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

数的换算公式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设溶液质量为m 溶解度为S 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溶液密度为p M为溶质摩尔质量/。 c=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 1. 溶质物质的量=m*w/M 溶液体积 =m/p 整理得到

c=(mw/M)/(m/p) 再整理 c=pw/M 但由于密度单位为g/cm3 而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为了统一单位 c=1000pw/M 2. 如果在已知溶解度的饱和溶液中可以得到w=S/(100+S) 把w带入c=1000pw/M中, c=1000pS/[(100+S)M] 注:c的单位是mol/L p的单位为g/cm3 S单位是g

质量管理计算题

42.某热处理车间对最近一个月加工的铸件制品的外观质量进行调查,得到统计结果如下:变形38个,氧化96个,锈蚀20个,裂纹28个,其他12个。 试绘制排列图(附频数统计表),并指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32 某工序按样本大小n=4,共收集了15个组,合计60个数据,统计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极差见下表所示。当n=4时,A2=0.729,d2=2.059,D3=0,D4=2.0282 。该工序生产零件的尺寸公差为Φ(9.40±0.20)mm(即公差上限为9.60mm,公差下限为9.20mm)试根据下表所给数据计算出平均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计算和评判该工序的过程能力。 15组数据的平均值和级差 某工序收集了80个直径尺寸,按样本大小n=4,共收集了20个组,合计80个数据,统计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极差见下表所示。当n=4时,A2=0.729;d2=2.059;D3=0;D4=2.0282,该工序生产零件的尺寸公差为Φ19.40±0.20mm(即公差上限为19.60mm,公差下限为19.20mm)试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计算和评判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某奶制品加工厂对某种奶粉加工的质量要求之一是:每百克奶粉中的含水量不得超过3克。目前抽验结果表明,每百克奶粉中平均含水2.75克,标准偏差为0.05克。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并作出判断,指出应采取的措施。(10分)

41.某建材的设计硬度为520~560kg/cm2,随机抽取100件样品,测得样本平均值(x)为 530kg/cm2,标准偏差(s)为6.2kg/cm2。试求该制造过程的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等级和给出后续措施。 42.某厂为了分析某过程质量的分布状况,收集了100个数据,其中最大值X max=351克,最小值X min=302克。取直方图的分组数k为10组,试确定该直方图第一组的界限值;若做出的直方图与标准对照呈无富余型,试给出工序调整的措施。

初中化学《有关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专项考试题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有关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专项考试题带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3题) 评卷人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CO和CO2,CO和CO2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B. 等质量的Al和Mg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 等质量的NaHCO3和MgCO3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相等 D. 等质量的质量分数均为4%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答案】考点: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1g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再进行比较即可; C、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守恒来完成解答,结合这四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碳酸盐中的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设碳酸盐的质量为m,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可以判断碳酸盐中碳元素的质量为:m×,根据该计算式可以知道,当碳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就越小; D、根据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充分混合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解答: 解:A、若CO2和CO的质量相等,设它们的质量均为mg,则CO和CO2中O元素的质量比为(mg××100%

各种百分率计算方法(公式)

