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ppt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解剖学课件-小肠、大肠

解剖学课件-小肠、大肠
1.弯曲 侧面观: 直肠骶曲 直肠会阴曲 前面观: 三个弯曲 2.直肠壶腹 三个直肠横襞 中间的距肛门7cm
(六)肛管
• 肛柱 • 肛瓣 • 肛窦 • 肛直肠线 • 齿状线 (肛皮线) • 肛梳(痔环) • 白线 • 痔(内痔,外痔,混合痔) • 肛门内括约肌 • 肛门外括约肌 • 肛直肠环
小肠、大肠
五、小肠
(一)十二指肠 • 上部
十二指肠上曲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好发 • 降部 十二指肠下曲 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小乳头 • 水平部 L3 • 升部 十二指肠空肠曲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空肠起始部的标志
上下消化道的分界标志
(二)空、回肠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别
• 区别
空肠
回肠
• 位置 左腰区,脐区 脐区,右髂区,下腹区
• 长度
2/5
3/5
• 外观 粗,粉红,血管多 细,粉灰,血管少
2. Meckel 憩室
(三)小肠的微细结构
细胞衣 吸收细胞:微绒毛
上皮:单柱 杯状细胞
受体
➢ 粘膜
内分泌细胞
固有层:小肠腺 十二指肠腺
➢ 粘膜下层 回肠集合淋巴小结
空肠无特殊结构
➢ 肌层:内环外纵平滑肌
➢ 浆膜(除十二指肠中段外)
六、大肠
(一)结肠和盲肠的共同形态 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二)盲肠 1.位置 2.形态 回盲口 回盲瓣
(三)阑尾
1.形态 2.位置 3.根部体表投影
McBurney点 Lanz点
(四)结肠
分四部: 升结肠
结肠右曲(肝曲) 横结肠
结肠左曲(脾曲) 降结肠
乙状结肠
(五)直肠

小肠切除吻合术PPT课件

小肠切除吻合术PPT课件
7
• 6.切除肠管 在切断肠管之前,必须先将两端紧贴保留段肠管的 肠系膜各自分离0.5cm。再检查一下保留肠管的血运。用直止血 钳夹住拟切除段的肠管两端,尖端朝向系膜,与肠管纵轴倾斜约 30°角(向保留侧倾斜),增大吻合口,并保证吻合口血运。再 用肠钳在距切缘3~5cm处夹住肠管,不应夹得太紧,以刚好能 阻滞肠内容物外流为宜。紧贴两端的直止血钳切除肠管,被切除 的肠管用消毒巾包裹或盛于盆内后拿开。吸除断端内容物,并用 “小鱼”纱布擦拭清洁后,再用2%红汞液或1∶1000新洁尔灭 液擦拭消毒断端肠粘膜。
5
手术步骤
• 1.体位 仰卧位,双下肢稍分开。

2.切口 常采用右侧正中旁切口,长约8~10cm,1/3位于
脐上,2/3位于脐下,将腹直肌向外侧拉开。若术前确定病变位
于左侧,则作左侧正中旁切口。

3.探查 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腹内脏器的探查,进一步明确诊
断,并确定肠管需要切除的范围,小心将其提出切口外。一般在
• 7.吻合肠管 吻合方式有端端吻合、侧侧吻合、和端侧吻合数种, 一般情况下多应采用端端吻合。
8
• 端端吻合:将两把肠钳靠拢, 检查备吻合的肠管有否扭转。 用细丝线先从肠管的系膜侧 将上、下两段肠管断端作一 针浆肌层间断缝合以作牵引。 缝时注意关闭肠系膜缘部无 腹膜覆盖的三角形区域。在 其对侧缘也缝一针[图1⑵], 用止血钳夹住这两针作为牵 引,暂勿结扎。再用0号肠线 间断全层缝合吻合口后壁[图 1⑶],针距一般为0.3cm~ 0.5cm。然后,将肠管两侧 的牵引线结扎。再缝合吻合 口前壁,缝针从一端的粘膜 入针,穿出浆膜后,再自对 侧浆膜入针穿出粘膜,使线 结打在肠腔内,将肠壁内翻 [图1⑷],完成内层缝合。
离,但肠壁浆肌层损伤较重,肠壁菲薄,生活力不可靠者。

