠ABC=∠ADC,

∴∠AEB+∠ADC=90°+1

2

(∠ABC+∠ACB)=135°,

∴∠DFE=360°-135°-90°=135°,

∴∠DFB=45°=1

2

∠CGE,,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多边形内角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木杆AB斜靠在墙壁上,当木杆的上端A沿墙壁NO竖直下滑时,木杆的底端B也随之沿着射线OM方向滑动.下列图中用虚线画出木杆中点P随之下落的路线,其中正确的是()

A.B.

C .

D .

【答案】D

【解析】

解:如右图,

连接OP ,由于OP 是Rt △AOB 斜边上的中线,

所以OP=12

AB ,不管木杆如何滑动,它的长度不变,也就是OP 是一个定值,点P 就在以O 为圆心的圆弧上,那么中点P 下落的路线是一段弧线.

故选D .

13.如图,直线AC ∥BD ,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BAO 与∠CAO 相等

B .∠BA

C 与∠AB

D 互补 C .∠BAO 与∠ABO 互余

D .∠ABO 与∠DBO 不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已知AC//BD,根据平行线的的性质可得∠BAC+∠ABD=180°,选项B 正确;

因AO 、BO 分别是∠BAC 、∠ABD 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O=∠CAO, ∠ABO=∠DBO,选项A 正确,选项D 不正确;由∠BAC+∠ABD=180°,∠BAO=∠CAO, ∠ABO=∠DBO 即可得∠BAO+∠ABO=90°,选项A 正确,故选D.

14.如图,在Rt ABC V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

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CD =,15AB =,则ABD △的面积是( )

A .15

B .30

C .45

D .60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作DE AB ⊥于E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4DE DC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作DE AB ⊥于E

由尺规作图可知,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90C ∠=?,DE AB ⊥

∴4DE DC ==

∴△ABD 的面积1302

AB DE =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请问展开前与“我”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 )

A .是

B .好

C .朋

D .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

【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我”与“是”是相对面,

“们”与“朋”是相对面,

“好”与“友”是相对面.

故选: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过同一平面内5点,最多可以确定9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③若AB BC =,则点B 是线段AC 的中点;

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一定有3个交点.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交点、两点间距离、线段中点定义分别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①过同一平面内5点,最多可以确定10条直线,故错误;

②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故错误;

③若AB BC =,则点B 不一定是线段AC 的中点,故错误;

④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可以都交于同一点,故错误;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直线交点、两点间距离定义、线段中点定义,正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直线//a b ,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尺(90?∠=C )按所示摆放.若180?∠=,则2∠的大小是( )

A .80?

B .75?

C .55?

D .3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a b 得到31∠=∠,再通过对顶角的性质得到34,25∠=∠∠=∠,最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给图中各角标上序号,如图所示:

∵//a b

∴318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34,25∠=∠∠=∠(对顶角相等),

∴251804180804555A ∠=∠=?-∠-∠=?-?-?=?.

故C 为答案.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平行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直线平行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α与∠β互余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和邻补角的定义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详解】

A 、图中∠α+∠β=180°﹣90°=90°,∠α与∠β互余,故本选项正确;

B 、图中∠α=∠β,不一定互余,故本选项错误;

C 、图中∠α+∠β=180°﹣45°+180°﹣45°=270°,不是互余关系,故本选项错误;

D 、图中∠α+∠β=180°,互为补角,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

此题考查余角和补角,熟记概念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某河的同侧有A ,B 两个工厂,它们垂直于河边的小路的长度分别为2AC km =,3BD km =,这两条小路相距5km .现要在河边建立一个抽水站,把水送到A ,B 两个工厂去,若使供水管最短,抽水站应建立的位置为( )

A .距C 点1km 处

B .距

C 点2km 处 C .距C 点3km 处

D .CD 的中点处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作出点A 关于江边的对称点E ,连接EB 交CD 于P ,则

PA PB PE PB E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供水站在点P 处时,供水管路最短.再利用三角形相似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作出点A 关于江边的对称点E ,连接EB 交CD 于P ,则PA PB PE PB E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供水站在点P 处时,供水管路最短.