百分数应用题中各种百分率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公式) 所求的百分率名称意义公式(计算方法)出勤率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缺勤率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缺勤率=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达标率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 未达标率未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未达标率=未达标人数/总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占种子的总量(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的总数×100% 出粉率面粉的质量占小麦的质量的百分之几出粉率=面粉的质量/小麦的质量×100% 出米率出米的质量占稻谷的质量的百分之几出米率=出米的质量/稻谷的质量×100% 出油率油的质量占油料作物(黄豆、芝麻、花生仁等)质量的百分之几出油率=油的质量/油料作物的质量×100% 入学率实际入学人数占应入学人数的百分之几入学率=实际入学人数/应入学人数×100% 优秀率优秀的人数占参加考试的人数的百分之几优秀率=优秀的人数/参加考试的人数×100%及格率考试及格的人数占参加考试的人数的百分之几及格率=考试及格的人数/参加考试的总人数×100%不及格率考试不及格的人数占参加考试的人数的百分之几不及格率=不及格的人数/参加考试的总人数×100%正确率正确的题目数量占题目总量的百分之几正确率=正确的题目数量/题目总量×100% 错误率错误的题目数量占题目总量的百分之几错误率=错误的题目数量/题目总量×100% 成活率成活的树木的数量(动植物)占树木总量(动植物)的百分之几成活率=成活树木的量/树木总量×100% 命中率投中的球数点占投球的总数的百分之几命中率=投中的球数点/投球的总数×100% 射中率射中的次数占射击的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射中率=射中的次数/射击的总次数×100% 含盐(糖)率盐(糖)的质量占盐水(糖水)的百分之几含盐(糖)率=盐(糖)的质量/盐水(糖水)×100%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量占全部产品量的百分之几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量/全部产品的数量×100%不合格率不合格的产品数量占全部产品量的百分之几不合格率=不合格的产品数量/全部产品的数量×100%鸡蛋孵化率孵化成小鸡的数量占鸡蛋总数的百分之几鸡蛋孵化率=孵化成小鸡的数量/鸡蛋总数×100% 参与率参加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百分之几参与率=参加的人数/总人数×100% ××率=要求量(就是××所代表的信息)/单位“1”的量(总量)×100% 【注意:关于××必须理解其所代表的内容是人数、质量、物品的数量、次数等。】

个质量管理常用的公式得牢记

18个质量经管常用的公式得牢记 我们常用的质量指标有很多,如何计算这些指标,很多质量人都曾遇到这个问题。18个质量经管常用的公式得牢记! 1、废品率 定义:该百分比由废品材料费用除以总生产成本或由废品总数量除以产品总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用作结果度量,来确定过程是否按照规范化进行零件生产和装配。 公式:废品率%=(废品的材料金额/总生产成本)×100%或(废品总数量/产品总生产数量)×100%。 术语:

废品材料金额:是废品所使用的材料的价值。 ? 总生产成本:是劳动力,材料和工厂负担(水、电等)的总和。 ? 应用/信息:废品计算是直接从本单位的财务系统中得到其数值。若公司的财务系统不能从劳动力和负担费用中分离出废品材料价值,应尽快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2、返工率 定义:花费在返工活动中时间的比例,由返工工时除以生产劳动工时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除以总的生产数量得到。 目的:用作结果度量,来强调那些在第一次质量中需要改进的操作工位。 公式:返工率%=(返工工时/总生产劳动工时)×100%或(返工(返修)品的总数量/总的生产数量)×100%。 术语: ? 返工工时:是指再次加工,分拣,修复那些将成为废品的工件所花费的时间。这些时间可以是用在在制品,成品和外购部件或材料上。返工时间包括诸如修复,重新包装,再分拣,附加的检查活动和遏制等。返工时间包括内部的或外部的活动。应包括直接时间加上加班时间中的直接时间部分。? 生产劳动工时:直接/生产劳动工人工作时间总和(包括直接时间加上加班时间中的直接时间部分)。 应用/信息: 直接劳动工人的偶尔检查不应认为是返工。任何再进入生产过程的产品应被认为返工。生产线的总劳动内容的一部分应认为是返工。该部分将根据返工的产品情况确定。譬如,在最终检查时,涂漆生产线有10%的产品不合格,而该涂漆生产线共有20名操作员,返工的产品(10%)需要再次涂漆,涂漆生产线总工作时间的10%被认为是用来返工。10%×20人×8小时=16 返工小时。 3、产品入库检验合格率 定义:产品入库检验合格数量除以入库检验总数量所得。 目的:用作过程度量,用来衡量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公式:产品入库检验合格率%=(产品入库检验合格数量/入库检验总数量)×100%。 4、百万分之不合格品数