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食管胃小肠大肠PPT课件

大肠复习题 1.大肠分哪几部?结肠分哪几部? 横结肠与升降结肠间的弯曲名称? 2.盲肠和结肠有哪些形态特征? 3.回盲口处有什么特殊结构? 4.阑尾根部的位置及体表投影位置? 阑尾末端的位置有哪几种? 5.直肠的位置和毗邻? 直肠前后弯曲的名称和方向? 6.肛管壁内面主要结构名称和位置?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一)十二指肠
降部
平第1腰椎 起自上曲 右 沿右肾内侧 肾 缘前面下降
至第3腰椎 12指肠下曲
12指肠小乳头 降部 后内侧壁有 一纵行皱襞 其下端形成 12指肠大乳头 距中切牙75cm 有胆总管和 胰管共同开口
小乳头
大乳头
(一)十二指肠 12 转 末 至 指折 端 第 肠处 转 2 空称 折 腰 肠 成椎 曲 空左 肠侧
空虚时出现 不规则粘膜皱襞
充盈时展平 小弯处恒定的 纵行粘膜皱襞 幽门瓣
五、小肠 上端接幽门
十二指肠 5~7m 空肠
回肠
下端接盲肠 肠壁粘膜有许 多环状皱襞
(一)十二指肠
起自幽门 上部
C形 降部
25cm 水平部 升部 下端接空肠
(一)十二指肠
上部
起自幽门 向右后方
12指肠曲
起始部称
12指肠球
结肠袋 沿结肠带排列的肠脂垂
(一)盲肠 位于右髂窝 盲囊状 6~8cm 上续升结肠
有回肠末端开口
交界处左侧壁
口上、下缘有 回盲瓣 其下方有阑尾开口
蚯蚓形盲管 6~8cm 根部连于盲 肠后内侧壁 3条结肠带 汇集处 体表投影在 脐与右髂前 麦氏(McBurney)点 上嵴连线的 中、外侧1/3交界处
1.食管三处狭窄的位置和至切牙的距 离?

小肠和大肠内的消化 PPT课件

小肠和大肠内的消化 PPT课件

分泌量(L/d) 0.8~1
颜色
肝细胞分泌(金黄色)
胆囊储存(墨绿色) 黄疸
①胆汁中无消化酶
②胆汁酸-参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成分
③胆盐 胆固醇
比例适当 溶解状态
卵磷脂
增多导致胆结石
2、胆汁的作用
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作为乳化剂,加速 脂肪的分解
②胆盐达到一定浓度可与脂肪酸、甘油一酯 聚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
②铁的吸收 1mg/d,铁的吸收能力与机体的需要有关
补铁 +补VitC
铁在酸性环境中易溶解而吸收
胃大部切除易伴发缺铁性贫血
③钙的吸收
摄入200mg/d+脱落细胞内钙+分泌的钙 700ug吸收
随粪便排出 VitD促进钙吸收
3、糖的吸收
单糖
4、蛋白质的吸收 氨基酸
5、脂肪的吸收
亲水性
脂肪酸+甘油一酯+胆固醇 + 胆盐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营养物质 跨膜途径

旁细胞途径
血液或淋巴
1、水分的吸收
摄入口腔 1L/D
﹢ 分管泌6消~化7L
8L/D吸收 排出 150ml/d
回结肠吸收能力强,400/d
2、无机盐的吸收
①钠的吸收 成人摄入250~300mmol/d 消化腺分泌250~300mmol/d ×95%-99%
可通过绒毛表面 的非流动水层
混合微胶粒
THE END
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三、小肠液的分泌
小肠内腺体 十二直肠腺(粘膜下层)
碱性液体 保护上皮
肠腺(粘膜层) 小肠液
1、小肠液的性质和成分
PH
7.6
分泌量(L/d) 1~3
2、小肠液的作用

小肠间质瘤ppt课件

小肠间质瘤ppt课件
30
• 转移部位: 主要发生在腹部,可以波及肝脏以及整个腹腔, 淋巴结转移仅占6%
• 常见转移部位: 肝脏: 54 to 65 % 腹膜: 20 to 21 % 淋巴结: 2 to 6 % 骨: 6% 肺: 2%
31
• GIST的治疗方法:
• 手术切除(首选) ※ 肿瘤完整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 :35~6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手术经过:取下腹正中切口入腹,探查见腹腔内 无积液,肿物位于盆腔直肠与膀胱之间,来源于 空肠,由空肠壁外生性生长,肿物明显侵及直肠 与膀胱,行肿物与盆腔脏器分离,行于小肠肿瘤 壁左右各5.0cm切除小肠及肿瘤,选术中冰冻, 行小肠-小肠吻合术。
2
• • • • •
项目代号 AFP CEA CA199 CA72-4
项目名称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甲胎蛋白 2.76 0-10.9 ng/ml 癌胚抗原 1.46 0-10.0 ng/ml 糖类抗原199 3.04 0-37.0 U/ml 癌抗原72-4 2.96 0-6.89 U/ml
3
4
5
• CD117染色阳性(CD117阴性者<2%)
• 60%-70%伴有CD34染色阳性
–穿刺活检仅用于无法手术而需要获取病
理信息而决定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下
28
GIST:恶性潜能的评估
• • • • • • • • • 恶性潜能 高危 肿瘤大小 任何大小 >10 cm >5 cm 5-10 cm <5 cm 2-5 cm <2 cm 核分裂数 >10/50 HPF 不论多少 >5/50 HPF <5/50 HPF 6-10/50 HPF <5/50 HPF <5/50 HP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