根据PCE PDB ??:,设PC x =,则5PD x =-,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PC CE PD BD =,即253

x x =-, 解得2x =.

故供水站应建在距C 点2千米处.

故选:B .

【点睛】

本题为最短路径问题,作对称找出点P ,利用三角形相似是解题关键.

20.如果圆柱的母线长为5cm ,底面半径为2cm ,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 A .10cm 2 B .10πcm 2 C .20cm 2 D .20πcm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详解】

根据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可得π×2×2×5=20πcm2,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柱侧面积公式.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中数学易错题举例解析 高中数学中有许多题目,求解的思路不难,但解题时,对某些特殊情形的讨论,却很容易被忽略。也就是在转化过程中,没有注意转化的等价性,会经常出现错误。本文通过几个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加强思维的严密性训练。 ● 忽视等价性变形,导致错误。 ??? x >0 y >0 ? ??? x + y >0 xy >0 ,但 ??? x >1 y >2 与 ??? x + y >3 xy >2 不等价。 【例1】已知f(x) = a x + x b ,若,6)2(3,0)1(3≤≤≤≤-f f 求)3(f 的范围。 错误解法 由条件得?? ? ??≤+≤≤+≤-62230 3b a b a ②① ②×2-① 156≤≤a ③ ①×2-②得 32 338-≤≤- b ④ ③+④得 .3 43 )3(310,34333310≤≤≤+≤f b a 即 错误分析 采用这种解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作为满足条件的函数b x ax x f + =)(,其值是同时受b a 和制约的。当a 取最大(小)值时,b 不一定取最大(小)值,因而整个解题思路是错误的。 正确解法 由题意有?? ? ??+=+=22)2()1(b a f b a f , 解得: )],2()1(2[3 2 )],1()2(2[31f f b f f a -=-= ).1(9 5 )2(91633)3(f f b a f -=+=∴ 把)1(f 和)2(f 的范围代入得 .3 37)3(316≤≤f 在本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就体现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 (1) 设βα、是方程0622 =++-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 2 )1()1(-+-βα的最小值是

中考数学—分式的易错题汇编含解析

一、选择题 1.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 (1μm =0.000001m )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还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2.3μm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23×10﹣5m B .2.3×10﹣5m C .2.3×10﹣6m D .0.23×10﹣7m 2.计算1÷ 11m m +-(m 2 -1)的结果是( ) A .-m 2-2m -1 B .-m 2+2m -1 C .m 2-2m -1 D .m 2-1 3.如图,设k= 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a >b >0),则有 ( ) 甲 乙 甲

(A )k >2 (B )1<k <2 (C )121<

10.若分式 的值为零,则x 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2或2 11.分式 (a 、b 均为正数),字母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缩小为原来的 C .不变 D .缩小为原来的 12.在 2x ,1()3x y +,3ππ-,5a x -,24x y -中,分式的个数为( ) A .1 B.2 C.3 D .4 13.若a =-0.3-2 ,b =-3-2 ,c =(- 13)-2,d =(-13 )0 ,则( ) A .a <d <c <b B .b <a <d <c C .a <d <c <b D .a <b <d <c 14.如果为整数,那么使分式 2 22 21 m m m +++的值为整数的的值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5.下列代数式y 2、x 、13π、11 a -中,是分式的是 A . y 2 B . 11 a - C .x D . 13π 16.把分式2n m n +中的m 与n 都扩大3倍,那么这个代数式的值 A .不变 B .扩大3倍 C .扩大6倍 D .缩小到原来的 13 17.已知空气的单位体积质量是0.001239g /cm 3,则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为( )g /cm 3. A .1.239×10﹣3 B .1.2×10﹣3 C .1.239×10﹣2 D .1.239×10﹣4 18.无论a 取何值,下列分式总有意义的是( ) A . 2 1 a a + B . 21 1 a a -+ C . 21 1 a - D . 11 a + 19.下列式子:2222 2213,, ,,,x y a x x a b a xy y π----其中是分式的个数( ). A .2 B .3 C .4 D .5 20.若分式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 A .3 B -3 C .4 D .-4 21.已知实数 a , b ,c 均不为零,且满足 a + b +c=0,则