质量管理学计算题

1.某工序加工某零件,其外圆直径的加工要求为50±0.15mm.现从该工序加工的零件中抽取100件,测量并计算出其直径的均值为50.06mm ,标准偏差为0.04mm.试计算此时的工序能力指数,作出判断,并指出应采取怎样的改进措施。 从题目可知,mm T mm T L U 85.49,15.50==, T=0.3mm ,S=0.04mm 24.104 .0685 .4915.50666=?-=-=== S T T S T T C L U p σ 1

61.58.2004.28 .234===?====R D LCL R D UCL R CL 3. 某工序收集了80个直径尺寸,按样本大小n=4,共收集了20个组,合计80个数据,统计每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极差见下表所示。当n=4时,A2=0.729;d2=2.059;D3=0;D4=2.0282,该工序生产零件的尺寸公差为Φ19.40±0.20mm (即公差上限为19.60mm ,公差下限为19.20mm )试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均值-极差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计算和评判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问题计算方法及化学答题技巧 一、极端假设 极端假设就是将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多种极端情况,并针对各种极端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例 1. 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后生成CO 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 、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10% B.30% C.50% D.70% 解析: 本题采用极端假设法较易求解,把原混合气体分两种情况进行极端假设。 (1) 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 。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分数为x, 则12/28=24%/x x=56%, 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 —56%=44% (2) 假设混合气体只含N2和CO2。设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为y, 则12/44=24%/y y=88%, 则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为:1 —88%=12% 由于混合气体实际上由CO 、CO2、N2三种气体组成,因此混合气体中N2的质量分数应在12% ~44% 之间,故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 二、中值假设 中值假设就是把混合物中某纯净物的量值假设为中间值,以中间值为参照,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巧妙解题。 例2. 仅含氧化铁(Fe2O3) 和氧化亚铁(FeO) 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73.1% ,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A.30% B.40% C.50% D.60% 解析: 此题用常规法计算较为复杂。由化学式计算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0% ,氧化亚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约为77.8% 。假设它们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各为50% ,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应为:(70.0%+77.8%)/2=73.9% 。题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3.1%<73.9%, 而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因此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应大于50% ,显然只有选项D 符合题意。 三、等效假设 等效假设就是在不改变纯净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变换化学式,把复杂混合物的组成假设为若干个简单、理想的组成,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迅速解题。 例3. 已知在NaHS 、NaHSO3和Mg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 解析: 解此类题用常规方法显然不行,必须巧解,把五种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转化为只含三种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由于Na 和H 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等于Mg 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可以将“NaH ”视为与“Mg ”等效的整体,据此,我们就可以将原混合物假设为由MgS 、MgSO3和MgSO4三种化合物组成。通过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化学式观察可以看出,无论三种纯净物以何种质量比混合,混合物中Mg 、S 的原子个数比固定为1 :1 ,混合物中Mg 、S 元素的质量比固定为24 :32 ,因为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则混合物中Mg 的质量分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

HR最常用的50个计算公式 HR的日常工作中,经常要计算很多数据,比如入职率入职率、离职率、出勤率,等等。每个数据的计算方式都不复杂,但是如果类似的数据有几十个呢?是不是很容易混淆?没关系,为大家整理了大约50个HR常用的计算公式,HR 可收藏备用,或者打印之后贴在边上,就可以随时查询了。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总人数 3.离职率(主动离职率/淘汰率)=离职人数/在职总人数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初中化学质量分数计算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定义: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___________之比。 公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 3. “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34%,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三、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4. 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MnO B.Mn O 23 C.MnO 2 D.Mn O 27

5. 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五、其它计算 6. 已知 4.6g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经计算,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例3:由Na S Na SO Na SO 22324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与S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 比,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232 3232% ? = Na的质量分数 ,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 故答案为22%。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定义: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物质的各元素总质量之比。公式: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利用定义法进行计算 解:先根据化学式计算出 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x4+14+16x3=80 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N的相对原子质量=xN的原子数/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x100%=14x2/80x100% =35% 2.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3.“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常见

