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任意性

引言 自从索绪尔于20世纪初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很多语言学家均将这一原则当作语言的基本特征。但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任意性原则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些学者对这一原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本问试图通过从索绪尔语言学的任意性原则某些观点找出索绪尔语言学中的非任意性原则提,从而引起语言界对语言的非任意性加以关注。
1. 索绪尔语言学中的任意性理论简述
1.1任意性理论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在大脑中产生联系的两个要素的结合,或概念与声的结合,而构成符号的两个要素都是心理方面。索绪尔用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代替概念和声象并阐述了符号性质的第一原则: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既然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联系而成的整体,我们可以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1.2对任意性原则反例的解释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认为,“象声词根本不是构成语言系统的有机成分……它们不仅数量有限,而且其选择也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因为它们只是对某种声音的类似模仿,这种模仿或多或少是约定俗成的。此外,这些词一旦成为语言,它们无论在语音还是形态方面都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经历和其他词汇同样的演变。” 对于感叹词,索绪尔指出:“感叹词与象声词关系密切……有些人认为它们是由实际情况引发的本能反映,也就是说,是由自然力量引起的,但我们可以证明,多数感叹词其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固定联系。我们只需把两种语言进行这方面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其表达形式之间的差异有很大。”
从索绪尔对感叹词与象声词的评论可以看出,索绪尔将任意性仅仅局限与概念和声响形象的内在结合层面,是处于对语言系统性和任意性绝对地位的维护。索绪尔为了达到理论上的一致性和纯粹性,必然要把所涉及到的其他因素排除。他舍弃了自己提出的非任意性思想以及语言符号中的其他施指和所指,然而这样做反而消弱了任意性的统一性。事物存在与对立统一,语言学也不例外,所以索绪尔正是语言对立现象的伟大启示者,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二分发”如语言的共时和历时研究,按此思路他的任意性理论也应该有对立面,即非任意性,和其对应。
2. 索绪尔语言学中的非任意性理论简述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是社会符号元理论,其任意性思想涵盖了语言本质的许多方面,主要包括任意性与规约性、系统性、理据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关系。
2.1任意性与规约性
任意性指符号内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内部组织相对自由的。规约性是指语言系统的整体约束力。任意性同时要受到规约性的制

约,内部关系要按照系统的规约自由组织。索绪尔认为:“看起来能指对于他所代表的概念而言是自由选择的,但对于使用他的语言社团而言却是固定的,非自由的……任何个人就算想也根本无法改变既定的选择:即使社团本身也无法操纵区区一个单词;他受现存语言的约束。”
2.2任意性与系统性
任意性和系统性是索绪尔语言学中两个相关的概念。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普通语言学教程》,16)同时索绪尔认为”语言中只有差别而无绝对。无论从能指还是所指的角度看,语言中并无先语言系统而存在的概念或声音,而是只有从系统中产生的概念差别……语言系统是一系列声音差别和一系列概念差别的结合”。(《普通语言学教程》,12)
2.3任意性与理据性。在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中任意性与理据性是相对的,索绪尔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是:“符号任意性的根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区分完全任意,即无理据与相对任意。有些符号是绝对任意的,而在另一些符号中,我们注意到任意性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却表现出不同程度,即符号可能是相对有理据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3)
2.4任意性与社会性。索绪尔的认为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语言团体整体心智的产物。”;“语言在任何说话个体中都是不完全的;它只有在集体中才得以完善。”;“要实际使用语言。就必须有说话者团体…… 社会属性是其内在特征之一。” (《普通语言学教程》,5,14,77)
从以上索绪尔语言学观点可以看出,索绪尔不但是任意性思想的倡导者,也是非任意性思想的伟大启示者,因为其一,索绪尔语言学思想富于辨证对立精神,从理论一致性的角度看,他必然给任意性以限制。其二,是他提出了可论证性思想,即任意性的对立面之一。其三,他极力眼排除任意性反例证明非任意性也是存在的。最后,他的可论证思想引发了非任意性的蓬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