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 ( ) 个顶点,( ) 条边。 2、一块三角板中,有 ( ) 个角,其中有 ( ) 个直角。 3、一个长方形有 ( ) 个角,有 ( ) 个角是直角。 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 ( ) 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书本的封面有( )个角,它们都是( )角。 7、比直角大的角是( )角,比直角小的角是( )角。 二、我会判断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 ) 3、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 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 5、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大,角的两边张开的小,角就小。( ) 6、一个正方形桌面,锯掉一个角后,还剩下3个角。 ( ) 7、一个角 在放大镜下看 这个角变大了。 ( ) 三、辨一辨。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四、分一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 直角有锐角有钝角有 五、数一数。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个角()个角()个角 ()个角()个角 2、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六、比一比。(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下面各题左右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在○里填上“>”“<”或“=” ①② 七、画一画。 1、照样子在方格纸里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2、画角。 直角钝角锐角 3、我会画。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一、选择题 1.一次课堂练习,王莉同学做了如下4道分解因式题,你认为王莉做得不够完整的一题是() A.x3﹣x=x(x2﹣1)B.x2﹣2xy+y2=(x﹣y)2 C.x2y﹣xy2=xy(x﹣y)D.x2﹣y2=(x﹣y)(x+y) 【答案】A 【解析】 A. 提公因式法后还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应为:原式=x(x+1)(x?1),错误; B. 是完全平方公式,已经彻底,正确; C. 是提公因式法,已经彻底,正确; D. 是平方差公式,已经彻底,正确. 故选A. 2.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x2-x+2=x(x-1)+2 B.x2-x=x(x-1)C.x-1=x(1-1 x )D.(x-1)2=x2-2x+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 A、x2-x+2=x(x-1)+2,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B、x2-x=x(x-1),故选项正确; C、x-1=x(1-1 x ),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D、(x-1)2=x2-2x+1,不是分解因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是解题的关键. 3.把多项式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是() A.4a2+4a+1=(2a+1)2B.a2﹣4b2=(a﹣4b)(a+b) C.a2﹣2a﹣1=(a﹣1)2D.(a﹣b)(a+b)=a2+b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80个高中数学易错题

2017年高考备考:高中数学易错点梳理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易错点1 对集合表示方法理解存在偏差 【问题】1: 已知{|0},{1}A x x B y y =>=>,求A B I 。 错解:A B =ΦI 剖析:概念模糊,未能真正理解集合的本质。 正确结果:A B B =I 【问题】2: 已知22 {|2},{(,)|4}A y y x B x y x y ==+=+=,求A B I 。 错解: {(0,2),(2,0)}A B =-I 正确答案:A B =ΦI 剖析:审题不慎,忽视代表元素,误认为A 为点集。 反思:对集合表示法部分学生只从形式上“掌握”,对其本质的理解存在误区,常见的错误是不理解集合的表示法,忽视集合的代表元素。 易错点2 在解含参数集合问题时忽视空集 【问题】: 已知2 {|2},{|21}A x a x a B x x =<<=-<<,且B A ?,求a 的取值范围。 错解:[-1,0) 剖析:忽视A =?的情况。 正确答案:[-1,2] 反思:由于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因此对于集合B A ?就有可能忽视了A =?,导致解题结果错误。尤其是在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更应注意到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取值时,所给的集合可能是空集的情况。考生由于思维定式的原因,往往会在解题中遗忘了这个集合,导致答案错误或答案不全面。 易错点3 在解含参数问题时忽视元素的互异性 【问题】: 已知1∈{2a +,2 (1)a +, 2 33a a ++ },求实数a 的值。 错解:2,1,0a =-- 剖析:忽视元素的互异性,其实当2a =-时,2 (1)a +=233a a ++=1;当1a =-时, 2a +=2 33a a ++=1;均不符合题意。 正确答案:0a = 反思: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含参数的集合,实际上就隐含着对字母参数的一些要求。解题时可先求出字母参数的值,再代入验证。 易错点4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关系不明 【问题】: 写出“若a M a P ??或,则a M P ?I ”的否命题。 错解一:否命题为“若a M a P ??或,则a M P ∈I ” 剖析:概念模糊,弄错两类命题的关系。 错解二:否命题为“若a M a P ∈∈或,则a M P ∈I ” 剖析:知识不完整,a M a P ??或的否定形式应为a M a P ∈∈且。 正确答案:若a M a P ∈∈且,则a M P ∈I