分数公式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 单位“1”已知:单位“1” × 对应分率= 对应数量 求单位“1”或单位“1”未知:对应数量÷对应分率= 单位“1”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一个数÷另一个数=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多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 少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注意:这里的“多”、“少”还可以换成“增产”、“节约”等字。) (注意:例题:(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20%,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比梨树的棵数少20%,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分析思路:先找出单位“1”,确定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 知道就用乘法,单位“1”不知道就用除法。“比谁多(少)几分之几“列式就是“1+(-)几分之几”。) 列式:(1)120×(1+20%) (2)120÷(1-20%) 打折、利润、利息、税收应用题的解题公式 含义:“八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0%;“八五折”的含义是:现价是原价的85% 公式: 现价= 原价×折数(通常写成百分数形式) 利润= 售价- 成本 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80%(注意:国债和教育储蓄不交税) 应纳税额= 需要交税的钱×税率 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公式及关键语句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叫做圆周率。π = C ÷ d 已知直径求周长:C = πd 已知周长求直径:d = C ÷π 已知半径求周长:C = 2πr 已知周长求半径:r = C÷π÷2 已知半径求面积:S =πr 已知直径求面积:r = d÷2 S = πr 已知周长求面积:r = C÷π÷2 S = πr 半圆周长= C ÷ 2 + d (注意:半圆周长= 5.14r,适用于填空题) 半圆面积= S ÷ 2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图见书本) (1)拼成的长方形面积= 圆的面积 (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 圆周长的一半(长= ) (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 圆的半径(宽= r ) (4)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2r(或d)

企业管理常用公式

企业管理常用公式 (2019年版)

内部资料注意保管

企业管理常用公式 对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行;净现值<0:不可行 r 0表示内部回收率;r a 表示先进净流量为正数时的贴现率; 为r a 时的净现值;R 表示贴现率为r b 时的净现值 企业财务安全状况分析: 1、资产负债率二总资产小: 50%为适度 设备投资回收期 设备投资费 采用新设备后年节约额 费用效率二 综合效率 寿命周期费用 2、 投资盈利率 投资回收率= 年平均盈利额" 投资总额 年平均盈利额?折旧 投资总额 x 100% 3、投资回收期(不包括折旧) 投资总额 年平均盈利 4、现金净流量现值: P ) n =Z t=1 P t (1 r)t P0现金净流量现值Pt 各年现金净流量t 年数r 贴现率 净现值>0:可 5、内部回收率: (100) F a 表示贴现率

2 2、 负债比率 负债 」「宀 目有资本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流动负产"f 2、速动比率二速动资产泊而*: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现金、短期有价证券和应收款项 二、长期偿债能力: 其中: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企业运行能力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月按30天;季90天;年360天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货(次/年) 平均存货二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应收帐款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次/年)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3、 固定比率二固定资产 自有资金 3、 现金比率=现犒负价证券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1+利润总额_(倍) 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 1、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计算期天数 周转次 数 流动资产周转额

自考质量管理一历年计算题答案

自考质量管理一历年计算题答案

控制图计算 41.某工序对化学反应的残留物进行计量,每天抽取5个点的测定值,共进行20天。由这些数据得到X和R的值如下:X=2.52,R=1.34。又已知当n=5时,A2=0.577,D3=0,D4= 2.115。试计算X-R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作图后分析,点子没有超出控制界限,排列也无异常,但有一点在控制界限上,试判断工序是否异常。