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旋转练习题及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 当点A位于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4,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 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 (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6,0),点P 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答案】(1)CB的延长线上, a+b;(2)①CD=BE,理由见解析;②BE长的最大值为5;(3)满足条件的点P坐标(222)或(222),AM的最大值为2+4. 【解析】 【分析】 (1)根据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结论;(2) ①根据已知条件易证△CAD≌△EA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CD=BE;②由于线段BE长的最大值=线段CD的最大值,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3)连接BM,将△APM绕着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连接AN,得到△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PN=PA=2,BN=AM,根据当N在线段BA的延长线时,线段BN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最大值为2+4;如图2,过P作PE⊥x轴于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点P的坐标.如图3中,根据对称性可知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也满足条件,由此求得符合条件的点P另一个的坐标. 【详解】 (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 ∴当点A位于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BC+AB=a+b, 故答案为CB的延长线上,a+b; (2)①CD=BE, 理由:∵△ABD与△ACE是等边三角形, ∴AD=AB,AC=AE,∠BAD=∠CAE=60°, ∴∠BAD+∠BAC=∠CAE+∠BAC, 即∠CAD=∠EAB,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图中有()个角。 A. 6 B. 7 C. 8 2.下列图形中有两个直角的是()。 A. B. C. 3.下图共有()个角。 A. 4 B. 6 C. 8 4.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5.图中有()个直角。 A. 4 B. 6 C. 8 6.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锐角,另一个角一定是() A. 平角 B. 钝角 C. 直角 D. 锐角7.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是()。 A. 直角 B. 钝角 C. 平角 8.下边的图形有()个角。 A. 1 B. 2 C. 3 9.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构成一个()。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10.三角尺中没有()。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11.三角板上有()个直角。

A. 1 B. 2 C. 3 12.图形有()个直角。 A. 1个 B. 2个 C. 4个 二、填空题 13.下边的图形,有__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_个锐角,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 14.直角的一半是________度,至少再增加________度就是一个钝角。(填整数)15.下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的,∠1是________。 16.一个长方形中有________个直角,两块手帕有________个直角。 17.如图: 一共有________个角,请你标出直角。________ 18.下图中有________个直角,________个钝角,________个锐角。 19.下图中,________是锐角,________是钝角。 A. B. C. 20.下列图形被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________个角; ________个角;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若a b +=1ab =,则33a b ab -的值为( ) A .± B . C .±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原式进行变形,3322 ()()()a b ab ab a b ab a b a b -=-=+-,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 变形22()()4a b a b ab -=+-求得a-b 的值,从而求解. 【详解】 解:∵3322 ()()()a b ab ab a b ab a b a b -=-=+- ∴33)a b b ab a =-- 又∵22()()4a b a b ab -=+- ∴22()414a b -=-?= ∴2a b -=± ∴33(2)a b a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灵活应用,掌握公式结构灵活变形是解题关键. 2.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 ). A .()x a b ax bx -=- B .()()222111x y x x y -+=-++ C .()()2111x x x -=+- D .()ax bx c x a b c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作答.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详解】 解:A 、是整式的乘法运算,故选项错误; B 、右边不是积的形式,故选项错误; C 、x 2-1=(x+1)(x-1),正确; D 、等式不成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 熟练地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明确因式分解的结果应是整式的积的形式.

二年级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汇总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长方形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3.(画角)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的方向画()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 红领巾有()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有()个角。 5. 一个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6.( )时或()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右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二.选择 (1)(2)(3)(4)(5)(6)(7) 号是角号是直角 号比直角小。 三.判断 1.三角板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角的大小的判断)() 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3.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角的大小的判断)。() 4.一个角有2个顶点,一条边。() 5.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6.3: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数学书封面上只有一个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9.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10.直角是最大的角。() 11.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变大了。() 四.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注意:要标出直角符号)。 2.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再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并标出角的名称(锐角钝角的概念)。 五.动脑筋 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六、我会剪。(画线表示你的剪法。)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3.剩下3个直角 4.剩下4个直角 七.按要求在下图中画一条线段。

增加2个直角增加3个直角增加4个直角八.在方格纸上,先画一个直角,再画一个正方形。

八年级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易错题(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选择题压轴题(难) 1.已知226a b ab +=,且a>b>0,则a b a b +-的值为( ) A B C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已知a 2+b 2=6ab ,变形可得(a+b )2=8ab ,(a-b )2=4ab ,可以得出(a+b )和(a-b )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a 2+b 2=6ab , ∴(a+b )2=8ab ,(a-b )2=4ab , ∵a >b >0, ∴ ∴a b a 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问题,观察式子可以得出应该运用完全平方式来求解,要注意a 、b 的大小关系以及本身的正负关系. 2.下列四个多项式,可能是2x 2+mx -3 (m 是整数)的因式的是 A .x -2 B .2x +3 C .x +4 D .2x 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原式利用十字相乘分解因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因为m 是整数, ∴将2x 2+mx -3分解因式: 2x 2+mx -3=(x-1)(2x+3)或2x 2+mx -3=(x+1)(2x-3),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因式分解,根据二次项和常数项将多项式分解因式是解题的关键. 3.若229x kxy 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常数k 的值为( ) A .6 B .6- C .6± D .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确定出k 的值. 【详解】 解:22x kxy 9y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k 6∴-=±, 解得:k 6=±, 故选:C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4.()()()()242212121......21n ++++=( ) A .421n - B .421n + C .441n - D .441n +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乘以(2-1)值不变,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 ()()()()242n 212121......21++++ =(2-1)()()()() 242n 212121......21++++ =24n -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乘法公式的应用,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关键. 5.下列各式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的是( ) A .(21)(12)x x --+ B .(1)(1)ab ab -+ C .(2)(2) x y x y --- D .(5)(5)a a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运用平方差公式(a+b )(a-b )=a 2-b 2时,关键要找相同项和相反项,其结果是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 【详解】 A. 中不存在互为相反数的项, B. C. D 中均存在相同和相反的项, 故选A. 【点睛】

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有( ) ①x 2﹣16=(x +4)(x ﹣4);②x 2+3x ﹣16=x (x +3)﹣16;③(x +4)(x ﹣4)=x 2﹣16;④x 2+x =x (x +1)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①x 2-16=(x+4)(x-4),是因式分解; ②x 2+3x-16=x (x+3)-16,不是因式分解; ③(x+4)(x-4)=x 2-16,是整式乘法; ④x 2+x =x (x +1)),是因式分解. 故选B . 2.若()()21553x kx x x --=-+,则k 的值为( ) A .-2 B .2 C .8 D .-8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十字相乘法化简()()253215x x x x -+=--,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 ∵()()253215x x x x -+=-- ∴2k -=- 解得2k = 故答案为:B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问题,掌握十字相乘法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x 3﹣x=x (x 2﹣1) B .x 2﹣1=(x+1)(x ﹣1) C .x 2﹣x+2=x (x ﹣1)+2 D .x 2+2x ﹣1=(x ﹣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公式法分解因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