41.为了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现每小时从过程抽取5个样品,已抽得30组样本的均值 X i 和极差R i ,经计算得301 X i =∑i =458.4与 30 1 R i =∑i =127.6。 试计算X -R 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和中心线。(已知n=5时,A 2=0.577,D 3=0,D 4=2.115) 41.为了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现每小时从过程抽取5个样品,已抽得30组样本,并得到各组的均值i X 和极差R i ,且30 i i 1 X =∑=458.4与 30 i i 1 R =∑=127.6,给定n=5时,A 2=0.577。 要求:(1)计算X 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值及中心值。 (2)若绘制控制图并打点后发现有1个点

子在上控制界限上,其它点均在界内且无异 常排列,试判断过程是否稳定,并说 明理由。 (1) X =30i i 1 X =∑÷30=15.28, R =30 i i 1 R =∑÷30=4.25 中心值CL=X =15.28 上控制界限UCL=X + A 2R =15.28+0.577×4.25=17.73 下控制界限LCL=X - A 2 R =15.28-0.577× 4.25=12.83 (2)过程是稳定的。 控制图没有出现越出控制界线的点子,也未出现点子排列有缺陷(即菲随机的迹象或异常原因),能够认为该过程是按预计的要求进行的,即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受控状态)。 直方图计算

质量分数计算

质量分数计算

第一讲: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学习目标集成]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3.能进行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 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难点:溶质质量分数和化学方程式结合的计算。 知识点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比。 2.表达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数学式表示如下:) ①定义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变式1】无土栽培所用的某种营养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某蔬菜生产基地欲配制该营养液200kg,需要硝酸钾的质量是

A.7kg B.14kg C.70kg D.140kg 【变式2】将100g10%的某固体物质M的溶液,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1.蒸发掉10g水,无晶体析出,求溶质质量分数? 2.加入10g10%的M的溶液,求溶质质量分数? 3. 加入10g固体M,并使之完全溶解,求溶质质量分数? 4. 加入10g水,求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式3】 t ℃时KNO 3 在t ℃时的溶解度为( ) 为20%,则KNO 3 (A)20克 (B)25克 (C)100克(D)无法确定 的溶解度为31.6g,将【变式4】 20℃时,KNO 3 20gKNO 投进50g水中,充分搅拌,制成20℃时 3 的溶液,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变式5】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 该温度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 ) A、20% B、26.5% C、25% D、30% 【殷姐提示】 【变式6】20℃时,KNO 饱和溶液,欲改变其溶 3 质质量分数( ) A 加水 B 升温 C 恒温蒸发水 D 加KNO 3 【殷姐提示】 【要点诠释】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溶质质量占溶液质量的百分比,而不是体积关系。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数学表示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数学表示式中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配制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最新小学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计算公式大全!(1—六年级的公式) 第一部分:概念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5年至14年历年自考质量管理学计算题部分

05年至14年历年自考质量管理学计算题部分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四、计算题(10分) 31.某厂用某机床加工零件,该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为0.04 50 mm,现随机抽取100件,测得 0.04 - x=50mm,S=0.0085,计算工序能力指数,并对工序能力进行评价。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41.在某工序中,对残留物进行计量,每天抽取5个点的测定值,共进行25天。由这些数据得到X和R的值如下:X=1.61, R=1.57,又已知当n=5时,A2=0.577,D3=0,D4=2.115。试计算X—R控制图的控制界限。 42.某厂建筑型材QC小组,统计了某月生产线上的废品,其结果如下:磕伤78件,弯曲198件,裂纹252件,气泡30件,其他42件。请画出排列图,并指明主要质量问题是什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41.某机械零件技术要求为φ50±0.023mm,现从 生产过程中随机抽取100件,测量并计算得到该零件的平均值为X =49.997mm ,样本标准偏差S=0.007mm 。试计算该零件加工的过程能力指数,并判断工序状况及应采取的后续措施。 42.某厂加工的螺栓外径规范要求为05.010 .08--φmm ,即为7.900mm ~7.950mm 之间。为了解工序质量分布情况,现从生产过程中收集了100个数据,准备作直方图进行分析。已知这100个数据中的最大值为X max =7.938mm ,最小值 X min =7.913mm 。试计算确定直方图的第一组的 上下限值;若绘制的直方图为孤岛型,试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取K=10)

学生成绩计算用到的几个excel公式(精.选)

成绩计算用到的几个excel公式 先介绍各种计算要求(以语文为例),优秀率:1、先定出语文优秀分数线,全年级语文成绩前20%名为优秀生,即以名次占全年级总人数20%的那名同学的语文成绩为优秀分数线。2、再计算各班在此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如果按基本操作方法会很繁琐,工作量非常大)。经过一番折腾,设计一组合公式可快速完成此操作,在D20内输入 =SUMPRODUCT(($b$2:$b$18=1)*(d$2:d$18>=LARGE(d$2:d$18,COU NT($b$2:$b$18)*0.2)))/COUNTIF($b$2:$b$18,1)。公式诠释: LARGE(d$2:d$18,COUNT($b$2:$b$18)*0.2))是计算出全年级前20%中最低分数的那名同学的语文成绩,我们先叫它“优秀线”,以方便介绍后面的公式;sumproduct(($b$2:$b$18=1)*(d$2:d$18>=优秀线)是计算全年级

学生中是1班并且分数在“优秀线”之上的学生的个数; COUNTIF($b$2:$b$18,1)是计算全年级中有多少个1班的学生。两者相除,得出1班的优秀率。计算出语文优秀率后,其它各科把公式复制过去就行了,计算其他班时,把标为红色的数字改为相应的班就行了。优良率、学困率的计算方法类似,不再赘述。 平均分的计算要求上级定的更绝!还以语文为例,要把各班语文成绩最低分去掉,然后再计算各班的语文平均分。往年时,是先从全年级中把各班分开再利用公式计算。今年为了合谐(和其他各率放在一起,一并计算出来),也想办法利用公式,让其自动完成分离各班并去最低分计算其平均分。在d23中输入公式(里面用到了数组,所以输入完成后按ctrl+shift+enter结束,不然会报错。): =(SUMIF($B$2:$B$18,1,F$2:F$18)-SMALL(IF($B$2:$B$18=1,F$2:F$18), 1))/(COUNTIF($B$2:$B$18,1)-1) 公式诠释:(SUMIF($B$2:$B$18,1,F$2:F$18)是求和公式,将全年级中1班的语文成绩作求和计算;SMALL(IF($B$2:$B$18=1,F$2:F$18),1)是算出1班语文成绩的最低分,其中IF($B$2:$B$18=1,F$2:F$18)是数组,即:将全年级中所有1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取出构成一个数组。 (COUNTIF($B$2:$B$18,1)-1)是将全年级中1班学生的个数减1。 以上公式中单元格的相对和绝对引用是为了便于公式的迁移,这样计算其他班和其他科目时就方便多了(计算其他科目直接拖拉复制即可,计算其它班时需要将标红的数字更改一下)。如果计算其他班嫌修改公式麻烦,可

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2016-02-10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研究 HRresearch881、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的分享、互动;2、HR行业信息的发布、揭秘;3、HR相关的培训、咨询、产品等推介!博主个人号:rockysml HR必知的九大效益计量公式 1. 人事费用率: 人事费用率指人力成本占销售额比重。该指标反应了人力成本的投入产出比,计算的是人力成本投入在企业总收入中的份额,是最能直接反应人力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率=人事费用总额/营业额*100% 2. 人均劳动生产力: 人均劳动生产力是指每一个劳动力平均所创造的公司营业额。 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公司营业额/劳动力人数(员工人数) 3. 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