解. 解:A 、x 3﹣x=x (x 2﹣1)=x (x+1)(x ﹣1),故本选项错误; B 、x 2﹣1=(x+1)(x ﹣1),故本选项正确; C 、x 2﹣x+2=x (x ﹣1)+2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故本选项错误; D 、应为x 2﹣2x+1=(x ﹣1)2,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 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4.把代数式322363x x y xy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3)(3)x x y x y +- B .223(2)x x xy y -+ C .2(3)x x y - D .23()x x y - 【答案】D 【解析】 此多项式有公因式,应先提取公因式,再对余下的多项式进行观察,有3项,可采用完全平方公式继续分解. 解答:解:322363x x y xy -+, =3x (x 2-2xy+y 2), =3x (x-y )2. 故选D . 5.已知12,23x y xy -==,则43342x y x y -的值为( ) A .23 B .2 C .83 D .16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因式分解以及积的乘方的逆用将43342x y x y -变形为(xy)3(2x-y),然后代入相关数值进 行计算即可. 【详解】 ∵12,23x y xy -==, ∴43342x y x y - =x 3y 3(2x-y) =(xy)3(2x-y) =23×13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一易错题集锦答案 1. 已知集合M={y |y =x 2 +1,x∈R },N={y|y =x +1,x∈R },则M∩N=( ) 解:M={y |y =x 2 +1,x∈R }={y |y ≥1}, N={y|y=x +1,x∈R }={y|y∈R }. ∴M∩N={y |y ≥1}∩{y|(y∈R)}={y |y ≥1}, 注: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认识集合要从认识元素开始,要注意区分{x |y =x 2+1}、{y |y =x 2 +1,x ∈R }、{(x ,y )|y =x 2 +1,x ∈R },这三个集合是不同的. 2 .已知A={x |x 2-3x +2=0},B={x |ax -2=0}且A∪B=A,求实数a 组成的集合C . 解:∵A∪B=A ∴B A 又A={x |x 2-3x +2=0}={1,2}∴B=或{}{}21或∴C={0,1,2} 3 。已知m ∈A,n ∈B, 且集合A={}Z a a x x ∈=,2|,B={}Z a a x x ∈+=,12|,又C={}Z a a x x ∈+=,14|,则有:m +n ∈ (填A,B,C 中的一个) 解:∵m ∈A, ∴设m =2a 1,a 1∈Z , 又∵n B ∈,∴n =2a 2+1,a 2∈ Z , ∴m +n =2(a 1+a 2)+1,而a 1+a 2∈ Z , ∴m +n ∈B 。 4 已知集合A={x|x 2-3x -10≤0},集合B={x|p +1≤x≤2p-1}.若B 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解:①当B≠时,即p +1≤2p-1p≥2.由B A 得:-2≤p+1且2p -1≤5. 由-3≤p≤3.∴ 2≤p≤3 ②当B=时,即p +1>2p -1p <2. 由①、②得:p≤3. 点评:从以上解答应看到:解决有关A∩B=、A∪B=,A B 等集合问题易忽视空集的情况而出现漏解,这需要在解题过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审视问题. 5 已知集合A={a,a +b,a +2b},B={a,ac,ac 2 }.若A=B ,求c 的值. 分析:要解决c 的求值问题,关键是要有方程的数学思想,此题应根据相等的两个集合元素完全相同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建立关系式. 解: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若a +b=ac 且a +2b=ac 2,消去b 得:a +ac 2 -2ac=0, a=0时,集合B 中的三元素均为零,和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故a≠0. ∴c 2 -2c +1=0,即c=1,但c=1时,B 中的三元素又相同,此时无解. (2)若a +b=ac 2且a +2b=ac ,消去b 得:2ac 2 -ac -a=0, ∵a≠0,∴2c 2 -c -1=0, 即(c -1)(2c +1)=0,又c≠1,故c=- 21. 点评:解决集合相等的问题易产生与互异性相矛盾的增解,这需要解题后进行检验. 6 设A 是实数集,满足若a∈A,则 a -11∈A ,1≠a 且1?A. ⑴若2∈A,则A 中至少还有几个元素?求出这几个元素⑵A 能否为单元素集合?请说明理由. ⑶若a∈A,证明:1- a 1∈A.⑷求证:集合A 中至少含有三个不同的元素.

初中数学代数式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初中数学代数式易错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22x 1x 32x px q +-=++,则p ,q 的值分别为( ) A .5,3 B .5,?3 C .?5,3 D .?5,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可以将等式左边展开和等式右边对照,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得到p 、q 的值. 【详解】 由于()()2x 1x 3+-=2x 2-6x+x-3=2 x 2-5x-3=22x px q ++, 则p=-5,q=-3,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解是关键. 2.如图,下列图形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 ) A .20 B .27 C .35 D .4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 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 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 …, 按此规律, 第n 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3)2 n n +个, 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 故选B . 考点:规律型:图形变化类.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36a a a += B .632a a a ÷= C .()235a a a -?=- D .()336a a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3332a a a +=,633a a a ÷=,()235a a a -?=-,()339a a =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3332a a a +=,故选项A 错; B :633a a a ÷=,故选项B 错; C :()235a a a -?=-,故本选项正确; D.:()339a a =,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掌握乘方的概念,即求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分清()22n n a a -=,() 2121n n a a ++-=-. 4.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是( ) A .(11,3) B .(3,11) C .(11,9) D .(9,1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排列规律可知从1开始,第N 排排N 个数,呈蛇形顺序接力,第1排1个数;第2排2个数;第3排3个数;第4排4个数 根据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根据图中所揭示的规律可知,1+2+3+4+5+6+7+8+9+10=55,所以58在第11排;偶数排从左到右由大到小,奇数排从左到右由小到大,所以58应该在11排的从左到右第3个数. 故选A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易错题 一.填空 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2.长方形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3.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的方向画()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4.红领巾有()个角,数学课本的封面有()个角。 5.一块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6.( )时或()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右图中有()个角,有()个直角。 (1)(2)(3)(4)(5)(6)(7) 号是角号是直角 号比直角小。 三.判断 1.三角板上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2.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3.角的边画得越长,角就越大。() 4.一个角有2个顶点,一条边。() 5.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6.3: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形成直角。() 7.数学书封面上只有一个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9.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10.直角是最大的角。() 11.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变大了。() 四.画一画 1.画一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 2.画一个比直角大,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3.用两条直线画出四个直角。 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画三个角。 五.数一数

1.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角 有( )个角 有( )个直角 有( )个直角 2.下面立体图形中有几个面?有几个角? ( )个面 ( )个角 六.动脑筋 一个正方形有4个角,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七.我会剪。(画线表示你的剪法。)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若实数a 、b 满足a+b=5,a 2b+ab 2=-10,则ab 的值是( ) A .-2 B .2 C .-50 D .50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b ,整理后再把a+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当a+b=5时,a 2b+ab 2=ab (a+b )=5ab=-10,解得:ab=-2.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 2.多项式2()()()x y a b xy b a y a b ---+-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为( ) A .21x x -- B .21x x ++ C .21x x -- D .21x x +-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各项都有因式y (a-b ),根据因式分解法则提公因式解答. 【详解】 2()()()x y a b xy b a y a b ---+- =2()()()x y a b xy a b y a b -+-+- =2()(1)y a b x x -++, 故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为:21x x ++,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 A .x 2﹣16+6x =(x +4)(x ﹣4)+6x B .10x 2﹣5x =5x (2x ﹣1) C .a 2﹣b 2﹣c 2=(a ﹣b )(a +b )﹣c 2 D .a (m +n )=am +a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逐个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变形的结果不是几个整式的积,不是因式分解; B 、把多项式10x 2﹣5x 变形为5x 与2x ﹣1的积,是因式分解;