该指标反应的是每投入1单位的人事费用,能产生多少单位的营业收入。 计算公式:人事费用投入产出率=公司营业额/人事费用总额 4.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 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指企业投入的人力成本代价与企业最终获得的以利润表现的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人力成本利润贡献率=税前利润/人事费用总额 5. 薪资占人事费用的比例: 计算公式=薪资总额/人事费用总额*100% 6.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比例: 人均薪资与人均劳动生产力的比例关系在于说明薪资与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关系,如人均劳动生产力越高,人均薪资越低,则对投资者而言,投资报酬率越高,也就是投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个指标数字越大,公司老板越高兴啊)。计算公式=人均劳动生产力÷人均薪资*100% 7. 培训费用占人事费用的比例:

计算公式=培训费用/人事费用总额*100% 8. 人均招聘成本: 计算公式:人均招聘成本=招聘费用总额/到岗总人数 9. 离职率(主动): 主动率职率=主动离职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100%,关于离职率的计算,有好几种计算方式,简单化,就采取这种最常用的计算方式: 离职率=离职总人数/(期前总人数+期间入职人数) HR必收藏的50条最常用的计算公式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自考质量管理(一)历年计算题(答案)

控制图计算 41.某工序对化学反应的残留物进行计量,每天抽取5个点的测定值,共进行20天。由这些数据得到X 和R 的值如下:X =2.52,R =1.34。又已知当n=5时,A 2=0.577,D 3=0,D 4= 2.115。 试计算X -R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作图后分析,点子没有超出控制界限,排列也无异常,但有一点在控制界限上,试判断工序是否异常。 41.为了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现每小时从过程抽取5个样品,已抽得30组样本的均值X i 和极差R i ,经计算得 301X i =∑i =458.4与30 1 R i =∑i =127.6。试计算X -R 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 限和中心线。(已知n=5时,A 2=0.577,D 3=0,D 4=2.115) 41.为了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现每小时从过程抽取5个样品,已抽得30组样本,并得到各组的均值i X 和极差R i ,且 30 i i 1 X =∑=458.4与 30 i i 1 R =∑=127.6,给定n=5时,A 2=0.577。 要求:(1)计算X 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限值及中心值。 (2)若绘制控制图并打点后发现有1个点子在上控制界限上,其它点均在界内且无异 常排列,试判断过程是否稳定,并说明理由。 (1)

X= 30 i i1 X = ∑÷30=15.28,R=30i i1 R = ∑÷30=4.25 中心值CL=X=15.28 上控制界限UCL=X+ A2R=15.28+0.577×4.25=17.73 下控制界限LCL=X- A2R=15.28-0.577×4.25=12.83 (2)过程是稳定的。 控制图没有出现越出控制界线的点子,也未出现点子排列有缺陷(即菲随机的迹象或异常原因),可以认为该过程是按预计的要求进行的,即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受控状态)。 直方图计算 42.某厂加工的某零件规X要求为φ30±0.023mm,为了解工序质量分布情况,现从生产过程 中收集了100个数据,准备作直方图进行分析。已知这批数据最大值为X max=30.021mm,最小值X min=29.969mm。 试计算确定直方图的第一组的上下限值;若绘制的直方图为锯齿型,试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k=10)

最新初中化学质量分数的计算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及其计算 1 2 定义: 3 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该元素的质量与组成该物质的各元素的4 ___________之比。 5 公式: 6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7 8 一、根据化合物的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 计算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9 10 11 12 13 14 2. 水果中含有柠檬酸,可促进消化,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计算檬酸的15 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檬酸中碳原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16 17 18 19 20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 21 22 3. “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是一种23 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34%,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4 25 26

28 29 30 31 三、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 32 4. 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氧化物的化学33 式为()。 34 A.MnO B.Mn O 23 C.MnO 2 D.Mn O 27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四、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物质的质量分数 43 5. 已知NH4NO3和KH2PO4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44 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8 59 五、其它计算 60 6. 已知 4.6g 某物质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经计61 算,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知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62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六.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74 例3:由Na S Na SO Na SO 2232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75 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76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 与S 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77 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78 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2323232%?=Na 的质量分数,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9 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2%46%22%--=。 80 故答案为22%。 81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