高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高中数学易错题集锦 指导教师:任宝安 参加学生:路栋胡思敏 李梅张大山 ?【例1②×2①×2③+b a 和 993)3(f ∴3 3在本题中能够检查出解题思路错误,并给出正确解法,就体现了思维具有反思性。只有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反思性地看问题。 ●忽视隐含条件,导致结果错误。 【例2】解下列各题 (1) 设βα、是方程0622=++-k kx x 的两个实根,则22)1()1(-+-βα的最小值是 思路分析本例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设了3个陷阱,很容易上当。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易得:,6,2+==+k k αββα 有的学生一看到4 49 - ,常受选择答案(A )的诱惑,盲从附和,这正是思维缺乏反思性的体现。如

果能以反思性的态度考察各个选择答案的来源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能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βα、 ∴0)6k (4k 42≥+-=??.3k 2k ≥-≤或 当3≥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8; 当2-≤k 时,22)1()1(-+-βα的最小值是18 这时就可以作出正确选择,只有(B )正确。 (2)已知(x+2)2+=1,求x 2+y 2的取值范围。 错解∴当分析∴ x 2 【例3错解)2的最小 值是分析2 1 ,第二 原式 由ab ∴原式≥2×17+4=2(当且仅当a=b=2时,等号成立), ∴(a+a 1)2+(b+b 1 )2的最小值是。 ●不进行分类讨论,导致错误 【例4】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n S ,求.n a 错误解法.222)12()12(1111----=-=+-+=-=n n n n n n n n S S a 错误分析显然,当1=n 时,1231111=≠==-S a 。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公式1--=n n n S S a 成立的条件是。

备战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某中心城市有一楼盘,开发商准备以每平方米7000元价格出售,由于国家出台了有关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开发商经过两次下调销售价格后,决定以每平方米5670元的价格销售. (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 (2)房产销售经理向开发商建议:先公布下调5%,再下调15%,这样更有吸引力,请问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是否更优惠?为什么? 【答案】(1)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2)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解析】 【分析】 (1)根据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增长率问题的要求,设出未知数,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两种方式的增长率,然后比较即可. 【详解】 (1)设平均每次下调x%,则 7000(1﹣x )2=5670,解得:x 1=10%,x 2=190%(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10%. (2)(1﹣5%)×(1﹣15%)=95%×85%=80.75%,(1﹣x )2=(1﹣10%)2=81%. ∵80.75%<81%,∴房产销售经理的方案对购房者更优惠. 2.解方程:(2x+1)2=2x+1. 【答案】x=0或x=12 - .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先移项,再利用ab=0的关系求解方程即可. 试题解析:∵(2x+1)2﹣(2x+1)=0, ∴(2x+1)(2x+1﹣1)=0,即2x (2x+1)=0, 则x=0或2x+1=0, 解得:x=0或x=﹣ 12 .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2 2130x k x k --+-=有两个实数根. ()1求k 的取值范围; ()2设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1x ,2x ,且满足221223x x +=,求k 的值. 【答案】(1)13 4 k ≤;(2)2k =-. 【解析】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因式分解易错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 A .2112(12)(12)22a a a -=+- B .2224(2)x y x y +=+ C .2239(3)x x x -+=- D .222()x y x y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以及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就可以求解. 【详解】 A. 2112(12)(12)22 a a a -=+-,故本选项正确; B. 2222224(2)(2)=+44x y x y x y x xy y +≠+++,,故本选项错误; C. 222239(3)(3)=69x x x x x x -+≠---+,,故本选项错误; D. ()22 ()x y x y x y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2.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x=a 2+b 2+20,y =a(2b -a ),则x 、y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 y B .x ≥ y C .x < y D .x > y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判断x 、y 的大小关系,把x y -进行整理,判断结果的符号可得x 、y 的大小关系. 【详解】 解:22222202()x y a b ab a a b a -=++-+=-++20, 2()0a b -≥Q ,20a ≥,200>, 0x y ∴->, x y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作差法比较大小、配方法的应用;进行计算比较式子的大小;通常是让两个式子相减,若为正数,则被减数大;反之减数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